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阅读答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含答案解析)-推荐word版 (3页)
2019年部分地市中考语文卷【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9年部分地市中考语文卷【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1、2019年广东省中学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坚定是生命的黄金韩青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
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②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
《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在大梅山长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开始了传法生涯。
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
”学僧说:“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
”他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
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
”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
”意思是说,法常已经真正悟道了。
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成长、声誉,否则,他就会沦落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
《容斋随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
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认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
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
可见,对没有把提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
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已。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
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能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领满。
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
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及答案解析

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根据给定材料,概括总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15分)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50字。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要求考生对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概括。
关于工程质量问题的讲述主要包含在材料2中,这段材料主要以桥梁和保障房建设为例说明当前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
所以在作答时对这种材料进行详细阅读把握即可。
先来看胶州湾大桥问题的原因:“因为要赶着竣工,所以来不及把这些工作都做完”。
这说明工程存在风险的因素是赶工程进度。
再来看京沪高铁南京站地砖敲碎重新铺设的情况:因要赶在“七一”钱通车,其北广场原先铺设的地砖为“临时设施”。
这部分材料说明工程存在问题也是赶工程进度。
再来看杭州钱江三桥的问题:专家认为这些裂缝主要是修桥时灌浆不合格造成的,工程最后确定为“合格”,之后维修不断;仅2011年1月1日至7月15日,上桥的车辆中超过30吨的货车就有17953辆;我的车核载34吨,这次装的货有100吨左右。
这部分材料说明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因素: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合格现象,验收存在不严格的情况;另外,该桥的过度使用也是造成工程过早出现问题的原因。
最后来看一下保障房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水泥和钢筋使用的不合格。
总结以上要点,主要有几点:一是赶工程进度;二是工程用料不合格;三是工程验收不严格;四是工程使用过度。
另外,通过保障房建设大量开工而不重视质量问题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出是追求政绩的因素;出现大量工程质量问题还有一个根源问题就是人为因素——忽视工程质量问题。
【参考答案】当前我国在工程质量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其根本原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材料不合格,这是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是大部分问题工程都存在赶进度的情况,导致工程建设重速度而忽视质量。
三是工程验收不严格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及答案解析

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精选最新版2019年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测试版题(含答案)

大学期末思修考试2019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
”这说明()BCDA.社会实践是科学知道产生的源泉B.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C.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D.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注意防止出现()A、民族自尊感B、民族自信心C、狭隘民族主义D、民族虚无主义3.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是()CDA.尊重和保障人权 B.以人为本C.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并重 D.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这种共同理想包括的内容有(ABCDE)。
A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职业理想B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生活理想C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道德理想D现代化建设、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社会理想E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的政治理想二、单选题5.梁启超先生在哪篇文章中写道“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外事”?()A、《论正统》B、《论学会》C、《劝学篇》D、《少年中国说》6.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这指的是道德的()(标准答案:B)A. 认识功能B. 调节功能C. 沟通功能D. 教育功能7.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标准答案:对)8.获得真理性认识并不等于确立了科学信念。
要使真理性认识深入人心,成为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 (标准答案:B)A. 大胆畅想美好未来B.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C. 不断提升人生境界D. 努力保持心理平衡9.道德评价的标准是()(标准答案:A)A. 善与恶B. 我与你C. 情与法D. 知与行10.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
下列选项中,违背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标准答案:D)A. 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B. 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C. 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 一方强迫或诱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11.“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024年宁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宁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目标是打造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海洋环境。
要实现海洋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各国必须摒弃传统的大国争霸思路,充分照顾彼此的安全关切和合理利益,联合起来打击海盗、人口走私、贩毒等海上犯罪行为,在涉及海洋权益争端时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短期内无法协商的问题可以考虑搁置争议。
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愿景意味着,我们要坚持开放的自由贸易体系,同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发挥海洋作为国际贸易大通道的积极作用,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
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各国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各国都希望开发利用更多的海洋资源。
如何才能在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又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海洋发展的“四个转变”:“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
这为海洋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
具体到全球、地区和双边层面,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应该着眼于不同的路径,这样才更具有可行性。
在全球层面,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主要着眼于涉海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各国应致力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稳定有效的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体系。
阅读答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含答案解析)完整篇.doc

阅读答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含答案解析)-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
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
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
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 μm,平均直径为1-2 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
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2019高三语文寒假每日一题_第16题含解析20190219234

高三语文寒假每日一题——第16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箕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
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美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
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社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
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
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舜,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
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
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
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規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阅读答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含
答案解析)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
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
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
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
体微带红、黄色。
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
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
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
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
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
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
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因此,霾和轻雾
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
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
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
μm,平均直径为1-2 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
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在逆
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
对流运动受阻导致
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
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
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这些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是雾霾有害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
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
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
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
雾霾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
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还会造成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摘编自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
1.下列对于“雾霾”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即为霾或灰霾。
B.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C.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D.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而形成的雾霾天气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B.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C.在逆温层中,较冷而重的空气位于较暖而轻的空气下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对空气的对流运动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D.雾霾天气不仅会导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若造成视程障碍,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增多,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所难免。
B.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较小,小于60%;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大于90%。
霾和轻雾的混合物会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
C.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因此,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D.人们在雾霾天气长期吸入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心情也会变得灰暗压抑,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
1.A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B项只是解释“雾霾天气”目前的存在现状;C项对于“霾”形成的条件列举的不够充分;D 项强调“雾霾天气”造成的危害,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释“雾霾”这一概念。
2.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有误,与原文不符;B项“大多是在湿度为……”原文表述为“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D项“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过于武断,原文表述为“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3.D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D项中,“心情也会变得灰暗压抑”与前面的内容不具备递进关系,“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文中并无此信息,属于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