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5.1.1相交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本节课研究的相交线是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中的其中一种情形,学生在上一学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因此,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形。

在本节课中首先探究了两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给出了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得出了“对顶角相等”的结论;为接下来研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情形,即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概念的学习作了最基本的准备。

同时是后续学习垂直的基础,以及下一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直接基础。

在本节课中,除了让学生重点掌握以上的基础知识外,还应通过大量的识图和作图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图形感,同时,还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学生推理语言和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2、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或图形中找出相交线和平行线。

2、知道什么是邻补角和对顶角,即: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3、知道并能为“对顶角相等”说明理由。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难点: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相关旧知的复习,按照猜想、推理的思维过程进行突破。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剪刀,纸。

三、教学过程
,直线a、b ∠ 1=40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 教师教学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 教师教学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简介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单元说明第一章人的由来本章提示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节人的生殖第三节青春期第四节计划生育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本章提示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本章提示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本章提示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四节输血与血型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本章提示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本章提示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四节激素调节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提示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供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下学期使用。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本册教材,谨就本册教材的编写情况作以下说明。

编写指导思想和原则同本书第一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写遵循了这套书共同的编写指导思想和原则。

1.编写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编写原则(1)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

(2)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3)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4)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5)渗透STS教育思想。

(6)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
馈和指导。
作业与练习
通过布置和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 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 策略。
学习态度与习惯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鼓励 良好的学习行为,纠正不良习惯。
终结性评价
期末考试
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 本学期所学内容的整体掌 握情况,检测教学目标的 达成度。
测验与小测
定期进行测验和小测,以 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 况,查漏补缺。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 情,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和价值观。
02
教学内容
代数基础
掌握代数式的概念、性 质和运算。
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法,包括移项、合并同 类项、去括号等。
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 解法,以及一元一次方 程与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
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 加减运算。
几何基础
社会实践资源
1 2
数学竞赛
参加数学竞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升 学和就业打下基础。
数学博物馆
参观数学博物馆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 的历史和发展,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3
企业实习机会
一些企业会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 在实践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实用性的认识。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终 结性评价结果,综合评定 学生的学期成绩。
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反思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 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学习计划
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 习目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改进措施
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不足制定改 进措施,提高学习效果。

七年级数学《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
2、评价策略:坚持“及时评价与激励评价相结合,定量化评价与定性化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概括引领、激励测进式点评有机结合,既有即兴评价,又有概要性评价;既有学生的自评,又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互评,力求在评价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1.5.2 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
教 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5.2科学计数法
设计理念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通过观察、思考、合作、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科学记数的意义。从而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体现“人人学有价值数学”的新课程理念。整个数学设计流程突出以学定教,体现“设计问题化,过程活动化,活动练习化,练习要点化,要点目标化,目标课标化”的要求,将教学过程设计为有一定梯次的递进式活动序列。
问题与情境
师生互动
媒体使用与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为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国家划拨16040000000元学前教育专项资金,有没有简便方法表示这个数呢?
问题2: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面对地震灾难,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22600000000元人民币,你能写出这个数吗?
2、口述问题2,课件出示用10的乘方表示大数的例子。鼓励学生尝试用相同的方法表示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出示科学记数法的定义。
4、课件出示问题4,鼓励学生尝试表示并口答。出示练一练,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将学生的作业展示到银幕上,集体评价。
5、口述问题6,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简介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简介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简介左怀玲
【期刊名称】《小学语文》
【年(卷),期】2004(000)033
【摘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上接七年级上册四章内容),全书包括六章,共61课时,供七年级下学期使用。

具体内容如下: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5课时) 主要内容: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及大小关系(邻补角、对顶角); 2.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3.平移及其基本性质。

【总页数】6页(P4-9)
【作者】左怀玲
【作者单位】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介绍 [J], 单晓红;
2.新时代的新视角:生物圈中的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简析 [J], 谭永平;
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介绍 [J], 单晓红
4.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简介 [J], 左怀玲
5.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简介 [J], 左怀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初中语文_【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做一个有故事、会讲故事的人——叙事艺术之结构价值教学设计【课标分析】顾振彪先生《关于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系统的说明》中指出:“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的写作、口语交际教材,是分作两个系统编排的。

一个系统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另一个系统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

”重视“读写结合”是这套教材的重要系统,也是世界母语教学的普遍做法。

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和转化,以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

1.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4. 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5.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在整个教材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写作训练承上启下的重要关节。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经典文章,是学生习作的经典范式。

尤其《爸爸的花儿落了》不仅是经典范文,虽然隔着时空,却贴近中学生的视角与生活,该文以参加小学毕业典礼为主线(明线),以夹竹桃花为副线(暗线),双线穿插,父爱与花香交映,插叙、伏笔运用出神入化,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加强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进而促进写作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的指导,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是初中生记叙文从讲清楚记叙六要素为重心,向精心设计、创意构思、艺术加工等过度的关节,是突破以读悟写,以写促读,二维螺旋提升的重要关隘,也为初二、初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奠定关键性的基础。

济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济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人文精神与科学理念有机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围绕“人与生物圈”主题,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构建新的内容体系
四、构建“人与生物圈”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
生 物 圈 中 的 人
1、构建“人与生物圈”课程体系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和经济的繁荣, 但同时也带来了威胁人类生活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已经 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持续性发展。营造人类持 续繁荣的环境,进行保护环境的生产活动和持续发展,更 好地解决资源、人口、疾病等问题,显然是21世纪人类面
的途 径
怡 中
心脏
关注心血管

健康
血压与 脉搏
曹 莉
影响心血管

健康的因素
保持心血 管健康
二、教材内容
第四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出



中 的
肾脏

人体内废物 的排出
皮肤的结构

东 滨 州
尿液的 形成
尿的形成 的排出




尿液的

排出


汗液的形成 的排出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二、教材内容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 物
内分泌系统 生长激素 的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 的
与激素
调节作用 的调节作用 调节作用

中 神经元
人体的
反射

激素调节
人 脊髓
山 东
神经调节 的结构基础
神经调节 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

州脑

人体生命 活动的调节
条件反射和 非条件反射

(长春版)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

(长春版)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

(长春版)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长春版)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七年级上册(2016年7月第1版)1、黄河颂(光未然)2、《繁星》五首3、现代诗歌二首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口语交际:推介4、孩童之道(泰戈尔)5、在梦的远方(林清玄)作文1: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综合性学习1:“围剿”错别字——汉字规范活动6、木兰诗7、唐诗五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望月怀远(张九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作文2:属对(一)8、词三首望江南(温庭筠)相见欢(李煜)浣溪沙(晏殊)作文3:属对(二)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10、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11、用耳朵读(莫言)12、最后一课(都德)作文4:童年趣事13、《论语》十则14、古代神话传说五则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伯牙善鼓琴作文5:写给远方的朋友15、一窠八哥的谜(牛汉)16、黄鹂——病期琐事(孙犁)17、会唱歌的火炉(迟子建)作文6:亲近大自然18、傻瓜(屠格涅夫)19、不会叫的狗(贾尼·罗大里)作文7:走进童话20、陋室铭(刘禹锡)21、爱莲说(周敦颐)22、大闹天宫(吴承恩)综合性学习2:追寻古老的传说——搜集民间故事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一部别出心裁的讽刺小说七年级下册(2016年12月第1版)第一单元1、陌上桑2、古诗二首十五从军征迢迢牵牛星3、沙与沫(纪伯伦)作文1:自己的“沙与沫”口语交际:校园访谈第二单元4、故乡(鲁迅)5、祖父(萧红)6、腊八粥(冰心)作文2:感受春天的气息综合性学习1:我们玩儿什么——初中生娱乐活动调查第三单元7、唐诗四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望岳(杜甫)卖炭翁(白居易)雁门太守行(李贺)作文3:属对(一)8、宋词二首如梦令(李清照)渔家傲(范仲淹)9、元曲三首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张可久)作文4:属对(二)第四单元10、绝品(谭同占)11、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12、小公务员之死(契诃夫)作文5:人物语言描写练习第五单元13、《礼记》二章14、圯上敬履(司马迁)15、马说(韩愈)16、狼(蒲松龄)17、河中石兽(纪昀)作文6:校园快讯第六单元18、小雁鹅(劳伦兹)19、萤火虫(村上春树)作文7:说明的方法综合性学习2:做鸟类的朋友——爱鸟周活动第七单元20、小石潭记(柳宗元)21、小品二则湖心亭看雪(张岱)胸中之竹(郑燮)22、景阳冈(施耐庵)作文8:图形联想名著导读:《呼兰河传》:一首凄婉的歌谣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目录阅读● 一格律诗八首 (1)次北固山下王湾 (1)春望杜甫 (2)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赤壁杜牧 (3)夜雨寄北李商隐 (4)游山西村陆游 (4)过零丁洋文天祥 (4)● 二宋词二首 (10)凤栖梧柳永 (10)江城子苏轼 (11)● 三现代诗歌二首 (15)也许闻一多 (15)再别康桥徐志摩 (16)● 四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 (20)● 五家书傅雷 (23)● 六孔乙己鲁迅 (27)● 七范进中举吴敬梓 (31)● 八一个价值一千亿元的名字杨澜 (39)——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九论趣林语堂 (49)● 一○谈作文朱光潜 (52)● 一一做人与处世季羡林 (56)● 一二短文二篇 (5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59)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 (61)● 一三老人与海海明威 (63)● 一四沉寂的雪原杰克•伦敦……………………69● 一五《老子》二章 (7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79)知人者智 (80)● 一六《论语》九则 (86)● 一七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88)● 一八毛遂自荐司马迁 (91)● 一九桃花源记陶渊明 (96)● 二○传•序•书•箴四篇 (98)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98)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99)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100)谨言箴曾国藩 (101)表达作文● 一属对 (6)● 二给爸爸(妈妈)的信 (26)● 三肖像描写练习 (38)● 四小议...... (58)● 五心理描写练习 (68)● 六体会季节的变奏 (103)口语交际● 一人物专访 (48)● 二咨询 (90)探究综合实践活动● 一南腔北调正方言 (18)——推广普通话活动● 二做生活的主人 (94)——我的一年消费总结拓展● 一宋词与元曲:神韵传承,华彩各异 (13)● 二汉字形体的演变 (81)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目录阅读● 一诗歌二首陶渊明 (1)归园田居 (1)饮酒 (1)● 二格律诗八首 (3)使至塞上王维 (3)登高杜甫 (4)无题李商隐 (4)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5)题李凝幽居贾岛 (5)泊秦淮杜牧 (6)登飞来峰王安石 (7)己亥杂诗龚自珍 (7)● 三词二首 (12)渔家傲范仲淹 (12)水调歌头苏轼 (13)● 四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鲁迅 (16)● 五驴和人的新寓言王小波 (18)● 六金岳霖先生汪曾祺 (21)● 七棋王阿城 (26)● 八回延安贺敬之 (34)● 九外国诗歌二首 (39)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见一株活着的橡树正在生长惠特曼 (39)狗的歌叶赛宁 (40)● 一○《孟子》二章 (4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6)鱼我所欲也 (46)● 一一岳阳楼记范仲淹 (51)● 一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53)● 一三长城的价值葛剑雄 (57)● 一四像山那样思考利奥波德 (63)● 一五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 (66)● 一六《宽容》序房龙 (73)● 一七大战风车塞万提斯 (79)● 一八短文二篇 (85)名二子说苏洵 (8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86)● 一九弈喻钱大昕 (87)● 二○三顾茅庐罗贯中 (91)表达作文● 一属对 (9)● 二我读唐诗宋词 (15)● 三细节描写练习 (33)● 四呼吁生态道德 (42)● 五世上没有傻问题 (71)● 六品味艺术 (89)口语交际● 一交谈 (25)● 二演讲会 (62)探究综合实践活动● 一保卫绿色和平 (48)——世界环境日活动● 二走近文学名著 (83)——文学名著读书报告会拓展● 一琴棋书画——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44)● 二词和词的组合 (99)长春版九年级上目录1.诗经二首2.古风二首3.铸剑4.蒙古草原狼5.巩乃斯的马6.现代诗歌二首7.致大海8.短文两篇9.汉字之美秒在多维10.曹刿论战11.强项令12.出师表13.捕蛇者说14.送东阳马升序15.短文两篇16.品质17.麦琪的礼物18.短文两篇19.窦娥冤20.甄士隐梦幻识通灵长春版九年级下目录1.国殇2.行路难3.词两首4.现代诗歌两首5.西风颂6.背影7.过节和关灯8.侍坐9.养生主10.项羽之死11.醉翁亭记12.杂文两篇13.听泉14.论友谊15.断魂枪16.在法庭上17.贝多芬传18.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阅读材料)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 回
题目解说:
小说定名为“最后一课”,一方面是因为这是在自己的国土上, 用 本民族语言来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另一方面,以此为题,表现 作者深切的亡国之恨,融进了教师、学生和村民们对祖国、对祖 国语言文字的深沉热爱和对普鲁士侵略者无比痛恨的感情。
背景资料:
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1871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长驱直 入,占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法兰西人民奋 起反抗。本文就是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 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弗郎 士和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最 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返 回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分析小弗郎士前后心理变化 过程和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以及 文章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体会人物 身上浸透的爱国主义热情,对学生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难点:通过比较阅读学习并掌握多 种人物描写方法,领略小说魅力。
返 回
教学方法
• 以课文朗读、问题研讨为教学 主线,让学生在课文研读中发 现问题,在问题探究中深入理 解课文,在比较中感受小说魅 力,在语文实践中提高小说阅 读和鉴赏能力。
问题研讨: (多媒体出示相关背景资料) 1、大家通过朗读预习知道题目意思是讲 最后一堂什么课吗? 2、为什么是上最后一课呢? 3、本文故事发生在什么社会背景下?
(附题目解说和背景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 回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分组朗读课文。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问题探究: (多媒体出示)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 回
二、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一)分组进行问题研讨: (多媒体出示)
作者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描写?(要求:在 文中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描写的句子并指出描写方法。)
1、韩麦尔先生的穿戴和往常一样吗?他为什么要这样穿戴? 2、习字课上,韩麦尔先生坐在讲台上“一动也不动”,他此 刻 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3、怎么理解韩麦尔先生在宣布散学时的一系列言行举止? 4、用一句话概括韩麦尔先生的形象特点。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 回
四、比较阅读
课堂延伸:老舍的《四世同堂》中有一个片段描写了北平被 日本侵略军占领后,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 现在把《第一堂课》这段文字和我们的课文《最后一课》进 行比较阅读,然后分组进行问题研讨,进一步掌握人物形象 塑造方法并深入体会两篇文章的爱国主题思想。 讨论并思考: (多媒体出示材料及问题) 1、比较这两堂课的内容,看看有什么不同,谈谈自己的感想。 2、这两节课的气氛有相似之处吗?两位老师的情绪呢?试从 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说明。 3、比较两篇文章在表现爱国主题上的异同。
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
2)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3)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附要点提示)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归纳)
上一页
返 回
一、由复习引入新课
一)复习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多媒体出示)
1、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2、推动本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什么? 3、小弗郎士在课前后心理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由问题研讨引入新课: 为什么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在思想感情上较大的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分析小弗郎士和 韩麦尔先生的关系及韩麦尔先生对他的影响。)
返 回
教学设计
• 本文教学共需两个课时。 •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返 回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从装束、神 态、语言、动作等方面 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 象;深入理解文章爱国 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端 正对民族语言的态度和 认识;比较阅读,掌握 对人物的多种描写手法。
单击进入
返 回
(附要点提示) 二)进一步思考,揣摩人物内心情感:
返 回
三、课堂讨论
(由文章的爱国主题谈开去,引导学生认识热爱母语与 热爱祖国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端正对我们汉民族语言 的认识和态度。)
问题讨论: (多媒体出示)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认为文中主人公的爱国 思想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 2、“热爱母语就是热爱祖国”,对此你有何看法? 3、学完这篇课文,你认为在提高我们的爱国意 识上有哪些启示呢? 4、现在你对我们的汉民族语言有没有新的认识?
1)文章的情节是以谁的角度来展开叙述的? 2)“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文章内容可分为几个部分? 4)最后一堂课的气氛怎样?和平日上课有 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指导归纳) (附要点提示)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 回
四、分析小弗郎士上课前后 思想感情的变化:
问题探讨:(多媒体出示)
1、从文中找出体现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词 语和句子。 2、根据下列提示从文中找出表现小弗郎士 思想感情变化的句子:
1、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有举行的必要吗? 2、为什么爱国旗就是爱国的表现呢? 3、既然爱国需要具体行动,那么我们应该 怎样从日常生活学习中表达爱国之情呢? 4、今天我们学习的《最后一课》将会对我 们的爱国有哪些启示呢? (多媒体出示课题和作者).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 回
二、简介背景:
(通过提问由解说课题引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 (电子教案)
最后一课
(法)都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执教:东风五中
姜梅
欢迎进入
相结教教教教教 关束学学学学学 链语过设方重目 接 程计法难标 点
最 后 总 一 目 课

都 德

教学目标
•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热爱 母语就是爱国的表现,进一步培养学生 的爱国主义情操; • 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分 析两个主要人物形象; • 学习、赏析本文对人物神态、语言、动 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 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小说阅读和鉴赏 能力。
• •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研讨问题,把握文章 主要内容及情节特点; 分析小弗郎士上课前 后的心理变化过程。
单击进入
一、导入新课:
(由每周一的升国旗说开去,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接受爱国 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步步引导,激发学生的 爱国热情,为引入新课创设情境。)
教师启发式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