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数据迁移方法:迁移CLARiiON数据到VNX平台-使用MirrorView

合集下载

SVC及V数据迁移说明

SVC及V数据迁移说明

SVC及V数据迁移说明————————————————————————————————作者:————————————————————————————————日期:说明:V7000的数据迁移与SVC的完全相同,以下为相关实施过程及原理文档。

在进行数据迁移时仅需要迁移切换存储设备,数据迁移完全在线完成。

有效帮助客户节约系统割接时间。

数据迁移过程(示意)数据迁移过程建议采用镜像技术,通过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镜像功能,进行数据迁移。

在此过程中,当条件许可,几乎可以完成不停业务的数据迁移(为了安全起见,在某些关键时刻点,建议预留停业时间)。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在服务器上安装虚拟存储的设备驱动程序:Datapath2.按照规划将虚拟存储管理的vdisk分配给对应的服务器3.在服务器上执行设备识别程序,识别虚拟存储磁盘4.将虚拟存储磁盘(vpath)填加到待迁移数据所在vg之中5.执行数据镜像(迁移)命令,实现数据迁移,直到原有磁盘的数据完全迁移到虚拟存储6.将原有磁盘依次从vg、操作系统中删除7.此时数据已经完全迁移到虚拟存储,旧存储将进行重新按照新设计方案进行磁盘划分8.将旧存储划分好的磁盘分配给虚拟存储管理设备(称为mdisk),由虚拟存储进行管理,再分配成vdisk,供下一个待迁移系统使用9.按照以上步骤,依次完成旧存储和服务器的数据迁移在以上操作过程中,原则上不需要中断业务,但在数据迁移阶段会有性能下降,安装驱动程序时也可能会影响程序对数据访问,建议选择停业(不需要停机)时间进行。

4.3.1加入现有的SAN对于用户环境中的已有Lun,IBM SVC有一种Image mode运行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当SVC被加入到一个现有的SAN 环境中时,不需要做数据迁移,SVC 把现有的磁盘配置原封不动的继承下来(这是SAN VC的Image mode),这样对服务器上的应用是完全透明的。

Image mode 提供了从已有的磁盘到虚拟的磁盘之间的直接的 BLOCK 的映射关系,保持原来的数据。

服务器迁移方案选择合适的数据迁移方法和工具

服务器迁移方案选择合适的数据迁移方法和工具

服务器迁移方案选择合适的数据迁移方法和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业务的不断扩展,服务器迁移成为了很多企业不可避免的任务。

服务器迁移是指将现有服务器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迁移到新的服务器环境中,以满足业务需求和提升运行效能。

在选择合适的数据迁移方法和工具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数据量、迁移时间、数据安全性等因素。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服务器迁移方法和工具,供选择合适的方案。

1.物理迁移方法和工具物理迁移是指将服务器中的物理硬件设备迁移到新的服务器环境中。

这种方式适用于数据量较大、系统复杂的情况。

在物理迁移中,可以使用镜像克隆工具,如Clonezilla、Ghost等,将原服务器的整个硬盘镜像克隆到新服务器上,再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和配置。

2.虚拟迁移方法和工具虚拟迁移是指将原服务器上的虚拟机迁移到新的服务器环境中。

这种方式适用于使用虚拟化技术的企业。

在虚拟迁移中,可以使用虚拟化平台提供的迁移工具,如VMware vMotion、Microsoft Hyper-V Live Migration等。

这些工具能够在不间断运行的情况下,将虚拟机的内存、处理器状态和存储迁移至新的服务器。

3.逻辑迁移方法和工具逻辑迁移是指将服务器上的数据和应用程序逻辑迁移到新的服务器环境中。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或重建的情况。

在逻辑迁移中,可以使用数据库迁移工具,如Oracle Data Pump、MySQL Workbench等,将原服务器上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迁移到新的服务器上。

4.云迁移方法和工具云迁移是指将服务器中的应用程序和数据迁移到云平台上。

这种方式适用于企业希望利用云服务提供商的资源和技术的情况。

在云迁移中,可以使用云迁移工具,如Amazon Web Services的AWS Database Migration Service、Microsoft Azure的Azure Database Migration Service 等,将原服务器上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迁移到云平台上。

EMC vnx操作文档

EMC vnx操作文档

在所选RAID组上点击右键,选择Properties可以查看RAID的属性。

2、创建Lun:在所选要创建Lun的RAID组上点击右键,选择Create LUN填写User Capacity大小,即所创建Lun的大小,LUN ID会自动生成。

3、在存储上注册主机:如果采用FC SAN的架构,需要每台服务器有HBA卡,并且在链路联通后选择Hosts—>Connectivity Status选择对应的WWWN号,点击Edit注册主机,”Initiator Type” Windows选择CLARRiiON Open,”Failover Mode” 选1。

每台服务器第一次注册时,选择new host,输入主机名(自定义)和IP地址后,点击OK完成。

如果一台服务器有2个HBA卡,则另一个卡注册时选择Existing Host,选择已经存在的服务器即可。

对于Failover Mode模式的选择,Windows、Linux、ESXi 选1,AIX选3,如果有其他操作系统类型,或使用其他第三方多路径软件、集群软件等情况,请查阅相关文档确认选项。

4、创建MetaLun:EMC VNX提供可以使用现有LUN组合成MeatLun的功能,可以使用MetaLun功能组合大LUN,并提高IO速度。

Storage—>LUNS选择需要合并的LUN,点击右键选择Expend出现以下配置向导:点击Next选择Striping,点击Next选择需要合并的LUN,最好选择不同的RAID Group合并,这样可以提高IO速度。

可按住Ctrl键,选择多个LUN。

选择后点击Next确认合并后LUN的大小,点击Next此处需要键入MetaLUN Name,可以自定义名称。

选择Default Owner,可默认,也可自定义选择。

点击Next点击Finish,完成。

完成后,可在Storage—>LUNS下看到新建的MetaLUN情况。

EMC CLARiiON

EMC CLARiiON

EMC CLARiiON 系列性能、经济性和功能© 版权所有 2006 EMC 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1IT 挑战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简化管理 提高服务级别 支持未来的增长© 版权所有 2006 EMC 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2EMC CLARiiON 系列中端需求 广泛的性能和配置选择– 从经济高效的入门级,到高级的企业级 – 灵活的 SAN、NAS 和 DAS 选项 – 光纤通道或 iSCSI 主机连接高级功能性– 更快的备份和恢复 – 跨任意距离复制任意数量的数据 – 在同一阵列中混合使用光纤通道和 SATA 磁盘驱动器可用性– 多种 RAID 保护选项 – 充分冗余体系结构价格合理– 模块化:随增长而付费的增量扩展能力 – 经济高效的 SATA 磁盘技术已售出超过 200,000 个 CLARiiON 系列单元易于使用的管理工具– 基于浏览器的集中化管理:随时随地进行管理© 版权所有 2006 EMC 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3CLARiiON CX 和 AX 系列价格合理、易于使用的网络存储CX500/CX500i CX300/CX300i AX150/AX150i• 光纤通道或 iSCSI 连接 • 最多 12 个驱动器/256 个 LUN • 10 个高可用性主机 • 1 GB 缓存 • 支持 SATA II 磁盘,带 NCQ 功能 • 预组包的磁盘阵列和数据 管理 • 可由客户或合作伙伴安装 • 光纤通道或 iSCSI 连接 • 最多 60 个驱动器/ 512 个 LUN • 64 个高可用性主机 • 2 GB 缓存 • 混合光纤通道和 SATA 磁盘 • • • • •CX700• • • • 最多 240 个驱动器/2,048 个 LUN 256 个高可用性主机 8 GB 缓存 混合光纤通道和 SATA 磁盘光纤通道或 iSCSI 连接 最多 120 个驱动器/1,024 个 LUN 128 个高可用性主机 4 GB 缓存 混合光纤通道和 SATA 磁盘成本服务级别© 版权所有 2006 EMC 公司。

容器技术中容器迁移和容器镜像导出导入的技巧

容器技术中容器迁移和容器镜像导出导入的技巧

容器技术中容器迁移和容器镜像导出导入的技巧容器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成为了现代软件开发和部署的关键工具之一。

其中,容器迁移和容器镜像的导出导入是容器技术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本文将探讨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技巧和最佳实践。

1. 容器迁移技巧容器迁移是将一个容器从一个环境(如物理机、虚拟机或云平台)迁移到另一个环境的过程。

迁移容器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点:首先,要确保源环境和目标环境的兼容性。

不同的容器运行平台(如Docker、Kubernetes等)可能对容器的规范和要求有所不同。

在进行容器迁移之前,需确保源环境和目标环境都满足所选平台的要求。

其次,要考虑数据的一致性。

容器中的数据是持久化存储的,包括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数据库等。

在迁移容器时,需要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可以通过使用分布式存储系统或者事务性的数据迁移工具来实现数据的无缝迁移。

另外,要考虑网络的连通性。

容器通常通过网络与外界交互,因此在迁移容器时需要确保网络的连通性。

可以使用网络连接负载均衡器或者配置路由规则来实现网络的平滑迁移。

最后,要注意迁移过程中容器的运行状态。

容器迁移过程中不能中断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需要确保在迁移过程中容器的运行状态保持稳定。

可以通过命令行工具或者API接口来实现容器的无缝迁移。

2. 容器镜像导出导入技巧容器镜像是用于构建和运行容器的基础,导出和导入容器镜像是容器迁移和部署的常用手段。

在导出和导入容器镜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保证镜像的完整性。

在导出容器镜像时,需要确保将镜像的所有依赖项和配置文件一同导出,以保证在导入时可以正常构建和运行镜像。

可以使用打包工具或者镜像仓库来实现镜像的完整导出和导入。

其次,要注意镜像的大小和效率。

容器镜像的大小和效率对于网络传输和存储空间都有影响。

在导出容器镜像时,可以采用压缩算法来减小镜像的体积;在导入容器镜像时,可以使用增量式导入的方式,只导入镜像变更的部分,以提高导入效率。

容器技术中的数据迁移与数据同步技巧

容器技术中的数据迁移与数据同步技巧

容器技术中的数据迁移与数据同步技巧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容器技术作为一种轻量级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一种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打包成一个可移植容器的技术,容器技术不仅具备快速部署、弹性伸缩等优势,而且还能实现更加高效的数据迁移与数据同步。

本文将探讨容器技术中的数据迁移与数据同步技巧,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比较。

数据迁移是将数据从一个存储环境迁移到另一个存储环境的过程。

在容器技术中,数据迁移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数据的可迁移性。

在容器环境中,应用程序及其依赖被打包成容器镜像,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将整个容器迁移到另一个主机或云平台。

然而,数据迁移却不像容器迁移那样简单。

数据的迁移代价通常是很高的,尤其是当数据量较大时。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高效可靠的数据迁移方案。

数据同步则是指将数据在不同存储环境之间保持同步更新的过程。

在容器技术中,数据同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容器环境中的应用程序通常需要读取和写入数据,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实现数据的高效同步。

数据同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基于文件的同步、基于数据库的同步等。

在容器技术中,我们可以利用容器间的网络通信来实现容器中数据的同步。

通过在不同容器之间建立网络通道,我们可以轻松地共享数据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对于容器技术中的数据迁移与数据同步,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成熟的解决方案。

例如,可以利用基于块的数据迁移方法来实现高效的数据迁移。

这种方法可以将数据分成多个块,每个块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可以通过这个标识符来快速找到并迁移对应的数据块。

另外,还可以利用增量备份的方式来进行数据迁移,即只将数据的增量部分迁移,提高迁移效率。

对于数据同步,可以基于事件触发来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

当源容器中的数据发生改变时,会触发相应的事件,然后在目标容器中进行相应的数据更新,保持数据的同步。

此外,还有一些开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容器环境中的数据迁移与数据同步。

云计算技术中的虚拟机迁移和镜像管理方法

云计算技术中的虚拟机迁移和镜像管理方法

云计算技术中的虚拟机迁移和镜像管理方法随着云计算的迅速普及和发展,虚拟化技术成为云计算的基础。

而虚拟机迁移和镜像管理作为云计算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提高系统的可用性、降低运维成本、实现资源的灵活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云计算技术中虚拟机迁移和镜像管理的相关方法。

一、虚拟机迁移方法虚拟机迁移是指将一个正在运行的虚拟机从一个物理服务器迁移到另一个物理服务器的过程。

虚拟机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系统的高可用性以及减少系统维护时的停机时间。

1. 基于内存迁移的迁移方法基于内存迁移的虚拟机迁移是指将虚拟机的内存数据通过网络迁移到目标物理服务器,然后启动该虚拟机。

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减少系统停机时间,但需要保证网络带宽和延迟足够,对于网络要求较高。

2. 基于存储迁移的迁移方法基于存储迁移的虚拟机迁移是指将虚拟机的硬盘数据迁移到目标物理服务器,然后启动该虚拟机。

这种方法相对于基于内存迁移更加灵活,可以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之间迁移虚拟机,但需要考虑存储子系统的性能。

3. 基于预复制迁移的迁移方法基于预复制的虚拟机迁移是指将虚拟机的状态和内存数据预复制到目标物理服务器上,在迁移过程中只需要传输增量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网络传输的数据量,提高迁移效率,但也会增加系统开销。

二、镜像管理方法镜像管理是指对虚拟机镜像进行有效的存储、管理和使用,以便快速创建和部署新的虚拟机实例。

有效的镜像管理可以提高系统的部署效率、降低资源的使用成本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1. 镜像制作镜像制作是指将一个虚拟机实例快照,包括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等,生成一个可以用于新虚拟机实例部署的镜像。

在制作镜像时,应该注意清除敏感数据,保证镜像的安全性。

2. 镜像存储管理镜像存储管理是指对已经制作的镜像进行存储管理,包括镜像的存储位置、存储策略和存储容量等。

合理的镜像存储管理可以有效利用存储资源,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3. 镜像的部署和管理镜像的部署和管理是指对已经制作好的镜像进行部署和管理。

FAST (全自动分层) VP for 统一存储 VNX

FAST (全自动分层) VP for 统一存储 VNX

1. 自动分层存储技术概念解释自动分层存储(Automated Tiered Storage management,ATS)管理系统的基本业务是能够将数据安全地迁移到较低的存储层中并削减存储成本。

在其他的情况下,有必要将数据迁移到更高性能的存储层中。

自动存储分层(AST)在于两个目标–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

从 I/O 角度来看,AST 的主要目标是将随机 I/O 尽可能多地转移到高性能介质(闪存)上,以最大程度地减少 HDD 上的随机 I/O 负荷,并减少平均延迟。

随机I/O 和顺序 I/O 之间的区分非常重要,因为对于连续读写,闪存与 HDD 相比性价比优势并不明显(原因在于 HDD 非常适于处理顺序 I/O)。

目前最常见的“Sub-LUN”式自动分层存储技术,基本上可视为是三个功能的综合:(1)存储虚拟化:将分散在不同存储层的磁盘区块,组合成虚拟的Volume或LUN.也就是将Volume或LUN的区块分散到不同存储层上。

(2)存取行为的追踪统计与分析:持续追踪与统计每个磁盘区块的存取频率,并透过定期分析,识别出存取频率高的“热”区块,与存取频率低的“冷”区块。

(3)数据迁移:以存取频率为基础,定期执行数据搬移,将热点区块数据搬移到高速存储层,较不活跃的冷区块数据则搬移到低速存储层。

由于存取行为追踪统计分析与数据迁移作业,都会消耗磁盘阵列控制器的能效,因此多数自动分层存储,都会提供预设操作功能,让使用者设定允许系统执行统计分析与数据迁移操作的时间区段,以便避开存取高峰时段,如可设定为只允许在晚上7点以后、或周五晚上到周日凌晨等下班时段,执行分析与迁移操作。

实现 AST 的两种不同方式:迁移与缓存基于迁移的 AST 可自动化数据迁移的流程。

当一个数据块被确定为“热”数据时,会将该数据块移至速度较快的介质,当该数据块变“冷”时,会将其移回速度较慢的介质。

移入和移出闪存都需要访问 HDD。

对应于VNX的FAST V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来说我们使用Mirrorview来实现灾难恢复。

迁移EMC CLARiiON传统产品AX或CX 系列到最新的统一存储平台VNX,最方便的也是EMC推荐还是使用EMC SAN Copy,参考《迁移CLARiiON数据到VNX平台-使用SAN Copy》。

但本文还是简单介绍一下怎么样使用MirrorView来迁移。

1. 相关介绍1.1 灾难恢复解决方案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数据量的增加,通常情况下,企业的重要数据会通过整合存储来统一管理、通过备份保留一份复制,以便恢复。

但是,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如火灾、爆炸、地震、水灾、雷击或某个方向线路故障等自然原因以及电源机器故障、人为破坏等非自然原因引起的灾难时,企业能否容忍业务停止?能够容忍业务停止多久?能够容忍数据丢失吗?能够容忍数据丢失多少?此时,灾难恢复将是我们探讨的话题。

灾难恢复,又叫容灾,是指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

灾难恢复解决方案有很多种,每一种容灾解决方案都同时具有好处和风险,所以在确定最合适的容灾解决方案时,通常从业务角度和技术实现的角度两个方面来权衡。

从业务角度,客户需要来考虑容灾方案的成本、业务系统的可用性、RPO和RTO。

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即业务可以容忍的数据损失量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 即业务可以容忍的持续停机时间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客户需要评估性能、带宽、容量需求、恢复和一致性问题等等。

最终选择哪种灾难恢复解决方案需要权衡业务和技术两方面因素。

1.2MirrorViewEMC MirrorView™ 可帮助实现一到多数据镜像和多到一数据整合解决方案—可单独使用,也可与SnapView配合。

∙MirrorView/Synchronous (MirrorView/S) 可将一个源 LUN 并行地同步镜像到两个不同的目标CLARiiON系统中(无需一致性组)。

当业务需求要求必须有一个不是任何其他活动或过程的一部分的数据拷贝,并要求有生产数据的另一个拷贝用于并行处理活动(例如使用SnapView进行的备份或决策支持查询)时,这一功能特别有用。

∙MirrorView/Asynchronous (MirrorView/A) 可以用于将信息整合到一个集中的CLARiiON阵列以集中化远程过程,例如备份、决策支持查询、简化的灾难故障切换和远程数据存储。

对于不要求CDP或带宽优化的操作恢复,MirrorView/A 可满足其许多复制需要。

1.3 MirrorView/SEMC中端存储平台CLARiiON + MirrorView/S同步复制解决方案。

在这个方案中,RPO=0,即没有数据丢失。

MirrorView/S 拓扑图MirrorView/S 工作原理MirrorView/S同步流程:1.在源端收到由服务器发过来的写I/O操作2.I/O同步写到源及目标端3.目标端返回确认写操作给源端4.返回I/O写完成给服务器没有收到源及目标端的写完成确认前, 不会有写I/O确认返回给服务器。

1.4 MirrorView/AEMC中端存储平台CLARiiON + MirrorView/A异步复制解决方案。

在这个方案中,RPO为30分钟或者更长。

MirrorView/A 拓扑图MirrorView/A 工作原理MirrorView/A同步流程:当完成初次的完全复制后:1.在源端收到来自服务器的写I/O 操作2.返回I/O确认给服务器3.更新目标端前,目标端自动创建―Gold Copy‖, 来防止传输过程中出现故障造成目标端数据被破坏4.在源端创建Delta Set, 保护传输过程中源数据产生变化5.变化量复制到目标端后, gold copy 被自动删除, 源端的Delta Set 会自动清空以接受下一个周期的操作2 迁移的详细步骤2.1 特别注意1.至少在本文发布时,当前已发布VNX版本不支持使用Unisphere来配置MirrorView来迁移CLARiiON的数据到VNX,我们必须使用naviseccli来创建connections,而传统CX系列之间是不需要使用naviseccli的。

2.MirrorView在CX系列中需要端口号最高的那个FC port,在VNX则恰恰相反,使用端口号最低的那个FC port。

我猜测原因应该是最高的FC port已经分给FILEData Mover了。

2.2 创建MV connectionsSupported versions are:∙CX4 series storage systems running FLARE Release 29 or Release 30∙CX3 series storage systems running FLARE Release 26∙AX4-5F storage systems running version FLARE Release 23CX series systems are NOT supported with VNX.The initial release of VNX OE Unisphere only allows 1 VNX system to be managedat a time, and does not support legacy systems. MirrorView (both MV/S andMV/A) between a VNX and CX4, CX3, AX4F-5 is supported, but naviseccli must be used to establish the connections.The following shows how to create and enable MirrorView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VNX arrays or between a VNX and a CX3 running Release 26 (latest patch level)/CX4 running Release 29/Release 30 /AX4 running Release 23.iSCSI connectionOn array1 (array uid 123) (SPA IP 1.2.3.4)naviseccli –h 1.2.3.4 – user < > -password < > -scope 0 connection –addset -name mv_iscsi_connection_to_456naviseccli –h 1.2.3.4 – user < > -password < > -scope 0 connection –addpath –name mv_iscsi_connection_to_456 –target <MirrorView iSCSI port IP address on target SP-a> –sp a –porti d < MV ISCSI port ID on 123 array’s SPA>naviseccli –h 1.2.3.4 – user < > -password < > -scope 0 connection –addpath –name mv_iscsi_connection_to_456 –target <MirrorView iSCSI port IP address on target SP-b> –sp b –portid < MV ISCSI port ID on 123 array’s SPB>On array 2 (array uid 456)(SPA IP 5.6.7.8)naviseccli –h 5.6.7.8 – user < > -password < > -scope 0 connection –addset -name mv_iscsi_connection_to_123naviseccli –h 5.6.7.8 – user < > -password < > -scope 0 connection –addpath –name mv_iscsi_connection_to_123 –target <MirrorView iSCSI port IP address on target SP-a> –sp a –portid < MV ISCSI port ID on 456 array’s SPA>naviseccli –h 5.6.7.8 – user < > -password < > -scope 0 connection –addpath –name mv_iscsi_connection_to_123 –target <MirrorView iSCSI port IP address on target SP-b> –sp b –portid < MV ISCSI port ID on 456 array’s SPB>Run the following command to see the new connection:naviseccli –h 1.2.3.4 – user < > -password < > -scope 0 connection –getset Run the following command to enable mirroring between the arrays using the connection sets:naviseccli –h 1.2.3.4 -user … -password … -scope … mirror –enablepath<remote-array-SP IP> -connectiontype iscsiFC connectionFC does not require the creation of the connection sets. If the FC MirrorView connections are correctly zoned together, they show up automatically, and you can go directly to the following command:naviseccli –h 1.2.3.4 -user … -password … -scope … mirror –enablepath<remote-array-SP IP> -connectiontype fibre2.3 前提条件安装VNX for block MirrorView license2.4 具体步骤1. 连接好接线,配好zo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