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2节 弹力 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20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弹力讲义和习题含答案

2020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弹力讲义和习题含答案

弹力《越狱》里面的胡克定律!越狱里男主人公通过在墙壁上把特殊几个点钻透了,破坏了墙的承重力,从而轻而易举的破墙而出。

据说是胡克定律。

谁会制作越狱里面的胡克定律的效果图啊,最好是附上说明。

一、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2)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例1】小华和小明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找来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用一弹簧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表:钩码质量/g050100150200250300400指针位置23456788/cm(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2)分析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拉力不大于N的情况下,弹簧的跟钩码的拉力成正比;(3)小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应该是下面图(填序号)所示的图象.(4)小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另外作出了“弹簧伸长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发现该图线也不过原点,你认为原因是.【解析】答案:(1)弹簧测力计;(2)3;伸长;(3)B;(4)弹簧自身的重力使弹簧伸长试题分析:(1)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度和重力的关系,在已学的物理仪器中,弹簧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实际应用;(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m≥300g,即F=G≥0.3kg×10N/kg=3N时,弹簧的长度x=8cm;在50~300g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增大而加长,即:弹簧的长度和受到的重力(拉力)成正比;当弹簧的长度为8m时,弹簧的长度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在拉力不大于3N的情况下,弹簧的伸长跟钩码的拉力成正比;(3)结合表中数据读图象可知,弹簧的原长为2cm,所以横坐标应从2cm处开始,所以A错误;当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即使再增加物体的重力,弹簧也不会再伸长,故C错误;所以只有B符合题意.(4)由图象可知,该图线不过原点,当弹簧被竖直悬挂自然下垂时,说明由于弹簧自身受重力而伸长.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弹簧、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B.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D.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A.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C.绳子对小车的拉力D.地球对月亮的引力4.一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 N,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5 N的力拉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示数为A.0 B.2.5 N C.5 N D.10 N5.在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竖直方向上的力B.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D.使用前指针要“调零”6.小东和小明分明购买了两种胶球,小东说:“我的球弹性比你的好。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弹力》一、物体受力后发生形变,当撤掉外力后,假设物体能自动恢恢复状,这种性质叫,这种形变叫;假设物体不能自动恢恢复状,这种性质叫,这种形变叫。

二、物体形变能产生力,那个力叫做。

拉力、压力都属于。

3、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测量力的工具叫,它要紧由外壳、、指针、吊环和挂钩组成的,它上面的刻度线距离(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4、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N,物体所受拉力N。

假设两个人同时用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两头,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假设将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五、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一个人用5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弹簧伸长2cm,现两个人别离用5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头,那么弹簧的伸长量是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六、(2016•枣庄)如下图,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以下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2016•梧州)如下图,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块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弹簧伸长的力是()A.物块的重力B.弹簧对物块的拉力C.物块对弹簧的拉力D.物块和弹簧测力计的总重力八、两手别离拉测力计的挂钩和圆环,拉力都是4N,当示数稳固时,测力计的示数是()A.8N B.4N C.2N D.0N九、弹簧秤的弹簧断了,拆去断掉的较短部份,把剩下的较长部份弹簧仍装在原先的弹簧秤上,零点校正后,用它测力,结果()A.测量值比实际值大B.测量值比实际值小C.测量值和实际值相等D.以上情形都有可能10、某同窗探讨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规格钩码的个数,数据记录如表:所挂钩码0 1 2 3 4 5 6数量N(个)弹簧长度L12.56 13.11 13.65 14.2 14.73 15.29(cm)伸长量△L0 0.55 1.09 1.64 2.17 2.73(cm)(1)在数据记录表中,有一个记录不标准的数据是;依照记录的数据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弹力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弹力

知识讲解
误差分析 ①未调零,在零刻度线上方,读数偏小;在零刻度线下方,读数 偏大。 ②倒挂使用时,读数偏大。
③未沿弹簧轴线方向拉动时,读数偏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题精讲
【例1】如图,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2N
C.4N
D.8N
N 00 11 22 33 44 55
例题精讲
(2)小华继续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拉力F/N
8
9
10
11
12
长度L/cm
5.30 5.70 6.10 6.60 7.30
伸长量ΔL/cm 3.20 3.60 4.00 4.50 5.20
从上表所示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达到____1_1____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
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____1_0______N。
A.几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长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力气大的同学
例题精讲
【例6】下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B )
AB
A
AB
B
AB
C
AB D
例题精讲
【例7】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有下列几种说法:①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
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②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③
【解析】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所以B选项错;用力压在
桌子上,桌子是坚硬物体,也会发生形变,只是不容易观 察罢了,所以C选项错;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发生塑性形 变,所以D选项错。
例题精讲
【例2】下列有关物体所受的弹力及形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有弹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发生形变,撤去此力后,形变完全消失 B.有弹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发生形变 C.弹力作用在硬物体上,物体不发生形变;弹力作用在软物体上,物体发生形变 D.一切物体受到弹力都要发生形变,撤去弹力后,形变不一定完全消失

第七章第二节:弹力-答案解析用卷

第七章第二节:弹力-答案解析用卷

第七章第二节:弹力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分)1.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所受拉力12N时,长度变为A. 10cmB. 12cmC. 14cmD. 20cm【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制成的。

【解答】由题知,,,根据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得:::,整理得:8N::,解得:,弹簧的长度:。

故选C。

2.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3.A. 4N和8NB. 4N和4NC. 4N和0ND. 8N和8N【答案】B【解析】解:图甲中,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的拉力为4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而此时墙面给弹簧测力计向左的拉力也是4N,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理,图乙中,当用两个4N的力同时向两侧拉弹簧测力计时,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故其示数也应为4N,其效果与甲图相同.故选B.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总是在平衡状态下使用的,即弹簧测力计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工作的,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此题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分析,要学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来分析弹簧测力计,明确在拉弹簧测力计时,两端同时拉和一端固定拉另一端,其最终的效果是相同的,这就是弹簧测力计受力的相互性.4.》5.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A. 几个同学都一样大B. 手臂长的同学C. 体重大的同学D. 力气大的同学【答案】B【解析】解:因为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所以在同样拉开三根弹簧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比较两位同学谁把弹簧拉得更长。

它们都将手臂撑直了,那么手臂长的同学当然就用了更大的力。

故选:B。

拉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弹簧的根数,同时与弹簧的伸长有着直接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课时练新人教版[1]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课时练新人教版[1]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课时练(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课时练(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课时练(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弹力学校:姓名: 班级:考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误将弹簧测力计倒置,物体挂在了拉环上。

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显示为9.0 N,则该物体的重为()。

A. 一定等于11.0 N B。

一定等于9。

0 NC。

一定小于9.0 N D。

一定大于11.0 N2. 如图所示,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A。

B.C。

D.3。

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A. 撑竿跳高B。

跳远C。

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 D. 电磁铁吸引铁钉4. 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已处在0.2 N处,没来得及调零就用它去测力了,如果读数是2。

7 N,则所测力的实际大小为().A。

2.7 N B。

2.9 N C. 2。

5 N D。

2.3 N5。

在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C. 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

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范围6. 一根弹簧下端挂一个钩码时,弹簧长20 cm,挂两个相同的钩码时,弹簧长22 cm,弹簧不挂钩码时的长度为()。

A. 16 cmB.18 cm C。

20 cm D. 无法确定7. 如图所示,以下四幅图中不存在弹力的是().A. AB. B 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 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 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同步强化训练——第七章力第二节弹力一.选择题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目的是()A.判断弹簧是否容易伸长B.试试弹簧的弹性C.为了避免弹簧被卡壳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先调零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使其沿竖直方向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能与外壳有摩擦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3.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B.饼干一捏变成碎片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D.排球砸向地面时变瘪4.如图所示是用手压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A.弹簧对手的作用力B.手对弹簧的压力C.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D.弹簧的重力5.如图一人的两只手同时沿水平方向各用6N的力,分别向两侧拉一个轻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当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其示数为()A.0N B.6N C.12N D.18N6.关于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一定会产生弹力B.只有人和动物才能产生力C.狗拉雪橇的力属于弹力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7.下列有关弹力与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B.用力捏厚玻璃瓶,瓶子会发生形变C.发生形变的物体都可以完全恢复原状D.弹簧的弹力越大,弹簧的长度就越长8.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会产生弹力B.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从力的性质来看,重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D.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9.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10.测一个7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是()A.量程0﹣10N,分度值0.2NB.量程0﹣5N,分度值0.1NC.量程0﹣20N,分度值0.5ND.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1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下列有关桌面对茶杯支持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B.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作用在桌面上C.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不属于弹力D.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12.如图所示是弹力的一个实例。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第2节 弹力习题(4)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第2节 弹力习题(4)

2018-2019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同步练习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一定发生改变。

由题意可知,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

考点:运动和力的关系2.“青奥会”将于今年8月在南京举行,图中四项运动包含了一些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B.足球运动员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在空中静止时,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相互平衡D.篮球运动员抛出的篮球在空中先上升后下落,是因为力改变了篮球的运动状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运动员下降的过程,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选项错误。

B选项,相互作用力发生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间,选项错误。

C选项,运动举杠铃静止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的重力,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选项错误。

D选项,抛出的篮球先继续上升,是由于惯性,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到最高点后下降,也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整个过程中篮球的运动状态不停改变,都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选项正确。

考点:机械能力运动与力的关系3.关于力学知识,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足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B.用桨向后划船,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飞机前进时,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从而产生升力,使飞机上升D.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惯性不能说受到,应该是具有惯性,所以A错误;划船时,桨对水向后用力,水对桨向前用力,使船前进,所以B是正确的;流体的压强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飞机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产生了升力,所以C正确;使物体持续运动,不一定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比如在光滑的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D错误;应选BC。

备战中考 物理 力学 第七章 第二节 弹力

备战中考 物理 力学 第七章 第二节 弹力

第二节弹力【知识点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举例把橡皮筋拉长用力压一把直尺使它变弯撑杆跳高被拉伸的弹簧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变扁用力团纸,纸变成纸团理解弹力的“三个”关键关键1: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如压缩弹簧,弹簧长度由长变短;用力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

关键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超过了一定限度,发生形变的物体不能完全复原,这个限度就叫作该物体的弹性限度。

弹簧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被损坏。

关键3:形变的普遍性: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能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有的形变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看见;有的形变极其微小,要用特殊的方法将微小的形变放大后才能显示出来。

特别强调射箭、跳板跳水、拍皮球等运动中,弓、跳板、皮球受力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1)弹力是普遍存在的力,通常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弹簧的拉力等都属于弹力。

在图中,用手向右拉弹簧,弹簧因形变(伸长)而产生弹力F,它作用在手上,方向向左。

因此,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使它发生形变的其他物体。

(2)弹力产生条件:一是两物体直接接触,二是物体发生了弹性改变,二者缺一不可。

▲深化理解:弹力的三要素实例分析木块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下的对桌面的弹力(即木块对桌面的压力F)桌面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对木块的弹力(即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F′)球被悬线吊起悬线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对球的弹力(即悬线对球的拉力F)球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下的对悬线的弹力(即球对悬线的拉力F′)探究归纳:弹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或与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并且总与物体接触❆方法指导→转换法问题: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是由于水杯压在桌面上,桌面发生弹性形变,桌面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对水杯的弹力,所以支持力是弹力;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支持着水杯,水杯发生弹性形变,水杯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下的对桌面的弹力,所以压力是弹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