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蜡封法)试验记录

合集下载

AC-10沥青压实度(封蜡法)

AC-10沥青压实度(封蜡法)
沥青路面压实度试验(蜡封法)(施工)
工程名称: 监理单位 检测地点 现场描述 检测部位

马峰公路复线连接线袁庄桥改造工程
邯郸市路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K0+223.58-K0+243.58 平整、密实、无离析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成安通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合同号: 试验依据 仪器设备 环境条件 现场记录 试验日期
551.3 530.3 564.3 575.3 548.3 586.3 322.2 302.7 319.7 2.351 2.355 2.337
沥青混 合料标 压实度 备注 准密度 (%) 3 (g/cm )
2.386 2.386 2.386 98.4 98.6 97.5

表面层 48.9 表面层 48.6 表面层 48.8
0.87
JTG E60-2008(T0924-2008)
钻芯机、浸水天平、吊篮 室内
施工单位

水密度(g/cm3) 取样位置
0.998
石蜡相对密度
压实度设计值(%)
96
保证率(%) 90
省 试件
编号
1 2
层位 桩号 K0+223.58 K0+233.58 K0+243.58 横距
左 右 左
试件在 蜡封试 蜡封试 试件 试件 空气中 件空气 件水中 密度 厚度 质量 中质量 质量 (mm) (g/cm3) (g) (g) (g)

3



测点 制 数
4
平均值(%)
98.2
标准差S(%)
0.49
变异系数Cv(%)
0.51
压实度代表值(%)
98.6

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毛体积密度试验方法的比较

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毛体积密度试验方法的比较

148中外公路第27卷第2期2OO7年4月文章编号:1671—2579(2007)02一0148一03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毛体积密度试验方法的比较杨瑞华1。

许志鸿1。

胡尚军1。

王铭2(1.同济大学,上海市200092;2.连云港市高速公路指挥部)摘要: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的毛体积密度测定方法一直在道路工作者中存在争议。

该文首先剖析了表千法和钻件蜡封法的试验方法及原理,之后针对SAC矿料级配进行了大量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钻件蜡封法比表干法更准确。

对于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钻件蜡封法的测试结果比表干法的大,且随着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的增加,两种结果的差异性越大。

对于最大公称粒径<25mm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用表干法已足够能满足精度要求,对于最大公称粒径≥25mm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用钻件蜡封法可能更为合适。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f测定方法l表干法;钻件蜡封法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的毛体积密度是沥青混合料的测试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配合比设计和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决定着混合料设计的油石比以及施工质量l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毛体积密度测监测的压实度。

因此正确区分和选择毛体积密度的试定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长期以来,毛体积密度测定方法的一些具体环节一直存在争议。

本研究的我国现行规范对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的密度测定目的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试验,并结合新方法有表干法、水中重法、蜡封法和体积法。

其中体积*瞵※{*豢_j{∈豢鬻*啡带{;∈豢嵌豢_j:∈_j}∈鬻鬻并黼_}}}鬻鬻鬻鬻蒜睾鬻岽※黼*瞵豢鬻莱鬻_}}}蠢豢鬻*瞵豢寮繁泰豢舞豢等莱杂*瞵崇矗鬻景枭鬻黼素_j;∈豢*∈*啡*瞵豢杀毋瞵鬻_j}∈斋÷*岽{;∈曾H}∈寨靠豢崇*瞵岽蠢枭鬻*瞵蕾啡*}※理论密度。

5结论(1)采用浸渍法计算的混合料的最大理论密度与实测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非常接近,该法试验简单,便于操作,可在施工中采用。

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摘要: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有3种,虽能满足现场检测,但他们各有缺点,影响路面的质量,建议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应以无损检测为主,尽量减少钻芯取样检测。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检测前言我国高速公路由于沥青路面全部采用半刚性路面,它行车舒适性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大部分高速公路路面采用沥青路面。

但好多路面未达到设计寿命已损坏,路面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较普通,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当然这主要原因之一是超限超载,但在建设期围绕如何提高路面质量、克服早期损坏现象,如何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及路面的使用寿命,从技术和路面使用材料各个方面进行研究还不够,不当的检测方法也是其原因之一。

在这个大规模建设期之初,我们应当提倡一个思想,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应以无损检测为主,尽量减少钻芯取样检测。

一、公路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的方法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规定,检测方法共3种:1、钻芯取样法以施工规范规定的方法,测定芯样的毛体积密度与标准密度之比值,结果可以用作评定或仲裁。

2、核子密度仪法核子密度仪是检测压实度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核子仪用于施工现场快速地检测建筑材料的湿密度(总密度)和含水量(湿度)。

3、无核密度仪法可用于施T现场快速测定,但测定结果不宜用于评定验收或仲裁。

二、钻芯取样法的缺点1、取样数量多,破坏沥青路面的整体板体结构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80/1-2004)规定为双车道公路每一检查段内的检查频率,多车道公路的路面各结构层均须按其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增加检查数量。

若是8车道,则每1 km共20点,再加上监理抽检、政府监督部门抽检,数量会更多,每个孔洞就是一个薄弱点。

2、影响路面平整度《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规定:对钻孔或被切割的路面坑洞,应采用同类型材料填补、压实。

沥青路面验收标准

沥青路面验收标准

精心整理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
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

2
度)。

233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
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检报告。

2压实度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灌水法、蜡封法。

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每车道、每20m,测1点。

4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5~+15mm。

1沥青、乳化沥青的品种、指标、规格应符合设计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检验报告。

一般项目
2集料应压实平整,沥青应洒布均匀、无露白,嵌缝料应撒铺、扫墁均匀,不应有重叠现象。

3沥青表面处治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4.2的规定。

表9.4.2沥青表面处治允许偏差。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SYB33 JTG E20-2011)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SYB33 JTG E20-2011)

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取样日期合 同 段
监理单位试验日期
单位工程检验单位
分部工程工程部位分项工程桩号范围样品编号样品来源使用部位样品名称沥青类型试验机类型试件制作方法试验温度

试验轮接地压强
(MPa)
试件密度
(g/cm³)
空隙率(%)
试件编号
车辙变形时间t1(min)对应于时间t1车辙变形量d1(mm)车辙变形时间t2(min)对应于时间t2车辙变形量d2 (mm)试验轮往返碾压速度(次/min)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次/mm)
平均动稳定度(次/mm)
动稳定度取值(次/mm)
自检意见
监理意见
原始
记录
本表号
册号页码
序号
SYB33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
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页码 共 页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
复核:
试验室主任:
试验监理工程师:。

沥青路面验收标准

沥青路面验收标准

主控项目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试验室标准密度)。

2)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mm。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3)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3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

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注:1 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2 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3 底基层表面、下面层应按设计规定用量洒泼透层油、粘层油;4 中面层、底面层仅进行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的检测;5 改性(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此表进行检验;6 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

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道路中线,过检查井盖中心的直线做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用十字线。

检验标准9.4.1 沥青贯入式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沥青、乳化沥青、集料、嵌缝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及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检报告。

2压实度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灌水法、蜡封法。

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每车道、每20m,测1点。

4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5~+15mm。

沥青混合料抗拉强度、泊松比检测原始记录

沥青混合料抗拉强度、泊松比检测原始记录
***有限公司
记录编号: 沥青混合料种类 沥青种类 试件直径
混合料拌合/压实温度 劈裂试验加载速率
主要设备名称及编号
沥青混合料劈裂抗拉强度、泊松比检测原始记录
Φ150 Φ100


mm/min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采用规范泊松比 混合料成型方法 检测依据
检测开始时间 检测结束时间
试验温度 击实次数
检测结果
值A
单个值
平均值
泊松比μ
单个 平均 值值
试验:
页码:第1页 共1页
试件直径(mm)
序号
单次值
平均 值
1 2 3 4 5 (mm) 单次值
平均 值
劈裂 试验 最大 荷载 PT(N)
试件垂直变形与水平变形比值A=YT/XY
劈裂抗拉强度RT(MPa)
试件垂直变形 YT(dmm)
试件水平变形 XT(dmm)
试件垂直变形 与水平变形比

沥青混合料试验

沥青混合料试验

沥青混合料试验5.1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5.1.1 试验目的与适用范围(1)本方法适用于标准击实法或大型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以供试验室进行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使用。

(2)标准击实法适用于马歇尔试验、间接抗拉试验(劈裂法)等所使用的φ101.6 mm×63.5 mm圆柱体试件的成型。

大型击实法适用于φ152.4 mm×95.3 mm 的大型圆柱体试件的成型。

(3)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时的矿料规格及试件数量应符合如下规定:①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26.5 mm时,采用标准击实法。

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少于4个。

②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26.5 mm,但不大于31.5 mm时,宜采用大型击实法。

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少于6个。

5.1.2 试验设备(1)标准击实仪:由击实锤、φ98.5 mm平圆形压实头及带手柄的导向棒组成。

用人工或机械将压实锤举起,从(457.2±1.5)mm的高度沿导向棒自由落下击实,标准击实锤质量(4 536±9)g。

(2)大型击实仪:由击实锤、φ149.5 mm平圆形压实头及带手柄的导向棒(直径15.9 mm)组成。

用机械将压实锤举起,从(457.2±2.5)mm的高度沿导向棒自由落下击实,大型击实锤质量(10 210±10)g。

自动击实仪是将标准击实锤及标准击实台安装为一体,并用电力驱动使击实锤连续击实试件且可自动计数的设备,击实速度为(60±5)次/min。

(3)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能保证拌和温度并充分拌和均匀,可控制拌和时间,容量不小于10 L。

搅拌叶自转速度70~80 r/min,公转速度40~50 r/min。

(4)脱模器:电动或手动,可无破损地推出圆柱体试件,备有标准圆柱体试件及大型圆柱体试件尺寸的推出环。

(5)试模:由高碳钢或工具钢制成,每组包括内径(101.6±0.2)mm,高87 mm的圆柱形金属筒、底座(直径约120.6 mm)和套筒(内径101.6 mm,高70 mm)各1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