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47张PPT)

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47张PPT)
《阿长与<山海经>》:作者追忆了童年时的保姆阿长, 从对琐碎小事的描写中表达了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感 激和怀念之情。
《老王》:作者通过回忆和三轮车夫老王交往的故事, 展现了人性之美,也含蓄地提出来关怀不幸者的社会 问题。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内容主旨
《台阶》:通过写“父亲”为造新屋修台阶而拼命苦干 的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 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微不足道wēi bù zú dào 言外之意yán wài zhī yì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重点词语
【诘问】追问;责问。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惧惮】害怕,畏惧。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切切察察】细碎的说话声。 【面如土色】脸色像土那样。形容因惊惧、病痛或气急等而脸 色灰暗。 【深不可测】形容水、洞穴等很深。比喻道理深奥或人的心机 等难以捉摸。
脐qí 烦琐fán suǒ 胸脯xiōng pú 哀悼āi dào 霹雳pī lì 守寡shǒu guǎ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字音字形
蹬dēng 惶恐huáng kǒng 取缔qǔ dì 门框mén kuàng 愧怍kuì zuò
绷bēng 肿胀zhǒng zhàng 降格jiàng gé 滞笨zhì bèn
以我酌油知之
射箭凭手熟的道理
徐以杓酌油沥之
指葫芦
笑而遣之
代指卖油翁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其口
代陈尧咨 代葫芦,“它的”
13
三、古今异义
1.但手熟尔 (古:只
今:常用为转折连词)
2.尔安敢轻吾射
(古:怎么
今:安静,安全)
14
四、词类活用 1.尔安敢轻吾射 形容词作动词,看轻。 2.康肃笑而遣之 使动用法,使……走,打发。 3.汝亦知射乎 动词作名词,箭术。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PPT课件(共2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PPT课件(共2课时)

第一课时
CHUZHONG YUWEN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阿长的形象。 2.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体会平凡人物身上的闪光的品格。
重点难点 1、2
导入新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 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个人,这个人讲的美女蛇的 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请用句式“从________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的人”来谈谈你眼中的人物形象。
• 长妈妈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长妈妈地位低下 • 长妈妈睡觉时总是“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长妈妈睡相不
好)——长妈妈是一个粗人。 • 长妈妈“常喜欢切切察察”——长妈喜欢饶舌多事。 • 长妈妈“逼”着我吃福桔——长妈妈有着太多的繁文缛节、渴望幸福平安、对孩子有深深
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详写了什么?
(一)介绍“阿长”的身份和称呼; (二)首先,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对我过分看管;她夏天的睡相;
其次,她懂得许多规矩,元旦的古怪仪式; 再次,讲“长毛”的故事,谋害我的隐鼠;
(三)给“我”买《山海经》。 (详写)
文中略写的部分可否删去?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 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 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 是不可缺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事件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 全面完整的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首次用“鲁迅”的笔名) 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二心集》、《且介亭杂文》、 《而已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等。

人教部编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三单元10《老王》(共33张PPT)

人教部编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三单元10《老王》(共33张PPT)

10 老 王
七年级 下册 语文 部编 RJ
作者简介
杨绛(1911—2016年),本 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作家、 翻译家。著有剧本《称心如意》 《弄假成真》,小说《洗澡》, 散文集《将饮茶》《干校六记》 等,译作《小癞子》《堂吉诃德》 《吉尔·布拉斯》等。
背景资料
本文著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 记叙了自己从前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当时 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绛钱钟书夫妇在那个 荒唐动乱的特殊年代里受了不少苦,被认为是“反 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 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作者夫妇与 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之中。
第三部分(17-22):写老王的去世和“我”的感触。
课文解读
1.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老人
饱经 岁月沧桑
生活 艰辛
厚道 本分
有眼疾
➢ 老王的苦
2.阅读课文,说说老王的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职业——靠一辆破旧三轮维持生活
(“文革”期间载客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
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苦 生活——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穷苦
2.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条理清晰。
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 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有眼疾,说到 女儿给他大瓶的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 顾等等。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言质朴简洁,看起来平平淡淡,字 里行间却充满着深情厚谊,对主人公表达了真 挚的人道主义情感。人与事、语言与情感融合 在一起,读后令人顿生同情之感,有一种催人 泪下的力量。
含蓄, 心中有 悲酸、感动
写作特色
1.兼用两种顺序组织材料,内容井然有序。
作者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的。第 一部分按逻辑顺序写老王的三方面情况(职业、生 理缺陷、居住条件)。下面几个片段是按时间顺序 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的。 除段落安排有序之外, 还设置了贯穿全文的线索,即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 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ppt课件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ppt课件
那是个栀子花开的季节,空气中都浮动②着馥郁的香气。
②“浮动”一词用语巧妙,形象地 写出了栀子花香气的馥郁。
晚上,做完了作业,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好累哦,下楼走走 吧!初夏的夜还是稍稍带点凉意的。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 眼前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背影。是爸爸妈妈!他们俩?……我跟 了上去。
爸爸妈妈牵着手,宛如一对热恋中的情人。我暗暗发笑, 想不到爸爸妈妈也风花雪月起来了!③
典型精致。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抓住最能 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写。
如《台阶》中父亲洗脚、踩黄泥等细节描写,都是为了 表现父亲的勤劳能干。
生动细腻。细节描写用语要生动、简练,让读者如 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卖油翁》中写卖油翁 观看陈尧咨射箭的表情和动作,只用了“睨之”和“但 微颔之”两个语句,就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物的态度和 心理。
【真题解说】
这并非一道“难题”,要在审题、填题和选材上打 开思路。“值得”的事情有时不是“天然正确”的。它 不仅可以体现出“普世”的价值,更可以表达出你个人 对于失败与成功,努力与退却等对立事物的抉择,体现 出你对成长路的某种看法。主旨立意,切记保持积极阳 光。
选材尽量避免学校和学艺生活,多将目光投射到更为广阔 的社会生活中去,谈谈家长里短,说说身边的奇人轶事, 讨论讨论鲜活的社会现象,主动去表达一下你对于这个 “新”时代的看法。谈一谈“新旧”对比,哪些值得留恋, 哪些值得舍弃。说出其中价值,评述一下取舍间的心中滋 味。要胜在立意先人一步,语言追求“鲜活”,懂得使用 常用的修辞。环境与细节描写是夺分要术,字迹不求美观, 但求工整有序。
写作 抓住细节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懂得什么是细节描写,感受细节描写的好处,了 解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课件(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课件(28张PPT)

3.当堂达标
六、学习反思
(二)课文分析
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 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 句的含义,把握作者 情感变化的过程; 2、掌握先抑后扬的表 现手法以及典型事例 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对长妈妈 的怀念与尊敬。
教学目标
阿长与《山海经》
教 学 设 计
一、谈话导入 二、整体感知 三、拎出线索 四、精读买《山海经》部分 五、情感升华 六、写作训练 七、拓展延伸
分 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不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掌握生字,注音,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

《台阶》这篇小说通过叙
述父亲为盖新屋、造台阶
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
为下一单元追求道德高度的学习做下铺垫。
了那个时代农民艰难的生 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书《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 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 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 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作者也 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
五讨《、论台寻《总 , 阶结初》购山全步这赠海文感篇,知小送经情文说感意通自》升,过己之华形叙成述渴情对父父亲求,亲为已充的盖初新久满步屋印、的了象造书尊,台阶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那应幸个不者时代应。农该民艰以难人的生道存主状态义和精他们神为来改变关现心状而不不懈
台阶 教 学 设 计
达成策略
1.掌握生字,注音,积累文 言词汇,理解词义。
2.掌握实、虚词,译全文; 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3.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一、谈话导入,走近作者 二、通读课文,疏通文意 三、复述故事,表演展示 四、分析课文,深入探究 五、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六、拓展延伸,思维训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课件

3、有姿色的花草树木争芳斗艳,没有姿色的杨花 榆荚又怎样了呢?退避三舍不敢出来了吗?诗人借 “杨花榆荚”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杨花榆荚无才思
为什么韩愈这么说呢?因为杨花是白色的,榆 荚花也是白色的。这场晚春的“斗芳菲”就好比 做作画比赛,人家都姹紫嫣红地画开了,而它们 俩呢,就像站在一张白纸面前的两个才子,脑子 里一片空白,没有才思啊,怎么下笔?
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 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 “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 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 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 ,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 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 :卢 小姐果有见地,接着说道 :“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 己瞧不见自己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 “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 展纸挥笔,写道: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 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肺腑之语啊! 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己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 “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 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
“字”之来历
韩文公,名“愈”,字“退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年龄, 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既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 来,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 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 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 ,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 呢?” 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 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 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 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 ‘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 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 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 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 ‘愈’字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共30张PPT)

因为嘴常闲着,所以他有工夫去思想,他的眼仿佛
是老看着自己的心。只要他的主意打定,他便随着心中 所开开的那条路儿走;假若走不通的话,他能一两天不 出一声,咬着牙,好似咬着自己的心!
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
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 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 事,这是拉车必须经过的一关。非过了这一关,他不能 放胆的去跑。
2/2/2021
《骆驼祥子》标志着老舍小说的成熟, 也是老舍小说的最高峰,是五四以来小说 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 长篇之—。
2/2/2021
活动二、阅读文本、了解人物
2/2/2021
2/2/2021
2/2/2021
为什么祥子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2/2/2021
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
圈点“……”:标在文中的重点词或优美词语下面。 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或旁边,可以批注疑 问。 三角号“∆”:用在特殊词语下面,句子下面加以理解。 圆圈“〇”:用来圈出重点词汇,以便理解。
2/2/2021
2.“批”即批语,也指评语,如在文章旁边写上段落、层 次大意,用叙述、说明、议论的方式,对思想内容、观点 见解、表达方式、作者思路、遣词炼句等加以评论,或 提出质疑,或进行鉴赏。
2/2/2021
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刘四爷
虎妞
2/2/2021
小福子
堕落之前:勤劳善良、有理 想、执着追求。
2/2/2021
堕落之后:麻木、潦倒、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声名远播的作者、生动有趣的情节、个 性鲜明的人物都集于《骆驼祥子》这篇巨著 于一身。非常值得大家去阅读,感受一代大 文豪的独特文笔,走进个性鲜明的底层人物 的生活世界。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复习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复习课件
祥子是一个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人但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变得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肮脏猥琐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
第三单元 复习课件
1
第三单元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鲁迅深
3
二、单元字词汇总
9.阿长与《山海经》
疏shū懒:懒散而不习惯受拘束。 倘tǎnɡ使shǐ:假如,如果。 惧jù惮dàn:害怕,畏难,畏惧。 憎zēnɡ恶wù:憎恨,厌恶。 震悚sǒnɡ: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拙zhuō:粗糙低劣。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①因:于是。②惟:只是。③而:连词,表示修饰,相当于“着”。④之: 代词,指卖油翁。
11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一个卖油的老头儿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很长时间都不离开。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的老头儿)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3.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9
三、课内文言文梳理
(一)课文字词详解 卖油翁
陈康肃公①善②射,当世无双,公③亦④以此⑤自矜(jīn)。⑥尝射⑦于 ①善:擅长。②射:射箭。③亦:也。④以:凭借。⑤自矜:自夸。⑥尝:曾经。⑦于:在。 家①圃(pǔ),有卖油翁②释担(dàn)③而立,④睨(nì)⑤之久而不⑥去。见其发⑦矢(shǐ)十 ①圃:园子。②释:放下。③而:连词,表示承接,可以不翻译。④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 的样子。⑤之:指代陈尧咨射箭。⑥去:离开。⑦矢:箭,“发矢”就是射箭。 中八九,①但微②颔(hàn)③之。 ①但:只。②颔:点头。③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康肃问曰:“①汝(rǔ)亦知射乎?②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③但手熟(shú)④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 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但又受到 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 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 《朝花夕拾》,本文就是其中一篇,回忆了童年时期 自己与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叙事散文 叙事性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 情成分。这类散文记叙人物时以人物为中心,但在刻画 人物形象上与小说不同,不追求人物性格的完整,也不 要求全面细致地描写人物命运,而是通过描写富有特征 的细节、人生片段或性格的某一方面来寄情写意。
7.渴慕: 非常思慕。 8.疏懒: 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
9.莫名其妙: 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 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莫名其妙、捉摸不定辨析
两词都有难以明白的意思。“莫名其妙”侧重于事情 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如:这件事发生得太突然,连当事 人也莫名其妙。“捉摸不定”侧重于变化无常,让人猜不 透,如:只是到底会不会受处分,他就捉摸不定了。
zhì( 炙 )热
哀dào( 悼 ) diào( 掉 )落 jié( 诘 )问 jié ( 洁 )白 笨zhuō( 拙 ) zēng( 憎 )恶 zèng( 赠 )送
魔法记忆之偏旁辨字法:“憎”是内心的情感,所以部首是“忄”; “赠”一般指送给别人的东西,与财富有关,所以部首是“贝”。
三 记一记词义
一 读一读字音
hài
shuāng

孤孀
chuāng bā
疮疤

渴慕

dàn jǐng
玑 惧惮 颈


shū
疏懒
sǒng

huáng
惶急
pī lì
霹雳


矩懿
二 写一写字形
惊hài( 骇 )
考hé( 核 ) 言简意gāi( 赅 )
huáng( 惶 )急 辉huáng( 煌 ) 针jiǔ( 灸 )
吃福橘的习俗
福橘是福建产的橘子。福橘为我国橘类中的上品,呈扁圆 形,鲜红美观,皮薄汁多,甜酸适口,久负盛名。福橘上市时 间在农历春节前后,由于色泽艳红、果香汁甜,又与“福、吉” 谐音,寓纳福招吉、福寿吉祥之意,备受群众喜爱,成为春节 活动的重要角色。福州风俗,正月初一,大家都会在大门外放 几个大福橘,任小孩拣去,象征开门大吉。家中晚辈要向长辈 拜年,表示敬长尊老。长辈则赠以福橘和压岁钱答谢。福州民 间谚语有:“拜年拜年,掏橘掏钱。”
9 阿长与《山海经》
散 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 的故事吗?正是这个惊险的故事为“我”儿时的“百 草园”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讲给“我”这个故 事的人是长妈妈,她对作者的儿时产生过重要影响, 以致时隔多年之后,作者仍然写了一篇回忆她的文章, 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阿长与<山海经>》。
10.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文中 指“我” 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11.震悚:因恐惧而颤动;震惊。 震悚、震惊辨析
两词均有“受到震动而吃惊”的意思,但“震悚”程度更 深一些,侧重于因恐惧而颤动,如:看到这恐怖的场景,他全身 都震悚起来。“震惊”侧重于内心受到的震动很大,如:没想到 她如此瘦小的身体,竟能背起这么重的大筐,真让人震惊。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18):
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名字,暗示阿长的社 会地位卑微。
从童年视角出发,围绕“我”的感受记叙阿 长的言行举动,为“欲扬先抑”中的“抑”。
第三部分(19—29): 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及对“我”的 影响,为“欲扬先抑”中的“扬”。
第四部分(30、31): 补叙阿长悲苦的身世,抒发了“我”对长妈 妈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 文章介绍了阿长名称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阿长”姓什么叫什么,竟没人知道,甚至连 “阿长”这一称呼也是借用在她之前的一个女工的称呼。 作者花这么多的笔墨介绍“阿长”名称的由来,是为了告 诉我们“长妈妈”是一个出身低微,平凡普通,生活在社 会最底层的不幸的劳动妇女。同时以写名称的由来开头, 还能使读者对阿长有个总的印象,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1.磨难: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的折磨。 2.繁琐:繁杂琐碎。 3.面如土色: 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
端惊恐。 例句:当无照驾驶被发现以后,他吓得面如土色。
4.深不可测: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深不可测、高深莫测辨析
两词都有很深,难以看透的意思。但“深不可 测”侧重于形容空间距离,如:这口井黑洞洞的, 往下望去,真是深不可测。“高深莫测”侧重于形 容学问、神态,如:他说话总是故弄玄虚,使人感 到高深莫测。
1. 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 感情。(重点)
2. 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难点)
3. 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刻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 中的人性美。(重点)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 魂”。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 年完成著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主要作品有小 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 花夕拾》,散文诗集 《野草》,杂文集《坟》 《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粗俗率性
导思1.阿长在曰常 生活中有过哪些粗 俗率性的行为?
感情
导思3. 本文表达 了作者 对阿长怎 样的感情?
关键词: 敬重、怀念
善良
导思2:阿长是一个 怎样的人?
欲扬先抑
导思4.这篇散文采 用了欲扬先抑的写 法,试结合课文内 容简要分析。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 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5.诘问: 追问,责问。 诘问、询问辨析
两词都有“问”的意思,但“诘问”还有责怪的 意思,如:在大家的诘问之下,他终于承认了错误,不 再一味推卸责任。“询问”局限于一般性的打听情况, 如:对于不明白的事情,要多向朋友询问。
6.情有可原: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 谅的地方。 例句:人们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都觉得他那么做是 情有可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