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亚琛工大流技所的科研现状简介
德国留学亚琛工业大学简介

【导语】亚琛⼯业⼤学是德国最负盛名的理⼯科⼤学之⼀。
⽬前学校有学⽣3.5万余⼈,包括4368名外国留学⽣、教授322名。
另外还有260个研究所展⽰了这个⼤学雄厚的科研实⼒。
⼀流的教育⽔平造就了⼀流的学校,现在许多外国着名公司如爱⽴信、福特、飞利浦、联合科技等都在亚琛建⽴了分部,三菱也在亚琛附近建⽴了它的欧洲半导体中⼼以吸收⼈才,微软的德国研究院也设在亚琛。
下⾯⽆忧考为⼤家带来德国留学亚琛⼯业⼤学简介。
⽬前德国亚琛⼯⼤的60多个专业拥有近3.5万正式注册学⽣;这些专业都以理⼯硕⼠、⽂科硕⼠或国家统⼀测试结业。
亚琛⼯⼤另有多种深造或补充专业课程、学位后课程以及各种学习项⽬,为求学者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
⼤学的科⽬表⼏乎覆盖了所有⽼牌⼤学可以提供的专业。
50%左右的学⽣选择了技术⼯程专业,如机械制造、电⼦等;18%左右理科专业,数学、物理等;余下的学⽣则各有10%在⽂科系、经济系或医学专业就读。
社会实践、专业间合作和国际性是⼤学260多所试验所、教体、研究创新机构及管理中⼼的宗旨。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学⽣们也可以领略到这⼀点。
作为偏重实践性的⼤学,亚琛⼯⼤在最近⼏⼗年中渐渐发展为亚琛市及周围地区的⼀⼤经济中⼼:⽬前⼤学拥有1万多⼯作⼈员(其中约1900科技⼯作⼈员,6000⾮科技⼯作⼈员,1000左右实习或培训⼈员和1500中间⼯作者),她是此地区的⼀个⼯作和培训场所。
在1870年成⽴的“德王国-莱茵-西法伦多种理⼯⼤学”(当时29位教师,296位学⽣)的基础上,亚琛⼯⼤不断开拓理⼯科⽬新领域。
现在仅机械制造专业就有15门初等学位后的专修科⽬以供选择。
六⼗年代,⼤学更增加了机械⼯程以外的专业,例如哲学、医学系等。
各专业间的跨系合作给多种特种研究项⽬、学位后课程及发明创新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亚琛⼯⼤的结业⽣中不仅包括⾼等学历者,同时还有九百名培训学⽣和实习⽣圆满结束他们的⼯业、理⼯、医科或商业⽅⾯的学业。
德国亚琛大学研发新型聚氨酯发泡工艺

S t r  ̄a s y s 公司表示 ,新产品将使熔融沉积成型 ( F D M)技术 可以制造 出坚固度和柔韧度更胜 以往 的无充填尼龙部件 。
该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 ,F D M N y l o n 1 2比最坚 固的 F D M 材料的抗折性要高出 5倍 ,且耐冲击强度也更为 出色 ,断裂伸 长率 比其他 3 D打印尼龙 l 2 材料最 高高出 1 0 0 %。这样 ,F D M N y l o n 1 2可望帮 助航 空航 天 、汽车 、家用 电器及 消费类 电子产 品等领域 的制造商更轻松地制作 出能够经受强烈震动 、重复压力 和频繁使用 的耐用零 部件 。
[ 7 ]佟伟 ,杨 杰 ,龙 盛 如.聚 苯 硫 醚共 混 合 金 的研 究 进 展
[ J ] .化学研究与应用 ,2 0 0 2 ,1 4( 6 ) :7 1 8— 7 2 2 . [ 8 ]刘冠 生 ,梁基 照.聚苯硫醚 的共混改 型 [ J ] .塑料科技 ,
2 0 0 5( 3 ) :1 7—2 1 .
用 [ J ] .四川兵工学报 ,2 0 0 5( 5 ) :1 0—1 5 .
[ 1 1 ]何志敏 ,张大伦.聚苯硫醚 的改型及应用 [ J ] .广东塑 料 ,2 0 0 4( 7 ) :1 2—1 6 .
3 8 8 0 3 6 8[ P ] .1 9 7 5—0 4— 2 9 . [ 2 ]邢骥.塑料磨盘 [ J ] .中 国造纸 ,1 9 7 9( 7 ) :3 6— 3 9 .
[ 3 ]徐坚颖 ,聂勋 载. 工程 塑 料磨 盘打 麦 草 粘 状 浆 的研 究 [ J ] .中国造 纸 ,1 9 8 8 ,4 ( 2 ) :4 2— 4 8 . [ 4 ]周坤鲁.聚 苯硫醚合 金及其 应用 [ J ] .塑胶 工业 ,2 0 0 7
揭秘:德国留学机械专业名校排行榜!

揭秘:德国留学机械专业名校排行榜!申请德国留学,并选择机械专业的学生们注意啦!在今天的文章中,天道留学小编为你们准备了德国机械专业的名校排行榜。
如果你还在由于选择哪所德国大学的话,相信今天小编准备的文章一定可以对你有所帮助!更多德国资讯,尽在天道教育!德国留学申请机械专业哪所大学最好?不要焦虑啦!本文,小编专门准备了机械专业德国大学排行榜,赶快来看看吧!德国机械专业十大牛校之NO.1:亚琛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理工科实力强劲,电子、机械制造方面排名一直名列德国第一。
其机械专业和亚琛工大本身有着同样的悠久历史,建于1870年10月。
学校机械学院拥有大量的科研项目,它们涉及300多个专业领域,代表着当今研究的前沿。
德国机械专业十大牛校之NO.2: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国际声誉方面,位居全德第一,是最受国际学人喜爱的德国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是“柴油机之父”狄塞尔,“制冷机之父”林德,“流体力学之父”普朗特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母校。
世界及牛人出身于此,其机械研究的水准自不必说!德国机械专业十大牛校之NO.3: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计算机和机械专业一直位于德国大学前列。
汽车工业的先驱卡尔·本茨。
他于1860年至1864年就读卡尔斯鲁厄大学,1885年他制造了第一辆汽车,1914年卡尔斯鲁厄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头衔。
德国机械专业十大牛校之NO.4: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被誉为优秀工程师的摇篮。
其传统强项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工程领域学科等在欧洲乃至世界相关领域具有很大影响力,在德国企业界的声望多年位列一二,被誉为德国最受企业欢迎的大学。
德国机械专业十大牛校之NO.5: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距离大众汽车总部最短距离仅18公里,其机械专业为德国重点科研机构之一。
该大学的汽车研究所在国际上颇具盛名,不仅在传统的车辆传动方面有所贡献,该研究所还是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研究团队的重要一员。
国外高能束流加工技术的发展概况

国外高能束流加工技术的发展概况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国外高能束流加工技术的发展概况高能束流加工技术是当今制造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是武器装备研制中不可缺少的特种加工技术。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是利用以光量子、电子、等离子体为能量载体的高能量密度束流对材料和构件进行加工。
它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光学、电学、热力学、冶金学、金属物理、流体力学、材料科学、真空学、机械设计和自动控制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学科。
它的主要技术领域有激光束加工技术、电子束加工技术、离子束及等离子体加工技术以及高能束流复合加工技术等。
一、国外高能束流加工技术的发展概况美、日及西欧的发达国家在七八十年代就将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做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相应的工业发展计划,并先后成立了相应的开发研究机构。
日本大阪大学、德国阿亨大学的焊接研究所、英国焊接研究所、法国焊接研究所以及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等均有高能束流加工研究中心。
通过对上述研究中心的考察及资料研究,可看出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电子束加工技术电子束加工技术的主要应用是电子束焊(EBW),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较成熟的技术,处于平稳发展、扩大应用阶段。
目前的研究工作集中在焊缝实时跟踪、电子束加热温度场计算机模拟计算、大功率二极枪的研究(间热式阴极、高压放电保护)、电子束能量密度测试、电子束焊接专家系统等方面,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是对大气条件下电子束焊接的设备和工艺的研究以及电子束焊接大厚件的研究。
另外在电子束加工设备开发中,采用了体积更小的高压电源,并采用当代先进的计算机控制以及工业电视监控等技术,使商品化的EBW 设备外形更美观,操作更方便。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业日益受到重视。
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先后把该技术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热障涂层以及叶片的制造、金属材料的制备等方面。
法国、德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2)

法国、德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一、法国、德国科技发展现状1.法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法国历史悠久,科技发达,中长期科技规划水平较高。
法国的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在世界上,特别是在核电、航天、农业、医疗和生物领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法国制定长期的科技发展计划,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关注基础研究的长远发展规划。
法国在主要科研领域的成就,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成果,对人类的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基础研究水平可能导致或限制其他研究。
因此,法国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得到了普遍的承认。
1除了研究本身的要求外,"规划"还在促进科学进步和通过研究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和培训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二,科研机构与企业、国家主导和企业参与互动。
工业研究是法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
法国的研究人员或工程师在这项业务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现在已经接近50%。
高等教育部门也有大约30%人,政府研究机构有20%人。
从研究和开发资金的来源,企业和政府机构占了约50%。
政府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签订合同,开展合作研究,或者直接从事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委托科研机构和大学与企业贡献。
一方面,政府重视产业研究的培训,另一方面鼓励企业的流动,提高科研实力。
同时,政府亦采取直接或间接的诱因,增加工业研究经费。
现在,一流的科学家在企业中而不是在研究工作中,在法国不是新的。
最好的计算机专家在中小型企业中工作。
专利技术不仅依赖于购买,而且依赖于企业内部的创造,这已经是法国公司的共同实践。
2第三,关注年轻的研究人员。
法国科技发展迅速,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这是和法国有一支年轻、充满创造力的科研队伍密不可分的。
因此,在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对青年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做出明确规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四、积极倡导和推动欧洲科技合作,使其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背景下,法国政府一贯坚持加强与1李伟红.法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研究与借鉴[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2何农. 法国科技发展规划的六大特点[N]. 光明日报,2003-07-15.欧洲国家的全面合作,制定法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整个欧洲考虑。
亚琛工业大学专注轻质复材结构的生产

A Z L的首席执行官说 , A Z L属于“ 一体化生产技 术” 新集群 , 此集群在亚琛 M e l a t e n 校园内为之提供 了
是在 A Z L 建立一体化制造复合材料体系的原因。 ”
A Z L将于 2 0 1 4年正式开业。 ( 信息员)
高速铁路的发晨推动复合材料的应用
塑料和 复合 材料 制造 商创 造 增长 机 遇。该公 司报 告, 这是全球范 围内一些大 型高速铁 路 网发 展计划
导致 的结果 , 在 中国尤其 明显 , 而在 欧洲 , 预 计西 班 牙也会对市场扩展提供 动力 。全球新建高速铁 路中 预计 6 0 % 以上建于亚洲和欧洲。
构 的高抗冲击性能 而使乘 客 的安全 性提 高。此外 ,
据全球性 的市场分析公 司 F r o s t &S u l l i v a n发布 的一份新报告称 , 对 高速铁路 线投 资的增加 正在 为 用航空行业一 样 , 高速轨 道行业 的首要关 注点 是与 燃料效率和车辆重量直接相关的运营成本。复合材 料不仅能克服这些挑 战 , 而且 因其赋予 轨道 车辆结
织 预 成形 、 塑料 加 工 、 自动 化 、 机 加 工 和 性 能 测 试 。制
主要使用热固性 材料 的用途仍然要负担较 高的劳力 成本 , 现在我们看到它们正逐步转移 到 中东和亚洲 。
我们需要确保轻量汽车结构 的技术存在于欧洲 , 这就
品用途包括油气 、 水、 基础设施 、 建筑和汽车。
布会上宣布了它的合作伙伴。在德国政府出资的卓越计
划( 又称“ 德国精英大学联盟” ) 的赞助下 , 今后 1 0 年间将 在亚琛工业大学的校园内建立 1 9 个新的研究机构。
德国tu9

德国tu9德国tu9:科技与教育的蓬勃迈进德国是一个以科技创新闻名的国家,其它领域才华横溢,如汽车制造、机械工程和医疗技术等。
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德国的tu9是一系列享有盛誉的大学组织。
一、tu9的成立和组织特点tu9成立于2003年,是由德国最顶尖的技术大学组成的联盟,包括亚琛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汉诺威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不来梅大学和不莱梅大学。
tu9的目标是提高技术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改善教育质量,并促进科技和创新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这个组织非常重视科研和教学的卓越性,致力于培养世界级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
二、tu9在国际排名上的优势德国tu9在国际大学排名中享有盛誉。
这些大学的科研产出、创新和学术声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
例如,亚琛工业大学在工程学领域排名遥遥领先,吸引了全球各地的顶尖学生和研究人员。
斯图加特大学的汽车工程学是世界知名的,而柏林工业大学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工程也在全球范围内备受推崇。
这些大学都以他们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潜力闻名于世。
三、tu9与产业界的合作tu9与产业界的合作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这些大学与德国最知名的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实践所学知识。
德国的汽车制造业是全球知名的,tu9的成员大学与该行业合作密切。
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向这些大学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以促进研究和创新。
此外,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技术领域,tu9也与德国企业展开广泛的合作。
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大学提供了许多研究资金和实践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与就业的广阔空间。
四、tu9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tu9在教育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大学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相关行业的最新知识和技能。
tu9的教育改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现实世界中的挑战。
推行实习项目,加强与实业界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tu9还在提高国际化程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怎么样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怎么样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选择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就读,那么这所大学到底怎么样呢?跟着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怎么样大学简介亚琛工业大学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成立于1870年,是德国最负盛名的理工科大学之一。
目前学校有学生3.5万余人,包括4368名外国留学生、教授322名。
另外还有260个研究所展示了这个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
一流的教育水平造就了一流的学校,现在许多外国著名公司如爱立信、福特、飞利浦、联合科技等都在亚琛建立了分部,三菱也在亚琛附近建立了它的欧洲半导体中心以吸收人才,微软的德国研究院也设在亚琛。
地理位置亚琛市位于德国、荷兰、比利时三国交界处,是欧洲地理位置的中心。
亚琛距离德国前首都波恩一小时车程,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二小时车程,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二小时车程。
由于其便利的地理位置,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很多德国人就近在比利时和荷兰接壤的境内购买食品、日用品,甚至是房产,由此也大大促进三国交界城市的文化贸易往来。
课程设置亚琛工业大学理工科实力强劲,电子、机械制造方面排名一直名列德国第一,计算机、建筑、物理等学科也在德国大学排行榜上位列三甲。
为了适应当前国际需要,亚琛工业大学在坚持以往一贯传统的同时,新开了一批英文授课国际硕士学位专业(Masterstudiengang),使大学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
校园设施亚琛工大校园区域内提供免费的无线上网,也就是说只要注册成为大学学生就可以获得一个免费帐号,因为亚琛工大的校区涉及整个亚琛市,所以几乎亚琛市区的每个角落都可以使用大学的高速无线网络。
同时大学的图书馆也是免费开放的,存书几十万册,并保存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免费浏览借阅很多课本书籍。
学校也提供多个体育馆和游泳馆等高级运动设施,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学生会也定期组织形式各样的活动,组织很多兴趣俱乐部,进一步增大增强学生们彼此沟通的机会和能力。
住宿亚琛工大目前拥有近10个大型学生公寓群,有些只能提供给德国以及欧盟的学生,有些则偏向于女生,有些则专门适合亚洲人申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亚琛工大流技所的科研现状简介德国亚琛工大流技所的科研现状简介2003-08张海平张海平A brief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 Projects of IFAS in TH Aachen GermanyZhang Haiping(德国美因兹 蔡勒公司ZOELLER-KIPPER GmbH) 摘要:文章概述了德国亚琛工大流技所当前的科研现状摘要:关键词:流体技术;国外科研;综述关键词:2003年8月15日,德国亚琛工大流体技术传动和控制研究所(Institut fuer fluidtechnische Antriebe und Steuerungen,以下简称流技所)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科研成果汇报和仲夏节派对,并为现任所长穆任霍夫(H. Murrenhoff) 教授50岁生日祝寿,笔者应邀参加。
现将该所科研现状简报如下。
流技所2002年研究经费26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400万元),其中21%来自与企业界的双向科研合作合同,28%来自州政府的教育拨款,51%来自各类与各类政府部门,基金会的科研合同。
研究所现有各类管理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技师等共19人,博士生22人,做课程设计与毕业论文的硕士生及硕士毕业生75人。
现有试验厅1250平方米,约40个试验台,另有可控温度-70至+70摄氏度、湿度至95%,4.75 米x 3.5米x3米的可移动控温室,配有3维接触仪、圆度仪、微硬度测量仪和反射式显微镜的表面测量室,吸音室,液体试验室,等等。
研究领域涵盖车辆液压、工业自动化、医疗技术、环保技术、机械手技术、制造技术和固定液压,分为五个研究组。
“摩擦学和流体分析摩擦学和流体分析””研究组研究液压元件、液体和系统在传递能量过程中由于承载和污染引起的变化。
研究组当前优先开发那些在短期内能提供实际结果的测试方法。
流技所在此领域的早期参与和多年经验对今天可供使用的有利于环保的液压介质的高性能作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对流体和摩擦系统的机理试验外还研究特殊介质,例如电滞液(Elektrorheologische Fluessigkeit,又译为电流变流体)。
今后对液压介质的开发将不仅注重多功能而且也利于环保。
流技所在压力介质和磨损机理方面的经验现在将用于创造全新的摩擦系统和从试验过程到运转特性的开发中。
研究重点:替代液压介质方面:- 新型液压介质在液压里的应用领域;- 老化特性和应用极限测试;- 优化介质配方;- 污染 。
摩擦系统的模型表述方面:- 试验新型的复合材料系统;- 摩擦和磨损过程的再现;- 材料和流体的交互作用。
接近实用的试验方法方面:- 针对目标地开发液压介质;- 提高通用性:- 广谱测试。
当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 环境可承受的中间产物的老化特性;- 植物油近似实际的试用和状况监控 (通过测量流体经过节流孔的压差判定黏度,从而判定油液的老化程度);- 液压缸镀层和表面激光处理,以降低摩擦和磨损;- 生物性传动介质和润滑剂进入市场项目的科学伴随研究;- 密封技术:密封变形可视化,测量与仿真密封间隙的压力分布,设计用于合成酯、可改善液压缸低速爬行特性的密封。
泵和马达技术””研究组从事液压排量机构的研究和开发,重点是改善其环境可承受性、“泵和马达技术元件特性及为特殊应用开发新元件,同时也开发排量机构的CAD工具。
今后重要的开发目标是应用新材料和表面镀层,通过改进摩擦系统和液体的交互作用以改善环境可承受性。
通过计算排量机构的噪声研究降低噪声的结构性措施。
不断扩充CAD软件,例如效率计算,使预测运行参数得以可能。
研究重点:元件开发方面:- 效率测试;- 通过试验进一步改善排量机构的滑动接触;- 表面镀层对元件特性的影响;- 构造一个用于水液压的传动器;- 为工件夹紧系统开发微型液压元件。
噪声和脉动方面:- 空气噪声测量;- 传动振动测量和计算;- 模型分析;- 通过改进结构降低固体噪声;- 通过改进控制器降低流体噪声。
CAD方面:- 开发泵和马达用的布局软件;- 控制过程仿真;- 排量机构中液压量、机械学和摩擦学的计算。
当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 降低噪声和脉动;- 液压排量机构对环境可承受的基础系统适应;- 排量机构仿真;- 通过模型分析降低液压排量机构的噪声。
(Mechatronic)””研究组研究开发优化流体技术的阀、阀推动器和传感阀技术和机电子(Mechatronic)“阀技术和机电子(Mechatronic)器。
这里的机电子系统指的是其中机械、电子、包括信息技术的元件达到高度集成化的系统。
在开发机电子系统时要考虑机械结构、传感器和阀推动器及数字信息过程的最佳组配。
从总体上来说,流体技术元件是当前最常见的机电子系统,特别是比例阀和伺服阀,其中机械元件、阀推动器、传感器和电子调节器集合在一起,成为标准技术已有多年,现在由于要求提高和出现新型阀推动器,例如压电陶瓷,成为极富挑战性的机电子系统。
阀技术方面进一步开发的主要目标为构造高动态的阀推动器和传感器,及其在流体技术系统的应用。
同时伴随的还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任务,例如降低阀的驱动功率,减少噪声,避免泄漏等。
研究重点:阀技术方面:- 改善开关阀和调节阀的静态和动态传递特性;- 降低阀的驱动功率;- 开发高动态比例阀和伺服阀。
流体力学方面:- 以补偿液动力和降低压力损失为目标的阀内部三维流线仿真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 ,液动力从-25N(关闭向)改善为5N(开启向);- 阀流动关键区域的测量:液动力、流量-行程曲线;- 为降低管道和接头的压力损失的流线CFD;- 把气蚀模型结合入仿真软件,以改善仿真结果。
传感器和推动器方面:- 开发和试验新型阀推动器,例如压电陶瓷驱动和浸入型线圈驱动;- 开发新型传感器,例如涡流-行程传感器。
当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 使用压电陶瓷的高动态(高于300Hz)液压阀推动器;- 自治加工单元用高灵活度的自驱动液压夹紧系统;- 流体传动系统的流线仿真CFD;- 总线驱动的防爆开关阀。
系统和控制技术””研究组研究流体传动的系统特性。
流技所在建立流体技术元件的数学“系统和控制技术模型和非线性仿真方面的深厚经验为开发新型回路方案及系统优化奠定了基础。
这不仅包括动态特性的研究,也包括了能耗的分析。
在开发和实现现代调节控制方案时液压系统的结合也应日益简化。
现在的任务是在过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出能自动试车和可靠调节的策略,使普通用户也能够轻易地发挥流体传动系统的全功率。
通过状况监控支持维修,避免意外停车和降低能源消耗,以减少流体传动系统的试车与运行开支。
研究重点:流体技术系统仿真方面:- 非线性仿真;- 仿真模型的建立;- 流体技术系统的试验和分析。
总线系统方面:- 液压阀、气动阀和传动系统的总线连接;- 用于流体技术的设备方案;- 分散控制方案。
节能策略方面:- 开发新的回路方案;- 液压传动的系统优化和周期优化。
状况监控方面:- 过程阀的出错监视;- 液压元件的远程诊断。
调节质量方面:- 调节策略对系统的适配;- 可靠的自适应策略。
当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 用于智能液压轴的状况监控(通过监测压力、位移与调节信号来推测摩擦、效率损失和泄漏);- 使用电滞液的高动态伺服驱动器(工作压力40 bar,推力400N,响应频率>1 kHz)。
最近结束的项目:- 微控制功率(<0.5W)的气动调节阀(切换时间<2ms);- 应用压电陶瓷补偿的高承载刚性的伺服液压传动。
气动研究组的工作范围包括气动元件的试验和开发。
通过部件微型化和降低阀的先导控气动制的功率推动气动元件不断小型化的趋势。
由于常规制造工艺在这里已达到极限,将注重应用及试验微机械部件。
把气动伺服阀的应用可能性扩展到自动化技术的其他应用中去。
通过使用开关阀及缩小传动器,开发高灵活度的抓手和机械手。
研究组的另一方面工作是进一步发展软件,以仿真工具技术和机动车中的开关和比例元件及气动系统。
在气动系统的开发中将更多地应用流线仿真CFD,发展现有的仿真程序和试验用有限元算法,例如布置密封。
研究重点: 开发和改进气动元件方面:- 阀控制器的小型化;- 降低阀控制能量;- 应用微型机械;- 气动元件小型化;- 新型比例阀。
气动系统仿真方面:- 气动元件建模;- 流线仿真CFD;- 扩充元件库。
新的应用领域方面:- 自动化技术;- 抓取技术;- 行走机械;- 伺服气动。
当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 基于硅片技术,小于7mm的微气动阀;- 灵活抓取系统;- 伺服气动手(四个手指,11个自由度);- 气动阀的密封;- 为增加气动阀磁铁动特性的非静态计算。
在流技所,所有的理论研究、仿真、模型化都必须与实际测试结果对比。
在当天晚上的派对上,博士生们演唱了自编的祝寿歌,第一句是:“科研是自由的,只是不要欺骗”,这不啻是意味深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