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欧洲的联合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 必修一26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高一历史 必修一26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合一
统一关税与外贸 1967年 欧 洲 共 同 体 共同的农业政策 趋向货币一体化
发展
趋向政治一体化
共同的外交政策 趋向军事一体化
煤钢共同体
原子能 共同体 经济共同体
1993年称 欧洲联盟
欧洲共同体
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 更名为欧盟。
欧盟的会旗: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
会旗为天蓝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 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制作会旗的目 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 增强人们对欧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2、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形成日、美、西欧三足鼎立 (2)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促使世界向多 极化发展。
材料: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 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 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 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9月,日本 和中国恢复邦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 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 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 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1、原因: 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②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2、概况:
不结盟运动的概况
1、创始人 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铁托
尼赫鲁
纳赛尔
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
不结盟运动的概况
1、创始人 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2、成立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 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铁托
成为资本主
义世界第二 经济大国
日本经济发展的表现: 日本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60年代末期,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 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 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 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总之,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这些政治制度在当时的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今天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确立“皇帝”作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规定皇帝独尊、皇位、皇权至上,全国的行政、经济、军事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依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和发给。

这是皇度的特点,本质为君主专制。

2.三公九卿是___的职能部门,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则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___则分掌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3.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能有效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割据。

有利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郡县制是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秦朝建立皇帝称号,规定皇帝独尊、皇位、皇权至上,设立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官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这些措施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同时,这些措施有利于国家统一的维护,有助于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能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抵御外敌、进行工程建设,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但是,也易形成暴政、腐败和专权。

5.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分封的诸侯王位,诸侯国具有独立性,易发生地方割据。

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按地域划分,郡县的官吏皇帝任免,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和国家统一。

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二、重点回答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形成的?秦朝建立皇帝称号,规定皇帝独尊、皇位、皇权至上,设立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官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措施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2021-2022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八单元 3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八单元 3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Word版含答案

学案3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毁灭[课标要求]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背景(1)二战使西欧丢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

(2)欧洲经济的恢复和进展,使彼此之间的联系日益亲热。

2.过程(1)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法、意、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影响(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加。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西欧国家开头摆脱美国的把握。

(3)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进展。

[重点精讲]欧洲一体化开头的缘由是什么?(1)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二战后欧洲丢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优势地位,意识到必需联合。

(3)二战后西欧受到美国的把握和苏联的威逼。

(4)在经济进展中,西欧的联系日益亲热。

(5)法德两个宿敌和解,推动了欧洲的联合。

[深化探究]材料观看下面两幅漫画。

漫画一:创作于1951年漫画二:创作于1963年思考(1)漫画说明西欧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答案(1)西欧由在政治、经济上依靠美国,转变为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摆脱美国把握,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经济的恢复和进展(1)缘由①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退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头挂念日本恢复经济。

③朝鲜战斗爆发后,日本通过供应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

④日本政府依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进展战略。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学案(含答案)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学案(含答案)

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学案(含答案)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以欧洲联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1.理解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熟悉欧洲一体化的四个步骤及采取的重大措施;概括其演进趋势。

2.理解欧洲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一.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1原因1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2近代以来,各国冲突和战争不断,给欧洲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受到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

4西欧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能重塑昔日的辉煌。

2建立1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3发展1关税同盟1968年建立。

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

对外建立共同的关税率。

2共同的农业政策1968年实施。

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

共同体优先,即出口或进口都首先面对成员国。

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对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共同财政支持。

3货币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

4统一大市场提出1985年。

内容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

运作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易错提醒1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原因不是美苏“冷战”的威胁,而是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与经济联系的需要。

2欧洲经济一体化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正式成立,而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二.欧洲联盟初具规模1欧盟成立1过程1991年,欧共体成员国通过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2性质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3意义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欧洲各国的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

2欧盟发展1欧元诞生时间1995年定名,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

意义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加强了民众的认同感,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世界多极化趋势》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世界多极化趋势》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的巨大发展。 ②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③要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含义: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奉行独立 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 盟的外交政策。 2、背景: ①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诞生了许多 新兴独立国家,为不结盟运动奠定了政治基础; ②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 新高涨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③亚非拉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相互团结支持,推动了运动兴起。
3、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①经济上: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 和实力的增强 ②政治上: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 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的局面形成,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④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 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小结: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关系的发展历程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人口 逾3.4亿的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图 为当时英国首相梅杰在发表讲话。
欧盟的会旗(12颗金 星点缀着蔚蓝大地) 欧盟的会徽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序曲为欧盟歌曲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盟15个成 员国中的11国首批加入欧元区。这标志着酝 酿多年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建成。
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1、崛起原因: ①强制推行民主化改革,消除封建因素: ②美国的大力扶持: ③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提供机遇: ④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重视教育与科技; 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2、崛起表现: 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3、影响: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初中历史欧洲的联合教案

初中历史欧洲的联合教案

初中历史欧洲的联合教案
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欧洲联合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掌握欧洲联盟的组织结构和成员国;
3. 理解欧洲联盟对欧洲大陆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内容:
1. 欧洲联盟的起源与发展;
2. 欧洲联盟的组织结构和成员国;
3. 欧洲联盟对欧洲大陆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欧洲联盟的标志、成员国国旗等,引发学生对欧洲联盟的兴趣和
好奇心。

二、讲授:介绍欧洲联盟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探讨欧洲各国为何联合起来,形成欧洲联盟。

三、学习:学习欧洲联盟的组织结构和成员国,了解欧盟的主要机构和成员国。

四、活动:分组讨论欧洲联盟对欧洲大陆的影响和作用,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意见,并展示
讨论结果。

五、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欧洲联盟的起源、发展、组织结构和成员国,以及
对欧洲大陆的影响和作用。

六、作业:设计一份小作文,谈谈对欧洲联盟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展望。

教学资源:
1. 图片:欧洲联盟标志、成员国国旗等;
2. 课件:欧洲联盟的起源、发展、组织结构和成员国的介绍。

评估方法:
1. 参与讨论活动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和表述是否清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引发学生兴趣,通过图片、讨论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他们对欧洲联盟
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学生需要在小组内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欧洲联合历程

欧洲联合历程

欧洲“联合”历程一、1945年以前:“欧洲联合”的构想历史上,曾有数个帝国用武力统一了欧洲的广大地区,像是罗马帝国、法兰克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纳粹德国。

而王朝联盟(Dynastic union)则是统一欧洲领土的和平手段,另外也有少数的国家联盟,如波兰立陶宛联邦、奥匈帝国和鄂图曼土耳其帝国。

作为具有整体性的、有别于其他各洲的欧洲观念始于中世纪(公元476年,日耳曼“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主要表现为基督教在全欧洲范围的传播和欧洲基督教文化圈的确立。

9—11世纪的欧洲战争带来的破坏,让许多人开始支持某些形式的欧洲统合,知名人士有威廉-宾(William Penn)、维克多-雨果、和朱塞佩-马志尼。

17世纪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朝臣萨利公爵在法王授意下,制定了一个由十五个欧洲基督教国家组成的欧洲联邦,以对付东方土耳其人和俄国人入侵的计划;这一欧洲联邦计划,要由法国领导实施。

这种主张反映了法国的霸权主义,为后来拿破仑所沿袭。

亨利四世1849年9月在布鲁塞尔、1859年8月在巴黎、1850年在法兰克福举行的争取欧洲和平的大会。

大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在巴黎大会上的著名预言:“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法国,英国,俄国)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到那时,两个巨大的集体——美利坚合众国和欧罗巴合众国将越过大西洋携起手来”。

维克多-雨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量的伤亡使得这些想法在西欧逐渐茁壮,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才开始采取实际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国家中出现了一种新思想:民族主义是战争的根源;欧洲未来需要强调超越国界的精神,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真正的欧洲共同体。

这一思想的两大代表人物:意大利反法西斯主义者阿尔蒂罗-斯皮内利(Altiero Spinelli)和恩斯托-罗西(Emesto Rossi)。

2020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学案:8.23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解析版)

2020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学案:8.23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解析版)
5.影响: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
[问题思考]
下图是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会标。这是哪一组织?该组织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之间强调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不具有强制性,
【自主探究】
一、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 1981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1987年,《单一欧洲法》生效;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等10国正式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
[思考] 根据史料一,分析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提示】 成员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个经济领域向多个经济领域扩展,程度不断加深。
史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思考]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元”诞生对西欧自身及美欧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
(2)三国之间努力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
5.趋势:美国积极推动把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到整个美洲,以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问题思考
有人以“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来形容北美自由贸易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主导的。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1年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签署条约,进一步阐明了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的主张。条约首先在总则中明确了:(1)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针对成员国本着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所拟定的共同目标,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2)规定各成员国的货币兑换率,以便实行单一的货币——欧元;(3)制定并且实行单一货币和统一的货币兑换率政策,以保障价格的稳定;(4)建立一个旨在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欧洲的联合
【课程标准】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课标解读】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客观规律所产生的现象。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是生产国际化、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需要加强合作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表现。

通过学习本专题,使学生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客观上存在的分工,促使一些国家在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集团。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双重影响:既具有排他性,但从整体上来看也促进着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

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一方面,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现象。

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发展掀起了新的浪潮,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

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要求掌握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基本情况。

【知识与能力】
1、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

2、简述欧洲国家从“欧共体”走向欧盟的历程, 认识欧洲联盟成立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3、概述欧元产生的影响,培养多角度、多层次理解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西欧经济在二战后进入“黄金时代”的共同原因,进一步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如何借鉴其合理的方法与正确的经验,学习用联系的方法看待问题,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搜集“欧共体”及“欧盟”成立的资料,了解整个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欧洲走向联合这段历史的学习,认识当今国际社会国家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树
立国际意识。

2、通过对欧洲走向联合的史实的归纳,得出一个别国家或地区怎样才能快速发展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进一步探讨一下我们可以借鉴哪些做法,从而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欧洲走向联合过程及影响。

难点: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教学内容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全球经济化发展的进程中,区域经济合作或区域经济一体化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

进入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中的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加速发展之势。

欧盟,前身是欧共体,它是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区域集团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全球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历史上,欧洲许多大国的统治者,都曾试图以武力统一欧洲,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二战后,美、苏势力在欧洲的影响急剧扩大,欧洲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下降。

面对欧洲相对衰落的形势,欧洲各国领导者又一次发出了欧洲统一的呼声。

从欧洲经济共国体到欧洲联盟,表明了欧洲经济的一体化到政治一体的进程,从当时的六国的合作到今天共有25国加入欧盟,尤其是统一货币欧元的流通……,这一切表明了欧洲正走向了联合之路。

本课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主要讲述:二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西欧各国经济在恢复的基础上,进入调整增长期,被称为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主要是欧洲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货币王国的世界公民”主要以欧元的流通为例,进一步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趋势。

【授课过程】
一、欧洲的联合
(一)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
1、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指的是
2、西欧经济“黄金时代”的表现:
(1)英国:
(2)法国:
(3)联邦德国:
3、探究:西欧经济进入“黄金时代”的共同原因?
探究:西欧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4、惨痛流血的历史
(1)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
(2)1870年普法战争;
(3)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4)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探究:渐入“黄金时代”的欧洲人民从惨痛的历史教训中得到?
(二)欧洲一体化进程
背景:二战后,美国、苏联势力在欧洲的影响急剧扩大,欧洲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下降。

欧洲在二战前在世界中处于主导的中心地位被美苏所代替。

西欧大国沦为二三流国家。

在新的格局下,西欧国家想要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影响,必须联合成一个整体。

为此,欧洲各国领导人发出了欧洲统一的呼声。

希望通过欧洲各国的联合,加强彼此间的经济与政治的合作,通过联合提高国际影响力。

同时,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专业化程度
日益提高,分工越来越细,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同其疆域面积有一定的联系,而西欧地区国家林立,无论在国小国都存在国内市场狭小和生产资源短缺的问题。

但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经济结构大体一致,文化传统相似,地理疆域联成一片,比较容易适应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客观要求,组建超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实体。

1、欧洲联合的原因:
探究:从内部、和外部因素分析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2、“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1)1951年,
(2)1958年,
(3) 1967年7月,
3、“欧洲联盟”的成立
(1)1991年
(2)1993年
(3)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4)欧盟成立的影响

②促进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4、统一货币-------欧元
(1)欧元诞生的过程
①1969年
②1971年
③1979年
④1989年
⑤1991年
⑥1995年
⑦1999年
⑧2002年
(2)欧元诞生产生的影响(两个有利于)
探究:在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中,其规模与合作领域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