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分析讲解学习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关于道德观的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关于道德观的分析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畅销小说中,作者史蒂文柯伊伯把人们关于道德观的思考和长久存在的类比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们不得不思考道德的定义及其起源:道德是来自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道德是天赋的还是通过学习获得的?道德是一种私人、社会或宗教上的共识?在故事中,盖茨比是一个拥有优良道德观并学习到了礼仪知识的小男孩。
他从小就学会了一些道德准则,比如不欺负弱小,为人诚实,不吝慷慨,助人为乐等等。
他的父亲福克纳先生也以教给他要尊重他人,善待动物等方式来养育他。
尽管盖茨比处于不友善的社会环境中,但他还是在那里保持了自己优良的道德观,并继续用自己的行为展现了礼貌、诚实、宽厚、独立、勇敢和热情等优良品质。
此外,盖茨比在接受道德教育时,受到了他朋友汤姆卡特和胡迪贝尔的帮助。
他们教给盖茨比怎样处理财富,如何合理分配它,如何尊重所有人的感受,以及他们是如何劝勉盖茨比好好利用自己的财富去帮助别人的。
这种以友谊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使盖茨比懂得如何正确获得财富,以及如何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从长远来看,道德是人类发展的基石,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安全、和谐地生活的社会框架。
然而,这种基本的道德准则似乎已经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社会中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这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描绘的道德观相去甚远,在该小说中,盖茨比是一个充满热情和乐观的男孩,他不仅遵守了社会的道德准则,还对他的父亲、朋友和社会上的其他人充满着尊重和爱心。
而这正是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他引导读者重新拾起道德准则,努力做出一个更美好的存在。
因此,本文试图阐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关于道德观的分析,讨论道德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作者通过这部小说传达的信息,即重新拾起道德准则的重要性,以追求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作者把人们关于道德观的思考和长久存在的类比展现在读者的眼前,通过仔细分析及研究,希望能够激发人们重新发现道德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努力,积极创建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
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章节的深度解读

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章节的深度解读
本文将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几个章节进行深度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
第一章:神秘的盖茨比
本章主要介绍了主人公尼克·卡拉维的邻居盖茨比,他是一个神秘而富有的人物。
通过描写盖茨比的豪华庄园和传言中关于他的各种故事,作者给读者留下了许多疑问,并引发了对盖茨比真实身份的探索。
第三章:狂欢与虚伪
这一章节中,作者通过描写盖茨比的狂欢派对和虚伪的社交场景,展现了上层社会的虚荣与荒淫。
在这个章节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物们的放荡和追求享乐的心态,以及他们对内心真实情感的掩饰。
第五章:盖茨比的过去
第五章揭示了盖茨比过去的一些秘密。
通过盖茨比与尼克的对话和盖茨比展示给尼克看的照片,读者了解到盖茨比曾经与黛西有
过一段感情。
这一章节中,作者通过回忆和对话的方式,揭示了盖茨比对黛西的深情和对过去的执着。
第七章:破碎的梦想
第七章是小说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一个悲剧的开始。
在这一章节中,黛西的丈夫汤姆揭露了盖茨比的真实身份和他的非法手段,导致黛西与盖茨比的关系破裂。
这一章节中,作者通过描述人物们的心理变化和对话,展现了他们的痛苦和失望。
结论
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几个章节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
作者通过描写盖茨比的神秘身份、上层社会的虚伪、盖茨比对黛西的执着和破碎的梦想,探讨了财富与爱情、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阅读这些章节,读者可以深入思考人性、社会和梦想的复杂关系。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人物揭示了社会阶级的固化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人物揭示了社会阶级的固化《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于1925年出版的一部小说,通过描述20世纪初美国社会中虚华和堕落的一面,呈现出了社会阶级固化及其带来的各种问题。
1. 盖茨比 (Jay Gatsby)盖茨比是小说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他向读者展示了社会阶级之间巨大的鸿沟。
盖茨比从一个贫穷低下、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发展为一个富有、享有声望和地位的人物。
然而,尽管他身份上达到了上层社会,他却无法在社交界得到真正承认。
2. 汤姆·布坎南 (Tom Buchanan)汤姆·布坎南是小说中另一个关键角色,他代表着旧贵族利益集团。
汤姆来自富裕家庭,并且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他对异类和下层社会抱持着傲慢和压迫态度,视自己为优越群体的一员。
3. 黛西·布坎南 (Daisy Buchanan)黛西是汤姆的妻子,她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以美貌和魅力闻名。
尽管黛西与盖茨比曾经有过一段恋情,但她最终选择了与社会地位和财富相符合的汤姆结婚。
她代表着社会阶级对于个人利益和社会规则的妥协。
4. 佛莱明格尔夫 (Myrtle Wilson)佛莱明格尔夫是一个中产阶级女人,与不幸的丈夫威尔逊经营着一个汽车修理厂。
尽管中产阶级比贫穷阶层更接近上层社会,但佛莱明格尔夫渴望通过外遇来享受更高层次的生活。
她试图通过与汤姆·布坎南建立情感关系来达到这个目标,最终导致了悲剧发生。
5. 社会阶级固化这些人物形象展示了20世纪初美国社会中存在的严重社会阶级固化问题。
无论是贫穷或者中产阶级,个人的社会地位几乎无法改变,上层社会对于下层社会的歧视和压迫也难以避免。
盖茨比的梦想和努力证明了美国梦在现实中的脆弱性。
尽管他追求财富和社会地位,但他始终被其他人对他背景的偏见所限制。
黛西选择了安逸舒适而不是真正的爱情,在面对个人幸福与社会地位时做出妥协。
《了不起的盖茨比》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于1925年出版的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欲望、财富和爱情的故事。
本文将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分析,探讨其主题、人物形象以及文学价值。
一、主题分析1. 社会阶层与财富《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描绘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之间的巨大差距,探讨了社会阶层与财富对人们命运的影响。
小说中,盖茨比是一个出身贫寒的人,通过努力工作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他始终无法被上层社会所接受。
这一主题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阶级固化现象,以及财富对于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2. 爱情与欲望《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欲望和追求。
盖茨比对于黛西的爱情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他为了追求黛西不惜一切代价。
然而,黛西却选择了社会地位更高的汤姆。
这一主题揭示了人性中的欲望和追求,以及爱情与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
二、人物形象分析1. 盖茨比盖茨比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人物。
他通过努力工作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他的财富并不能让他获得社会地位和幸福。
盖茨比对于黛西的爱情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他为了追求黛西不惜一切代价。
盖茨比的形象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中的追求和失落。
2. 黛西黛西是盖茨比的爱人,也是一个充满欲望和追求的人物。
她对于社会地位和财富有着极大的追求,最终选择了社会地位更高的汤姆。
黛西的形象揭示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追求。
3. 汤姆汤姆是黛西的丈夫,也是一个典型的上层社会人物。
他对于财富和社会地位有着强烈的追求,对于盖茨比的出现感到威胁。
汤姆的形象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中上层社会人物的特点和价值观。
三、文学价值分析1. 描写细腻《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繁荣与虚伪。
小说中的场景描写、人物描写以及情感描写都非常细腻,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盖茨比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盖茨比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通过一系列的手法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以下是其中几种手法:
1. 物理描写揭示人物特征: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身材和服装的描写,展示了他们的个性和社会地位。
例如,菲茨杰拉德对于盖茨比的描写强调了他的高大威严、优雅的举止和高贵的衣着,表现出他的社会地位和神秘感。
2. 行为和动作描写展示人物性格:通过人物的言行和行为,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例如,尼克·卡拉威为他人着想,努力保持公正和诚实的性格特点,而盖茨比则通过大胆的行动和努力追求梦想的决心展示了自信和坚毅的性格。
3. 内心独白和心理描写揭示人物情感: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心理描写,作者展示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和内心冲突。
例如,通过盖茨比的回忆和内心独白,读者可以了解到他对黛西·布坎南的执着爱情和对过去的留恋。
4. 对话展现人物关系和观念: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作者展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观念。
例如,通过凯蒂·黛尔和约登·贝克尔的对话,作者揭示了她们对婚姻和社会地位的看法,以及她们与盖茨比和黛西的关系。
5. 符号象征人物内在特征:作者使用符号来象征人物的内在特征和情感状态。
例如,绿灯象征着盖茨比对黛西的追求和他的
希望,黄色象征着富裕和浪费的社会,这些符号通过与人物形象的关联,深化了人物的意义。
通过以上手法,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各个人物的形象,使其变得栩栩如生,引发读者对人物的关注和思考。
thegreatgatsby赏析

thegreatgatsby赏析哎呀,要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那可真是有好多好多能聊的。
我觉得吧,这书里的盖茨比,那简直就是个超级有梦想的人。
他为了能和心爱的黛西在一起,拼命努力,赚了好多好多钱。
这就像我们平时说的,为了心中的那个目标,啥苦都能吃,啥累都能受。
你说盖茨比是不是傻?可能也不是,他心里就认定了黛西,那种执着劲儿,就像一头拉不回来的牛。
可是黛西呢?也许她一开始是喜欢盖茨比的,可后来呢?她变得那么现实,那么物质。
这难道不是很让人心寒吗?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就一直出现那种华丽的派对场景。
盖茨比家里天天开派对,那场面,灯火辉煌的,人人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喝着香槟,跳着舞。
这多夸张啊,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在狂欢。
但你再仔细想想,这些热闹背后呢?盖茨比其实是孤独的,他心里的苦谁知道?这就好像一个人站在舞台中央,周围全是人,可他却觉得自己孤立无援。
书里描写的那个社会,我觉得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一方面,大家都过着奢华的生活,好像一切都很美好。
可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是那么虚伪,那么冷漠。
这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样子吗?有时候我们看着表面风光,可内里到底怎么样,只有自己清楚。
我有时候就想,要是盖茨比知道黛西最后是那样的,他还会不会这么拼命?可能还是会吧,毕竟爱情这东西,谁说得准呢?再说那个黛西,她到底是爱盖茨比,还是爱他的钱和地位?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也许她自己都不清楚。
这本书让我心情一会儿好一会儿坏。
看到盖茨比努力的时候,我为他加油;看到他被伤害的时候,我又特别生气,恨不得钻进书里去帮他。
你们说,要是我们生活在那个时代,会变成什么样?会不会也像他们一样,迷失在金钱和欲望里?反正啊,《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真的是让我想了好多好多。
每次想到里面的情节,我都觉得像是做了一场梦,一场又美好又悲伤的梦。
你们读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呢?。
《了不起的盖茨比》:解析梦想与现实的碰撞

《了不起的盖茨比》:解析梦想与现实的碰撞引言1.1 概述《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F. Scott Fitzgerald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通过描述主人公杰伊·盖茨比追逐他的梦想,揭示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和碰撞。
本文将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解析。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以下是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2. 主题介绍:介绍《了不起的盖茨比》及其主要主题,并探讨梦想与现实之间碰撞和冲突的意义。
3. 梦想的追逐和破灭:探讨主人公盖茨比对于梦想的追求,以及社会阶层和其他障碍对梦想实现的影响。
4. 现实世界中的虚幻与真实性:分析茉莉花之夜派对带来的虚幻感受以及真实生活中存在的欺骗与伪装。
5. 结论:总结文章中提出的观点,并评价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的重要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经典小说的解析,探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并强调找到平衡点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分析盖茨比追逐梦想和面对现实的过程,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人生和价值观的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挑战。
2. 主题介绍2.1 《了不起的盖茨比》简介《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由美国作家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于1925年所撰写的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盖茨比及他周围人物的描写,展现了美国社会经济繁荣与道德堕落并存的局面,并深入探讨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和碰撞。
2.2 梦想与现实主题分析梦想与现实是整个小说的核心主题之一。
菲茨杰拉德通过塑造主人公盖茨比和其他角色的形象,呈现出他们不同的梦想,并揭示了这些梦想在现实面前遭遇到的种种挫折。
从盖茨比追求那个曾经令他痴迷的女人黛西开始,到其他角色渴望通过财富和地位来改变自身境遇,小说中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梦想。
然而,在这个充满虚假和追逐表面外表光鲜的社会中,这些梦想往往不可实现,甚至最终破灭,暴露出现实的残酷和虚幻。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意义解读-最新文档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意义解读-最新文档《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意义解读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一员,“在美国现代小说家中,他是仅次于福克纳和海明威的第三号人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了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到处呈现的是一派歌舞升平、欢快享乐的气氛,年轻的一代抛开了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沉迷于纸醉金迷、享受作乐的生活当中。
菲茨杰拉德把这个特定的时代命名为“爵士乐时代”,而他的作品就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美国社会的精神面貌、生活气息和社会特征,他是这一时代的化身和代言人,被人们称之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
于1925年出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集中反映了“爵士乐时代”的生活,深刻地揭示了狂热追求“美国梦想”的人们注定要遭到毁灭的必然结局。
表面上看,这是一部有关爱情、理想主义及幻灭的小说,然而这并不能体现小说的复杂性及其深刻的含义。
菲茨杰拉德通过盖茨比这一形象表现出“美国梦想”的破灭。
“美国梦想”将人们与“美好未来”联系在一起,认为物质财富能帮助实现这一梦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盖茨比不理解财富在现实社会中所起的真正作用,他所笃信的“美国梦想”与“美好未来”是虚无飘渺的,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盖茨比“一生的遭遇正是美国20年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无论在思想深度还是在艺术表现力度上,《了不起的盖茨比》都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一部作品,它是美国文学中重要的经典名作。
菲茨杰拉德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在使读者深入了解人物性格的同时也增强了小说主题思想的震撼力和艺术表现力。
“‘象征’一词源自希腊文,是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象征逐渐演化为‘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抽象观念的代表’,即流行至今的‘象征’一词的广泛的含义”。
即象征的最根本特征就是用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观念,或是用一个“符号”代表它以外的某个事物。
一事物的象征意义事物的象征在小说中随处可见,但本文中最具有深远象征意义的是那盏“通宵不灭”的在海湾对面黛茜家码头的尽头闪烁着的绿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分析崔雪静摘要:杰伊•盖茨比,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男主人公,原名詹姆斯•盖兹,是一对贫穷的庄稼人的孩子。
但他不愿像他的父母那样当一个庄稼汉,他有着更远大的理想,他想进入上流社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随着事态的发展,盖茨比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了黛西身上,但黛西并不能为盖茨比提供什么,反而带给了盖茨比悲剧结局。
另一方面,盖茨比违法的赚钱途径也加速了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盖茨比;黛西;人物分析第一次认识《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因为莱昂纳多的同名电影,他在电影中饰演盖茨比。
电影以尼克的视角讲述了盖茨比的一生,白手起家到社会新贵,最终因为对黛西的执着而毁了自己。
当时看了,多多少少有点感触,为盖茨比的结局唏嘘。
后来偶然间在网上看见了同名电子书,产生了兴趣,看完后了解了电影和书之间的联系,便更想多了解一些里面的人物,了解悲剧发生的原因。
本文主要从梦想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盖茨比,以及探讨盖茨比悲剧结局的原因。
一、盖茨比的梦想1、前期的梦想-步入上流社会前期,盖茨比的梦想是脱离庄稼人身份,步入上流社会,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那时的盖茨比有着勃勃野心,他一边幻想着未来,一边等待着机遇。
终于,他在小女儿海湾等来了乘着游艇的科迪——一个亿万富翁。
“对于手持船桨抬眼望着那围有栏杆的甲板的年轻盖兹来说,那个快艇便代表了世界上一切美丽和迷人的事物”1。
科迪发现这个年轻人有个聪明的脑袋,而且有远大抱负,于是他给了盖茨比这次机会,带着盖茨比离开了这个小地方。
这是盖茨比为了梦想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他人生的起步。
之后盖茨比被科迪雇佣,为他处理工作及生活私事,甚至还是他的监护人。
科迪越来越信任盖茨比,他老了,为了避免错误的决策而导致的经济损失,科迪交给盖茨比的也越多,这对盖茨比来说是很有益的。
科迪能有如今的成就,他的阅历和经验对于盖茨比来说能让盖茨比积累一笔可观的财富——更多的是精神层面和为人处世之道。
这是盖茨比梦想的基石,科迪拓宽了盖茨比的眼界,教了他许多,使他成长,让他一点点的脱离盖兹,成为盖茨比。
“盖茨比几乎滴酒不沾,这与科迪有间接的关系。
有时在快活的晚会上,女人们常常把香槟酒揉搓到他的头发里;对他自己来说,他却养成了不喝酒的习惯”2。
这是他在科迪那儿学来的,在宴会上保持清醒,不会因为不清醒而做出事后会后悔的事。
从小地方到大城市,盖茨比在成长,他梦想离开他的家乡,做出一番事业,成为一个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
第一步他已走出,而未来,他正在努力。
2、后期的梦想-和黛西在一起后期的盖茨比主要围绕着黛西在转。
他在西卵区买了一栋豪宅,和东卵区布坎南夫妇的房子只隔了一个桑德海湾,这样使得盖茨比离黛西更近了。
很多个夜晚,盖茨比在自己的豪宅里举办宴会,邀请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来此,有“从东卵来的切斯特•贝克尔夫妇和利奇夫妇”,有“从东卵更远的地方来的奇德尔夫妇”,“乔治亚州的斯通沃尔•杰克逊•艾布拉姆夫妇”,“在进监狱前三天还光顾过这里的斯纳尔”,“从西卵镇来的有波尔夫妇”,“有关戏剧界的人”,“来自纽约的其他客人”,3或者其他一些福斯蒂纳•奥布赖恩、阿尔布•鲁克伯格先生和他的未婚妻哈格小姐、一度担任美国退伍军人协会主席的朱厄特先生和王子等这类有名的人。
盖茨比将宴会办的很盛大,几乎人人皆知,包括黛西的好友乔丹•贝克,但巧合的是,黛西就是没听过,也不曾走到过晚会上。
等待了许久的盖茨比终于等不及了,他开始从黛西的身边人——尼克和乔丹入手,通过自己的口才和编造的身份让尼克和乔丹同意了帮忙。
盖茨比是对黛西一见钟情的。
在科迪死后,盖茨比参军了,在一次军官的聚会中他认识了黛西。
“黛西是他所认识的第一个‘好’姑娘。
他曾以各种隐蔽的身份接触过类似的女性,但是总觉得有一层无形的或许是加进了自己的好恶的铁丝网隔在他们之间,他发现黛西是那么的迷人和完美”。
但他知道以自己本来的身份接触黛西,黛西是不会看上他的,于是他捏造了自己的出身,与黛西结识、陷入热恋。
但是措不及防的战争分开了他们,当盖茨比回来时,黛西已嫁给了花花公子汤姆。
求而不得和当年的甜蜜加重了盖茨比对于黛西的心,在他心中,黛西就是他的女神,他甘愿为黛西献上一切,只为和黛西在一起。
“他整整等了五年,买下了一幢宫殿似的住宅,让陌路人恣意地在这里寻欢作乐——就是为了有一天下午能够‘走进’一个陌生人家里的花园”4。
盖茨比对黛西的爱已成执念,他的梦想就是和黛西在一起。
二、盖茨比的现实遭遇2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人民日报出版社,第94页.3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人民日报出版社,第56-58页.1、前期盖茨比跟在科迪身后学习到了很多他的经验,但他毕竟和科迪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在科迪死后,他没有得到到科迪留给他的遗产——两万五千美元,甚至科迪剩下的几百万都到了埃拉•凯伊手里。
之后的生活,他又过回了曾经贫穷的盖茨比,身无分文,且为自己自卑。
在参军后,他的生活状况也没多少改动,“军官制服也可能在任何时候从他的肩头上滑落掉”5。
可以说,盖茨比前期是比较清苦的,不顺意的。
2、后期后期的盖茨比看着光鲜亮丽,挥金如土,但其实处处受限。
首先是来自上层阶级的不屑,汤姆就是其中的代表。
盖茨比是新兴起的富人,根底还很浅薄,但却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财富,这对旧富人阶级造成了冲击,削弱了他们的影响力。
而汤姆,出生于一个上流社会,有着严格的阶级意识,他认为,白人比黑人高贵,而在白人中,老牌贵族白人统治贫民白人。
汤姆一方面是眼红,盖茨比能聚集如此多的财富和,另一方面,则是对盖茨比追求黛西不满,处处给盖茨比难堪。
其次,盖茨比的生意并不是合法的。
汤姆查出“他和沃尔夫西姆买下了这里和芝加哥市里的许多沿街开立的药铺,然后在这些柜台上出售白酒”6。
在那个时候,政府颁布了禁酒令,禁止私人贩酒,所以说盖茨比的生意是违法的。
不止贩酒,盖茨比和合作人沃尔夫西姆是个投机商人,既操纵过一九一九年的世界棒球联赛,也在其他任何能赚钱的项目上投机倒把过。
作为和沃尔夫西姆的合作人,盖茨比自然不可能没接触过这些黑幕,那一通通打给盖茨比的电话,暗藏的都是这些见不得光的生意。
在最初,他梦想离开家乡,去外面闯荡,成就一番事业。
如今,他成了有钱人,但他的钱并不是通过合法手段获得的。
在爱情上,盖茨比也很是不顺。
与黛西热恋时总担心自己的谎言被拆穿。
停战后再去寻找黛西已经嫁人。
等待了五年时间,他为黛西办的宴会也不曾被黛西注意到。
当他再度见到黛西时,他为了黛西做到了她所想要的一切。
盖茨比的宴会不再举办,家中所有仆人都解雇了,因为黛西不喜欢这样的聚会。
盖茨比为了黛西去和汤姆他们聚会,受到了汤姆的侮辱。
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动黛西的心,黛西不愿和汤姆离婚,还对盖茨比说“你要的也太多了!现在我爱你……难道这还不够吗?对过去的事我也没有办法。
我的确曾经爱过汤姆,可是我也爱过你呀”7。
但对这样的黛西他依旧没办法拒绝,所以他为黛西背了5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人民日报出版社,第140页.6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人民日报出版社,第126页.罪,说是他自己撞到的威尔逊夫人。
直到最后,盖茨比都在等着黛西的电话,等着和黛西一起离开,但他等来的不是黛西,而是一颗子弹。
三、造成盖茨比结局的原因1、追求梦想的途径错误盖茨比为了快速的得到大量金钱,选择了和沃尔夫西姆合作,做一些不法勾当。
虽然在短期内得到了金钱和名声,但与他一开始期待的不是同一条路。
他的行为是违法的,也不曾做过遮掩,所以在聚会中被汤姆揭穿。
盖茨比的行为未必没有警察知道,在警察中也有与盖茨比有过交易的人。
在盖茨比开车带尼克兜风时,路上遇到过一个警察,盖茨比从钱夹掏出一张白色卡片晃了晃,警察便放行了,并向盖茨比道歉。
盖茨比向尼克解释“我曾帮警察局长做过一件事,以后他每年都送我一张圣诞节贺卡”8。
再加之后面一系列的事,可以看出警察中也是有腐败的。
在盖茨比显赫的时候,他们可以是朋友是合作关系,但在利益驱使之下,这点显然是可以忽略的。
盖茨比选的路能带给他钱与名利,也能带给他不可预计的后果。
2、未真正认清黛西的本性盖茨比后期为了黛西一直付出,但也正是黛西,将死亡带给了盖茨比。
黛西是个自私自利且贪图享乐的人。
在与汤姆结婚前,黛西就是个有名的交际花,他辗转于每场宴会之中,与不同的军官交谈甚欢。
在她认识盖茨比后,她对于盖茨比说的身世信以为真,再加上甜言蜜语,黛西和盖茨比恋爱了。
但他们的恋爱没有持续多久,盖茨比出国征战,黛西在一八年六月嫁给了汤姆。
在婚前,盖茨比来信让黛西等他,黛西不停地哭着说改变主意了,但第二天,她没事似的嫁给了汤姆。
显然,一时的感动比不上三十五万美金的珍珠项链和未来优渥的生活。
婚后的黛西变得更加世故且自私,她在对尼克说起女儿时就好似已经将女儿的将来订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女儿,展示自己在婚姻中遇到的苦楚。
尼克在倾听中“很快便感觉到她所说的话从根本上并不可信”9。
黛西对尼克说了汤姆在外面有情妇的事,在尼克看来“黛西现在就应该抱上孩子毅然决然地出走——可是很显然在黛西的头脑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念头”10。
黛西不愿离开汤姆,因为汤姆她才能维持现如今这种有人伺候的生活,当尼克为盖茨比和黛西牵线后,黛西去参观盖茨比的房子,盖茨比的卧室“是所有屋子里摆设最简单的——除了梳妆台上装饰着一套纯金的洗漱用具之外。
黛西8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人民日报出版社,第63页.9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人民日报出版社,第17页.高兴地拿起梳子,梳理起她的头发”11。
还有当盖茨比拿出许多柔软华美的精致衬衫时,黛西“突然哽咽了一声,随之就把她的头俯在衬衣里失声痛苦起来”12,这些无一不体现了黛西的爱财。
在重逢了盖茨比并见过他的阔绰后,黛西对汤姆变得不太在意了。
但当汤姆说出了盖茨比的真实情况后,黛西又偏向了汤姆一方。
当盖茨比对她而言彻底失去意义后,她没有丝毫犹豫的放弃了盖茨比,和汤姆离开了东卵区,不见伤心,也没有参加盖茨比的葬礼。
盖茨比将黛西当成梦想,当成追求。
但是黛西并不足以成为盖茨比的梦想,她只是一个自私的、只爱自己的人,不能给予盖茨比什么回应,所以盖茨比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徒然,甚至赔上了自己的生命。
在最后,盖茨比意识到了黛西可能不想他想的那么好,他说黛西的声音里充满着钱币的叮当响,但他已经无法回头,那么多年的偏执使他无法放弃黛西。
盖茨比没有认清黛西的本性,导致了他的悲剧。
参考文献:[1]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2]杜永新.美国梦的幻灭:盖茨比形象的历史与文化解读[J]. 外语教学,2002.[3] 王莉娜.“美国梦”的破灭—评《了不起的盖茨比》 [J].理论学习,2002.[4]张礼龙 . 美国梦的演变与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评析 [J]. 外国文学研究,1998.[5]李希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色彩描写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 . 外国文学研究[J] . 2002 .11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人民日报出版社,第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