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

合集下载

空腹血糖正常值

空腹血糖正常值

空腹血糖正常值
一、空腹血糖正常值二、高血糖有哪些症状三、如何治疗高血糖
空腹血糖正常值1、空腹血糖正常值
1.1、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

1.2、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1.3、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1.4、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

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2、餐后血糖正常值
2.1、餐后1小时:血糖 6.7-9.4毫摩/升。

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2.2、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2.3、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3、高血糖的危害
短时间、一次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

比如在应激状态下或情绪激动、高度紧张时,可出现短暂的高血糖;一次进食大量的糖类,也可出现短暂高血糖;随后,血糖水平逐渐恢复正常。

然而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如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心。

空腹血糖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诊断标准文章目录*一、空腹血糖诊断标准*二、喝水会影响血糖测量吗*三、空腹血糖波动的原因空腹血糖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诊断标准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考虑糖尿病;建议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

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

如血糖低于2.8mmol/L,临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

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又小于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

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考虑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试)。

(排除应激状态外,如感染、外伤)。

这时就要正规治疗。

2、空腹血糖的常见情况药量不足:特点是睡前血糖高于空腹或和空腹血糖相差无几。

原因是晚间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不足或进食过多;黎明现象:正常人在夜间12:00以后,生长激素和皮质醇的生成增加,该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由于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产生的生长激素多少不同,故黎明现象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

可在夜间12:00和早7:00各测1次血糖,早7:00血糖高于夜间12:00达1.0mmol/L以上者可诊断;苏木杰反应:常发生在夜间,是由于用胰岛素过量后引起低血糖,机体为了调整血糖,便产生了大量升糖激素,使血糖升高。

特点是凌晨3:00左右血糖低于3.9mmol/L。

3、孕妇空腹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孕妇餐后1小时: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孕妇餐后2小时:餐后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喝水会影响血糖测量吗其实,喝水对血糖没多大影响。

空腹血糖名词解释

空腹血糖名词解释

空腹血糖名词解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是指人体在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未进食的情况下测定的血糖水平。

血糖是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指标,它是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调控下维持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平衡。

FBG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过程中。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而导致血糖升高的疾病。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空腹血糖浓度应在3.9-6.1mmol/L之间。

根据FBG结果,可以将糖尿病分为:1. 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指空腹血糖浓度在6.1-6.9mmol/L之间,这是糖尿病前期状态,患者存在较高的患糖尿病的风险。

2. 空腹血糖正常(Normal fasting glucose,NFG):指空腹血糖浓度在3.9-6.0mmol/L之间,属于正常范围。

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测量血糖。

3. 空腹血糖升高(Fasting hyperglycemia):指空腹血糖浓度超过6.9mmol/L,这是糖尿病的一个主要诊断指标,说明患者已经发生了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还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眼病等。

因此,对糖尿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测定空腹血糖,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以延缓糖尿病的进展。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FBG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标准之一。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血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等方法来进行糖尿病的诊断。

FBG也可以用于监测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调整治疗方案。

在测定空腹血糖时,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患者通常需要经过至少8小时的禁食期。

此外,还需要注意减少体力活动和避免饮酒等干扰因素,以避免结果受到影响。

正常空腹血糖范围

正常空腹血糖范围

正常空腹血糖范围血糖是血液中最重要的溶质之一,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能量供给物质。

正常空腹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保持在适宜范围内,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定义,正常空腹血糖范围是指静止状态(就是不进食)至少8小时,随后被采集的血液中的血糖值,在如下的范围内。

1.正常空腹血糖范围:3.9-6.1 mmol/L70-110 mg/dL)2.轻微空腹血糖:6.1-6.9 mmol/L110-125 mg/dL)3.糖尿病前期血糖:7.0-11.1 mmol/L126-200 mg/dL)4.糖尿病后期血糖:11.1 mmol/L以上(200 mg/dL以上)5.儿童及青少年正常空腹血糖:3.7-5.5 mmol/L(70-100 mg/dL)正常的空腹血糖不但可以反映血液中血糖的量,同时也可以反映体内肝脏把葡萄糖转变成血糖的能力。

如果不能正常转化,会持续升高,从而可能出现糖尿病。

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如果控制不好,还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引发糖尿病等疾病。

所以,保持正常空腹血糖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血糖水平外,要想保持血糖正常,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第一,饮食控制,应根据自身情况,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适当控制葡萄糖和油脂摄入量,尽量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只吃垃圾食品,必要时可以用药物预防和控制血糖,以保持血糖正常。

第二,适当运动,有针对性的运动可以帮助人们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

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耗散,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第三,不熬夜,熬夜会影响人体节律,使人精神不振,从而影响体内葡萄糖水平的正常调节。

第四,心理情绪调节,紧张情绪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所以注意情绪的调节,能够帮助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正常空腹血糖范围是指血糖水平在3.9-6.1mmol/L (70-110 mg/dL)之间,健康人士们要注意以上针对血糖水平的调节,以预防糖尿病发生。

空腹血糖受损是什么意思

空腹血糖受损是什么意思

空腹血糖受损是什么意思在我们关注身体健康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空腹血糖受损”这个术语。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清楚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让您对空腹血糖受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首先,咱们得明白血糖是咋回事。

血糖啊,简单说就是血液里的葡萄糖。

葡萄糖可是身体的重要“能量源”,就像汽车里的汽油一样,为我们的身体各个器官和细胞提供动力,让我们能正常活动、思考和生活。

那什么叫空腹呢?空腹一般指至少 8 小时没有进食热量后的状态。

比如说,您前一天晚上 7 点吃了晚饭,第二天早上不吃早饭,一直到上午 11 点去测血糖,这中间的时间就算是空腹状态。

当我们处于空腹状态去检测血糖,如果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但又还没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空腹血糖受损。

那正常的空腹血糖值应该是多少呢?一般来说,正常的空腹血糖值在 39 61mmol/L 之间。

而空腹血糖受损的范围通常是 61 70mmol/L 。

可能有人要问了,为啥会出现空腹血糖受损这种情况呢?原因有不少。

比如说,不良的生活方式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很多人的饮食不太健康,大鱼大肉、高糖高脂的食物吃得多,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吃得少。

而且,运动也不足,天天不是坐着就是躺着,身体的能量消耗不够。

另外,长期的精神压力大、睡眠不好也可能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导致血糖调节出现问题。

还有遗传因素也不能忽视。

如果您的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您出现空腹血糖受损甚至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就可能会比别人高一些。

年龄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会逐渐下降,包括调节血糖的能力。

那空腹血糖受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危害呢?虽然它还没发展成糖尿病,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长期的空腹血糖受损可能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得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等。

而且,它还可能对肾脏、眼睛等器官造成损害。

既然空腹血糖受损有这么多潜在的危害,那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改善呢?首先,改变生活方式是关键。

测量空腹血糖什么时候最准确您知道吗?

测量空腹血糖什么时候最准确您知道吗?

测量空腹血糖什么时候最准确,您知道吗?常有糖友反映,医院测得空腹血糖要比家里高一些,比如在家中测定的都是六点几毫摩尔每升,但是一到医院测就到了七点几甚至八毫摩尔每升。

怎么会这样呢?导致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和测定空腹血糖的时间有关。

什么是真正的空腹血糖一些糖友对空腹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认为早餐、午餐、晚饭前测得的血糖都是空腹血糖,而实际上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测定的血糖值,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当然,午餐前和晚餐前测的空腹血糖,即使肚子觉得很饿,也不能算是空腹血糖哦!这只能算是餐前(随机)血糖了。

空腹的时间,暗藏玄机空腹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如果您在测空腹血糖的前一天晚上吃了宵夜,距离测血糖时间小于8小时,那么测出来的血糖值是不准的。

当然空腹的时间也有上限,一般要求空腹血糖要在早上10点之前测量,如果空腹时间过长,造成“超空腹”状态,机体为了避免低血糖发生,会促进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

糖友如果在家测空腹血糖,一定要计算好空腹时间,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在睡前加餐,一般加餐时间选在晚上10点,那么您早上测量空腹血糖一定要在早上6点以后,保证空腹时间达到8小时以上,这样测出来的空腹血糖才是准确的。

所以为了避免检测时间对血糖的影响,我们就规定早晨6点到8点测定的血糖才算是真正的空腹血糖。

如果糖友要去医院测血糖,测量时间最好在早上10点之前,否则血糖值就有可能会不准确。

空腹血糖的意义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情况很多人知道要测空腹血糖,但究竟为何要测空腹血糖却搞不清楚。

其实空腹血糖可以间接反映在没有应激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机体自身的胰岛素分泌水平,也就是人体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情况,一些病程较长的患者容易出现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

反映黎明现象反映黎明现象由于人体内升糖激素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等,在凌晨开始有规律地分泌增加,机体在为迎接新的一天的工作生活做准备,而糖尿病患者糖调节能力降低出现晨起血糖升高。

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受损(IFG)是指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IFG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种表现,也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对于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标准,医学界和临床实践中有一定的共识和规范。

首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水平在6.1mmol/L(110mg/dL)至7.0mmol/L(126mg/dL)之间。

这一范围内的患者被诊断为IFG,即空腹血糖受损。

其次,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标准,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标准也是空腹血糖水平在6.1mmol/L(110mg/dL)至7.0mmol/L(126mg/dL)之间。

这一范围内的患者同样被诊断为IFG。

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标准是基于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得出的,经过多次验证和修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IFG的准确诊断,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的糖尿病前期状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延缓疾病的进展,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总之,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对IFG进行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疾病风险。

空腹血糖标准2024

空腹血糖标准2024

空腹血糖标准2024你说这空腹血糖啊,就像身体里的一个小信号兵。

正常情况下呢,在2024年,这个空腹血糖的标准大概是这样的。

一般来说,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啊,就像是一个小范围的舒适区。

正常空腹血糖值在3.9 - 6.1mmol/L之间。

这个范围就像是一个小城堡的城墙,只要血糖在这个城墙里面,咱身体的小世界就还算安宁。

要是你的空腹血糖低于3.9mmol/L呢,这就有点像城堡里的小兵不够力气干活啦,可能是低血糖。

低血糖的时候啊,人就会感觉头晕乎乎的,就像脑袋里在开旋转木马,还可能心慌慌的,就像有只小兔子在心里乱蹦。

这时候就得赶紧吃点甜的东西,把血糖这个小士兵的力量给补回来。

可要是空腹血糖超过了6.1mmol/L,这就有点小麻烦啦,可能是身体里对血糖的调节出了点小岔子。

如果在7.0mmol/L及以上呢,那可能就得警惕是不是糖尿病这个小怪兽悄悄来了。

糖尿病可不好惹啊,它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鬼,会让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不得安宁。

会让眼睛看东西模模糊糊的,像隔了一层雾;还会让脚麻酥酥的,就像有好多小蚂蚁在爬。

咱平时可得多注意这个空腹血糖。

就像照顾小宠物一样照顾自己的身体。

要少吃那些特别甜的蛋糕啊、饮料啊,那些东西就像小恶魔,会让血糖一下子飙升。

多吃点蔬菜水果,像黄瓜、西红柿,它们就像是身体的小卫士,能帮助我们把血糖维持在正常的范围。

而且啊,运动也很重要。

不要老是躺着或者坐着,像个懒虫一样。

出去跑跑步啊,跳跳绳啊,就像给身体这个小机器加加油,让它能更好地调节血糖这个小零件。

咱得把自己的身体当宝贝一样对待。

时刻关注着空腹血糖这个小信号,要是发现有点不对劲,就赶紧去医院找医生这个大救星。

医生就像魔法大师,能帮我们找出问题,把身体调理得棒棒的。

这样我们就能继续开开心心地享受生活啦,毕竟身体好才能吃嘛嘛香,玩啥都带劲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腹血糖高?可能这两大现象在作怪糖护士Dnurse2018-07-04 14:28:09
空腹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空腹血糖达标是全天血糖控制的一个良好开端。

而对于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的预期目标是4.4~7.0mmol/L。

对于特殊情况人群来说,如合并多种并存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的空腹血糖可以适当放宽一些,控制在5.0-8.3 mmol/L;妊娠糖尿病的孕妇,空腹血糖控制较严格,应控制在≤5.3mmol/L。

【想了解更多血糖控制目标点击阅读:90%的糖友都搞不清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是多少】
若出现空腹血糖高,会让糖友特别揪心,自认为空腹血糖高了就继续加点药量把它控制下来,而第二天自查,发现空腹血糖非但没降,反而比上次还要高。

糖友自认为是药物用量不足,就又增加了,谁知直到出现低血糖难受,被家人送进医院才得知真相。

几乎所有糖友都曾有过空腹血糖高的情况发生,导致空腹血糖升高,可能是这两大现象在作怪,大家千万别大意!
怪现象之“苏木杰现象”
「苏木杰现象」是指由于降糖药用量过大或过度饥饿而引起的短暂低血糖,随后又出现血糖反跳性增高的现象。

简单地说,就是“低后高”现象。

这种反应实际上是人体对血糖平衡的一种自我调节,当人体出现低血糖后以,机体内的升糖激素
(如肾上腺素、胰高糖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促进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以帮助机体纠正低血糖,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反应才使体内血糖不至于过低而发生危险。

不过,正常人胰岛素B细胞功能正常,当血糖上升时,胰岛素分泌亦随之增多,使血糖依然维持在正常水平。

而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其血糖则明显升高。

怪现象之: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间无低血糖发生,但由于人体内很多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其分泌高峰一般出现在上午3-8时,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这一现象最初是在1981年由国外学者Schmidt提出的。

黎明现象表现为凌晨3点高血糖和早餐前高血糖,简单地说,也就是“高后高“的现象。

它主要与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拮抗激素(即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以及胰岛素抗体产生有关。

在以上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血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而出现高血糖。

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主要见于1型糖尿病和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也可见于2型糖尿病接受或未接受胰岛素治疗者。

这两种现象在表现上都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

比如,“黎明现象”发生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典型的临床症状,常常是由于早餐前出现高空腹血糖和3餐后高血糖难以控制而引起注意。

因此自测血糖,尤其是对凌晨3时血糖和晨起时空腹血糖的监测,是及时发现”黎明现象“并制定处理对策的关键所在。

如何鉴别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
尽管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在临床上都表现为早晨空腹血糖升高,但两者病因不同、处理迥异,须仔细鉴别,可采取半夜多次测定血糖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患者可从夜间0点开始,每隔2小时测一次血糖,直至第2天早晨。

如果夜间未曾有低血糖发生,血糖在凌晨后逐渐升高,则为黎明现象;如果在黎明前后曾发生过低血糖(小于3.3mmol/L),同时早餐前血糖大于8.0mmol/L 则为苏木杰现象。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少糖友平时只查空腹血糖,并以此作为了解病情和调整药量的依据,这是不正确的。

若晨起时经常感觉有头痛、恶心等症状,或夜间出现低血糖相关的症状:如心慌、胸闷、多汗、惊醒、饥饿、烦燥、频繁出现噩梦等症状;体质消瘦,糖类摄入又过少;尿常规检查,尿糖和尿酮体波动幅度大;胰岛素用量加大后,早餐前高血糖反而得不到控制;尿糖消失后,仍然存在尿酮体或尿酮体先于尿糖出现。

对有上述表现的糖友,应监测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3点的血糖,以及时发现苏木杰现象并制定处理对策。

同为高血糖,处理却不同
由于引起苏木杰现象和黎明现象的原因不同,对出现黎明现象的患者,应加大降糖药(包括胰岛素)的剂量,且要使其作用能够维持到第2天早上。

对出现苏木杰现象的患者,则应减少晚餐前(或睡前)降糖药(包括胰岛素)的用量,并注意睡前适当加餐,以防止夜间低血糖。

因此,建议糖友不要一看见空腹血糖高,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增加降糖药(包括胰岛素)的用量,应先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搞清楚导致空腹血糖升高的确切原因,再决定降糖药(包括胰岛素)到底该增还是该减。

最后总结:
1.苏木杰现象包括任何时候的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并不局限于夜间低血糖后引起的清晨反跳性空腹高血糖。

2.当糖友使用降糖药用量越大、血糖反而越高的现象,尤其是同时合并低血糖症状(如心慌、出汗、头晕、恶心等)时,要高度怀疑苏木杰反应。

3.注意全天候监测血糖。

不少糖友平时只查空腹血糖,这并不能全面反映全天的血糖控制情况,而且还会漏掉低血糖。

4.选择正确测空腹血糖的时间点,最好选择在清晨6:00~8:00,测之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这样能够较大程度地排除一些影响因素,反映真实血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