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合集下载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安全有效的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
适当的靶神经结构的成像和探测 熟练的实时示踪穿刺针前进 判断局麻药在靶神经周围扩散
臂丛相关解剖基础
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 支大部分构成,经椎动脉后方、斜 角肌间隙向外侧穿出,组成三条干: ①C5、C6前支组成上干 ②C7前支单独成为中干 ③C8前支和T1前支大部分合成下干
多普勒效应
❖由于声源和接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引起声 波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 1. 两者作相向运动时,接收到的声波频率高 于声源所发出的频率。 2. 两者运动方向相反时,接收频率低于声源 发出的频率。
❖超声多普勒技术用于检测心血管内的血流方 向、流速等。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 CDFI
旁的臂丛神经下干前、后两股间注入局麻药。
❖超声引导下进针到浅表的神经束之间,注入局麻 药5-8ml,神经束(上干的前、后两股)可因药液 的注入而分散开
❖超声引导下进针到浅表的神经束之间,注入 局麻药5-8ml,神经束(上干的前、后两股)可 因药液的注入而分散开。
❖稍倾斜穿刺针,即可进针到下干的前、后两股 之间,注入局麻药5-8ml,使臂丛神经被局麻药 完全浸润。
超声技术的基础知识
• 两个重要的概念
– 穿透性
与波长相关
– 分辨力
与频率相关
– 分辨力(频率)提高时,穿透性(波长)便降 低。
医学诊断超声常用频率
❖(不同电振荡频率形成不同频率超声波)
❖7~10 MHz 用于浅表器官成像,如甲状腺、神经、颈部及四肢血 管,穿透 4~8 cm。
❖2.5~5 MHz 用于心脏、腹部成像。特点穿透力强,穿透深度 15~ 20 cm。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课件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课件

04
并发症及处理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致局部感染,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02
出血:可能导致局部出血,需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过敏反应,需及时进行抗过敏治疗
气胸:可能导致气胸,需及时进行胸腔穿刺排气
05
神经刺激:可能导致神经刺激,需及时调整阻滞参数
谢谢
穿刺技术
超声引导:使用超声设备实时观察穿刺过程,确保穿刺准确性
定位腰丛神经:根据超声图像,准确定位腰丛神经的位置
穿刺针选择:选择合适的穿刺针,确保穿刺效果
穿刺操作: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腰丛神经,进行神经阻滞操作
确认穿刺效果:通过观察患者反应和超声图像,确认穿刺效果
拔出穿刺针:操作完成后,拔出穿刺针,结束操作
10
2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操作步骤
超声定位
患者体位:仰卧位,腰部弯曲
超声探头放置:在腰部两侧,平行于椎间盘
超声图像观察:观察椎间盘、神经根和硬膜囊
定位针穿刺:在超声引导下,将定位针穿刺到目标神经根附近
注射药物:在定位针引导下,将药物注射到目标神经根附近
拔出定位针:注射完成后,拔出定位针
观察效果: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评估阻滞效果
操作注意事项: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
术后注意事项:观察患者反应,预防并发症等
操作技巧和要点
超声探头的选择:选择高频探头,提高图像分辨率
01
超声图像的识别:识别腰丛神经及其周围结构,避免损伤
02
穿刺针的选择:选择细针,减少对组织的损伤
03
穿刺角度和深度:根据超声图像调整穿刺角度和深度,确保准确穿刺
演讲人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课件
01.

医学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一例ppt培训课件

医学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一例ppt培训课件

坐骨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连接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最高点,在此连线上 方将探头与坐骨神经走行方向垂直放置,坐骨神 经横截面呈椭圆形,位置变深,其表层仍为臀大 肌,内外侧分别为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采用 短轴平面内技术。可从探头的内侧或外侧进针, 将针尖置于坐骨神经的表面,注射20ml~30ml 局部麻醉药。
麻醉过程
1.术中行桡动脉穿刺测有创血压,可以实时观测 患者的血压变化。血压维持在140-150/70- 80mmHg左右、心率60-70bpm,SpO2100%,生 命体征稳定。 2.手术历时1小时10分钟,过程顺利,麻醉平稳 ,出量:出血500ml,尿量500ml,入量: 1000ml。术毕送ICU监护,生命体征平稳,三 天后转回骨科病房。
拟行手术: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
术前访视
一般检查:神志清楚,精神可,BP 140 /85 mmHg HR:69bpm P:19bpm T:36.6℃ 辅助检查: 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3347 pg/ml,D-二聚体 4.47 mg/L,凝血功能 、离子、心肌酶谱大致正常 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室性、室上性早搏、 下肢血管彩超:双侧股动脉、腘动脉内膜粗并硬化斑块形成 心脏彩超 :符合心梗声像图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二尖瓣反流(少 量) 三尖瓣反流(少量)EF:65% CT:1.考虑双肺下叶炎症,建议治疗后复查。2.双侧胸腔积液。 3.动会诊建议继行观察,病人目前无明显症状, 暂不用抗生素。 心内科会诊考虑病人手术风险较高,建议加用麝香 保心丸、倍他乐克、欣康口服药。 麻醉科会诊:患者高龄,心肺功能差,服用抗凝药 物,麻醉风险大,拟行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 相关风险向家属讲明。
麻醉风险与评估
麻醉风险:患者高龄,长期卧床,陈旧性心梗病 史,行溶栓治疗,一直口服抗凝药物,麻醉风险大 ,向家属详细讲明。围手术期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 ,栓塞,抢救等可能,术后送ICU。 心功能评估 Ⅲ级 ASA分级: IV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功能处于 失代偿阶段。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S
1

0.5%罗哌卡因 (耐乐品1支100mg/10ml对半 稀释至0.5%,极量为3mg/kg) 碘纱 酒纱
3
ppt课件
神经阻滞部位 的选择:
S除了病变部位, 要充分考虑切口和 止血带
4
ppt课件
臂丛神经阻滞
S 肌间沟 S 锁骨上 S 锁骨下 S 腋路
S 适应证:上肢手术操作、镇痛 S 定位:超声探头紧贴锁骨上缘放置 S 注意:锁骨下动脉损伤,气胸
8
ppt课件
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S 适应证:上肢远端、前臂和手部手术操作、镇痛 S 定位:超声探头放置于锁骨下缘,并与锁骨垂直方向 S 注意:锁骨下动、静脉损伤,气胸
9
ppt课件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S 适应证:肘部、前臂和手部手 术操作,镇痛
S 定位:超声探头放置于腹股沟韧带内侧1/3水平
S 注意:损伤闭孔动、静脉
19
ppt课件
长收肌 短收肌 大收肌
闭孔神经前支 髂肌
闭孔神经后支
外侧
20
ppVt课id件eo 5
隐神经
S 适应证:足、小腿内侧及髌下区 域手术操作,与腘窝坐骨神经阻 滞联合可完成小腿以下手术操作, 镇痛
S 定位:超声探头放置于大腿中段 收肌管水平
前路坐骨神经
S 适应证:坐骨神经支配区域手术操作,与股神经阻滞联合 可完成膝关节以下手术操作,镇痛
S 定位:超声探头放置于Chelly定位点水平,大收肌和股二 头肌之间
S 注意:股动、静脉、臀下动脉损伤
31
ppt课件
外侧
股骨小转子
大收肌 坐骨神经 股二头肌
32
ppt课件
33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麻醉中的应用 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麻醉中的应用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ppt课件
1、股二头肌 2、大收肌 3、坐骨神经 4、股后皮神经
30
ppt课件
病例四
• 女性,89岁,右股骨粗隆骨折,拟行髓内钉固 定术
• 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放置临时滤 网(抗凝治疗)
• 胸部CT:轻度肺挫伤
• 血气:PaO256mmHg • 头颅CT:两侧额顶叶、侧脑室、基底节多发腔
博极医源 精勤不倦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麻醉中的应用
ppt课件
1
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相比之优势
• 尿潴留 • 头痛、腰痛 • 硬膜外血肿 • 平面过高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片面过高导致呼吸困难 • 早期下床活动 • 术后镇痛
2
ppt课件
神经阻滞与插管全麻相比之优势
• 血流动力学波动 • 麻醉管理方便 • 肺不张 • 咽喉疼痛 • 术后镇痛 • 术后恢复快、早期下床活动
21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ppt课件
需要阻滞的神经
• 0.5%罗哌卡因(极量220mg,可用 40ml)——
• 股神经(10ml) • 股外侧皮神经(3ml) • 闭孔神经(5ml) • 坐骨神经(15ml) • 股后皮神经(5ml)
24
ppt课件
25
ppt课件
26
ppt课件
27
ppt课件
定位
• 神经、穿刺针直视可见 • 有助于神经定位的周围结构直接可视 • 直接可见局麻药注射时的扩散
安全性 • 减少局麻药剂量
• 避免血管内或神经内注射
阻滞效果 • 神经阻滞起效更快
• 提高阻滞效果
6
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克服解剖变异带来的穿刺困难 –适用于小儿,意识不清,已经部分神经阻滞或全身
麻醉病人
神经及周围结构的超声回 声表现
组织 静脉 动脉 脂肪 筋膜 肌肉 肌腱 神经
神经内、外膜 局麻药
超声成像 压缩性无回声(黑色) 搏动性无回声(黑色)
低回声(黑色) 高回声(白色) 低回声及高回声条带(黑色及白色) 高回声(白色) 低回声(黑色) 高回声(白色) 无回声(黑色)。
SUCCESS
THANK YOU
2020/9/26
锁骨上臂丛神经,臂丛神经横断面呈低回声,黑色,周围是 三角形的高回声的神经鞘(白色),内侧是锁骨下动脉(圆 形,搏动),神经鞘内的神经分支被高回声的筋膜分隔成独 立的室(这就是为什么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单点注药起效慢 和阻滞不全的原因),下方是高回声的胸膜顶,呈白色。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
麻醉科
传统神经阻滞方法
• 局部解剖的体表标志、动脉搏动 •在的问题
• 盲目性 • 严重并发症(气胸或血管内局麻药注射) • 神经鞘存在纤维隔,妨碍局麻药的扩散 • 个体解剖学上的变异
•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寻找一种全新的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技术
超声应用于神经阻滞的历史
1978年,超声技术首次应用于区域阻滞麻醉,当 时利用超声血流探测技术定位锁骨下动脉,间接 完成了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但对神经结构显示 非常模糊。 1994年,第一次真正在超声引导下完成锁骨上臂 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优点
• 精确定位 • 提高穿刺成功率,确保麻醉效果 • 缩短药物起效时间,降低局麻药用量 • 操作时病人更舒适、适应范围更广
BP:锁骨上臂 丛神经
SA:锁骨下动 脉
RIB:第一肋骨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ppt课件
• 腰丛 • 股神经 • 隐神经 • 股外侧皮神经 • 坐骨神经(臀区、臀下、转子下、腘
窝、前路)
腰丛
• 腰丛由L1-L4前支和T12、L5前支的一部分 组成
• 50%的人群腰丛包含T12前支的一部分和/ 或L5前支的一部分
• 上部三支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 经及生殖股神经;
• 下部三支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 及闭孔神经;支配大腿前外内侧和外生殖 器。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 臂丛解剖
•AXI = 腋神经 •MC = 肌皮神经
•C5-8 = 颈神经根 5-8 •T1 = 胸1神经根
•RAD = 桡神经
•ULN = 尺神经
•MED = 正中神经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 臂丛神经发自C5-T1脊神经根腹侧支,从 颈部走形至腋窝顶。臂丛是一个复杂的 神经网络,通常从近端到远端被描述成 :根(肌间沟区) ,干和股( 锁骨上区), 束(锁骨下区)及终末分支(腋窝区)。
腋部 横轴 位图
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
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
进针点及 超声解剖
M:正中神经 Mc:肌皮神经 R:桡神经 U:尺神经 AA:腋动脉
主要内容
•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的背景 • 设备和条件的准备 • 超声引导下上肢外周神经阻滞 • 超声引导下下肢外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下肢外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主要内容
•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的背 景
• 设备和条件的准备 • 超声引导下上肢外周神经阻滞 • 超声引导下下肢外周神经阻滞
背景
传统的外周神经阻滞神经阻滞方 法
主要依赖体表解剖标志定位
阻滞成功的标志:触发的异感
成功率较低,易损伤神经和血管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PPT课件讲义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PPT课件讲义
①C5、C6前支组成上干 ②C7前支单独成为中干 ③C8前支和T1前支大部分合成下

在锁骨后第1肋骨中外缘处分为前 后两股
腋窝水平分成三束: ①上干和中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
肌皮和正中神经 ②下干的前股成为内侧束-尺神经 ③三干的后股组成后束-桡神经
二、臂丛神经的走行及支配区域
臂丛各束在腋下从胸小肌下源后方 穿过,形成终末分支,分别为正中神经, 尺神经,桡神经和肌皮神经。以腋动脉 为参照点,正中神经在腋动脉搏动点上 方,尺神经在搏动点上方并处于正中神 经较深处,桡神经在腋动脉搏动点下方, 肌皮神经在搏动点上方皮下1~3厘米深 处。
神经分支
正中神经 尺神经 肌皮神经 桡神经 腋神经
主要运动功能
屈指屈腕拇外展 屈指屈腕拇内收
屈肘 伸指、伸腕、伸肘
肩关节外展
上肢皮神经支配 (前面观)
上肢皮神经支配 (后面观)
前臂内侧皮神经起பைடு நூலகம்于臂丛的内侧束, 支配前臂内侧的皮肤。前臂外侧皮神经是肌 皮神经的分支,肌皮神经自喙肱肌和肱二头 肌肌肉中穿过,在肘横纹上方肱二头肌肌键 外侧穿出肱深筋膜,肌皮神经至此称为前臂 外侧皮神经。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Suitable for teaching courseware and reports)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冷水江市中医院麻醉科--吴丽红
一、臂丛相关解剖基础
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 前
支大部分构成,经椎动脉后方、 椎 前筋膜的深面,于前中 斜角肌间隙向外侧穿出,分成 三干:
尺神经是内侧束的终末支,与前臂内 侧皮神经一同走行,开始沿肱动脉内侧下行, 在中臂处与动脉分离,经肱骨内上髁后面降 至前臂,尺神经发出支配肘关节的关节支和 支配手部,前臂的肌支,发出支配无名指和 小指的感觉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神经束膜
3.神经内膜
4.神经纤维束
5.基质
4
3
6
超声引导注射技巧
神经外膜外注射 --理想位置
神经外膜内,神经束膜外 --损伤神经几率较低
--深部组织、老年人等超声不能避免
--盲探时代主要注射部位
--神经刺激仪注射几率较高
神经束膜内注药 --绝对禁止 阻力高?
• 无限的接近神经 • 注射部位沿神经切线方向
外 侧
25
闭孔神经阻滞
选择高频超声探头 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深度3.55cm 在耻骨肌深处分为前支和后支, 骑跨于短收肌之上
26
坐骨神经阻滞--臀下入路
• 同时阻滞股后皮神经 • 选择打切线,位置尽量靠近头侧,严防
止血带二次损伤
股二头肌 坐骨神经
27
坐骨神经阻滞—腘窝入路
• 初学者容易操作 • 阻滞坐骨神经分合处
线阵探头 (高频)
• 表浅的神经,不超过6cm --颈丛神经、臂丛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
--坐骨神经(臀下入路、腘窝入路) --胸椎旁神经阻滞等
• 分辨率高
--声束宽度约为普通银行卡厚度
凸阵探头 (低频)
• 深层的神经
--腰丛、骶丛神经 --坐骨神经(经典入路、转子间入路、前路) --胸椎旁阻滞
• 扫描范围广,分辨率低
肋间臂神经阻滞
• 胸骨角寻第二肋骨 • 胸小肌和前锯肌之间 • 不走行腋鞘,T2N皮支
20
上肢外周神经阻滞
精准阻滞,效果欠佳时补充
•尺神经:位置表浅,避免尺神经沟(尺骨鹰嘴)注药 •桡神经:肱骨内侧 •正中神经:前壁正中,注意动脉,追踪技术
21
下肢部分—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 大腿外侧皮肤,减轻止血带反应 • 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之间,寻三角,再追踪 • 仅有脂肪垫包饶,易损伤,尤其产科
22
股神经阻滞
• 膝关节置换术可能是最痛的骨科手术 • 始终显示股动脉,髂筋膜内,外角进针,水分离技术 • 阔筋膜与髂筋膜之间--生殖股神经股支 • 三合一?
髂腰肌
23
隐神经阻滞
• 感觉神经,用于膝关节手术后镇痛,有利于早期运动 • 缝匠肌下,股动脉外侧---初学者的福音
24
闭孔神经
• 大腿内侧,尤其是膝关节内侧 • 先找股动脉,往内滑动 • 上下找亮点,加压、倾斜
25ml
17
臂丛神经阻滞--腋窝入路
• 记住解剖位置 • 平面内技术,全程显示针尖 外侧• 轻压闭静脉,注药要回抽 • 血管周技术:桡、正中、尺N • 肌间沟入路最佳组合,定点阻滞 • 肋间臂神经可以皮下注射
外侧
18
肌 皮 神 经
• 肱二头肌和喙肱肌之间 • 无需阻滞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皮神经
19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1
开展神经阻滞的意义
对病人全身病理生理影响小 完善的镇痛效果 减少术后并发症 减少阿片药物副作用 改善术后恢复质量 节约医疗费用
2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优点
准确
提高成功率和麻醉效果 提高安全性 减少局麻药用量 缩短起效时间 延长阻滞时间 提高病人满意度 适应范围更广
3
必备知识—常用的超声探 头
13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 在超声探头的外侧部位皮肤 处穿刺,经中斜角肌推进 先深后浅,注射局部麻醉药 10-15 ml,可观察到局部麻醉 药的扩散
14
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入路
• 臂丛中的腰麻? • 打外围,绕神经 • 显肋骨,避胸膜
15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从探头 外侧穿刺
--臀下入路 --腘窝入路
--前路
8
9
10
上肢部分—颈丛阻滞
• 胸锁乳突肌中点外侧,C4N根水平 • 注药观察药液包绕情况 • 膈N主要来源于C4,深丛阻滞注意 • 5ml局麻药即可
11
颈浅丛阻滞
12
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入路
• 先找锁骨上N,头侧滑行寻找 • 侧卧位,永远避免从内侧穿刺,损伤颈A/V • C5-6神经干与中斜角肌之间注入麻药,降低膈N阻滞概率 • 注药观察药液包绕情况,适当调整 • C7 C8难、T1无法阻滞
30
股神经阻滞
闭孔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 R (rotation,旋转)
--The transducer is turned to optimize the image
• T (tilting,倾斜) --The transducer is tilted in both directions
5
必备知识—外周神经显微解剖图
1 2
1.神经外膜
--注入少量药物,看药液扩散 --建立液体空间,调整进针方向 • 平面外技术 --可以注入生理盐水,判断针头位置 • 避免同一神经通路二次损伤
7
临床常用神经阻滞经验分享
颈丛神经
臂丛神经
--肌间沟入路
上肢部分
--锁骨上入路 --肋锁间隙入路 --腋窝入路
肌皮神经
肋间臂神经
肘部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股神经 隐神经 闭孔神经 下肢部分 坐骨神经
始终保持针与探头共面,使穿 刺针始终暴露在超声图像之中
针尖深度不能超过第一肋水平 针尖接近神经表面时注射局麻
药,围绕神经扩散即可,总药 量15-20ml
16
肋锁间隙(CCS) 阻滞
病人于平卧位,手臂外展90度 探头平行于锁骨置于第二肋骨上,
外侧靠近喙突 从探头外侧进针,注射局麻药20-
--效果更佳
28
前路坐骨神经阻滞
位置较深,需用低频凸阵探头 将探头在股骨小转子水平横置于 股骨前内侧 短轴平面内技术,探头外侧进针 在股动脉、股骨小转子之间,把 针尖推进至坐骨神经表面,注射 20m“车祸伤后昏迷3小时”入院 既往病史: 3年前因“二尖瓣狭窄”行“球囊扩张术” 诊断资料: 1.多发伤:脑损伤,双肺挫裂伤,左股骨远端粉碎性骨 折,骨盆粉碎性骨折 2.失血性休克 手术方式:左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4
必备知识—四个操作手法
• P (pressure,加压) --Various degrees of pressure are applied to the transducer onto the
skin.
• A (alignment,追踪) --Sliding the transducer to define the lengthwise course of the nerv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