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艺术电影

合集下载

浅析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特点

浅析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特点

浅析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特点法国“新浪潮”电影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是一场对传统剧情和拍摄方式的颠覆。

这种电影探索了充满抽象、主观和实验性的自发创作、体现了一种革命和激进的态度,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影迷。

本文将通过分析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主要特点,了解它为什么会成为电影史上的重要地标。

一、拍摄方法的变化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拍摄方式比起传统电影变化了很多。

相较于拍摄前精心安排的学院派电影,新浪潮电影的拍摄更尊重自发创意和实验性。

电影导演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镜头、旁白和场景转换方式等,而是靠个人的观察和灵感,参考其他艺术形式如小说和诗歌等,去实现电影的创作和表现。

如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所导的《千里走单骑》(Breathless,1960)使用了名为“跟随长镜头”的拍摄手法,之后的许多新浪潮电影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影观影的生动感。

二、突破传统故事叙述方式法国“新浪潮”电影与已有的电影风格很不同,尤其是对剧情叙述方式作了突破。

这些电影以“形式大于内容”为理念,导演不再追求故事情节的线性条理,而是更注重通过若干的象征、主题和情绪等表达的方式来呈现出电影的真实性和感性。

电影大师奥尔森·威尔士(OlsonWelsh)的《天堂拐角》(La Jetée,1962)中,没有任何的对话或音效,但通过顺滑的剪片和黑白照片的呈现,威尔士成功地创造了一种不同凡响的故事表现方式,使得观众明白一个时代的背景与情感的变化,这些场景全都在观众的心里潜藏了下来。

三、使用非专业演员法国“新浪潮”电影也开创了一种演员的使用方式,即使用一些非专业的表演者,而不是已经成名的明星。

通过这样的方式,电影导演可以更近距离地表现角色深刻的细节,如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动作等等。

电影导演塞尔吉奥·莱奇 (SergioLeone) 的《一步之遥》(A Fistful of Dollars,1964)中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on Eastwood)就是在这类电影中得以崛起的代表人物。

法国的电影

法国的电影

无声电影艺术的开始——艺术电影艺术电影的诞生是为了应对1907~1908世界经济萧条带来的第二次电影危机。

第一部艺术电影《吉斯公爵被刺》于1908年12月上映,从此以后法国开始了拍摄文艺题材影片的时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电影除了艺术影片之外﹐成套的喜剧片和侦探故事片是另两种主要样式。

当时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法国喜剧流派。

当时的著名喜剧有林戴﹐M.﹑J.杜朗﹑A.第特﹑R.波塞蒂等人主演或导演的系列喜剧片。

V.H.雅塞导演的《尼克‧卡特》(1908年)﹑《齐哥马尔》(1911年)等侦探片也风行一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电影以其创造性﹑艺术性和多样性而称霸世界。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电影的霸主地位才被摧毁。

由于战争﹐法国影片生产完全停顿。

一战结束后的法国电影在这一时期,活跃在法国影坛主要有印象派和先锋派。

大战结束以后,法国电影濒于消亡的边缘﹐为了重振法国电影﹐德吕克﹐L.发起组织电影俱乐部的运动﹐并以他为中心创立了印象派。

他们从印象主义的绘画获得启发﹐企图用画面来表现直接的感性印象。

他们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著重于气氛的创造。

印象派电影的主要特点是﹕诗意的画面﹑强烈的表现力﹑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重要角色﹑自然主义与主观主义的表现手法或象征主义的比喻手法。

印象派电影的重要作品有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目》(1920年)﹑《金钱》(1929年)﹑爱浦斯坦的《巴斯德传》(1922年)﹑冈斯的《车轮》(1923年)。

印象派在电影美学和电影技巧上有所贡献﹐其中有德吕克在《狂热》(1921年)中的深焦距镜头﹐冈斯在《车轮》中的加速蒙太奇﹑在《拿破仑》中叠印的人物及合成银幕和多种角度拍摄的主观镜头﹐莱皮埃在《黄金国》中从人物眼中看到的各种景像等。

但是印象派电影由于追求造型美﹑寻求新奇的视觉形像和新颖的拍摄角度﹐发展到完全否定人和社会﹐脱离现实。

1924年德吕克故世后印象派便告衰落。

而正当印象派走向衰落之时,先锋派电影开始崭露头角。

电影史 法国电影发展

电影史 法国电影发展
——乔治.萨杜尔
”诗意现实主义”: 是抒情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所谓现实主义
即植根于法国的传统之中,而诗意则是发自 于现实内心的诉求.
有声片的两难与两利
两难:
声音的运用使法国先锋电影运动失去方向; 对音响装置设备的控制使好莱坞影片大举入侵.
两利: 法国独立电影再度兴起; 有声片使语言成为一 种特写的表现对象,法语与法国
表现出它们的造型的美。
达达主义电影
雷内·克莱尔 《幕间休息》 两个部分:前部分类似梦境
和游戏的大量神秘隐喻;后 一部分是出殡和追逐,重点 表现节奏。讽刺了资产阶级 的礼仪、风尚和生活方式。
超现实主义电影
路易·布鲁埃尔 《一条安达鲁狗》 表现: 令人震惊的暴力、死亡,性和色情。 迷乱的心绪。 对局部细节的精准分析。
对画面表现形式的多方面探索。
《拿破仑》
冈斯这部影片运用了大量的主观镜头。最 伟大的创造是三面银幕嗦呈现出的波澜壮 阔的大场面。
三幅银幕的“合成视像”。
印象派开启了先锋派的创作理论:
上镜头性:1919年,法国先锋派电影理论家路易·德
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提出的对电影艺术特性的称谓, 由照相(photo)和神采(genie)两词组合而成。 “上镜头性”的理论内涵是:电影艺术应当在自然和现实 生活中发现适宜用光学透镜表现的形象和景物,强调朴实 无华,提倡使用自然光效、焦点发虚等表现手段,营造电 影艺术独有的诗意,而且认为惟有处于运动中的视觉形象 才最具有“上镜头性”。
节奏: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依靠挑选画面和安排画
面)——心理节现
光和空气)
先锋派电影: 打破“趣味原则共同体” (反叙事、非理性、抽象性) 纯电影 达达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

经典好看的25部法国电影

经典好看的25部法国电影

经典法国电影推荐纯正的法式情调下面由查查吧为大家推荐下资深影迷必看的25部法国经典电影,有时间可以去看看:1、《筋疲力尽》(A Bout de Souffle)让-吕克·戈达尔(Jean Luc Godard)导演1960年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开山之作,从40年代美国黑帮片中吸取灵感,为电影制作开启了更自由、更个人化的空间,同时捧红了法国一代巨星让-保罗·贝尔蒙多(Jean Paul Belmondo)。

2、《预言者》(A Prophet)导演雅克·欧迪亚(Jacques Audiard)2009年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年轻的阿拉伯人被送进法国监狱,在这里他成为一个黑手党的首脑。

影片名《预言者》是一个带有反讽意义的名字,在影片里,没有一个人能预言什么事情,他们都是被命运摆布的小蝼蚁。

雅克·欧迪亚说:“这个标题迫使观众去思考影片中没有出现的因素和情节。

本片在第35届法国电影凯撒奖上,拿下9个奖项。

此外,影片还获得了法国路易·德吕克电影奖、2009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3、《男人的野心》(Jean de Florette)克劳德·贝里(Claude Berri)这部1986年上映的电影,改编自马塞尔·帕尼奥尔(Marcel Pagnol)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20年代的法国普罗旺斯,讲述一个驼背汉在农村为捍卫自己的土地,而与一个富农和他的侄子斗争的故事。

4、《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1959年的半自传体作品,也是安托万系列的第一部。

新浪潮电影流派的开山之作,获戛纳最佳导演奖殊荣,是艺术电影史上一座丰碑。

5、《潜水钟与蝴蝶》(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电影2007年上映,用一个个片断和隐喻来讲述一个身患重疾、意志坚强的男人是如何来度过那些无法言语,无法活动的岁月的。

真 假之间——解读法国电影《触不可及》

真 假之间——解读法国电影《触不可及》

86
莫名其妙的反响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触不可及》在 2011 年底 一上映,立即就打破了法国票房的一切历史纪录, 让人目瞪口呆。就连半年前隆重推出、年后收获五 项奥斯卡奖和另外 100 多项各种世界大奖的《艺术 家》也望尘莫及。当年仍在台上的法国总统萨科齐 也终于按捺不住,接见了《触不可及》的剧组人员, 为这场全民狂欢加上了一点官方色彩。
显然,这不是以情节取胜的电影,而是用各种 平淡的日常场景串联起来的电影。就像传统的法国 电影风格一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琐琐碎碎、鸡 毛蒜皮构成了电影的主线,既没有暴力,也没有色情, 更没有科幻,甚至除了几处的夸张之外,所谓的喜 剧片都没有什么新鲜一点的笑料。但问题是 :作为 商业片,它能吸引人吗?
车槿山
真假之间
——解读法国电影《触不可及》
电影创造了现实,赋予了意义,满足了社会的期待和理想,由此完成了童话书写。因此,《触不可及》 其实是主旋律影片,它用光明而虚幻的未来替代悲惨的当下,指向的仍然是人类解放的大叙事, 对主流社会,这是一种安慰,对边缘社会,这是一种教育。
没有悬念的故事
深夜,交通繁忙的巴黎城市主干道上,一辆豪 华轿车闯过红灯,超速行驶,疯狂变道,在车流中 左冲右突,犹入无人之境。这自然引来一串警车的 追捕,警灯闪烁,警笛长鸣,猫捉老鼠的游戏开始
至此,我们已经可以初步理解片名的意思了。 Les Intouchables(英语译为 The Intouchables,汉语 译为《触不可及》或《无法触碰》),作为名词使用 的复数形容词,显然是指这样两个一切都正好相反 的人互为“不可接触者”。考虑到这个词特指印度那 些作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这里强调的尤其是两人
自传的续篇《护身魔鬼》的写作大致和《触不 可及》的拍摄同时,出书与电影上映亦同步。电影 的剧创人员多次接触瘫痪病人菲利普,了解情况, 挖掘素材,寻找灵感,而后者则在出版商的建议下, 为了再版已经售罄的自传,补写了这个续篇,使自 己的故事在时间上正好吻合电影,也就是都到认识 现妻结束。自传和故事片,这当然是两种不同的文类, 有各自独特的游戏规则和诉求,但在相互关注下同 时创作的这两部作品,在内容上的参照、指涉和影 响却是显而易见的。有趣的是,这种关联在两部作 品中往往朝相反的方向展开。

高分欧洲电影推荐 艺术与哲思交汇之作

高分欧洲电影推荐 艺术与哲思交汇之作

高分欧洲电影推荐艺术与哲思交汇之作欧洲电影一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哲思而受到国际观众的喜爱。

无论是情感细腻的法国电影,还是冷峻严谨的德国电影,都能给观众带来别样的触动和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推荐几部高分欧洲电影,这些作品是艺术与哲思交汇的杰出代表。

1. 《美丽人生》(意大利)由意大利导演罗贝托·贝尼尼执导的《美丽人生》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剧情片。

影片讲述了犹太男子在二战期间为了保护儿子,将他们关押在纳粹集中营中并以幽默和爱挽救生命的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打动人心的故事,更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爱和希望的赞美。

通过幽默和温情的手法,导演成功地将严肃的题材与艺术相结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第九区》(英国)由尼尔·布洛姆坎普执导的《第九区》是一部集科幻与政治讽刺于一体的电影。

影片以南非废弃的难民营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外星生物被关押在地球上的故事。

电影通过对难民问题的思考,探讨了种族隔离和社会不公的主题。

同时,通过逼真的视觉效果和令人震撼的剧情,这部电影在艺术和娱乐方面兼具优秀的表现。

3. 《死亡诗社》(美国/英国)《死亡诗社》是一部让人深思和感动的剧情片,由彼得·威尔导演。

影片讲述了一位非传统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对诗歌和自由思考的热情,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揭示教育体制问题的作品,更是对个体自由和人生意义的探索。

通过精湛的演技和令人难忘的情节,这部电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蓝白红三部曲》(法国)《蓝白红三部曲》是法国导演克劳德·盖诺设的一系列电影,每部电影都代表了法国国旗上的一种颜色。

这三部电影分别是《蓝色》、《白色》和《红色》。

每部影片都以强烈的个人主题和哲学思考为基础,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孤独、爱情和命运等问题。

这些电影以其深度、细腻和艺术性,成为欧洲电影中的经典之作。

5. 《同时》(德国)由汤姆·希斯科导演的《同时》是一部奇幻与科幻相结合的德国电影。

40部法国电影

40部法国电影
1.印度支那 Indochine (1992) 导演:雷吉斯 瓦格涅 Régis Wargnier 一段爱情掩盖下的殖民地历史,凯瑟琳 德纳芙的表演尤其出色。 2.情人 L'Amant (1992) 导演: 让-雅克 阿诺 Jean-Jacques Annaud 文学名著和电影的一次完美结合,那些幽暗的房间、湿湿的街道,晚霞中金黄色的渡口,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3.最后一班地铁 Le Dernier métro (1980) 导演:弗郎索瓦 特吕弗 François Truffaut 一部没有正面描写二战的二战电影,特吕弗艺术和现实结合的最好的电影。 4.碧海蓝天 Le Grand bleu (1988) 导演:吕克 贝松 Luc Besson 吕克 贝松 的光影梦幻,一部大海的童话 5.浪迹天涯/流浪者 Sans toit ni loi (1985) 导演:艾格妮丝 瓦尔达 Agnès Varda 1985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新浪潮之母瓦尔达最重要作品,描写了一个拒绝任何社会规则的年轻流浪女惨死在荒郊野外的发人深省的悲惨遭遇。影片一个突出点是它的纪录片风格。 6.冬天里的一颗心/今生情未了 Un coeur en hiver (1992)导演:克劳德 索泰 (claude sautet) 这是一部令人难忘的法国电影,一部充满了幽雅含蓄、自始至终沉浸在拉威尔略带哀伤的奏鸣曲里的电影,它让人沉浸,让人着迷,让人久久的徘徊在男女主角那短暂却深刻细致的感情之中:许多人因此迷恋上法国电影。 7.玛歌皇后 La Reine Margot (1994) 导演:帕特里斯 夏侯 Patrice Chereau 一部气势磅礴的法国历史巨片,它犹如一页历史书中的精美插图,将我们带回1572年的法国。在历史的血腥中渗透爱情的狂野,在宏大的场面下触摸个性的张扬,其中暧昧的激情场面与残酷的大屠杀镜头让观

法国经典电影

法国经典电影

法国经典电影法国是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和成功的电影产业之一。

它以其丰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法国电影产业已经孕育了无数的经典电影,这些电影通过其独特的故事情节、精湛的表演和前卫的技术手法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部法国的经典电影,并探讨它们对电影艺术的贡献。

1.《天堂之门》(The Gates of Heaven,1963)《天堂之门》是法国导演Jacques Demy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电影以音乐剧的形式呈现,讲述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渔村,女主角Delphine爱上了一位海军上尉,他们的爱情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这部电影以其梦幻般的色彩、精彩的音乐和独特的叙事方式而闻名。

它成为了法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爱情电影之一,并对后来的影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啊!大鼻子》(Cyrano de Bergerac,1990)《啊!大鼻子》是一部根据法国剧作家Edmond Rostand的同名戏剧改编而成的电影。

这部电影由法国导演Jean-Paul Rappeneau执导,由Gérard Depardieu主演。

影片讲述了Cyrano de Bergerac这个人物的故事,他是一个忠诚、才华横溢但却天生长有巨大鼻子的剑客。

虽然他热爱着他人,但因为自卑而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

这部电影以其精湛的表演和优雅的对白而闻名,并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

3.《无忧之刻》(Amélie,2001)《无忧之刻》是导演Jean-Pierre Jeunet的一部标志性作品。

这部电影以法国首都巴黎作为背景,讲述了女主角Amélie的故事。

她是一个害羞而善良的年轻女子,她通过做一些小事来改变她周围人的生活。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幽默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表演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它被认为是一部令人愉悦和温馨的电影,同时也是法国电影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4.《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1961)《西城故事》是由法国导演Robert Wise和Jerome Robbins联合执导的一部美国音乐爱情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7年,法国一个自称为“艺 术影片”的影片公司决定把严 肃性带到电影里来,这是最早 使电影具有自我意识的电影企 业。他们约请了当时法国最有 名的作家创作剧本,聘请法兰 西喜剧院的著名演员,还找来 最优秀的美工师和音乐家。所 以法国的艺术电影具有一流的 剧本、导演、演员和场面,具 有当时条件下很难拥有的高尚 品质和一流的气质。
从艺术上来讲,法国艺术电影 和梅里爱有一种直接的继承关 系,但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梅 里爱的电影是一种通俗的、手 工业性质的巡回演出,而法国 艺术电影则用一种严肃认真的 态度对待电影,把它当作一只 被埋没的白天鹅。 他们和英国布莱顿学派一样促 进电影最终成为一门艺术。
电影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在两个 方面:一方面是电影叙述语言 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则是 叙述的故事的成熟。布莱顿学 派着力于电影的叙述语言,而 法国艺术电影则使电影的故事 趋于完美。 后来的格里菲斯可以说是一个 集大成者,他使电影的故事和 叙述方法完美的结合,最终使 电影成为包容其他六种艺术形 式的第七艺术。
1908年,影片《吉斯公爵的被 刺》标志着法国艺术电影达到 它所期望的成就,人们真正从 银幕上感受到了艺术的感染力。 该片在整个欧美电影界引起强 烈的反响,意大利、丹麦和英 国等纷纷效仿,在美国也有追 随者,格里菲斯就对它赞口不 绝。连最早的电影企业百代公 司也卷入其中。1912年他们拍 摄了四集巨片《悲惨世界》, 使艺术电影达到全盛时期。
法国的“艺术电影运动” 法国的“艺术电影运动”
法国电影创作与英国截然不同,如 果说“布莱顿学派”最主要的贡献 在于电影语言的创造和革新,那么 法国的电影则是在内容和文化品味 上为电影带来新鲜血液。法国人有 深厚的文学和戏剧积淀,因而他们 十分热衷于从古典文学和戏剧传统 中寻找灵感。他们借助于高尚的题 材,丰富的情节,一流的演技,为 电影创造出一种高尚的文化品位, 使之得以进入艺术的高雅殿堂。
Hale Waihona Puk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