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胸段椎旁阻滞ppt课件

2019/9/4
4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的优势
• 1.可直视神经结构、邻近解剖结构(尤其 各种变异)和局麻药的扩散情况,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 2.减少局麻药的用量,从而降低其导致的全 身毒性。
• 3. 提高神经阻滞效率,延长围术期镇痛时 间,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2019/9/4
5
超声引导TPVB优势
2019/9/4
21
2019/9/4
22
超声引导下胸段椎旁阻滞
2019/9/4
1
什么是椎旁阻滞?
• 椎旁神经阻滞:是将局麻药物注射在出椎 间孔的脊神经附近(椎旁间隙)从而阻滞该侧
的运动、感觉和交感神经,达到同侧躯体 麻醉效果的一种方法。
2019/9/4
2
胸椎椎旁阻滞的适应症
(1)用于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带 状疱疹、胸部外伤疼痛等症的治疗。 (2)可通过阻滞交感神经治疗或缓解 心绞痛以及伴随有内脏神经痛症状的 交感神经痛、胸椎痛等痛症。 (3)开胸手术麻醉以及后镇痛。
2019/9/4
7
胸段椎旁阻滞的解剖基础
2019/9/4
8
椎旁矢状位的超声图像
2019/9/4
9
平面内法(IN—PLANE)
2019/9/4
10
平面内法(IN- PLANE)
2019/9/4
11
2019/9/4
12
2019/9/4
13
平面外法(Out of Plane)
2019/9/4
18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2019/9/4
19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显瘢痕,患者较难接受,且手术伤口大影响恢复,加大了感染、肠梗阻风险。
相较于开腹手术,TVH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利用阴道这一天然通道,最大程度减少对机体表面皮肤的创伤。
但是由于TVH具有手术视野狭窄,暴露部位不充分缺点,给手术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LAVH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式子宫切除术,在腹腔镜的辅助下通过阴道切除病变子宫的手术[5]。
能够有效放大手术视野,能更清晰直观地观察腹腔内情况,及时解决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LAVH组术中出血量较TVH组明显少(P<0.05)。
提示LAVH组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风险。
究其原因是,该种手术模式微创且术野清晰,既能大幅度减少手术创伤,又有利于医生在切除子宫及周围组织过程中准确避开出血点。
本研究还发现,LAVH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较TVH组短(P<0.05),推测其原因是LAVH在腹腔内操作,手术范围扩大从而降低手术难度以及手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利于术后恢复,从而减少住院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LAVH组患者术后盆腔血肿、盆腔积液等术后并发症少于TVH组(P<0.05),提示LAVH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不会增加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LAVH与TVH治疗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均具良好效果,其中LAVH手术时间长于TVH,对手术器械设备及熟练度要求较高,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对患者预后康复有利。
参考文献[1]刘亚敏,吴和子,余海洋.改良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治疗非子宫脱垂良性子宫病变的效果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7,26(4):51-54. [2]胡茜茜,陶应珍.两种术式治疗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的效果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2):4680-4682.[3]周玲.阴式与腹腔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的临床疗效对比[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4):37-39. [4]蔺明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刊,2018,53(6):626-628.[5]李子军,郑雅琴,徐仙凤,等.顺行式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9):1200-1204.(收稿日期:2020-12-25)【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路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

01
02
03
04
神经损伤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注射针误 入神经或刺伤神经,可能导致
神经损伤和功能障碍。
药物过敏
部分患者可能对局部麻醉药或 其它药物出现过敏反应,严重
时可能导致休克或死亡。
注射部位疼痛
注射过程中或注射后,可能会 出现注射部位疼痛、酸胀等不
适感。
感染
如果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 格,或注射部位已有感染灶存 在,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对于一些解剖结构异常或复杂病例,超声 引导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操作,提 高手术效果。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进一步优化技术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加强培训和教育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是一项新技术,需要加强医生和相 关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果和安全性
效果评估
1 2 3
镇痛效果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能够准确地将药物注射到 目标神经周围,迅速发挥镇痛作用,减轻患者疼 痛。
操作简便
通过超声实时监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神经和周 围结构,使得操作简便、快速,减少操作时间和 难度。
安全性高
由于超声引导下操作可视化,可以避免盲目穿刺 可能带来的损伤和并发症,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规范,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准确位置
医生应熟练掌握超声技术和解剖 知识,确保椎旁神经阻滞的准确 位置,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
监测生命体征
在椎旁神经阻滞过程中,应密切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呼 吸、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便及
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04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的步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势与短板

72博 览时尚健康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June 2020 Vol.20 No.11杨 戟 邛崃市中医医院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势与短板在临床上,胸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故急性疼痛是患者术后的常见症状,其疼痛程度不一,若疼痛控制不当有可能继发肺炎、肺不张、肺栓塞等问题,甚至有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日后生活质量。
因此,术后镇痛是胸科围手术期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往,胸段硬膜外镇痛是胸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常用手段,但近年由于外周神经阻滞技术以及可视化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推广,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成为了胸科手术后镇痛的主要手段。
防止秋天的干燥。
秋季养生和春季养生有相同之处,春季是阳气初发,采用捂一捂的方法保证阳气初发;而秋季是阳气内敛的时期,可以采用冻一冻方法来利于阳气收敛。
由于秋季气温下降,许多家长害怕孩子受冻,及时对孩子增加衣物,在秋季增加衣物会导致孩子经常性出汗,该种情况下会出现风寒由体表入侵,引起孩子感冒。
另外,在秋冬季节人们反复出汗,容易伤及身体内的津液,久而久之导致人们身体虚弱。
因此,为保证秋季人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采用冻一冻方法,使身体健壮起来。
4.冬季养生中医理论中认为冬季在五行中属水,主敛藏,该种时段是肾气最旺盛时期。
冬季是万物凋零的季节,该季节气温寒冷。
冬季是阳气收藏,阴气最盛时期,冬季养生要顺应万物收藏的自然法则进行养身。
冬季养生需采用保阴潜阳,藏精御寒为主要原则。
在冬季主要养身为藏,阳气内走过程中,脾胃运化功能会增强,所以在冬季人们会感觉食欲大开,这也是人们的身体需要补的时候。
如果在冬季中身体为阳虚患者,可以采用食补的方法来弥补身体的阳虚,食物中可以使用羊肉,当归等食物。
但在冬季注意使用辣椒,该种物质容易导致人们上火。
阴虚体质的患者,可以使用老鸭汤滋补,也可以使用冬虫夏草滋补。
气虚患者在冬季养生中,可以使用黄芩童子鸡进行滋补。
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阻滞PPT

优点
01
02
03
04
可视化操作
超声引导可以实时显示进针过 程,减少损伤周围血管和神经
的风险。
准确定位
通过超声图像,可以清晰地看 到胸椎旁的解剖结构,确保针
头准确放置在目标位置。
减少并发症
由于可视化操作和准确定位, 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
降低。
适用于各种患者
对于肥胖、脊柱畸形或其他影 响传统定位的患者,超声引导
心血管功能影响
胸椎旁阻滞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和 心动过缓等心血管功能不良反应
,需要谨慎使用。
04
CATALOGUE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的实施
操作前的准备
患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是否存 在禁忌症,如局部感染、凝血障碍等。
设备准备
确保超声设备和麻醉相关物品准备齐全,包括超 声探头、麻醉药物、注射器等。
适应症
适用于多种胸部手术的术后镇痛,如 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等。此外,还 可用于治疗慢性胸壁疼痛和胸膜疼痛 。
02
CATA
01
02
03
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超声波具有良好的方向性 、穿透性和反射性,能够 清晰地显示人体内部结构 。
实时成像
通过高频探头,将超声波 转换为实时动态图像,能 够清晰地显示目标区域的 结构和毗邻关系。
慢性胸痛
对于慢性胸痛患者,胸椎旁阻滞可 以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缓解疼痛 ,改善生活质量。
胸椎旁阻滞的禁忌症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胸椎旁阻滞需要穿刺胸膜,如果患者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会 增加出血和血肿的风险。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胸椎旁阻滞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对于严重心 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引言部分介绍了胸腔镜手术的发展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意义。
正文部分从胸腔镜手术中的神经阻滞技术出发,探讨了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优势,并详细描述了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具体操作及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结合手术效果和优势评价,展望了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前景,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先进技术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关键词】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神经阻滞技术、操作技巧、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前景展望。
1. 引言1.1 胸腔镜手术的发展胸腔镜手术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发展至今,已成为胸外科手术的重要技术之一。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逐渐成为患者和医生们的首选。
胸腔镜手术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肺部疾病、纵隔疾病等,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术后疼痛较轻。
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胸腔镜手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还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胸外科手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2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意义匮乏的口号就不要输出。
感谢合作。
在胸腔镜手术中,神经阻滞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手术结果至关重要。
通过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实现对神经的精准定位和注射,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可能出现的误伤血管或其他重要结构的风险。
这种高度精准的神经阻滞技术,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疼痛,还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更在于改善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术后恢复。
这种先进的技术为胸腔镜手术带来了更加精准和人性化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意义。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胸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胸腔镜手术在各种胸部疾病的治疗中已经成为常规的治疗方法。
胸腔镜手术的优点在于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方面,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对于病人的疼痛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手术过程中需要深度呼吸,同时又需要病人保持安静,因此需要进行麻醉和疼痛控制。
而胸椎旁神经阻滞就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疼痛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病人术后疼痛,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是目前最为先进的神经阻滞技术之一。
其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等方面。
因此,近年来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胸腔镜手术中,疼痛控制非常重要,因为胸腔镜手术需要长时间的深度呼吸,并需要相对较大的肌肉力量,因此会带来很大的疼痛感。
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神经阻滞可以减轻病人在手术后的疼痛,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在手术前,需要对病人进行彻底的术前评估,确定疼痛的类型和部位。
同时需要注意病人的术前准备工作,如禁食禁水等。
手术过程中,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这对于手术的成功非常关键。
在手术中,医生需要精心的观察病人的疼痛状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同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
总之,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疼痛处理方法,在胸腔镜手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超声引导可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轻手术过程中病人的疼痛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增强病人的治疗体验,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各种胸部疾病的微创手术技术。
在进行胸腔镜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常常需要进行胸椎旁神经阻滞来减轻手术患者的疼痛感。
传统的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通常是依靠解剖标志来确定神经阻滞的位置,然而这种方法有时会存在误差和风险。
在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来帮助麻醉医生准确定位并且精确注射麻药到胸椎旁神经附近的方法。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降低了手术患者的疼痛感和不良反应。
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胸腔镜手术是通过在患者胸部进行微创手术来进行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
由于手术部位较为特殊,患者常常会感到明显的疼痛,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手术过程的舒适度,麻醉医生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来实现胸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
而胸椎旁神经阻滞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局部麻醉方法。
胸椎旁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局部麻醉药物作用于胸椎旁神经以达到减轻疼痛感和使手术部位麻木的方法。
传统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常常是通过依靠麻醉医生对患者的胸部解剖标志的判断来确定神经阻滞的位置。
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比如神经位置的变异性、解剖结构的遮挡和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都会导致神经阻滞的准确性和成功率有所降低。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超声引导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会越来越普及和成熟。
未来,我们也期待这种技术可以得到更多的改进和创新,为胸腔镜手术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局部麻醉技术。
我们也希望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可以应用于更多的微创手术领域,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诺声超声产品市场企划部
•PVB的历史
•PVB的优势
•PVB的解剖
•PVB的应用
•PVB的超声扫查方法
•胸椎椎旁阻滞是通过将局部麻醉药注射进椎旁间隙内而实现,阻滞包括胸椎脊神经及其分支以及交感干。
•1905年由Sellheim首先在Leipzig 报道,替代腰麻用于剖宫产术麻醉
•也有报道认为是在1908年Tuebingen开始的
•1920s应用极为流行:心绞痛、癌痛、股骨颈骨折、肢体缺血痛,室上性心动过速,哮喘,辅助排石,带状疱疹痛•1950s-1960s 文献报道几乎消失•1970s,阻力消失法引入后,再度流行
•单次注射可扩散2-6个节段,镇痛效果更好•麻醉药物用量减少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
•患者满意度增加
•住院时间缩短
•4-8h和48h VAS评分相当•吗啡用量相当
•尿出溜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低血压发生率减少
•肺部并发症降低
•失败率降低
●并发症
➢损伤胸椎旁神经
➢误入硬膜外腔、硬膜下腔或蛛网膜下腔注射
➢误入胸膜腔导致气胸
➢阻滞后的瘀斑和血肿
●注意事项
➢正确的超声解剖图像定位,尤其是胸膜的定位,是成功实施超声引导下阻滞的关键
➢进针或注射时,若出现任何明显的疼痛或突然增加的阻力,则提示穿刺针位置错误,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重新调整穿刺
针的位置
➢患者对疼痛的反应是判断穿刺针位置是否正确的关键信号,应避免使用过多的镇静剂
直视下操作,明确定位和深度可观察药物扩散及引导导管放置增加了成功几率
减少了气胸、血肿等发生率
确保区域麻醉效果
确保连续性神经阻滞导管位置
正确
增强了初学者信心
增加了安全性
确保麻醉和镇痛的效果
增加患者满意度
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医院效益
●胸椎共12块,其棘突呈叠瓦状,超声
上横突与椎体在同一个平面,紧挨着椎体,棘突为下一个平面
●胸椎的关节突前后重叠,超声上显示
是一平线
●脊髓胸段发出的胸神经共12对,在同序胸椎下缘穿出,都有
前支和后支
●胸椎旁间隙
呈三角形
前界:壁层胸膜
内侧:椎体或椎间盘
后界:横突,肋横突韧带
肋间内膜
适应证:胸壁、乳房区域手术操作及镇痛;肩胛骨、肋骨骨折手术操作及镇痛
●患者体位:坐位、侧卧位或
俯卧位
●探头类型:高频线阵探头或
低频凸阵探头
●体表找到C7,T7,棘突,横
突等骨性标志点
●扫查模式:MSK或NRV
●扫查频率:Res或Gen
●目标深度:2-4厘米,设定深
度3-6厘米
●长轴平面内法●短轴平面外法
1、用手摸确定骨性标志,明确目标
节段,将探头垂直于背正中线目
标节段的棘突上
2、探头内侧端在背正中线上,显示
目标阶段的棘突和下一阶段的横
突
3、向上移动探头,
将探头放置在
两根肋骨之间,
有时可见横突
4、关节突(棘突旁高亮
的横线)深部和其外
侧(1cm左右)与胸膜
围成的空间即为胸椎
旁间隙
5、从探头外侧进针,避
开胸膜,将针头放置
在关节突和胸膜之间
的间隙
1、明确目标节段,背正中线旁开2-3cm,
探头平行于背正中线放置在目标阶段
的棘突水平,此时探头垂直于横突,
且探头中间位于两个横突之间
2、从外侧向内侧移动探头,超声下肋骨的表现:位置浅表,轮
廓为圆形。
而横突位置更深,轮廓呈方形。
3、从探头外侧中点(横突之间)进针,针尖深度在横突表面深部1cm
●为什么胸椎旁阻滞成为热点?
●胸椎旁阻滞应用在哪些地方?
●胸椎旁的解剖结构(临床)
●胸椎旁扫查前的准备工作
●胸椎旁有哪两种种扫查方法?
●胸椎旁的扫查方法(销售了解,临床练习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