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6年哈工大物理化学真题电子版
2006年哈工大燃烧学期末考试题

2006年哈工大燃烧学期末考试题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 3 分,共18 分)1、绝热火焰温度:燃料在绝热的条件下完全燃烧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2、化合物的反应焓:在几种化合物(或元素)相互反应形成生成物时,放出或者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焓。
3、斯蒂芬流:在燃烧问题中,在相分界面处存在着法向的流动,多组分流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在表面处将形成一定的浓度梯度,因而可能形成各组分法向的扩散物质流。
如果相分界面上有物理或化学过程存在,那么这种物理或化学过程也会产生或消耗一定的质量流。
于是在物理或化学过程作用下,表面处又会产生一个与扩散物质流有关的法向总物质流。
称为斯蒂芬流。
4、可磨性系数:标准煤样和试验煤样由相同粒度破碎到相同细度所消耗的能量之比。
5、着火感应期:可燃混合物从初始温度T0 升高到着火温度Tc 所需要的时间。
6、索太尔平均粒径:用全部颗粒的体积除以总表面积所获得的平均粒径,3 2 d5 = d32 = Σ nd / Σ nd二、填空(每空 2 分,共32 分)1、按照燃料和空气燃烧过程的气体动力学特性,固体燃料的基本燃烧方式可以分为__层燃__、____流化床燃烧____和___煤粉燃烧___三种。
2、液体燃料的雾化方式可分为_____介质雾化____和_______机械雾化____两种类型。
3、CH4 在纯氧中燃烧,所生成的NOx 的类型包括____无____和______无_______。
试题:班号:姓名:第 2 页(共8 页)4、某煤的工业分析成分和发热量如下:Var, % Mar, % Aar, % FCar, % Qnet,ar, MJ/kg18 10 25 52 20请计算,该煤质属于___烟__煤,1000 吨该煤相当于___682.4___吨标准煤。
5、链锁反应的三个基本步骤是__链的激发__、__链的传递__和__链的销毁__。
6、设某一反应温度由400℃增至500℃时,反应速率将增加值原来的e(e=2.718)倍,该反应的活化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哈工大物化实验思考题及答案doc资料

物理化学实验实验一 燃烧热的的测定1. 说明恒容燃烧热(V Q )和恒压燃烧热(P Q )的差别和相互联系。
区别:恒容燃烧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值,恒压燃烧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地焓变联系:对于理想气体 P v Q Q nRT =+∆2. 在这个实验中,那些是体系,那些是环境?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这些热损耗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内筒和氧弹作为体系,而外筒作为环境。
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
有少量热量从内筒传到外筒,使得内筒水温比理论值低,而使得燃烧焓偏低。
4. 实验中,那些因素容易造成误差?如果要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应从哪几方面考虑?答:内外筒开始反应前的温度差造成误差,我们应提高软件质量,使软件调试出的温度如(3)所述,有利于减小误差。
又如点燃火丝的燃烧带来的一定的热量,造成误差,应寻求一种让反应自发进行的方法,或寻求一种更好的点火材料。
实验二 Pb-Sn 体系相图的绘制1.是否可用加热曲线来做相图?为什么?答:不能。
加热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不能保持准静态过程。
2.为什么要缓慢冷却合金做步冷曲线?答:使温度变化均匀,接近平衡态。
3.为什么坩埚中严防混入杂质?答:如果混入杂质,体系就变成了另一多元体系,使绘制的相图产生偏差。
实验三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1. 配1、2、3各溶液进行实验的目的何在?根据实验的结果能否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答:实验1是为了计算I 2在CCl 4和H 2O 中的分配系数。
实验2、3是为了计算和比较平衡常数K ,当2Kc ≈3Kc 时,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
2. 测定四氯化碳中I 2的浓度时,应注意什么?答:应加入5~10ml 水和少量KI 溶液,还要先加入淀粉,充分振荡,滴定后要回收。
实验四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静态压1. 本实验方法能否用于测定溶液的蒸气压,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克-克方程只适用于单组分液体,而溶液是多组分,因此不合适。
2. 温度愈高,测出的蒸气压误差愈大,为什么?答:首先,因为本实验是假定∆H m (平均摩尔汽化热)在一定范围内不变,但是当温度升得较高时,∆H m 得真值与假设值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所以会使得实验结果产生误差。
哈工大考研---哈工大2005年秋物理化学试题

试 题:
班号:
姓名:
3. ΔrGm 和∆rGom 作为反应方向判据时两者有何不同?
4.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
5. 什么是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依数性都有哪些?
第 3 页 (共 6 页)
试 题:
班号:
姓名:
三、 1mol 的理想气体在 27 oC 时,等温可逆自 1010kPa 膨胀到 101kPa,
),
其数学表达式为(
)。
3. 在 101325Pa 下,CHCl3 溶于水与水溶于 CHCl3, 两种溶液平衡,
则其组分数为(
),自由度数为(
)。
4. 对于 1mol 的理想气体,
( U
V
)T =
(
),
CP-Cv= (
5. 在 101325Pa, 0 oC 下,水凝结成冰过程的∆G(
)。 ),
∆S 体(
六、已知 A-B 二元凝聚态相图,M、N 分别为 A、B 的熔点,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出图中各相区相名称和自由度 (2)此相图中有无化合物生成?
(3)画出 a 、b 两物系的步冷曲线
(4)指出自由度为零的点和线及其名称Βιβλιοθήκη 15 分)T(K)a
b
A
B
XB%
第 6 页 (共 6 页)
),∆S ( 体+环
)。
① =0
② >0
③ <0
④不确定
6. 无相变和化学变化的条件下,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其内能变化
(
)。
①dU=CvdT
② dU > CvdT
③dU < CvdT
7.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0年试题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二OOO 年研究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 报考专业:应用化学、环境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等专业一、填空(10分)1、已知1000K 时,反应)()(g CO CO 21s C 212⇔+的Θ1K =1.318,)()()(g 2CO g O s 2C 2⇔+的Θ2K =22.37×4010,)()()(g CO g O 21g CO 22⇔+Θ3K = 。
1、偏摩尔熵的定义式为 。
2、甲醇—乙醇,乙醇—水,水—盐酸三组溶液中,可看成理想溶液的是 溶液。
3、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的适用条件为 。
4、习惯上,人们把那些加入 就能显著 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 。
5、在典型的复杂反应中,平行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为 ,连续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为 。
6、反应↓+→+4422BaS O 2KCNS SO K CNS Ba )(,在Ba (CNS )2过量的情况下,生成BaSO 4溶胶,胶粒电性为 ,胶团的结构式为 。
二、选择填空(本题10分)1、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 )。
(1)内能总是减少 (2)内能总是增加(3)焓总是增加 (4)焓总是不变2、电导测定在实验室或实际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下列题中哪个却是不能通过电导测定得以解决的?( )。
(1)求难熔盐的溶解度 (2)求弱电解质的电离度(3)求平均活度系数 (4)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3、对物理吸附,下面哪一条描述不正确?( )(1)吸附力为范德华力,一般不具选择性(2)吸附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3)吸附热较小(4)吸附速率较低4、设有理想气体A (g )+B (g )===C (g )在温度T ,体积V 的容器中,三个组分的分压分别为p A ,p B ,p C 时达到平衡,如果在T ,V 恒定时,注入n d 摩尔的惰性组分D (g )则平衡将( )。
(1)向右移动 (2)向左移动 (3)不移动 (4)不能确定5、在25℃时,0.01-1kg mol ∙糖水的渗透压力为∏1,0.01-1kg mol ∙食盐水的渗透压为∏2,则( )。
哈工大物理化学本科期末自测题

哈工大物理化学本科期末自测题----fc314a0b-6eac-11ec-9e36-7cb59b590d7d相平衡自测题1在含有C(s)、H2O(g)、CO(g)、CO2(g)和H2(g)的平衡体系中,独立组分C为()(a)3(b)2(C)1(d)4二二元合金处于低共熔温度时的物系的自由度f为()(a)0(b)1(c)2(d)3在3298k下,当蔗糖水溶液和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整个体系的组分分数、相数和自由度为()*(a)c=2ф=2f=1(b)c=2ф=2f*=2*(c)c=2ф=1f=2(d)c=2ф=1f*=33fecl3和h2o能形成fecl3?6h2o、2fecl3?7h2o、2fecl3?5h2o、fecl3?2h2o四种水合物,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的平衡共存相数ф分别为()(a)k=3,ф=4(b)k=2,ф=4(c)k=2,ф=3(d)k=3,ф=55对于共沸混合物,以下陈述是错误的()(a)没有确定的成分(b)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c)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d)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组成6单组分体系固液平衡线斜率DP/dt值()(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不确定如果7a和B的液体混合物在t-x图上有最高点,混合物将产生()(a)正偏差(B)负偏差(c)无偏差(d)不符合拉乌尔定律8下列过程中适用于克-克方程的是()(a)i2(s)=i2(g)(b) C(石墨)=C(金刚石)(C)Hg2Cl2(s)=2hgcl(克)(d)n2(g,t1,p1)=n2(g,t2,p2)9固体在25℃和101325pa下升华意味着()(a)固体比液体密度大(b)三相点压力大于101325pa(c),三相点温度小于25℃(d)三相点的压力小于101325pa以下化学反应同时共存并达到平衡(温度在900K~1200k范围内)CaCO 3(s)=Cao (s)+CO 2(g)CO 2(g)+H 2(g)=CO(g)+H 2O(g)h2o(g)+co(g)+cao(s)==caco3(s)+h2(g)该体系的自由度f为________.当向N2(g)和O2(g)共存体系中添加固体催化剂时,可以产生多种氮氧化物,并且系统的自由度为___12nacl(s)和含有稀盐酸的nacl的饱和水溶液的平衡体系,其独立组分数为_______.13al2(SO4)3。
(完整版)00420物理(工)200610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理(工)试题课程代码:042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质量相等的两物体A 、B 分别固定在轻弹簧两端,竖直静置在光滑水平支持面上(如图),若把支持面迅速抽走,则在抽走的瞬间,A 、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a A =0,aB =gB .a A =g ,a B =0C .a A =2g ,a B =0D .a A =0,a B =2g2.当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处于平衡态时,根据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一个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A .大于一个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B .小于一个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C .等于一个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D .与一个分子平均转动动能谁大谁小是随机变化的3.理想气体的初态为P 1、V 1,经可逆绝热过程到达终态P 2、V 2,则该气体的泊松比γ为( )A .ln (P 2V 1)/ln (P 1V 2)B .ln (P 1V 1)/ln (P 2V 2)C .ln (P 2/P 1)/ln (V 1/V 2)D .ln (P 1/P 2)/ln (V 1/V 2)4.由静电场的性质可以断定( )A .等势面是不能闭合的,静电场线是可以闭合的B .等势面是可以闭合的,静电场线是不能闭合的C .等势面和静电场线都是可以闭合的D .等势面和静电场线都是不能闭合的5.真空中有两条平行的无限长直导线,分别载有电流强度为I 和2I 的稳恒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导线间距为2a ,则在图中P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A .0B .a I πμ230C .aI πμ0 D .a I πμ20 6.一正方形线圈每边长0.1m ,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04T 的均匀磁场中以角速度ω=200rad/s 匀速转动,转轴通过线圈中心并与一边平行,且与磁场方向垂直,则线圈中动生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A .0.02VB .0.08VC .0.2VD .0.8V7.一质点作简谐振动(用余弦函数表达),若将振动速度处于正最大值的某时刻取作t=0,则振动初相ϕ为( )A .2π-B .0C .2π D .π 8.有两个LC 振荡电路,其自感之比L 1︰L 2=1︰2,电容之比C 1︰C 2=2︰3,则它们的振荡频率之比v 1︰v 2为( )A .1︰3B .1︰3C .3︰1D .3︰19.一静止质量为m 0的粒子相对于惯性系S 以速率u 运动,则在S 系中该粒子的质量为m=2201c u m -,动能为( )A .2021u mB .221mu C .2mcD .202c m mc - 10.质量为m 、电量为e 、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经加速电压V 加速后,它的速度仍远小于光速,此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普朗克常数用h 表示)( )A .emV h 2B .emVh 2 C .emV h D .emVh 二、填空题Ⅰ(本大题共11小空,每空2分,共2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哈工大01-06年研究生固体物理试题

2006年秋季学期研究生固体物理试题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20分)1、绘出二维晶格的第一和第二布里渊区,并给出晶体衍射的条件。
2、阐述声子的物理意义。
3、分析半导体载流子浓度及半导体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4、分析磁畴的起源。
二、阐述描述晶格比热的爱因斯坦模型和德拜模型的基本物理思想,分析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并利用爱因斯坦模型讨论晶格比热的高温极限。
(20分)三、阐述费米面的物理意义,并由此说明两个费米面不同的金属相互接触时所形成的接触势差。
(20分)四、为何固体能进行单电子近似?说明能带产生的物理原因。
(15分)五、说明只有未被电子完全填充的能带可以导电,并说明二价镁金属是导体的原因。
(10分)六、以n型半导体和金属接触为例,说明肖脱基势垒的形成机制。
(15分)2005年秋季学期研究生固体物理试题一、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40分)1、回答单电子近似和绝热近似,并阐明它们在固体物理中的地位。
2、已知一维线性谐振子的能级:(n+1/2)hω (n非负整数),若一粒子波矢所受的势能函数为:V(x,y)=mω2(x2+y2)/2,请给出粒子的能级。
3、具有合适波长的自由电子波在晶体中传播时,请证明,当电子波波矢落在布里渊区边界时,可以发生Bragg衍射。
4、二维复式晶格中,每个单胞中含有n个原子,共含N个单胞,请回答声学支振动格波色散关系的数目,独立声学振动的模式数,简述你的理由。
5、利用声子的散射过程,说明晶格导热热阻产生的原因。
6、阐明金属费米面的物理含义,并给出费米能级的计算方法。
7、阐述直接带隙半导体和间接带隙本征半导体吸收的差别。
8、何为固体的反铁磁性?二、回答频率为ω的格波,在温度T下所占有的声子数,阐明晶格比热的爱因斯坦模型,并分析温度很高时,晶格比热趋于常数。
(20分)三、利用周期性边界条件,分析每个能带上所能填充的电子数目,回答为何完全被电子占据的能带对固体导电没有贡献。
从能带结构出发,讨论影响纯金属导电的因素。
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物理热学部分部分习题

带入上式得出
5 5 E P V B 2 RT 0 0 2 2
(2)抽取绝热板,两种气体混合后处于平衡时的温度为多少?
混合后两种气体温度相同,温度与内能有关。因此应 从内能入手。容器绝热,外界没有对气体做功,也没 有热传递。系统内能量守恒。两种气体间存在能量转移, 但是总内能不变。设混合后温度为T,则混合后 A气体内能 B气体内能
f ( v )d v
Nf ( v )d v
v2 v1
f (v )d v
v2
v1
Nf ( v )d v
(1) f ( v )d v 表示某气体分子的速率在 v v dv间隔内的 概率。或者说,速率在 v v dv 间隔内的分子数占总 分子数的百分比。 (2) Nf ( v )d v 表示在 v v dv 间隔的分子数
1 p r 2 3
因此,方均根速率为
2 3P r
(2)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内能为多少? 一个分子平均内能为
1 m 2 2
单位体积内有n个分子,内能为
1 2 1 2 3 E n nm r P 2 2 2
例5 :已知某气体在温度T时的速率分布函数为
,
说明下列各表达式的意义 f (v )
(2)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相关问题
(3) 利用三种特征速率公式的一些计算 (4) 平均自由程相关问题
(5) 玻尔兹曼能量分布律的应用
10
例1. 体积和压强都相同的氦气和氢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
气体),在某一温度T下混合,所有氢气分子所具有的热运
动动能在系统总热运动动能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氢气为双原子分子,自由度为5, 一个分子平均动能:
因此内能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xCNS − ∆G = 0
∆F = −RT
因该过程中,T、 V 不变,所以用赫姆霍茨自由能作判据,这个过程是自发过程。 2 由K p = K n
p n n
= Kn
RT ∆v V
可知对于恒温恒容的气相反应 Kp 、Kn 都为常数,因此加入惰
性组分,对反应物的转化率 a 无影响。 3 ①在恒温恒压下,NaCl的饱和水溶液,组分数 S = 2 ,相数ϕ = 2(溶液及 NaCl固相) ,不存 在化学反应, R = 0,R′ = 0,由相律:f = C − Φ + 0(恒温、恒压 ) =2-2+0=0。 ②往该体系加入固体 NaCl不会影响其溶解度, 因为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从相律看 f = 0,加入固体NaCl只能改变面相的数量,不影响组分数和相数,因此溶解度不会变化。 4 在实验室中,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常用方法为对消法。 主要仪器及设备:电位差计、检流计、稳压直流电源、标准电池、电极、盐桥等。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求解电解质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求难溶盐的活度积;求溶液的 pH 值 等。 5 当毛细管的右端加热时,右端的毛细管膨胀而使液面的曲率半径 γ变大;液体的温度升高 而使其表面张力 ς变小。 由 Δp = 2ς γ可知, 上述两因素皆使加热端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 Δp 在 数值上变小,因而破坏了原来的平衡。由于(a)管内两端的 Δp 皆指向气体,使管内液面向 左移动。 (b)管内两端的 Δp 皆指向液体,而使管内液体向右移动。 6 ①活化能的物理意义:由普通分子(具有普通能量的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所需要的最小能 量,称为活化能, k = Ae−RT ,活化能代表反应的阻力, Ea 增大,活化分子数减少,反应越 慢。活化能的大小还体现了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Ea 值越大,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变化 越显著。 ②在阿氏方程中,活化能的作为与温度无关的常数对待。但实际上,活化能 Ea 是溶于温度有 关E a = E +
电池在 25℃时的电动势为若干? Pt H2 100kPa H2 SO4 0.02mol ∙ kg −1 |O2 100kPa |Pt 七、273K 时,用木炭吸附 CO 气体,当 CO 平衡分压分别为 24.0kPa、41.2kPa 时,对应 的平衡吸附量为 5.567 × 10-3dm3∙ kg −1 、8.608× 10-3dm3∙ kg −1 ,设该吸附服从蓝格缪尔公式, 试计算当固体表面覆盖率达 0.9 时,CO 的平衡分压是多少? 八、A2+B2→2AB 的反应历程为
θ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的 ∆γ Gθ m > 0,即Jp > K ,反应不能自动进行。
p < p( 总) 化。 六、解
1 + Kθ = 100.161kPa,即CO2 g 的压力小于 100.161kPa时,Ni s 才不能被氧 电池反应
−1 θ ∆γ Gθ m = (∆ G1 + ∆G2 + ∆G3 + ∆ G4 )=-474.257 kJ ∙ mol =-ZFE
θ 1 Kθ 3 = K2 1 2 θ K1 2
= 2.723 × 1020
2 SB = (∂S ∂πB )T.p.n λ ≠B 3 甲醇—乙醇 4 单组份两相平衡、 Vm (g) ≫ Vm (l),气体服从理想气体,相变热不随温度而变 5 少量、降低、表面活性剂。 6 最快的一步,最慢的一步。 7 正电, (BaSO4 )m ∙ nBa2+ , 2 n − x CNS − 二、回答下列问题 1 ∆U = a − RT ∆S =
RT2
dlnk dlnk2 dlnR = RT2 + RT2 dT dT dT
即E a = E 2 + ∆ H = E 2 + Q 故E2 = Ea − Q = 91.89 − 41.84 kJ ∙ mol −1 = 50.05kJ ∙ mol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二零零一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对状态函数的描述,哪一点是不确切的? (1)它是状态的单值函数,状态一定它就具有唯一确定的值。 (2)状态函数之改变值只取决于过程的始终态,与过程进行的途径无关。 (3)状态函数的组合仍然是状态函数。 (4)热力学中很多状态函数的绝对值不能测定,但其在过程中的变化值却是可以直接或间 接测定的。 2、常利用稀溶液的依赖性来测定溶质的分子量,其中最常用来测定高分子溶质分子量的是 () (1)蒸汽压降低 (2)沸点升高 (3)凝固点降低 (4)渗透压 3、当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应用于凝聚相转变为蒸汽时则: () (2)P 必随 T 值升高而降低 (2)P 必不随 T 而变 (3)P 必随 T 值升高而变大 (4)P 随 T 值升高可变大或变小 4、德拜-修格尔(Debye-Huckel )理论及其导出的关系式是考虑了诸多因素的,但下列诸因 素中哪点是它不曾包括的? (1)强电解质在稀溶液中完全电离。 (2)每一个离子都是溶剂化的。 (3)每一个离子都被电荷符号相反的离子所包围。 (4)溶液与理想行为的偏差主要是由离子间静电引力引起的。 5、固体对溶液的吸附要比对气体的吸附复杂得多,人们总结了一些规律,但下列哪条与实 验事实不符? (1)能使固液表面自由能降低最多的溶质被吸附的最多。 (2)极性的吸附剂易于吸附极性溶质。 (3)吸附情况只涉及吸附剂与溶质的性质而与溶剂的性质无关。 (4)一般是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小。 (6)已知某复杂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CO2 (g)的Kθ 。 3 =()
2.偏摩尔熵的定义式为() 。 3.甲醇—乙醇、乙醇—水、水—盐酸三组溶液中,可看成理想溶液的是()溶液。 4.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的适用条件为() 。 5.习惯上,人们把那些加入()就能显著()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 。 6.在典型的复杂反应中,平行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为() ,连续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为 () 。 7.反应Ba(CNS)2 + K2 SO4 → 2KCNS + BaSO4 ↓, 在Ba(CNS)2 过量的情况下, 生成 BaSO4 溶 胶,胶粒电性为() ,胶团的结构式为( ) 。 二、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一玻璃球放入真空容器中,球中已封入 1mol H2 O(101 325Pa,100℃),真空容器的 内部恰好容纳 1mol H2 O(101 325Pa,100℃) 。保持整个体系的温度为 100 ℃不变,将小 球击破后水全部汽化为水蒸气,这个过程的 ∆U、∆S、∆F、∆G 各为若干?设水在 101 325Pa、100℃时的摩尔汽化热为 a,小球体积与真空容器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水蒸气 可视为理想气体,这个过程是自发过程吗?用哪个热力学函数做判断? 2.对于任一恒温,恒容的气相反应,惰性组分的加入,对反应物的转化率 a 有无影响? 为什么? 3.恒温恒压条件下,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自由度为多少?往该体系中加入 NaCl固体是否 会影响溶解度? 4.在实验室中,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常用方法是什么?指出主要仪器和设备,并说明可逆 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5.在两支水平放置的毛细管中间皆放有一段液体如附图所示。 (a)管中的液体对管的内 壁完全润湿; (b)管中的液体对管的内壁完全不润湿。若皆在两管的右端加热时,管内的液
RT 2
E
③催化剂在反应中直接参与反应过程,改变反应历程,降低活化能。 7 胶体体系的主要特征:①特有的分散程度;②不均匀多相性和聚结不稳定性;③结构的复 杂性。 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①溶胶的动力学稳定性;②胶粒带电的稳定作用;③溶剂化的稳定作 用。 三、相图(略) 四、 ∆H =
T2 T1
Cp,m dT T2 P1 + nRln T1 P2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 若 已 知 1000K 时 , 反 应 C s + CO2 (g)
2 2 1 1 θ CO(g) 的 K1 = 1.318 , 2C s + 1 2
O2 g
40 2CO g 的Kθ 2 = 22.37 × 10 ,CO g + O2 g
别画出 a、b、 c 各点的步冷曲线形状,并标出冷却过程的相变化情况。 四、1 molH2(假定为理想气体)由 100 ℃、404kPa 膨胀到 25℃、101kPa ,已知 298.15K
θ 时H2 的Sm =130.58J ∙ mol−1 ∙ K−1 ,求∆H、 ∆S、 ∆G。如果 ∆G < 0可否判断为自发过程? 五、在 1500K 下,金属 Ni 上存在总压为 101.325kPa 的 CO(g)和 CO2(g)混合气体,可进行 的反应为 Ni(s)+ CO2(g) NiO s + CO(g)为了不使 Ni(s)被氧化,在上述混合气体中 CO2(g)
所以 20℃时题给电池电动势 E = E θ = −∆γ Gθ m ZF = 1.229V 七、解 Γ1 = Γx bp1 1 + bp1 ① ② 1 + bp1 Γ2 = Γx bp2 1 + bp2 两式联立,求解吸附平衡常数 b Γ2 p2 Γ1 p1 = 1 + bp2
−3
b = 6.96 × 10 kPa −1 当覆盖率 θ = 0.9时,代入兰格缪尔公式 θ = bp 1 + bp p = 9 b = 9 6.96 × 10 −3 kPa = 1.293 × 103 kPa 八、解 (1)由于第二步为慢步骤,故
c 1 1 c0
(c 为 t 时的浓度) ,则 1 1 1 − c 0 k c0 2 1 kc0
t1 =
2 t1 2 2 t1 2 1 k1 k1 1 10
=
(3)已知
=
=
设Ea 及指前因子 A 在此温度范围内为常数,则 k1 Ea 1 1 ln = − k2 R T2 T1 RT1 T2 k2 3.314J ∙ K −1 mol −1 × 300K × 320K ln = ln10 = 91.89 kJ ∙ mol −1 T2 − T1 k1 20K 由 k=k1 k可得 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