卫生统计学测试题

卫生统计学测试题
卫生统计学测试题

<医学统计学>测试题

姓名 游佳玲 ,学号 156511049 得分

(一)A1型:每一道题下面有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均数的标准误反映了(E)。

A. 个体变异程度的大小

B. 个体集中趋势的位置

C. 指标的分布特征

D. 频数的分布特征

E.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

2.在参数未知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X μ-≥( E )的概率为5%。

A. 1.96σ

B. 1.96

C. 2.58

D. 0.05/2, t S υ

E. 0.05/2, X t S ν

3.某地199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 ,标准差为4g/L ,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为( C )。

A.74±4?4

B.74±1.96?4

C.74±2.58?4

D.74±2.58?4÷10

E. 74±1.96?4÷10

4.表示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C )。

A.标准差

B.方差

C.均数标准误

D.变异系数

E.样本标准误 5.X S 表示( B )。

A. 总体均数

B.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C. 总体均数离散程度

D. 变量值X 的离散程度

E. 变量值X 的可靠程度

(二)A2型:每一道题以一个小案例出现,其下面都有A 、B 、C 、

D 、

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6. 从一个地区中再随机抽取20名8岁正常男孩,测得其平均收缩压为90.0 mmHg ,标准差为9.8mmHg 。估计该地8岁正常男孩的平均收缩压的95%置信区间为(C)。

A.8.90.11319,2/05.0?±t B 90.0±1.96?9.8 C.20/8.90.9019,2/05.0?±t D 20/8.996.10.90?± E.8.90.9019,2/05.0?±t

(三)A3/A4型:以下提供若干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题目。请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题下面的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第7~8题共用题干)

为了解某城市女婴出生体重的情况,随机得到该市区120名新生女婴

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10kg,标准差为0.50kg;其中有10名新生女婴的出生体重低于2.5 kg。

,可以解释为( D )。

7.用算式3.10±1.96?

A. 该市95%的女婴出生体重在此范围内

B. 该市95%的女婴平均出生体重在此范围内

C. 该市女婴出生体重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5%

D. 95%的可能性认为此范围包含了该市女婴的出生体重

E. 此范围包含该市女婴平均出生体重,但可信的程度为95%

8.该市女婴出生体重低于2.5 kg的概率π的95%置信区间为( C )。

A. 3.4% ―13.3%

B. 1.8% ―14.8%

C.5.8% ―10.8%

D. 3.0% ―12.2%

E. 2.3% ―13.9%

(四)B1型:以下提供若干组题目,每组题目共用题目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9~10题共用备选答案)

A.置信度越高

B.置信度越低

C.估计的精度下降

D.抽样误差越大

E. 抽样误差越小

9.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中,α值越大( B )。

10.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大,(D)。

答题:

1. E

2. E

3. C

4.C

5.B

6. C

7.D

8. C

9.B 10.D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 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 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 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 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 【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 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E 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 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 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 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 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 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 【答案】D 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一部分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答案】C 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

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

复习资料 《卫生统计学》(课程代码02867)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 1、欲了解某市8岁小学生的身高情况,该市某小学二年级8岁小学生是:() ? A.样本 ? B.有限总体 ? C.无限总体 ? D.个体 标准答案:A 2、在计算方差时,若将各观察值同时减去某一常数后求得的方差:( ) ? A.会变小 ? B.会变大 ? C.不变 ? D.会出现负值 标准答案:C 3、某地2006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当年传染病发病人数的10.1%,该指标为( ) ? A.概率 ? B.构成比 ? C.发病率 ? D.相对比

标准答案:B 4、对于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如果直线相关分析算出的值越大,则经回归分析得的相应的b 值: ? A.越大 ? B.越小 ? C.比 r 小 ? D.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 标准答案:D 5、在比较甲、乙两种监测方法测量结果是否一直时,若采用配对设计秩和检验,甲、乙两法测量值之差中有-0.02、0.02,若差值绝对值的位次为3、4,则这两个差值的秩次分别为:() ? A.-3.5,3.5 ? B.-3.5,-3.5 ? C.3.5,3.5 ? D.-3,4 标准答案:C 6、某卫生局对其辖区内甲、乙两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考核,在甲医院随机抽取100人,80人考核结果为优良;乙医院随机抽取150

人,100人考核结果为优良。本题中资料类型与设计类型分别为: ? A.定量资料成组设计 ? B.定量资料配对设计 ? C.分类资料成组设计 ? D.分类资料配对设计 标准答案:C 7、在某农村地区随机抽取100名儿童,进行蛔虫感染情况粪检,结果50名儿童蛔虫卵粪检为阳性,则该地儿童蛔虫卵粪检总体阳性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 ? A.35%-60% ? B.37%-63% ? C.30%-70% ? D.40%-60% 标准答案:D 8、某研究欲了解男性高血压患者与女性高血压患者血脂是否有差异,从某市6家医院随机调查了400人,测量血脂水平,经t 检验,得P<0.05,有统计学差异,由此推断该地男、女高血压患者

《卫生统计学》试卷(3)答案

2001级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试卷 2004年5月31日专业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标准正态分布的中位数为________A A. 0 B. 1 C. 0.5 D. 与标准差有关 2. 2检验能分析 D A.两样本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B. 多个样本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C. 两有序分类变量的关联性 D. 以上都对 3.医学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D A. 对照 B. 随机 C. 重复 D. 以上均正确 4.以下关于二项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D A. 二项分布要求随机试验仅有两个互相对立的结果,每次试验间是互相独立的; B. 二项分布要求各次随机试验的阳性率是恒定不变的; C. 从一个装有10个白球和10个黑球的口袋中随机摸球,每次摸出一球,记录其颜色后放回袋中,重复10次,作为一次试验。若以摸出白球作为阳性,则每次试验的阳性率服从二项分布; D. 虽然二项分布要求各次随机试验的阳性率是不变的,但在样本含量比较大,且阳性率和阴性率均不太小时,也可以近似利用二项分布的原理来解决阳性率有微弱改变时的有关问题。如从一个装有5000个白球和5000个黑球的口袋中随机摸球,每次摸出一球,记录其颜色后不放回袋中,重复10次,作为一次试验。可以近似利用二项分布的有关原理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5.关于正态分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B A.仅仅标准正态分布其曲线下面积才为1; B.在横轴上,从负无限大到1.96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975; C.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中抽样,不管其样本含量有多大,其样本均数均服从正态分布; D.以上都不对。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5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 选择题 一、A1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1、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设计、调查、审核、整理资料 B.收集、审核、整理、分析资料 C.设计、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D.调查、审核、整理、分析资料 E.以上都不对 2、统计学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A.从总体中随意抽取一部分 B.依照研究者的要求选取有意义的一部分 C.有意识地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以上都不对 3、统计学上的系统误差、测量误差、抽样误差在实际工作中: A.均不可避免 B.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 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D.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E.只有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4、μ确定后,δ越大,则正态曲线: A.越陡峭 B.形状不变 C.越平缓 D.向左移动 E.向右移动 5、抽样误差指的是: 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D.不同的总体参数之差 E.以上都不是 6、治疗效果判定资料属于: A.计量资料 B.技术资料 C.等级资料 D.无序分类资料 E.以上都不是 7、平均数可用于分析下列哪种资料: A.统计资料 B.等级资料 C.计数资料 D.计量资料 E.调查资料 8、一组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用: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平均数 E.以上均是 9、对于同一份正偏峰的资料,求得的几何均数与算术均数: A.几何均数大于算数均数 B. 几何均数小于算数均数 C. 几何均数等于算数均数 D. 几何均数可以大于算数均数,也可以小于算数均数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10、原始数据加上一个不为0的常数后: A.x不变,CV变 B. x变或CV变 C. x不变,CV不变 D. x变,CV不变 E. x、CV均改变 11、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计算______以表示其平均水平 A.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全距 E.标准差 12、表示变量值变异情况的指标最常用的是: A.四分位数间距 B.全距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E.方差 13、变异系数CV的数值 A.一定小于1 B.一定大于1 C.可大于1;也可小于1 D.一定不会等于零 E.一定比S小 14、若成年人血铅含量近似对数正态分布,拟用300名正常成人血铅确定99%正常值范围,最好采用下列哪个公式: A. x+2.58S B.lg-1(x lgx+2.58S lgx) C. x±2.58S D.P99=L+i/f99(300*99/100-f L) E. lg-1(x lgx+2.33S lgx) 15、_______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CV B.S C.σx D.R E.四分位数间距 16、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_______所对应的第二类错误最小。 A.α=0.01 B.α=0.05 C.α=0.10 D.α=0.20 E.α=0.25 17、方差分析中,当P﹤0.05时,结果_________。 A.可认为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B.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等 C.可认为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D.证明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E.以上都不对 18、正态性检验中,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错,此错误的概率为__________。

卫生统计学试题1

卫生统计学试题1 注:因原件较模糊,所以试题中可能有错字或答案错漏,有的请指出,仅供参考;复习主要看书本。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1、随机事件的概率p 等于( ) A p=0 B p=1 C p= D 040 B T<1或n<40 C T>5且n>40 D 以上都不是 10、( )表示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所占比重。 A 频率指标 B 构成比 C 相对比 D 定比 11、t 检验的前提条件是( ) A n 较大 B 小样本来自正态总体且总体方差具有齐性 C 总体标准差已知 D 以上都不是 12、同一资料相关回归分析中,求得r t 与b t 值,其关系( )

卫生统计学试卷B含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卷 适用范围:__________ 出题教师:__________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书写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一、单选题,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满分40分,每小题1分) 1. 某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抑或试验性研究是根据确定的。 A. 是否给予研究对象干预措施 B. 是否遵循随机化原则 C. 研究者的工作属性 D. 研究对象所提供的信息 E. 在现场工作,还是在实验室工作 2. 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 )。 A. 普通线图 B. 直方图 C. 复式直条图 D. 直条图 E. 半对数线图 3. 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 A. 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 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 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 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 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4. 对两样本均数作t检验,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 ) A. 39 B. 40 C. 20 D. 19 E. 38 5. 标化后的总死亡率:( ) A. 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B. 以上都不对 C. 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D. 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E. 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6. 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一般分组数目为:( ) A. 8~15组 B. 15~20组 C. 5~10组 D. 10~15组 E. 随便分几组 7.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 A. 偏态分布 B. 不对称分布 C. 正偏态分布 D. 负偏态分布 E. 正态分布的资料 8. 某地区抽样调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值,此资料属于:( ) A. 有序分类资料 B. 离散型资料 C. 无序分类资料 D. 数值变量资料 E. 集中型资料 9. 120名10岁男孩身高资料是:( ) A. 定量不连续资料 B. 定性连续资料 C. 定性二分类资料 D. 定量连续性资料 10. 偏态分布资料宜用下面那一项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 A. 标准差 B. 算术均数 C. 四分位数间距 D. 中位数 E. 方差 11. 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所犯第二类错误最小:( ) A. α=0.02 B. α=0.01 C. α=0.05 D. α=0.15 E. α=0.10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一、A1 1、在双变量(X,Y)的相关与回归分析中有 A、r值与b值的符号相同 B、r值与b值毫无关系 C、|r|=|b| D、|r|值越大,|b|值越小 E、r值与b值的单位相同 2、相关系数r的正、负取决于下列哪一项的正、负 A、lxx B、lyy C、∑x D、∑y E、lxy 3、简单直线回归分析中作b的假设检验,其t统计量的自由度为 A、1 B、2 C、n-1 D、n-2 E、k 4、欲对某地25名7~10岁儿童体重与肺活量回归系数进行假设

检验,不可采用 A、回归系数t检验法 B、回归系数F检验法 C、相关系数t检验法 D、查相关系数界值表法 E、回归系数的秩和检验 5、最小二乘法原理是指各实测点距回归直线的 A、垂直距离相等 B、垂直距离的和最小 C、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纵向距离之和最小 E、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 6、直线回归方程主要的应用有 A、估计a,b的值 B、判断是否直线相关 C、确定x,y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D、进行预测 E、绘制散点图 7、若方程(hat)Y=a+bx中的截距a<0,说明 A、随着x的增大,y增大 B、随着x的增大,y减少 C、随着x的减少,y减少

D、回归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原点下方 E、回归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原点上方 8、在回归和相关分析中,下列哪一种情况计算的回归系数b=0 A、x增大,y增大 B、x增大,y减少 C、x减少,y增大 D、x减少,y减少 E、x增大,y不变 9、在直线回归分析中,如果算得回归系数b>0,可以认为β A、大于0 B、小于0 C、等于0 D、不等于0 E、还需进一步检验确定 二、A2 1、美国Framingham研究了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大小表示联系的大小,则 A、系数越大,联系越大,系数为正数、表示正相关,若为负数则为负相关 B、系数越大,联系越小,若为正数表示负相关 C、若为负数,表示正相关 D、若系数为正数则有保护作用

实用卫生统计学试题含答案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概率P=0,则表示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3.抽签的方法属于D单纯随机抽样 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计量资料 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该资料的类型是:D有序分类资料 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 治疗人数8 23 6 3 1 6.样本是总体的C有代表性的部分 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整理资料 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系统误差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D交叉的原则 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B几何均数 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C M 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C 6 15.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变异系数 16.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 A X±1.96S 17.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18.正态分布是以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19.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20.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21.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2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23.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C 9 24.t检验结果,P>0.05,可以认为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着性 25.下列哪项不是t检验的注意事项D分母不宜过小 26.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B标准误逐渐减少 27.t<t0.05(v),统计上可认为C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着性 28.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 B μ1=μ2 29.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Sx 30.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是:C前者大于后者 31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为n的样本,理论上有95%的总体均数在何者范围内C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误 32.同一自由度下,P值增大C t值减小 33.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34.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之和C一定等于1 35.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C为了便于比较

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1

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1

复习资料 《卫生统计学》(课程代码02867)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 1、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随机化、对照、盲法 ? B.随机化、盲法、配对 ? C.随机化、重复、配对 ? D.随机化、对照、重复 标准答案:D 2、以下资料类型不宜用秩和检验的是:() ? A.等级资料 ? B.二项分布 ? C.极度偏态分布资料 ? D.数据一端不确定资料 标准答案:B 3、某研究检测了男性和女性红细胞数,经检验该资料总体方差相等,欲比较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数有无差异,取双侧a=0.05,经成组t检验得P <0.01,则:() ? A.可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B.可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无差异 ? C.可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差异很大 ? D.尚不能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有差异 标准答案:A

4、宜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的资料分布类型是:( ) ? A.正态分布 ? B.对数正态分布 ? C.正偏态分布 ? D.两端无确切值的分布 标准答案:A 5、随机抽取某市100名10岁女孩,测得其体重均数为35kg,若以一定的概率估计该市10岁女孩体重的总体均数,宜采用:() ? A.点估计 ? B.区间估计 ? C.假设检验 ? D.医学参考值范围 标准答案:B 6、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 ? A.样本小,来自正态总体,样本间相互独立 ? B.样原来自正态总体,样本例数足够小 ? C.样本例数小,样本相互独立 ? D.样原来自正态总体,方差齐,样本数据独立 标准答案:D 7、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各实测点距回归直线的:() ? A.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 ? B.垂直距离的和最小 ? C.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卫生统计学试题6含答案

统计试题题库 1、下列那个就是对标化后总死亡率的正确描述? A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E.以上都不对 2、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 3、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就是: D A.总例数大于40 B.理论数大于5 C.实际数均大于l 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总例数小于40 4、总体应该就是由: D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任意个体组成 5、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6、抽样误差就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7、抽签的方法属于下列那种抽样: 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分级抽样

8、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下列那类资料: B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9、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 D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与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E.以上都不对 10、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就是: B A.两样本均数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样本均数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 11、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A.Sx B.S C.X D.CV E.S2

卫生统计学试题1]

卫生统计学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1.随机事件的概率p等于________。 a.p=0 b.p=1 c.p=0.5 d .040 b.T<1或n<40 c.T>5且n>40 d.以上都不是 10.__________表示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所占的比重。 a.频率指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定比 11.t检验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 a.n较大 b.小样本来自正态总体且总体方差具有齐性 c.总体标准差已知 d. 以上都不是 12.同一资料相关与回归分析中,求得t r与t b值,其关系__________。 a. t r=t b b. t r≠t b c.取决于S y,x值的大小 d.取决于S b值的大小 13.检验直线回归方程是否有显著意义可用__________。

卫生统计学试题6含答案

. 统计试题题库 1. 下列那个是对标化后总死亡率的正确描述? A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E.以上都不对 2. 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 3.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D A.总例数大于40 B.理论数大于5 C.实际数均大于l 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总例数小于40 4. 总体应该是由: D

.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任意个体组成 5.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6. 抽样误差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7. 抽签的方法属于下列那种抽样: 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分级抽样

8. 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下列那类资料: B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9. 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D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E.以上都不对 10. 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B A.两样本均数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样本均数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 11. 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A.Sx B.S C.X D.CV

卫生统计学_自考_练习题

复习资料一《卫生统计学》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 1、欲了解某市8岁小学生的身高情况,该市某小学二年级8岁小学生是:() A.样本 B.有限总体 C.无限总体 D.个体 2、在计算方差时,若将各观察值同时减去某一常数后求得的方差:( ) A.会变小 B.会变大 C.不变 D.会出现负值 3、某地2006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当年传染病发病人数的10.1%,该指标为( ) A.概率 B.构成比 C.发病率 D.相对比 4、对于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如果直线相关分析算出的值越大,则经回归分析得的相应的b 值: A.越大 B.越小 C.比r 小 D.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 5、在比较甲、乙两种监测方法测量结果是否一直时,若采用配对设计秩和检验,甲、乙两法测量值之差中有-0.02、0.02,若差值绝对值的位次为3、4,则这两个差值的秩次分别为:() A.-3.5,3.5 B.-3.5,-3.5 C.3.5,3.5 D.-3,4 6、某卫生局对其辖区内甲、乙两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考核,在甲医院随机抽取100人,80人考核结果为优良;乙医院随机抽取150人,100人考核结果为优良。本题中资料类型与设计类型分别为: A.定量资料成组设计 B.定量资料配对设计 C.分类资料成组设计 D.分类资料配对设计 7、在某农村地区随机抽取100名儿童,进行蛔虫感染情况粪检,结果50名儿童蛔虫卵粪检为阳性,则该地儿童蛔虫卵粪检总体阳性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

A.35%-60% B.37%-63% C.30%-70% D.40%-60% 8、某研究欲了解男性高血压患者与女性高血压患者血脂是否有差异,从某市6家医院随机调查了400人,测量血脂水平,经t 检验,得P<0.05,有统计学差异,由此推断该地男、女高血压患者血脂总体均数有差别,这里所谓有统计学差异是指:( ) 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统计学差异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统计学差异 C.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差异 D.其是有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有统计学差异 9、假设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mmHg,标准差为11.2mmHg,后者反映的是:() A.个体变异的大小 B.抽样误差的大小 C.系统误差的大小 D.总体的平均水平 10、Wilcoxon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在编秩时,若遇到两组中有相同数值,应:() A.不计秩次 B.依次序编秩 C.取其平均秩次 D.以平均秩次的整数为秩 11、下列关于样本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B.以实际可以收集到的样本例数为准 C.时间、财力、人力等条件允许下的最大样本例数 D.一定的推断精度和检验效能下的最少样本例数 12、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 越小,说明:() A.两个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13、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有( ) A.MS组间=MS组内 B.SS组内=SS组间 C.MS总=MS组间+MS组内 D.SS总=SS组间+SS组内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习题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 1985年某省农村30例6-7岁正常男童胸围(cm)测量结果如下:51.654. 154.056.9 57.755. 558.355. 453.857. 751.353. 857.354. 852.155. 354.854.7 53.457. 153.155. 951.454. 656.161. 859.356. 859.853.9 (1)试编制以上数据的频数表,绘制直方图,概括其分布特征。(2)用合适的统计量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3)对样本进行正态性检验

第三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某地通过卫生服务的基线调查得到如下资料,试作如下分析:(1)计算全人口的性别比; (2)计算育龄妇女(15~49岁)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3)计算总负担系数; (4)计算老年人口系数 某地人口构成情况 年龄组(岁)男(%)女(%)年龄组(岁)男(%)女(%)0~ 4.24.045~ 2.42.7 5~ 3.23.150~ 2.12.4 10~ 4.44.255~ 1.2 2.2 15~ 5.55.360~ 1.3 2.4 20~

5.15.265~ 1.11.4 25~ 6.06.170~ 0.81.2 30~ 4.34.575~ 0.50.9 35~ 3.23.380~ 0.20.5 40~ 2.32.585~ 0.10.2 第四章常用概率分布 1.假定虚症患者中,气虚型占30%。现随机抽查30名虚症患者,求其中没有1名气虚型的概率、有4名气虚型的概率。 2.某溶液平均1毫升中含有大肠杆菌3个。摇均后,随机抽取1毫升该溶液,内含大肠杆菌2个和低于2个的概率各是多少? 3.某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均数为 144.00cm,标准差为 5.77cm,试估计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库

1.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目的是检验 A、多个样本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 B、多个总体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 C、多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D、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D 方差分析中,当P<0.05时,结论为 A、可认为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B、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C、可认为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D、证明总体均数不等或不相等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B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若处理因素无作用,理论上 A、F=1 B、F=0 C、F<1.96 D、F=1.96 正确答案:A 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了 A、随机误差

B、处理因素的作用 C、抽样误差 D、测量误差 E、个体差异 正确答案:B 方差分析中对数据的要求有 A、任何两个观察值之间不相关 B、每一水平下的观察值分别服从正态分布 C、各总体的方差齐性 D、只需B和C E、每组样本含量均较小 正确答案:ABC 职业病防治院测定了11名石棉肺患者、9名石棉肺可疑患者和11名非患者的用力肺活量,求得其均数分别为1.79L、2.31L和3.08L。能否据此认为石棉肺患者、石棉肺可疑患者和非患者的用力肺活量不同? A、能,因3个样本均数不同 B、需对3个均数作两两t检验才能确定 C、需对3个均数作两两Z检验才能确定 D、需作完全随机设计3个均数比较的ANOVA才能确定 E、需作随机区组设计3个均数比较的ANOVA才能确定 正确答案:D

某研究者在5种不同的温度下分别独立地重复了10次试验,共测得某定量指标的50个数据。根据资料的条件,可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此资料。其组间的自由度是 A、49 B、45 C、36 D、9 E、4 正确答案:E 某医师用A、B、C三种方案分别治疗7例、6例和8例婴幼儿贫血患者。治疗1月后,记录Hb的增加量(g/L),求得其均数26.0,18.0,6.0。若ANOVA分析推断3种治疗方案对婴幼儿贫血的治疗效果是否不同,其检验假设H0为 A、3个样本均数不同 B、3个样本均数全相同 C、3个总体均数全相同 D、3个总体方差全相同 E、3个总体方差不全相同 正确答案:C 64只大鼠被随机地均分到4个不同的饲料组中去,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每只鼠的肝重比值(即肝重/体重),希望评价4种饲料对肝重比值的影响大小。如果资料满足正态的前提条件,正确的统计方法应当是 A、进行6次t检验

卫生统计学试题(含答案)

医学统计方法选择题一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l .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 A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 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 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 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 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 概率P=0,则表示B A 某事件必然发生 B 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D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 以上均不对 7. 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 A 统计设计 B 收集资料 C 整理资料 8. 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 A 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C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 ¬¬ 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 C D 分析资料 E 以上均不对 B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 D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 B 10. 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 A 对照的原则 B 随机原则 C 重复原则 D 交叉的原则 E 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1. 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全距 E 率 12. 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 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 A X B G C M D S E CV 13.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E 以上均不对 14. 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10、2、24+(小时), 问 3.抽签的方法属于 D A 分层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A 计数资料 B 计量资料 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 治愈 8 D 单纯随机抽样 E 二级抽样 5. 治疗结果 治疗人数 该资料的类型是: A 计数资料 6.样本是总体的 A 有价值的部分 D 任意一部分 显效 23 B C 等级资料 41 人, 好转 6 D 分类资料 治疗结果如下: 恶化 3 E 有序分类资料 计量资料 C B 有意义的部分 C 有代表性的部分 E 典型部分 C 无序分类资料 死亡 1 D 有序分类资料 E 数值变量资料 A 抽样误差 B 系统误差 C 随机误差 D 责任事故 E 以上都不对 C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卫生统计学试题6含答案

统计试题题库 1. 下列那个是对标化后总死亡率的正确描述? A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E.以上都不对 2. 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 3.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D A.总例数大于40 B.理论数大于5 C.实际数均大于l 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总例数小于40 4. 总体应该是由: D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任意个体组成 5.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6. 抽样误差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7. 抽签的方法属于下列那种抽样: 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分级抽样

8. 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下列那类资料: B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9. 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D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E.以上都不对 10. 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B A.两样本均数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样本均数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 11. 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A.Sx B.S C.X D.CV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 ) 愈大,s愈大 愈大,s愈小 愈大,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 愈小,与总体均数的距离愈大 愈小,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 2.对于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95%的变量值分布范围为( ) A.μ-σ~μ+σ B.μσ~μ+σ C.μσ~μ+σ ∞~μ+σ ~μ+σ 3.设x符合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作u=(x-μ)/σ的变量变换,则 ( ) 符合正态分布,且均数不变 符合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不变 符合正态分布,且均数和标准差都不变 符合正态分布,但均数和标准差都改变 不符合正态分布 4.在比较两个独立样本资料的总体均数时,进行t检验的前提条件是( ) A.两总体方差相等 B.两总体方差不等 C.两总体均数相等 D.两总体均数不等 E.以上都不对

5.在同一总体中作样本含量相等的随机抽样,有99%的样本均数在下列哪项范围内 ( ) A.± B.± C.μ± D.μ± E.μ± 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 ( ) A.均数要小 B.均数要大 C.标准差要小 D.标准差要大 E .均数和标准差都不相同 7.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所谓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 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C.其中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D.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 E.以上都不是 8.要评价某市一名8岁女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 A.用该市8岁女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E.以上都不是 9.若正常人尿铅值的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现测定了300例正常人的尿铅值,以尿铅过高者为异常,则其95%参考值范围为( ) A. lg - 1(x x lg ± S lg x )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习题 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 1985年某省农村30例6-7岁正常男童胸围(cm)测量结果如下:51.6 54.1 54.0 56.9 57.7 55.5 58.3 55.4 53.8 57.7 51.3 53.8 57.3 54.8 52.1 55.3 54.8 54.7 53.4 57.1 53.1 55.9 51.4 54.6 56.1 61.8 59.3 56.8 59.8 53.9 (1)试编制以上数据的频数表,绘制直方图,概括其分布特征。 (2)用合适的统计量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3)对样本进行正态性检验 第三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某地通过卫生服务的基线调查得到如下资料,试作如下分析: (1)计算全人口的性别比; (2)计算育龄妇女(15~49岁)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3)计算总负担系数;

(4)计算老年人口系数 某地人口构成情况年龄组(岁)男(%)女(%)年龄组(岁)男(%)女(%) 0~ 4.2 4.0 45~ 2.4 2.7 5~ 3.2 3.1 50~ 2.1 2.4 10~ 4.4 4.2 55~ 1.2 2.2 15~ 5.5 5.3 60~ 1.3 2.4 20~ 5.1 5.2 65~ 1.1 1.4 25~ 6.0 6.1 70~ 0.8 1.2 30~ 4.3 4.5 75~ 0.5 0.9 35~ 3.2 3.3 80~ 0.2 0.5 40~ 2.3 2.5 85~ 0.1 0.2

第四章常用概率分布 1.假定虚症患者中,气虚型占30%。现随机抽查30名虚症患者,求其中没有1名气虚型的概率、有4名气虚型的概率。 2.某溶液平均1毫升中含有大肠杆菌3个。摇均后,随机抽取1毫升该溶液,内含大肠杆菌2个和低于2个的概率各是多少? 3.某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均数为14 4.00cm,标准差为 5.77cm,试估计(1)该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集中在哪个范围? (2)求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的95%和99%参考值范围;??????? (3)求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低于140cm的概率;(4)求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超过160cm的概率; 第五章参数估计基础 1.某研究表明新研制的一种安眠药比旧安眠药增加睡眠时间。某医师从已确诊的神经衰弱病人中随机抽取了两份样本,一份样本是20例病人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