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默写练习高考语文默写范围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理解性默写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理解性默写

知识一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一、文言文(20篇)(一)必修(10篇)《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强化练习】❶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❷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❸在《<论语>十二章》中,“, ”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一生去实践,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❹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❺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2022届高考高三语文理解性默写最新范围(部编版)

2022届高考高三语文理解性默写最新范围(部编版)

2022届高考高三语文理解性默写最新范围整理(部编版)一、《种树郭橐驼传》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移栽易活的特点揭示了一个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2.《种树郭橐驼传》中,“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种树的要领。

3.《种树郭橐驼传》中,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

4.《种树郭橐驼传》中,“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是郭橐驼植树的管理经验。

5.《种树郭橐驼传》中,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

6.《种树郭橐驼传》中,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相呼应。

7.《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8.文章最后一句“ 传其事以为官戒”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

9.郭橐驼种树最关键的道理是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10、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谦虚地说,自己的树之所以种得好,原因在于: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1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种树的四点秘诀时说到,除了要让树根得到充分的舒展以外,还要做到: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12、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13、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自己种树经验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人在种树的“易土”与“培土”方面存在不足,其具体表现在: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2023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2023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2023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由于每年高考试卷不同,2023年的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默写题目,供您参考:
1.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3.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4.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5.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上海语文高考古诗默写范围

上海语文高考古诗默写范围

上海语文高考古诗默写范围
上海语文高考古诗默写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古诗:
1.《论语》中的经典句子,如《学而时习之》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2.《诗经》中的部分篇目,如《关雎》、《卷耳》、《国风·周南》等。

3.《楚辞》中的部分篇目,如《离骚》、《九歌》、《九辩》等。

4.《古文观止》中的部分篇目,如《论盛孝章》、《论持久功》、《孟母三迁》等。

5.唐代诗人的部分作品,如杜甫的《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6.宋代诗人的部分作品,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以上仅为部分范围,具体还需根据上海语文高考考纲以及教材内容来确定。

请学生们在备考古诗默写时,还需结合教材和老师的指导,认真准备。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默写】名篇名句默写》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默写】名篇名句默写》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了解考情自2014年起,全国新课标卷设置的都是情境提示型的默写题(2013年及以前都是记忆型默写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而非机械识记能力。

内容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1)范围稳定。

只考《考试说明》规定的64篇,不涉及课外名句。

如2021年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分别出自《左传·曹刿论战》《庄子·逍遥游》、郦道元《三峡》、白居易《琵琶行》、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范仲淹《岳阳楼记》。

(2)重点突出。

①突出先秦、唐宋时期的作品,先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散文思想性强;唐宋诗词和散文俱佳;②突出孔子、白居易、苏轼、范仲淹等名家名篇,如2021年全国乙卷考查了白居易的《琵琶行》;③突出对关键字的考查,如同音字、通假字、生僻字等。

如2017年江苏卷“,而不知其所止”,考生易将填空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中的“冯”写成“凭”,就属于对通假字理解错误。

(3)题型稳定而又富于变化。

稳定的是,一般三句六空(或两句五空),或一诗一文,或两文一诗;变化的是,题型由语境式填空题变为情境式填空题。

(4)多考查以下类型的句子:①富有哲理性的句子;②抒发爱国情怀,表明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广阔胸襟的句子;③描写优美意境的句子;④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句子;⑤格式上比较工整的句子,在结构上侧重于对偶,体现审美性;⑥使用各类手法的句子。

如2020年全国新课标卷Ⅲ“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填写的两句就属于第②④类。

2.注意四类易错字:生僻字、同音异义字、同义异形字、通假字(1)生僻字。

如2019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翱翔蓬蒿之间”中“翱翔”“蓬蒿”易写错。

(2)同音异义字。

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羽扇纶巾”中“纶”,常误写为“伦”。

北京高考古诗文默写范围

北京高考古诗文默写范围

北京高考古诗文默写范围北京高考古诗文默写范围包括古诗和古文两部分。

其中,古诗部分主要包括唐代和宋代的一些优秀作品,而古文部分则包括先秦时期、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代等多个时期的代表性文章。

下面是一些可能出现在北京高考古诗文默写中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古诗部分1. 杜甫《登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青山,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4.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 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二、古文部分1. 跋《史记》夫人者,人之贵也;贵人者,人之贱也。

贵以有功于其国,贱以无功。

故贵贱在乎人,功过在乎己。

此夫贵人贱人之分明也。

2.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亲仁为国,亲仁为国,何必曰利?亲仁者,民之所利也。

……”3. 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 《论语·为政》子曰:“其言之也,由,继之者与!”,曾参鲁灵公之事。

致刑死之。

子曰:“殷不改,康子而改;吾亦如之何!”。

高考语文江苏高考名篇默写考试范围

高考语文江苏高考名篇默写考试范围

江苏高考名篇默写考试范围(一)初中25篇1、《孔子语录》(《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1 名句名篇默写(情境式默写)(学生卷)

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1 名句名篇默写(情境式默写)(学生卷)

专题11 名句名篇默写(情境式默写)试题简析一、(2024·新高考Ⅰ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二、(2024·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 。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 , ”,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三、(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句“,”,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2)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

四、(2023·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五、(2023·新高考Ⅰ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六、(2023·全国乙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默写练习-高考语文默写范围明年高考语文增加“默写”试题命题组将规定范围
北京青年报2001-02-02陈焱
记者昨天从权威人士处得到证实,从明年开始,高考语文试题将增加“默写”内容。

据权威人士透露,从去年秋季开始使用的新教材,增加了背诵量,高考命题组正密切关注着这一变化。

因此,消失了几年的“默写”,可能要在今后的高考试卷中出现。

据介绍,1997年以前,高考语文试题以填空的形式考过名言警句,一般只占3分。

但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1998年以后取消了这项考试方式。

这位权威人士说,去年秋季开始使用的新教材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提出语文要让学生记住一些对他们一生健康成长都有用的知识,要多读古诗文。

同时,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分析太多太细,学生光听老师讲,对语文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

新版教材不但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也相应提高了要求,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品位。

这位权威人士表示,“今后的高考如不涉及这些,就会与新教材脱节”。

据介绍,将要增加的“默写”不是过去形式的简单恢复,也不等同于名言名句的默写,而是内容涉及中学阶段所学的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名家名篇及没有要求背诵的课文中出现的被“世人”称道的、课后练习又有的句子。

这位人士特别指出:尤其是“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定要记住。

为了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防止学生漫无边际地复习,命题组将对“默写”范围做具体限定。

该人士说,即将出台的“2001年高考
考试说明”中将对这方面的“默写”做具体要求,但考虑到2001届毕业生的实际情况不列入当年的高考考试范围,考生和老师在复习阶段可稍加注意。

2016年安徽高考默写范围(4月练习) 2016高考默写自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桃花源记》陶渊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

《岳阳楼记》范仲淹
衔远山,吞长江,,;,。

,。

登斯楼也,,,,。

沙鸥翔集,;,。

嗟夫!,,何哉?
《爱莲说》周敦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

,。

,长河落日
圆。

,。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

,。

?。

《劝学》《荀子》
故木受绳则直,,,。

吾尝终日而思矣,;,。

,,用心躁也。

《阿房宫赋》杜牧
,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秦爱纷奢,。

,?使负栋之柱,;架梁之椽,。

使六国各爱其人,;,,?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离骚》屈原
,哀民生之多艰。

,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

忳郁邑余侘傺兮,。

宁溘死以流亡兮,!,固前圣之所厚。

,退将复修吾初服。

,集芙蓉
以为裳。

,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琵琶行》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

转轴拨弦三两声,。

大弦嘈嘈如急雨,。

间关莺语花底滑,。

银瓶乍破水浆迸,。

曲终收拨当心画,。

曲罢曾教善才服,。

今年欢笑复明年,。

夜深忽梦少年事,。

座中泣下谁最多,。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过秦论》贾谊
,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锄櫌棘矜,;谪戍之众,;
,功业相反,何也?,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陈情表》李密
臣以险衅,。

既无伯叔,,,。

,。

,。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诏书特下,,,。

,,。

诏书切峻,。


;,。

,;,:,。

今臣亡国贱俘,,,,,。

臣无祖母,;祖母无臣,。

母、孙二人,。

乌鸟私情,。

臣生当陨首,。

《短歌行》曹操
,。

,沉吟至今。

,。

,。

月明星稀,。

,?《兰亭集序》王羲之
此地有崇山峻岭,,,。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归园田居》陶渊明
方宅十余亩,。

,。

,。

,。

《滕王阁序》王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

鹤汀凫渚,;,。

披绣闼,俯雕甍,,。

闾阎扑地,;舸
舰弥津,。

《秋兴八首》杜甫
,。

,。

,。

寒衣处处催刀尺,。

《定风波》苏轼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亦不能至也。

,可以无悔矣,?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

,尽西风,季鹰归未?,,。

可惜流年,,!,红巾翠袖,?《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雁过也,正伤心,。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守着窗儿,!,到黄昏、点点滴滴。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越人语天姥,。

天姥连天向天横,。

天台四万八千丈,。

千岩万转路不定,。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列缺霹雳,。

,。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仙之人兮列如麻。

世间行乐亦如此,。

《李凭箜篌引》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

,。

,。

,。

,。

,。

,。

《菩萨蛮》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

,。

,还乡须断肠。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沉香,。

鸟雀呼晴,。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