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技制作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1. 科学实验——浮沉之迷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
2.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更多不同形状、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3.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并进行讨论。
4. 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物体浮沉的规律。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是否理解了物体浮沉的原理和规律。
2. 万花筒的制作目标让学生了解万花筒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万花筒的外观和原理。
2. 介绍万花筒的制作过程,提供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 学生根据指导,自行制作万花筒。
4. 学生分享他们制作的万花筒,展示彩色纸、小珠、铝箔等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成果,关注他们是否理解了万花筒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创造性的元素进行装饰。
3. 动物的生长过程目标通过观察和研究,让学生了解一种动物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
教学过程1. 介绍学生常见的动物,如蝴蝶、蚕、青蛙等。
2.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际观察,展示这些动物的生长过程。
3.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一种动物的生长过程,并画出简单的生长图。
4. 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理解。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对动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关注他们是否能够正确描述一种动物的生长过程。
4. 季节的变化目标通过观察和研究,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以及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气候、天空、植物和动物等变化。
2.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地观察,展示四季的不同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例如穿衣、食物、活动方式等。
4. 学生分享他们对季节变化的观察和思考。
教学评价通过听取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评价他们对四季变化和季节影响的了解程度。
5. 植物的养料组成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获取养料的来源和组成,培养他们对植物的养护意识。
一年级科技课教案

一年级科技课教案【篇一:一年级科技教案】小学一年级科技教案第一课学习折纸飞机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让学生在观看国产飞机图片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激情;3.让学生学会纸飞机的一些儿常用折法;教学内容:1. 引题:有人说,理想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由黑暗走向光明,走向成功。
老师想问一下,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呢?(注:可以让学生思考1分钟,然后让大家举手发言,亦可点名发言。
总之,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理想都很好,希望你们以后多多努力。
刚才某某同学说想当一名飞行员,请问谁能描述一下飞机的样子?你能说出几种比较著名的飞机的名字吗?2.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儿著名的飞机的图片,并对中国的飞机予以重点介绍。
3. 在生活中,我们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见过飞机,但是大家可能没有亲手没过飞机。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纸飞机的折法,满足大家的愿望。
(由教师示范几种折叠纸飞机的方法,让大家观摩) 4.让学生6人一组,运用创造性思维,集思广益地去学习和创新纸飞机的折法。
(可以点名让每个小组到讲台上展示成果,由大家进行评选。
然后,让大家相互赠送纸飞机,并写上祝福语)5.可以向学生简单讲述一下纸飞机的飞行原理,但不要求学生掌握。
(纸飞机的飞行原理与实际真飞机的飞行原理是一样的。
即飞机在飞行时,机翼上下的空气运动速度不一样,机翼上快,机翼下慢,根据伯努利流体力学方程(流体速度越快,其压力越小),机翼上下就有压力差,其差就是上升力,将飞机上举而飞行了)6.结束: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今天我学习了纸飞机的不同折法,并欣赏了一些儿著名飞机的图片。
希望大家课后积极思考,创新几种纸飞机的折法,老师可是会奖励一朵小红花的哦!好了,下课!教学评价:1.让学生以5——7人为一组,将小组的纸飞机进行评选,选出最为优秀的一个;2.将各小组选出的纸飞机统一放到讲桌上,让大家互评,选出较好的三个;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知道其简单寓意。
一年级动手制作真快乐教案

一年级动手制作真快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认识简单的制作材料。
2. 学习基本的制作技巧。
3. 动手制作简单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导学生观看制作好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简要介绍制作材料的性质、用途和制作技巧。
3. 示范:教师演示简单的制作过程。
4. 操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材料进行动手制作。
5.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创新思考。
6. 展示: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7.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
四、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制作活动,发挥想象力,创作更多作品。
2.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家人、朋友分享,提高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2. 学生观察、思考、创新能力的发展。
3. 学生合作、分享精神的表现。
一年级科技小制作教案

一年级科技小制作教案.doc教案第一章:认识科技小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小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科技小制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科技小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展示一些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实例。
教学活动:1. 引入科技小制作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定义和意义。
2. 展示一些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实例,如自制指南针、小风车等。
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感兴趣的科技小制作项目。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科技小制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收集学生的想法和计划,了解他们对科技小制作的认知程度。
教案第二章:探索科技小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科技小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科技小制作中常用的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电线等。
2.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
教学活动:1. 介绍科技小制作中常用的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电线等。
2.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如剪裁纸张、粘贴零件、连接电路等。
3.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尝试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进行简单的制作活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情况,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正确使用的方法。
2. 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估他们的制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第三章:学习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学习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科技小制作中常用的技巧,如切割、焊接、编程等。
2. 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制作活动。
教学活动:1. 介绍科技小制作中常用的技巧,如切割、焊接、编程等。
2. 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制作活动,如切割纸板、焊接金属零件、编写简单的程序等。
3.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如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方案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技巧的掌握程度,了解他们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精选12篇)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精选12篇〕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教学重点1、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诉别人;同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
2、能说出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教具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玩具小汽车、缝衣针、大头针、曲别针、指南针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你能使缝衣针吸起曲别针吗?二、活动:磁极的相互作用1、确定教室里的南北方向2、学生判断磁铁的S极与N极的指向。
3、提出问题:把两个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讨论、猜测。
并提出考前须知:实验时,周围不能有其它磁铁的干扰。
4、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
小组实验: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汽车上,屡次变换磁极相对的方向〔1〕观察发生什么现象?〔2〕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5、尝试用其他方法验证刚刚得出的结论〔水浮法、悬挂法〕。
6、全班交流,汇报实验结果,7、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指导填写实验记录。
8、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板书设计:磁铁的正负极磁极的相互作用出现的现象作业:总结观察现象课后反思:通过磁极小游戏,吸引孩子们观察磁铁正负极原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探究,在课堂上通过动手实验,课堂气氛活泼。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篇2教学目标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1、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情感、态度、价值观:3、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保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一年级科技小制作教案

一年级科技小制作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科技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认识科技制作工具和材料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常见的科技制作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彩纸、塑料管等。
教学活动: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科技制作工具和材料,并进行简单的操作演示,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体验。
2. 第二课:制作简单的科技小作品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掌握基本的科技制作技巧,如剪、切、粘、卷等。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科技小作品制作,如制作纸飞机、小风车等。
3. 第三课:探索科技制作的奥秘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科技制作中的科学原理。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制作实验,如制作简易的放大镜、潜望镜等,并让学生解释其原理。
4. 第四课:科技制作与生活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制作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中的科技制作活动,如制作简易的笔筒、收纳盒等。
5. 第五课:科技制作展示与评价教学目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科技制作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制作成果展示,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科技制作的基本技能和原理。
2. 运用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科技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的科技制作成果,如作品的创意、美观、实用性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作品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篇一:小学科技活动教案】第一单元活动一: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实验分析教具:小电风扇、布条、直尺、记时器教学过程:一、小调查询问同学们调查使用效果好的电风扇的标准。
1、启动要快。
2、风量要大。
3、噪音应该很小。
二、设计实验方案1、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2、小组开始实验 2人操作,1人记录,1人观察,再轮流3、分析实验数据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用1个和3个叶片时,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4、评价自己的实验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写在书上。
活动二:神奇的风帆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风帆的知识。
2、知道风帆可以使船走得更快。
3、懂得如何投稿。
教学重、难点:风帆知识的收集。
教具:幻灯图片、风帆模型、信封教学过程:一、导课出示“征稿启事”二、寻觅风帆宝库1、哪里会有关于风帆的知识?(1)出示一些有用的网址,让学生去查找资料。
(2)找一些有关风帆知识的书。
三、整理收获1、风帆百态2、风帆助行3、出示风帆的图片,让学生知道风帆助行的原理。
四、构思稿件1、怎么投稿?2、投稿的内容是什么?准备从几个方面来写。
五、如何修改稿件同学互相交流。
活动三:让小电珠亮起来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式。
2、让学生学会连接电路。
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动手实验教具:小电珠电线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特点。
二、设计风力发电模型要注意:1、风力发电模型示意图2、风力发电说明3、风的来源及风力大小4、操作场地和时间三、演示并介绍开关的功能和使用方法1、功能:用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当开关合上,电流可以从开关上流过;当开关断开,电流不能从开关上流过。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在一个电路中,要分别控制电路中两个小电珠的亮、灭,其方法是把两只开关并列地连接在电路里。
一年级科技小制作教案

科技小制作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进一步培养青少年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环境,促进品学兼优的青少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本学年,我校要积极参与区市中小学科技节活动,组织好我校的科技工作。
二、活动主题做中学——快乐体验成长三、参加对象全校对科技小制作比较感兴趣的学生。
四、活动内容第一课:转动的风车课题:转动的风车材料准备:卡纸,直尺,剪刀,小棒,钉子,锤子,打孔器等。
制作过程:1、把卡纸裁剪成正方形;2、从对角线处剪开(合适的长度);3、用打孔器在卡纸中心和四角上打孔;4、钉子按顺序窜过孔;5、再用锤子把钉子钉到木棒上。
第二课:鞋拔子课题:鞋拔子材料准备: 1.25升的饮料瓶一个,剪刀制作过程:1、利用剪刀把饮料瓶先剪开;2、再把下口修剪成“u”型就可以用了。
如果装上装饰带就更漂亮了。
第三课:手臂模型课题:手臂模型材料准备:塑料酒瓶盒或卡纸,剪刀,螺丝销钉,牛皮筋,线,打孔器等。
制作过程:1、把塑料剪成手臂的形状;2、用打孔器打孔;3、装上销钉;4、在边沿安装上模拟肌肉的橡皮筋。
第四课:水火箭课题:水火箭材料准备: 1.25升的饮料瓶两个,剪刀,胶带,胶塞,气门嘴,打孔器等。
制作过程:1、把其中一个瓶横向剪开;2、一半做火箭的头,另一半做火箭的尾;3、用胶带绑紧;4、用打孔器把胶塞中间打孔;5、把气门嘴装上去。
第五课:烤夹课题:烤夹材料准备:一米长的铁丝一根,细铁丝,老虎钳制作过程:1、把粗一点的铁丝弯曲成锅铲一样的形状;(两个)2、再把细铁丝编织上去,成网状;3、最后把两部分连接起来。
第六课:独脚平衡小鸡课题:独角平衡小鸡材料准备:橡皮泥,铁丝,小棒制作过程:1、用橡皮泥做成小鸡的形状;2、把长的铁丝窜进去;3、铁丝的两端固定住橡皮泥小球;4、鸡的下端插上尖棒。
第七课:滤汤汤匙课题:虑汤汤匙材料准备: 1.25升的塑料瓶,剪刀,打孔器,木棒,胶带制作过程:1、把塑料剪成汤匙的形状;2、舀汤口留长一些;3、在长一些的地方用打孔器多打一些小孔;4、安装上长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科技制作活动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科技活动的总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技活动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徽章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
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创意游戏等方面的内容。
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
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创造性、怪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纵使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特别是一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学科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和知识积累。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3.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起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情操。
五、教学措施1.把科技活动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
2.把握学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优为科技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引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学习。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
六、课时安排(10课时)1.实验探索降落伞(1课时)风动纸杯(1课时)红纸的变化(1课时)2.科技制作“神舟”五号飞船模型(1课时)创意小船(1课时)3.科技应用会旋转的纸(1课时)4.创意游戏变色转盘(1课时)会跳的纸青蛙(1课时)拼图游戏(1课时)取物竞赛(1课时)第一课降落伞一、活动目标1.经历降落伞的制作过程,初步感受制作的乐趣。
2.通过不断的尝试,感受不同降落伞的速度。
二、器材准备细线、塑料衣夹、大小不同的塑料纸、布、剪刀、胶水等。
三、制作过程与方法方案(一):师生准备正方形纸,每人一张。
剪4根纸条做伞绳,粘贴好,合并伞绳,装上塑料衣夹。
方案(二):师生准备长方形纸,每人一张。
折叠,拉开。
在四角上粘上伞绳,装上塑料衣夹。
方案(三):师生准备正方形纸,每人一张。
沿对角线对折,折叠四角,四角粘上伞绳,装上塑料衣夹。
四、活动提示1.比赛时,塑料衣夹的重量应相同。
2.从指定高度放下降落伞,降落时间长的降落伞获胜。
3.反复试验,不断改进才能取得好成绩。
五、活动评价1.我做了()只降落伞。
2.成功了()只降落伞。
3.最好的降落伞是()形状的,降落时间是()秒。
第二课变色转盘一、活动目标1.体会色彩的间隔,初步感受色彩的变化。
2.有喜欢制作的愿望。
二、器材准备硬纸板、细绳、白纸、胶水、剪刀、铅笔、彩笔等。
三、制作过程与方法1.剪2片大小相等(茶杯口大小)的圆形纸片,对粘起来。
2.用剪刀尖在纸片中间钻2个小孔,穿一根细绳。
3.在白纸上涂上颜色,贴在转盘上。
四、活动方法双手甩动转盘,使细绳绞合,然后一拉一松,转盘就来回旋转,色彩也会随之改变。
五、活动提示1.多剪几个纸圈,涂上不同的颜色,观察变色情况。
2.用其他方法制作变色转盘,做成陀螺拧,风车……六、活动评价:1.我做了()组颜色变化的转盘。
2.我准备再做一个()样的变色转盘。
第三课会跳的纸青蛙一、活动目标1.学会用硬纸板和橡筋制作纸青蛙。
2.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器材准备硬纸板、橡筋、剪刀、铅笔等。
三、活动过程与方法1.在长方形的硬纸板上画线。
2.剪2个缺口。
3.对折后打开,再反向对折。
4.将橡筋剪断后卡在缺口中。
5.反向对折后放在桌面上,松手试跳。
四、活动提示1.画上青蛙图案更好玩。
2.制作大小、式样不同的纸青蛙。
3.比赛时,每人操控纸青蛙跳3次,取最好的1次计成绩。
四、活动评价1.我做的纸青蛙()(好、很好)2、我觉得应该()纸青蛙才跳的高。
第四课“神舟”五号飞船模型一、活动目标1.用印有“神舟”五号模型的硬纸,制作“神舟”五号。
2.渗透我国科技的发展,国家的变化。
二、器材准备三、硬纸板、胶水、剪刀四、活动过程与方法五、1.根据模型研究结构。
六、2.把图样贴在硬纸板上然后剪下来。
七、3.折叠粘贴。
八、九、活动提示十、1.给飞船涂上颜色。
十一、2.底座用橡皮泥加重更稳定。
十二、3.自己设计制作飞船模型。
十三、活动评价十四、1.我的飞船做得()(很好、比较好、不太好)十五、2.给飞船涂上()色真好看!十六、3.我想()(一个人、几个人)设计制作飞船模型。
六、课外知识小拓展第五课拼图游戏一、活动目标二、1.巩固对图形的认识,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学会观察和推理。
四、器材准备五、硬纸板、图片、胶水、剪刀等。
六、活动过程和方法七、1.动手制作拼图八、(1)图片反复对折后摊开。
九、(2)在图片背面涂胶水。
十、(3)把图片在硬纸板上铺平粘牢。
十一、(4)剪成大小相同的小方块。
十二、2.比一比十三、把纸片拼成完整的图片,看谁拼的快。
十四、活动提示十五、1.把图片打湿后,再在背面涂满胶水,就容易粘贴平整了。
十六、2.纸片越多,拼起来难度越大,可以从12片开始练习。
十七、3.纸片可以剪成其他形状,比如三角形,试试看。
十八、十九、五、活动评价二十、1.我的拼图制作成功了,它是由()片方块组成的。
二十一、2.我粘贴的图片()(平整、较平整、不够平整)二十二、3.老师说我的表现可以得()颗星。
第六课创意小船第七课一、活动目标第八课 1.学会用废旧的塑料瓶制作小船模型。
第九课 2.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第十课 3.培养细心、细致观察地习惯。
二、器材准备三、小塑料瓶、纸胶带、剪刀、吸管、橡皮泥四、三、活动过程和方法五、1.动手做六、(1)往瓶子里装入一些水。
七、(2)沿水平线贴上纸胶带。
八、(3)挖剪前船舱。
九、(4)去瓶头,挖后舱,除包装。
2.比一比(1)看谁的小船行的路程最远。
(2)看谁设计的小船最有创意。
四、活动提示1.选用薄塑料瓶,便于挖剪制作。
2.贴纸胶带是为了将水平线定位,挖剪地更漂亮整齐。
3.建议给小船设计安装桅杆、风帆和方向舵。
二十三、活动评价二十四、1.我学会了用()(画线、贴胶带)的方法找水平线。
二十五、2.我制作的小船()(成功了、不成功)。
第十一课风动纸杯第十二课一、活动目标第十三课 1.用纸制作一个可以行驶的坦克。
第十四课 2.培养不服输、坚持不懈的心态。
第十五课二、器材准备第十六课纸条、剪刀第十七课三、活动过程和方法第十八课 1.动手做第十九课(1)把纸条粘成纸环。
第二十课(2)试一试,什么样的纸杯能在风的作用下向前滚动?第二十一课(3)改变纸环的形状,再试一试。
第二十二课 2.比一比第二十三课(1)什么样的纸环能向前滚动?第二十四课(2)什么样的纸环向前滚动地最快、最远?第二十五课第二十六课十、活动提示十一、1.试一试,纸的厚薄、长短与纸环的滚动有什么关系吗?十二、2.参照图片,自己制作履带式纸环。
十三、五、活动评价十四、1.我明白了什么样的纸环能在风的帮助下向前滚动。
十五、2.我的表现可以得到()颗星。
十六、第八课红纸的变化十七、一、活动目标十八、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变化,找到阳光带来的秘密。
十九、2.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学会制作观察记录表。
二十、二、器材准备二十一、红纸、黄纸、小刀、剪刀、大头针等。
二十二、三、活动过程与方法二十三、1.在两张黄色纸上画图案。
二十四、2.分别剪下来。
二十五、3.用大头针固定在红纸上。
3.一张放在室内,一张放在室外的阳关下。
4. 5.五天后,揭去黄色纸,红纸有什么变化?5. 6.讨论一下,看看大家是怎么想的。
四、活动提示1.如果将纸放置更长的时间,可能有什么变化?2.生活还有哪些这样的现象?五、活动评价1.我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较满意)2.我准备用()色的纸做实验。
第九课会旋转的纸一、活动目标1.学会纸的科学玩法。
2.在游戏中体会“科学”的乐趣,喜欢上科学。
二、器材准备纸条、剪刀三、活动过程和方法1.动手做(1)准备长方形的小纸片。
(2)左右各剪一个小开口。
(3)下部向内折叠。
(4)顶部剪一开口。
(5)翻折成叶片。
2.比一比(1)谁的小纸片能在空中飞旋?(2)谁的小纸片旋转最快?四、活动提示1.想一想,叶片折叠的方向与飞旋旋转的方向有关吗?2.试一试,飞旋旋转的快慢与叶片折叠的角度有关吗?第十课取物竞赛一、活动目标1.想办法完成取物游戏。
2.学会开动脑筋,培养学生会动脑、多思考的习惯。
二、器材准备饮料瓶、方便筷、纸篓、粗棉线等。
三、活动过程和方法1.动手做(1)钓瓶杆(2)套瓶线2.比一比每组只能用一根粗棉线和一双方便筷,用最短的时间将瓶子移出纸篓。
四、活动提示1.说一说“钓”瓶子的基本方法。
2.设计更有趣的取物比赛题目。
五、活动评价1.我会用()种取瓶子的方法。
2.小组比赛中,我们小组成功了()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