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论文

合集下载

肺癌的流行病学

肺癌的流行病学

肺癌的流行病学肺癌已经从罕见疾病转变为全球性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肺癌的病因随着世界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环境污染而变得更加复杂。

当前,肺癌的控制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在肺癌的三级预防和探索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

最近的流行病研究发现,吸烟、,气暴露,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相对有害的职业暴露,遗传易感性,辐射暴露和饮食不均衡是导致肺癌发生率增加的原因。

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从病因学角度预防肺癌。

应制定有效和实用的公共卫生政策,例如限制吸烟的法律,控制空气污染和对青少年进行禁烟教育,以减少肺癌的发病率。

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肺癌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是女性中第三大最常见的癌症(仅次于乳腺癌和结肠直肠癌)和第二大癌症致死原因(仅次于乳腺癌)。

2012年诊断出约180万例肺癌新病例,占全球癌症总发病率的12.9%。

2012年,全球肺癌死亡率为159万人死亡,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19.4%。

吸烟是已知的肺癌主要危险因素,因此肺癌的流行病学趋势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过去吸烟的趋势。

在美国,大约20年前,大多数州都制定了公共场所吸烟限制立法,并不断提高居民对其吸烟危害的认识。

许多州已经超过了与烟草有关的流行的高峰。

因此,这些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下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男性,尤其是女性,肺腺癌的发病率比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增长更快。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自2004年以来,腺癌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组织学癌症类型。

这种趋势可能与烟草使用历史模式的改变或现代过滤嘴香烟的烟雾有关。

肺癌死亡率模式中的性别差异也反映了过去50年中吸烟与否的男女差异。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发现,在诸如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不仅肺癌的发病率而且死亡率都在迅速增加。

发病率在男性中排名第一,在女性中排名第二。

然而,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年报,死亡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排名第一。

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引言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

肺癌的发展与许多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危险因素可能是个体行为、环境因素或基因变异等。

了解肺癌危险因素将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肺癌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本文将探讨一些与肺癌发生相关的临床研究。

一、吸烟与肺癌吸烟是导致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0倍以上。

吸烟引起的肺癌主要是由于吸入的烟雾中的化学物质对肺部组织的直接损伤,这些化学物质可致癌或诱发癌变。

此外,长期吸烟还会引起慢性气道炎症和黏膜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增加了基因突变和肺癌发生的机会。

二、环境污染与肺癌环境污染也是引起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包括室内空气和大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手烟、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等。

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室内污染物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而在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肺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环境污染物中的致癌物质可通过气道进入肺部,对肺组织造成损害,带来患肺癌的风险。

三、遗传因素与肺癌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有些家族中肺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常人。

这表明遗传因素可能与肺癌的发生风险相关。

目前已发现一些与肺癌相关的遗传变异,如p53基因的突变和BRCA1基因的突变等。

这些突变会导致肺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失控,从而促进肿瘤的形成。

四、职业暴露与肺癌许多工作环境中存在着与肺癌相关的致癌物质,如石棉、镍、铬、苯等。

职业暴露是一种重要的肺癌危险因素,长期接触这些致癌物质的人患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一些职业,如矿工、焊工和化工工人等,由于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患肺癌的可能性更高。

结论肺癌是复杂的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吸烟、环境污染、遗传因素和职业暴露等都可以增加肺癌的风险。

了解和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将对减少肺癌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中的肺癌与吸烟关联研究

流行病学中的肺癌与吸烟关联研究

流行病学中的肺癌与吸烟关联研究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医学研究领域一直备受关注。

多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成为了肺癌防控工作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通过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流行病学研究在肺癌与吸烟关联方面的重要性与意义。

吸烟作为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影响因素众多。

流行病学研究通过大样本的调查研究,收集各种相关因素的信息,来揭示和评估危险因素对肺癌发病与死亡的影响程度。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消除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各种危险因素的重要程度。

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联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最早的研究表明,吸烟是导致肺癌高发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技进步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吸烟与肺癌的关联性得到了更精确的评估。

众多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远远高于非吸烟者,吸烟年限越长、吸烟量越大、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肺癌的风险就越高。

通过对大量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队列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研究表明,吸烟的剂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患肺癌的风险就越高。

此外,通过停烟后肺癌风险下降的观察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因果关系。

除了总结吸烟与肺癌关联的结果外,流行病学研究还关注各种吸烟行为与肺癌之间的关系。

例如,研究发现吸烟者中女性比男性患肺癌的风险更高,尼古丁成瘾程度也与肺癌风险密切相关。

此外,环境烟草烟雾暴露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各种吸烟场所的研究,研究者发现,被动吸烟也与肺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流行病学研究不仅关注吸烟与肺癌的关系,还探讨其他可能影响肺癌风险的因素。

例如,研究表明,某些遗传变异会增加个体对吸烟致肺癌的敏感性。

吸烟者中伴有某些基因突变的人,相比于其他人更容易患肺癌。

此外,研究还发现,与吸烟者相比,从不吸烟的人中也有部分人患上肺癌。

这些所谓的非吸烟相关肺癌的病因研究也成为了流行病学领域的热点。

肺癌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

肺癌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

肺癌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的目标是探究与肺癌发生相关的因素,以便制定预防策略和治疗手段。

一、病因学研究1. 遗传因素肺癌的病因中,遗传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特定的基因突变与肺癌的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EGFR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有关,而ALK、ROS1基因突变则与肺腺癌的形成相关。

通过对这些基因变异的研究,可以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吸烟被公认为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会导致大量有害物质积聚在肺组织中,进而损害肺细胞的基因结构。

此外,工业污染、室内污染和二手烟等也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3. 营养因素营养在肺癌的发生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些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或过量都可能增加肺癌的风险。

例如,维生素A、维生素C、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可以降低肺癌的患病风险,而高脂肪饮食则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二、流行病学研究1. 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研究是了解肺癌发生和传播趋势的有效工具。

通过调查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生活环境等因素,可以分析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而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2. 危险因素分析流行病学研究还可以对肺癌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哪些因素与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例如,通过对一定人群中吸烟情况、居住环境、职业暴露等因素的调查,可以发现与肺癌发病率升高相关的特定危险因素。

3. 预防策略制定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可为肺癌的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例如,对于吸烟引发的肺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吸烟的危害性,为制定吸烟控制政策和推广禁烟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通过流行病学研究还可以发现其他预防措施,如健康教育、环境监测和职业保护等。

综上所述,肺癌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是了解肺癌发生和传播规律的重要手段。

通过研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可以揭示肺癌形成的机制;而流行病学研究则能为肺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肺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论文

肺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论文

姓名:申请学位级别:专业:指导教师:学号:肺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摘要[目的]探寻贵州省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肺癌病因研究提供线索: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病例一对照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为贵州居民,居住在贵州地区10年以上,共831例。

肺癌病例来自毕节市人民医院、七星关区医院。

病例为经支气管镜、病理诊断确诊的肺癌新病例,配合调查,能清楚回答问题者,共400例。

每一位病人面访调查完成一份问卷,收集一份5ml的血样。

以前往医院探访病人的健康人群为对照,排除肺癌病例的直系家属,面访调查与病例同性别,同地区,年龄与病例相差不超过5岁的对照共431例。

[结果]1.贵州省人群肺癌的危险因素:吸烟及被动吸烟、居住地周围有污染企业、厨房卧室未分开、使用煤为燃料、烧饭时屋内烟雾多、房屋装修入住后有刺激性气味、食用动物油、常吃咸菜、饮酒(包括饮用白酒、米酒)、肺结核病史、使用农药史、性格忧郁、BMI<18.5。

2.肺癌的保护因素:常吃新鲜水果、鸡蛋、常喝奶及奶制品、饮淡茶、锻炼(包括①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②以散步作为锻炼或常以步代车)、BMI≥25。

3.被动吸烟(包括家庭及公共场所被动吸烟)、食用动物油、常吃咸菜、使用农药史是男、女性肺癌共同的危险因素。

男性肺癌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饮酒、肺结核病史、使用煤为燃料、房屋装修入住后有刺激性气味、居住地周围有污染企业、BMI<18.5。

女性肺癌的危险因素还包括:烧饭时房屋内烟雾和被动吸烟。

4.奶及奶制品、常吃蛋类和经常锻炼是男、女性肺癌共同的保护因素。

男性肺癌的保护因素还包括:常吃新鲜水果、BMI>125。

女性肺癌的保护因素还包括:常吃新鲜鱼虾、饮茶。

5.工作场所被动吸烟是肺腺癌与鳞癌共同的危险因素。

肺鳞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130包年、肺结核病史、常吃动物油。

肺腺癌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家庭被动吸烟、一级亲属肿瘤史。

流行病学对肺癌风险因素的研究

流行病学对肺癌风险因素的研究

流行病学对肺癌风险因素的研究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在不断上升。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肺癌,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以探究肺癌的风险因素。

本文将介绍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和相关的风险因素。

一、吸烟吸烟是目前被公认的最重要的肺癌风险因素之一。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与肺癌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研究显示,吸烟者的肺癌患病率远高于非吸烟者。

吸烟所造成的肺癌风险主要来源于烟草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如焦油和尼古丁等。

减少吸烟是预防肺癌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二、 passiv从动吸烟被动吸烟也是一个与肺癌发病风险相关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吸烟者的环境中,会导致非吸烟者的肺癌患病率显著上升。

尽管不同研究结果间存在差异,但总的来说,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因此,避免被动吸烟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也被认为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工业排放物、汽车尾气和室内污染物等造成的空气污染,都可能导致肺癌的发生。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居住在空气污染较严重地区的人患肺癌的风险更高。

因此,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

四、放射性物质某些放射性物质也被认为与肺癌风险相关。

例如,长期接触放射性氡气可能导致肺癌的发生。

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常被固定在地下水源和土壤中,进入室内后会被吸入人体。

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高氡气环境中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较高。

因此,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是预防肺癌的关键。

五、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可能影响个体对肺癌的易感性。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风险密切相关,但同时也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此外,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患肺癌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因此,了解个体的遗传背景对于肺癌的预防和早期筛查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肺癌的发病与多种风险因素密切相关。

流行病学-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吸烟与肺癌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肺癌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
癌症之一,而吸烟是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研究选取了来医院进行肺癌筛查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没有肺癌的患者作为对
照组。

根据患者的吸烟情况将两组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病例组中有85%的患者吸烟,而对照组仅有15%的患者吸烟,两组之间差异明显。

另外,随着吸烟数量和时间的增加,肺癌患病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吸烟与
肺癌之间的相关性也得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验证。

除了吸烟,其他因素也可能对肺癌发生风险产生影响,例如空气污染、职业危险因素、基因突变等。

然而,这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表明,吸烟是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
一。

总之,这项病例对照研究强调了吸烟与肺癌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发现吸烟状况与肺
癌的发病率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

因此,为减少肺癌的发生风险,应该积极宣传控烟的重
要性,并促进公众学习有关吸烟对健康的知识。

流行病学在肺癌研究中的作用

流行病学在肺癌研究中的作用

流行病学在肺癌研究中的作用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为了解决这一健康威胁,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流行病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发展的学科,通过对疾病的流行规律和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为肺癌的预防、筛查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流行病学在肺癌研究中的作用。

一、调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流行病学通过对多个地区、多个人群进行调查,收集和分析数据,帮助我们了解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了解肺癌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别的发生情况,可以揭示出可能的危险因素和高风险人群,为肺癌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二、确定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还能够帮助确定导致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这一研究结果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吸烟控制的政策制定。

此外,流行病学还帮助我们认识到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如二手烟暴露、工作环境中的污染物暴露以及某些基因突变等。

三、评估预防措施和干预效果流行病学研究还对肺癌的预防措施和干预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对干预措施的实施和观察,研究人员可以评估不同干预措施对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例如,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筛查早期肺癌和吸烟戒断可以显著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制定公共卫生政策以及个体的健康干预非常有价值。

四、研究表明病因机制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不仅仅可以揭示肺癌的危险因素,还可以为肺癌的病因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通过比较不同人群和不同暴露水平的疫情数据,可以进一步研究可能的病因机制,深入了解肺癌的发展过程。

例如,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升高,这为空气污染与肺癌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证据,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

综上所述,流行病学在肺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申请学位级别:专业:指导教师:学号:肺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摘要[目的]探寻贵州省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肺癌病因研究提供线索: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病例一对照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为贵州居民,居住在贵州地区10年以上,共831例。

肺癌病例来自毕节市人民医院、七星关区医院。

病例为经支气管镜、病理诊断确诊的肺癌新病例,配合调查,能清楚回答问题者,共400例。

每一位病人面访调查完成一份问卷,收集一份5ml的血样。

以前往医院探访病人的健康人群为对照,排除肺癌病例的直系家属,面访调查与病例同性别,同地区,年龄与病例相差不超过5岁的对照共431例。

[结果]1.贵州省人群肺癌的危险因素:吸烟及被动吸烟、居住地周围有污染企业、厨房卧室未分开、使用煤为燃料、烧饭时屋内烟雾多、房屋装修入住后有刺激性气味、食用动物油、常吃咸菜、饮酒(包括饮用白酒、米酒)、肺结核病史、使用农药史、性格忧郁、BMI<18.5。

2.肺癌的保护因素:常吃新鲜水果、鸡蛋、常喝奶及奶制品、饮淡茶、锻炼(包括①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②以散步作为锻炼或常以步代车)、BMI≥25。

3.被动吸烟(包括家庭及公共场所被动吸烟)、食用动物油、常吃咸菜、使用农药史是男、女性肺癌共同的危险因素。

男性肺癌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饮酒、肺结核病史、使用煤为燃料、房屋装修入住后有刺激性气味、居住地周围有污染企业、BMI<18.5。

女性肺癌的危险因素还包括:烧饭时房屋内烟雾和被动吸烟。

4.奶及奶制品、常吃蛋类和经常锻炼是男、女性肺癌共同的保护因素。

男性肺癌的保护因素还包括:常吃新鲜水果、BMI>125。

女性肺癌的保护因素还包括:常吃新鲜鱼虾、饮茶。

5.工作场所被动吸烟是肺腺癌与鳞癌共同的危险因素。

肺鳞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130包年、肺结核病史、常吃动物油。

肺腺癌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家庭被动吸烟、一级亲属肿瘤史。

常喝奶及奶制品是肺鳞癌的保护因素;饮茶、散步或以步代车是肺腺癌的保护因素。

[结论]1.空气污染、吸烟及被动吸烟、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2.不同性别和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有相同及不同的危险/保护因素。

3.必须进一步开展福建省肺癌的预防和控制,加强人群戒烟的宣传,通过行政立法禁止公共场所吸烟,限制饮酒,改善室内外空气质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蛋类、奶及奶制品,常饮茶及适量锻炼对肺癌也具有预防作用。

[关键词]肺癌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前言肺癌是目前世界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02年世界肺癌新发病例135万,死亡118万,肺癌总发病数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0.0%,死亡占总癌死亡数的23.8%。

其中男性肺癌新发病例97万人,发病率为35.5/10万,男性肺癌死亡85万人,死亡率31.2/10万;女性肺癌新发病例39万人,发病率为12.1/10万,女性肺癌死亡33万人,死亡率为10.3/10万(其中率为世界人口调整率)Ⅲ。

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和死亡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我国死因调查资料显示,肺癌死亡率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20年问增加了近1.5倍,是所有恶性肿瘤中升幅最高的乜一1。

1998-2002年我国30个县市肿瘤登记点共报告新发肺癌病例数69597例,其中男性47880例,女性21717例。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列首位。

预计至U2010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数将达到44.1万,死亡病例达到37.8万,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一杀手。

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吸烟、暴露于环境烟雾、室内外空气污染、饮食习惯、饮酒、呼吸道疾病史、肿瘤家族史等与肺癌有有关,但不同地区癌症的高发可能有其特异性。

贵州省疾病监测点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贵州省肺癌死亡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贵州省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二位。

肺癌发病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健康。

但有关贵州省人群肺癌病因流行病学研究鲜见报道。

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积极探寻我省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人群肺癌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此研究为贵州省肺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项目的重要部分,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设计。

1. 1.1病例:病例为贵州省毕节市人民医院、七星关区医院,经支气管镜、病理诊断确诊的肺癌新病例,在贵州本地居住10年以上,配合调查,能清楚回答问题者。

1.2对照的选择:以前往医院探访病人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

与病例进行频数成组匹配,对照与病例同性别,同地区,在贵州本地居住10年以上,年龄与病例相差不超过5岁。

2.资料收集方法与内容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通过面访的形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史、居住地周围环境污染、饮食习惯及饮食结构、吸烟饮酒史、饮茶史、生活习惯、呼吸系统疾病史、职业史、肿瘤家族史等,对女性还调查月经史、生育史和妇科手术史。

3.变量的定义明确定义暴露变量,如:吸烟定义为累计吸烟大于100支。

1克烟草折算为1支香烟。

吸烟量以包年(pack—year)为单位进行计算,即吸烟包年数=每日吸烟支数+20×吸烟年数。

环境烟雾暴露按是否暴露于吸烟者呼出的烟雾和程度分等级:每天超过15分钟,平均每周l一2天为“轻",每天超过15分钟,平均每周3—5天为“中",几乎每天环境烟雾暴露都超过15分钟为“重”,饮酒定义为每周至少1次,持续半年以上。

饮茶定义为每周至少1杯,持续半年以上。

饮茶的浓度按茶叶泡开后,茶叶占杯子的容积超过50%为“浓茶”,25%--50%为“适中”,少于25%为“淡茶”。

蛋类、新鲜鱼虾、新鲜水果摄入按每周>/3次为“常吃’’、每周<3次为“少吃”和“不吃”划分为三个等级,奶及奶制品、咸菜摄入按每周>12次、每周1次划分为“常吃”、“少吃’’和“不吃”三个等级。

4.质量控制方法严格规定调查表各项内容的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

统一培训调查员,培训内容包括讲解研究目的,调查表问题的询问方式、调查表及样本编码等。

及时核查调查表,对不合格的调查表尽可能及时补查。

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面访结束后,调查员根据调查对象的回答方式、方法、态度和自己的判定并结合专业知识而对整个问卷的质量做出的比较客观的评价结论,并以此作为以后评价量表的质量的依据之一。

应用EpiData3.1软件双录入数据,经逻辑纠错,并随机抽样10%复查。

5.统计分析方法:对病例组及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一般人口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肺癌危险因素的分析1.1组及对照组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研究对象共831例,男性613例(73.8%),女性218例(26.2%).其中肺癌新病例400例,人群对照431例。

肺癌病例对照研究中变量及编码见表1.1。

经x2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等方面均衡可比(P>0.05),在文化程度及BMI指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2。

或活动;②中:指工作时有25%时间坐或站立,75%时间特殊职业活动;③重:指工作时有40%时间坐或站立,60%时间特殊职业活动。

经常散步作为锻炼或以步代车去上班、上学、购物等。

1.2肺癌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筛选出:肺癌的危险因素如下:居住地周围有污染企业、厨房卧室未分开、使用煤为燃料、烧饭时屋内烟雾多、房屋装修入住后有刺激性气味及持续时间、食用动物油、吃咸菜、吸烟、被动吸烟(包括暴露于家庭成员及工作场所烟草烟雾)、饮酒(包括饮白酒、米酒)、肺结核病史、使用农药史及每年使用次数和使用年数、性格忧郁、BMI<18.5;肺癌的保护因素有:常吃蛋类、新鲜水果、常喝牛奶、饮淡茶、锻炼(包括①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②常散步或以步代车去上班、上学、购物)、BMI≥25。

单因素分析见下表:1.3肺癌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肺癌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大于30包年)、被动吸烟(暴露于家庭成员烟草烟雾、暴露于工作场所烟草烟雾)、房屋装修或油漆、常吃咸菜、肺结核病史、使用农药史、BMI<18.5;保护因素有:常吃蛋类、饮茶、经常锻炼(10年前以散步作为锻炼或以步代车去上班、上学、购物)。

以P≤0.05为纳入标准,P≥0.10为剔除标准,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如下表:讨论本次研究我们共收集400例病例,其中男性303例,女性97例,男女性别比为 3.12:1,3,略高于有关资料统计的2.24.-1。

肺癌病例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者86岁,平均年龄59.31±11.33岁,中位年龄60岁;对照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92岁,平均年龄57.24±12.54岁,中位年龄57岁。

肺癌病例在40岁之前发病率较低,之后迅速上升,主要发病年龄在45-72岁,随后有所下降。

各年龄组均呈男高女低。

下面就肺癌发生的影响因素讨论如下:1.吸烟、饮酒、饮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吸烟包年≥30,吸烟包年越大,患肺癌的危险越大。

吸烟年数≥30,吸烟年数越长,患肺癌的风险越大。

吸烟也是男性人群患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男性人群中,吸烟包年越大,患肺癌的危险越大,吸烟包年≥30,吸烟年数越长,患肺癌的风险越大。

我们的研究结果与目前公认的吸烟是引起肺癌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的观点一致。

文献已报道,估计约有80%以上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肺癌是因吸烟引起的,其病因机制与香烟烟雾中的大量致癌物质有关。

香烟烟雾中危害最大的的是尼古丁(烟碱)、一氧化碳和烟焦油。

烟焦油是致肺癌的元凶。

烟焦油含有多环芳烃、N一亚硝胺、芳香胺等多种致癌物及酚类促癌物,可直接攻击DNA而引起基因损伤,或通过代谢活化其代谢产物(终致癌物)导致DNA损伤。

吸烟量与肺癌的剂量反应关系及戒烟后肺癌危险性下降的事实,更进一步支持吸烟在肺癌病因学中的重要作用。

但本次调查未发现吸烟与女性肺癌患病风险间存在联系,可能与女性吸烟率低(仅为3%)有关。

目前有关饮酒与肺癌患病风险关系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饮酒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饮酒且吸烟男性的肺癌患病风险也明显增高,是不吸烟且不饮酒者的5.769倍。

此次研究中,我们没有发现饮酒与女性肺癌发病风险存在关联,这可能与我省女性嗜烟酒人数较少有关。

饮酒与肺癌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我们的研究显示,饮茶是女性肺癌的保护因素,且随着饮茶年数的增加,肺癌的患病风险下降。

茶叶防癌作用的机理与其组分中含有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活性物质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