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上)

合集下载

《中药资源学》教学大纲

《中药资源学》教学大纲

《中药资源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一、课程说明、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地理分布、时(间)、空(间)变化、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专业课之一。

, , , , , , ,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资源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中药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在掌握中药资源的分布规律和调查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经济效益的优化技术,合理安排中药资源的采收、加工和综合利用等,为人民保健事业和制药工业提供质优量足的中药材原料,培养学生既具有深厚中药资源理论功底,又具有一定实践操作的技能。

, , . , , , ,.、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掌握中药资源和中药资源学的基本概念。

掌握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掌握中药资源的调查研究方法。

掌握药用植物的资源化学和植物化学分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药材的品质形成及影响因素。

掌握道地药材的基本概念及特征,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变迁与发展。

掌握《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中药材规范化种(养)植(殖)的技术要求及认证标准。

掌握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了解中药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 , . . . . , , . ‘’ . . .、学分:、学时:、性质:必修课、教材选用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郭巧生主编《药用植物资源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年月;周荣汉、段金廒主编《植物化学分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年月。

主要参考书:段金廒、周荣汉主编《中药资源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年月;王文全主编《中药资源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年月;周荣汉、段金廒主编《植物化学分类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月。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学时)[基本内容].中药资源的概念、范畴、特征及作用.中药资源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中药资源学的范围和任务.中药资源学的形成和发展.中药资源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基本要求].掌握“资源”、“中药资源”、“中药资源学”的含义;掌握中药资源的特征。

中药资源与开发教案

中药资源与开发教案

青岛农业大学教案2014~2015 学年第2 学期
二○一五年三月
青岛农业大学教案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中医药学之中药材的分类与功效

中医药学之中药材的分类与功效

中医药学之中药材的分类与功效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深厚的研究。

中药材根据其来源、性质和功效,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效果。

本文章将探讨中药材的分类以及它们的功效。

一、草本植物类中药材草本植物类中药材是指用于药用的来自草本植物的各种部位,例如根、茎、叶、花等。

这类中药材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等功效。

其中,黄连具有清热解毒、肠胃清热的作用;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菊花可消散风热、清目明目等。

二、动物类中药材动物类中药材是指来自动物的各种组织、器官或分泌物等,例如鹿茸、牛黄、雄黄等,这些中药材具有滋补益气、温补肾阳等功效。

其中,鹿茸能够补肾益精、强筋骨;牛黄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排脓;雄黄可用于治疗湿疹、烧伤等症状。

三、矿物类中药材矿物类中药材是以矿物质为原料提取的中药材,例如雄黄、雪花膏等。

这类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等功效。

雄黄能够杀菌消炎、解毒肿痛;雪花膏能够用于治疗烫伤、溃疡等。

四、虫类中药材虫类中药材是指以昆虫、蛇虫等为原料提取的中药材,例如蜂蜜、蜂胶、蝎子等。

这类中药材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蜂蜜具有润肺、养胃、生津止渴等作用;蜂胶具有抗菌、抗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蝎子则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痈肿疮毒等。

五、果实类中药材果实类中药材是以水果、坚果、种子等为原料提取的中药材,例如枸杞子、杏仁、桃仁等。

这类中药材具有滋补、和胃、养阴、润肺等功效。

枸杞子可以补肝肾、明目养颜;杏仁可润肺止咳、化痰止痛;桃仁具有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药材根据来源和功效可以被分为多个类别,每个类别中的中药材都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效果。

了解中药材的分类及其功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中医药学的知识,在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学的疗效,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了解中药材的作用机制,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应用。

中药药材及药材分类

中药药材及药材分类

中药药材及药材分类一、中药材的分类中药材主要分为三大类:植物类药材、动物类药材和矿物类药材。

1.植物类药材植物类药材是中药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和真菌等。

例如,常用的中药材有甘草、黄芪、人参、当归、茯苓、山药、枸杞等。

2.动物类药材动物类药材是指来自动物身体的中药材,包括兽类、鸟类、爬行类、昆虫类等。

例如,常用的中药材有鹿茸、麝香、牛黄、珍珠、龟甲、鳖甲等。

3.矿物类药材矿物类药材是指来自矿物的中药材,主要是一些常见的金属和矿石。

例如,常用的中药材有石膏、滑石、磁石、自然铜等。

二、中药材的药效分类中药材根据其药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补益药材补益药材主要用于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不足,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例如,人参、黄芪、枸杞等。

2.解表药材解表药材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风热等表证,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

例如,桂枝、麻黄、荆芥等。

3.清热药材清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热证,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

例如,黄连、黄芩、黄柏等。

4.活血化瘀药材活血化瘀药材主要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的疾病,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例如,丹参、川芎、三七等。

5.化痰止咳平喘药材化痰止咳平喘药材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例如,半夏、陈皮、紫苏子等。

6.祛风湿止痛药材祛风湿止痛药材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

例如,独活、威灵仙、秦艽等。

7.安神镇静药材安神镇静药材主要用于治疗神志不安、失眠等病症,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

例如,酸枣仁、远志、龙骨等。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

茵陈蒿
牡蒿
天名精:全草入药, 止血、利尿、清热解 毒、破血、生肌。瘦 果中药称“北鹤虱”, 可驱除绦虫、蛔虫。 全草水浸液可做农 药,杀青菜虫、地老 虎、守瓜虫等。
豨签草: • 用于风湿痹痛: 味苦寒,又有 化湿热作用,故痹痛偏于湿热的 病症尤为适宜。 • 酒治蒸熟能强筋骨,适用于四 肢麻痹、腰膝无力、中风口眼歪 斜 、半身不遂等症。 • 清热解毒,可用于疮疡肿毒, 以及风疹湿疮、皮肤搔痒等 症。 内服外用均可。 此外,现在又用于高血压症,有 降压作用。
传统认为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三大功效,常用量 5~15g。因其性走窜,药理学证实其还有解除食管、支气管、输 尿管、胃及胆道等处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 用,因此,临床实践中又摸索出其许多新用妙方。 急性腰扭伤 、胆结石 、外伤性食道炎 、面神经麻痹 、外伤性 神经损伤 、痔疮出血 、头痛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食管癌 . 威灵仙有较强的走散力,气血亏虚者忌用。
藿香: 全草入药有止呕吐, 治霍乱腹痛,驱逐肠 胃充气,清暑等效; 果可作香料;叶及茎 均富含挥发性芳香 油,有浓郁的香味, 为芳香油原料。藿香 亦可作为烹饪佐料, 或者烹饪材料。
5、蔷薇科
蔷薇科为有花植物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共有126 属,近4 000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 带,南半球为数很少。本科植物化学成分类型多 样,包括酚类化合物、有机酸、二萜类、三萜类以 及含氮化合物。 本科的常用药用种多为木本植物,主要有乌梅、杏、 桃、郁李、皱皮木瓜、枇杷、金樱子、玫瑰及山楂 等。
唇形科为一世界性分布的大科,我国有 102属约800种。唇形科是进化较高级的一 个类群,化学成分类型多样,除富含挥发 油外,还含有萜类、包括单萜、倍半萜、 二萜及三萜类成分(通常为苷元),部分 类群富含芹菜素、木犀草素衍生的黄酮类。

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多图版(上)[行业荟萃]

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多图版(上)[行业荟萃]

药用半知菌纲植物的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为昆虫寄生菌,寄生于蚕
幼虫体中,虫死而成中药的僵蚕(如图),在养
蚕区常见。
一类特制
18
僵蚕
一类特制
19
(四)药用苔藓植物 我国苔藓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中药利用种
类有限,至今尚无常用中药。药用苔藓植物有21 科33属43种,多生长在潮湿和阴暗的环境中。
一类特制
15
银耳
一类特制
16
猴头
一类特制
17
子囊菌纲植物中,麦角科3属10种:
麦角Claviceps purpurea(Fr.)Tul.寄生于小麦 等多种禾本科植物上,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冬虫夏草Cordyeeps sinensis(Berk.)Sacc寄 生于鳞翅目的幼虫体中,见于海拔4000m以上高 寒草地,分布于西南及青海等地。
我国的药用真菌有41科110属298种,主要集中 在担子菌纲(31科92属269种)和子囊菌纲(7科14 属25种)中,另外4种分布在藻状菌纲和半知菌纲 中(3科4属4种)。
一类特制
9
担子菌纲植物中常用的种类有:
灵芝(如图)Ganodemta lu-cidum(Leyss.ex Fr.)xarst.和紫芝G. japonwum(Fr.)Lioyd,腐生于 阔叶林内,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
一类特制
2
一、药用植物的种类
一类特制
3
我国药用植物有385科2312属11118种,占全 国中药资源总种数的87%。其中藻类植物42科 54属114种,菌类植物41科110属298种,地衣植 物9科15属55种,苔藓植物21科33属43种,蕨类 植物49科117属455种,裸子植物10科27属126种 ,被子植物213科1957属10027种。

第三章 中药资源分类及其特征

第三章 中药资源分类及其特征
特点:习惯使用芳香药物,如麝香、龙涎香、海狸香、 熏衣草、豆寇等;习惯使用峻烈的药物:马钱子、曼 陀罗、天仙子、骆驼蓬等。
属于民族专用的药物30种左右:巴旦杏、索索葡萄、 孜然、驱虫斑鸠菊、雪莲花、胡杨。
(四)傣药: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
2500年前的《贝叶经》就有记载
傣族药物1200种,《西双版纳傣药志》520种
1953年第一版,收载中药材78味 2000年第七版,收载药材和植物油脂共534味; 2000年第7版,收载中药材、植物油脂共534种; 2005年第8版,收载中药材、植物油脂约570种。 2010年第9版,收载中药材、植物油脂约684种。 一直稳定在500余味左右,与常用的数目相吻合。
二、 民族药
三、地道药材的变迁与发展 1、地道药材品种来源的变迁
紫草始于《神农本草经》载为中品,历代 本草所记载的原植物均为紫草科植物紫草。 现今紫草商品分为硬紫草和软紫草,前者为 上种,后者为历代本草均未记载的同科植物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
2、地道药材产区的变迁
植物药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埋嘎筛(龙血树)、麻 嘎喝罕(缅茄)、哥丹(糖棕)。
特点:动物药种数多,药用部位也具有特点,药用 蟑螂、蜘蛛壳、青蛙、鸡冠、狗血、羊角、水牛角、 象粪、驴鞭、野孔雀毛。
(五)壮药
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正处于民间药和民族药过渡状 态。壮族居住于岭南亚热带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 壮药约有709种。
① “道地药材”本指各地的特产药材,后来演变成货 真价实、质优可靠药材的代名词;
② “道”是古代地理区域划分的称谓,“道地药材” 又称“地道药材”。是指产于特定地理、地形、地带、 地貌条件下的药材;
③ 现代生物学认为,“道地药材”是指某一物种的特 定居群,也就是说某一物种因其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能在不同的地点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群体单元,如果其中 某一群体产出的药材质优效佳即为道地药材。

中药资源种类

中药资源种类

中药资源种类非常丰富,涵盖了各种动植物、矿物等原料。

具体来说,中药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植物药:这是中药中最重要的一类,主要包括草本植物,如人参、黄芪、甘草、枸杞等;木本植物,如桂枝、桑白皮、紫苏等;以及一些食用植物,如莲子、山楂等。

此外,还有一些藻类、菌类等其他植物,如茯苓、冬虫夏草等。

2. 动物药:主要来源于各种动物,包括昆虫、鱼类、兽类、鸟类等。

如蜈蚣、全蝎、熊胆、鹿茸等。

3. 矿物药:如各种矿石,如石膏、朱砂、磁石等;还有一些天然的植物或动物分泌物,如珍珠、麝香等。

4. 提取物:从植物或动物中提取的化学物质,如生物碱、黄酮类、皂苷类等。

5. 复合药物:由多种药物成分组成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逍遥散等。

6. 加工品:经过炮制处理的中药材,如饮片、煎膏剂等。

除此之外,中药资源还包括一些中成药和中药配方。

这些配方通常是由多名医生共同研究制定的,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具有显著的疗效。

总的来说,中药资源的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药效和适应症。

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同时,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药资源的生态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中药资源的数量和种类也在逐渐减少。

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

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也期待能够更深入地研究中药资源的药效机制和质量控制方法,为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更科学有力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钱松属仅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Nelson) Rehd. 1种,分布于华东及河南、
湖北、湖南等地。
杉科药用4属5种,多分布于南方各省。柏科药用 6属20种。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全国 各地多栽培。
罗汉松科药用1属6种,多分布于长江以南。三尖 杉科药用l属9种,多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 红豆杉科药用3属l种,其中榧树Torreya grandisFort. ex Lindl.分布于华东及湖北、贵州;
木,又有藤本、草本。常用中药材54个科。
杜仲科:单 属种科,仅 杜仲 Eucommla ulmoides Oliv . 1种 , 为中国特有 植物,分布 于长江中游 各省。
桑科药用植物55种。常用者有大麻Cannabis
sativa L.原产亚洲西部,各地均有栽培;桑(如图)
Morus alda L.,分布于全国各地;桑寄生科药用34种
茯苓Poria cocoa(Schw)Wolf.,寄生于松树类 树根上,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 地;
灵 芝
猪苓(如图)Polyporus umbellatus(Pers. Fr.
),生于林下,分石‘于东北、华北、华中和西
南等地; 雷丸Omphalia lapidescem Schroet.,寄生于 竹根上,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等地。 马勃科有6属13种,脱皮马勃Lasiosphaera
第二节 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上)
地球上自然分布的中药资源包括药用植物
、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三类。根据1985~1989
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药用植物有
11118种(包括种以下单位,以下同)、药用动
物有1574种(不含亚种),药用矿物有80种( 以原矿物为单位),全国共有中药资源种数 12772种 。
一、药用植物的种类
我国药用植物有385科2312属11118种,占全
国中药资源总种数的87%。其中藻类植物42科
54属114种,菌类植物41科110属298种,地衣植
物9科15属55种,苔藓植物21科33属43种,蕨类
植物49科117属455种,裸子植物10科27属126种 ,被子植物213科1957属10027种。
3、药用陆生药用藻类
常用种类有念珠藻(葛仙米)Nostoc commune Vauch.,生在潮湿草地,分布于全国各 地;发菜N.flagellfomie Bom.etFlah.,生于干 早草原,分布于宁夏等地
(二)药用菌类植物 菌类植物包括细菌门、粘菌门和真菌门,中药 资源仅涉及真菌门植物。真菌植物没有叶绿素,不 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寄生、腐生和共生等异养方式 。 我国的药用真菌有41科110属298种,主要集中
问荆Equisetum amense L.,分布于东北、华
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
木贼(如图)Hippochuete hiemale( L.)
Borher,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华,
等地、松叶蕨亚门药用植物仅松叶蕨psilotum nudum ( L . ) Griscb. 1种,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
edodrs(Berk.)Sing.及齿菌科的猴头菌(如图)
Hericium erinaceus(Bull.ex,Fr.)Peas.等。
银耳
猴头
子囊菌纲植物中,麦角科3属10种:
麦角Claviceps purpurea(Fr.)Tul.寄生于小麦
等多种禾本科植物上,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冬虫夏草Cordyeeps sinensis(Berk.)Sacc寄 生于鳞翅目的幼虫体中,见于海拔4000m以上高 寒草地,分布于西南及青海等地。 药用半知菌纲植物的白僵菌Beauveria
(五)药用蕨类植物
孢子植物中蕨类药用植物种数最多,共有49
科117属455种,其中真蕨亚门药用植物44科107
属396种,占药用蕨类植物总种数的87%;其次
为石松亚门,药用植物3科7属50种;楔叶亚门药 用植物l科2属8种;松叶蕨亚门仅I科l属l种:
在真蕨亚门植物中,药用种数较多的种有:水
龙骨科17属86种,鳞一毛蕨科5属60种,铁角蕨科4
华东、中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四
川、贵州、云南等地;大黄Rheum officinalele Baill. , (见图)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湖南 、湖北;掌叶大黄R.pal matum L.,分布于陕西、甘 肃、青海、湖北、四川、西藏等地;唐古特大黄
R.tabguticum Maxim ex Regel.,分布于甘肃、青海、
瞿麦
石竹Danthus chinensis L.,分布于全国
石竹
木兰科药用103种。常用者有望春玉兰 Magnolia biondii Panp.,分布于河南、陕西、甘 肃、湖北、四川等地;
玉兰M. denudata Desr.,分布于安徽、浙江
、江西、湖南、广东等地; 厚朴(如图)M.officinalis Rehd et Wits ., 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 四川、贵州等地。
松科2属16种,石松科4属9种。常用的药用植物
有: 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 SPring,分布于全国各地; 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 .,分 布于吉林、内蒙古、陕西、新疆及华东、中南、 西南等地。
楔叶蕨亚门的常用药用植物:
发藓科有3属5种,曲尾藓科、真醉科、柳叶藓科 各有3属3种,其他各科有1~2种。
常用的种类有:葫芦醉Fwtarea hygrometncaHedw.,分布于全国各地。暖地大
叶藓Rhodobbryum giganteum(Schw.)Par.,分
布长江流域以南及陕西、甘肃。蛇苔 Conocephalum mnicum(L.)Dum.,分布于全国 各地。地钱Marchantiapolynwrpha L.,分布于全 国各地。
分布于我国大陆东部和东南部的渤海、黄海
、东海和南海,常用的种类有石莼Uha lactuca L.
、海带(如图)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昆布
Ecklonia kurome Okam.、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 (Harv.)Sur、羊栖菜Sargassum
(一)药用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是一群最原始的植物。无根、茎、叶
的分化。我国的药用藻类植物共有42科54属114种 ,主要集中在绿藻门(10科11属29种)、褐藻门 (9科11属23种)、红藻门(14科2z属48种)之中 。以上藻类植物3个门药用种数占全国药用藻类植 物总种数的87.7%。
1、药用海洋藻类植物
在担子菌纲(31科92属269种)和子囊菌纲(7科14
属25种)中,另外4种分布在藻状菌纲和半知菌纲
中(3科4属4种)。
担子菌纲植物中常用的种类有:
灵芝(如图)Ganodemta lu-cidum(Leyss.ex Fr.)xarst.和紫芝G. japonwum(Fr.)Lioyd,腐生于 阔叶林内,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
陕西、甘肃等地;萹蓄Polygonuim aviculare L.,
分布于全国各地;拳参P.bistorta L.,分布于华北、西 北、华东及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虎杖P .cuspidatum Sieb.et Zucc,分布于华东、中南、西 南及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何首乌P.multifolorum Thunb.,(见图)分布于
fusifome(Harv.)Setch.、海蒿子S.pal-lidum( Tum.)C,Ag,、石花菜Gellidium amansii Lamour. 等。
海 带
2、药用淡水藻类植物
生长于湖泊、池塘、溪沟等处,常用的种类有 普通水绵Spriogyra communis(Haas)Kutz.、小 球藻Chlorerlla vulgaris Bejj.及脆轮Chara fragilis Desv.等。
fenzlii Reich、大马勃G lvatia gigantean(Batsch
ex pers.)和紫色马勃C.lilacina(Mont .et Berk)Lloyd的子实体为中药马勃,多生草地上, 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如图)
猪苓
马勃
另外尚有木耳科的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 ex Hook.)Underw.,银耳科的银耳(如图) 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口蘑科的香菇Lentinus
红豆杉Taxus chiensis(Pilger)Rehd.分布于陕西 、甘肃及中南、西南等地。
红豆杉
侧柏
五针松
雪松
三尖杉
裸子植物南洋杉
麻黄科药用1属15种,生长于干旱荒漠、沙滩和 草地等处,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常 用种有草麻黄(如图)Ephedra sinica Stapf .、中麻
黄E.intermediaSchrenk et C . A . Mey和木贼麻黄E
.equisetina Bunge. 银杏科仅银杏Cinkgo biloba L . 1种,全国各地 多有栽培。
麻黄
银杏
(七)药用被子植物
我国药用被子植物有213科1957属40027种,
占全国药用植物总种数的90.2%,既有乔木、灌
于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
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ith.分布 于华尔、中南、西南等地。
金毛 狗脊
海 金 沙
石韦pvrrosia lingua。(Thunb).) Farw.,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