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习题答案(周德庆版)

微生物学习题答案(周德庆版)

第一章习题答案一. 名词解释1.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2.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成分是多糖或多肽。

3.静息孢子:是一种长期长在细胞链中间或末端的形大、壁厚、色深的休眠细胞,富含贮藏物,能抵御干旱等不良环境。

4.菌落:将单个细菌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

5.基内菌丝:当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就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6.孢囊:指固氮菌尤其是棕色固氮菌等少数细菌在缺乏营养的条件下,由营养细胞的外壁加厚、细胞失水而形成的一种抗干旱但不抗热的圆形休眠体,一个营养细胞仅形成一个孢囊。

7.质粒:指细菌细胞质内存在于染色体外或附加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构成。

8.微生物:是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和病毒等大类群。

9.鞭毛:是从细菌质膜和细胞壁伸出细胞外面的蛋白质组成的丝状结构,使细胞具有运动性。

10.菌落:将单个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称菌落。

1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2鞭毛Flagella13 Actinomyces 放线菌14荚膜:有些细菌在生命过程中在其表面分泌一层松散透明的粘液物质,这些粘液物质具有一定外形,相对稳定地附于细胞壁外面,称为荚膜。

二. 填空1 芽孢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心四部分.2 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裂殖,少数种类进行芽殖。

3 放线菌产生的孢子有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种。

4 细菌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70s.5 细菌的鞭毛有三个基本部分,基体,钩形鞘,和鞭毛丝6 微生物修复受损DNA的作用有__光复活作用__和__切除修复__.7 基因工程中取得目的基因的途径有__3__条。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__课后答案.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__课后答案.

绪论1.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答: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①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②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2.人类迟至19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克服了哪些重大障碍?答:①显微镜的发明,②灭菌技术的运用,③纯种分离技术,④培养技术。

3.简述微生物生物学发展史上的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答:史前期(约8000年前—1676),各国劳动人民,①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是有益活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初创期(1676—1861年),列文虎克,①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奠基期(1861—1897年),巴斯德,①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③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发展期(1897—1953年),e.buchner,①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②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③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④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⑤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成熟期(1953—至今)j.watson和f.crick,①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好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②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③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④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个领域飞速发展;⑤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4.试述微生物与当代人类实践的重要关系。

5.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和重大贡献?为什么能发挥这种作用?答:微生物由于其“五大共性”加上培养条件简便,因此是生命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基础理论问题时最乐于选用的研究对象。

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答: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①原核类的细菌一放线菌一蓝细菌'支原体一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②真核类的真菌一原生动物一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2・人类迟至19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克服了哪些重大障碍?答:①显微镜的发明,② 灭菌技术的运用,③纯种分离技术,④培养技术。

3・简述微生物生物学发展史上的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答:史前期(约8000年前一1676 ),各国劳动人民,①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 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是有益活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派肥、轮作、治病等)初创期(1676 - 1861年),列文虎克,①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奠基期(1861 - 1897年),巴斯德,① 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③开始运用“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发展期(1897 — 1953年),e . btlchner ,① 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②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③ 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④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⑤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成熟期(1953 —至今)j . WatSOn和f , crick ,① 广泛运用分了生物学理论好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②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③ 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④ 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个领域飞速发展;⑤ 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4.试述微生物与当代人类实践的重要关系。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什么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2、了解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域学说及其发展,说明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

六界系统:1949年Jahn提出包括后生动物界、后生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1977年我国学者王大耜提出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28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病毒界;1996年美国的P.H.Raven提出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真细菌界和古细菌界。

三域学说:细菌域、古细菌域、真核生物域。

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明确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整个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一部逐步克服认识微生物的重要障碍,不断探究它们生命活动规律,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消灭有害微生物的历史。

它分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对象: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

任务: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特点)是什么?表示微28生物细胞大小的单位是什么?一、体积小,面积大;二、吸收多,转化快;三、生长旺,繁殖快;四、适应强,易变异;五、分布广,种类多。

表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单位是nm或μm。

5、微生物有哪些重要性?①微生物是占地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和其他水体中光合生产力的基础;②是一切食物链的重要环节;③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角色;④是生态农业中的重要环节;⑤是自然界重要元素循环的重要推动着;⑥是环境污染和检测的重要指示生物。

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txt 答: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①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②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2.人类迟至19 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克服了哪些重大障碍?答:①显微镜的发明,②灭菌技术的运用,③纯种分离技术,④培养技术。

3.简述微生物生物学发展史上的5 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答:史前期(约8000 年前—1676),各国劳动人民,①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是有益活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初创期(1676—1861 年),列文虎克,①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奠基期(1861—1897年),巴斯德,①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③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发展期(1897—1953年),e.buchner,①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②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③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④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⑤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成熟期(1953—至今)j.watson 和f.crick,①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好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②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③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④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个领域飞速发展;⑤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4.试述微生物与当代人类实践的重要关系。

5.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和重大贡献?为什么能发挥这种作用?答:微生物由于其“五大共性”加上培养条件简便,因此是生命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基础理论问题时最乐于选用的研究对象。

微生物学补充习题(周德庆)

微生物学补充习题(周德庆)

微生物学补充习题第一章绪论复习题与扩展思考题1.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有哪些特点?2.试述我国古代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

3.试述列文虎克、巴斯德和科赫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杰出贡献。

4.试述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5.你认为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有哪些趋势?6.你认为微生物学的哪些方面可以继续研究以对生命科学作出贡献?7.试就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复习题和扩展思考题1.试解释下列名词:肽聚糖,磷壁酸,溶酶菌,抗酸染色,间体,羧酶体,核区,质粒,附器,异形胞。

2.试比较以下各对名词: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胞壁质与拟胞壁质、脂多糖与脂多糖层、原生质体与球形体、鞭毛丝与轴丝、聚?β?羟丁酸颗粒与多聚磷酸颗粒、荚膜与粘液层、芽孢与孢子。

3.试从化学组成和构造论述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4.根据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来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5.试述几种细菌细胞壁缺损型的名称及其应用价值。

6.放线菌与霉菌均呈菌丝壮生长,单为何认为放线菌更接近于细菌而不接近于霉菌?7.什么是芽孢?芽孢的形成及其调节方式?试述芽孢的抗逆性机制。

8.蓝细菌有哪些不同于细菌的结构与成分?它们的功能是什么?9.立克次氏体有哪些与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关的特性?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生活方式?10.衣原体与立克次氏体都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两者有何差别?11.支原体有何特点?哪些特点是由于缺乏细胞壁而引起的?12.螺旋体和螺菌有何不同?13.细菌细胞中的哪些物质有抗原作用?这些物质存在于哪些结构中?14.试从细胞的形态结构分析细菌与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15.试就作用靶物质、作用机制、作用结果和作用对象等方面比较溶霉菌与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的作用。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复习题与扩展题1.试解释下列名词:真菌,酵母菌,霉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酵母,假酵母,酵母菌的芽殖,裂殖和芽裂殖。

2.试述酵母细胞的主要结构特征。

周德庆编《微生物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周德庆编《微生物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周德庆编《微生物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答: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①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②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③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2.人类迟至19 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克服了哪些重大障碍?答:①显微镜的发明,②灭菌技术的运用,③纯种分离技术,④培养技术。

3.简述微生物生物学发展史上的5 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答:史前期(约8000 年前—1676),各国劳动人民,①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是有益活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初创期(1676—1861 年),列文虎克,①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奠基期(1861—1897年),巴斯德,①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③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发展期(1897—1953年),e.buchner,①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②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③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④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⑤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成熟期(1953—至今)j.watson 和f.crick,①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好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②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③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④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个领域飞速发展;⑤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思考题参考答案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原核生物:就是广义的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称作核区的裸露0附的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

2.细菌: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3.费氏刺尾鱼菌:是在红海和澳大利亚海域生活的刺尾鱼肠道中发现的巨型的共生细菌, 细胞长度达到了 200-500〃m。

4.纳米比亚嗜硫珠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细菌,球状细胞,直径为0.32-1mm,用肉眼就可以看清楚,是在非洲西部大陆架的土壤中发现的,以海底散发的硫化氢为生。

5.革兰氏染色法:各种细菌经过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被染成紫色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另一类是被染成红色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丹麦医生C.Cram发明,故名。

6.(细菌)细胞壁:是位于细菌细胞最外层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肽聚糖是其主要成分,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是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须的;阻拦大分子的有害物质进入细胞;赋予细菌以特定的抗原性和对特定抗生素及噬菌体的敏感性。

7.肽聚糖:又称黏肽,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

每一个肽聚糖单体都有三部分组成:双塘单位由一个N-乙酰葡糖胺通过6-1,4-糖苷键与另外一个N-乙酰胞壁酸相连;四肽尾由四个氨基酸分子按照L型和D型交替的方式连接而成;肽桥连接前后两个四肽尾分子,起桥梁作用。

8.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由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构成。

与肽聚糖分子共价结合的,成为壁磷壁酸;跨越肽聚糖层与细胞膜的脂质层共价结合的,称为膜磷壁酸。

9.外膜:又称外壁,是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由脂多糖、磷脂和若干种外膜蛋白构成。

有控制细胞透性、提高Mg2+浓度、决定细胞抗原多样性的作用。

10.脂多糖: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三部分组成,是位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的类脂多糖类物质,其中的类脂A是革兰氏阳性病原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什么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2、了解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域学说及其发展,说明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

六界系统:1949年Jahn提出包括后生动物界、后生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1977年我国学者王大耜提出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2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病毒界;1996年美国的P.H.Raven提出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真细菌界和古细菌界。

三域学说:细菌域、古细菌域、真核生物域。

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明确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整个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一部逐步克服认识微生物的重要障碍,不断探究它们生命活动规律,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消灭有害微生物的历史。

它分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对象: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

任务: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特点)是什么?表示微34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

原核细胞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不进行有丝分裂。

2、细菌基本形态有哪些?举出各形态类型的菌例,细菌形态和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螺旋状、杆状三大类。

球状: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链球菌;杆状: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螺旋状:霍乱弧菌、迂回螺菌、梅毒螺旋体。

细菌形态和大小因菌种而异,一般在初龄阶段和生长条件适宜时,细菌形态正常、整齐,表现出特定形态大小;在不正常的条件下,细胞常出现形状变异。

3、根据球菌分裂方向和子细胞排列状态不同球菌可分为有哪些类型?根据螺旋圈数不同螺旋状的细菌分为哪三种不同形态类型?根据球菌分裂方向和子细胞排列状态不同球菌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

5根据螺旋圈数不同螺旋状的细菌分为螺菌、弧菌、螺旋体三种。

4、如何表示细菌大小?细菌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表示球菌大小时常用直径;杆菌、螺旋菌用长乘宽表示。

细菌大小的计量单位是μM。

5、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等;特殊构造:鞭毛、菌毛、性菌毛、糖被、芽孢等。

6、什么叫肽聚糖?G+ 和G—细菌的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各有何特点?试比较说明。

肽聚糖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

肽聚糖分子由肽和聚糖两部分组成,其中的肽包括四肽尾和肽桥两种,而聚糖则是由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葡萄胺两种单糖相互间隔连接成的长链。

这种肽聚糖网络状分子交织成一个致密的网套覆盖在整个细胞上。

G+细菌细胞壁特点是厚度大(20-80nm)和化学6组分简单,一般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G-细菌厚度较G+细菌薄,层次较多,成分较复杂。

7、试述细菌革兰氏染色的方法步骤和机理,染色结果。

举出G+ 和G—的细菌的菌例。

基本步骤:①结晶紫初染色1分钟;②碘液媒染1分钟;③95%乙醇脱色;④番红复染1分钟。

结果:G+细菌呈紫色,G-细菌呈红色。

机理: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融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

反之,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褪成无色。

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呈现红色,而G+细菌则仍保留最初的紫色了。

78、细菌细胞膜的结构有何特点?具有什么功能?细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①膜的主体是脂质双分子层②脂质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③整合蛋白因其表面呈疏水性,故可“溶”于脂质双分子层的疏水性内层中④周边蛋白表面含有亲水基团,故可通过静电引力与脂质双分子层表面的极性头相连⑤脂质分子间或脂质与蛋白质分子间无共价结合⑥脂质双分子层犹如“海洋”,周边蛋白可在其上作“漂浮”运动,而整合蛋白则似“冰山”沉浸在其中作横向运动。

细菌细胞膜的生理功能:①能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②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结构屏障③是合成细胞壁和糖被有关成分(如肽聚糖、磷壁酸、LPS 和荚膜多糖等)的重要场所④膜上含有与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有关的酶系,故是细胞的产能基地⑤是鞭毛机体的着生部位,并可提供鞭毛旋转运动所需的能量。

899、什么叫中体?什么叫质粒?细菌质粒有何特性?中体或间体是一种有细胞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结构,其内充满着层状或管状的泡囊。

细菌的细胞中存在的质粒是指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自我复制并能稳定遗传的闭合环状DNA 分子,特征是使细胞具有某种特性如抗药性、产生抗生素、降解某些化学物质。

10、什么叫内含物?细菌细胞常见的内含物有哪些?细菌细胞内有哪些种类的颗粒状贮藏物?各有什么功能?细胞内含物指细胞质内一些形状较大的颗粒状结构,主要有①贮藏物②磁小体③羧酶体④气泡。

碳源及贮糖原 聚β-羟丁酸氮藻青素 藻清蛋白磷11、什么叫糖被?糖被有哪些种类?糖被主要成分是什么?什么叫荚膜?什么叫粘液层?什么叫菌胶团?细菌糖被有何功能?糖被:包围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

糖被可分为荚膜(大荚膜)、微荚膜、粘液层、菌胶团。

糖被的成分一般是多糖,少数是蛋白质或多肽,也有多糖与多肽复合型的。

荚膜:厚约200nm,相对稳定附着在单个细胞壁外有明显的外延和一定形状的糖被。

粘液层:无明显边沿,在细胞表面结合松散,可向周围环境扩散的糖被。

菌胶团:有的细菌能分泌粘黏液,将许多细菌10粘合在一起,形成一定形状的黏胶物。

糖被的功能:①保护作用②贮藏作用③作为透性屏障和离子交换系统,以保护细菌免受重金属离子的毒害④表面附着作用⑤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⑥堆积代谢废物。

12、细菌鞭毛起源于细菌细胞何处?有何功用?细菌鞭毛由哪几部分构成?具有鞭毛的细菌主要有哪些类群?细菌鞭毛起源于细胞壁的外膜上。

功能是运动,能趋向于有利环境而避开不利条件。

鞭毛由基体、钩形鞘和鞭毛丝三部分组成。

在各类细菌中,弧菌、螺菌类普遍着生鞭毛;在杆菌中,假单胞菌都长有端生鞭毛,其余的有周生鞭毛或不长鞭毛的;球菌一般无鞭毛,仅个别属如动球菌属才长有鞭毛。

13、细菌菌毛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功能?普通鞭毛:可增加细菌吸附于其他细胞或物体的能力。

性菌毛:细菌传递游离基因的器官,作为细菌结合时传递物质的通道。

14、细菌芽孢有何特性?对细菌本身和生产实践有何意义?说明芽孢的抗性机制。

目前认为较新的渗透调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性机制的?芽孢是生命世界中抗逆性最强的一种构造,在抗热、抗化学药物和抗辐射等方面,十分突出。

研究细菌的芽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

在实践上,芽孢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菌种的筛选效率,有利于菌种的长期保藏,有利于对各种消毒、杀菌措施优劣的判断等等。

较新的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认为: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这就使皮层产生了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其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正是这种失水的核心才赋予了芽孢极强的耐热性。

15、细菌芽孢是繁殖结构吗?为什么?具有芽孢的细菌主要有哪些种类?举出产生芽孢的球菌和产生芽孢和伴胞晶体的芽孢杆菌的菌例。

由于每一营养细胞内仅行成一个芽孢,故芽孢并无繁殖功能。

主要属于G+细菌的两个属——好氧性的芽孢杆菌属和厌氧性的梭菌属。

产生芽孢的球菌:芽孢八叠球菌属,产生芽孢和伴胞晶体的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

16、什么叫菌落?什么叫菌苔?细菌菌落有何特征?将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为内层),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

如果把大量分散的纯种细胞密集地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较大表面上,结果长出的大量“菌落”已相互连成一片,这就是菌苔。

细菌菌落的特征是,一般呈现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等。

17、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有哪些?什么叫裂殖?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裂殖,只有少数种类进行芽殖。

裂殖是指一个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18、什么叫放线菌?放线菌的个体形态和菌落有何特征?与细菌比较有何异同?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个体形态:菌体为单细胞,最简单的为杆状或有原始菌丝,大部分放线菌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菌丝无隔膜。

菌落特征:干燥不透明。

19、以链霉菌属为代表的放线菌其菌丝体按结构与功能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功能?基内菌丝(又称基质菌丝、营养菌丝或一级菌丝),当其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菌丝体就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菌丝。

气生菌丝:由基内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不断向空间方向分化出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枝菌丝。

孢子丝:大部分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特化形成的菌丝体结构。

20、放线菌有哪些繁殖方式?以什么方式产生分生孢子?繁殖方式:多数放线菌是借形成各种无性孢子和菌丝体断裂进行繁殖的,以前者为最常见。

分生孢子形成有横割分裂和凝聚分裂两种方式。

21、何种放线菌可以与植物共生固氮?其形态特征怎样?弗兰克氏放线菌能与非豆科木本植物共生固氮。

特征:菌丝进行纵向和横向分裂直接产生孢子。

菌丝形成细胞群或孢子簇,细胞壁内含有消旋二氨基庚乙酸。

22、蓝细菌的形态结构有何特征?蓝细菌细胞有哪些特化类型?各有什么功能?蓝细菌的繁殖方式。

蓝细菌以什么方式进行运动?蓝细菌的体积比一般细菌大,形态多样,大体分五类:①由二分裂形成的单细胞②由复分裂形成的单细胞③有异形胞的菌丝④无异形胞菌丝⑤分枝状菌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