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正常值及异常的处理

合集下载

血糖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血糖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血糖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血糖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正常人空腹血糖一般是3.9-6.0mmol/L,餐后血糖一般是在7.8mmol/l以下。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因此血糖数值也不相同,一般在3.9~6.0mmol/L之间就是比较正常的,对个人身体基本上不会有影响,如果血糖升高可能是出现了高血糖,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会导致糖尿病出现。

因此需要积极控制个人血糖,最好不要经常刺激身体,导致各种并发症产生。

如果血糖值偏高,需要适当进行饮食调理,保持低糖饮食,最好不要一次性摄入过多。

如果是出现了糖尿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药物治疗。

血糖高了会有什么症状血糖高了会有口渴、多尿、恶心、厌食、尿糖试验阳性等症状。

1.口渴:如果患者平时喜欢吃甜食,或有久坐少运动等不良习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高血糖至渗透性利尿,当体内水分减少时,就会产生极度口渴的症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2.多尿:高血糖患者不仅排尿次数多,而且尿量也多。

尿液中会有泡沫。

3.恶心:当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酮体,导致腹痛、消化不良、恶心等症状。

4.厌食:当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糖不能被人体吸收,就会产生酮体,导致食欲下降、厌食、精神不振。

5.尿糖试验阳性:经检测,尿糖试验阳性,是血糖的重要症状。

若经检测确定患者血糖偏高,可遵医嘱给予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等降糖药物治疗,如果不能减少,也可以注射胰岛素。

血糖对身体有哪些影响血糖是指机体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血糖的变化主要包括血糖正常、血糖降低、血糖升高三种情况,血糖正常时可以为机体补充能量,血糖降低、血糖升高时,会影响机体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1、血糖正常:机体正常的血糖可以为大脑补充能量,促进组织细胞活动,调节内分泌,使身体处于平衡状态;2、血糖降低:机体能量的主要****为葡萄糖,若机体血糖较低,能源缺乏,不能维持正常的身体需要,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头晕、头痛、手抖、四肢乏力等表现,若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脑损伤,出现低血糖昏迷,甚至出现生命危险;3、血糖升高:若机体短期血糖升高,可能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脑部供血,出现头晕、乏力等表现,若机体血糖升高,没有积极治疗,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诱发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表现,危害患者身体健康。

glu的正常值

glu的正常值

Glu的正常值一、血糖的正常值范围血糖,通常以“Glu”表示,是人体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正常的血糖值范围通常在空腹时为70-110mg/dl(或3.9-6.1mmol/L),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应不超过140mg/dl(或7.8mmol/L)。

然而,这些正常值可能因个体差异、年龄、性别、种族和身体状况而有所不同。

二、影响血糖水平的因素1.饮食: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后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

高糖饮食会导致血糖升高,而低糖饮食则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2.运动:运动能够消耗葡萄糖,降低血糖水平。

长期规律的运动可以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一步调节血糖。

3.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两种关键的激素,分别负责降低和升高血糖。

激素的分泌失调可以导致血糖异常。

4.疾病与药物: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会影响血糖水平。

某些药物也可能会影响血糖代谢。

5.年龄与性别:年长者和女性在激素水平上存在差异,这可能影响血糖的正常范围。

三、血糖异常的可能原因1.糖尿病: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导致血糖异常的疾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糖尿病患者通常表现为高血糖。

2.应激与压力:急性或慢性应激状态可能导致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加,进而引发血糖升高。

3.肝脏与胰腺疾病: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对血糖调控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肝脏和胰腺的疾病可能会影响血糖的正常水平。

4.激素分泌失调:如胰岛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等疾病会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引起血糖波动。

5.药物与酒精: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引起脂肪肝和胰腺炎,进而影响血糖。

6.睡眠不足与感染:睡眠不足和感染都可能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血糖升高。

四、血糖检测的重要性1.预防与早期发现糖尿病:定期检测血糖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的迹象,通过及早干预和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评估治疗效果: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定期检测血糖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帮助调整治疗方案。

葡糖糖危急值标准化处理记录

葡糖糖危急值标准化处理记录
15
护士不掌握低血糖的处理流程扣2-5分,不熟悉低血糖的防治知识扣2-5分。
2、掌握低血糖的分类,有轻度\中度\重度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的患者”要做好预防及应对宣教,有提示标识。
10
不掌握低血糖的分类扣2分,无提示标识扣2分。
3、掌握低血糖的防治知识,能识别低血糖。当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患者时,按照低血糖处理流程给予处理(轻度/中度;可以口服12-15克糖果或喝120毫升的含糖饮料;重度必须静脉推注高糖;低血糖应急处理后15分钟内复测指尖血糖)。(提问护士和患者各2人,查看专科指引)
葡糖糖危急值标准化处理记录
项目
标准化处0分
1、掌握血糖正常值和异常值。正常成人空腹血糖为3.9~6.1mmol/L。(3.9-6.0mmol/L)餐后2h血糖为3.9~7.8mmol/L(3.9-7.7mmol/L)。(提问初责、高责护士各1人)
5
数值掌握不全扣2-3分

血糖正常值范围最新标准

血糖正常值范围最新标准

血糖正常值范围最新标准血糖正常值范围最新标准2022新血糖标准公布,4.0~6.1mmol/L或许不再适用,请对照自查生活当中年轻人对于自己的血糖水平并不是特别关注,但是对于一些中老年朋友来说,他们则非常关注有很多人当自己的血糖水平超过了6.1mmol/L的时候就会感觉到非常苦恼,尤其是有很多人用尽了办法,也无法将血糖控制到6.1mmol/L,为此也付出了不少努力。

其实随着医疗水平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将血糖标准更新了数据,大家可以对照看一下2022年最新血糖标准,或许你的血糖并不高,不要再为降血糖而苦恼。

2022年最新血糖标准范围为4.4~7.0mmol/L,如果自测一下自己的血糖没有超出这个范围,说明你的血糖水平并没有超标,而且不同的年龄段对于血糖的标准也不同,老年朋友不要用年轻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青少年(18岁以下):4.0~5.0mmol/L中年人(18—45岁):4.0~6.1mmol/L中老年人(45岁以上):9.0mmol/L大家可以对照看一下,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标准,看看自己的血糖是否处于标准范围内,如果有所超标就要抓紧控制自己的血糖水平。

确诊血糖偏高如何调理1、健康饮食高血糖在之前称之为富贵病,只有家庭条件优越,饮食结构复杂的人群才有机会患病,这也提醒大家,多数高血糖患者是因为饮食不健康导致。

要想稳定血糖,一定要控制自身饮食,精细米面搭配粗制食物,尤其是蛋糕甜点等尽量撇除。

生活中多吃一些当季新鲜蔬果,尤其是饮食宜多样化蔬菜为主,水果重量不得超过200克。

2、药物治疗高血糖有等级之分,高等级单纯通过控制饮食并不能将血糖平稳调整,此时大家就需要借助药物治疗才能看到有关效果。

治疗高血糖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医嘱严格用药,咨询空白血糖监测仪,定期测量,出现异常,积极上报,同时改变用药方案。

3、定期监控如今电子产品愈发盛行,血糖测量仪也非常方便,价格便宜,但要是情况不允许,可去社区进行测量电气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何恢复血糖正常值的方法

如何恢复血糖正常值的方法

如何恢复血糖正常值的方法血糖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是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血糖浓度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但是一些因素,例如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导致血糖偏高或偏低。

当血糖偏离正常范围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恢复血糖的正常值。

下面将介绍一些恢复血糖正常值的方法。

1. 合理饮食控制:饮食是影响血糖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恢复血糖的正常值,需要控制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选择低GI(血糖指数)的食物,例如燕麦、糙米和蔬菜等。

同时,也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避免过多的饱和脂肪摄入,而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

2. 平衡体重:肥胖是导致血糖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恢复血糖的正常值,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

适量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跑步和游泳等,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糖分和脂肪,从而恢复血糖的正常值。

3. 控制食欲:过度进食和频繁的饥饿感都会导致血糖波动。

为了恢复血糖的正常值,需要控制食欲。

可以通过分餐、增加蛋白质摄入和食用高纤维食物等方式来满足胃口,并避免过度食用高糖食物。

4. 控制饮酒:酒精会降低血糖,而喝酒过量可能导致血糖过低。

为了恢复血糖的正常值,需要控制饮酒量,避免喝酒过量。

5. 规律作息: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会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影响血糖的调节。

为了恢复血糖的正常值,需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6. 控制压力:长期的压力会导致肾上腺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血糖的调节。

为了恢复血糖的正常值,需要学会有效的应对压力,例如运动、休闲活动、冥想和深呼吸等,来缓解压力。

7. 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是维持血糖正常的关键。

定期检测血糖,可以及早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血糖水平。

总结起来,恢复血糖正常值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控制、平衡体重、控制食欲、控制饮酒、规律作息、控制压力和定期监测血糖等。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方面,可以有效地恢复血糖的正常值,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血糖餐后一小时正常值

血糖餐后一小时正常值

血糖餐后一小时正常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血糖”这个词,尤其是对于关注健康或者本身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了解血糖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其中,血糖餐后一小时的正常值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要关注血糖餐后一小时的值。

进食后,身体会开始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从而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而餐后一小时的血糖值能够反映出身体在这个初期阶段对食物中糖分的处理能力。

那么,血糖餐后一小时的正常值通常是多少呢?一般来说,对于正常人而言,餐后一小时血糖值应该在 67 94mmol/L 之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范围并不是绝对的,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年龄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于年轻人来说,身体的代谢能力通常较强,餐后一小时血糖可能更容易控制在正常范围的较低水平。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包括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可能会导致血糖在餐后一小时稍高一些,但一般也不应超过上述的正常上限。

饮食习惯也对餐后一小时血糖有着显著的影响。

如果一顿饭中富含大量的简单碳水化合物,比如白米饭、白面包、糖果等,血糖上升的速度就会较快,餐后一小时的血糖值可能会偏高。

相反,如果饮食中包含较多的复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如全麦面包、瘦肉、蔬菜和坚果等,血糖的上升就会相对平稳,餐后一小时的血糖值更有可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身体的活动量同样不容忽视。

如果在餐后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能够帮助身体消耗一部分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相反,如果餐后长时间坐着或躺着不动,血糖就更容易升高。

另外,情绪状态也可能会影响血糖。

当处于紧张、焦虑或压力大的情况下,体内的激素分泌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对于已经确诊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控制餐后一小时血糖更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可以努力将餐后一小时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的范围,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血糖血检,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血检,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血检,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一、血糖血检1.空腹血糖检查空腹血糖检查是指在未进食或进食后8小时以上抽取静脉血标本测定血糖水平的检查。

正常成人空腹血糖水平在3.9-6.1mmol/L之间,若空腹血糖值持续高于7.0mmol/L,说明患者已经发生了糖尿病。

2.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指在血红蛋白A中N端和β链上赖氨酸残基和葡萄糖发生非酶催化的缩合反应生成的糖基化产物。

糖化血红蛋白具有末梢血糖水平的累积性反映,能够反映出过去2-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用于评价糖尿病、糖代谢紊乱情况的稳定性。

正常人群糖化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为4.0%-6.0%。

二、治疗方法1. 饮食调节饮食调节是糖尿病治疗中的基本措施之一,包括调节总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饮水等。

通过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提高机体内胰岛素敏感性等,达到降低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促进糖代谢等效果。

2. 运动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运动有助于促进人体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增强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同时还能减轻体重、调节脂肪代谢以及改善心肺功能等。

3. 药物治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目的是调整血糖代谢平衡,以达到控制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常见的糖尿病药物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胡萝卜素、胰岛素等。

4. 胰岛素治疗在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受损,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血糖时,需要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胰岛素治疗是通过注射胰岛素补充机体内胰岛素的缺乏,从而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

三、注意事项1.饮食控制要合理搭配,避免摄入过多的糖类食物,选用底热量、高膳食纤维、低脂肪的饮食。

2.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

3.长期使用糖尿病药物需要间断性检查胃肠道、肝肾功能等,避免药物的肝肾毒性。

4.不应将糖尿病药物定量随意自行调整,不应中止治疗,应按医嘱规律服用。

5.不应忽视糖尿病的并发症,定期检查、随诊或治疗并发症。

糖尿病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

糖尿病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

糖尿病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在了解糖尿病餐后 2 小时血糖的正常值之前,咱们先来认识一下糖尿病这个“不友好的家伙”。

糖尿病,简单来说,就是身体里调节血糖的“小机器”出了故障,导致血糖水平失去了平衡。

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者关注自身健康的人来说,了解餐后 2 小时血糖的正常值那可是相当重要。

那这个正常值到底是多少呢?一般来说,餐后 2 小时血糖正常值应小于 78mmol/L。

为什么要特别关注餐后 2 小时的血糖呢?这是因为餐后血糖的变化能够反映出我们身体处理食物中糖分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我们进食后,身体会分泌胰岛素,帮助把血糖运输到细胞里去,提供能量或者储存起来,从而让血糖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

可要是餐后 2 小时血糖超过了 78mmol/L 但又没达到 111mmol/L,这种情况被称为糖耐量异常。

这其实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一个警告信号,提示我们可能存在患上糖尿病的风险,需要引起重视啦。

如果餐后 2 小时血糖值达到或超过 111mmol/L,那就要高度怀疑是不是已经患上糖尿病了。

这个时候,往往需要进一步做检查,比如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来明确诊断。

那影响餐后 2 小时血糖值的因素都有哪些呢?首先,饮食肯定是个大头。

吃了太多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血糖自然容易升高。

比如,一顿饭里要是全是甜食、油炸食品,那血糖可能就会“造反”。

其次,运动量也很关键。

运动能够帮助我们消耗血糖,如果总是坐着不动,血糖就没那么容易降下来。

还有,身体的应激状态也会影响。

比如生病、受伤、情绪特别激动的时候,体内会分泌一些激素,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另外,药物的使用也会对血糖产生影响。

如果正在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血糖波动。

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控制餐后 2 小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那怎么才能控制好餐后 2 小时血糖呢?饮食控制是第一步。

要合理搭配食物,多吃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少吃精细米面、甜食和油腻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糖的正常值及异常的处理
卫洁
1.空腹血糖正常值
血糖正常值
①: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 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 ②: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 ≥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 尿病。 ③: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 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 量试验。 ④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 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 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急救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迅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2.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因此, 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 汁等。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能自己进食的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糖患者,饮食应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 要时午夜加饮糖料一次。 3.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若病 情不严重,尚未造成严重脑功能损害,则症状可迅速缓解,神志可立即清 醒。 4.有条件的患者应立即用血糖仪进行测定,血糖小于3.8毫摩尔/升者,应 迅速补充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半杯甜果汁、半杯糖水、1汤匙蜂蜜、 3~5块饼干、3~4块方糖、2~3块糖果等。10~15分钟后,若症状还未 消失可再吃一次。若症状消除,但离下一餐还有1个多小时,则加食一份 主食,如1片面包、一个馒头、3至5块饼干等。如出现神志不清、突发昏 迷等,家属应及早将患者送往医院。
高血糖注意事项及饮食习惯
一、控制总热能是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 二、供给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糖类应占总热能的60%左右,每日进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应在 150克~200克。 三、供给充足的食物纤维。食物纤维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改善 糖耐量,主要是粗粮和蔬菜类。 四、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膳食中蛋白质的供给应充足。当肾功正常时,膳食蛋白质应与正常人近似。 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是:豆类、牛奶、瘦肉、牛肉、鱼类、部分海鲜 (因为海鲜的热量很高,部分胆固醇很高)。 五、控制脂肪摄入量。 现在提倡不要过多的控制碳水化合物,而要严格的控制脂肪是十分必要的。 1、减少脂肪的摄入,除限制动物脂肪外,每日烹调油在20克以下。 2、避免油腻和含脂肪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及瓜子、花生等。 3、避免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如动物内脏、鸡蛋的蛋黄、部分海鲜。
2.餐后血糖正常值 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 11.1mmol/L(200mg/dl) 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 性。
3.孕妇血糖正常值 ①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 ②孕妇餐后1小时: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 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 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 平; ③孕妇餐后2小时:餐后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 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 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定义
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过2.8mmol/l的现象。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称为低血糖,但血糖低于 更低的水平 才会导致一些症状的出现,叫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于一个特定水平,并导致一系列症状 出现,诊断标准为: 男<50mg/dl(<2.78mmol/L),女<40mg/dl(<2.5mmol/L) (饥饿72小时后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婴儿和儿童 <40mg/dl(2.22mmol/L)。 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四肢 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恶心等);当血糖 浓度低于45mg/d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除早期症状外还 出现惊厥及昏迷等)。
科学判断
1,糖尿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血糖测定来判断,正常人空腹血糖 (FBG)参考值: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i/L 邻甲苯胺 法:3.9~6.4mmoi/L 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参考值:轻度糖尿病:7.0~8.4mmoi/L, 中度糖尿病:8.4~10.1mmoi/L,重度糖尿病:大于 10.11mmoi/L。 2,可以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来判断,口服葡萄 糖耐量试验:30分钟~1小时,正常值为:7.8~9.0mmoi/L,2小 时后不大于7.8mmoi/L,3小时后应当恢复到空腹血糖水平,即 3.9~6.1mmoi/L或者3.9~6.4mmoi/L,上述各个时段的尿糖试验 正常人均为阴性。 3,可以通过糖化血红蛋白 [3]测定来判断,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 测定的参考值是:4%~6%,当参考值大于9%时,预测为糖尿 病的准确率为78%,当参考值大于10%时,预测为糖尿病的准 确率为89%,并且能够提示此时有较严重并发症,应当积极的 保健和治疗。
糖尿病诊断标准
高血糖
1、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24者;以往有IGT或IFG者; 或糖化血红蛋白Alc位于5.7~6.5%之间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0.9mmol/L)和/或甘油三 酯(>2.8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 (≥4kg);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7、使用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糖尿病高危人群至少每年2次查胰岛功能(C肽分泌试验),早 诊早治,并可以考虑使用ASTA虾青素之类超强抗氧化剂预防。
高血糖的常见症状
当血糖值高过正常水平值时便会形成高血糖症 ,可能数日或在几个小时内即能形 成。高血糖的症状有尿多,脱水,呕吐,厌食,心跳快速等。 高血糖的常见症状有: 1、尿多,皮肤干燥,脱水。 尿多不仅指尿的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增多。甚至尿的泡沫多,尿渍发白、发粘。 多尿是由于血糖升高,排入尿中的糖多,于是尿次数与尿量增多。 2、极度口渴。 尿多之后使体内的水分减少,当体内水的总量减少12%时,即可引起大脑口渴中 枢的兴奋而思饮,会产生极度口渴的生理现象。 3、恶心,呕吐,腹部不适。 4、厌食,体重减轻,虚弱无力。 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所致。 5、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 6、血糖测试值升高,尿糖测试呈阳性反应。
六、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凡是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易并发感染或酮症酸中毒,要 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尤其是维生素B族消耗增多,应给 维生素B制剂,改善神经症状。 七、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 酒精能够产生热能,但是酒精代谢并不需要胰岛素,因此少 量饮酒是允许的。 八、合理安排进食。 糖尿病患者应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每餐都应含有碳水化合 物、脂肪(适量)和蛋白质,以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 九、应控制油炸食品,粉条薯类食品及水果,避免高糖食物。 避免高糖食物,如各种糖果、甜食,但并不是不吃,应学 会自行掌握各种食品交换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平衡营养。
病因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长期不吃早餐、收工较晚等原因使 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 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9.鱼精蛋白锌胰岛素用量过多。 10.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症状
低血糖分为两种类型: 1.肾上腺素能症状包括出汗,神经质,颤抖,无力, 眩晕,心悸,饥饿感,归因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和 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可发生于肾上腺切除病人)。 2.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包括意识混乱,行为异常 (可误认为酒醉),视力障碍,木僵,昏迷和癫痫。 低血糖昏迷常有体温降低。引起交感神经症状的血 糖降低速率较引起中枢神经症状的为快,但低血糖 程度轻,无论哪一种类型,血糖水平都有明显个体 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