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质量奖标准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评分项分值表

100
40 30 30 400 120 80 80 70 50
4.7.4过 程 有 效 性 结果 4.7.5组织治理和社会责任结果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框架图
过程:方法—展开—学习—整合
结果
4.4资源 120分 4.7经营结果 400分
4.2战略 80分 4.1领导 100分 4.3顾客与市场 90分
4.5过程管理 110分
4.6测量、分析与改进100分4.2.2战略部署4.3顾客与市场 4.3.1 顾客与市场的了解 4.3.2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 4.4资源
40 4.6测量、分析与改进
4.6.1组织绩效的测量与分析 4.6.2信息和知识的管理 4.6.3 4.7经营结果 4.7.1 顾客与市场的结果 4.7.2 财 4.7.3 资 务 源 结 结 果 果 改 进
《全国最高质量奖》评分项分值表
项目 4.1领导 4.1.1组织的领导 4.1.2 4.2战略 4.2.1战略制定 社会责任 80 40 90 40 50 120 4.4.1人力资源 4.4.2财务资源 4.4.3基础设施 4.4.4信 息 40 10 20 20 分值 100 60 40 4.5过程管理 4.5.1价值创造过程 4.5.2 支 持 过 程 项目 4.4.5技 术 4.4.6相关方关系 110 70 40 分值 20 10
关于表彰第十六届全国质量奖获奖组织和项目的决定

关于表彰第十六届全国质量奖获奖组织和项目的决定作者:吴璠发布日期:2016/11/01浏览次数:140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协,副省级城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协,各行业(部门)质协,各单位会员及相关组织:2016年中国质量协会以“创新驱动——迈入质量时代”为主题,开展了第十六届全国质量奖评审工作。
评审工作坚持“高标准、少而精、树标杆”的原则,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资料评审、现场评审和网上公示,并报全国质量奖评审委员会和审定委员会审议,全国质量奖评审活动领导小组决定授予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7家组织“全国质量奖”,“月球探测二期工程组织实施”等4个项目“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组织全国质量奖管理特色奖,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等4家组织“全国质量奖入围奖”,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等18家组织“全国质量奖鼓励奖”。
具体名单如下:一、全国质量奖大中型企业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行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〇六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二四工厂二、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月球探测二期工程组织实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项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国家电网公司)北京雁栖湖国际会都(核心岛)会议中心(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三、全国质量奖管理特色奖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交运集团青岛温馨巴士有限公司四、全国质量奖入围奖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八〇五工厂军械修理厂五、全国质量奖鼓励奖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安徽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含国营八一一厂)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希望以上获奖组织珍惜荣誉、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卓越,希望全国广大组织学习获奖组织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深入实践《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不断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组织发展质量,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实现提质增效升级,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1国内外质量奖

国内外质量奖简介
卓越质量经营模式突出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卓越质量经营模式突出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领导作用的发挥和企业的战略管理。 一是注重领导作用的发挥和企业的战略管理。 二是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二是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要求建立顾客满意度评价系 以不断改进而达到顾客忠诚。 统,以不断改进而达到顾客忠诚。 三是基于事实的管理,要求企业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三是基于事实的管理,要求企业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和 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递,作用于企业经营决策, 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递,作用于企业经营决策,有效控制和改 保证企业目标高效率的实现。 进,保证企业目标高效率的实现。 四是关注过程管理,包括产品(服务)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 四是关注过程管理,包括产品(服务)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注 重过程方法的实施和统计技术的采用。 重过程方法的实施和统计技术的采用。 五是评价企业经营绩效,通过建立企业绩效监测系统, 五是评价企业经营绩效,通过建立企业绩效监测系统,不仅关注 企业自身利润等财务指标,而且关注企业相关方的利益, 企业自身利润等财务指标,而且关注企业相关方的利益,并将评 价结果用于改进。 价结果用于改进。
11
质量管理学
国内外质量奖简介
在欧洲质量奖中,“卓越(Excellence)”的内涵包括:
(1)结果导向(Results Orientation) )结果导向( )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Customer Focus)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3)领导作用和持久的目标(Leadership and Constancy of )领导作用和持久的目标( Purpose) ) (4)基于过程和事实的管理(Management by Processes and )基于过程和事实的管理( Facts (5)人员发展和参与(People Development and Involvement) )人员发展和参与( ) (6)持续学习、创新和改进(Continuous Learning, )持续学习、创新和改进(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 (7)合作伙伴发展(Partnership Development) )合作伙伴发展( ) (8)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社会责任( )
卓越绩效模式标准领导全国质量奖评奖标准

2020/11/13
卓越绩效模式标准领导全国质量奖评 奖标准
领导
1.1 (70分) 组织的领导
1.1 (50分) 社会责任
领 导 (120)
a) 高层领导的作用 • 价值观及绩效期望 • 授权与创新 • 发展方向与未来机会
b) 组织的自律 • 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 • 审计的独立性 • 相关受益者的权益
n 5个基本因素:
n 明确的战略; n 可衡量的目标; n 与目标相适应的高效组织结构; n 透明而有效的绩效沟通、评价与反馈 n 迅速而广泛的绩效成绩应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 目标是战略的量化 过程。有些企业在 进行绩效目标的设 计时,会设计两套 目标:必须达成目 标和期望达成目标
卓越绩效模式标准领导全国质量奖评 奖标准
n 领导者可以是任命的管理者,也可能是从一个群体 中产生的,可以通过非正式权利影响他人活动。能 否实现有效的领导取决于被领导者的追随程度。
n 管理者不一定是领导者。 n 管理使事情规范,领导要研究权变;管理是管理现
在,而领导是领导未来 。
卓越绩效模式标准领导全国质量奖评 奖标准
1.1组织的领导-相关概念和理论
n 多数企业都存在「管理过度」(overmanaged)和「领导
不足」(underled)的现象。
“领导人,像罗斯福、丘吉尔和里根等 人,他们有办法激励一些有才干的人, 让他们把事情做得更好。而管理者呢, 总是在复杂事务的细节里打转,这些人 往往在‘进行管理’的同时‘把事情弄 得复杂’。他们往往试图去控制和抑制, 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琐碎的细节
意义:
n 效率(Efficiency)是以产出投入的比 率来衡量,提高效率是只以较少的 投入得到较多的产出。
中国质量奖和全国质量奖的区别

中国质量奖和全国质量奖的区别1. 基本情况2010年初,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全国质量奖继续由中国质量协会负责承办。
为进一步完善全国质量奖架构,提升全国质量奖影响力,自2012年起,全国质量奖中设置“卓越项目奖”,以表彰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在质量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重点工程和项目。
如今,全国质量奖已经成为与日本戴明奖、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EFQM卓越奖齐名的国家级、全国性质量奖励。
2. 评审标准2.1 全国质量奖评审标准附件1:《全国质量奖(个人奖)评选管理办法》附件2:《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评审管理办法》附件3:《全国质量奖(组织奖)评审管理办法》2.2 中国质量奖评审标准附件4:《中国质量奖管理办法》3. 获奖企业名单3.1 2018-2019年全国质量奖获奖名单3.1.1 全国质量奖(17家)再次获奖组织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八零一工厂黄埔军械修理厂大中型企业2.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4.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5.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6.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7.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8.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9.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10.江苏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11.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2.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13.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医疗行业14.浙江省台州医院服务业15.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军工企业16.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17.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3.1.2 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3个)1.8挡自动变速器(8AT)研发及产业化(申报单位: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2.大规模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系统(申报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3.土耳其卡赞天然碱及配套项目(申报单位: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3.1.3 全国质量奖入围奖(2家)1.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3.1.4 全国质量奖鼓励奖(29家)1.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2.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3.富海集团有限公司4.宁夏中房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苏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6.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7.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8.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9.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11.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1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13.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14.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15.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16.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7.风帆有限责任公司18.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19.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盐城市分公司20.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1.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22.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23.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奶粉事业部24.苏州市东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25.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6.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27.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有限公司28.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29.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化分公司3.1.5 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鼓励奖(1个)1.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联合化肥装置项目(申报单位: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3.1.6 2018-2019年全国质量奖个人奖1.中国杰出质量人名单(按姓名拼音排序)陈林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明珠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建兵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雷军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同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刘子斌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苗留斌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银生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彭寿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贤全青岛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唐光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副董事长2.中国质量工匠名单(按姓名拼音排序)白芝勇中铁一局集团精密测绘公司工匠技师管延安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总技师靳绍平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检定员李万君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车间班长刘丽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采油工班长毛正石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班组长孟祥忠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钳工组班长藕长洪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试验公司经理戎鹏强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孔镗工谭文波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试油公司技术组组长陶安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车工班班长王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数控加工厂班长王曙群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对接机构总装组长、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首席技师王树军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一号工厂机修钳工吴国林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装班长、车间装配技术顾问徐成东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艾萨炉岗位工段长杨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无线电装接现场工艺员张黎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分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抢修班班长赵郁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总装一工厂首席技师3.2 第三届中国质量奖获奖名单(9家组织+1名个人)(一)制造业组织(二)服务业组织(六)国防工业及武器装备组织另外,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获奖名单包含71家组织+9名个人。
国家质量奖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奖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激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规范国家质量奖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奖励性质)国家质量奖是政府奖励,授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产品质量管理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取得卓越绩效的企业法人,是企业在质量管理领域的最高荣誉。
第三条(奖励设置)国家质量奖为年度奖,每年评审一次,获奖企业总数为六个,其中,小企业一个。
可以少额或空缺。
第四条(奖励原则)国家质量奖的推荐、评审和授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公正、公平、公开;(二)企业自愿申请;(三)评审、监督、决定相分离。
第五条(获奖者的社会责任)国家质量奖获奖企业有责任介绍其质量管理先进经验,公开卓越绩效活动的有关资料(商业机密除外),促进其他企业改进质量管理,带动我国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管理机构及职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组织成立国家质量奖励委员会。
国家质量奖励委员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
国家质量奖励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能:(一)审议并通过国家质量奖评审规则;(二)聘请评审监督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三)审议评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报告;(四)作出授予国家质量奖的决定。
第七条(办事机构及职能)国家质量奖励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相关交办事务。
国家质量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履行以下职能:(一)拟定国家质量奖评审规则;(二)建立质量奖评审专家库,聘请评审专家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三)制定质量奖评审年度工作计划和方案;(四)承担国家质量奖励委员会日常工作。
第八条(评审机构及职能)国家质量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在质量奖评审专家库范围内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质量奖评审专家委员会。
年度评奖工作结束,评审专家委员会自动解散。
评审专家委员会的职责是:(一)负责国家质量奖的评审;(二)撰写评审报告;(三)向国家质量奖励委员会报告评审结果;(四)其他有关事项。
“国家级”优质工程奖奖励办法

“国家级”优质工程奖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甘肃建投开启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按照“量质同升”的发展新理念,最佳发挥甘肃建投所属各单位运营管理效果,引导和激励追求卓越,创建更多的优质工程,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各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获得“国家级”组织类、项目类团体奖项的奖励。
(奖项明细见附件1)第二章奖励标准第三条项目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简称“鲁班奖”)的,集团总公司奖励该项目所在单位领导班子90万元,其中该单位自筹60万元(在该单位领导班子年终绩效考核总额之外另行提取)。
该单位对获奖项目部和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及个人另行奖励,奖励总额不低于30万元。
第四条项目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简称“国优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简称“詹天佑奖”)的,集团总公司奖励该项目所在单位领导班子75万元,其中该单位自筹50万元(在该单位领导班子年终绩效考核总额之外另行提取)。
该单位对获奖项目部和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及个人另行奖励,奖励总额不低于25万元。
第五条项目获得“广厦奖”、“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中国钢结构金奖”、“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奖项的,集团总公司奖励该项目所在单位领导班子15万元,其中该单位自筹10万元(在该单位领导班子年终绩效考核总额之外另行提取)。
该单位对获奖项目部和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及个人另行奖励,奖励总额不低于5万元。
第六条甘肃建投区域公司管理的集团总公司特级资质项目,获得第三、四、五条所列“国家级”奖项的,集团总公司按照对应奖项标准,同等金额奖励该区域公司,区域公司按照对应标准执行,并对获奖项目部及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及项目管理机构进行相应奖励。
第七条各单位承建的建投区域公司管理的集团总公司特级资质项目获得第三、四、五条所列“国家级”奖项的,集团总公司按照对应奖项标准,同等金额奖励该单位,该单位按照对应的标准执行,并对获奖项目部和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及个人进行奖励。
国家工程质量奖罚制度是什么

国家工程质量奖罚制度是什么一、国家工程质量奖制度1、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奖是国家对优质工程项目进行表彰和奖励的制度。
评选范围包括各类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工程质量、工程安全、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评选程序由国家质检部门组织实施,评选结果公示,获奖工程项目享有国家优惠政策。
2、国家科技创新工程奖国家科技创新工程奖是国家对在工程建设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的制度。
评选范围包括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多个领域。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
评选程序由国家科技部门组织实施,评选结果公示,获奖团队和个人享有相关奖励政策。
3、国家工程质量优胜奖国家工程质量优胜奖是国家对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的制度。
评选范围包括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实践、质量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
评选程序由国家质检部门组织实施,评选结果公示,获奖单位和个人享有相关奖励政策。
4、国家优秀工程师奖国家优秀工程师奖是国家对在工程建设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师进行表彰和奖励的制度。
评选范围包括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水利工程师等多个专业。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工程管理、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评选程序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实施,评选结果公示,获奖工程师享有相关奖励政策。
5、其他奖项除上述奖项外,国家还设立了一些特殊奖项,如国家绿色建筑奖、国家节能减排工程奖等。
这些奖项旨在鼓励工程建设领域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推动工程建设中的节能减排工作。
二、国家工程质量罚制度1、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出具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当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时,相关监督机构应及时赶赴现场,组织开展调查工作,并出具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该报告应包括事故发生原因、责任单位、责任人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质量奖标准1领导(120分)领导条款用于评判高层领导如何确立组织的价值观、进展方向、绩效期望,以顾客及其他受益者为中心,如何授权、创新、学习。
同时还评判组织的监管系统,以及组织如何履行其社会责任。
1.1组织的领导(70分)方法--展开说明高层领导如何领导组织,如何评估组织的绩效。
说明组织的监管系统。
a.高层领导的作用⑴组织的价值观、长期和短期进展方向及绩效期望是什么?组织的高层领导如何确立和落实组织的价值观、长期和短期进展方向及绩效期望?高层领导如何为顾客及其他受益者制造价值,使之达到平稳,并将其纳入到组织的绩效期望中?⑵高层领导如何向全体职员传达组织的价值观、进展方向和绩效期望?如何传递到要紧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高层领导如何确保在以上方面的双向沟通?⑶高层领导如何为授权、创新、快速反应制造一个良好环境?如何为组织和职员的学习制造一个良好环境?如何为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行为规范制造一个良好环境?b.组织的自律组织的监管系统是如何致力于解决以下关键因素的?·组织行为的治理者责任·财务责任·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独立性·股东和受益者利益的爱护(适当时)c.组织绩效的评判⑴高层领导如何评判组织的绩效和能力?如何评判组织的竞争绩效,以及长、短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如何评判组织变革的能力?⑵高层领导定期进行绩效评判的要紧方法是什么?近期的要紧绩效评判中有何发觉?⑶高层领导如何依照绩效评判的结果确定组织连续改进的优先次序,以及要紧业务突破性改进的优先次序?如何依照绩效评判的结果确定组织创新的机会?这些优先改进次序和创新的机会如何在组织内部贯彻执行?如何适当地在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中实施,以确保组织的一致性?⑷如何评判高层领导,包括首席执行官的绩效?如何评判董事会各成员的绩效(适宜时)?如何运用组织绩效评判结果来改进高层领导的领导效率,以及董事会和领导系统的效率?注:1.组织的进展方向[1.1a(1)]与组织的愿景和标准[2.1]及[2.2]中的战略目标及活动打算相关。
组织的愿景在组织简介中说明。
2.高层领导的组织绩效评判[1.1c],可从[4.1b]组织绩效分析和[2.1]、[2.2]战略目标及活动打算中获得相关信息。
高层领导的组织绩效评判还包括在内部和外部有关评判中得到的信息。
3.领导绩效的评判[1.1c(4)]可包括[5.1b]中常规的绩效治理评判、职员或其他受益者的反馈或调查,以及其他类似的评判。
4.组织绩效的结果应在[7.1]--[7.6]中说明。
1.2 社会责任(50分)方法--展开说明组织如何履行公共责任、遵守道德行为规范和尽好公民义务。
a. 公共责任⑴组织如何处理产品、服务和运营给社会带来的阻碍?为实现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要紧过程、测量方法和目标是什么?有哪些要紧的过程、方法和目标用以解决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运营带来的社会风险?假如组织有比法律法规更高的社会责任、道德行为规范要求,实现这一要求的目标、过程、方法是什么?⑵如何分析、推测公众对组织当前和以后的产品、服务和运营的关注点?组织如何针对这些关注点主动做出预先预备?b. 道德行为组织如何确保在与所有受益者的交易和往来中遵守经营道德?在组织内部、在与要紧合作伙伴的交往中,以及在组织的监管系统中,监督道德行为的要紧过程、测量方法、指标是什么?c.对社区的支持组织如何积极主动地为社区提供支持?如何确定组织参与和支持社区的重点?高层领导和职员如何对社区的进展做出奉献?注:1.假如公共责任给组织的经营带来重大阻碍,应在战略进展[2.1]和过程治理[6]中说明。
要紧结果,如遵守法律法规的结果,或通过使用"绿色"的技术或其它方法获得环境改进的结果,应在组织的有效性结果[7.4]中说明。
2. 道德行为的测量方法、指标[1.2b]能够包括独立董事的百分比,股东与非股东代表相互关系的测量方法,以及道德行为的评判。
3. 组织给予支持[1.2c]的范畴,可包括为提高所在社区的服务、教育、健康、环境、贸易、经营、专业社会团体所做的努力。
4.职员的健康和安全不在[1.2]中说明,能够在[5.3]职员因素中说明。
2 战略(80分)战略条款评判组织如何建立战略目标和活动打算,如何选择战略目标,如何实施活动打算,以及如何监测战略的改进。
2.1 战略制定(40分)方法--展开说明组织如何建立战略目标,包括如何提高竞争地位、整体绩效,以及如何使组织在以后取得更大的成功。
a. 战略制定过程⑴组织的整体战略是如何策划的?有哪些策划过程?要紧步骤是什么?要紧参与者是谁?组织长、短期的策划时刻段是什么?这些时刻段是如何划定的?组织的战略策划过程如何与之相适应?⑵组织如何确保战略策划已考虑以下关键因素?如何针对这些因素,收集并分析相关的数据和信息:·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机会;·组织的竞争环境,与竞争对手的能力比较;·可能会阻碍组织产品、服务和操作运行的技术以及其它关键的创新或变化;·组织的优势和劣势,包括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组织调整资源配置,提高实现优先产品、服务或区域的机会;·经济的、社会和道德的、法规的,以及其它潜在的风险;·国内或全球经济的变化;·组织特有的阻碍因素,包括组织的合作伙伴、供应链需求等。
b. 战略目标⑴组织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组织完成这一目标的时刻表是什么?组织战略目标的要紧目的是什么?⑵战略目标如何应对组织面临的挑战(在组织简介中说明的)?如何确保战略目标能平稳组织长、短期的挑战?如何确保战略目标能平稳所有受益者的需求?注:1."战略制定"指组织为以后预备的方法(正式的或非正式的)。
战略制定需要运用各种推测、估量、选择、设想等方法推测以后,以便做出决策,配置资源。
2."战略"的明白得应更为广义。
战略应是针对以下方面建立的,可带来以下某种或全部的结果:新产品、服务和市场;实现盈利增长的不同方法,包括收购;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和联盟。
战略的目的是使组织成为更受欢迎的供应商,即成为组织每一个要紧顾客的本地供应商,低成本的生产者,市场开拓者,高端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顾客订做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3. 应对要紧挑战的战略[2.1b(2)]可包括快速反应能力,按顾客要求订做产品,精深的或切合实际的生产制造,快速创新,ISO9000:2000质量治理体系认证注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供应商和顾客关系治理,以及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在回答[2.1]条款时,应把重点放在组织所面对的专门的挑战上--那些对组织的成功有重大阻碍,并能提升组织整体绩效的因素。
4. [2.1]条款是针对组织的整体战略,可包括组织服务、产品和生产线的改变。
尽管如此,本条款不涉及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这些可在[6.1]中说明。
2.2 战略部署(40分)方法--展开说明组织如何将战略转化成活动打算。
概述组织的活动打算及相关的要紧绩效测量指标,依据这些要紧测量指标来推测组织的以后绩效。
a. 活动打算的制定和部署⑴如何制定和部署活动打算,实现组织的要紧战略目标?如何配置资源,确保活动打算的贯彻执行?如何确保能够获得活动打算的结果?⑵组织的短期和长期打确实是什么?组织的产品和服务,顾客和市场,以及运营方式可能存在的要紧变化是什么?⑶依照组织的短期和长期战略目标及活动打算,制定了什么样的人力资源打算?⑷为跟踪活动打算的进展,组织针对要紧绩效制定了哪些测量指标?如何确保活动打算测量系统增强组织的一致性,并涵盖了所有要紧战略部署的范畴和受益者?b. 绩效推测依照[2.2a(4)]中确定的要紧绩效测量指标,组织在短期和长期打算时刻段内推测的绩效是什么?组织的推测绩效与竞争对手、要紧标杆、组织的目标和以往绩效的对比结果如何样?注:1. 战略和活动打算的制定、部署与标准的其它条款内容紧密相关。
例如:● 1.1中说明组织高层领导如何确立组织的价值观、进展方向和绩效期望,并相互沟通;●3中说明收集顾客和市场信息,作为战略和活动打算的输入,并贯彻执行活动打算;●4中说明信息、分析和知识治理为战略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持,为绩效测量提供一个有效的基础,跟踪相关的战略目标和活动打算的进展;●5中说明工作体系的需求,职员的教育、培训和进展需求,以及活动打算中人力资源的阻碍因素;●6中说明与活动打算相关的过程需求;●7.5中说明与组织战略和活动打算相关的经营结果。
2. [2.2b]中推测绩效的测量指标可包括以下各方面带来的变化:新的商机,经营收益或并购,制造新价值,拓展和分享市场,产品、服务和技术上显著的预期性创新。
3 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80分)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条款评判组织如何确定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喜好。
如何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确定吸引顾客、使顾客中意、留住顾客及扩展业务的要紧因素。
3.1 顾客和市场的了解(40分)方法--展开说明组织如何确定顾客和市场的要求、期望和喜好,以确保产品和服务不断符合需要,不断发觉新的商机。
a. 顾客和市场的了解⑴组织如何确定目标顾客、顾客群,以及市场定位?包括竞争对手的顾客、其他潜在的顾客和市场。
⑵如何了解、确定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包括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如何确定这些要求在阻碍顾客做出购买决定中的重要性?如何针对不同的顾客和顾客群采纳不同的确定方法?如何利用来自当前和以往的顾客信息,包括市场拓展和销售的信息、留住顾客的数据、赢得或流失顾客的分析,以及顾客的埋怨?如何在产品和服务策划、市场拓展、过程改进和其它业务进展中应用这些信息?⑶如何使了解顾客和市场的方法与组织的业务需要及进展方向一致?注:1. 假如组织的产品、服务是通过其它公司,如零售商或代理商,销售或供给最终顾客,那么,"顾客群"中应包括组织的最终顾客和中间商。
2. [3.1a(2)]中的产品和服务的特点是指产品和服务所有重要特性,以及产品和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和"消费链"中的特性表现。
包括阻碍购买决定的因素。
焦点应集中在阻碍顾客喜好和重复购买的特点上。
这些特点能够区别组织的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的不同,包括价格、可靠性、价值、交付、为顾客提供的服务或技术支持,以及销售渠道。
3. [3.1a(2)]中的"了解"可包括收集和综合有关顾客购买意向的互联网数据及信息。
[3.1a(3)]中的"使了解顾客和市场的方法与业务需求和进展方向一致",也可包括组织目前使用和新采纳的技术,如互联网数据的收集。
3.2 顾客关系与顾客中意程度(40分)方法--展开说明组织如何与顾客建立相互关系,赢得顾客、使顾客中意并留住顾客,以及如何开拓新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