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水的基础化学知识点总结

水的基础化学知识点总结

水的基础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水的组成水的化学式为H2O,由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8,原子序数是指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氢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

因此,氧原子的电子排布是2,6,而氢原子的电子排布是1。

这就意味着氧原子可以和氢原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

在水分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角状分子。

二、水的结构水的分子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

由于氧原子的电子云较大,而氢原子的电子云较小,因此水分子呈现出一个特殊的结构。

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而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这种结构被称为极性结构。

由于水分子呈现出极性结构,因此它具有许多特殊的化学性质。

三、水的性质1. 极性由于水分子呈现出极性结构,具有部分正和负电荷,因此它具有极性。

这意味着水分子能够与其他极性分子或离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氢键或离子键。

这也是水分子能够溶解许多物质的原因。

2. 氢键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存在着氢键。

氢键是一种很弱的相互作用力,但由于水分子中的氢键非常多,因此它使得水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比如高沸点、高比热容等。

3. 高沸点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因此水的沸点比较高。

在水中,氢键需要克服一定的能量才能破坏,因此水的沸点要比同类大小的分子化合物要高。

4. 高比热容水的热容量非常高,这意味着它需要相对较多的能量才能升温。

这是由于水分子中的氢键需要克服一定的能量才能破坏,因此水的比热容较高。

5. 溶剂性由于水分子呈现出极性结构,因此它可以溶解许多物质,称为“万能溶剂”。

这意味着水可以溶解许多离子和极性分子,使它成为生命存在的基础。

6. 导电性纯净水是不导电的,但如果将少量电解质加入其中,水就能够导电。

这是因为水分子可以与电解质分子发生离子键,使得水能够导电。

7. 与硫酸铜反应将硫酸铜(CuSO4)慢慢滴到水中, 就会发现湛蓝色固体溶解于水,在此过程中也会放出热。

这是因为溶解过程是放热的。

8. 与金属反应水能与许多金属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和氢气。

水利类专业基础知识

水利类专业基础知识

水利类专业基础知识水的基本性质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水的分子式为H2O,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最大密度为4°C 时,这使得冷水比热水更重。

水的颜色是透明的,但由于吸收和散射光线,看起来可以呈现为蓝色或绿色。

水的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运动和循环过程。

主要包括蒸发、降水、蒸发凝结和地下水流。

太阳能是驱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之一。

水循环对维持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气候至关重要。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确保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过程。

它涉及水资源的开发、分配、管理和保护。

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足够的清洁水资源,同时保护环境。

河流与湖泊河流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永久性的水流,主要由降水和地下水流组成。

湖泊是由降水和地表水形成的自然水体。

河流和湖泊是重要的水资源,为人类提供饮用水、灌溉水以及生态服务。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是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

这包括减少水污染、保护水体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

水资源保护不仅关乎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与生态平衡息息相关。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是利用水资源的工程技术,包括灌溉工程、排水工程、水坝工程等。

水利工程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分配水资源分配是将有限的水资源合理分配给不同的使用者。

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可以确保各行业、各地区都能获得足够的水资源。

在水资源分配中,需要考虑到不同行业的需水量、水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

水安全水安全是指确保人类有足够的清洁、安全的饮用水以满足日常需求。

水安全涉及到水质的监测、处理、供应等方面。

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结语水利类专业基础知识涵盖了水的基本性质、水循环、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从事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士至关重要。

水处理基本知识

水处理基本知识

水处理基本知识1、水的分子式H2O,相对分子量为,在水中分子中,氢占%,氧占%。

2、水的含盐量:也成矿化度,是表示水中的含盐类的数量,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阴、阳离子量的和。

3、硬度:水中阳离子同阴离子结合形成水垢后的金属离子的总浓度。

4、电导与电阻: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率越大,电导度越小。

超纯水几乎不能导电。

电导的大小等于电阻值的倒数。

5、PH值与酸碱度:水的PH值是表示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也称氢离子指数。

可以知道水溶液是呈碱性、中性、酸性。

6、优质水:在市政供水的基础上(或达标水)采用粗滤、精滤、超滤、杀菌等工序。

进行深加工而得到的优质饮用水。

7、矿泉水:大自然中的宝贵水资源,经过杀菌过滤简单处理后,作为商品饮用水供应给广大消费者。

8、纯净水:采用脱盐率较高的水处理设备而得到的几乎无任何杂质的干净水,电导率一般为~μS/cm,9、矿化水:在较为纯净的原水中采用特殊工艺,加入矿岩石以期得到的含有微量元素的纯净矿化水。

10、软化水:是指将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

水在软化过程中,仅硬度降低,而总含盐量不变。

11、脱盐水:是指水中盐类(主要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

,电阻率(25℃)含盐量为1-5mg/L.12、纯水:是指水中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如SiO2、CO2等)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水。

其电导率一般为:电阻率。

含盐量<1mg/L。

13、超纯水:是指水中的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同时将不分解的气体,胶体以及有机物质(包括细菌等)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

其电导率一般为μS/cm,电阻率(25℃)*106Ω·cm。

含盐量<L。

理想纯水(理论上)电导率μS/cm,电阻率(25℃)*106Ωcm。

14、地下水:是雨水经过土壤及地层的渗透流动而形成的水,在其漫长的流程和广泛的接触中,溶入较多的盐类,硬度极高,但同时地下水经过层层过滤,悬浮物很少,水质清,浊度低。

第二章水文基础知识

第二章水文基础知识

W Q•T
y Q •T •103 Q •T (mm)
F •106
1000F
径流模数(M):流域出口断面上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M=1000Q/F
径流系数(α):某时段降雨量x所形成径流深y的比例数
α =y/x
因为降雨总是会有损失,所以一般α只能小于1。
3/3
(三)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
流域内各站降雨量是不同的,分析流域 降雨与径流关系时,需要由降雨量计算流域 平均面雨量,根据流域内雨量资料,常用以 下方法:
1. 算术平均法
式中
——某一指定时段的流域平均雨量,mm; ——流域内的雨量站数; ——流域内第站指定时段的雨量,mm。
2. 泰森多边形法
f4 f3
2. 降水的分类 按空气抬升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可以把降水分
为4种类型:
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
降水
对流雨 地形雨 气旋雨
迎风面雨多,背风面雨少
温带气旋雨
气旋前方:暖锋云系及连续性降雨 气旋后方: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雨 气旋中部:暖气团,层云或毛毛雨
热带气旋雨 水汽充足,运动强烈,易带来狂风暴雨
锋面雨
冷锋雨 暖锋雨
水面蒸发常用蒸发器进行观测。换算关 系为:
式中
——天然水面蒸发量,mm; ——蒸发器实测蒸发量,mm; ——蒸发器折算系数。
(二) 土壤蒸发 土壤蒸发比水面蒸发要复杂得多。湿润
的土壤,其蒸发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三)植物散发 土壤中的水分经植物根系吸收后,输送
至叶面,再从叶面散发到大气中,称为植物 散发。
(四) 流域总蒸发
流域总蒸发是流域内所有的水面、土壤以及植 被蒸发与散发的总和。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从全流 域综合角度出发,用水量平衡原理来推算流域总 蒸发量。

生活中的水 基础知识填空

生活中的水  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水的组成:1、在水中通直流电后,在极产生体积较大的气体,用点燃的火柴接近这种气体,发现它会,产生色的火焰,这种气体是。

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小,这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说明这种气体是。

2、水的电解表达式:。

说明水是由和组成。

水的密度:1、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计算公式:3、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4、常见物质的密度:ρ水= ;表示的意义:ρ酒精= ;ρ铁= ;ρ铜= ;ρ铝= 。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和无关,但等于它们的比值。

6、两种不同的物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越大的物质,质量越;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越大的物质,体积越。

水的压强;1、压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间的相互,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大小。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物体在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计算公式:单位:5、减小压强的方法:,。

6、压强计是测量内部的压强,橡皮膜上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的液面的也越大。

7、液体对容器的和都会产生压强。

液体的内部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发向的压强都。

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有关。

液体的压强可用公式表示。

水的浮力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托的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

2、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

3、物体浮沉条件:(1)当、,物体上浮。

(2)当、,物体悬浮。

(3)当、,物体下沉。

4、密度计是测量的密度。

原理是:在各种液体中密度计处于,则G=F浮= 。

5、潜水艇的沉浮原理是靠改变自身的来实现。

鱼是靠改变自身的来实现。

物体在水中的分散、溶解状况:1、溶液是由、组成,是混合物。

它的特征是、。

2、饱和溶液:在一定的下,在一定量的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相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溶液。

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水的组成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液体,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它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

1.水的分子结构: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氢原子与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相连。

氧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有八个电子,而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层只有一个电子。

当它们结合时,氧原子与每个氢原子共用一个电子。

这样,氧原子的电子云会更密集,因此比氢原子更负电荷。

2.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它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

水的密度较大,在四度时(摄氏度),水的密度最大,高达1克/立方厘米。

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冰点为0摄氏度。

3.水的化学性质:水具有许多特殊的化学性质。

它是一种中性物质,pH值为7、水可以与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例如,当酸溶液与碱溶液混合时,水和盐会形成。

此外,水也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4.水的存在形式:水可以存在于三种不同的形式:液态、固态和气态。

在常温下,水是液态的;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固成冰,成为固态的;当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时,水会变为水蒸气,成为气态的。

5.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几乎可以溶解所有的离子化合物和许多非离子化合物。

这是因为水分子的极性特征。

带正电荷的氢原子与带负电荷的氧原子结合,形成了极性分子。

这使得水分子能够与其他带电离子或极性分子相互作用,使它们溶解在水中。

6.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基础,人体约60%-70%是水。

水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参与新陈代谢、维持体温平衡、运输营养物质等。

此外,水还是许多生物体的生活环境,如湖泊、河流、海洋等。

关于水的一些知识

关于水的一些知识

关于水的一些知识
1.地球上的水: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其中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占一小部分。

2.水的循环:水通过蒸发、降水和径流等过程在地球上不断循环。

3.人体含水量:人体的平均含水量约为60%,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4.水的沸点和冰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冰点是0℃。

5.水的密度: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也是为什么在寒冷的环境中,水的表面会先结冰。

6.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许多物质。

7.全球水资源短缺:尽管地球上有大量的水,但由于人口增长和水资源污染等问题,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挑战。

8.水的力量:水流可以产生能量,例如水力发电。

9.水的净化:我们需要通过净化处理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以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10.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中的水是许多生物的家园,对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水质基础知识

水质基础知识

4.什么是水的硬度?
只记粉红 色文字, 其余理解 即可
水中有些金属阳离子,同一些阴离子结合在一起,容易形成水垢,附 着在物体表面,我们把水中这些金属离子的总浓度称为水的硬度。如在天然 水中最常见的金属离子是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它与水中的阴离子如 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硫酸根离子(SO42-)、氯离子 (Cl-)、以及硝酸根离子(NO3-)等结合在一起。形成钙镁的碳酸盐、碳酸氢 盐、硫酸盐、氯化物、以及硝酸盐等硬度。水中的铁、锰、锌等金属离子也 会形成硬度,但由于它们在天然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计。因此,通 常就把Ca2+、Mg2+的总浓度看作水的硬度。 通常,地下水、井水等的硬度较大,地表水的硬度较小。中国北方地 区的水质较硬,南方地区的水质较软。 通常,若水质的硬度大于200PPM,则在反渗透处理之前必须对原水进 行软化,否则易在RO膜表面结垢,影响RO膜的产水质量及使用寿命。 水的硬度对锅炉用水的影响很大,因此,锅炉用水时必须进行软化或 除盐处理。
6、微生物
主要指水中的细菌含量。中国自来水的常规细菌允许含量<100cfu/ml; 纯水的常规细菌允许含量<1cfu/ml。
7、热源
热源又称细菌内毒素,主要用于医药用水特别是注射用水时需考量热源 的含量控制。实验室中有细胞培养等生物方面的应用时,对热源用含量控制 要求。
只记粉红 色文字
8、有机物质
2、胶体物质
胶体物质是比离子物质大而比颗粒物质小、直径在10-4-10-6mm之间的微 粒。胶体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物。天然水中的无机矿物质胶体主要是铁、 铝和硅的化合物。水中的有机胶体物质主要是植物或动物的肢体腐烂和分解 而成的腐殖物。其中以湖泊水中的腐殖质含量最多,因此常常使水呈黄绿色 或褐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离子 Cl- SO42- HCO3- CO32- OHK+ Na+ Mg2+ Ca2+ Fe3+ Mn2+
有机物 腐殖酸 富里酸聚羧酸化合物 动物纤维、油脂、糖类、染料 有机原料 天然水体中腐殖酸 占水中溶解有机物质的95%以上
杂质对水体的影响
●溶解气体
O2 CO2 引起金属腐蚀的重要因素
CO2 对碳钢腐蚀
含盐量、浑浊度、透明度、色度
●关于色度的特殊说明 色度生产原因 溶于水的腐殖质 有机物 无机物引起
色度
硬度
●金属阳离子 Mg2+ Ca2+ 阴离子如SO42- CO32- OH在水体加热或压力变化过程中,由于蒸发浓缩或者溶解 度降低形成水垢。其中阳离子总含量称之为硬度
●碳酸盐硬度 钙、镁碳酸氢盐形成硬度,也称暂时硬度
CO2 在水中的溶解平衡
CO2+H2O
H++HCO3-
2H++CO32-
腐蚀反应 2CO2+Fe(OH)2(保护膜) 4Fe(HCO3)2+O2+2H2O
=== Fe(HCO3)2 === 4Fe(OH)3+8CO2
杂质对水体的影响
●阴阳离子对水体影响
杂质对水体的影响
●有机物 消耗水体中溶解氧
促进细菌生长 恶化水质
水基础知识
基础概念汇总
●我国水资源特点、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分类、特点 ●水中杂质、分类、特点、影响、总固体(DS,SS) ●含盐量、浑浊度、透明度、色度、硬度、碱度、酸度、
水电导率 ●水体中的天然碳酸、碳酸平衡 ●溶解氧、COD 、BODX
我国水资源特点
●中国水资源排名:世界第四位,人均排名121位
●粗分散系(不稳定
杂质特点
●悬浮物 颗粒粒径10-4 mm以上 肉眼可见 可通过沉淀、过滤去除 浑浊度、色度、气味主要来源
●胶体物质 直径在10-4~10-6mm之间微粒 分子离子聚合物 可吸附离子附带电荷(一般带负电荷)
●溶解物
溶解气体
O2 CO2 H2S SO2 N2 NH3 系统金属腐蚀主要因素
附:我国地下水水质情况
水中的杂质
●按分散体系划分:高分散系、胶态分散系、粗分散系 ●按其性质划分: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
●高分散系 ≤1nm(纳米, 10-9m),无机、有机低分子物及离子, 溶液体系,如氯化钠、蔗糖溶液
●胶态分散系 1~200nm 高分子物以溶液存在 溶胶微粒(胶体体系) 如PAC与水的混合物、氢氧化铁胶体、淀粉胶体
●资源分布不均匀,长江以南是长江以北的3倍
●水环境形势严峻,地下水过度开采,约有1/3以上工业 废水 8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湖, 90%的城市水环境恶化
水在自然界中循环和分类
地下水与地表水特点
●地表水 杂质少 含盐量低 硬度低
平均在40mg/l 平均在0.025mmol/l
●地下水 含盐量较高 悬浮物很少 水质清澈 浑浊度低
水体中的碳酸来源
● 空气中溶解于水 ●水体生物新陈代谢及有机物氧化 存在形态:常温常压 ≥99% CO2
H2CO3 ≤1%
●岩石或土壤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主要以HCO3- CO32- 存在
碳酸的电离平衡
●碳酸二元弱酸 分步电离
CO2+H2O == H2CO3
H2CO3
H++HCO3-
HCO3-
H++CO32-
Ca(HCO3)2==CaCO3↓+CO2↑+H2O(以钙为例) ●非碳酸盐硬度 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形成的硬度(无法用加热
去除) 永久硬度
硬水对工业生产的危害
●冷却系统 换热器结垢 垢下腐蚀,破坏管道
●工业洗涤 影响织物美观 强度
●锅炉
热效率降低 安全性下降 能耗水耗增加
硬度
●钙硬度 ●镁硬度 ●硬度单位 过去常用浓度当量N表示 现行标准
其中HCO3- 在PH7~9之间占绝对优势
循环冷却水中常使用磷酸盐药剂,它在水中的电离平衡系 统的腐蚀和结垢状况
溶解氧
●以DO表示
●天然水中 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
●DO反映水体受污染程度
8~14mg/l 6~8mg/l
化学需氧量
●以COD表示 ●消耗强氧化剂的剂量 ●反映水体中还原剂数量的指标
部分无机物 如亚铁盐 亚硝酸盐 有机物 占比大 ●循环冷却水系统 COD>5mg/l 水质变差
降低工业生产产品质量
水体产生异味原因
●水体动植物或微生物繁殖腐烂 ●水体溶解H2S SO2 N2 NH3 ●溶解盐类(如铵盐)或泥土气味 ●工业排放物如石油 酚类 ●消毒过程中加入的消毒剂(如氯气)
水体中固体
●水体除溶解气体以外的所有杂质(105~110℃) 溶解固体(DS) 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类 有机物 悬浮固体(SS) 不溶于水的泥沙 粘土 有机物 微生物
生化需氧量
●以BOD表示 ●有氧状态下 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消耗氧量 ●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严重程度 ● BODX X表示微生物作用时间
谢谢!
1N=0.5mol/L 统一 mmol/L
碱度
●水体中能接受H+ 与强酸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含量 ● 组成:HCO3- CO32- OH- 强碱弱酸盐 ●五种碱度形式
硬度含盐量对水体的分类
附:我国不同区域水质大致分类
硬度与碱度关系
酸度
●与碱度对应 ●反映水体中氢离子含量 ●PH值
电导率
●特指水体导电能力 ●阴阳离子数量决定数值大小(与胶体也相关) ●间接反映含盐量(反映胶体数量) ●纯水电导率 ≤10(μs/cm) 对应含盐量2~5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