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doc

合集下载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单元概述】文艺复兴(14—15世纪)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以来(16世纪以后),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人类社会先后在18世纪中期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晚期进入“电气时代”,20世纪末跨入“信息时代”。

第12课学案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课标要求】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重点知识】归纳生物学的发展历程【重难点突破】※近代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1)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自然科学的迫切需要。

14世纪以后,手工工场发展迅速,生产中的技术改造与机器的逐步采用,向人们提出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自然科学予以解决,以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

同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他们需要把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统治争取思想自由的理论武器。

(2)自然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经过中世纪前期的漫长黑夜,自然科学逐渐复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向自然科学提出大量的研究课题,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科学实验条件。

(3)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的推动。

文艺复兴反对盲从和迷信,提倡独立的学术研究,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统治作舆论准备,它打破了教会的精神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础,为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就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潮中拉开序幕的,首先向宗教神学发起冲击的是天文学。

随后的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科学革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此期间,地理大发现也有重要意义,它以实践证实了地圆学说,为建立新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奠定了基础,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它所引起的思想观念的革命,它用实践突破了所谓经典知识界限,使人的思维方式从权威的盲目崇拜中解放出来。

※生物学领域:经历了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

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2009高考广东单科)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 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 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 的“这个原理”是 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2010年福建卷) 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 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 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 的终结” (2010年江苏卷)“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 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 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 这一 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近 代 以 来 世 界 的 科 学 发 展 历 程
经典力学 研究的是宏观世界物体的低速运动 物理学
相对论研究的是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 现代物理学 量子论研究的是微观物体的运动
神创论 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关于人类起源的认识 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中 驱除出去
蒸汽时代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科技革命
★经典力学在近代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人类思想史上伟大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 开端。 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 理论性概括和总结,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 先成熟和完善的。
问题探究:结合教材所学内容,请谈谈经典力学有 哪些特点及缺陷? 1.特征: 注重实验 数学化 2.适用范围(缺陷): 只适用于物体运动的低速状态,是绝对的时空观。 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的运动。
二.现代物理学 (二)量子论 3.意义: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 的进步; 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不足。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 方式。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进化说 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渐变说
现存物种有共同祖先
万祖同源
科学 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意 思想 ①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促进人类的认识飞跃 ②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自然史基础
义 社会 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思想武器
对中 国的 影响
①严复翻译赫胥黎著作《天演论》,敲响了祖国危亡的警钟,宣传 变法思想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 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 学家是: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 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 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 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 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②康有为把儒家“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结合起来,宣传维新思想 ③新文化运动前期, 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 产生分歧的根源?
根本 生命是自然界 分歧 进化的结果
生命是上帝创 造的产物
提出:爱因斯坦
成 ①相对论(狭义、广义 ) 就 ②光速不变原理
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爱因斯坦:用量子论解释光电效应 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①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①是认识微观世界的革命性的进步
①地②解揭发意义决示展②了了了打提经时牛破供典间顿了了物和力绝辩对证理空学化看学间,的待的的将思世危本其维界机质概模的式途,属括,径性在否。相定对了②与论经改 式相变 构力典对了 成学力论人 了之学一们 现中的起认 代弥,绝识物补世理推对了界学动时经的的物空典角基理观力度础学学,和,方发深展刻 到一个为新现的代高自度然。科学和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word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word文档

一、单选题1.牛顿在其《原理》序言中阐述了他探讨自然现象的方法:“从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力,而后从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

”自《原理》问世300以来,我们已经见证了牛顿研究方法的罕见的成功。

这说明牛顿的方法与理论()A. 可适用于解释和预见部分自然现象B. 体现出实验与数学计算结合的特征C. 在实践中被证明它的实际价值有限D. 足以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2.1935年,厄瓜多尔政府在距其海岸1000公里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设立了达尔文纪念碑,纪念达尔文考察这一群岛一百周年,碑文写着:“达尔文于1835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登陆。

他在研究当地动植物分布时,初次考虑到生物进化问题,从此开始了这个悬而未决的论题的思想革命。

”其“思想革命”的意义在于()A. 凸显了人类的价值和尊严B.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和发展C. 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 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3.英国物理学家秦斯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

”该理论()A. 挑战封建神创说B. 揭示宇宙运行规律C. 否定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D. 深化微观世界认识4.下列哪一理论的提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A.相对论的提出 B.量子理论的创立C.生物工程技术的形成 D.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5.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 物体高速运动时,运动物体上的时钟变慢B. 物体高速运动时,运动物体上的尺子变长C. 时间是绝对独立于空间的不断流逝着的长流D. 完成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6.马克思《资本论》直接引用达尔文“进化论”,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础。

他高度赞扬进化论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可以作为我研究历史上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材料表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A. 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B.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C. 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的源泉D. 丰富了人类的阶级斗争学说7.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它()A. 建立了一套实验观察与数学演绎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B. 具有当程度的科学性和预见性C. 将天体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概括在同一理论之中D. 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8.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栏目导引
[尝试应用]
(2013·唐山模拟)庄子说:“四方上 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爱因斯坦 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
狭义相对论。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 D )
A.相对论 B.辩证观
C.运动论 D.时空观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高考体验
1.(2012·高考山东文综卷)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 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 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 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 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
代,故②错误。“泰坦
尼克”号客轮从英国到
美国的航线不经过地中
海,故排除③。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借题发挥]
科技进步中的人文史观:传统史观注重研究 何时何地何人有怎样的重大发明或研究成果,对 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新课 标理念下的史观重科技进步与发明对社会生产力、 尤其是对丰富、便利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 响;重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积淀、和平和谐的社 会关系之间的互动,富含人文理念,这个视角正 日益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立意的热点。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刘祚昌等主编《世 界通史》近代卷上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史 料 研 习 瓦特改良蒸汽机 [读史三步曲]
材料二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 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
第一步:粗读
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 材料二反映
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 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

一轮复习: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一轮复习: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 三次民调,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受 访者达44%以上,作为达尔文故乡的英 国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 不到4成。这说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 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这一分歧的根 源在于: A.教育的进步状况 B.科学的发达程度 C.世界观的认识差异 D.生产力的水平高低
勇于创新,
实践出真知.
二、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神创论:上帝创世
物种不变
东方:女娲造人
西方:上帝创世说
为什么神创论能够成为生物起 源的共识,并且长期流行?
①生产力水平不高 ③教会的禁锢
A①②④ C①②③
②知识贫乏 ④没有人敢去研究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进化论”
达尔文
《物种起源》
◆生物进化论 1、创立的标志: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发表了《物种起源》 2、理论观点: (1)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经历了由低级向高 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自然选择:现存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物种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物竞天择:为了生存和繁衍生物存在种 间和种内竞争。 (4)适者生存:能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的个 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反之则遭 淘汰。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背景: 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 ② 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 论来说明。 2、诞生:1900,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3、发展: ①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 丹麦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4、意义: ①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② 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第三次工业革命
1.政治保障-资本 主义发展相对稳定 和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发展; 2.先决条件-科学 理论的重大突破; 3.必要手段-科学 技术的发展具备了 一定的物质和技术 基础; 4.推动力-社会需 要(二战中的军事 需求、战后军备竞 争和发展经济的要 求)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探究】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 的危险”? 【试答】 理解:科技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 等问题。 应对: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 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针对训练·强化应用落实】
命题点,达尔文被称材为料生强调物达学尔领文进域化的论牛与牛顿顿力学的共同之处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
化论,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达尔文也因此被称
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是因为( )分属不同学科,不存在继承关系
A达尔文继承并发展了牛顿的学说 B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C二者的学说都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3.影响 (1)工业生产: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 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2)城市进程: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 (3)世界联系: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技术的应用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1.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过程 (1)1866年,德意志的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2)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制成了电动机。
D.对人类贪欲的遏制
题干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 互联系不符
5. (与资料不同)下面是三次技术革命的进程关系图。该图反映了 解析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相比,
第三次技术革命时相关产业对经
济增长的影响最大,而第三次技术
A.三次技术革命彰显科技的魅力 B.信息技术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C.第二次技术革命发展速度最快 D.三次技术革命的领域各不相同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1.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的兴起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的重要历程之一。

这一时期,启蒙运动的兴起和科学革命的推动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们,如伏尔泰和卢梭,强调了理性和实证主义的重要性,对神权和传统观念进行了批判,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科学的研究。

科学革命的推动者,如伽利略、牛顿和达尔文等,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科学理论和定律。

伽利略通过望远镜的观测,证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绕太阳运动的行星之一。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则解释了天体运动的规律。

这些理论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对社会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与现代科学的兴起19世纪中叶是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兴起的时期。

工业革命的爆发催生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也取得了飞跃的进展。

在物理学领域,法拉第等科学家的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开创了电磁学的新纪元。

化学家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整理出了元素的有序排列。

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揭示了物种发展的奥秘。

3. 20世纪初: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革命20世纪初,科学界出现了两个重大革命性的理论,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这两个理论的提出不仅颠覆了传统的经典物理学观念,也对科学哲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量子力学的建立由普朗克和波尔等科学家共同推动,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特特性。

量子理论的出现为原子结构、光的性质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为纳米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对论的提出则由爱因斯坦主导,尤其是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和引力的认识。

狭义相对论揭示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广义相对论则解释了质量引起的时空弯曲。

4.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考点提示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知识清单知识梳理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背景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

思想准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个人因素——科学家具有科学精神。

(二)经典力学1、伽利略——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1)主张:为了解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地观察和实验。

(2)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3)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

(4)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2、牛顿——17世纪英格兰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

(1)牛顿在其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的范例。

(3)数学方面,牛顿是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

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等。

(三)相对论的创立:1、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

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广义相对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3、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量子论的诞生和发展:1、1900年,为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郎克提出量子假说。

2、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提出光的量子理论。

3、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原子量子理论。

4、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5、量子论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6、评价相对论、量子理论:(1)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2)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人类视野,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二、破解生命起源之谜(一)教会的禁锢:1、进化论诞生之前,世界各种文化对生命起源的共同认识──神创说,基督教世界的上帝创世说及由此而形成的基督教神学的精神独裁。

2、神创说长期流行的原因:生产力落后,生物知识缺乏;统治阶级的需要,愚民政策和精神独裁。

(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背景:文艺复兴以后,基督教神学受到极大冲击,面向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更加开放。

2、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细胞;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细胞学说发展起来,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过程中,德意志植物学家施莱登、动物学家施旺、医生德马克做出了卓越贡献。

3、拉马克的早期进化论:拉马克是法国著名生物学家。

他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1、达尔文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创立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原则。

2、进化论的巨大影响:①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的位置的看法。

②使科学最终战胜了神学。

支持达尔文的人称达尔文为“生物领域的牛顿”。

③进化论被运用到人文领域,形成了许多新学说。

三、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1、条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2、标志: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

蒸汽机在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广泛使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北美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意义:①蒸汽机的使用,生产力飞速发展,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社会化大生产逐步形成;②城市化,形成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成为工业国家;③引发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1、电力的应用:(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研究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实际可用的大功率发电机。

不久,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2、意义:①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便捷又廉价的动力,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电器时代。

②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

③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促成垄断组织的形成。

④科技革命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从此更加丰富多彩。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1、电脑的产生: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2、网络的产生:1969年国际互联网问世;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3、评价: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知识经纬3、三次工业革命概况: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条件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劳动力-圈地运动;技术-工匠、技师的发明创造;市场-先后打败西、荷、法,国外市场不断扩大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市场-德、意、日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先决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必要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推动力-社会需要(二战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和发展经济的要求)主要成就棉纺织: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5年);克隆普顿-骡机(1779年);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以原子能(1945年美国原子弹爆炸、1954年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航天技术(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81年美国第一要点精析1、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与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

达尔文进化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进化论思想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亡。

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著书翻译,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

他们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期唤醒国人。

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产生了哪些新兴产业部门?1、第一次: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业等。

2、第二次: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等。

3、第三次: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信息工业等3、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技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2)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高科技知识,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3)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经济的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充分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充分认识到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技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为重要的。

(5)要充分认识到国际竞争重点的变化,认识到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高低的关键因素。

要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发展科教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6)树立科教兴国、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典例透析1、《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

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

这段描述说明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切入: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记忆。

解析:18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的“财富日益增长”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所带来的影响;题中“被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可知社会中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故B项错误;C项强调的是封建贵族的生活,与题意不符;D项在题干中并未涉及,故排除。

答案:A。

点拨:要注意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解读,并注意知识的迁移。

2.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

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A.哈格里夫斯史蒂芬孙卡尔·本茨B.人工动力蒸汽动力燃油动力C.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初 20世纪60年代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切入: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时间、成就等全面的认识。

解析: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妮纺纱机;1814年矿工出身的史蒂芬孙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用蒸汽做动力的火车机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成功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答案:C。

点拨:要注意选项中对应的每一项都要正确。

3、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选项中推动这一变化的是A.电的发明和利用B.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C.经典力学的发展 D.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应用切入:考查学生对世界物理学成就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