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从种到界导学案 人教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6.1.2从种到界导学案新版

第二节从种到界教材分析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第一认识生物分类的单位,明确从大到小的分类单位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尔后,经过小组合作,仔细讨论分析教材中马是怎样被引入不同样样级分类单位的实例,再结合常有的一些动、植物物种,掌握将不同样物种引入不同样样级分类单位的方法和技术。
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概括生物分类的依照和意义3.能将物种引入不同样样级的分类单位4.经过学习分类知识,认识个性与性的关系授课重点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括生物分类的依照和意义。
授课难点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授课组织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的阐述。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科学家将生物分红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几个界。
每个界又分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他们从大到小依次是:。
2.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的亲缘关系最亲密。
3.马这个物种,在分类上属于、、、、、。
4.桃在分类上隶属于、、、、。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种的生物,它们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依照生物之间的相像程度把它们分红不同样的等级的分类单位。
三、合作研究阅读教材内容,思虑并理解以下问题,回答不了的标出来,可小组间讨论、沟通。
1.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什么?_________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亚科这一单位,其地址应在_________和 _________之间。
2.依照资料来分析:(1)马有野马、家马之分,家马还分多个品种,它们都属于同一物种吗?(2)怎样理解骡子的双亲——马和驴不属于同一物种?(3)一个物种即是一种生物,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3.同一物种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_________,共同特点比较_________。
所以,分类单位越小,所包括的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_________,共同特点越 _________。
反之亦然。
生物学家就是依照生物之间的_________来把生物分红不同样样级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章第2节《从种到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章第2节《从种到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章第2节《从种到界》。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和定义。
2.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3.生物分类的意义。
难点:
1.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层次关系。
2.分类方法的运用。
解决办法:
1.通过实物标本、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和定义。
2.利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生物分类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将能够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包括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分类的原则和方法。他们还能够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例如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研究生物演化方面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提供的生物标本或图片,尝试进行生物分类,并分享分类方法和结果。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生物分类实验,如观察植物和动物的形态结构,进行分类实践,并展示分类成果。
-总结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生物分类的原理、方法和意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3. 科学探究: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途径,搜集生物种类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 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生物分类图谱:提供一套详细的生物分类图谱,包括各个分类等级的生物图片和简要描述,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生物分类的层次和特点。
- 生物多样性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一部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纪录片,如《自然世界:生物多样性之谜》,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1)复习课堂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生物分类知识点,包括生物分类的等级、方法和原则等。
(2)完成生物分类练习题:布置一些与生物分类相关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进行生物分类实践: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观察身边的生物,尝试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物分类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生物分类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生物分类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生物分类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生物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六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从种到界 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从种到界教学随笔学习内容: 第六单元第一章 第二节从种到界教学随笔 :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学习重点: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学习难点:分类依据和意义 学习过程:一、回顾旧知,情境引课:1.什么叫生物分类?2.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二、预习全文、自主学习,梳理疑难: 通读课文,勾画重、难点。
1、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2、生物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什么?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什么?3、分类单位越小,其中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特征越______,亲缘关系越______,所包括的生物种类就越______。
4.狼这个物种,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9、分类的规律:分类的单位越大,生物种类越 ,共同特征越 ,亲缘关系越 ;反之分类的单位越小,生物种类越 ,共同特征越 ,亲缘关系越 。
四、梳理小结:五、达标检测1、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纲猫科动物。
在生物分类上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单位是( )A 、种B 、门C 、属D 、目2、我们校园里各种植物的标牌就是采用双名法来表示该种植物的国际通用名称,正确的表示方法是( ) A 、种加词+属名 B 、属名+种加词C 、种加词+科名D 、科名+界_______ 门_______ 亚门________纲_______目_____科_____属_____种。
5.桃在分类上隶属于:界门亚门纲目科属种。
6.对生物进行分类什么意义?7.植物园内植物上挂的标牌上的拉丁文写的是该植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8、一个物种便是一种生物,这种说法正确吗?种加词3、“种”这个分类等级,不能表示的是()A、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B、同种生物的雌性和雄性个体之间能够繁殖后代C、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别是最小的D、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都是同一个“种”4.下列选项中生物共同特征较多的是()A.种子植物门B.蔷薇目C.百合科D.单子叶植物纲5.下列哪一个分类单位不能包括“桃”这种植物?()A.被子植物亚门B.桃属C.蔷薇科D.双子叶植物纲6.下列与马亲缘最远的是()A.海马B.鲸C.牛D.驴7.提出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的是()A.达尔文B.李时珍C.袁隆平D.林奈。
八年级生物上册6.1.2从种到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

第二节从种到界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第二节。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三部分的内容,是对以往绿色植物、动物等有关内容的总结和延伸,所以本单元的学习着重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并培养相关的能力,通过收集、处理信息,理解生物的多样性。
本节课“从种到界”通过了解分类的等级和基本单位,为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学习打基础。
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非常复杂,本节的内容只是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和分类的依据及意义。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分析生物图片,学生积极的观察、思考和实践,掌握生物的分类单位,为今后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植物、动物相关知识,但是对生物分类的单位比较陌生,而且分类的七个等级非常复杂。
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课标的要求,从实践出发,让学生理解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和分类的依据及意义。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3)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特征差异,确认一些常见生物的分类。
2.能力目标(1)尝试应用观察、比较、分析等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运用已有的相关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教学中融入保护生物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认同到学习生物分类地位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边的生物。
(2)从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认识发展过程,感受到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3)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四、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生物分类的单位,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2.难点:通过课堂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分类的单位;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五、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指导观察——体验感悟——分析思考——表达交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由身边发生的日常生活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急于想解决问题的想法引入新课,将学生的思维也调动起来。
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节从种到界
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了解生物分类的单位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说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认真阅读课本P85第一自然段,小组讨论、交流。
归纳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学习任务二、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1、认真阅读课本P85第一自然段,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阅读课本85-88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马和桃是如何归于不同生物等级的。
3、拓展反思:在界、门、纲、目、科、属、种的七个等级中,你认为哪个等级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哪个最少?说出你的理由。
导学达标构建知网
诊断评价
1、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有胚乳 B子叶数目不同 C胚芽数目不同 D胚的数目不同
2、在动物中包含动物数量最多的一门是,在动物中包含动物数量最多的一纲
是纲。
3、从生物在分类上的位置,可以了解生物间的()
A生存环境关系 B亲缘关系C外形关系D习性关系
4、下列动物中,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黑猩猩 B大猩猩 C猩猩D长臂猿
五、课后连接
查阅有关分类的书籍,试着给校园内的植物挂上标牌。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科学家传记:介绍一些著名生物学家的传记,让学生了解他们在生物分类领域的重要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4)生物分类相关的学术期刊和论文:提供一些生物分类相关的学术期刊和论文,供有兴趣深入研究的学生阅读和引用。
3.生物分类的应用:生物检索表、生物分类体系。
4.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5.生物分类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分类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通过学习生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生物检索表和生物分类体系对生物进行正确的分类。同时,通过探究生物多样性的层次,提高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理解生物分类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介绍生物分类单位、生物分类原则和方法、生物分类体系及生物多样性层次时,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知识。
(2)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具体生物案例,使学生理解生物分类的过程和方法。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分类的重要性和应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2.教学活动设计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生物学家,模拟进行生物分类的过程,增强对生物分类实际操作的理解。
(2)实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分类实验,如制作生物检索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游戏设计:设计“生物分类大富翁”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生物分类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生物分类单位、生物分类原则和方法、生物分类体系及生物多样性层次的图像和图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从种到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对提出的问题,练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与人沟通合作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具有怎样给生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4、通过对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节学习,继续培养学生唯物辩证观点。
2、通过对本节学习,学生对课本图片的观察及教师的介绍,培养同学们爱护生灵、爱护地球的情感,提升自我素质教学重点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教学难点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教学组织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的阐述。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导入:1、在上一节课我们尝试对动植物进行了分类,我们将动物分成有脊椎的和无脊椎的两类,我们将植物分成有种子的和无种子的两类。
那么我们能概括一下我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吗?(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方式)2、展示幻灯片。
太空人小明,他要给我们班同学寄一封信,谁来帮帮他如何填写通讯地址?填写通讯地址,其实就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寻找不同的等级。
3、你觉得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有什么意义?第二环节:学习新知(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分类等级(以马为例,结合教材图片)1、区别种与物种展示不同颜色马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斑马和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总结。
(它们虽然长的很像,却属于不同的物种,列为同一个属)2、区别奇蹄目和偶蹄目展示图片驴和犀牛,提出问题,哪个与马、斑马最像?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它们是同一个科,马科。
演示图片羊,比较羊和犀牛,哪个与前面的几种动物最相似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判断比较难,演示奇蹄目和偶蹄目的足部图片。
马、犀牛、羊、鹿等动物的趾外有蹄,它就像我们的指甲一样。
这是马的蹄,它仅第三趾发达,其他的都退化了,也就是说,马有一个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种到界
一、学习目标
1、说出从种到界各类分类等级的名称
2、阐述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3、说出对生物分类的依据,了解划分等级的意义
4、说出双名法各部分的含义,书写规则,以及双命名法的提出者。
5、使学生初步具有怎样给生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难点:1、生物分类的单位
2、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
三、预习检查
1、生物分类单位: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
是、、、
、、、,其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2、生物的亲缘关系的确定: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其中物种的相似程度
越,亲缘关系越。
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其中物种的相似程度越,亲缘关系越。
3、桃在不同的分类等级中的位置:桃在分类上隶属属、科、
目、纲、亚门、门、界。
4、根据进化思想,人们认识到:地球上存在的物种是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进过
、、的结果。
四、学思园地
1、什么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2、马有野马和家马之分,家马还有许多品种,那么,它们都同属一个物种吗?
3、生物学家主要根据什么来对生物进行分类的?
4、同种中的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近,还是同界中的生物个体亲缘关系近?
5、对生物进行分类有什么意义?
五、课堂检测
1、下列分类单位中,理论上讲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A、目
B、科
C、属
D、种
2、下列生物中,与猫亲缘关系最近的
()
A、猫头鹰
B、大熊猫
C、狗
D、东北虎
3、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下列对种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一个种只有一种生物
B、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D、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对少
4、和向日葵在生物分类上共同特征最多的植物()
A、玉米
B、大豆
C、水绵
D、葫芦藓
六、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