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最成功的失败者(组图)

合集下载

戈尔巴乔夫:苏联的最后一位总统,导致苏联分裂,是英雄还是罪人

戈尔巴乔夫:苏联的最后一位总统,导致苏联分裂,是英雄还是罪人

戈尔巴乔夫:苏联的最后一位总统,导致苏联分裂,是英雄还是罪人他是苏联解体公认的“罪人”!他的人生目标就是消灭苏联共产主义,他曾提出让中国销毁核武器来换取美国信任,普京更是说他是俄罗斯史上最大的罪犯之一,而他就是苏联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那么,身为苏联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为何会对苏联共产主义如此不满?他又为何会被普京当成俄罗斯最大的罪犯?而面对其让我国销毁核武器的要求,我国又是如何回应的?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的解体并非是一朝一夕,而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才导致的后果,可在这积淀中,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一系列错误操作,直接葬送了苏联这一庞然大物。

1955年,22岁的戈尔巴乔夫正式从莫斯科大学毕业,而就在他迷茫之际,一个改变他一生的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他后来的妻子赖莎·戈尔巴乔娃。

作为第一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苏联女性,戈尔巴乔娃有着强烈的政治欲望,也正是在她的“鼓励”之下,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体制内开始了他的“演员”之路!凭借着出众的能力以及圆滑的处事风格,戈尔巴乔夫很快就在苏联体制内混得如鱼得水,晋升速度极快。

在此期间,戈尔巴乔夫也利用职务便利出访了很多西欧国家,而在看到西方国家的繁荣与苏联国内宣传的“西方群众生活水深火热”大相径庭后,戈尔巴乔夫立即对苏联的体制产生了质疑,他觉得苏联只有像欧美那样才能真正“解放”,才能真正“繁荣”。

戈尔巴乔夫无视彼时苏联的辉煌与成就,只盯着苏联的弊端与阴暗面,更是彻底蒙住双眼,完全忽视了西方国家繁荣背后的腐败与不堪。

就此,戈尔巴乔夫彻底向欧美臣服了。

不久之后,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从此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代。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工业高速发展,核武器数量超过美国,让美国充满了危机感。

但这时苏联开始骄傲自满,勃列日涅夫甚至认为当时的苏联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发达社会主义国家”。

这种盲目自大,为苏联解体埋下了隐患。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贪污腐败到了极致,民众怨声载道,生活苦不堪言。

戈尔巴乔夫的悲伤晚年为生活四处敛财,妻子带走了最后寄托

戈尔巴乔夫的悲伤晚年为生活四处敛财,妻子带走了最后寄托

戈尔巴乔夫的悲伤晚年为生活四处敛财,妻子带走了最后寄托网易订阅2017-12-26 21:35 (图)“八一九事件”中,戈尔巴乔夫的画像被打了个大大的“叉”1991年12月25日,前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总统和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职务,并将能够控制核武器的“红按钮”转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12月26日凌晨,克里姆林宫上空迎着寒风飘荡,饰有锤子、镰刀和五星的鲜红苏联国旗缓缓降下。

几分钟以后,由三种颜色构成的俄罗斯国旗便占据了那个位置。

在艰难地走过69年之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这一刻起成为过去。

一个时代戛然而止,而造成这一切的人却正是戈尔巴乔夫。

(图)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戈尔巴乔夫辞职以后,独联体七个国家的领导人曾在白俄罗斯专门举行了一次首脑会议,签订了一份对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提供生活保障的协议。

可是,在这份协议中却并没有提及保障戈尔巴乔夫及家人不受侵犯的条例。

叶利钦随后决定,按照国家干部最低级别的职务工资给戈尔巴乔夫发放退休金,他从此每月将可以领到4000卢布,这个收入在当时也还算可观。

戈尔巴乔夫获得的退休待遇中,甚至还包括一栋莫斯科郊外的国家别墅,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汽车和警卫。

(图)1976年至1991年间,戈尔巴乔夫一家的住所别墅中专门配备了厨师和女服务员,此外还有一名精明干练的女管家。

而戈尔巴乔夫的警卫由17人组成,出门时则以那辆配有自动电话系统的“吉尔”牌轿车代步。

因此,他退休以后的生活还算是很惬意。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1992年时,俄罗斯发生了灾难性的通货膨胀,戈尔巴乔夫原来那笔可观的退休金因此也早已经值不了几个钱了。

到1994年时,他的月收入已经仅仅相当于2美元。

而那辆高级的“吉尔”轿车也已经被换成一辆简陋的“伏尔加”,警卫人数也从17人被逐渐减少到只剩3人。

(图)1996年,俄罗斯进行总统选举,戈尔巴乔夫决定重返政治舞台,可他最终仅获得不到1%的选票。

瓦解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瓦解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瓦解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1985年,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总书记,引领着苏联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他的政治改革被视为瓦解苏联的导火索,为接下来的事件埋下了伏笔。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旨在解决苏联经济和政治体制面临的严重问题,然而,这些改革不仅未能实现其初衷,反而导致了苏联的瓦解。

本文将探讨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及其对苏联的影响。

一、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背景1. 乌克兰危机1986年,乌克兰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引发了环境和人类灾难,这次事故对乌克兰社会产生了巨大的不满情绪。

同时,乌克兰还受到其他社会政治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不仅威胁了苏联统一,还加剧了人民对中央政府的不满。

2. 经济困境苏联经济面临着严重困境,主要表现为生产效率低下、物资匮乏、供应不足等问题。

中央集权制度导致经济决策缺乏灵活性和效率,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1. 塞雷布里亚采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引入塞雷布里亚采用,即“新思维”。

这一措施的目的是通过开放和透明的态度,接受国内外的建议和意见,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

2. 开放表达自由戈尔巴乔夫推动新闻媒体自由化,并鼓励公民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这一措施在短时间内激发了人民的热情和参与度,使整个国家的政治氛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成果和问题1. 国内腐败问题尽管戈尔巴乔夫推行了一系列的反腐败措施,但由于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混乱和无序的情况,腐败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反而更加严重。

这进一步加剧了人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2. 民族独立运动戈尔巴乔夫对公民表达自由的鼓励,也激发了苏联各民族独立运动的活跃。

波罗的海三国,在苏联解体之后,迅速宣布独立并成为独立国家。

四、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失败及苏联的瓦解1. 经济崩溃此时,苏联已丧失其集权制度下的约束力。

解体浪潮迅速扩散,经济崩溃,社会秩序混乱,意识形态和民族问题不断加剧,最终导致了苏联的瓦解。

戈尔巴乔夫传简介

戈尔巴乔夫传简介

戈尔巴乔夫传简介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出生于苏联斯大林格勒(现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是苏联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曾担任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苏维埃联邦主席、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职务,对苏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进行了大胆而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

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当选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标志着苏联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戈尔巴乔夫大力推进改革,苏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戈尔巴乔夫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新思维”、“半市场机制”、“去垄断化”等,被誉为“戈尔巴乔夫创造性破坏”的代表作。

戈尔巴乔夫所在的时代是苏联历史上最为重要和转折的时期之一,他的改革推动了苏联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虽然他的改革也遭遇了严重的阻力和困难,但他对于苏联和世界的历史影响被公认为是积极的。

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夫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语:МихаилСергеевичГорбачёв,拉丁化:Mihail Sergeevich Gorbachev 听(帮助·信息),1931年3月2日-),前苏联政治家,曾于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也是最后一位苏联最高领导人。

他是惟一一位在苏联共产党统治时期出生的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的头上有一个显著的胎记,为其广为人知的外貌特征。

早年经历[编辑]戈尔巴乔夫前往东德巡视一座养猪场,摄于1966年6月10日。

戈尔巴乔夫出生于斯塔夫罗波尔的一个农民家庭。

他的父亲谢尔盖·安德烈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是一位联合收割机的操作员,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退役军人。

母亲在集体农场工作。

戈尔巴乔夫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的法律专业,并在那里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赖莎(又译雷莎,她因患白血病而于1999年去世)。

1953年9月他们结婚,1955年戈尔巴乔夫毕业,两人一同回到戈尔巴乔夫的故乡。

在大学期间,戈尔巴乔夫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并且很快成为了其中的一名积极分子。

1952年21岁的戈尔巴乔夫加入苏联共产党,1966年他35岁的时候他以函授学习的方式获得了农业经济硕士的学位,从此他青云直上。

1970年他已成为农业部部长,次年被选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972年他带领一个代表团赴比利时,两年后他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以及青少年事务执行委员会主席。

1979年他加入苏共政治局。

在政治局内他认识了他的同乡、克格勃首领尤里·安德罗波夫。

安德罗波夫在此后数年内成为戈尔巴乔夫的主要提拔者。

他在党内的地位给予他更多出国的机会,这些旅行很深地影响了他的政见和对社会的看法。

上台后推动民主化改革[编辑]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雷根合摄于美国白宫图书馆。

契尔年科死后,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3月11日以54岁之龄,当选为苏联最年轻的共产党总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时发表的辞职演讲

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时发表的辞职演讲

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时发表的辞职演讲Posted: 21 Mar 2010 12:44 AM PDT此份1991年圣诞日演说里,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总统一职。

这一行为和平解体了1917年十月诞生的这个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性质)国家。

这份完整的演讲稿于1999年圣诞节公布。

亲爱的同胞们,朋友们:面对独立国家联合体(编者注:在苏联几乎解体的同时由加盟共和国协调成立的一个国家联盟)建立这个新的政治局面,我宣布辞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总统的职务。

做这个决定是我坚持一些基本处事原则的结果。

我一直以来坚决支持加盟共和国独立自主的主权,但同时也支持维护苏联的政权联合,国家统一。

但事态发展背离了初衷。

即使我不能赞同解体苏联,分裂这个政局的政策仍然占了上风。

在阿拉木图会议决议之后,我在这个方面的态度仍然没有改变。

此外,我确信最终的决定应该建立在大众的期待和意愿的基础之上。

然而,我会继续尽我权力所能保证所签署的协议能成为真实可行的条约,同时能使社会摆脱危机和改革进程的困境。

我以苏联总统的身份最后一次向您做演讲,我认为有必要对自1985年以来苏联经历的改革做出评价和总结,尤其是在此段改革历程承受着一些矛盾、浮浅和主观的评价的情况下。

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在我接手这个国家的时候,形势已经不容乐观。

虽然我们拥有丰富土地、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上帝也赐予了人民智慧与才华,我们的生活依旧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在落后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原因显而易见:这个社会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系统压制,注定被不切实际的国家“理想”所利用,同时也承受着沉重的军备竞赛的负担,以致于国家已经到了它能力的极限。

那些曾尝试过的数量不小的局部改革,相继以失败告终。

这个国家正在失去它的发展前景。

我们不能继续这样,一切都应该被根本地改变。

事实证明拯救这个国家并根本改变世界现状远比我们所预期的复杂。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苏联最后一任总统与改革者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苏联最后一任总统与改革者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苏联最后一任总统与改革者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家和改革者。

他在苏联最后一任总统任期内,对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为苏联的历史进程和全球格局的演变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他的个人背景、政治观点、改革理念以及对苏联的影响等方面,对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析。

一、个人背景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于1931年出生在苏联斯大林格勒(今俄罗斯伏尔加格勒),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在苏联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他接受了专业的农业学习,主攻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

通过在农村工作和研究农业问题,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二、政治观点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出身的政治家,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政治观点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存在许多弊端和矛盾,需要进行深刻的改革。

他主张通过逐步放松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以实现经济的高效运行和发展。

同时,他也主张在政治体制上进行改革,增强人民的民主参与权利,减少官僚主义的弊端。

三、改革理念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实施的改革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和外交政策改革等多个方面。

在经济改革方面,他提出了“卢布转换”和“市场化改革”的理念,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放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限制。

这些改革措施为苏联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后来的俄罗斯市场经济转型奠定了基础。

在政治改革方面,他推动了以《关于多党制问题的谈话》为代表的一系列政治开放。

通过允许其他政党参与选举和执政,他试图打破传统的单一党制,增加政治多样性和民主参与。

然而,这些政治改革进展较慢,未能完全实现他的预期目标。

在外交政策改革方面,他主张通过“新外交政策”来改善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

他通过军备削减和外交接触,试图缓和苏联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局势,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四、对苏联的影响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在苏联内部和国际舞台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经济改革为苏联的市场经济转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后来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

苏联解体总统戈尔巴乔夫至今还在,穷困潦倒87岁以跑龙套为生

苏联解体总统戈尔巴乔夫至今还在,穷困潦倒87岁以跑龙套为生

苏联解体总统戈尔巴乔夫至今还在,穷困潦倒87岁以跑龙套为

在1991年的时候,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终于倒下了,苏联一把手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之后是乌克兰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军工,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也宣布解除职务,由叶利钦接任,由于戈尔巴乔夫的杰出贡献,戈尔巴乔夫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个在美国等国家来说是很高兴的事情,但是在苏联来说,戈尔巴乔夫似乎是个罪人。

在初期,叶利钦还是给予戈尔巴乔夫一定的补助的,而且答应他足够的钱,这个钱刚开始是有的,但是随着苏联经济的崩塌,15个小国家都要补助,人民生活限于困苦,戈尔巴乔夫不到几年就没有任何的政府补助了,政府不给他钱,他怎么办,在初期,他靠着苏联时期担任一把手这个身份来做书,但是这个也不是长久之计,很快书出版后,他又没钱了。

对,他还可以演讲,在俄罗斯的各个学校进行演讲,赚取钱财。

但是由于早年奢侈惯了,他挣得钱远远没有花钱快。

而且年纪越来越大,找工作都没有人要他,这个时候,电影公司找他了,希望他能还原历史,戈尔巴乔夫本色出演自己,在电影中跑龙套,本来能大火的,但是苏联政府的打压,以及他身份的特殊性,他只能是做点跑龙套的事情,而且露面不能太多。

所以至今还是个小角色,尽管他已经出演了20多部电影。

很多人都把苏联的解体归罪于他,而且戈尔巴乔夫在电影中也多次演这个情节,他宣布苏联解体,这个情节让很多苏联人很仇视他。

今年他已经是87岁高龄了,但是他还是生活困境,他不得不接受广告代言,世界上最强国家的总统现在沦落至此,也是很凄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最成功的失败者(组图)
2011/12/15
1991年,戈尔巴乔夫被“赶”下了台。

在此后的20年里,这位前苏联的“末代”领导人,体会着本国的冷遇和西方的热捧。

他屡次政坛东山再起不得,却成功地经营自我,成为一名游走于政治之外的明星。

1985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

这位苏联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一上台便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和新思维,并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

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这个政策导致了1989年“东欧剧变”的发生。

图为1986年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27大开幕式上。

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局势日渐紧张,并公然违反中央的命令。

1991年8月19日,强硬派害怕改革会使苏联分裂,便将戈尔巴乔夫软禁使其远离权力中心。

尽管3天后便被释放,但戈尔巴乔夫面对的是形势的剧变。

8月23日,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迫使戈尔巴乔夫宣读政令,将所有在俄罗斯境内的苏联资产移交俄管理。

戈尔巴乔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议会禁止了苏共在俄的所有活动。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

“我将要终止我担任苏联总统这一职位所履行的一切行为。

”说完,他把讲稿猛地一扔。

伴随着“扔稿子”这一动作,苏联的69年历史宣告终结。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命运也有了巨大的转折。

叶利钦许诺给戈尔巴乔夫每月4000卢布的退休金和高级吉尔轿车等,并要求戈尔巴乔夫在1月8日之前腾出办公室、住宅和别墅。

然而在交房期限到来前的某一天,戈尔巴乔夫别墅里的物品被人强行搬走,一家被迫搬到了一过由警卫人员居住的80平米小房间。

在之后数年中,由于卢布贬值,戈尔巴乔夫的退休金曾只相当于1.5美元。

图为戈尔巴乔夫一家于1976年至1991年的住所。

1994年,戈尔巴乔夫的退休金被定为最低工资额的40倍。

不过,他和家人没有获得任何有关豁免权的保证。

1992年4月,戈尔巴乔夫在媒体上批评了叶利钦之后,他的高级吉尔轿车第二天就被换成了不带专用通信设备的伏尔加轿车。

而为他服务的保镖人数一直在减少。

图为1992年2月,莫斯科街头,一名行人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人形纸板之间走过。

苏联解体后,多数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倒退,刑事犯罪也大量增加。

但日子最不好过的还是戈尔巴乔夫。

很多人都躲着他,他去圣彼得堡,当时的市长就找借口出差;他回家乡,邻居们也都避门不见。

图为1991年,莫斯科举行的“反戈”游行。

被“打入冷宫”后,戈尔巴乔夫与妻子莱莎一起度过了生活中大部分时光,他每天都要与妻子一起走二十多公里的山路。

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戈尔巴乔夫说:“我最爱的是莱莎,第二才是政治。

”图为戈尔巴乔夫与妻子莱莎。

1999年,妻子莱莎因白血病去世,戈尔巴乔夫一直无法从巨大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每当谈及妻子都悲哀不已。

自此,唯一的女儿伊丽娜成了他的生活支柱。

伊丽娜不仅要关心父亲的饮食起居,还负责起了“戈尔巴乔夫基金会”的管理工作。

图为1999年9月22日,戈尔巴乔夫在妻子的葬礼上掩面哭泣。

图右为女儿伊丽娜。

戈尔巴乔夫的心从未离开。

他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的政治走向,也试图东山再起进而影响政局。

他在政治立场上以民主社会主义者自居,也曾联同叶利钦一起批评普京对车臣的武力政策和态度偏离了民主。

图为1999年2月3日,戈尔巴乔夫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发表演讲。

1996年,俄罗斯进行总统选举,戈尔巴乔夫决定再次返回政治舞台,结果他得到的选票不到1%。

在接受《明镜》记者采访时,戈尔巴乔夫质疑这个数据:“最重要是看谁点票。

”图为1996年,戈尔巴乔夫演讲时遭鸡蛋袭击后,保镖为他清理污渍。

尽管在国内频频遭受冷遇,戈尔巴乔夫在西方社会却拥有较好的口碑。

他被认为为结束冷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0年10月15日,戈尔巴乔夫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同年年底,他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80年代的十大人物之一。

虽然是里根在1987年呼吁“推到这座墙吧,戈尔巴乔夫先生!”,但2005年的一个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西德人都认为与里根相比,戈尔巴乔夫在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更积极的作用。

图为在柏林墙倒塌2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戈尔巴乔夫受到围观者的热烈欢迎。

作为一个曾经的国家元首和如今的政治观察员,从前苏联解体至今,戈尔巴乔夫至少已出版了10本回忆录形式的书籍。

他的书以大胆新锐的观点而著称,有些内容直指当今俄罗斯政府的弊端和不足。

因此,每本新书的面世,都会带来不小的影响。

其中最畅销的是《真相与自白:戈尔巴乔夫回忆录》,这本书让他赚到了数百万美元的版权费。

戈尔巴乔夫坦言,写书他现在最大的收入来源。

此外,到大学演讲也是戈尔巴乔夫最热衷的事。

20年前苏联解体的一幕幕,是他永恒的话题。

刚退位的头几年,他的演讲费可达到每场2万至10万美元。

1999年,“戈尔巴乔夫基金”缺乏经费,戈尔巴乔夫亲自出马,领着孙女为一家比萨店拍了一则商业电视广告,用挣取的16万美元广告费填补了资金空挡。

广告中,戈尔巴乔夫与10岁的孙女安娜丝塔希娅坐在莫斯科一家比萨店,对来自美国的快餐食品赞不绝口。

该广告没有在俄罗斯播放,因为俄罗斯民众对戈氏毁誉参半;而在西民众心中,他是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

图为广告视频截图。

2007年,戈尔巴乔夫为路易·威登皮包拍摄了广告。

在广告中,他坐在汽车的后排,车窗外是破败的柏林墙。

戈尔巴乔夫起初并不情愿接拍这个广告,直到路易·威登承诺为他的环境慈善组织“国际绿十字”捐款并在广告中提到该组织。

而广告制作人称柏林墙的创意是戈尔巴乔夫自己的主意。

这一创意犹如一则冷幽默,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对于一个前共产党员来说,这是180度的转变。

戈尔巴乔夫活跃于各国媒体。

2010年,他参与了日本名牌电视节目《SMAPXSMAP》的录制。

在节目中,他品尝了日本传统食物天妇罗,还与男子团体SMAP中的木村拓哉等人互动。

该期节目一播出便打破了收视记录,并成为一时的话题。

戈尔巴乔夫的收入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戈尔巴乔夫基金会”中,基金会同时维持着他名下公益活动的运转。

多年的政治贡献和社会贡献使他频频获奖。

2010年,德国德累斯顿奖。

(左上)2008年,美国自由奖章。

(中上)2005年,为音乐剧《彼得和狼》配音获格莱美奖。

(右上)2008年,马丁·布伯奖(左下)2009年,胜利女神四马战车奖。

(中下)2004年,千禧年公益奖。

(右下)
2011年3月30日,戈尔巴乔夫以80岁生日为由,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举行了一场慈善音乐会,这也是他7场生日庆祝活动中的最后一场。

入场的票价从35英镑的站票到10万英镑的包厢票价钱不等,音乐会以防治癌症慈善组织筹集善款为名,筹款到约900万美元。

图为慈善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上,戈尔巴乔夫一如既往得到了政界名流和明星的簇拥。

主持人莎朗·斯通问了他一个问题以示对他表示称赞:“如果俄罗斯未能走上自由民主之路,它将何去何从?”有德国记者对这个细节进行了描写:聚会的人脸上露出了尴尬的表情——因为俄罗斯实际上并没有收获自由民主。

图为明星们与戈尔巴乔攀谈。

大寿之际,戈尔巴乔夫获得克里姆林宫颁发的俄罗斯最高荣誉圣安德烈勋章。

图为梅德韦杰夫会见戈尔巴乔夫并授奖。

不过戈尔巴乔夫仍不改批评克里姆林宫的作风。

12月7日,戈尔巴乔夫公开指责杜马选举存在舞弊行为,并呼吁重新举行选举,并称:“选举结果没有反映人民的意愿。


与戈尔巴乔夫一贯的言论相呼应的是,他曾三次组建政党,并竞选总统。

最近一次尝试,是与俄罗斯亿万富翁亚历山大·列别捷夫联合建立的俄罗斯独立民主党。

戈尔巴乔夫还与他共同拥有一家批评俄罗斯政治和社会事务而闻名的报纸——《新报》。

图为2008年6月6日,戈尔巴乔夫和列别捷夫(后)在会见时任英国首相布朗之后,从唐宁街首相府走出。

20年间,戈尔巴乔夫在政治之外找到了成功之路。

但当记者问道:给您一张履历表,在“职业”一栏中,您现在的填法与苏联时期会有什么不同时,他回答:苏联时期我会填“苏联总统”,现在我会填“前苏联总统”。

显然,在失败与成功之间,80岁的戈尔巴乔夫仍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政治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