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系统
儿童保健年度个人总结6篇

儿童保健年度个人总结6篇认真写个人总结可以更清晰地反思过去,从中吸取教训,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自己的工作表现,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儿童保健年度个人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儿童保健年度个人总结篇120XX年我院儿童保健工作在师疾控中心的指导下,院领导的高度支持下,儿童保健工作按儿童保健管理服务规范化为标准,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现总结如下:一、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儿童系统管理领导小组,有兼职儿童保健人员,从事儿童建档及系统保健服务,不定时下连队及社区体检访视。
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内容:1.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1周及28天有村保健员到儿童家中进行访视,同时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儿童保健手册。
2.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分别在婴幼儿3、6、8、12、18、24、30、36月龄时进行。
通过不定时的下乡随访及结合预防接种,今年共计建档100多份,其中新生儿50多份,系统管理人数152人,使新生儿访视率达到82%,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75.4%,系统管理率达到78%,较去年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定期召开连队卫生员会议,督促指导他们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并对其进行了保健知识培训及考试,使他们熟练掌握儿童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
四、健康教育宣传,我们利用版面、宣传单、宣传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进行家长课堂讲座,宣传一些保健知识及常见病的防治和生长发育的评价等内容,使家长了解到更多育儿的新知识。
总结今年的儿童保健工作,虽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上级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很多不足,在明年的工作中,总结今年的经验,结合预防接种为儿童提供优质的保健服务,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并利用每月连队卫生员例会的机会,为他们进行儿童保健服务方面的培训,切实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儿童保健年度个人总结篇2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园的各项工作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卫生保健也做了很多工作,完成了很多任务,各位保健老师都能严格、认真、规范地做好了各项卫生保健工作,使各项工作都得到顺利完成。
计划免疫知识

计划免疫知识一、什么是疫苗疫苗是利用病毒或者细菌经过严格复杂的技术工艺制造的生物制品,通过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二、计划免疫宣传日的由来计划免疫宣传日就是“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每年的这一天,既是广大儿童的节日,也是全国计划免疫工作者的节日。
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
80年代后,我国政府积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扩大计划免疫规划(EPI,Expanded Progrrammeon Immunization )并积极开展工作。
为了加强对该工作的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度,促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保证免疫接种率,有效地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达到最终消灭疾病的目的,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成立了全国计划免疫协调领导小组,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至此,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免疫接种程序: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即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在婴儿1周岁之前,完成程序中的所有基础免疫。
1986年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妇联、广播电影电视部、经济贸易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布通知,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和每年4月25五日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其近期目标是实现国家“七五”计划提出的1990年争取“使全国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
三、主题和意义1990年以来,每年选定一个重点内容作为当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的主题,尤其是紧紧围绕WHO“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行动纲领的要求,将消灭脊髓灰质炎作为“巩固和发展我国计划免疫工作成果,保护儿童健康”的一项重要目标。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每一年主题的确立对全国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普及计划免疫和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市民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也使每个儿童家长了解并深深体会到“计划免疫是每个孩子都应享有的权利”。
免疫规划工作个人总结(3篇)

免疫规划工作个人总结在单位领导的带领及鼓励下,过去的一年中,主要从事计划免疫工作,负责AEFI报告、AFP病例的监测、二类疫苗的统计、年报以及平时报表的统计报告等。
总结如下:1、本年度共报告148例一般反应,均按要求录入系统并做好个案报告卡和处理记录的归档,以及登记簿。
2、疾病监测要求每旬去监测哨点医院进行病例疑似病例的筛检工作,今年磐石要求麻疹疑似病例报告11例,现已全部完成麻疹疑似病例的排除工作,共送检11份,已做好个案调查表和送检单的归档工作,并在后期完善送检单和个案调查表的相应项目。
做到了档案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3、对各乡镇卫生院的二类疫苗的统计工作也已经完成。
今年单位领导为了更加规范的管理二类疫苗,安装了医院管理系统,对平时的二类疫苗出入库进行了数据化的管理,更清晰的做好了账物的统计工作。
4、____月份卫生局组织了对基层单位的半年工作考核,我主要负责的就是儿童的接种证查验工作,抽查____名适龄儿童,进行接种证与接种系统以及接种大卡的比对,进行快速评估工作,此次考核结束后,对半年工作的快速评估做了书面的总结。
5、在年底进行全年报表的整理汇总,并上报年报,督促各接种单位按要求完成年报的整理上报,明确个人职责,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确保年报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好全年工作的收尾,对于基层单位上报的报表,要进行认真的统计整理,做好汇总,并经领导确认后,上报到上级单位。
6、由于上级单位及相关领导单位的临时报表工作较多,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负责日常报表的上报以及汇总工作,确保科室内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7、在这一年当中,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个人素质,加强工作学习能力,确保更好的适应工作,更好的完成工作,在工作当中积攒经验。
在过去的一年工作当中,我学会了很多,在工作当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专长,更好的完成工作,但是,这些在面对以后更多的挑战时,就会显露出自身的不足,我要在____年的工作当中,更加努力的完善自己,提高业务能力,积攒工作经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在面对____年工作时,让自己以全新的精神状态去完成工作。
乙肝疫苗的研究现状

乙肝疫苗的研究现状1.乙型肝炎的感染流行和预防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流行区,几次大规模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平均约为10%,全国约有1 亿以上人口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报告的急性肝炎病例约270 万,其中10%~ 30%为急性乙肝病例;估计现有慢性肝炎约1200万例;每年死于肝病者不下30万例,其中半数为原发性肝癌,其中约有80%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我国育龄妇女HBsAg 阳性率为7%,按其HBV围产传播发生率为40%推算,每年约有60万新生儿成为HBV携带者,其中1/4最终可能发展成慢性肝病, 包括肝硬化和肝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尚无针对乙型肝炎的有效药品,疫苗接种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也是降低继发性肝硬化和肝癌的有效策略;早在1991 年我国就颁布了5全国实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规程,决定从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将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自90 年代以来,实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已成为中国控制乙肝的主要对策;实施以全体新生儿免疫为主,先城市,后农村,逐步纳入计划免疫,以达到在中国经过两代人的努力,使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2.乙型肝炎疫苗的种类血原性乙肝疫苗用高度纯化的乙肝表面抗原颗粒,以1∶2 000福尔马林灭活或以60℃10 h加热灭活的疫苗,是第一代乙肝疫苗;20 世纪初开始使用乙肝患者表面抗原阳性血清制备乙肝疫苗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1981年美国Merck公司研制成功了第一代乙肝疫苗,开创了病毒尚不能在实验室繁殖的情况下制备疫苗的先例;1983年中国血源乙肝疫苗也通过研究于1985年正式批准进行大量生产;血源乙肝疫苗安全有效,十几年里,为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这种血原性疫苗存在一些问题,如血源有限,带有一定的潜在性危险等;特别是近年来艾滋病流行,血液制品易受HIV 污染,致使乙肝血原性疫苗的使用在一些国家受到限制;然而乙肝血原性疫苗的生产使用说明,乙肝表面抗原的主要蛋白可以诱生良好的保护性抗体,使人免疫乙肝病毒的侵袭, 这一事实为研制乙肝第二代疫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重组乙肝疫苗又称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采用基因工程的重组技术,首先把HBsAg的基因片段插入酵母细胞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中,在体外培养增殖过程中组装或分泌HBsAg,将其收集,提纯之后制成的乙肝疫苗,国际上称为第二代疫苗;酵母系统表达的重组乙肝疫苗重组酵母合成的乙肝表面抗原经纯化灭活及吸附后制成,用于预防所有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它与血原性乙肝疫苗具有共同效果,但不含任何人血清成分,故更安全,更易被人们所接受;酵母系统表达的乙肝疫苗优点在于系统操作简单,表达量高,可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成本低廉;可以装配成表面抗原颗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是我国目前两大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之一,可代替血源乙肝疫苗;但是酵母表达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表达产生的HBsAg无糖基化,不能外分泌,产物的分离纯化较困难;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是乙肝易感者,包括婴幼儿、儿童和因职业关系接触乙肝病毒的成年人;但主要接种对象为婴幼儿,其次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性和转氨酶正常者,接种于上臂三角肌内;新生儿每次注射5μg,成人每次注射1ml10μg,免疫间隔为0个月、1个月、6个月共三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所产生的抗体与接种血原性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具有类似的免疫学性质和化学性质,这两种乙肝疫苗在健康人群中产生相同的抗体谱,因而这两种疫苗可以互换使用;已患有肝炎、急性传染病或其他疾病者禁用;对酵母或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注射时应备有肾上腺素,当有过敏反应发生时使用;表达的重组乙肝疫苗CHO指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使最早应用的哺乳动物表达细胞,由猴病毒SV40启动子控制表达HBsAg;同时,以二氢叶酸脱氢酶基因作为扩增筛选基因,获得高效表达HBsAg的细胞株用于生产;哺乳动物细胞系统表达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更接近天然形式,产物的分离纯化也较简单;但是,由于哺乳动物细胞对培养条件等方面要求比较高,尤其是传代细胞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潜在的致癌因子等,使其应用存在一定争议;此外,哺乳动物细胞系统表达的产品在质量控制方面比较严格,导致成本上升,其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重组CHO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肝的接种对象及乙肝易感者表面抗原阴性, 转氨酶正常,主要用于婴幼儿;一般易感染婴儿、儿童和成人,每次注射1ml10μg,免疫间隔为0个月注射、1个月、6个月共3针;3针后1个月100%抗体转阳;用于高危患者如肾透析患者及其他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者, 可用20μg/1ml规格;用于母体乙肝表面阳性特别是e抗原阳性的的新生儿, 应在出生后48h注射, 用20μg/1ml规格,注射间隔同上;亦可与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对患有肝炎、发热、急性慢性严重疾病或有过敏史者禁用;含前S2蛋白的乙肝疫苗与其它只含HBsAg的乙肝疫苗不同,这种疫苗是重组哺乳动物细胞系统表达的包含S抗原和preS的重组乙肝疫苗,被称为第三代疫苗;preS含前S1和前S2两部分,含有肝细胞结合序列和高效Th细胞表位,前S抗原的T细胞免疫反应能力可以弥补S抗原无反应的发生,因而含前S抗原的疫苗可增强S蛋白免疫原性,打破免疫耐受和提高疫苗应答率;由S +前S2+前S1蛋白组成的L蛋白,虽然含有完整的preS,但在表达时不能有效的装配颗粒及外分泌;其它重组乙肝疫苗除了酵母细胞和CHO之外,大肠杆菌也曾经作为表达系统应用过;但因为其表达的HBsAg的融合蛋白表达量不高,易降解,表达产物不成颗粒,对疫苗的免疫原性有影响,同时抑制宿主细胞生长,有毒害作用而没有扩大临床使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可以指导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具有糖基化,外分泌的特点,且产量非常地高;昆虫细胞表达的重组疫苗也许会成为具有应用前景的一条途径;除各种表达系统之外还有以腺病毒为载体的活疫苗研究;在美国入伍新兵中使用4型和7型口服腺病毒活疫苗已有20年以上的历史,证明它是安全有效的;利用腺病毒载体表达HBsAg蛋白乙肝疫苗是目前研究的目标,不但生产价格低廉,而比需注射3针的亚单位乙肝疫苗更易被接受和推广;新型乙肝疫苗联合疫苗乙肝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尤其是儿童期疫苗联合使用, 这样只需一针注射, 其结果无疑会提高免疫覆盖率;如百白破-乙肝四联疫苗、甲-乙肝联合疫苗;单剂疫苗目前正在用控释微粒技术研制单剂疫苗,该法是利用灭活疫苗一针注射诱导强的长期免疫应答;将疫苗包裹于无反应性且能很好耐受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丙交酯—聚乙交酯中, 疫苗依其在这些微球内的分布, 在不同时间释放出不同量, 这样可模拟不同时间间隔接种数剂疫苗;动物实验已获成功, 1剂含乙肝表面抗原的微粒诱导的免疫应答几乎与不同时间接种3剂的常规乙肝疫苗相同;佐剂改良型疫苗我国通常采用的佐剂为铝佐剂,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且对阻断病毒母婴传播和细胞内寄生的HBV 无法产生免疫作用;目前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的佐剂系统———SBAS4;SBAS4即史克必成佐剂系统,是利用脂质A的衍生物单磷酞脂质AMPL制备的低毒性的3-O-脱酞基-MPL与铝盐配伍成佐剂系统;同样抗原剂量的以SBAS4为佐剂的乙肝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且适合两剂接种程序;美国首先开发出治疗性的T细胞表位肽疫苗,在一次研究中26名健康受试者和90名慢性乙肝炎症患者接受了免疫;结果显示,疫苗安全、耐受性好,在74%的健康人群中免疫刺激产生特异性T细胞和HBV特异CTL;但是因为健康受试者样本太少,所以真正的免疫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接受免疫的慢性乙肝患者中只有45%经过免疫刺激产生特异性T细胞和HBV 特异CTL,说明慢性乙肝患者存在免疫耐受; 3.乙型肝炎疫苗注射无弱应答现象在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中国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系统之后,直至2002年全面实施儿童乙肝疫苗计划管理,全国HBV总体感染率明显下降,体现了接种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的良好的预防和控制效应;但对于个体而言,部分个体对乙肝疫苗接种表现出无应答或低应答;研究表明,健康人群中无应答率为10%~15%;对乙肝疫苗弱应答或无应答一直是影响某些个体免疫接种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其体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个体因素,例如性别、年龄、遗传因素、体质指数、免疫耐受等;这里主要关注疫苗因素和接种因素;疫苗因素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与疫苗种类有关;对不同厂家生产的乙肝疫苗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乙肝疫苗诱导抗-HBs阳性平均滴度有明显差异;疫苗剂量的不同也能带来滴度的差异;在一定剂量的范围内,高剂量疫苗注射的抗体阳转率和免疫后24 个月抗体平均滴度一般高于低剂量注射;而且对于母亲为HBV携带者的婴儿常规接种疫苗免疫应答性差者,第一次接种加大剂量可以提升免疫效果;不同免疫佐剂会影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以rhGM-CSF联合乙肝疫苗复种对无弱应答者的免疫效果优于单纯复种,rhGM-CSF有利于提高机体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先注射rhGM-CSF再接种乙肝疫苗,可提高抗体应答率,rhGM-CSF能够促进免疫低下个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前文提到的SBAS4也有类似的作用;乙肝病毒变异乙肝疫苗是针对主要病毒亚型制备,使用的疫苗未包含病毒变异株的基因;如果遇到罕见的亚型,现有的乙肝疫苗也无法产生保护效应;接种因素接种途径、部位、针次、医生操作方法不正确等也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低有关;研究证实,皮下接种乙肝疫苗效果最差,皮内接种次之,肌内注射最佳;接种部位以上臂三角肌最佳,臂部效果较差;因臂部脂肪较厚,接种疫苗后延缓进入血循环,影响了与巨噬细胞的接触和淋巴细胞的反应;也有研究表明,对肌内注射疫苗后无应答者改用皮内接种,每2周1次,接种8周后,抗HBs即可由阴转阳,表明更换接种途径可使无应答者出现应答;增加针次也可以可以提高接种的成功率;特别是针对注射疫苗后无应答者,增加次数注射加强针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应答效果;免疫程序对不同免疫接种程序疫效果的研究表明,采用0、1、2个月A组和0、1、6个月B组分别给予乙肝疫苗10μg肌注,结果A组血清抗-HBs在3、6个月时已明显升高,B组则升高不明显,待24个月时B组血清抗HBs含量高于A组;该研究结果提示,短期内重复注射对乙肝病毒密切接触者有预防效果,较长时间B组重复注射适合大面积预防接种;国外研究者也认为,按0、1、6月程序接种比0、1、3月程序预防接种果更好,进一步研究显示,0、1、6 组与0、1、7组和0、1、8三组间免疫效果无显着性差异;所以现在主要采用免疫间隔0个月、1个月、6个月进行注射;4.总结乙型肝炎是传染性强且难以治愈的病毒性疾病,乙肝疫苗是目前控制乙型肝炎感染率的最有效手段,近些年的实行接种的免疫效果有目共睹;针对乙肝疫苗注射无应答的情况,加大剂量、针数,或者改变疫苗的注射方法、种类,也许会达到一定的免疫效果;目前,各种新型疫苗,如单剂疫苗、佐剂改良疫苗和治疗性疫苗是乙肝疫苗研制的重要方向;参考文献1陈永红,陈小丽. 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新进展. 免疫学杂,2012,2832Wen YM,Liu HJ,Chen HZ,et al.Studies on intrahepatic hepatitis B virus DNA in 98 viral hepatitis B patients.Chin Med J,1986,993Yamada T,Iwabuki H,Kanno T,et al. Physicochemical and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envelope particles exclusively consisting of the Entire L pre-S1 + pre-S2 + S protein.Vaccine,2001,1923-244 Hunter RL. Overview of vaccine adjuvants: present and furure. Vaccine, 2002, 20Suppl 35 Aucouturier J, DuPuis L, Ganne V. Adjuvants designed for veterinary and human vaccines. Vaccine, 2001, 1917/196 陆璐,陈云华,刘骁,何景雄.乙肝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67 Inchauspé G, Michel ML. Vaccines and immunotherapies against hepatitis B and hepatitis C viruses. J Viral Hepat,2007, 1418陈敏,陈清,陈思东,等. 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弱应答影响因素的分析.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1929Singh NP,Mandal SK,Thakur A,eta1.Efficacy of GM-CSF as an adjuvant to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results of a prospective,randomized trial. Ren Fail,2003,25210 姚军, 陈永弟.国产乙肝疫苗成人免疫效果观察.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4。
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免疫规划工作总结免疫规划工作总结1一年的工作接近尾声,我院的计划免疫工作在县卫生局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职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圆满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组织机构管理我院领导重视预防保健工作,建立健全预防保健组织机构,保健部人员稳定,技术力量雄厚,定期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的业务培训,掌握最新的免疫规划知识,及时传达给乡村医生。
二、工作指标完成情况1、7岁以下儿童建卡率达到100%。
2、本年度全镇卡介苗应种1522人,实种1522人。
脊灰疫苗应种5752人,实种5752人。
百白破疫苗应种6459人,实种6459人。
麻风疫苗应种1673人,实种1673人。
麻腮疫苗应种1661人,实种1661人。
乙脑应种3135人,实种3135人。
乙肝疫苗应种4700人,实种4700人,其中第一针及时接种率为99.6%。
白破疫苗应种1089人,实种1089人。
流脑疫苗应种5414人,实种5414人。
3、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
4、无接种事故发生,无脊灰发生。
三、生物制品管理及冷链运转我院按上级要求坚持疫苗主渠道进货,按要求正确存放管理,认真填写出入库登记,疫苗使用的数量与接种人次数相吻合,每月对疫苗及注射器进行自查,发现过期、破损疫苗按要求处理。
严格执行安全注射管理制度,冰箱温度保证在规定范围内,认真登记冰箱温度记录,定期除霜,保证疫苗贮存质量,各村医生必须携带冷藏背包和冰排领取疫苗。
四、生命统计工作我院利用乡村医生例会,每月统计一次村级出生死亡情况,及时整理、登记、核查、建卡、建证,计划免疫接种卡片保持清晰,项目填写完整,正卡由保健统一保管,副卡由各行政村卫生所登记保存,各村副卡、接种证必须与正卡吻合;各村医生要在每月例会时上交本月本村儿童出生、死亡名单,上报免疫规划报表,并及时转录本村本月儿童接种信息。
五、学校卫生工作主动与教育部门协调,摸清学校学生底数,搞好各村小学新生入学查验证工作,保证各儿童有明确的、详细的、正确的接种史,及时补种、补证。
免疫规划试题及答案

免疫规划试题及答案一、预防接种部分:1、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D )A计划免疫B冷链工程C扩大免疫规划D冷链系统E疫苗供应系统2、哪种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B )A卡介苗B狂犬疫苗C乙肝疫苗D流脑疫苗3、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点停留观察(D),无异常后再离开。
A 5分钟B 10分钟C 20分钟D 30分钟4.使用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几周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减毒活疫苗几周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A)A 4,2B 2,4C 3,1D 1,35.需要在2月龄接种的疫苗是:(A )A脊髓灰质炎疫苗B百白破疫苗C卡介苗D乙肝疫苗6.可以在-20〜8c需要运输的疫苗是:(A )A麻疹疫苗B卡介苗C百白破疫苗D.乙肝疫苗7.皮下接种注射的疫苗是:(A )A麻疹疫苗B白破疫苗C百白破疫苗D乙肝疫苗8.现场接种时,接种证上不需要登记的资料是:(D )A疫苗名称B接种时间C疫苗批号D环境温度9.预防接种的常见技术方法不包括:(D )A皮下注射B皮内注射C肌肉注射D静脉注射10.乙肝疫苗不主张臀部注射,主要原因是:(D )A易损伤坐骨神经B易损伤腓总神经C臀部肌肉丰富,疫苗吸收太快D臀部脂肪丰富,妨碍疫苗吸收11.不适合肌内接种法的疫苗为:(D )A百白破疫苗B狂犬疫苗C乙肝疫苗D麻疹疫苗12.适合皮内接种法的疫苗为:(A )A卡介苗B流脑A+C疫苗C麻疹疫苗D风疹疫苗13.预防接种应首选哪种注射器:(C )A玻璃注射器B标准型一次性注射器C自毁型注射器D以上三种均可14.如何正确开启疫苗:(A )A.首先将疫苗安甑尖端的疫苗弹至底部,用砂轮在安甑颈部锯一圈,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安甑颈部,用消毒干棉球包在安甑颈部将其折断。
B.用砂轮在安甑颈部锯一圈,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安甑颈部,用消毒干棉球包住安甑颈部将其折断。
C.首先将疫苗安甑尖端的疫苗弹至体部,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安甑颈部,用镊子敲开安甑。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攻略来了,宝爸宝妈快收藏!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攻略来了,宝爸宝妈快收藏!在人体当中免疫系统是最为重要,其是人体的重要屏障,能够使得人体患疾病的发生率得到降低,而新生儿在出生之后会面临着许多的病菌威胁,由于其免疫能力较低,因此发生疾病的概率较高,但预防接种能够有效的对于病菌进行抵抗从而降低疾病发生,是合理对于儿童进行健康干预的重要措施,此外疫苗还能够对于常见疾病进行强预防,因此家长应当重视预防接种以及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但是许多父母对于疫苗以及接种了解并不多,因此本文对于疫苗规划进行探讨说明。
1.疫苗的重要性在儿童当中提升疫苗接种率是能够保障儿童机体免疫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免疫接种能够对于病菌进行有效的抵抗,免于儿童健康受到威胁,但实际上部分家长对于免疫的重要性认知不高,并且对于免疫接种缺乏认知,从而导致儿童并没有接种疫苗,或者在适应的年龄段接种相应的疫苗,导致儿童的免疫力较差,主要是由于许多人在认知到疫苗的重要性之后,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过了接种的时间已经没事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即使是已经过了接种时间,也可以进行接种,叫做补种。
1.儿童免疫接种计划意义在儿童疫苗接种当中,其原则应当是给予儿童最为全面的保护,使得幼儿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患上疫苗本身可以进行预防的传染病,在进行疫苗的选择当中,有需要自己掏钱的疫苗,还有免费的疫苗,但是家长朋友应当以效果作为最优的选择。
进行疫苗接种时,应当效率优先,及时接种,这主要是由于尽早的接种了疫苗之后,能够尽早的受到保护,但是通常情况下,疫苗的选择以及如何打疫苗都是有相对应的时间,家长朋友应当按时间进行疫苗的接打,不应当一股脑的将疫苗全部打上,这会对于儿童产生危害。
一般情况下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打疫苗对于身体无害,但是现如今接种疫苗是对于传染病进行预防的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而通常疫苗使用的是活菌疫苗以及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这三种生物制品,正常的疫苗接种非常的安全,并且对于身体无害,但是如果多次打疫苗超剂量或超次数进行接种,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伤害。
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现况

《中国数字医学》2015年第10卷第3期 83
信息化论坛
Information Forum
美国的IIS(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截至2012年,该系统 已覆盖全美86%的<6岁儿童[1],其 主要功能包括:协助识别疫苗可预防 疾病的高危人群;整合信息,提供官 方的免疫接种记录;免疫接种预约、 提醒;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等。类似的系统还有欧洲运行时间最 长的英国儿童保健计算机系统,以及 世界上第一个以全人口为基础的澳大 利亚预防接种登记系统[2]。
84 China Digital Medicine,Eec.2015,Vol.10,No.3
信息化论坛
Information Forum
Logistimo系统可用于实时监测疫苗可 用性和缓冲库存。 2.2 我国应用现况 预防接种信息管理 系统在我国的具体应用各 省 略 有 差 别,但其核心基础功能已得到广泛 应用。 2.2.1 接种点客户端功能应用 2.2.1.1 预防接种信息管理 2007年11 月底前,我国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 位基本完成儿童预防接种基础数据库 的建立。并通过后续建立的全面、准 确的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为疫苗 接种率的评估监测、入托及入学查 验、异常反应监测及处理等提供基础 的数据信息支持。 2.2.1.2 疫苗管理 通过预防接种信息管 理系统,工作人员可实时了解疫苗的 库存及使用情况,以便进行及时的调 拨、补给。吉林、河北、浙江等地区 使用疫苗电子监管系统,通过疫苗监 管码,实现对疫苗基本信息、流转情 况、库存情况等全程化管理,在很大 程度上提高了疫苗管理的准确性和及 时性[7]。 2.2.1.3 冷链管理 冷链管理功能模块主 要包括冷链设备维护信息、温度记录 等,以便工作人员对疫苗冷链管理信 息进行记录、备案、查询,确保疫苗 冷链安全。无锡市滨湖区等地区建立 并应用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控系统, 通过配置安装GPRS无线温度监测仪的 医用冰箱,自动记录和实时监测冷链 温度,并可依据不同情况自动启动三 种预警模式,向管理人员发送报警短 信,使冷链系统运行更稳定,温度数 据准确可靠[8]。 2.2.1.4 预约管理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 可根据儿童接种方案、每日预约人 数、工作时间等情况设置儿童预约时 间,并通过打印预约单提醒儿童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系统
基于健康档案的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平台
《海天众意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分系统》对计免儿童建档,自动生成和打印计免日程表、记录计免接种和异常反应情况,满足国家基础/增强计免和地方自定义疫苗接种管理。
遵循《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等最新国家标准研发设计的系统。
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中的分系统,可共享其它分系统的相关数据。
我们提供不同使用范围、系统结构的版本以满足各单位的需求,可参照下表选择您需要的产品:
1功能简介
包含儿童基础档案、免疫接种、接种反应、预约管理、统计分析、绩效统计等功能。
2儿童基础档案
儿童基础档案以儿童为中心,以个人档案的形式组织整个档案。
直观地显示儿童基本信息、接种情况等。
3基本资料
记录和管理儿童个人基本信息(出生信息、姓名、健康状况、血型、户口、住址等)以及父母情况。
4免疫接种
5免疫接种表
医生只需一次性设置儿童应接种的疫苗名称和年龄,保存设置后系统默认每一个纳入管理的儿童都需要完成这些接种。
5.1接种记录与管理
儿童接种时,自动显示已接种疫苗信息和未接种疫苗的清单,接种一次疫苗,医生只需选中本次接种的疫苗名称点击“接种”按钮,非常简单完成接种管理操作。
同时系统可记录儿童接种异常反应信息。
5.2打印接种预约表
每次接种后,系统可自动生成新的预约清单,家长清楚地了解什么时候应接种哪些疫苗。
6预约管理
可查询一时间段内应来接种、过期未接种的儿童信息、数量,方便科室医生了解近期可能的工作量,合理安排人员与作息时间。
7短信服务平台
对近期需接种和超期未接种的儿童家长自动发送短信通知。
8家长网络查询
家长可通过网络查询儿童已接种和应接种的信息,开辟医院与孕产妇间多渠道的联系,提升医院形象与服务水平。
9强大信息查询
可按条件如日期、姓名、性别、地址等多种条件快速准确地查询所需要的信息。
10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能方便科室领导和院长即时掌握科室及各保健医生工作量,对绩效考核提供真实的依据,对联网用户卫生局领导查询统计各单位工作量,按工作量发放相关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