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平衡膳食宝塔ppt课件

2024平衡膳食宝塔ppt课件

平衡膳食宝塔ppt课件•平衡膳食宝塔概述•各类食物在膳食宝塔中地位•平衡膳食宝塔实践应用•平衡膳食与健康关系探讨•案例分析:成功运用平衡膳食宝塔改善健康状况•总结与展望目录平衡膳食宝塔概述定义与背景定义平衡膳食宝塔是一个描述食物分类和每日摄入量的模型,用于指导人们合理选择食物,保持膳食平衡。

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健康。

平衡膳食宝塔作为一种直观的膳食指导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营养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中。

第二层蔬菜水果类,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水果。

底层谷物类,主要提供能量,建议每天摄入250-400克。

第三层肉类、鱼虾类、蛋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建议每天摄入120-200克。

塔尖油盐类,要控制摄入量,建议每天摄入盐不超过6克,油25-30克。

第四层奶类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类,提供蛋白质和脂肪,建议每天摄入300克奶类及奶制品和25-35克大豆及坚果类。

膳食宝塔结构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饮食清淡少盐限酒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保证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质。

保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控制油脂和盐的摄入量,避免过量饮酒对身体的伤害。

保证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

平衡膳食原则各类食物在膳食宝塔中地位基础地位多样化选择推荐摄入量健康益处谷类及薯类01020304构成膳食宝塔的基底,提供主要能量来源包括小麦、稻米、玉米、燕麦、荞麦等谷类,以及马铃薯、红薯等薯类因人而异,一般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400克谷类及薯类提供能量、膳食纤维、B 族维生素等,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控制体重蔬菜水果类构成膳食宝塔的第二层,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每天至少食用五种不同颜色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胡萝卜、番茄、苹果、香蕉等每天应摄入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癌症风险等重要地位多样化选择推荐摄入量健康益处蛋白质来源多样化选择推荐摄入量健康益处畜禽肉蛋奶类构成膳食宝塔的第三层,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天应摄入120-200克动物性食物,其中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每天1个鸡蛋,300克奶类及其制品适量摄入瘦肉、禽肉、鱼类、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如鸡肉、鱼肉、鸡蛋、牛奶等促进生长发育、维护肌肉健康、增强免疫力等构成膳食宝塔的第四层,提供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与不饱和脂肪酸来源适量摄入大豆、豆腐、豆浆等豆制品,以及核桃、杏仁、腰果等坚果类食物多样化选择每天应摄入相当于大豆25克以上的豆制品,以及一小把坚果推荐摄入量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血脂代谢、增强抗氧化能力等健康益处豆类及坚果类构成膳食宝塔的塔尖,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能量来源与必需脂肪酸每天烹调用油控制在25-30克以内,避免过量摄入动物性油脂和反式脂肪酸控制摄入量优先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等,避免摄入过多动物性油脂和氢化植物油健康选择提供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维护皮肤健康等,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以预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ppt课件完整版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ppt课件完整版

鱼油及Omega-3脂肪酸补充 剂: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改
善大脑功能。
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遵循推荐剂量
过量摄入某些营养素可能导致 副作用,如腹泻、恶心等。
选择合适剂型
根据个人需求和偏好选择片剂 、胶囊、液体等剂型。
注意服用时间
某些营养素补充剂需与餐食一 同服用以提高吸收率。
避免相互作用
随着医学和营养学研究的深入,未来 可能发现更多营养素与健康关系的奥 秘,为合理膳食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 智能化营养管理: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未来可能实 现智能化营养管理,帮助人们更方便地实现合理膳食和均衡营 养。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影响合理膳食的重要因素之一。未来需要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 障食品质量和安全。
定期调整餐盘
根据季节变化、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 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餐盘内容,确 保营养摄入的持续均衡。
案例二:上班族如何在外卖中挑选健康餐品
了解自身营养需求
学会看营养标签
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工作强度,明确自 己每天所需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
在选择外卖时,仔细查看餐品的营养标签 ,了解餐品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 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含量。
01
膳食营养基本概念 与重要性
合理膳食定义及作用
定义
合理膳食是指通过科学选择和搭 配食物,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 营养素的需求,达到促进健康、 预防疾病的目的。
作用
合理膳食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生理 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 力,降低患病风险。
均衡营养原则与意义
原则

平衡功能评定-PPT

平衡功能评定-PPT
姿势控制的运动因素的评定:运动对策的评定 (踝、髋、跨步对策)
预期姿势调整能力的评定
平衡反应
正常儿童形成平衡反应的时间是:俯卧,6个 月;仰卧,7-8个月;坐,7-8个月;蹲起,912个月;站立,12-21个月。
平衡反应的四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患者取仰卧位、坐位或站立位, 当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变化时,出现躯干向外 力作用方向弯曲,同时肢体向外伸展。
(10)用足拍打:让病人用一足掌在地板上拍 打,膝不能抬起,其足跟维持接触在地板上。
(11)指和过指:检查者和病人相对而坐。他 们都是水平屈肩90度,伴肘伸展,食指相触让 病人完全屈肩(手指指向天花板),然后再回 到水平位,使食指再次相触。正常反应是能准 确回转到起始位。异常反应是“过指”或运动 在目标以上。
不随意的扭曲运动; 偏身舞蹈症:一侧身体突然出现的、痉挛性的、
有力的、没有目的的鞭打样运动; 张力障碍:肌张力从高到低的变化无法预测。
协调功能的评定
先计时测速确定基线水平,然后对患者的协调 功能进行检测。
功能分级为(1)正常完成;(2)轻度残损: 能完成活动,但较正常速度及技巧稍有差异; (3)中度残损:能完成活动,但动作慢、笨 拙、不稳非常明显;(4)重度残损:仅能启 动活动,不能完成;(5)不能活动。
换 (8)站立位,躯干两侧侧屈 (9)行走,将一侧足跟直接置于对侧足趾前 (10)沿地板上所画的直线行走或行走时将足置
于地板上的标记
(11)侧向走和退步走 (12)原地踏步 (13)变换步行活动的速度(增加速度将夸大协
调缺陷) (14)步行时突然停下和突然起步 (15)沿圆圈和变换方向步行
(16)用足趾和足跟步行
(7)旋前/旋后:肘屈曲90度,并紧紧固定于 身体,让病人手掌朝下和朝上交替翻转,可逐 渐加快速度。

《化学平衡的移动》PPT课件

《化学平衡的移动》PPT课件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但能改变反应 速率。
2024/1/24
6
02 沉淀溶解平衡移动
2024/1/24
7
沉淀生成与溶解过程
01
02
03
沉淀的生成
当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 超过其溶度积常数(Ksp )时,就会生成沉淀物。
2024/1/24
沉淀的溶解
当溶液中存在能与沉淀物 发生反应的离子时,沉淀 物会溶解并重新进入溶液 。
电子得失守恒法
适用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首先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 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计算得失电子总数,使电子得失总数相等。
2024/1/24
17
氧化还原平衡移动实例分析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通过改变离子浓度、温度或加入能与体 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 离物质的试剂,使平衡向生成沉淀或溶 解的方向移动。例如,向$AgCl$饱和溶 液中加入$NaI$溶液,由于$AgI$比 $AgCl$更难溶,因此$AgCl$会转化为 $AgI$沉淀。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计算沉淀的溶解度,以及指导科研和生产实践。
2024/1/24
5
影响化学平衡因素
温度
浓度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 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平衡向逆反应 方向移动。
压强
催化剂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 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 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2024/1/24
19
配合物组成和结构特点
01
02
03
04
配合物由中心离子和配 体组成

平衡功能评定 ppt课件

平衡功能评定  ppt课件

者转身
8 站立位双上肢前伸
( )4 可从左右向后看,重心转移好
指令;将上肢抬高90度,将手指伸直并最大 ( )3 可从一边看,从另一边看重心转移少
可能前伸。上肢上举90度后,将尺子放在手 ( )2 仅能从侧方转身但能保持平衡
指末梢。记录经最大努力前倾时手指前伸的 ( )1 转身时需要监护
距离。如果可能的话,让受检者双上肢同时 ( )0 需要帮助来预防失去平衡或跌倒
4.其它人群 如老年人、运动员、飞行员及宇航员。
禁忌症
1、下肢骨折未愈合
2、不能负重站立者
3、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4、高热、急性炎症 7 5、不能主动合作者
ppt课件
第二节 平衡功能评定方法
平衡评定分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两个方面。主观评定以观察法和 量表测试法为主,客观评定需借助设备如平衡测试仪等进行评定。 1.观察法: (1)在静止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 (2)在运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 (3)侧方走,倒退走,环行走等。
躯体感觉 包括皮肤感觉(触、压觉)和本体感觉。
前庭系统 包括三个半规管。
中枢整合 脊髓、前庭核、内侧纵束、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及大脑
皮层等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整合加工,形成运动方案
运动控制
4
踝调节机制 较大支撑面,较小干扰 髋调节机制 较小支撑面,较大干扰 跨步调节pp机t课制件 过大干扰,重心超出Los
平衡种类 1.静态平衡(一级平衡) 2.自我动态平衡(二级平衡) 3.他人动态平衡(三级平衡)
6
ppt课件
适应症
任何引起平衡功能障碍的疾患都有必要评定平衡功能。
主要为:
1.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如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多发 性硬化、小脑疾患、脑肿瘤、脑瘫、脊髓损伤等。

《化学平衡教学》课件

《化学平衡教学》课件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和浓度,可以 02 调节化学平衡,提高产物的收率和质量。
在制药、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化学平衡的计 03 算和分析对于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具有重要意
义。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01 化学平衡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大气 中温室气体的平衡、水体中污染物的平衡等。
02 通过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迁移转化 规律,可以预测和控制环境污染,制定有效的治 理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
平衡图解法
通过作图和观察图像,利用平衡 常数和温度的关系,求出平衡常
数和温度的关系。
代数法
通过建立化学平衡的代数方程组 ,求解未知数。
微分法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关系 ,建立微分方程,求解未知数。
04
化学平衡的应用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化学 01 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等。
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等。
05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平衡的原理,加深对化学平衡概念的 理解。
实验原理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 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实验 将通过具体反应来展示化学平衡的形成和特点。
实验步骤与操作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反应容器、温度计、搅拌器、可逆反应的试剂等。
《化学平衡教学》 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 化学平衡的原理 • 化学平衡的计算 • 化学平衡的应用 •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究
0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平衡的定义

《平衡的艺术》课件

《平衡的艺术》课件
通过非对称布局创造出更多 的动态和生命力。
径向平衡
以一个中心点为焦点,向外 呈现放射状的平衡。
平衡的视觉效应
平衡可以让观众感到舒适、稳定,并引导他们的目光在作品上流动,产生积极的视觉体验。
平衡的表现形式:对称和不对称
对称平衡通过镜像对称创造稳定,不对称平衡通过非对称布局创造出更多动态和生命力。
对称平衡的优缺点
平衡的实用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平衡原则的应用以及其对作品的影 响。
平衡的实践指导和技巧
掌握一些实践指导和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平衡原则,并在创作中取 得更好的效果。
平衡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不断涌现,平衡的应用也在不断演变和拓展。
1 优点:稳定、均衡
对称平衡能够创造出稳定、均衡的感觉。
2 缺点:缺乏生气、创新
对称平衡可能缺乏生气和创新,显得过于规 则。
不对称平衡的优缺点
1 优点:动感、活力
2 缺点:难度较高
不对称平衡给人一种充满动感和活力的感觉。
不对称平衡的创作可能比对称平衡更具挑战 性。
平衡和重复的关系
平衡和重复是互相关联的,重复可以帮助营造平衡的效果。
《平衡的艺术》PPT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深入探讨平衡的艺术,从概念到应用,帮助您理解并运用平 衡原则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什么是平衡的艺术?
平衡的艺术是一种通过对各种要素的合理组合和布局来创造和谐、稳定并具 有美感的艺术形式。
平衡原则的概念和定义
平衡原则是指在设计和艺术创作中,通过对元素的位置、大小、色彩和形状 的合理安排,实现视觉上的平衡和和谐。
在哪些领域需要应用平衡的原则?
1 设计
平衡在平面设计、产品设 计等领域中起着关键的作 用。

平衡和协调训练 ppt课件

平衡和协调训练  ppt课件
他动态训练 • 按疾病类型分类:脊髓损伤、中风、脑外伤、
帕金森综合征等的平衡训练
17
三 、平衡功能训练
18
影响平衡训练的因素
• 支撑面积 • 平衡的条件 • 稳定极限 • 摆动频率 • 与平衡有关的感觉的作用 • 与平衡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 • 机体应付姿势变化的策略
19
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原则
• 支撑面积由大变小 • 稳定极限由大变小 • 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 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性 • 从睁眼到闭眼 • 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20
平衡训练方法-训练顺序
截瘫患者: 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
膝跪位→半跪位→坐位→站立位。 偏瘫患者:
仰卧位→坐位→站立位。
21
平衡训练方法-仰卧位
桥式运动分类:双桥运 动、单桥运动。
桥式运动方法:完成伸 髋、屈膝、足平踏于床 面的动作。
ppt课件
22
平衡训练方法-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
15
观察法
• 1.在静止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 • 2.在运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 • 3.侧方走,倒退走,环行走等。
ppt课件
16
平衡训练方法的分类
• 按训练时的体位分类:仰卧位、前臂支撑下的 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 和站立位训练
• 按是否借助器械分类:徒手、借助器械训练 • 按患者保持平衡的能力分类:静态、自动态、
3.训练时,治疗师要在患者旁边注意监 护,以免发生跌倒。
32
五 平衡训练的注意事项
4.训练前、训练中治疗疗程结束后,要注意 平衡功能评定,以了解问题所在,制定或修 改训练方案。
5.平衡功能训练不是孤立进行的,要同时进 行相应的肌力训练等其他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何把握“自我表现”与客观性之 间的平衡,保持批评的开放/包容性?
• 直观、自然、开放、基于具体、合适的自我 • 恰当的文笔、风格 • 有力,且不是唯一不二的佐证标准
.
对于同一种(个)事物的表现方法,如果知道有人用过【PS: 自己觉得和别人一样会俗】,就会先方设法避开而去更新,更新的正 是自我 ,而区别这自我的,证明我之所以为我的,正是风格。
(——大意来自P295倒数第13行至倒数第10行)
.
解决问题
如何把握“自我表现”与客观性之 间的平衡,保持批评的开放/包容性?
.
风格
• 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的有代表性的面貌。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 特色,通过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内在、反映时代、民族或艺 术家的思想、审美等的内在特性。本质在于是艺术家对审美独特鲜明的 表现,有着无限的丰富性。艺术家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情 感倾向、审美的不同,形成受到时代、社会、民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
如何把握“自我表现”与客观性之 间的平衡,保持批评的开放/包容性?
法国印象派批评
张宝力
.
什么是 文学批评 ?
• 广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范畴,其涵盖内容 宽泛,从作品评介到理论研究都包含其中,在西方几乎是文 学研究的同义语。 • 狭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艺学的范畴,它是以文学鉴赏为 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作品(包括文学创作、文 学接受等)和文学现象(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 等)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是 文学 鉴赏 的深化和提高。
.
两/派/批/评
01 实证主义批评
02 印象派批评
李健吾
以勒麦特、法朗士为代表,强 调主观、相对性,主张“灵魂在 杰作之间的奇遇”,记录作品的 印象、乐趣,加入自己的气质和 人生观念,所以与创作一致,不 是科学。
把见解转化为感受,重 新赋予感觉色彩,形象地 传达作品的成功和美妙之 处
.
批评 是 表现
(见书P293第三段)
.
犹如哲学和历史,批评是明敏和好奇的才智 之士使用的一种小说,而所有的小说,往正确 看,是一部自传 。好批评家是这样一个人:叙 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之间的奇遇。
——法朗士
(见书P293第四段)
.
其认为批评实在‘一个相似而实异的世界旅行’。因为文学 本身是体现‘事物的相对性和现象的继续性’的,所以批评就 是报告自己的读书体验,而不是去证明某种现在的理念。批评 自身是个性化、体验化的,批评的实质是要‘不误人我生机’、 ‘必须抓住灵魂的若干境界,把这些境界变作自己的’,尽可 能将自己活泼泼的艺术审美感受(即‘印象’)记录下来,传 达给自己的读者。阅读印象往往是一种多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丰富微妙的体验,因此批评自身也发展出一种富于自我表现力 的表述方式,以凝定与传达审美感受与情感体验。
.
李健吾对印象派批评认同,但也警醒
• 认同——批评中要放入自己,懂得享受 • 警醒——印象派批评的这种主观性也可能伤害到批评
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
P300最后一段
• 李健吾认为,批评家的艺术“印象”和审美体悟如果不是 出于自然,不是基于具体语境中的作家和作品,批评家的心胸 不够丰盈、开放,批评家的“自我”就很可能胀起来,其“表 现就成为对自我“风格”的执著,从而丧失客观性和公正性 。对批评家而言“风格的感觉未尝不是美丽的感觉的一种 ”,太钟爱自已的文笔会损害批评。批评家的自我并不是单 施的自我和个性,面是一种“富有人性的同情”,同时又能“ 比照人类已往所有的杰作”。
无论是一般的书,还是最受人们羡慕的书,每个读者都有不同 的见解,任谁也不见其就对,但任谁也不见其就错,因为读者在 阅读过程中,放入了自己。
批评记录一件作品给予一个批评家的印象与体验。对于“一件 作品”来说,“批评家”是读者,对其有着自己的见解与不同体 验;而对于“批评家”来说,“批评”是一件作品,且这个作品 是独立的。
因此,
.
什么是批评的标准? ——答案 : 没有
如果有的话,那会是什么?
——答案 :自我
本人表示极为赞 同!
.
不判断 去了解 去感受
作者拿他某一特殊时间在人世所受到的印象记在一件 艺术作品里面,同时批评,不管武断不武断,它的趋止 是什么,所能做的也不外呼把我们对于作品在某一时间 的印象凝定下来。
—— 勒麦特
关注人性,有内涵、经验、体会,有理有据
.
P301引述文字部分
• 要独具慧眼,一直剔爬到作者和作品的灵魂的深处。 • 不仅仅在经验,而且要综合自己所有的观察和体会 • 不应当尽用自己来解释,因为自己不是最可靠的尺度;最 可靠的尺度,在比照人类已往所有的杰作,用作者来解释 自 己 的出产。 • 一 个批评家应当有理论(合起学问和人生而思维的结果) 。但是理论,是一种强有力的佐证,而不是唯一无二的标准; 一个批评家应当从中衡的人性追求高深,却不应当凭空架高, 把一个不相 干 的同类硬扯上去。 普 通却是,最坏而且相反的 例子,把一个作者从较高的地方揪下来,揪到批评者自己的淤 泥坑里。
——李健吾
(见书P300第一段)
.
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鉴赏、研究过程中享受
蒙田:“我知道什么?” 世上的一切都在永恒的变动之中,事物和智慧,
心灵和对象全在变易,因此对事物的客观认识是相对 的,有限的。批评也是如此,被研究的对象一改变, 研究它的心灵一改变,心灵所依据的观点一改变,我 们的批评就随时有了不同。
布雷地耶 知识淹博 总在审判 永远不晓得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