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课程标准】了解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了解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即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成就与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印巴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埃及等非洲国家的独立,古巴的独立;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2.难点: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原因与意义。
【时空定位】【学习流程及内容】阅读教材(10分钟)Ⅰ.基础知识梳理:(10分钟)第一区学习目标:了解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表现1.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原因①二战·世界人民反战争胜利。
②联合国成立。
③亚非拉国家或地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独立运动再起高潮导致~崩溃。
2)表现(1)亚洲:印巴分治-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等领导下,年,印度和分别独立(都成为共和国)。
(2)非洲:①1952年,成立共和国;1956年,总统宣布收回运河主权。
②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3)拉美:①年,古巴反美革命胜利;1961年,宣布古巴是国家。
②1999年,巴拿马从手中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第二区学习目标:了解战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及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2.发展中国家的成就:①、韩国于20世纪60~80年代,抓住机遇,吸引外资,发展产业,经济高速增长。
②、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繁荣”和经济起飞。
③非洲国家独立以后经济发展一波三折。
④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①问题1亚洲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和,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②问题2拉丁美洲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巨额,影响了发展。
③问题3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近一半人口在贫困线以下。
④挑战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或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国家的利益。
⑤挑战2 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24张ppt)

——杨兴华《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简论》
一 、 世 界 殖 民 体 系 的 崩 溃 ·拉 丁 美 洲
1.古巴:
(1)摆脱美国控制: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 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 的傀儡政权。 (2)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61年,卡斯特罗宣 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入,保持原来与英国的关系,但不能自治。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 独立,成为英联邦自治领。
分治反映了英国想要继续控制这一地区的企图,也是造
成南亚次大陆局势不安定的重要原因。克什米尔问题为
1971年,东巴 基斯坦独立。
日后印巴长期冲突埋下伏笔。
成立孟加拉人 民共和国。
印巴独立标志着英国对印度长达277年的侵略和近200年
南非 1961年脱离英联邦,改名南非共和国
阿尔 及利 亚
①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殖民者进 行武装斗争 ②戴高乐政府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政策 ③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60年代末,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非洲殖民时代的终结。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的各种新变化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了 解冷战及其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后 二战后
1945年-1960年期间,至少40个国家的8亿人口反 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亚洲和 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一个 时代来临的最有力的表现。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隶属于《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顾名思义,本单元主要讲述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新变化,包括世界格局的演变、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社会主义阵营的曲折发展和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国家独立和发展。
本课内容对应第四个变化。
在教材编排上,本课内容被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发展中国家成就”“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从教材内容来看,“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占据3/4篇幅,因而这一部分必然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回顾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亚非拉国家民主民族运动发展历程,其中一直有一条“近现代化”的暗线。
亚非拉国家被欧美国家殖民的重要因素就是传统落后的亚非拉国家无法抵抗现代先进的欧美国家的侵略。
正如马克思所说“英国在亚洲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基础。
”欧美国家对亚非拉国家的殖民压迫一方面带来灾难,但也在客观上为其带来近现代化因素。
因此殖民体系的瓦解不仅是因为其本身的罪恶以及亚非拉人民高涨爱国主义,也是亚非拉国家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殖民统治瓦解后,亚非拉国家的近现代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无形的殖民统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在阻碍亚非拉国家的发展。
因此本课的难点就是理解第三世界国家的近现代化。
二、学情分析学生目前是高一第二学期,经过第一学期的训练,掌握的一定的文本阅读和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将会更多的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文本,同时进一步锻炼学生文本分析能力。
高一上主要学习的中国史,学生对与中国史有一定知识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将会插入一些中国史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试图打破学生对中国史和世界史设定的壁垒。
三、教学目标通过时间轴、表格和地图等形式,了解世界殖民体系建立的过程,理解不同地区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二)-2024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与选必修融合版)

不结盟政策,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作用的标志。
二、亚洲国家的成就
1、东亚与东南亚: 20世纪60—80年代,
新加坡、韩国等抓住西 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 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 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 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 密集型产业,成为新兴 工业化国家。
中国台湾省
新加坡
亚洲四小龙是指在 1970年代之前以农业和轻 工业为主导,1970-1990 年代经济发展高速的四个 经济体,即韩国、中国台 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 80-90 年 代 , 印 度 尼 西 亚 、 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 四国被称为“四小虎”。
从经济上看
第三世界国家大多数是贫困落后的发展中 国家,都具有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
3、1964年的七十七国集团以维 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权益,变
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帝国主义 革以控制和掠夺为核心的国际
从政治上看
、霸权主义的威胁、干涉、控制或侵略, 它们在对外政策方面大都奉行独立自主或
经济旧秩序为斗争目标,是第 三世界在国家事务中发挥重要
(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1980~2000年部分非洲区域经济一
体化组织内部出口占各自总出口比重表。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非
洲经济( )
A.对区域组织外的贸易依赖明显 B.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 C.始终处于世界经济的边缘地位 D.区域发展极度不平衡
组织名称 时间
东部和南部非 洲共同市场
中非共同体
西非国家经济 共同体
南部非洲发展 共同体
阿拉伯马格里 布联盟
1980年 1990年 5.7% 6.3% 1.4% 1.4% 9.6% 8.0% 0.4% 3.1% 0.3% 2.9%
2000年 4.8% 0.9% 9.6% 11.9% 2.2%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优质学案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课标解读课程标准素养达标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1.通过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及原因。
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的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第三世界面临的问题。
考点整合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亚洲:⑴印巴分治:1947年,英国同意印度独立。
印度尼赫鲁、巴基斯坦真纳。
⑵其它:印尼、老挝、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独立。
2.非洲:⑴埃及:1952年,成立共和国。
1956年,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⑵阿尔及利亚:1954年,成立民族解放阵线;1962年独立。
⑶非洲年: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⑷非洲殖民体系瓦解: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达41个。
3.拉丁美洲:⑴古巴:1959年,卡斯特罗革命。
1961年,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⑵巴拿马: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4.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945年至1991年,有90多个国家独立。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1.亚洲:⑴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与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
⑵海湾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出现了“石油繁荣”。
2.非洲:增长相对缓慢3.拉丁美洲:⑴措施: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⑵成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多中等收入。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1.经济困境:⑴亚洲: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风险大;金融危机。
⑵拉丁美洲: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外债危机。
⑶非洲:发展最不平衡、贫困人口比重大。
2.外部问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边界和民族等矛盾。
3.内部问题: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
4.应对措施:调整经济结构;健全金融体系监管;成立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 1846年,美国与新格拉纳达缔结条约。
• 1869年,美国与哥伦比亚重新缔约,运河 开凿权及运河地区租让给美国100年。
• 1878年,哥伦比亚政府达成了由法国来承 建巴拿马运河的协议。
• 1898年,雷赛布修建失败(巴拿马丑闻)
• 1903年,美国帮助巴拿马独立。
• 1903年,美巴缔结条约,美国以100万美 元的价格获得运河区主权。1914年通航。
• 1999年,经过艰苦斗争,巴拿马收回运河 主权,2016年,新运河竣工。2019年巴 拿马运河财政收入33亿美元。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20世纪60——80年代,亚洲四小龙:韩国、中 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 2、西亚国家“石油繁荣”。 3、非洲国家经济发展。 4、拉美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基本实现工业化。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945—1991)
1、亚洲: •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 2、非洲: • 1952年,埃及成立共和国。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
• 18世纪末拿破仑占领埃及时计划 建立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
• 1869年11月17日,苏伊士运河 通航(法国雷赛布)。
• 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后,直接控 制了运河。
腐败、教育科技落后、环境污染。。。
• 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和美国波音公司之后,巴西航空工业 公司也赫然在列,跻身前三。在120座级以下支线喷气 客机市场,巴航工业更成为全球机最大生产商。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 亚洲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 • 拉美国家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 • 非洲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极度落后。 • 原有不平衡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 地区冲突、人口增长过快、社会两极分化、贪污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亚洲的民族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1)印巴分治成为共和国:①领导: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
②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为印巴两国的长期动荡埋下了隐患);20世纪50年代,两国均成为共和国。
(2)亚洲殖民体系瓦解: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马来亚等国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2.非洲的民族独立:(1)埃及独立:①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②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2)阿尔及利亚独立:①1954年,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反法斗争;②法国戴高乐政府被迫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政策,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3)“非洲年”: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4)殖民帝国崩溃: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已达41个。
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3.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1)古巴革命: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2)巴拿马斗争: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1.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2.亚洲发展:①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②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3.非洲发展:①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②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③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

【史论生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1.时间长,持续半个世纪;范围广,并且不断向纵深发展。 2.成果大。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全部获得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第三世界崛起,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 3.一些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两大潮流的进一步汇流。 4.大多数国家是通过和平方式取得胜利的。 5.具有相互支持、互相援助的特点。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情境一】当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差距从1983年的43倍扩大至目 前的60多倍。富国与穷国人均收入差距悬殊,前者为后者的200倍以上。 【思维交互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提示:现象:材料反映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问题:当今世界存 在发展问题。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情境一】英国统治者哀叹:“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载满弹药而在大洋 中着火的船……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英国政府感到,“把过去的公式 应用到目前的形势是不行的”,不得不让印度独立。 【思维交互1】材料中,英国统治者的哀叹说明了什么?印度独立问题是怎样解决 的?(历史解释) 提示:说明:英国殖民统治走向衰落。(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不 断高涨)解决: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 治领。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 亚洲经济的发展 【情境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经济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是资本 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七十年代新加坡、韩国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 区,是“七十年代的奇迹”;七十年代末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开始迅速发 展;八十年代,沙特阿拉伯由“骆驼加帐篷”的农牧业国家发展为“喷气机加计 算机”的石油富国;印度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3[2018全国卷Ⅰ,35,4分]下图②
反映了1945—1975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①,这表明③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本题从1945—1975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切入,考查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凸显时空观念①、史料实证②、历史解释③等学科核心素养。
材料中变化最大的是非洲加入联合国的国家数量,说明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重要平台,体现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
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加入联合国的国家数量增多不等于世界贸易范围的扩大,排除C项;材料反映不出经济区域化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A
解题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发展、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亚非国家凝聚起“万隆精神”,发起不结盟运动,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有力冲击。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