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及简介解析资料创造神话
硅谷的科技和文化综述

硅谷的科技和文化综述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是全球最为著名的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心之一。
在硅谷,众多的科技公司和创业者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活力的科技创新社区。
除了高科技产业,硅谷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生活场景。
本文将综述硅谷的科技和文化,带你一睹这个高科技城市的风貌。
科技硅谷最为著名的当属高科技产业。
从1950年代起,硅谷就开始涌现出很多知名的科技公司,如英特尔、惠普、苹果、微软等等。
这些公司都成为了全球科技领域的巨头,推动了整个科技行业的发展。
硅谷的科技氛围浓厚,融合了技术、资本、人才和创新精神。
这里拥有着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等。
这些机构为硅谷的科技产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硅谷还聚集了无数创业者和投资者,这里的创业环境和风险投资生态也非常完善。
硅谷的科技创新不仅在硬件和软件技术上走在了全球前列,还贯穿了整个商业链条,涉及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生物科技等多个领域。
硅谷的科技创新也引领着全球的科技发展趋势。
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社交网络、云计算等等技术和产品都起源于硅谷。
这些科技成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带动了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
文化除了高科技产业,硅谷还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生活场景。
在这里,可以体验到多元化、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
硅谷的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
硅谷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地,这里有亚裔、拉美裔、非裔和欧裔等不同族裔的人。
硅谷欢迎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他们善于创新和跨越界限,这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成为了硅谷的一个标志。
2. 自由开放。
硅谷的社区和文化给了人们很多自由和开放的空间。
这里的人们比较注重个性、自我表达和创造力,他们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个性化。
此外,硅谷还有着独特的创新文化,鼓励人们尝试新思路和新方案,不断追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3. 生态友好。
由于较高的人文和环保意识,硅谷也积极推崇生态友好型的文化。
硅谷的神话年产值400亿范文

硅谷的神话年产值400亿范文硅谷的神话:年产值400亿硅谷,这个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方,以其高科技产业而闻名于世。
每年,这个地区的产值高达400亿美元,成为全球科技行业的中心之一。
硅谷的神话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了创新、创业和科技进步的象征。
硅谷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有许多原因。
首先,这里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科技人才。
许多顶级大学和研究机构位于硅谷附近,吸引了全球最聪明、最有才华的人才前来学习和工作。
这些人才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备创新思维和敢于冒险精神。
其次,硅谷拥有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
这里有大量风险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者愿意为有潜力的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硅谷还拥有一系列支持创业者发展的资源和服务,如孵化器、加速器和创业社区等。
这些资源和服务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帮助他们实现快速成长。
此外,硅谷还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鼓励创新和合作。
这里的企业和个人都秉持着“敢于失败”的精神,鼓励员工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
同时,硅谷也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社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
这种多元化和开放性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和经验的碰撞,激发了创新的火花。
然而,硅谷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高昂的生活成本。
由于硅谷地区房价飞涨、交通拥堵等问题,生活成本极高,给员工带来了很大压力。
此外,竞争激烈也是一个挑战。
许多公司都希望在硅谷立足并取得成功,这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尽管面临挑战,硅谷仍然保持着其领先地位,并继续推动科技进步。
未来几年里,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硅谷有望继续保持其创新和创业的优势。
同时,硅谷也需要不断适应变化,解决挑战,以保持其竞争力。
总之,硅谷的神话年产值400亿美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了创新、创业和科技进步的象征。
硅谷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得益于其顶尖人才、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和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尽管面临挑战,硅谷仍然保持着其领先地位,并将继续引领科技行业的发展。
硅谷

1、概况和历史
后来的几年,这种事情又不断的上演,脱离控 制的工程师不断的建立新的公司。1967年初, 斯波克、雷蒙德等人决定离开仙童公司,自创 国民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总 部位于圣克拉拉。 而1968年仙童公司行销经理桑德斯的出走,又 使世界上出现了超微科技(AMD)这家公司。
29
3、硅谷精神与制度
硅谷不仅仅是一个区域,也是一种文化, 一种精神,更重要的是它有特定的制度。
30
3、硅谷精神与制度
硅谷的成功得益于它特定的文化、精神 和环境,包括六个方面:
竞争合作的开放氛围;献身职业、 成就事业的精神;新创意不断涌现 的环境;支持创业的土壤;创新源 头和需求终端之间不断互动的创新 体系;鼓励冒险、允许失败的新文 化。
23
2、硅谷为什么能成功?
有雄厚的技术人才和睿智的创业家 在硅谷,有四十个以上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有上千个。这些情况表 明,硅谷堪称全世界的人才高地。 在硅谷,不光是人才济济,更重要的是,从教 授到学生都有着浓厚的创业氛围。几乎每个教 授都办公司,几乎每个学生都在公司任职,或 自己创业。
美国硅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美国硅谷
1、概况和历史 2、硅谷为什么能成功 3、硅谷精神与制度 4、从硅谷看资本市场和生产力发展 5、结论
2
1、概况和历史
3
1、概况和历史
4பைடு நூலகம்
1、概况和历史
硅谷(英文:Silicon Valley),台湾 称为矽谷,是高科技公司云集的的美国 加州圣塔克拉拉谷地的诗意名称。最早 是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 的地方,因此得名。 后来这个名词引申为所有高技术企业聚 集的地方。现在是当今美国乃至全世界 的科技龙头。
王维嘉美国硅谷创业神话

半 都 在硅 谷 。“ 谷 的成 功 ,首 先 在 于 其 硅 运 行 机 制 : 即强 大 的 资 本 与 富有 野 心 的
创 业者 的 紧 密结 合 。 王 维 嘉 说 , “ 于 ” 对
经济 体 中名列第 1 1位 。 它就 是 美 国 硅
如 在 弦 之 箭 。 而 他 想 的 是 , Itre 之 nen t 后 是什 么? 答 案是 将 Itre 放 到 掌 上 。 nen t
随 时 随 地 的互 联 网 。 技 术 的 发展 趋 势 说
临 到 会 议 结 束 时 ,他 认 识 了 著 名 的 风 险 资 本 家 、 美籍 华 人 陈 健 文 ,并 跟他 谈 了
幻想 。 ”
大 批 全 球 新 星 企 业 诞 生 的 地 方 。 就 是
在 这 里 , 美 国通 用 无线 通信 有 限 公 司 总
接 触 的过 程 中 , 还 必 须 有 专 业 化 的 表 现
和 个 性 上 的足 够 坚 韧 。 ” 王 维 嘉 的第 一 次 融 资 经 历 就 非 常 富
经 理 王 维嘉 开 始 了创 业人 生— —有 传 奇 、 有 惊 险 、 有不 可 琢 磨 的 戏 剧 性 ,但 更 多
的是坚 韧 、 自信 和无 可 救 药 的创 业癖 。
作 为超 前 的创 业 者 。他 很 孤 独 。
美 通 公 司 创 立 伊 始 。lt re 已 经 ne n t
一
明 :电 脑 可 以小 到 掌 上 使 用 . 无 线 通 信
可 以便 宜 到 人 人 用 得 起 。It re 上 积 nen t
机 ,简称 T MI 当时在 世 界 上 首家 推 F M。
关于深圳的神话故事

关于深圳的神话故事一、深圳简介深圳,位于中国南部,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国际大都市。
在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全球著名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中国硅谷”。
深圳不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神话故事。
二、深圳神话故事的起源1.深圳地名由来深圳地名源于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
相传古时,一位仙女下凡来到此地,被这里的山水美景所吸引,便在此地建立了村落。
村民们为了纪念这位仙女,将村子命名为“深圳”。
2.深圳神话传说在深圳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
如《大鹏展翅》、《仙湖传奇》等,这些故事传承了民间的智慧,彰显了地方特色,为深圳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三、深圳神话故事的特色1.融合多元文化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交融。
在深圳的神话故事中,可以见到多元文化的影子,如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
这些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深圳神话故事。
2.展现民间智慧深圳的神话故事充满了民间智慧,既有对自然的敬畏,又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大鹏展翅》讲述了村民们在困境中团结一心,战胜邪恶势力的故事,体现了民间的勇敢和智慧。
四、深圳神话故事的影响力1.传承地方文化深圳神话故事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这些故事的传承和传播,有助于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2.激发城市精神深圳神话故事中蕴含的团结、拼搏、创新精神,激发了广大市民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的力量。
五、当代深圳的发展1.经济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如今,深圳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了众多世界顶级企业和人才。
2.文化繁荣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深圳致力于文化繁荣。
各种文化活动、展览、演出等丰富多彩,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六、结语深圳的神话故事是这座城市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
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硅谷

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硅谷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谷地,是世界闻名的科技创新中心。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硅谷一直是全球科技行业的重要驱动力。
它汇集了无数创业公司、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实验室,成为了科技突破和创新的摇篮。
本文将介绍硅谷的背景、特点以及其对美国和全球科技发展的影响。
一、背景硅谷作为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历史优势。
早在20世纪50年代,硅谷就开始经历科技发展的初期阶段。
当时,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开始创办起一些小型创业公司,为硅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硅谷还受益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级学府的优秀教育资源,为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二、特点硅谷之所以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心,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人才集聚:硅谷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科技人才。
无论是来自美国本土还是外国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创业者,都希望能够在硅谷找到更多机会。
高校的优秀教育和丰富的研究资源,以及众多创业成功案例的鼓舞,使得硅谷成为才华汇聚的地方。
2.创新氛围:硅谷秉持着开放合作的创新理念,各个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络。
这种合作模式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推动了科技的突破和创新。
同时,硅谷还通过设立研究中心、孵化器和高科技园区等方式,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场所和资源。
3.风险投资:硅谷拥有世界顶级的风险投资机构。
众多的风险投资者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硅谷的创业企业中,帮助他们实现创意和理想。
这些风险投资机构不仅提供了资金,还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资源,成为了硅谷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
三、影响硅谷的科技创新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美国,而是波及全球。
1.经济贡献:硅谷是美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数以千计的高薪职位和创业机会吸引了大量人才。
硅谷科技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为美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硅谷的创新成果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发展的借鉴和参考。
2.科技进步:硅谷是大量科技创新和突破的孵化地。
印度硅谷 地理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印度硅谷地理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印度硅谷,地理书是一部关于印度的重要城市班加罗尔(Bangalore)的地理特点和发展的书籍。
本书旨在介绍班加罗尔的地理位置和其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班加罗尔是印度卡纳塔克邦的首府,位于印度南部的德卡坡高原上,地理位置优越。
它的坐标为北纬1258′至1320′,东经7730′至7750′,位于德卡坡高原的东北部。
班加罗尔的地形多为平原,地势相对平坦,便于城市建设和发展。
同时,该城市也被众多山脉环绕,如尼尔吉里山脉、维达纳山和巴兰德尔山脉,为城市增添了自然美景。
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班加罗尔还因其优越的气候条件而闻名。
该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相对凉爽,冬季较为温暖。
由于海拔较高,班加罗尔常年气温适中,很少出现极端高温或低温天气,使其成为印度的宜居城市之一。
班加罗尔在过去几十年中迅速崛起为印度的科技和创新中心,被誉为印度硅谷。
该市拥有世界顶级的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和投资。
这是得益于城市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创新政策的支持,以及卓越的教育体系和人才资源的存在。
班加罗尔还拥有印度最大的IT园区——电子城,集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了独特的科技生态系统。
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于班加罗尔的全面介绍,展示出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
我们将详细探讨班加罗尔的地理位置、城市的建设与规划、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将展望班加罗尔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印度硅谷这一新兴城市的全面了解。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几个部分来展开对印度硅谷的介绍和分析:1. 引言:在这一部分,将对印度硅谷的概述进行阐述,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2. 地理位置:这一部分将详细探讨印度硅谷的地理位置,包括其所处的州、城市和具体的地理特征。
我们将介绍印度硅谷所在地的气候、地形和环境,以及对其地理位置的影响。
美国硅谷创业文化分析

美国硅谷创业文化分析硅谷,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是全球最著名的科技中心之一,也是创业者们的圣地。
在这里,一代代创业者们通过发明创新和多年的奋斗,创造了无数颠覆性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成为了当今全球的商业领袖和企业家精神的代表。
硅谷的创业文化无疑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硅谷创业文化的内涵、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四个方面,对其作出一番分析和探讨。
一、内涵硅谷的创业文化包含了多个层面,其中蕴含的最核心的价值观是创新和冒险。
创新:硅谷的企业家们始终坚持创新是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动力。
他们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推动行业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硅谷企业家们不断地寻求创新的灵感,不惜付出高昂的研发费用和时间成本,也不会因为失败而放弃。
冒险:在创新的道路上,一路上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硅谷企业家们十分珍视冒险精神。
他们承认创业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失败和挫折,但仍然乐于迎难而上,因为他们相信,只有在冒险中,才能实现最大的潜力和最高的价值。
二、发展历程硅谷的创业文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形成。
1960年代初,大学教授积极与当时的美国政府和军方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军事和科研项目,这也为硅谷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60年代中期,硅谷的第一批科技公司开始涌现,如现在众所周知的惠普公司。
70年代,硅谷的创业文化进一步发展。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为代表的个人创业和PC机的问世,奠定了硅谷个人创业模式的基础,也为今后的硅谷企业家们指明了创新方向。
80年代和90年代,硅谷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
微软、英特尔、甲骨文等大企业相继成立,成功实现了多款革命性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
硅谷的第一波互联网浪潮在90年代中期掀起,Yahoo、eBay、Amazon等知名企业相继成立,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商业模式。
21世纪以来,硅谷的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Facebook、Google、Airbnb、Uber、Tesla等企业相继涌现,成为了当今全球最具颠覆性和活力的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谷及简介解析资料创造神话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硅谷企业公司及简介解析资料创造神话【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硅谷创造神话美国硅谷的巨大成功,是无数风险投资家疯狂舞蹈的结果:他们不但提供资金,更重要的是手把手地教会你如何管理企业,怎样把股票抛给公众……硅谷代表的是一种新兴的奥林匹克式的创业革命,点金术的内涵已扩大到“无中生有”,信息和创新所创造的无限财富多过加州矿脉里的金矿……美国的硅谷是世界上第一个高新技术园区,它已经成为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典范,许多国家都将其最着名最成功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称为“硅谷”。
硅谷创建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但仍然生机勃勃,常盛不衰。
这里有7000多家高新技术公司的总部,世界上最大的100家高新技术公司中,有20%在硅谷安家落户,如着名的电脑公司惠普公司、软件大王微软公司、芯片大王英特尔公司、网络巨子网景通信公司、网络新秀Yahoo!公司、感光材料大王柯达公司以及太阳微系统公司、西斯科公司等。
在硅谷,每周有10多家新企业诞生,平均每5天就有一家公司的股票挂牌上市。
硅谷的失业率仅为3.1%,而出口却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工资增长率为美国工资平均增长率的5倍。
因此它被誉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顶峰和商业界的典范。
硅谷开创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超级资本主义——一个以不断创新的技术、热烈的创业精神以及激烈的经济竞争等等为根基的体系。
这个体系包含了无数的商业交易、衍生公司、创新公司以及他们的成败起落。
成千上百的资本家和工程师都投身其中,而政府却几乎未曾插上一脚。
目前这个市场的潜力无限,任何公司或个人的成败都还难下定论。
在硅谷盛行的高技术资本主义,恐怕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地方雷同。
硅谷的工业领袖深以他们所创造的体系为荣,这或许无可厚非,因为他们的工业不仅使自己成为百万富翁,更创造工作机会,实现降低税率的愿望,造福地方邻里,功不可没。
微电子工业身为信息社会的重镇,对国家社会贡献良多,若非它提供了一个经济转机,今天的美国也许仍停留在过去时,充满烟囱和低等劳工的凄凉景况。
如果你有创新精神和技术实力,硅谷将是你迅速成名的好去处。
你可以孤身一人什么都不带,就带着你的技术,在硅谷地区人多的地方如工业园区或是公园等,大声叫喊“互联网络”、“图形加速处理”、“网络信息搜索”……之类最时髦的科技名词,或者干脆就是大家根本听不懂的技术新术语,立刻就会有风险投资家带着大把钞票走过来资助你创业并成为你创业的伙伴。
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这一笑话却不是毫无根据的空穴来风,在硅谷沙山路的一幢楼里就曾经住着一些风险投资家,每天都有几个年轻人在楼下徘徊,期待着与风险投资家为伍走上创业的道路。
风险投资家们在硅谷的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在苹果电脑公司,风险投资投资1美元,取得的回报高达240美元,可谓暴利中的暴利。
由于高科技投资有很高的回报率,引得美国东南海岸甚至欧洲的风险投资都大量流向硅谷。
许多科技人才在这里一举成名继而暴富,这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可能是神话,但在硅谷却并不稀奇。
远的不说,就说九十年代的两个例子:网景公司的马克·安德森和Yahoo!公司的杨致远。
安德森,大学毕业后在硅谷的一家公司工作,他开发出网络信息浏览软件后,1994年与他人共同创建了网景通信公司。
公司股票上市的第一天(1995年8月8日),就从每股27美元飙升到71美元。
公司成立不到18个月,安德森和他的搭裆已双双成为了亿万富翁,仅3年时间,网景公司从13人发展到今天的4000人,总资产达5亿美元。
华裔青年杨致远,现年29岁,从小生活在硅谷,获得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在开发出网络信息搜索软件后,1995年与他人共同创立了Yahoo!,公司股票上市不到一天便行情飞涨,一日之间他和他的搭裆双双成为了亿万富翁。
1997年,杨致远的公司收入高达4亿美元,公司总资产已达20亿美元,以至于媒介惊呼:戴着眼镜,看上去依然学生气十足的杨致远已成为无数美国青年心目中的偶像。
以硅谷为代表的美国高科技公司为什么能够在短期内茁壮成长?如果说硅谷创造了美国的现在,谁又创造了硅谷的现在?硅谷对世界科技具有巨大影响且久盛不衰,令人禁不住要问一声:硅谷有何奥秘?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驾车纵游硅谷,沿途其实就是硅谷历年来的发展轨迹。
游硅谷理应从斯坦福大学出发,校区内有个斯坦福研究园区,是惠普总公司和硅谷早期其他数十家公司的所在地。
硅谷自谷内最成功的“公司”斯坦福大学开始,往南到圣何塞市,沿途在帕洛阿尔托可以看到几栋高耸的办公大楼醒目地矗立着,那就是风险投资公司的所在地,他们为创业工程师提供资金,而那些工程师便以他们在别家公司发展出来的新技术为基础,创立新公司,并繁衍而为数百家公司。
再往下走就到了山景市,这里是快捷半导体公司的发源地,许多公司都是从这儿衍生出来的。
往谷里再走数英里,就进入今日硅谷的心脏地带,也就是大多数的半导体公司都集中在这里的森尼韦尔、丘柏提诺、圣克拉拉等城市。
英特尔总部在圣克拉拉,先进微器件公司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就在附近。
还有一家着名的酒吧——WagonwheelBar,是早期那些风险投资家与半导体工程师经常饮酒聚会的地方。
右边的小山便是帕洛阿尔托丘陵,是那些新发迹的百万富翁最喜欢住的地方;附近的丘伯提诺,有苹果公司和其他新创立的公司。
而位于斯坦福大学校园的边缘的门罗公园沙山路(Sand Hill Road)3000号,更是远近闻名,因为这栋大厦聚集着十几家老牌的风险投资公司,这一栋设计优美的大厦,建在一个漂亮的山坡顶上,远眺着海滨美景。
沙山路3000号的花草树木都是经人悉心照料、精心修剪过的,停车场上停满了各式的名牌轿车。
这副刻意布置的田园景象流露出荣华富贵的生活景象。
这些高技术的赞助人集中一处,左右着投资家和创业家。
风险投资家可能在午餐的时候,从一位同行好友那里打听有关某一位他正在考虑投资的创业家的经营计划。
如果有哪位创业家遭到了拒绝,通过这样便利的信息网,消息很快就会传遍,使得他们成了能合力对付创业家的“投资集团”,违背了自由市场的理想。
决定投资与否是很主观的,一位投资家的直觉也许有误,却可能影响了其他的人。
硅谷创建初期流行的一句话足以说明这里的重要:如果你想要自己创业,正愁找不到财务支援,那就开车去沙山路3000号吧!那儿有成堆成垛的创业资金等着你。
可以说这样的风险投资公司在硅谷很多,也是硅谷的一个重要标志,不难看出除了高科技公司存在的强烈创业精神和拥有一批科技人员兼企业家之外,金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这其中,风险投资公司为高科技公司开辟了广阔的融资天地,在硅谷高科技公司快速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硅谷是全美风险性创业投资的主要活动中心。
全国最大的风险性创业投资公司有2/3以上在硅谷或附近设有办公室。
其余的许多风险投资公司,虽然设在别处,也都和硅谷有密切的关系。
风险投资与创业精神相辅相成,如果不了解风险投资家的作业方式,就无法了解像硅谷这样的高技术系统。
风险投资家可以说是操生杀大权的守门人,他们除了可以决定一个新公司能否成立之外,还在公司发展的初期,协助公司的经营管理,并且提供技术方面的建议。
有些时候,他们甚至可以请公司的总裁走路,亲自接管公司,直到找着新的领导人为止。
风险投资家多半不公开出面,因此一般大众对他们大都认识不清。
许多美国人甚至不知道有风险投资家的存在,能够了解他们在引导技术创新方面影响重大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风险投资就是把钱押在潜力雄厚的高技术新公司,而风险性创业投资公司便在企求高回收的投资人和需要资金的创业家之间,扮演中间人的角色。
他们的投资经常只是根据创业家美好的构想为基础,而这种担保是传统的银行家绝对不会予以考虑的。
创业家经常必须以出让公司的股权(高达50%)来换取创业资金,从这点可以理解到,创业家对于风险投资家不会有好感,有时甚至称他们为“风险投机家”。
但是,风险性创业投资对于创业家却十分重要。
风险性创业投资人因为受到投资税率的优惠以及高回收报酬率的诱惑,便甘冒高度的风险。
最近几年来,一些最成功的创业投资,年回收率都高达50%以上,35%算是很平常的了,因此,创业资金的来源骤然大增。
才不过10年多以前,风险投资这一行还在逐渐没落之中。
1969年美国国会把长期投资盈利的最高税率从24%提高到49%,这项决定使得创业资金的来源骤减,也浇熄了投资新公司的意愿。
1969年托付给创业投资公司的私人投资有1.71亿美元。
新税率法案生效以后,到了1975年,创业投资跌落到1000万美元,只及1969年的6%。
1978年,经过硅谷和其他地方的高技术公司极力游说之后,国会推翻了早先的决定,把最高投资盈利税率降回28%,风险投资又恢复了它的吸引力。
不久,美国劳工局也允许把退休基金挪用到创业投资。
1981年,国会更进一步把最高投资盈利税率降低至20%。
结果到了1982年年底,新托付给风险投资公司的私人投资金额激升至14亿美元以上,高达12年前的8倍。
硅谷绝大多数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风险投资的支持,风险投资是硅谷的魅力所在。
可以说,风险投资是镶嵌在美国硅谷的一颗钻石,没有风险投资,就没有硅谷的今天。
在巨大的风险投资的推动下,以美国硅谷为核心的科技企业大大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增长。
以计算机和半导体工业为例,风险投资大量涌入促使其飞速发展,目前,以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产业的产值已占美国工业总产值的45%。
全世界最大的100家电脑公司中,有20%是在作为经济奇迹的硅谷区滋养的,而硅谷又是风险投资的大本营。
在硅谷,平均每一天就有62人被送进百万富翁之列。
1997年,美国各高科技企业的市场价值猛增。
以电脑联网公司为例,如Yahoo!、Excite、Infoseek以及Lycos的利润上升了10%,其股票价格已经达到了1999年预期价格的100倍。
科技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1981年到1985年,平均每个新兴高科技企业在其创始的最初5年之内,大约需要200万到1000万美元的起动资金,10年后,这个数字增长了一倍。
风险投资为此提供了大约2/3的资金。
风险投资在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上立下丰功伟绩。
高科技企业起动阶段资金短缺,他们既无厂房仪器可作抵押,又无贷款资信可供查询,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他们往往只能求助于风险投资,没有风险投资就没有新兴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
以美国为例,风险企业平均生产率每年递增9%,高于美国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3倍,其税前收入每年递增35%,而出口总额递增23%。
风险企业的就业机会每年递增88%,而在同一时期《幸福》杂志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却下降了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