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规仪器校正管理公开班

合集下载

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管理办法

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管理办法

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管理办法引言检验仪器是保证产品质量合规性的重要设备之一。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检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为了确保检验仪器量规的准确性,提高产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科学的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管理办法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检验仪器量规校正工作的规范和高效进行,保证量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对量规进行校正的单位和人员。

校正管理流程校正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计划校正:根据检验仪器量规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确定校正周期,并制定校正计划。

2.校正标准选择: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选择适用于检验仪器量规的校正标准。

3.校正实施:根据校正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仪器量规的校正工作。

校正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人员进行。

4.校正记录与报告:校正过程中,应编制详细的校正记录,记录校正的具体步骤和结果。

校正结束后,应编制校正报告,包括校正结果和建议。

5.校正结果评价:根据校正报告,对检验仪器量规的校正结果进行评价。

如存在问题,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6.校正追踪与管理:建立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的追踪和管理体系,保证校正工作的持续进行和有效管理。

校正措施和方法校正措施和方法是确保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关键。

以下是常用的校正措施和方法:•校正标准器:使用具备较高准确度和稳定性的校正标准器进行校正。

•校正样品:使用已知准确度和稳定性的校正样品,与校正标准器进行对比。

•校正环境:校正工作应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温湿度等因素对校正结果的影响。

•校正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和特性的检验仪器量规,选择合适的校正方法,如比较法、权重法、交换法等。

校正结果评价和控制校正结果评价和控制是校正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评价和控制校正结果,确保检验仪器量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价校正结果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误差和不确定度:评估校正结果的误差和不确定度,以确定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校准管理PPT课件

仪器校准管理PPT课件

29
.
哪些测量设备需要校准或检定
采用计量器具A、B、C管理法:
A类:量比较少,但比较重要,这类器具一般 要求周期性强检;
类:数量一般比较大,常用的的,可采用周期 性自检和送检;
C类:不需要周期性校准的;
30
.
应选择怎样的计量服务单位
针对某些测量设备,如果公司无能自行校验,则 应委托外部合格的校验机构进行校验。
合格合格出厂运输仓储入库验收60登记范例测量设备管理一览表设备编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验收日期日期测量范围分辨校准周期使用地点61校准合格证测量设备编号校准日期校准周期校准者校准状态标识范例62测量设备维修履历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型号规格验收日期制造商使用部门主要技术参数随机附件及资历次校准记录维修记录备注63使用64落实责任制标识责任者65严格执行操作标准书测量设备培训考核合格正确操作66定期维护清扫污秽上防锈油日常点检活动部位加润滑油67防止不当的调整作适当的封印封印被破坏立即识别出及时得以调整68封印的形式涂料封印应能达到一经改变即明显可见的效果
这里规定的是误差极限值,所以实际上就 是计量性能所要求的最大允许误差。
最大允许误差是一个用来判定仪器是否合 格的要求。
24
.
强检计量器具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指出: 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 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 以及用于贸易结算; 安全防护; 医疗卫生; 环境监测方面;
检定 法制 是否合法 检定规程 是否合格 检定报告
14
.
量值溯源
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能够与有关的测 量标准,通常是国际或国家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 特性。
量值溯源是对测量设备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1)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1)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1)在当前的生产制造中,精密测量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而量规作为一种常用的检验工具,对于产品的尺寸、形状等多个方面进行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量规作为一种常规使用的仪器,也需要定期进行管理校正,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管理校正量规的有效办法。

首先,为了保障量规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在使用前对其进行校准。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使用已知标准尺寸与量规进行对比来完成。

标准尺寸可以是一些经过校准的具备稳定尺寸的工具,比如块规、环规等。

在进行校准时,应当确保使用的标准尺寸具备相同的测量单位,并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以减少误差。

其次,在使用量规进行测量时,需要特别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

首先,应当保持量规的刀口干净,并避免碰撞或重物的挤压,以防止对量规的精度产生影响。

其次,在测量时,应当保持手持姿势稳定,并且将被测物体与量规箍持紧密贴合,以避免产生测量误差。

最后,在读数时,应当垂直与量规读取刻度,并注意去除任何可能导致误差的干扰因素,如视角偏差、反光等。

除了正确的使用方法,管理校正量规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档案记录。

这包括记录每次校准的时间、人员、校准结果等信息,并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系统。

通过建立良好的档案记录,可以及时追溯量规的使用情况,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也是管理校正量规的重要环节之一。

量规的刀口需要保持锐利,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应定期进行清洁,以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污物,避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对于某些具备防护装置的量规,还需要检查防护装置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使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管理校正量规的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如果量规的测量结果明显偏离标准值,可能需要进行更为详细的校准和修正。

在此过程中,应当仔细记录校准的步骤和结果,以备将来参考。

ISOIATF16949监视测量仪器校正与维护管理程序

ISOIATF16949监视测量仪器校正与维护管理程序

为使公司新购与使用中的计量器具,保持正确度与精确度,避免因磨损或其他误差使用而影响质量判别,及保证质量、环境及有害物质管理体系运行及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建立并保持监视与测量装置控制程序2、适用范围Scope适用于检验、测量、试验设备和计量标准器具的校准,并对公司综合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质量、环境监测与测量活动的管理3、职责Responsibility3.1 采购课:根据“申购单”负责量规仪器的采购3.2品质管理部:负责量规仪器的归口管理及对量规仪器按校验计划进行校验或送外校验及对公司综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总体监督检查3.3使用部门: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保管和维护量规仪器3.4部门主管:对本部门综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与配合品质管理部的监督检查4、定义Definition4.1仪器校正:指量测仪器或标准件,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基准的测量基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为确保其有效性4.2 厂内校验:利用可追溯国家标准的标准件,校验工厂内的一般量规仪器4.3厂外校验:凡本厂无法校验之量规仪器或量校所需的标准件,经由国家认可的校验单位,或仪器设备的原供应厂商或客户认可的实验室,送出厂外检验,或请至厂内检验,并提供校验报告书,並可追溯国家或国际标准(如 :恒温恒湿试验机、投影仪等)4.4免校验:4.4.1量规仪器之使用不直接影响生产品质,或仅为参考用时(如:直/卷尺等)4.4.2凡非用于检验品质所用的仪器,均列为免校验,并由品质管理部贴[免校验]标签,每年要对免校的量规仪器进行功能确认4.5可疑物品:当仪器校验不合格时,所用此仪器量测的物品为可疑物品5、程序内容Procedure Process5.1量规仪器的选用和购置使用单位视需求状况及使用率提出购置新的量规仪器[申购单],经部门最高主管审核,确定所选型号、规格和精度要求,由总经理核准后交采购课执行采购5.2量规仪器的验收5.2.1新购的国产仪器,供应商必须提供原大陆生产厂家之计量单位认可资格证书或授权合格的实验室证书影印件,否則,将拒绝接收5.2.2新购的量规仪器进厂时,由品质管理部最高主管针对量规仪器的数量、规格、说明书,原厂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验收,验收后直接送至第三方校验机构进行校准,将所校验合格之量规仪器接受后,由实验室主管人员对仪器数量、是否加贴合格标签和校验报告做验收,验收合格登记至[量测仪器汇总表] 中,且登记[量规仪器履历表]和加贴内部标识后直接发给申请部门使用5.2.3新进量規仪器,符合5.2.1、5.2.2内容要求作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贴上[量测仪器标识]标签,厂外校验的量规仪器亦同此作业方式5.2.4量规仪器的储存标准需依照厂商或说明书的标准加以储存,以避免因储存不当而受损,若无特殊要求,均以室温标准下储存5.2.5若验收不合格时,直接由品质管理部通知原厂商交換其他同规格的新品,而新品入厂后仍应按上述验收程序处理5.3 建档管理5.3.1分类与编号:全厂的量规仪器均需予以编号,由品质管理部编号统一管理,其编号原则为AJ-Y-XXX (AJ:表示安洁公司,Y表示量测仪器,ⅹⅹⅹ表示序列号);5.3.2 建档: 所有量规仪器自接收日起一切历史资料均应填列在[量规仪器履历表]上,一物一表分別登记为原则5.3.3量规仪器应建立合理的校验周期,外校为一年,内校为半年,并于每年初制定《量测仪器年度校验计划表》,待批准后,所有的量测仪器按校验计划进行仪器的校验,属内校的,需将校验过程记录在《量测仪器内校记录表》上。

仪器校验校正管理制度

仪器校验校正管理制度

仪器校验校正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仪器校验校正管理制度。

二、责任部门仪器校验校正工作的责任部门为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具体工作由专门的仪器校验校正人员负责。

三、校验校正范围1. 本制度所称仪器设备包括实验室所用的一切仪器、设备及检测仪器等。

2. 校验校正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仪器设备的准确性、稳定性、精密度和分辨率等。

四、校验校正周期1. 校验校正周期应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使用环境、精密度等因素来确定,一般不超过一年。

2. 对于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校验校正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五、校验校正人员1. 校验校正人员应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具备相关资质证书。

2. 校验校正人员应严格遵守仪器校验校正操作规程,确保校验校正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校验校正流程1. 仪器校验前,校验人员应仔细核对校验计划和校验标准,准备所需的校验工具和设备。

2. 校验过程中,校验人员应按照校验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记录校验数据并做好数据处理。

3. 校验结束后,校验人员应及时将校验结果报告提交给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并根据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调整和校正。

七、校验报告1. 校验报告应清晰、准确地反映仪器设备的校验结果,并包括校验日期、校验人员、校验标准等相关信息。

2. 校验报告应及时上报给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并按要求建立档案存档。

八、校验校正记录1. 校验校正记录应详细记录校验校正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操作步骤和结果。

2. 校验校正记录应妥善保存并建立档案,以便追溯和审核。

九、校验校正管理1. 仪器校验校正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管理仪器设备的校验校正工作,包括制定校验计划、监督校验过程、审核校验报告等。

2. 校验校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仪器设备的校验校正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改进工作。

十、处罚措施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十一、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量规仪器之校正与管理

量规仪器之校正与管理

量规仪器之校正与管理什么是量规仪器?量规仪器通常是指用于测量物体尺寸、直径、长度以及深度等具体参数的测量工具。

最常见的量规包括游标卡尺、千分尺、柔性尺和卷尺。

量规仪器校正的重要性由于人为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量规仪器可能会失去准确性,并需要定期校正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校准可以帮助防止生产和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因为误差可能会导致部件的不良拼装,从而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量规仪器校正的步骤量规仪器校正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选择校正标准为了确保校正的结果准确可靠,必须选择一套可靠的标准进行校准。

标准必须与量规仪器的几何形状、尺寸、调整范围、分度等完全吻合。

2. 准备测试设备除了校准标准之外,还需要准备一些其他测试设备,例如平台、支架等。

同时,确保量规仪器干净,并将其置于平坦的台面上,确保其处于稳定的状态。

3. 开始校正开始校正前,先用校准标准验证器检查量规仪器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如果不在,则请逐步调整直到在标准范围内。

4. 记录校准数据在校准之前和之后,都需要对量规仪器进行记录。

记录误差的大小和方向,并参考校准标准。

5. 确认校准结果在校准结束后,必须再次验证测量误差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并对校准结果进行确认。

量规仪器的管理除了校准之外,量规仪器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量规仪器管理的建议:1. 定期检查量规数量要及时发现缺失或磨损的量规,并及时补充或更换。

2. 保护量规的表面质量量规的表面需要保证清洁和防止磨损,否则会对测量准确度造成影响。

3. 避免过多的使用避免过多使用同一量规或者让不同的员工经常使用,这样容易造成磨损和误差,从而影响测量准确度。

4. 存储在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将量规暴露在潮湿、有化学气体或过于寒冷的环境中,可以使用特殊的存储箱和袋子来保持干燥。

5. 定期校准根据不同的使用频率和环境,在正常使用期间至少每个月和每一季度进行校准。

结论量规仪器的校正和管理是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定期校准和科学的管理将产生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并且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一、引言在现代制造和检测工作中,检验仪器量规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准确的测量结果对于生产质量的控制以及产品的合格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的使用和环境变化等因素,检验仪器量规的测量准确度可能会发生偏差。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合理的检验仪器量规管理和校正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检验仪器量规的分类检验仪器量规包括各种量具,如千分尺、游标卡尺、千分表、塞尺等。

根据其测量原理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检验仪器量规分为以下几类:1. 直接测量量规:如千分尺、游标卡尺等,用于测量物体的线尺寸和外部尺寸。

2. 间接测量量规:如千分表、塞尺等,通过测量物体的其他尺寸间接得到所需测量值。

3. 专用量规:如螺纹量规、齿轮量规等,用于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测量。

三、检验仪器量规管理流程1. 设定目标和计划:确定需要管理的检验仪器量规的范围和数量,制定量规的管理计划,并设定目标和标准。

2. 量规的标识:为每一个检验仪器量规进行编号,并建立相应的标识牌,标明量规的编号、型号规格、有效期等信息,以便于管理、查找和追溯。

3. 检查和校验:定期进行检查和校验工作,包括外观检查、量程检查、刻度检查、零位检查等。

对于数量较多或使用频率较高的量规,可以采用自动化的校正设备进行校正。

4. 校正记录和证明:对通过校正的量规进行记录,包括校正日期、校正结果、使用情况等信息,并出具相应的校正证明文件,以备查阅和证明。

5. 故障维修和淘汰更新:对于发现存在故障或者无法校正的量规,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量规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6. 培训和意识普及:对使用量规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正确的使用方法、保养和管理要点等,提高其对量规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四、校正的方法和要求1. 校正方法:根据量规的测量原理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校正方法。

一般校正方法包括直线法、对比法、标准物块法等。

同时,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校正方法,提高校正的精确度和效率。

量规仪器校验管理程序

量规仪器校验管理程序
(1)温度:20±5℃
(2)湿度:80%以下
5.5催校管理:为确保量规仪器之精度,依其使用频率、准确度、制造商的建议或旧有的记录订立校验计划周期。
5.6收件校验:量规仪器管理人员,依排定的校验计划于前月中旬发出「校验通知单」至各使用单位。
5.7校正分类
5.7.1量规仪器依其使用之对象、场所、特性,区分校验。
5.8.2.2ME部须评估是否影响已生产之产品品质,若无影响则不必追查,否则应通知使用部门。
5.8.2.3仪器在运送中(或移动),不慎掉落或碰撞时,须再作校正确认有无异常。
5.8.2.4维修:
仪器维修时,使用单位需填具[设备维修申请单]详填不良内容等,经部门主管确认后送修。
5.8.2.5报废:
报废仪器时必须填具[设备报废申请单],经使用单位及品保等权责单位主管判定,仪校人员将其于账册中注销。
ISO9000程 序文 件
文件名稱:量规仪器校验管理程序部 门:品质部
文件編號:PEP/B-QC-013版本:A版
编 写:审 核:
批 准: 生效日期:2009-7-20
修订日期
修 订 内 容
修订者
原版本
会签部门
□工程部□PMC□仓管部
□制造部□采购课□设计部
□品质部□业务部□行政部
分发份数
共份
量规仪器校正作业流程图பைடு நூலகம்
5.7.4.1.4校正所使用的标准件,须可追溯至认可的校正实验室,且可连接至国家标准。
5.7.4.2在接到校正报告后,应审视其结果内容是否符合允收标准。
5.7.5内校:量测设备如为厂内自行校正时,从事内校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熟悉校验法的规定及校验技术知识,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5.7.6使用单位须于校验日期届满前将待校量测设备送交校正仪校室,并事先做好简易的保养擦拭,以利作业的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内通以等量恒定电流时,若导线间相互作用力在每米长度上 为2×10-7 N,则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为1 A。[国际计量委员会
(1946)决议2。第9届国际计量大会(1948)批准]
开尔文:
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 (1967),决议4]
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原子、分
基本单位:米除以秒构成的; 2.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
基本单位千克除以单位米的三次方构成的。
精选课件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频率
赫兹 hertz
力,重力
牛顿 newton
压力,压强,应 力
帕斯卡
pascal
能量,功,热 焦耳 joule
功率,辐射通量 瓦特 wart
电荷量
库伦 coulumb
电位,电压,电 动势
一、测量与测量之目的
什幺是「测量」? 所谓「测量」是人类对自然界中的物质 或现象,予以量的掌握,经由这个量化 的过程,我们才能对此物质或现象得到 较准确的认识,并能有较客观且准确的 描述。 铁一吨和棉花一吨,?
精选课件
一、测量与测量之目的
(1)保证质量:以测量结果,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 掌握现况,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摩尔:
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数与 0.012 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
(1971),决议3]
是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发出频率为540×
坎德拉: 1012 Hz的单色辐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
W/sr。[第16届国际计量大会(1979),决议3]
2.1.3比对式—利用样板之比对,可立刻判定工件的等 级。例如利用表面粗度比较板作加工面 表面粗度的比较等。
精选课件
2.2间接测量
2.2.1转移式— 利用转移式量具,先将被测物的待测量值量出, 再转移至直读式量具得到实际测量值。例如利 用内外卡钳作加工件的测量,再移至刻度尺或 卡尺得到实际的测量值。
3.2 非物理量: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量,使用的是一般量词。 如30元、45只、67根等。
精选课件
三、计量单位 ( SI )
单位: 每一物理量要用数值表示时,须先选定一 种单位(unit),并制定其标准,以作为 人与人之间对此物理量沟通之依据。目前 在国际间推行的计量标准称为「国际标准 单位」
精选课件
千克:
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第1届国际计量大会(1889)和第3届 国际计量大会(1901)]
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
秒: 192 631 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
(1967),决议1]
在真空中,截面积可忽略的两根相距1 m的无限长平行圆直导
安培:
2.2.2计算式— 利用量具及附件将被测物之相关数值测量出后, 再以公式间接推算出欲测量之功能值。如利用 电表量出电流—I、电阻—R后,再利用公式V= I R算出电压值—V来。
精选课件
三、计量单位
3.1 物理量: 即科学技术领域里使用的表示长度、质量、 时间、 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 光强度的量。使用的单位应是法定计量单位。
2.2间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 「间接测量」是指量具无法直接测量工件,须先
以量具配合附件取得测量资料,再经过转移、 计算等方式,得知测量的结果。
精选课件
2.1直接测量
2.1.1直读式—由量具上之指示刻划,可直接读出 测量值。例如:游标卡尺,电压表等。
2.1.2区分式—藉由量具的应用来区分产品的特性 是否在某特定范围内,藉此判定工 件为合格或不合格。例如样规或 GO-NO GO量规等。
精选课件
三、国际单位制的构成
国际单位制:包括SI单位和SI单位的倍 数单位。 SI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由基本单位和导 出单位构成一贯单位制的那些单位。 SI单位的倍数单位包括SI单位的十进倍 数单位和分数单位。
精选课件
3.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在一个单位制中基本量的主单位称为基本单位。 它是构成单位制中其它单位的基础。基本单位 细分成七种,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电 流、温度、物质量、光强度 。
精选课件
3.2国际单位制(辅助单位)
国际上既可作为基本单位/导出单位的单位, 具有专门名称和符号的量纲一的量的导出单位。 例如角速度的SI单位可写成弧度每秒 (rad/s)。
项次 量的名称
1
平面角
2
立体角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弧度
rad
球面度
sr
精选课件
3.2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 )
基本单位以相乘、相除的形式构成的单位称 为导出单位 1.速度的单位:“m/sec”
三、国际单位制( SI )
国际单位制( International Systeme of unites 简称SI),是由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制定,1960 年由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后,即在物理与 化学等专业开展应用. 国务院于1984年2月27日发布了在我国统一实 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 本计量制度要求自1986年起,除古籍和文字书 籍和文学书籍外,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简称法定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
伏特
volt
电容
法拉 farad
电阻
欧姆 ohm
电导
西门子 siemens
磁通量
韦伯 weber
磁通量密度 磁感应强度
特斯拉 tesla
电感
亨利 henry
摄氏温度
摄氏度 degree Celsius
(2)降低成本:由测量结果得到一最佳之制造条件,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3)确保安全:由制造过程中变量之测量,确认生产 中之安全问题(如压力过高将发生爆 炸等),适时做好处理,以保障人员 及设备之安全。
精选课件
二、测量的方法
2.1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指量具测量工件后,立即可得知
测量结果的一种测量方式。

基本单位名称
符号
长度
米、公尺(meter)
m
质量
公斤(kilogram)
kg
时间
秒(second)
s
电流
安培(Ampere)
A
温度
开耳芬(Kelvin)
K
物质量
摩尔(mole)
mol
光强度 烛光(candela)
cd
精选课件
3.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米: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时间间隔内所经过路径的长度。 [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19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