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槟榔
热研1号槟榔

热研1号槟榔品种认定编号:琼品认果蔬2010002作物种类:槟榔品种名称:热研1号槟榔选育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品种来源:以海南本地主栽槟榔为材料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属长椭圆果型槟榔品种。
10年树龄株高10m 左右,茎干较粗,成年树干胸径10~20cm,基部膨大不明显。
成龄树每年抽生新叶约8片,叶片羽状全裂,聚生茎顶,长1.5~2m;叶鞘长,环抱茎干。
叶片和叶柄绿色,叶柄无刺,叶轴基部膨大呈三棱形,叶轴上分布多对裂片,裂片呈线状披针形,长0.3~0.7m。
穗状花序,着生于节上,佛焰苞呈黄绿色。
花序有10~18个蜿蜒分枝,长25~30cm,每一分枝又分生5~7个小枝。
花单性,雌雄异花。
雄花小,无柄,着生于花枝上部,形似稻粒,白绿色,2000~3000朵,多可达11000朵以上。
雄蕊6枚,花药基生(几乎无花丝),退化雌蕊3枚,呈丝状。
雌花较大,无柄,略呈卵圆形,每序有250~550朵,着生于花枝的基部或花序轴上。
花被2轮,每轮3片。
退化雄蕊6枚,合生。
子房1室,柱头3裂,胚珠1个,倒生。
雌雄同株,花期短期重叠,异花授粉。
果为核果,长椭圆形,果实顶端有果脐。
长4~6cm,未成熟果皮呈绿色,成熟后呈橙黄色,基部有宿存的花萼与花瓣;萼片3片,卵形,极小,长约1毫米。
花瓣3片,长卵圆形,浅黄色。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外果皮革质,中果皮初为肉质,成熟时为纤维质,内果皮木质。
种子1枚,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呈心形,高1.5~3.5cm,直径1.5~3cm,种皮呈淡黄色或红棕色,胚乳和胚呈白色,种壳薄。
结果期早,一般种植后4~5年开花结果,15年后达到盛产期,经济寿命达60年以上。
产量表现:一般平均每年产果16kg/株,比同树龄的本地主栽槟榔产量提高约12%,其中最高每年产量30kg/株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经过1~2年轮作并且没有恶草的熟地;或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的新垦荒地。
中药材辨别识别枳壳与槟榔的关键

中药材辨别识别枳壳与槟榔的关键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辨别识别其中的不同种类对于保证药材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药材枳壳与槟榔的辨别识别关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分辨这两种药材。
1. 外观特征枳壳和槟榔在外观上有明显的区别。
枳壳的果实较小,通常呈现橙黄色或黄棕色,表面有皱纹。
槟榔的果实相对较大,呈卵形或椭圆形,通常呈现棕红色或红褐色,表面光滑。
2. 气味特征枳壳和槟榔在气味上也有一定的区别。
枳壳具有独特的香气,有时会有一些苦味。
槟榔则具有较浓重的特殊气味,有一定的辛辣感。
3. 口感特征枳壳和槟榔在嚼食时的口感也有所不同。
枳壳嚼食后会有一种微苦的味道,并有一定的涩感。
槟榔则嚼食后会有明显的辣感和温热感。
4. 化学成分枳壳和槟榔的化学成分也不尽相同,这也是它们辨别识别的重要依据。
枳壳主要含有柚皮素、苦苷等成分。
而槟榔则含有槟榔碱、三酮槟榔素等成分。
5. 药理作用枳壳和槟榔在中药应用中的药理作用也有所区别。
枳壳有理气止痛、消积化滞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胸胁胀满、呕吐等症状。
而槟榔有祛湿、杀虫、止血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腹泻和蛔虫病等。
总结:通过对比枳壳和槟榔的外观特征、气味特征、口感特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指标,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进行中药材的辨别识别。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综合运用这些关键要点进行判断,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依靠专业的仪器和技术手段,如显微镜、色谱等,来进一步鉴别不同的中药材品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辨别识别中药材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深入研究和鉴定。
)。
槟榔

槟榔一、【来源及功效】中药材槟榔系棕桐科植物槟榔ArecacateohuL.的成熟种子,具有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降压、抗病菌、抗氧化、抗抑郁等功效。
槟榔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酚类化合物、多糖、儿茶素、胆碱、槟榔红色素、脂肪以及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各种各样的矿物质等。
二、【净制】春末至初秋采收成熟果实,根据杂质的类型采用挑选、水选、风选或筛选方法除去各种杂质,用水煮再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三、【切制】由于它粒大,质地坚硬,故不易煎出或提取有效成分,且很难进行软化以切制成饮片。
槟榔的软化方法除了用传统的水浸泡方法外,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有砂润法、减压冷浸法、蒸润法,还有酶解软化技术等。
1、水浸泡法取原药材,置水中浸泡至6-7成透,捞出后置适宜容器内,润至内无干心时,切薄片,阴干。
因为槟榔的主要成分为槟榔碱,易溶于水,长时间的浸泡会造成槟榔碱的大量流失。
因此这种软化方法应该避免使用。
2、蒸润法文友模提出其具体方法为:取净选大小分档后的原药材,先用开水反复林润2h左右,再装入盛器内用湿麻袋覆盖闷润至一定程度再放入蒸笼内,淋适量开水,中火加热蒸透至用铁针穿刺无硬心时,取出,切成薄片,干燥即可。
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因长期浸泡而使有效成分溶失的不足,既便于切片,又保存了药材中所含有效成分,从而保证了药品自身的质量与疗效。
3 、砂润法彭康莉提出先将洗净晒干的砂放入池中,再以一层砂一层药材的方式将药材,装入池内,最上层也铺上一定厚度的砂。
用清水均匀淋透,每日或隔日淋水至药材稍有稍有柔软感时不再淋水,待其软化。
该研究说明槟榔采用砂润法软化要大大优于传统方法,即槟榔因不用长期直接浸泡于水中,而是靠徐徐吸收砂中的水分来达到自身的软化,所以不会造成有效成分过多的流失,从而可以保存药效。
同时该法还可以保证槟榔不会伤水,也不会失水。
并且该法简便易行。
4、减压冷浸法本法是采取抽气机械,将药材组织间隙中的气体抽出,至接近真空,注入常水,然后恢复常压,将水压入组织内部,以达到软化的目的。
漫议越南槟榔文化

漫议越南槟榔文化张飞摘要越南人与槟榔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它们视吃槟榔为越南第一习俗,凡待客、祭祀、婚丧嫁娶等都离不开槟榔,槟榔果给越南人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色彩,成为越南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槟榔的深入探究,不仅可以对越南这个古老的民族吃槟榔的习俗有个全面了解,对了解槟榔背后的文化内涵也大有帮助。
关键词槟榔习俗文化意义槟榔的原产地在东南亚,属棕榈科,夏初开花,深秋收果。
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之一,越南人对槟榔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常将其栽种于房前屋后,以采其果食之。
他们将槟榔果切成小片,与白灰(或蚌灰)等用蒌叶卷起来放入嘴里咀嚼,然后咽下血红色的汁液,将残渣吐出。
三样东西一经混合,立即会发生化学反应,具有一股辛辣味和芳香味。
吃槟榔多为女性,有的整天不停地嚼,久而久之牙齿会被染成黑色,妇女以此为美。
槟榔虽小,但它不仅有药用价值,还具有社交意义和其他特殊含义。
本文从民间传说、民族习俗及槟榔所伴随的文化等角度入手,揭示槟榔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一、槟榔与传说一个美好的传说源自一个古老的习俗,反之一个古老的习俗往往伴随着一个美好的传说。
越南人吃槟榔的习俗也同样伴随着一个令人难忘的、催人泪下的传说:传说雄王时代,有高姓俩兄弟长得十分相似,父母去世得早,兄弟俩从小相依为命,后来双双来到一刘姓师父家拜师学艺。
刘姓师父有一位美丽的女儿,看见高姓兄弟长得英俊,便产生爱慕之心。
父母将姑娘许配给了哥哥后,高姓兄弟俩的感情越来越疏远。
一天兄弟俩外出挖地回来,当弟弟走进家门时,不料嫂子从内室跑出来将其紧紧抱住。
哥哥见此情景,以为两人有情有意,从此哥哥对弟弟更加冷淡。
一天趁哥嫂外出之际,弟弟便离家出走,他走到一条深溪边,化成了一块巨石。
后来哥哥回到家中不见弟弟,于是出门寻找。
最后哥哥来到那条水流滚滚的深溪边,化成了一棵树。
妻子不见丈夫回来,也离家去寻找。
她也来到那条深邃的溪流边,化成了一株攀生植物,紧紧地缠绕在那棵树上。
一天雄王经过此地,有人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雄王听并引雄王前往探视。
中药材质量标准-槟榔

中药材质量标准中文名槟榔汉语拼音Binglang英文名SEMEN ARECAE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
进口商品分为槟榔粒和槟榔瓣。
性状本品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高1.5~3.5cm,底部直径1.5~3cm。
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
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气微,味涩、微苦。
鉴别(1)本品横切面:种皮组织分内、外层,外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石细胞,内含红棕色物,石细胞形状、大小不一,常有细胞间隙;内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棕红色物,并散有少数维管束。
外胚乳较狭窄,种皮内层与外胚乳常插入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内胚乳细胞白色,多角形,壁厚,纹孔大,含油滴及糊粉粒。
(2)取本品粉末8g,加浓氨试液4ml、二氯甲烷5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残渣用二氯甲烷10ml洗涤1次,合并二氯甲烷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加稀盐酸5ml及水20ml,振摇,分取酸水层,用二氯甲烷10ml洗涤1次,弃去二氯甲烷液,加浓氨试液调节pH值约9,用二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二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槟榔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醋酸乙酯-浓氨试液(7.5∶7.5∶0.2)为展开剂。
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橘红色斑点。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0.0%。
浸出物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SCX-阳离子交换柱(Hypersil SCX 5μ)为填充剂;乙腈-磷酸溶液(5→1000,用氨试液调节pH值至3.8)(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nm。
槟榔形状鉴别、显微鉴别

槟榔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 L.)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
性味:苦辛,温。
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功用主治 杀虫,破积,下气,行气。
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
性状鉴别:种子近圆锥形,高1.5~3.5cm ,底部直径 1.5~3cm 。
表面淡黄棕色或红棕色,有颜色较浅的网状沟纹,偶附有银白色内果皮斑片或中果皮纤维,底部中心有一圆形凹窝(珠孔),其旁有一新月形或三角形浅色疤痕(种脐)。
质极坚硬,不易破碎。
剖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系红棕色种皮向内伸入与乳白色的胚乳交错而成;纵剖面珠孔部位内侧有空隙,藏有细小干缩的胚。
气微,味涩、微苦。
槟榔
中药饮片槟榔
显微鉴别:石细胞,外胚乳,内胚乳,导管。
槟
榔
内
胚
乳
细
胞
槟
榔
外
胚
乳
细
胞
槟榔石细胞
槟榔导管。
槟榔加工工艺及流程

槟榔加工工艺及流程
槟榔加工工艺及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选子:挑选成熟的槟榔果,确保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2. 清洗:将槟榔果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3. 晾干:将清洗后的槟榔果晾干,以便后续处理。
4. 发子:将晾干后的槟榔果放入发子槽中,加入适量的发子剂,搅拌均匀,以便果实在发子槽中发酵。
5. 切子:将发子后的槟榔果切成适当大小的小块。
6. 点卤水:将切好的槟榔果块放入卤水中,加入适量的调味料和香料,煮至果块入味。
7. 晾干:将点卤水后的槟榔果块晾干,以便包装和贮藏。
8. 包装:将晾干后的槟榔果块进行包装,以保持其品质和口感。
9. 贮藏:将包装好的槟榔果放入适当的贮藏环境中,保持干燥、通风良好,以防受潮、发霉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槟榔加工工艺及流程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地区而有所差异。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槟榔 执行标准

槟榔执行标准
一、槟榔原果的选择
1.应选用成熟度适宜、无病虫害、无腐烂、无裂果、无异味的槟榔原果。
2.槟榔原果应符合相关农药残留标准。
二、槟榔加工前的处理
1.将槟榔原果清洗干净,去除果皮上的杂质和果肉中的果核。
2.将清洗后的槟榔原果进行切割,切割面应平整,以便后续加工。
三、卤水配方和制作
1.卤水的主要成分包括食用盐、食醋、酱油、糖、辣椒等调料。
2.卤水的制作应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各种调料,并加入适量清水。
3.卤水的味道应适中,不得有异味或过咸。
四、烘制工艺
1.将切割好的槟榔原果放入烘制机中进行烘制,以去除多余水分。
2.烘制温度和时间应适当控制,以保证槟榔果肉干燥均匀。
3.烘制后的槟榔应呈棕色或深褐色,有浓郁的香气。
五、槟榔干质量要求
1.槟榔干的感官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形状完整、大小均匀、色泽棕红或深褐色、有光泽、口感松软、气味浓郁。
2.槟榔干的理化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水分含量≤5%,氯化钠含量≤4%,铅含量≤0.5mg/kg,砷含量≤0.5mg/kg。
3.槟榔干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六、检验规则
1.每批槟榔干都应进行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检验。
2.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销售。
七、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1.槟榔干应有清晰的标签,包括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槟榔干应采用防潮、防尘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以确保产品质量。
3.槟榔干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挤压和碰撞,保持产品完整性。
4.槟榔干应贮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挑选槟榔
平时购买到新鲜的食材才能做出更加美味营养的食物来,所以平时购买任何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挑选好才能保证它的口味,这样吃起来更加开心,下面一起看一下什么样的槟榔好。
槟榔果的原产地并不在湘潭,中国海南、云南、台湾,以及泰国等地均为槟榔果的原产地,在湘潭被称为“海南个子”(当地方言:“个子”,槟榔果的意思)、“云南个子”、“台湾个子”、“泰国个子”,而在湘潭人心目中,以“海南个子”质地最好,视为正宗。
早些年,因海南的产量不敷湘潭加工食用的需求,市场上时见其他产地的槟榔果,近几年,由于海南积极发展槟榔产业,产量大增,现在湘潭的槟榔果几乎全是“海南个子”的天下了。
即使同为“海南个子”,也有果大果小、果长果短、果肉或厚或薄的区别,湘潭槟榔客多喜欢嚼食果体瘦长、果肉丰满、果蒂扭结(俗称“究脑壳”)、果皮黑黝的槟榔干,所以挑选槟榔先要看形体与颜色。
虽然,现在湘潭的槟榔制作厂家开发出不同的品种,如干果、青果等,但依不同的制作方法先看形体、看颜色,仍是挑选的主要方法之一。
所谓看制作厂家,是说,目前湘潭的槟榔制作企业连大带小几百家,既有上规模的公司,亦有小打小闹的作坊,既有现代化的加工方式,亦有传统的制作方法,不能一概而论。
不过,人们大多以拥有多年制作经验且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厂家生产
的槟榔为首选,所谓“百年老店,货真价实”也。
挑选槟榔先是看,然后是闻。
槟榔果有其独特的香味,这种本身的清香,令人想起那海天一角或者热带雨林的原始与古朴。
然而,由于现代人们不同的口感需求,今天槟榔的加工制作过程中,或多或少会要使用一些符合食品安全的添加剂,以丰富槟榔的品味。
但无论使用多少食品添加剂,均不应喧宾夺主,掩去槟榔果自身的那种独特香味,浓抹重彩的艳妇与淡雅适宜的靓女,人们赞誉欣赏的天平向谁倾斜,结果显而易见。
至于嗅闻槟榔,还有另一层意思,湘潭潮湿闷热,槟榔果很容易受潮霉变,闻一闻,也算是嚼食者对食品的“安检”吧。
挑选槟榔先看后闻,当然最后就是尝。
有人说,人的五官中,最不容易被“忽悠”的便是眼与口。
什么东西好不好吃,合不合味,入口便知。
制作得恰到好处的槟榔,无论干果青果,均保存有它的原汁原味,虽然也可感受到食品添加剂的存在,但配方科学适度,槟榔入口,爽而不涩,甜而不腻,能耐咀嚼,齿颊留香,让人满面红光,精神振奋,酒毕餐后,更是感到胃腸舒服,通体轻快。
我说的对吗?
新鲜的食物吃起来口感更好营养也更加丰富,上面就是对什么样的槟榔好的介绍,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就能够更好的去选择了,另外平时在吃食物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口味和饮食习惯去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