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业务知识

合集下载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课题组 》提交卫 生部
卫生部组 织推广临 床路径全 国试点, 112 个 病 种 和 100 家 医 院参与, 引导医疗 流程质量 管理革命
德阳市w人w民w医.d院y1ht2tp0://
2019/5/24
13
美国式临床路径特点
中国的国情现状
过度医疗现象严 重:大部分医护 人员及部分院长 逐利意识及动机 仍然较强烈;
部分医护人员素 质较低,社会责 任感较弱;
目前中国的医疗体 制不尽合理:管办 一家、盈利与非盈 利性医院不分等, 致使出现的问题越 来越多
德阳市w人w民w医.d院y1ht2tp0://
体现质量保证与“人性化服务”:由于融 入质量改进、循证医学、以患者为中心、 沟通与冲突化解、结果测量等现代化管理 理念,既可保证医疗质量,又能降低医疗 成本,还可增加患者参与度,使患者得到 更多的“人性化服务”
德阳市w人w民w医.d院y1ht2tp0://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背景及实施现状
行政推动
德阳市w人w民w医.d院y1ht2tp0://
2019/5/24
8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背景及实施现状
实施现状
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
临床路径管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的效果日 益明显
短期内,在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推行
试点医院积极探索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利用已 有的医院信息系统,建立了科学、有效的临床路 径信息化管理系统
单病种临床路径
诊疗计划
路径管理 核心
中国式临床路径特点
主诊断临床路径
流程优化
费用控制
原有流程没有问题,要已知 诊断和相对固定的治疗方案
目的 假设
提高质量
原有流程有问题进行作业 流程重组和节点要素管理

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一、引言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的生命线,而单病种质量控制和临床路径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二、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一)单病种的定义与选择单病种是指具有明确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相对统一、医疗费用相对稳定的疾病。

我院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和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部分常见、多发且诊疗过程相对规范的病种作为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对象,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等。

(二)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1、诊断质量指标:包括诊断符合率、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等。

2、治疗质量指标:如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等。

3、医疗费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等。

4、医疗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等。

(三)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组织与实施1、成立单病种质量控制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负责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各临床科室成立单病种质量控制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工作。

3、制定单病种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明确诊断标准、治疗方案、检查项目、用药原则等,确保医疗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4、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认识和业务水平。

5、建立单病种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收集、分析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

(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考核与评价1、将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体系,与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

2、定期对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对工作成效显著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三、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一)临床路径的定义与制定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或手术,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和治疗方案,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各个环节。

医院临床路径工作总结5篇

医院临床路径工作总结5篇

医院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5 篇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者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普通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临床路径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为了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心病科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通过心悸的临床路径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1、病人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

20xx 年我们共有 120 例进入路径,有 30 例因变异退出本路径,通过心悸的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心悸的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住院费平均 2500 元/人,比 20xx 年减少 500 元/人;平均住院天数, 16 天/次,比 20xx 年减少 2 天。

2、提高了医护工作效率。

通过心悸的临床路径实施,缩短了医护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病床的周转。

二、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1、本科室医护人员对心悸的临床路径工作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实施的质量好坏不一,须进一步加强思想动员和培训工作。

2、“一头热”现象。

医院领导层、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十分重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职能管理部门每月抽出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对所有实施路径管理的病历进行质控、分析、总结、奖罚。

可能是科主任业务工作太忙,或者是思想上不够重视,科室路径实施工作中的入径管理、质量控制、分析总结等工作差强人意,没有在环节和终末质量控制中把好关,影响了整个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质量。

今后科主任要较强对临床路径实施的重视,管理,实施。

我院从 2022 年下半年开始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院不断深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分析(精彩)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分析(精彩)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分析(精彩)我院于20xx年x月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始了新的一轮临床路径的工作。

临床各科室的临床路径小组加强质控,科主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相关资料填写、收集、整理工作,并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第一季度临床路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市卫生局《关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进一步加强了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明确了实施方案,定期与医院个案管理员沟通、协调工作。

2、确定病种,进入临床路径。

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卫生局相关通知,及医院指导意见,结合实际,确定18个病种:慢性鼻—鼻窦炎、老年性白内障、子宫腺肌病、计划性剖宫产、肺炎支原体肺炎、腹股沟疝、门静脉高压、慢性硬膜下血肿、股骨颈骨折、踝关节骨折、肋骨骨折合并气胸、良性前列腺增生、大肠息肉、终末期肾脏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开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

下面就近3月来我院路径情况进行分析: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

我院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织对相关病例进行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

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

临床路径业务知识

临床路径业务知识
3)实施临床路径病种和路径分析
这162家医院中,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数量在10个以下的有134家医院,占82.7%,介于11-100之间的有24家医院,占14.9%,100个以上的有4家医院,占2.4%。其中,实施病种数量在1-5个之间的医院有125家,占77.2%,在11-50之间的有20家医院,占12.5%。
国外对临床路径的应用与评价研究也比较多,下面从几个评价的方面来简单介绍。从病人满意度来看, Lawson等人在文章中明确提出使用临床路径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发现对剖宫产病人使用路径管理可使病人对医护结果的满意度增加,病人期望更多的参与医护活动,而且使用临床路径还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Leibmann等认为,路径组和非路径组病人的满意度并没有差异,术后并发症发生数的差异也并不明显。DeLuc也报道路径组和对照组的医护结果满意度差异甚微。从平均住院日来看,文献回顾显示临床路径能极大的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Yarmo等报道对同一年龄组的病人使用临床路径,使得全髋骨替代和膝关节替代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减少了1.45天。在Wammack和Mabrey研究中,使用临床路径后,膝关节替代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减低57%,髋关节替代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减低46%。Weingarten等的研究表明使用路径指南能有效和安全的降低胸部疼痛病人的平均住院日,肺炎路径和心脏移植路径对平均住院日的缩短也有报道。前列腺切除临床路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能缩短2-3天。对用扁桃体切除术和增殖腺切除术病人使用临床路径后,平均住院日有明显的减少。从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来看,使用临床路径能降低医护成本。由于住院日的缩短使得医院的成本减少,通过减少检验(检验科和放射科),也降低了成本。因为所有医护人员使用同样的路径并清楚已经进行过的检验,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检验,降低了医疗费用。Painter等分析了腹主动脉瘤修复术路径对病人临床和费用的影响,结果显示,42例病人样本中每个病例的住院花费比路径使用前减低了33%。非临床路径组比路径组病人多耗费了5倍的资源。Yaksic等的研究发现,使用临床路径2年时间中,呼吸机慢性疾病病人平均费用有明显降低。Wammack和Mabrey的研究显示,膝关节替代病人的医疗费用降低11%,髋关节替代病人医疗费用降低38%,并发症也显著降低。

中联医院信息系统临床路径初始化操作手册

中联医院信息系统临床路径初始化操作手册

临床路径初始化手册(His版本为10.32.0)资料拟订记录:拟制: 范浩日期: 2012-8-14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资料修订记录:目录目录3第1章临床路径业务知识 (5)1.1临床路径概念 (5)1.1.1背景 (5)1.1.2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 (5)1.2临床路径系统 (6)1.2.1业务流程图 (6)1.3 ZLHIS临床路径系统 (7)1.3.1开发背景 (7)1.3.2系统运行环境 (7)第2章ZLHIS临床路径初始化 (8)2.1权限管理 (8)2.1.1 影响 (8)2.1.2 操作 (9)2.2基础数据准备 (9)2.2.1 数据字典工具介绍 (9)2.2.2 数据字典数据设置 (12)2.2.2 诊断数据初始化 (16)2.3临床路径管理 (17)2.3.1界面介绍 (17)2.3.2功能介绍 (19)2.4路径表设计 (24)2.4.1 新增路径版本 (24)2.4.2 路径表介绍 (28)2.4.3 项目阶段 (30)2.4.4 项目分类 (36)2.4.5 路径项目 (37)2.4.6 路径评估 (42)2.5模块参数 (50)2.5.1 医嘱类路径项目生成顺序以及其它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常见业务的处理方式 (50)2.6.1以小时为单位的阶段 (52)2.6.2手术日提前或延后 (53)2.6.3并发症的处理 (53)2.7关于路径项目定义与维护 (54)2.7.1选择生成路径项目,还是选择可用医嘱 (54)2.7.2长期医嘱的连续生成 (55)2.7.3同一病种在不同的医保可用药品不同 (55)2.7.4药品停用了 (55)2.7.5液体的规格太多 (55)2.7.6术前术后医嘱 (55)第1章临床路径业务知识1.1临床路径概念1.1.1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均医疗费用为80美元,七十年代开始,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到了80年代末,人均医疗费用上涨到1710美元,增加了20多倍。

临床路径管理大赛知识重点

临床路径管理大赛知识重点

《控费》1、控费层面:区域(费用水平),医疗机构(功能)2、费用监测体系:2016.6初步建立,2017底逐步建立健全3、控费措施:A、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B、强化医疗机构内控制度C、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D、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E、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F、转变公立医院补偿机制G、构建分级诊疗体系H、实施全民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4、诊疗行为:处方点评、抗生素使用、辅助用药、耗材使用管理,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辅助用药、医院超常使用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跟踪,重点监控药品品规数,医疗机构明码标价和医药费用明晰清单,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5、2017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卫生材料20元以下6、严禁擅自增设床位,严禁举债建设7、药品分类采购:基本药和非专利药省集中采购,专利药和独家药价格谈判。

高值耗材阳光采购,鼓励采购国产高值耗材,严查贿赂。

8、建立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型付费方式,减少按项目付费,鼓励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付费。

9、逐步纳入医保:日间手术和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10、高额药品和耗材:经济学评价及审查11、2015底,城市公立医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区域内所有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病例数达到公立医院出院病例数30%,按病种付费的病种100个12、医院补偿机制: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13、2017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30%14、分级诊疗模式: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15、实行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三级公立医院减少和下沉普通门诊服务16、控费考核问责机制:A、加强医疗费用监测B、加强医疗费用排序和公开C、严格实施考核问责17、公立医院落实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和费用公示制度18、医疗费用控制作为公立医院等级评审准入、新增床位审批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重要依据《行动计划》19、2018起,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20、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精确到1小时21、一手抓改革(医联体建设为抓手),一手抓改善22、2018-2020,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不断满足人民需求。

浅谈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应用论文

浅谈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应用论文

浅谈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工作;循证医学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87-01临床路径[1](clinicai pathway)是指医生,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病种或手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预期的治疗效果和成本控制为目的,所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最佳程序化,标准化医疗检查和处置流程,并把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性质量提高作为监控手段整合到其中,用以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临床路径作为最新的医疗服务管理模式,在我国已有300多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的管理中。

我院妇产科2011年3月已开展了临床路径模块与电子病历的有效整合,既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了患者参与医疗服务的主动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下面就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

1 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总费用1.1 在以往的工作模式中,妇科手术的治疗方案都是由一个人制定,护理计划也随患者的治疗方案而有所不同,一些择期手术也【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工作;循证医学没规定什么时候做,都是由管床医生主观决定的,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每位医生根据自己的观点采取不同的做法,术前准备,手术安排时间,手术方式,术后用药,该什么时候出院,都会随着某些因素而改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治疗流程,缺乏可依循的准则,结果造成住院时间过长。

1.2 而现在由于临床路径的实施,当患者入院后,一旦这个病种属于临床路径的范围,那么它治疗的整个过程就会纳入这个标准化的流程,术前该做什么检查,什么时候手术,术后用药及出院时间都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临床医护人员都会围绕这一标准给患者实施治疗。

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也不会多出一些不必要的检查,住院总费用也随之降低。

住院天数的减少也加快了医院的床位周转率,使得因为没床而等待住院的患者能尽快得到住院,既提高了医院资源的利用率,也解决了患者急于住院的焦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路径(CP)《学习资料》中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高新园海王星科技大厦A区5F电话:传真:网站:目录一、临床路径的背景介绍 (4)1.产生背景 (4)2.国外临床路径应用状况及评价 (4)3.国内临床路径应用状况及评价 (5)1)临床路径应用范围 (5)2)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级别与隶属关系 (6)3)实施临床路径病种和路径分析 (6)二、卫生部临床路径推进路线表 (9)三、临床路径相关知识 (11)1.临床路径的概念 (11)2.临床路径的组成内容 (11)3.临床路径的要素 (12)4.临床路径与诊疗指南的比较特点 (12)5.临床路径与传统医疗模式的区别 (13)6.临床路径的优点 (13)7.临床路径的意义 (14)四、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解读 (15)1.组织管理 (15)1)临床路径技术管理委员会: (15)2)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 (15)3)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16)2.开发与制定 (16)1)病种选择: (16)2)临床路径诊疗项目 (17)3)确定流程时间 (17)4)临床路径文本 (17)3.实施 (19)1)实施临床路径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19)2)临床路径实施前应当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 (19)3)临床路径一般应按以下流程实施 (19)4)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满足以下条件: (21)5)出现以下情况时,患者应当退出临床路径: (21)6)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

(21)7)临床路径的变异 (21)4.评价与改进 (22)1)评价与改进 (22)2)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评价。

(22)3)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22)4)医疗机构应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开发的衔接。

(22)五、卫生部推行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步骤 .. 231.试点启动阶段(2009年12月)。

(23)2.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1年10月)。

(23)3.实施中期评估(2010年10月-11月)。

(23)4.试点工作评估总结(2011年11月-12月)。

(24)一、临床路径的背景介绍1.产生背景临床路径是源于一种工业界在生产过程中的用语——“路径”(美国杜邦公司在1957年为新建一所化工厂而提出的网络图判定计划的一种管理技术)。

临床路径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早期,S hoemaker认为:“将医疗护理标准化是有益的,可促进服务的完整性,还能评估患者的病程及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的工具”。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均医疗费用为每年80美元,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人均医疗费用上涨到每年1710美元,增加了21倍。

美国政府为了遏制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1983年10月1日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诊断相关分类为付款基础的定额预付款制(DRGs—PPS)”,用于老年医疗保险(Medicare)和贫困医疗补助(M edicaid)方案的住院医疗费的支付。

即:同一种诊断相关分类(DR Gs)病人均按同样的标准付费,与医院实际的服务成本无关。

这样,医院只有在所提供服务花费的成本低于DRGs—PPS的标准时,医院才能盈利。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THE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NEMC)的护士Karen Zander第一个运用临床路径,这种方法被证实既可缩短住院天数,节约护理费用,又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新英格兰医学中心是公认的美国最早采用临床路径概念和在临床上应用的医院。

此后,该模式受到了美国医学界的重视,许多机构纷纷效仿,并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即能贯彻质量保证法以及持续质量改进法(CQI),又能节约资源的治疗标准化模式,较为普遍地被称为临床路径。

2.国外临床路径应用状况及评价目前,国外对临床路径的研究与应用基本处于成熟阶段。

美国已有60%以上的医疗机构相继采用临床路径方法。

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1996年新加坡樟宜综合医院首先在新加坡开展临床路径,到2000年已应用近30个病种。

日本自1995年从美国引进该模式后,已被许多医院采纳应用。

考虑到疾病的复杂性,有些国家和医院允许有25%的病例不进入路径。

目前选入临床路径的病种已经不再局限于外科手术病种和常见病,而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外科向内科,从单纯临床管理向医院各方面管理扩展。

国外对临床路径的应用与评价研究也比较多,下面从几个评价的方面来简单介绍。

从病人满意度来看, Lawson等人在文章中明确提出使用临床路径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发现对剖宫产病人使用路径管理可使病人对医护结果的满意度增加,病人期望更多的参与医护活动,而且使用临床路径还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Leibmann等认为,路径组和非路径组病人的满意度并没有差异,术后并发症发生数的差异也并不明显。

DeLuc也报道路径组和对照组的医护结果满意度差异甚微。

从平均住院日来看,文献回顾显示临床路径能极大的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Yarmo等报道对同一年龄组的病人使用临床路径,使得全髋骨替代和膝关节替代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减少了1.45天。

在Wammack和Mabrey研究中,使用临床路径后,膝关节替代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减低57%,髋关节替代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减低46%。

Weingarten等的研究表明使用路径指南能有效和安全的降低胸部疼痛病人的平均住院日,肺炎路径和心脏移植路径对平均住院日的缩短也有报道。

前列腺切除临床路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能缩短2-3天。

对用扁桃体切除术和增殖腺切除术病人使用临床路径后,平均住院日有明显的减少。

从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来看,使用临床路径能降低医护成本。

由于住院日的缩短使得医院的成本减少,通过减少检验(检验科和放射科),也降低了成本。

因为所有医护人员使用同样的路径并清楚已经进行过的检验,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检验,降低了医疗费用。

Painter等分析了腹主动脉瘤修复术路径对病人临床和费用的影响,结果显示,42例病人样本中每个病例的住院花费比路径使用前减低了33%。

非临床路径组比路径组病人多耗费了5倍的资源。

Yaksic等的研究发现,使用临床路径2年时间中,呼吸机慢性疾病病人平均费用有明显降低。

Wammack和Mabrey的研究显示,膝关节替代病人的医疗费用降低11%,髋关节替代病人医疗费用降低3 8%,并发症也显著降低。

3.国内临床路径应用状况及评价1)临床路径应用范围据不完全统计,至2009年我国大约有162家医院实施临床路径,占全国医院总数的0.82%,占全国公立医院总数的1.01%。

这些医院分布在我国(除港澳台、内蒙古、西藏、海南、青海和贵州),其它省市都有部分医院实施临床路径,即实施临床路径的省份占到83.8 7%,未实施的占到16.13%。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华东地区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数量最多,占162家医院的37.7%,华中、华北、华南三区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数量分别占17.9%、14.8%和13.0%,四区共占83.4%。

东北、西南和西北分别占7.4%、4.9%和4.3%,共占16.6%。

(见表一)其中162家医院中山东、江苏、广东三省的医院均占10. 5%(共占31.5%),其次北京、浙江、湖南、河南的医院分别占5.6%、6.2%、6.2%和6.8%(共占24.8%),其余各省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所占比例就很小了,均在5.0%以下。

表一:不同医院临床路径实施的区域分布情况2)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级别与隶属关系全国实施临床路径的162家医院中:三级医院112家,占69.6%,二级医院48家,占29.8%,一级医院1家,占0.6%;162家医院中,部属医院12家,占7.7%,省属医院57家,占35.4%,市属医院73家,占45.1%,县属医院12家,占7.7%,162家医院中省市级的医院数量占80.5%,比例最大,部属与县属的医院占15.4%,比例较小。

3)实施临床路径病种和路径分析这162家医院中,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数量在10个以下的有13 4家医院,占82.7%,介于11-100之间的有24家医院,占14.9%,1 00个以上的有4家医院,占2.4%。

其中,实施病种数量在1-5个之间的医院有125家,占77.2%,在11-50之间的有20家医院,占12. 5%。

另外,制定和实施临床路径的管理不规范。

我国临床路径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同专业整合不足,有的只是医疗“临床路径”与护理“临床路径”的整合,表现是:40.1%的医院实行的是以临床为基础的诊疗路径,24.1%的医院实行的是护理方面的路径,35.8%的医院两种路径同时实行。

表二:进入临床路径的病种数量1-56-1011-50 51-100 101-150 151-190 合计12592042216277.25.512.52.41.21.21004)临床路径实施的持续时间的分析1998-2009年间,临床路径实施持续时间在5年以下(包括5年)的占92.8%,5年以上的占7.2%,1年以下(包括1年)的占55.4%,10年以上的占0.7%,这162家医院临床路径的平均持续时间为2.02年2003年以来实施30个病种以上医院分布情况:5)临床路径应用评价相对于国外对临床路径的研究与应用基本处于成熟阶段,国内的应用只能算起步阶段。

1998年以后,北京、天津、重庆、青岛、成都等一些城市的大医院相继引入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并开展了部分研究和临床路径试点工作。

北京协和医院将胆囊切除术、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阴道分娩4种疾病做了临床路径,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与全院平均水平相比,其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大幅度下降,最高下降幅度达到58.3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实施膝关节镜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管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对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胃癌和结肠癌病人实施临床路径;湖南省儿童医院以小儿外科的房室间隔缺损、尿道下裂、先天性巨结肠及阑尾炎进入临床路径管理,在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患儿也应用临床路径,解放军总医院在骨科引入理论与方法,实现对住院诊疗过程的实时控制,均使病人住院时间、待床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缩短,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促进了病人康复,服务品质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对剖宫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病人应用临床路径,并探讨了确定多术式单病种实施范围和住院时间的方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心内科进行临床路径试验,并制定出中国内地第一批记录临床路径的表格病历。

解放军第九四医院运用临床路径形式对慢性病人进行自我管理,操作简便,指导性强。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对128种病例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病人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都有明显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