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相互运动

合集下载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功、能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功、能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功、能 本文档中含有大量公式,在网页显示可能会出现位置错误的情况,下载后均能正常显示,欢迎下载!选择题:1.(2019•全国Ⅱ卷•T5)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 总等于动能E k 与重力势能E p 之和。

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E 总和E p 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h 的变化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

由图中数据可得A. 物体的质量为2 kgB. h =0时,物体的速率为20 m/sC. h =2 m 时,物体的动能E k =40 JD. 从地面至h =4 m ,物体的动能减少100 J【答案】AD【解析】【详解】A.E p -h 图像知其斜率为G ,故G = =20N ,解得m =2kg ,故A 正确 B.h =0时,E p =0,E k =E 机-E p =100J -0=100J ,故=100J ,解得:v =10m/s ,故B 错误; C.h =2m 时,E p =40J ,E k = E 机-E p =85J -40J=45J ,故C 错误D.h =0时,E k =E 机-E p =100J -0=100J ,h =4m 时,E k ’=E 机-E p =80J -80J=0J ,故E k - E k ’=100J ,故D 正确2.(2019•全国Ⅲ卷•T4)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

距地面高度h 在3m 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 随h 的变化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该物体的质量为80J 4m212mvA. 2kgB. 1.5kgC. 1kgD. 0.5kg【答案】C【解析】 对上升过程,由动能定理,,得,即F +mg =12N ;下落过程,,即N ,联立两公式,得到m =1kg 、F =2N 。

高中物理选修3-2模块(2017-2019)三年高考真题物理分类汇编 (含答案解析版)

高中物理选修3-2模块(2017-2019)三年高考真题物理分类汇编 (含答案解析版)

电磁感应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空间存在一方向与直面垂直、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其边界如图(a )中虚线MN 所示,一硬质细导线的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 ,将该导线做成半径为r 的圆环固定在纸面内,圆心O 在MN 上。

t =0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如图(a )所示。

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b )所示,则在t =0到t =t 1的时间间隔内A .圆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终不变B .圆环中的感应电流始终沿顺时针方向C .圆环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004B rS t ρD .圆环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200π4B r t 【答案】BC【解析】AB 、根据B-t 图象,由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一直为顺时针,但在t 0时刻,磁场的方向发生变化,故安培力方向A F 的方向在t 0时刻发生变化,则A 错误,B 正确;CD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I R =,又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22B r E t t φπ∆∆==∆∆,又根据电阻定律得:2r R S πρ=,联立得:004B rS I t ρ=,则C 正确,D 错误。

故本题选BC 。

2.(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如图,两条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固定,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导轨电阻忽略不计。

虚线ab 、cd 均与导轨垂直,在ab 与cd 之间的区域存在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

将两根相同的导体棒PQ 、MN 先后自导轨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两者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已知PQ 进入磁场时加速度变小恰好为零,从PQ 进入磁场开始计时,到MN 离开磁场区域为止,流过PQ 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答案】AD【解析】于PQ进入磁场时加速度为零,AB.若PQ出磁场时MN仍然没有进入磁场,则PQ出磁场后至MN进入磁场的这段时间,由于磁通量φ不变,无感应电流。

由于PQ、MN同一位置释放,故MN进入磁场时与PQ进入磁场时的速度相同,所以电流大小也应该相同,A正确B错误;CD.若PQ出磁场前MN已经进入磁场,由于磁通量φ不变,PQ、MN均加速运动,PQ出磁场后,MN由于加速故电流比PQ进入磁场时电流大,故C正确D错误。

高中物理选修3-5模块(2017-2019)三年高考真题物理分类汇编 (含答案解析版)

高中物理选修3-5模块(2017-2019)三年高考真题物理分类汇编 (含答案解析版)

动量1.(2019·江苏卷)质量为M 的小孩站在质量为m 的滑板上,小孩和滑板均处于静止状态,忽略滑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小孩沿水平方向跃离滑板,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v ,此时滑板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A .m v M B .M v m C .m v m M + D .Mv m M+ 【答案】B【解析】设滑板的速度为u ,小孩和滑板动量守恒得:0mu Mv =-,解得:Mu v m=,故B 正确。

2.(2018·新课标全国II 卷)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若一个50 g 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 ,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A .10 N B .102 N C .103 ND .104 N【答案】C【解析】设鸡蛋落地瞬间的速度为v ,每层楼的高度大约是3 m ,由动能定理可知:212mgh mv =,解得:22103251015m/s v gh ==⨯⨯⨯=,落地时受到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规定向上为正,由动量定理可知:()()0N mg t mv -=--,解得:1000N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103 N ,故C 正确。

3.(2018·新课标全国I 卷)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答案】B【解析】根据初速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在启动阶段,列车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v =at ,由动能公式E k =12mv 2,可知列车动能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选项AC 错误;由v 2=2ax ,可知列车动能与位移x 成正比,选项B 正确;由动量公式p =mv ,可知列车动能E k =12mv 2=22pm,即与列车的动量二次方成正比,选项D 错误。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力学、光学、热学实验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力学、光学、热学实验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力学、光学、热学实验本文档中含有大量公式,在网页显示可能会出现位置错误的情况,下载后均能正常显示,欢迎下载!1.(2019•全国Ⅰ卷•T9)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

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

在ABCDE 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______点,在打出C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 A (2). 0.233 (3). 0.75【解析】分析可知,物块沿倾斜长木板最匀加速直线运动,纸带上的点迹,从A 到E ,间隔越来越大,可知,物块跟纸带的左端相连,纸带上最先打出的是A 点;在打点计时器打C 点瞬间,物块的速度;根据逐差法可知,物块下滑的加速度。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0.233;0.75。

2.(2019•全国Ⅱ卷•T9)如图(a),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

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 的交流电源,纸带等。

回答下列问题:(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 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 表示)24.65100.233m/s 220.1BD C x v T -⨯===⨯()22226.15 3.15100.75m/s 440.1CE AC x x a T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

接通电源。

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

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

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静电场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静电场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静电场本文档中含有大量公式,在网页显示可能会出现位置错误的情况,下载后均能正常显示,欢迎下载!选择题1.(2019•全国Ⅰ卷•T2)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A. P和Q都带正电荷B. P和Q都带负电荷C. 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D. 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答案】D【解析】AB、受力分析可知,P和Q两小球,不能带同种电荷,AB错误;CD、若P球带负电,Q球带正电,如下图所示,恰能满足题意,则C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

2.(2019•全国Ⅱ卷•T7)静电场中,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M点由静止开始运动,N为粒子运动轨迹上的另外一点,则A. 运动过程中,粒子的速度大小可能先增大后减小B. 在M、N两点间,粒子的轨迹一定与某条电场线重合C. 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不低于其在N点的电势能D. 粒子在N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与粒子轨迹在该点的切线平行【答案】AC【解析】【详解】A.若电场中由同种电荷形成即由A点释放负电荷,则先加速后减速,故A正确;B.若电场线为曲线,粒子轨迹不与电场线重合,故B错误。

C.由于N点速度大于等于零,故N点动能大于等于M点动能,由能量守恒可知,N点电势能小于等于M点电势能,故C正确D.粒子可能做曲线运动,故D错误;3.(2019•全国Ⅲ卷•T8)如图,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的点电荷固定在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a、b是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顶点。

则A. a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B. 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C. 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D. 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答案】BC【解析】由几何关系,可知b的电势大于a的电势,故A错误,把负电荷从a移到b,电势能减少,故D错误;由对称性和电场的叠加原理,可得出a、b的合电场强度大小、方向都相同,故B、C正确。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综合计算题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综合计算题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综合计算题 本文档中含有大量公式,在网页显示可能会出现位置错误的情况,下载后均能正常显示,欢迎下载!1.(2019•全国Ⅲ卷•T12)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小物块A 、B ,质量分别为m A =l.0kg ,m B =4.0kg ;两者之间有一被压缩的微型弹簧,A 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距离l =1.0m ,如图所示。

某时刻,将压缩的微型弹簧释放,使A 、B 瞬间分离,两物块获得的动能之和为E k =10.0J 。

释放后,A 沿着与墙壁垂直的方向向右运动。

A 、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 =0.20。

重力加速度取g =10m/s²。

A 、B 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

(1)求弹簧释放后瞬间A 、B 速度的大小;(2)物块A 、B 中的哪一个先停止?该物块刚停止时A 与B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3)A 和B 都停止后,A 与B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答案】(1)v A =4.0m/s ,v B =1.0m/s ;(2)A 先停止; 0.50m ;(3)0.91m ;【解析】首先需要理解弹簧释放后瞬间的过程内A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再结合能量关系求解出A 、B 各自的速度大小;很容易判定A 、B 都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并且易知是B 先停下,至于A 是否已经到达墙处,则需要根据计算确定,结合几何关系可算出第二问结果;再判断A 向左运动停下来之前是否与B 发生碰撞,也需要通过计算确定,结合空间关系,列式求解即可。

(1)设弹簧释放瞬间A 和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B ,以向右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和题给条件有0=m A v A -m B v B ①② 联立①②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v A =4.0m/s ,v B =1.0m/s(2)A 、B 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因而两者滑动时加速度大小相等,设为a 。

高考全国3卷物理试题及答案近三年(2017-2019年)真题

高考全国3卷物理试题及答案近三年(2017-2019年)真题
24.(12 分)
如图,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 xOy 平面)向里的磁场。
在 x 0 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0 ;x 0 区域,磁感应强
度的大小为 B0(常数 1 )。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q 0)
的带电粒子以速度 v0 从坐标原点 O 沿 x 轴正向射入磁场,此时开始计时,当粒子的速度方
B.若 va vb ,则一定有 Eka Ekb
C.若Ua Ub ,则一定有 Eka Ekb
D.若 va vb ,则一定有 hva Eka hvb Ekb
20.一质量为 2 kg 的物块在合外力 F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 随时间 t 变化的
图线如图所示,则
A. t =1 s 时物块的速率为 1 m/s B. t =2 s 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 4 kg·m/s C. t =3 s 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 5 kg·m/s D. t =4 s 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A.2 倍
B.4 倍
C.6 倍
D.8 倍
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
7
两车的位置 x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4.2017 年 4 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 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 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A.周期变大
B.速率变大
C.动能变大
D.向心加速度变大
15.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 U 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 金属杆 PQ 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 PQRS,一圆环形金属线框 T 位于回路围成 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现让金属杆 PQ 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 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直线运动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直线运动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直线运动 本文档中含有大量公式,在网页显示可能会出现位置错误的情况,下载后均能正常显示,欢迎下载!选择题:1.(2019•全国Ⅲ卷•T7)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t =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 的作用,在t =4s时撤去外力。

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c)所示。

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重力加速度取g =10m/s 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 木板的质量为1kgB. 2s~4s 内,力F 的大小为0.4NC. 0~2s 内,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D.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答案】AB【解析】结合两图像可判断出0-2s 物块和木板还未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此过程力F 等于f ,故F 在此过程中是变力,即C 错误;2-5s 内木板与物块发生相对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滑动摩擦力,由牛顿运动定律,对2-4s 和4-5s 列运动学方程,可解出质量m 为1kg ,2-4s 内的力F 为0.4N ,故A 、B 正确;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所以无法计算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故D 错误.2.(2019•全国Ⅰ卷•T5)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满足4H 4H 21t tA. 1<<2B. 2<<3C. 3<<4D. 4<<5 【答案】C【解析】运动员起跳到达最高点的瞬间速度为零,又不计空气阻力,故可逆向处理为自由落体运动。

则根据初速度为零匀加速运动,相等相邻位移时间关系,可知即,故本题选C 。

3.(2019•海南卷•T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相互运动本文档中含有大量公式,在网页显示可能会出现位置错误的情况,下载后均能正常显示,欢迎下载!
1.(2019•全国Ⅱ卷•T3)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
面平行。

,重力加速度取10m/s2。

若轻绳能承受的
最大张力为1 500 N,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 150kg
B. kg
C. 200 kg
D.
【答案】A
【解析】
【详解】
T
=f+mg sinθ,f=μN,N=mg cosθ,带入数据解得:m=150kg,故
A选项符合题意
2.(2019•全国Ⅲ卷•T3)用卡车运输质量为
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

两斜面I、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

重力加速度为g。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
A. B.
C. D.
【答案】D
【解析】
12
F F

12
F F

12
1
=
2
F mg F

12
1
=
2
F F mg

对圆筒进行受力分析知圆筒处于三力平衡状态,由几何关系容易找出两斜面对圆筒支持力与重力的关系,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斜面对圆筒的支持力与圆筒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相同。

3.(2019•全国Ⅰ卷•T6)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

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

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 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 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 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 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答案】BD
【解析】
如图所示,以物块N为研究对象,它在水平向左拉力F作用下,缓慢向左移动直至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的过程中,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绳子拉力T逐渐增大;
对M受力分析可知,若起初M受到的摩擦力f沿斜面向下,则随着绳子拉力T的增加,则摩擦力f也逐渐增大;若起初M受到的摩擦力f沿斜面向上,则随着绳子拉力T的增加,摩擦力f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故本题选BD。

4.(2019•天津卷•T2)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

为保持以往船行习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钢索的数量可减小索塔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B. 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可以适当降低索塔的高度
C. 索塔两侧钢索对称且拉力大小相同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
D. 为了使索塔受到钢索的合力竖直向下,索塔两侧的钢索必须对称分布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以桥身为研究对象,钢索对桥身的拉力的合力与桥身的重力等大反向,则钢索对索塔的向下的压力数值上等于桥身的重力,增加钢索的数量钢索对索塔的向下的压力数值不变,故A 错误;
B 、由图甲可知,当索塔高度降低后,α变大, 变小,故T 变大,故B 错误
C 、由B 的分析可知,当钢索对称分布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故C 正确
D 、受力分析如图乙,由正弦定理可知,只要 ,钢索AC 、AB 的拉力F AC 、F AB 进行合成,合力竖直向下,钢索不一定要对称分布,故D 错误;综上分析:答案为C
5.(2019•江苏卷•T2)如图所示,一只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的拉力为T ,则风对气球作用力的大小为
2cos T Mg α=cos α2cos T Mg α=sin sin AC AB F F αβ
=
A. B. C.T sin α D.T cos α
【答案】C
【解析】
对气球受力分析,由水平方向平衡条件可得:,故C 正确。

6.(2018·天津卷)(多选)明朝谢肇淛《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

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

”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

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 ,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F N ,则
A. 若F 一定,θ大时F N 大
B. 若F 一定,θ小时F N 大
C. 若θ一定,F 大时F N 大
D. 若θ一定,F 小时F N 大
【答案】BC
【解析】选木楔为研究对象,木楔受到的力有:水平向右的F 、和两侧给它的与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弹力,由于木楔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两侧给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弹力与F 沿两侧分解的推力是相等的,力F 的分解如图:
则,
sin T αcos T αsin F T 风α
=1211cos 90cos 902cos 902sin 2222N N N N F F F F F θθθθ⎛⎫⎛⎫⎛⎫=︒-+︒-=︒-= ⎪ ⎪ ⎪⎝⎭⎝⎭⎝

,故解得,所以F 一定时, θ越小, F N 越大; θ一定时,F
越大, F N 越大,BC 正确; 7.(2017·新课标Ⅲ卷)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 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 cm 。

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 c m ;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A.86 cm
B. 92 cm
C. 98 cm
D.104 cm 【答案】B
【解析】设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k ,左、右两半段绳的伸长量,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钩码的重力,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同一点时,钩码的重力G=2k △L’,解得△L’=0.6△L =6cm ,则强性绳的兑长度变为80cm +2△L’=92cm ,故选B 。

8.(2017·新课标Ⅱ卷)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答案】C
【解析】F 水平时:;当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时,则,联立解得:,故选C 。

9.(2017·天津卷)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 、
N 上的a 、b 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N N N F F F ==2sin 2N F F θ=
10080102
cm cm L cm -∆==2 1.2100
G k L k L =∆=∆2-F mg μ=cos60(sin 60)F mg F μ︒=-︒μ=
A.绳的右端上移到b’,绳子拉力不变
B.将杆N 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
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
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
【答案】AB
【解析】设两杆间距离为d ,绳长为l ,Oa 、Ob 段长度分别为l a 和l b ,则l =l a +l b ,两部分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绳子中各部分张力相等,F a =F b =F ,则α=β。

满足2Fcosα=mg ,d=l a sinα+l b sinα=l sinα,即,,d 和l 均不变,则sinα为定值,α为定值,cosα为定值,绳子的拉力保持不变,衣服的位置不变,故A 正确,CD 错误;将杆N 向右移一些,d 增大,则sinα增大,cosα减小,绳子的拉力增大,故B 正确。

10.(2017·新课标Ⅰ卷)如图,柔软轻绳ON 的一端O 固定,其中间某点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 。

初始时,OM 竖直且MN 被拉直,OM 与MN 之间的夹角为()。

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不变。

在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sin d l α=2cos mg F α
=απ2
α>α
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D
【解析】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OM绳上拉力F2,MN上拉力F1,由题意知,三个力合力始终为零,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在F2转至水平的过程中,MN上的张力F1逐渐增大,OM上的张力F2先增大后减小,所以AD正确,BC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