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认识楷书(二)

合集下载

硬笔书法课件第二章认识楷体课件PPT

硬笔书法课件第二章认识楷体课件PPT
竖的基本写法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从上到下,挺拔而不僵直。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竖的变化
竖画的变化有两种:垂露和悬针,垂露不出锋而悬针出锋。
垂露竖 悬针竖
短竖 长竖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撇折 反折
克 服 性 书 写 练 习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克服性书写练习
本节将通过楷书的规范性,强制进行书写练习训练,用楷 书的严格规范性去纠正原有的不良习惯。
“点、横、竖” 克服性书写练习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克服性书写练习
本节将通过楷书的规范性,强制进行书写练习训练,用楷 书的严格规范性去纠正原有的不良习惯。
“撇、捺” 克服性书写练习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横的基本写法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从左到右,稍往右上倾斜
二横 底横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横的变化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三横 主笔横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初中书法硬笔楷书教案

初中书法硬笔楷书教案

硬笔楷书教案课时分配第一次课1.硬笔楷书和毛笔楷书的关系。

2.学习硬笔书法的定义和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3.部分笔画的写法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相似与区别,以便从传统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理解学习硬笔书法的重要性,开始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和变化写法,形状,用法及例字。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传授和辅导板书设计:提纲式教学方法:讲解,辅导教学过程:一般了解一、讲解(一)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关系:就其艺术表现力来说,硬笔远不及毛笔,但其实用性来看,硬笔书法的快捷,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大,普及面广是毛笔书法所不能相比的。

从技法上来来说,想要学好硬笔书法,必须从毛笔书法中汲取有用的营养,因为毕竟毛笔书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已积累了不少的好的经验,像有用笔书法,结构规律,章法布局等,这些都是可供硬笔书法借鉴的。

希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偏废。

因为二者并不矛盾,而且还是互有裨益的。

学好毛笔书法能带动硬笔书法的提高,学好硬笔书法能促进毛笔书法的提高。

永(大双钩)永从例字看:用笔(主要指提按),二者都有共同点,但行笔路线,硬笔书法不可照搬毛笔,因为那样既不美观也不快捷。

(二)学习硬笔书法的意义:硬笔书法是以使用为目的。

对我们今后工作,学习,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未来的人民教师来说意义极其重要。

书写的好坏不仅仅是个人“脸面”的事,它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它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学生,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把它仅仅看成是自己的“私事”,既然书法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钢笔,粉笔要和我们打一辈子的交道。

我们拿出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来潜心练字,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习硬笔书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首先是要有毅力和恒心2.要改变不良的书写习惯3.要多看多比较,提高鉴赏能力,提高学习兴趣4.要科学的选贴5.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后练习。

(三)笔画的写法,形状,及例字长横的用笔要强调两头重,中间轻,略弯;左低右高。

楷书毛笔ppt课件

楷书毛笔ppt课件
50
PPT课件
7、四点底: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 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 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 右下部斜点稍大。
组合点的写法 (视频)
51
PPT课件
笔画接笔规律
(一)、相接法 1、实接法:一笔画起笔或收笔被另一笔画所掩盖。这一方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二)露锋收笔:弹、倾、踢
露锋收笔是要写出笔锋。与藏锋收笔相同的是第一 步也需要反弹提起(此步也称“弹”),不过这种 反弹提起是反复且连续进行,运笔一次比一次轻, 直到写出笔锋为止。伴随着反复多次反弹提起,为 使笔毫能渐渐收拢,笔杆必须向笔锋所指方向倾斜 ,(此步谓“倾”),最后一步笔尖快速从纸面踢 出,形成笔锋(此步谓“踢”)。基本笔画中如悬 针竖、撇、捺、提及钩的收笔全用此法。需要注意 的是:要想收出漂亮的笔锋,起笔时转笔就要到位 ,只有转笔到位,才能在收锋时将笔锋写到笔画的 中心线上,从而产生美的外观(见图3 —5)。
楷之间,显得流美动人。
4、大小有法、错写规律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 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笔杆垂直,以斜
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 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 圆的杏仁点。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 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 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法像木匠接榫sǔn头一样,要把两根木头接得严丝合缝,牢
固无比,做成的家具才结实耐用。 2、虚接法:一笔画起笔或收笔的笔锋与另一笔画相搭。写 出来的效果有空灵之感。这一方法为相接法中的重点技巧, 因为绝大多数习字者都不善于运用此法来表达书法的较高层 次的美。掌握这一方法必须要掌握笔画的尖锋轻起和露锋收 笔两种技巧。 3、相交法:两笔画相互穿插交叉。这一方法较为简单。不 需专门练习。

楷书基本知识

楷书基本知识

二、四体楷书
(四)赵体字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 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 以书名天下”。 赵体字形趋扁方,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 端秀而骨架劲挺,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 笔圆架方,流动带行,点画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 却十分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 笔法精致秀美充满了书卷气与富贵气。
硬笔书法实用教程
硬笔书法实用教程
一、楷书基本特点
(一)点画规范
(三)形体方正ຫໍສະໝຸດ (二)整齐平正 (四)上下平稳
二、四体楷书
(一)欧体字
欧阳询是唐初书法家,以擅长楷书出名。 《旧唐书》说“询初学王羲之书,后渐变其 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 或以为楷模焉”。 欧体字笔法以方笔为主,转折顿挫,棱角 鲜明,笔力劲挺。形成一种结体严密笔力森 挺、高间肃穆的险劲风格。
二、四体楷书
(二)颜体字
颜真卿是唐代最富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从他 留下来的20多件楷书碑帖中可以看出他对自己 的书法风格的不断探索。颜字结体平整,正面 视人,体型丰满。笔画对称匀整,横轻竖重, 方框的两竖笔写成圆弧形,犹如向外的两张弓。 笔法以圆笔为主,柔中带刚,所谓绵里裹铁。
二、四体楷书
(三)柳体字
柳公权是晚唐书法家,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很 出名,《旧唐书》称他的书法“上都西明寺金刚 经碑,有钟(繇)、王(羲之)、欧(阳询)、 虞(世南)、陆(柬之)之体”,又说他的书法 “体式劲媚,自成一家”。 总的来讲,柳字受颜字影响,但不如颜字厚 重,比颜字刚劲挺拔,体现出所谓“柳骨”的精 神,柳书下笔有力劲健,横、竖、钩、撇、捺, 都有自己一套入笔、转笔和收笔的程式。

小学语文统编四(下)第15课《白鹅》

小学语文统编四(下)第15课《白鹅》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碰到 难读的多读几遍。
(2)读后想一想:白鹅给你留下了 什么印象?
高傲
可爱
我会读
kān xiāo háng fèi cù pō shē
看 嚣 吭 吠促颇 奢
chǐ gǒu shì kuī sì gōng
侈 苟 侍 窥伺供
后鼻音:吭 供
平舌音:促 伺
翘舌音:奢 侈 侍 字源识字法
窥伺: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多含贬义)。 造句:我军情报人员侦察到敌军一直在窥伺我方情况。
➢ 课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白鹅给作者留下的印象?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到:“好一 个高傲的动物!”
➢ 读这句话,你从中能体会到鹅 怎样的特点? 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 盼”的姿态和作者的话,可 以体会到鹅高傲的特点。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本文指狗偷食完鹅的食物 后大模大样地离开,与偷食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造句:吃完饭,他钱也不付就扬长而去了。
奢侈: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 造句:生活中,我们要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拒绝 奢侈浪费。 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造句:他办事极为认真,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
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鹅的叫声、 步态、吃相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 默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白鹅叫声高傲、步态高傲、 吃相高傲的语句。
原文呈现: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 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 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 吠。
京剧中的角色又称行当,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 五大行当。“净角”是京剧中的一种角色,通称花脸,一 般由男性扮演。上面三幅图为净角脸谱。

国学第九册第十五课《养生》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国学第九册第十五课《养生》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第15课:课题养生
一、教材内容:
汉字家族,日积月累
二、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汉字“牛〞的字形演变,以及“牛〞结构字的应用。

2.重点学习汉字“牛〞,并举出结构有“牛〞的汉字,能说出其含义。

3.了解《葛洪炼丹》的中关于“长生〞的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了解汉字“牛〞的字形演变。

教学难点: 思考“人是否能够长生不老〞。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生齐读古文《养生》。

2.生尝试齐背古文。

〔二〕学习“汉字家族〞
1.师板书“牛〞,生齐读。

2.师述汉字“牛〞的结构,及各局部的含义。

甲骨文字形像只牛头。

本义就是指六畜之一的“牛〞。

3.师板书“牛〞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并让生用纸笔尝试写画古文字。

4.举出结构有“牛〞的常用汉字。

如“牱牭牯牰牲牳牴〞。

引导学生了解各汉字的意思,并组词。

5.拓展延伸:
生思考:还有偏旁“牛〞或“牛〞的汉字吗?举出两个,并说说它的意思。

〔三〕日积月累
1.生自由读《葛洪炼丹》,并找出故事的主人公。

2.师简要介绍故事的大意。

引导生了解“长生〞在古人心中的无限追求,与“炼丹〞“朱砂〞有关。

3.师范读“追根溯源〞,说明它即是上文的古文言形式。

生自由读,齐读。

4.再次简介古人眼中的“长生〞,思考:人是否能长生不老?
5.小组讨论,生谈自己的感想。

师小结:我们无法做到长生不老,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使寿命能以延长。

6.再次齐读《养生》。

西泠印社3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计划及教案

西泠印社3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计划及教案

1西泠印社3年级下册《书法练习 学计划及教案.2017— 2018学年 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学科教学计戈IJ2017— 2018学年 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201 7 ~201 8 三 年级 班学年度下期) ------------学科 书法执教教师指导》教本教材注重从汉字书写常识入手,以基教材的知期识结构、教地位、教材学目的、简要求、重析难点)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3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4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6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7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8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9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0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1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2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3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4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5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6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7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8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9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结总科教学学期)下(201 7 ~201 8 学年度书法学科班年级执教教师20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21。

湘美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上册《综合-探索 第15课 认识隶书(一)》优质课教学设计_3

湘美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上册《综合-探索 第15课 认识隶书(一)》优质课教学设计_3

认识隶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隶书的由来。

2、通过与篆书的比较和隶书名帖欣赏,初步了解隶属的特点。

3、尝试书写隶书的波横。

4、激发学生对不同书体的学习兴趣,全面了解我国书法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赏析隶属的特点。

难点:从不同的碑帖中赏析不同时期隶书的特点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准备五张不同时期汉字的图片,学生分小组讨论将五种字体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并说明理由(从字形演变过程入手)。

(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甲骨文:图形。

篆书:结体圆长笔画匀称,藏头护尾,圆润优美。

转角处都带弧形,曲折引长而划一,使线条更匀称圆转,字形长圆,体势雄健,已线条化了。

隶书: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

草书: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楷书:方正、笔画结构严整。

从甲骨文图像性的文字,小篆用线条代替了图形,隶书打破了古文字象形系统,使汉字的象形图画面貌基本消失,奠定了现行文字的基础,使之变成纯符号性质的文字逐渐慢慢转变为笔画规整的汉字。

隶书是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分水岭,为行书、楷书、草书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进入正课,认识隶书。

1、隶书的产生。

(时代、与它相关的人物)观看视频,边看边思考与隶书产生相关的时代、人物、原因。

秦始皇书同文——小篆(书写复杂,不够快捷)——隶书雏形——程邈整理产生隶书——汉朝隶书发展成熟(时代:隶书是从小篆脱胎出来的。

始于秦朝,经过两汉231年(前206—25)的演变,到汉代才臻于成熟。

隶书是汉代的主要通行书体。

这样说来,隶书可分秦隶,汉隶两个发展阶段,又称古隶和今隶。

早期的秦隶,实际上是小篆的辅助字体,是秦统一后因为政务繁忙,“奏事繁多,篆书难成”而产生的一种应急字体,是统一于民间不登大雅之堂的俗体。

秦代正式书体还是小篆。

秦隶实际上就是草篆,线条较小篆简直变弧线为直线,变圆转为方折,有一定的粗细变化。

这样书写起来就方便多了。

据说开始用这种字体书写的是处理徒隶之事的文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