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基础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工程化学基础(第二版)练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化学基础(第二版)练习题参考答案

⼯程化学基础(第⼆版)练习题参考答案浙江⼤学<<⼯程化学基础(第⼆版)>>练习题参考答案第⼀章绪论练习题(p.9)1. (1)×;(2)√;(3)×;(4)√。

2. (1)C、D;(2)C;(3)B。

3. 反应进度;ξ;mol。

4. 两相(不计空⽓);⾷盐溶解,冰熔化,为⼀相;出现AgCl ,⼆相;液相分层,共三相。

5. 两种聚集状态,五个相:Fe(固态,固相1),FeO(固态,固相2),Fe2O3(固态,固相3),Fe3O4(固态,固相4),H2O(g)和H2(g)(同属⽓态,⼀个⽓相5)6. n =(216.5 -180)g / (36.5g · mol-1) = 1.0 mol7. 设最多能得到x千克的CaO和y千克的CO2,根据化学反应⽅程式:CaCO3(s) = CaO(s) + CO2(g)摩尔质量/g·mol-1100.09 56.08 44.01物质的量/mol因为n(CaCO3)=n(CaO)=n(CO2)即==得x =m(CaO) =532.38kgy =m(CO2) =417.72kg分解时最多能得到532.28kg的CaO和417.72kg的CO2。

8. 化学反应⽅程式为3/2H2+1/2N2 = NH3时:化学反应⽅程式为3H2+ N2 = 2NH3时:当反应过程中消耗掉2mol N2时,化学反应⽅程式写成3/2H2+1/2N2 = NH3,该反应的反应进度为4 mol;化学⽅程式改成3H2+ N2 = 2NH3,该反应的反应进度为2 mol。

9. Δn(H2)=ξ×ν(H2)=0.5 mol×(-2)=-1 molΔn(H2O)=ξ×ν(H2O)=0.5 mol×2=1 mol消耗掉1 molH2,⽣成1 molH2O。

思考题1.略。

2.物质层次有哪些?各层次物质运⽤适⽤的理论是什么?答:(1)宏观物体——⽜顿⼒学;(2)微观物体——量⼦⼒学;(3)宇官物体——⼴义相对论;(4)渺观物体——超弦(?)3.略。

化学工程基础试卷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试卷答案

一、判断题1、量纲分析法的优点是:虽未减少实验的工作量,但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量化计算。

( )答案:错2、当流体充满圆管做定态流动时,单位时间通过任一截面的体积流量相等。

( ) 答案:错3、强化传热过程最有效的途径是增大传热面积。

( )答案:错4、液体在管内做强制湍流流动时,如果流动阻力允许,为提高对流传热系数,增大流速的效果比减小管径更为显著。

( )答案:对5、沸腾给热和冷凝给热同属于对流传热,因为两者都伴有流体的流动。

( )答案:对6、对于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当气速一定时,增大吸收剂的比用量(即液气比),则出塔溶液浓度降低,吸收推动力增大。

( )答案:对7、选用不同结构的填料时,填料提供的比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吸收,不利于解吸。

( ) 答案:错8、液泛点是填料吸收塔的最佳操作点。

吸收操作在此条件下进行时,则吸收速率最大。

( )答案:错9、设计时,若R 上升,并不意味D 下降,操作中也可能有类似情况。

( )答案:对10、吸收操作线方程是由物料衡算得出的,因而它与操作条件(压强、温度)、相平衡关系、塔板结构等无关。

( )答案:错二、填空题1、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液体,维持等压面的条件必须是 、 、 。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如要测取管截面上的流速分布,应选用 流量计测量。

答案:静止的 连通着的 同一种连续的液体 皮托2、如下图所示,密封容器中盛有3800/kg m ρ=的油品,U 形管中指示液为水(1000kg ρ= 3/m ),1a 、2a 、3a 恰好在同一水平面上,1b 、2b 、3b 及4b 也在同一高度上,1100,h mm = 2200h mm =,则各点的1a p =________,2a p =________,2=b p ________,3=b p ________, 3h =________。

(表压值,均以2mmH O 为单位)答案:0;100;340;300;2003、离心泵特性曲线通常包括________曲线、________曲线和________曲线,这些曲线表示在一定的________下,输送某种特定液体时泵的性能,泵制造厂所提供的特性曲线是用________作为工作介质测定的。

《工程化学基础》练习题答案

《工程化学基础》练习题答案

《工程化学基础》练习题答案绪论1.两相(不计空气);食盐溶解,冰熔化,为一相;出现AgCl¯,二相;液相分层,共三相。

2.两种聚集状态,五个相: Fe(s),FeO(s),Fe2O3(s),Fe3O4(s),H2O(g)和H2(g)(同属一个相)。

(同属一个相)。

3. 1.0 mol。

4. m(CaO) =532.38kg,m(CO2) =417.72kg。

5. 4 mol。

6.消耗掉1 molH2,生成1 molH2O。

第一章第一节1.见教材8页。

见教材8页。

2.化学式见教材10页;均属于碳链高分子化合物。

页;均属于碳链高分子化合物。

3. 尼龙66:化学式见教材9页,属杂链高分子化合物。

页,属杂链高分子化合物。

聚二甲基硅氧烷:化学式见教材10页,属元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页,属元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AAS :化学式参考教材10页ABS,属碳链高分子化合物。

属碳链高分子化合物。

4. ( CH2-CH )n--中的链节、重复单元都是CH2-CH,聚合度是n。

有两个链节:,两个链节组成一个重复单元, 聚酰胺的聚合度是2n。

5. 配合物化学式配合物化学式 名称中心体中心体 配位体配位体 配位原子配位原子 配位数配位数 K[Pt(NH3)Cl3] 三氯一氨合铂(Ⅱ)酸钾酸钾 Pt(Ⅱ) NH3,Cl-N,Cl 4 Na2[Zn(OH)4] 四羟合锌(Ⅱ)酸钠酸钠 Zn(Ⅱ) —OH O 4 [Ni(en)3]SO4 硫酸三乙二胺合镍(Ⅱ) Ni(Ⅱ) en N 6 [Co(NH3)5Cl]Cl2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 Co(Ⅲ) NH3,Cl-N,Cl 6 Na[CaY] 乙二胺四乙酸合钙(Ⅱ)酸钠酸钠 Ca(Ⅱ) Y4-O,N 6 6. 见教材13~17页。

页。

第二节1. MgO>CaO>CaF2>CaCl2 ,理由略。

2.提示:钠卤化物是离子晶体,而所列硅卤化物均为分子晶体。

工程化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化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第二节练习题
6. (1) <0 (2) >0 (3) <0 (4) <0 7. △rGm =△rGm θ=91.38 kJ/mol
T=980.58K
8. T=2128.9K
节练习题
1. (1) (2)
2. 降温 恒P 3. 吸热
4. C(CO2)=0.033mol/L 5. Ea=257.15kJ/mol
(2) SiO2 >BaO >CO2
第二章 第三节练习题
1. (1) 方向 饱和 降低 氢 氧 (2) 单位质量溶剂 (4) 8 润湿 14-18 o/w乳化剂 (5) 热致 溶致
2. (1) 降低 [H+]增加 (2) 升高 [H+]增加 (3) 下降 △T= Kf bB (4) 依次降低 (5) 一次升高
c(CO)=0.067mol/L
第四章 第四节练习题
1. (1) × (2) √ (3) × (4) √ 2. (1) c (2) a 3. Fe3+>Cu2+ >Fe2+ 4. Cl2>KMnO4>K2Cr2O7 5. (1) K θ=3.05 (2) c=0.075 6. (-) Pt / Fe3+, Fe2+ ∥ Ag+/ Ag (+)
7. m(CaO)=532kg m(CO2)=418kg
8. ξ(N2)= ξ(H2)= ξ(NH3)=4mol
ξ(N2)=2mol
9. N(H2)=1mol n(H2O)=1mol
第二章 第一节练习题
1. (1) 三氯·一氨合铂(Ⅱ)酸钾 (2) 四羟合锌(Ⅱ)酸钠 (3) 硫酸三乙二胺合镍(Ⅱ) (4) 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 (5) 乙二胺四乙酸合钙(Ⅱ)酸钠 (6) 四羟合镍 (7) [Ag(NH3)2]Cl (8) K4[Fe(CN)6]

工程化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化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第语文五•选章修\第中国二小说节欣练赏•(习配人题教版)◆
1. (1) B D (2) C 2. Ks=2.29*10-13 3. AgI沉淀生成,可能后有AgCl沉淀
[Ag] =8.52*10-11 无沉淀产生 4. [OH-] =3.98*10-10 pH=5.3 5. NH4Cl>H2O>NH3.H2O 6. c> b> a> d 7. [Ag]=7*10-6 [py]=0.8 [Ag(py)2]+=0.1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工程化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仅供参考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第语一文•章选修练\中习国小题说欣赏•(配人教版)◆
1. (1) × (2) × (3) √ (4) √
2. (1) C D (2) C (3) B D
3. 反应进度 ξ mol
4. 2 相 1相 AgCl沉淀 2相 分层 3相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第语文四•选章修\第中国二小说节欣练赏•(习配人题教版)◆
6. (1) <0 (2) >0 (3) <0 (4) <0 7. △rGm =△rGm θ=91.38 kJ/mol T>980.58K
T=980.58K 8. T=2128.9K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第语文四•选章修\第中国二小说节欣练赏•(习配人题教版)◆
1. (1) × (2) √ (3) × (4) × (5) × (6) √ 2. (1) H2O(s) <H2O(l) <H2O(g)

工程化学基础(第二版)习题解答

工程化学基础(第二版)习题解答

<<工程化学基础(第二版)>>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绪 论练习题(p.9)1. (1)×; (2)√; (3)×; (4)√。

2. (1)C 、D ;(2)C ;(3)B 。

3. 反应进度;ξ; mol 。

4. 两相(不计空气);食盐溶解,冰熔化,为一相;出现AgCl ↓,二相;液相分层,共三相。

5. 两种聚集状态,五个相:Fe (固态,固相1),FeO (固态,固相2),Fe 2O 3(固态,固相3),Fe 3O 4(固态,固相4),H 2O (g )和H 2(g )(同属气态,一个气相5) 6. n =(216.5 -180)g / (36.5g · mol -1) = 1.0 mol7. 设最多能得到x 千克的CaO 和y 千克的 CO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O 3(s) = CaO(s) + CO 2(g) 摩尔质量/g ·mol -1 100.09 56.08 44.01 物质的量/mol100095%10009103⨯⨯-. x 56.08×-310 y 4401103.⨯-因为n(CaCO 3)=n (CaO)=n (CO 2) 即100095%10009103⨯⨯-.=x 56.08×-310=y 4401103.⨯-得 x =m (CaO) =532.38kg y =m (CO 2) =417.72kg分解时最多能得到532.28kg 的CaO 和417.72kg 的CO 2。

8.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2H 2+1/2N 2 = NH 3时:22(H )6mol4mol 3(H )2n ξν∆-===-22(N )2mol4mol 1(N )2n ξν∆-===-33(NH )4mol4mol 1(NH )n ξν∆===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H 2+ N 2 = 2NH 3时:22(H )6mol 2mol 3(H )n ξν∆-===-22(N )2mol2mol 1(N )n ξν∆-===-33(NH )4mol 2mol 2(NH )n ξν∆===当反应过程中消耗掉2mol N 2时,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成3/2H 2+1/2N 2 = NH 3,该反应的反应进度为4 mol ;化学方程式改成3H 2+ N 2 = 2NH 3,该反应的反应进度为2 mol 。

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篇一:化工基础第5章习题答案】xt>5.2气体的吸收1.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20%,求其摩尔分数y和摩尔比y各为多少?解因摩尔分数=体积分数,y?0.2摩尔分数摩尔比 y?y0.20.25 1?y1?0.22. 20℃的l00g水中溶解lgnh3, nh3在溶液中的组成用摩尔分数x、浓度c及摩尔比x表示时,各为多少?解摩尔分数x?1/17=0.01051/17?100/18浓度c的计算20℃,溶液的密度用水的密度?s?998.2kg/m3代替。

溶液中nh3的量为 n?1?10?3/17kmol 溶液的体积v?101?10?3/998.2 m3n1?10?3/17溶液中nh3的浓度c?==0.581kmol/m3 ?3v101?10/998.299.82c?sx??0.010?5.0kmol582/m3 或ms18nh3与水的摩尔比的计算 x?1/170.0106100/18x0.0105??0.0106 1?x1?0.0105或 x?3.进入吸收器的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10%,吸收率为90%,求离开吸收器时nh3的组成,以摩尔比y和摩尔分数y表示。

吸收率的定义为y被吸收的溶质量y1?y21?2原料气中溶质量 y1 y1解原料气中nh3的摩尔分数y?0.1 摩尔比 y1?y10.10.111 1?y11?0.1吸收器出口混合气中nh3的摩尔比为y2?(1??)y1?(1?0.9)?0.111?0.0111摩尔分数 y2?y20.0111=?0.01098 1?y21?0.01114.l00g水中溶解lg nh3,查得20℃时溶液上方nh3的平衡分压为798pa。

此稀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e(单位为kpa)、溶解度系数h[单位为kmol/(m3?kpa)]和相平衡常数m。

总压为100kpa。

工程化学基础(童志平主编)复习要点及习题解答

工程化学基础(童志平主编)复习要点及习题解答

解:W=-P△V=-△n RT =-1×8.314×10-3×373.15=-3.10 kJ (或V1/V2=T1/T2→V2=? W=-P△V=-PV=?) △U=Q+W=40.63+(-3.10)=37.53 kJ
10
6. 计算下列反应(或过程)的 QP 与 QV 之间的能 量差值。(方法:QP-QV=△n RT)
27
11.
r H m (298.15K ) T2 T1 K2 ln ( ) K1 R T1T2 (298.15K ) 398.15 298.15 2 .5 r H m ln ( ) 100 8.314 298.15 398.15 r H m (298.15K ) 36.41kJ / m ol
浓度、压力可能导致平衡移动并改变v,但不改变K和k;
温度升高会导致平衡移动和v增加,同时使K改变和k(正、逆)增加; 催化剂不改变K且平衡不移动,但使k,v(正、逆)增加
18
习题解答
1.是非题 (1) -; (2)-; (3)+;(4)-; (5)-; (6)-。 2.选择题: (1) c; (2)b ;(3)b; (4)c
反应达到平衡时: rGm(T) = 0
Q = Kθ Q与K的关系与区别
θ G θ r m (T ) ln K RT
rGmθ与r Gm的关系与区别
单位的一致 16

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
勒夏特列原理
rGm(T) = RT ln (Q / Kθ)
r Gm (T ) r Gm (T ) RT ln Q
r Gm (T ) r H m (298.15K ) T r S m (298.15K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化学基础习题解第一章 绪论P13. 一些基本概念1.判别下列表述的正确与否,正确的在后面括号用“√”错误的用“×”表示:(1)1摩尔氧..........................................................................................................(X ) (2)1mol(-OH )................................................(√) (3)化学反应通式可表示为ΣB v B=0...................................( X) (4)在宇宙中找不到绝对意义上的孤立系统..............................................................(√) 2.选择题:(要求将正确标号填入括号,多选与单选自己判断) (1)下列物质中属于微观粒子的是 ( C D )(A)分子 (B )原子 (C )高速运动的电子 (D )光子 (2)下列说确的是 ( C ) (A )1摩尔氧的质量是8.0g(B)原子和分子的空间尺寸分别为m 10107-10和m -(C)原子和分子的空间尺寸在m 10~107-10m -左右(D )我们能同时看到远处打雷发出光和听到打雷发出的声音(3)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B D ) (A)18.0g O H 2物质的量是1mol(B)1.0 mol 氢的物质参加了反应 (C )1.0 mol 的(2H )参加了反应(D )“反应进度”说明,认识物质变化,必须考虑时间的变化 3.(用恰当的文字或符号填入空格)计量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都是(反应进度),它的符号是(ξ),单位是(mol ),这个单位还可以方便地计量介观粒子和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

4.在0℃时,一只烧杯中盛有水,水上浮着两块冰,问水和冰组成的系统中有几相?如果撒入食盐,保持系统的温度仍为0℃不变,直至冰和食盐全部溶解(此时,冰点下降,详见ξ2.3所述),此时系统中有几相?如果再加入一些3AgNO 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此时系统有几相?如果还加入一些4CCl ,又将发生什么现象?此时系统为几相? 答:① 两相(固、液)② 一相(液相)③加入3AgNO 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时系统有两相(液、固) ④ 加入4CCl 发生分层现象,此时系统三相(水相、固、油相) 5.高温水蒸气对钢的化学腐蚀特别严重。

其反应如下:)()(22g H FeO g O H Fe +=+)(3)(322322g H O Fe g O H Fe +=+ )(4)(432432g H O Fe g O H Fe +=+试问,如果把上述三个反应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这个系统一共有几种聚集状态?几个相?(用化学符号表示出系统各物质所属的聚集状态和相。

) 答:有两个聚集状态:气态、固态有5个相:气态、4332\\e \O Fe O Fe O F Fe6.已知某盐酸溶液的质量为216.5g,其中O H 2为180g,求所含HCl 物质的量。

(要求:运算过程中要写明单位。

) 解:由题意得HCl m =216.5 – 180 = 36.5 g HCl n =15.365.36molg g •= 1 mol7.已知化学反应方程式:)(23g CO CaO CaCO +=,求1吨含有95%碳酸钙的石灰石在完全分解时最多能得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多少千克? 解:设能得到氧化钙x kg,二氧化碳y kg,则由题意得:3CaCo m = 950(kg ))(23g CO CaO CaCO +=100 56 44 950 x yx = )(532100)(95056kg kg =×y = )(418100)(95044kg kg =×8.已知化学反应方程式:3222123NH N H =+,试问:当反应过程中消耗掉2 mol 2N时,该反应进度为多少?分别用2H 、2N 、3NH 进行计算。

如果把上述化学方程式改成:32223NH N H =+,其反应进度又为多少? 解:由题意得 当反应方程式为3222123NH N H =+时,反应消耗掉2mol 2N ,则刚好消耗掉6mol 2H ,(即mol H n 6)(Δ2=),同时生成4 mol 3NH 。

按反应进度定义式得:mol mol H H n H 4)5.1/()6()(ν/)(Δξ222=== mol mol N N n N 4)5.0/()2()(ν/)(Δξ222=== mol mol NH NH n NH 41/4)(ν/)(Δξ333===当反应方程式为32223NH N H =+时,同理可得:mol NH N H 2ξξξ322===9.已知化学方程式:O H H O 22222=+,反应进度ξ=0.5 mol 时,问消耗掉多少2H ?生成了多少O H 2?解:由反应进度定义式B n ν/Δξ=可得: mol mol n H H 1)2(5.0νξΔ)()(22=×=•= mol mol n NH NH 125.0νξΔ)()(33=×=•= 答:消耗掉1mol 2H ,生成1mol O H 2。

思考题1. 略。

2. 物质层次有哪些?各层次物质运用适用的理论是什么? 答:(1)宏观物体——牛顿力学; (2)微观物体——量子力学; (3)宇官物体——广义相对论; (4)渺观物体——超弦(?) 3.略。

4.以人体或烧结炉为例说明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和确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答:系统的选择根据研究需要而定,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角度对系统的划分也不同。

以烧结炉为例,在烧结炉中放置两块金属如铁片和银片,其间放有低熔点合金如锡和鉍的合金,在可控还原气氛如氮和氢的混合气体保护下加热,则两块难熔金属将被烧结在一起。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要讨论烧结工艺的有关问题就可以把整个烧结炉作为系统,它包括金属片、低熔点合金和气体介质,而烧结炉外空间中的物质则均为环境。

如果想研究烧结炉可控保护气体间发生的反应,那么就可把氮气分解的化学反应当作一个系统加以讨论。

而炉膛的支架、难熔合金片、低熔点等物质及绝热均为环境。

可见,“系统”的确定是根据研究对象的需要划分的。

5.略。

6.20℃ 的实验室,把一只盛有水和冰的但没有盖的瓶子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那么该系统可称为什么系统?它可与环境交换些什么?若盖上盖子密封,则情况怎样?这个系统称为什么系统?若将这个瓶子用绝对隔热(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石棉布包裹,情况又如何?这个系统称为什么系统?如果把整个实验室作为一个孤立系统来讨论,此时需要什么条件? 答:(1)敞开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封闭系统,能量的交换;(3)孤立系统,既无物质的交换也无能量的交换; 7.略。

8.摩尔(mol )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答:在使用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

9.略。

10.反应进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能不能随便改动化学反应方程式?生成一定量的OH 2时,反应O H H O 22221=+与反应O H H O 22222=+的反应进度是否相同?答:(1)物理意义:反应系统中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在反应过程中物质的量的变化c 与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B ν的比值。

(2)因反应进度与化学计量数有关,故不能随便改动化学反应方程式。

(3)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化学计量数不同,则反应进度也不同。

第二章 物质的化学组成与聚集状态ξ2.1 物质的化学组成1. 写出下列配位化合物的名称或化学式,指出配位中心、配体、配位原子和配位数,并指出哪些是螯合物。

(1)()[]33Cl NH Pt K 三氯·一胺合铂(Ⅱ)酸钾 (2)()[]42OH Zn Na 四羟基合锌(Ⅱ)酸钠 (3)()[]43SO en Ni 硫酸三乙二胺合镍(Ⅱ)(4)()[]253Cl Cl NH Co 氯化一氯·亚胺合钴(Ⅲ) (5)[]CaY Na 2乙二胺四乙酸合钙(Ⅱ)酸钾(6)()4CO Ni 四羟基合镍(7)氯化二胺合银(Ⅰ)() []ClNHAg33(8)六氰合铁(Ⅱ)酸钾() []64CNFeK2.简述金刚石、石墨和碳团簇结构的异同及其应用。

3.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非整比化合物及其用途。

答:4.指出聚苯乙烯、聚酰胺-610中的链节、重复单元和聚合度。

5.写出聚丙烯、聚丙烯腈、尼龙-66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化学式,并按主链组成指出它们属于哪类高分子化合物。

(提示:碳链、杂链、元素有机类)6.略。

7.指出蛋白质、DNA和R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8.用恰当的文字或符号填入空格。

(1)三丙烷基铝属有机金属化合物,其中键的键能小于键和键的键能,容易在键处断裂,它被广泛用于化学气相沉淀。

(2)从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可知,在人体中DNA具有携带遗传信息的功能,RNA具有复制遗传信息的功能,蛋白质具有执行生命的功能。

思考题1.分析配位中心和配体的特征,为什么螯合物特别稳定?答:配位中心:处于配合物中心的位置的正离子或中性原子;配体:按一定空间位置排列在配位中心周围的负离子或中性分子。

由于螯合效应,所以螯合物的稳定性很强。

2.联系实际,简述团簇、非整比化合物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答:碳纳米管可用于未来电子工业制造电子器材和超细导线,使电子芯片集成度更高,体积更小。

碳纳米管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有很好的韧性,弹性比碳纤维高5个数量级,是制备高强度轻质材料的理想组元。

非整比化合物等在材料中十分重要,可以控制或改善无机固体材料的光、电、声、磁、热和力学性质。

例如,碳化物、氮化物在钢材中可以有效的提高钢材的硬度。

3.略。

4.联系实际,体会一般高分子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的异同。

略5.比较蛋白质和核酸在生物体的重要作用,现代生物工程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略。

……ξ2.2固体1.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标号填入空格。

(1)B, F(2) D(3) C 、D 、E, D (4) A2. 试比较下列典型离子晶体的熔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 > >理由: 2)()(r r Q Q k f +=++3.试比较下列这些晶体的熔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44i SiBr F S SiC 、、44i SiBr F S SiC >>4.已知下列两类晶体的熔点(℃):(1)NaF(993), NaCl(801), NaBr(747), NaI(601) (2) (-90.2), (-70) , (5.4), (120.4)为什么钠卤化物的熔点总是比相应的硅卤化物的熔点高,而且递变规律不一致? 答:钠卤化物是离子晶体,而硅的卤化物是分子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