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家乡的景物》作文指导课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带教学反思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通过赏析经典美文与分析习作相结合,培养想象与联想能力。
3.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课前准备1.如果让你在校园内,或在你家附近,观察一处景物,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什么新发现。
把这些观察角度和观察结果写下来。
字数不限。
2.找出你以前的写景作文,根据“多角度描写景物”的要求进行修改,尽量多增加一些描写角度,丰富文章的内容。
不少于500字。
3.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展现了秋天的画卷。
你的家乡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象?是那饱满诱人的果实,还是金黄灿烂的田地?是天边的山岭,还是高远的蓝天?或许一片落叶让你感叹岁月的脚步声,一丝清凉让你发思古之幽情?细细观察,细细品味,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的秋天”。
不少于500字。
教学过程为了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写作时可以采用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景,也可写想象虚景。
通过多个角度描写景物,景物特点能展现得更加充分,鲜明,让读者如临其境,更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景物,全面了解景物的主要特点。
2.增加一些描写的角度,力求具体生动。
3.写秋之景,立体地感受景物之美,并适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1.立足一点,多角度观察就是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对景物进行观察,然后做细致描写。
例如《答谢中书书》,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观潮》,远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学会从多方面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寓情于景,尝试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
4.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大自然中,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魅力,冬有冬的神奇。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二、观察图片来绘景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感受其美。
课件出示:设问1:同学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预设湖水、植物、太阳。
追问:还有吗?大家往远处看。
预设房屋。
再问:请大家注意,当问你看到了什么时,一定要说具体。
可以说你看到了什么植物,它的形态是怎样等。
预设蒲苇好像在摇动;黄昏前阳光温暖昏黄;湖面上波光粼粼;远处的房屋静默着。
设问2:哪位同学能描绘一下这幅图画的景物特征?预设夕阳徐徐落下,水面上泛起一道道美丽的涟漪,一抹一抹的橙红似乎都溶解在湖里了。
湖边的蒲苇随风摇曳、向前铺展,远处的房屋在温暖的阳光下静默着。
追问:此种景色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预设我想要拥抱它,拥抱这一天里最后一抹灿烂!【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观察,并感受画面的景物之美,引起心灵共鸣,激发学生描绘美的兴趣与欲望。
三、诵读推敲学写景师:同学们赏读下列语段,推敲推敲,学习其写景方法。
课件出示: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预设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的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抓住景物的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
【设计意图】以学过的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明确描写景物需先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抓住景物的特征——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
同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景物描绘得更生动形象。
《描写家乡的景物》作文指导课

描写家乡的景物教学实录人常说最美不过家乡水,最亲不过家乡人。
说起生养我们的家乡,内心都会充满喜爱之情。
如果叫你选择家乡的某一处景物来给我们做介绍,你打算选哪儿呢?4、(板书)家乡的学生:双龙洞、尖峰山、黄大仙、万象花卉、婺州公园……师:家乡美的地方太多了,我们说不完,写不完。
但经过我们这样一说,就将家乡的美缩小到更小的范围了。
如果再叫你用一个词儿来描述你所选择的这一处景物,你打算用一个什么词语呢?5、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美丽、古老、雄伟、人山人海……通过这样的再次补充,我们介绍家乡某处景物的关键词就落在了美丽、古老、雄伟、人山人海……上,由此,我们通过补充题目,顺利地实现了大题小作。
(PPT:补充题目,实现大题小做)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写作过程指导:(一)开头点题,吸引眼球:师:题目明确以后,我们就该动笔做介绍了。
听听这样的作文开头。
A\我的家乡重庆,美景可多了,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重庆兴澳海底世界。
读了以后,你知道小作者将给我们介绍哪儿?(生:重庆兴澳海底世界)关键词是什么呢?(生:最喜欢)B\说起家乡重庆,我的内心不由升起一股自豪感。
重庆的火锅远近闻名;重庆的南山风景优美;重庆的夜景绚丽迷人……数不尽的美食美景中,我最感兴趣的要说兴澳海底世界了。
师:这位小作者也要给我们介绍——兴澳海底世界,如果叫你选择,你觉得哪一段更好呢?学生纷纷说第二段好些,因为第二段用上了很多优美的词语,并且点明了关键词是“最感兴趣”。
再出示第三段文字,师:还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他选择了一首歌曲来开头C\“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妈拉说牛羊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
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美丽河水泛清波,雄鹰从这里展翅飞过,留下那段动人的歌……”每当听到韩红的这首名叫《家乡》的歌曲时,我就不禁想到我美丽的家乡重庆。
师:喜欢这样的开头吗?生:喜欢。
师:有时候,我们的作文开头用歌曲、用说话声,同样会吸引人的。
“写家乡的一处景物”作文指导按照四季顺序写景

“写家乡的一处景物”作文指导-按照四季顺序写景上周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小兴安岭就像绿色的海洋,第2—5自然段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描写了四季的美丽景色,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课后安排了小练笔:我的家乡也很美!我要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怎么写好这篇小练笔呢?为了降低难度,便让学生仿照课文总分总的结构,第一段概括介绍自己熟悉的家乡一处景物的特点,再按照四季顺序分述春、夏、秋、冬四季美景,最后总结全文。
三年级的孩子初学写作文,虽然懂得了这种结构,但要写出一篇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
特别是写景的文章,需要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语言才生动有趣,文章才优美感人。
第一、写什么。
我们家乡濮阳这些年在创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生态城市的过程中,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处处有美景,处处值得写。
写作文,当然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处来写。
想想平时在哪一处景物玩得最多,对那里最熟悉?孩子们说出了很多,中心广场(龙城广场)、颐和广场、戚城公园……孩子们说的基本是自己家附近的地方。
这就对了,自己家附近经常去玩,对那里最熟悉,当然就最有写作内容,写起来就相对简单些。
第二、怎么写。
再学习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怎么把小兴安岭四季美景写得那么吸引人的?对,都是抓住了有各自季节特点的几种景物来写。
春天,写树木、积雪、雪水、小鹿;夏天,写树木、雾、阳光、野花;秋天写树叶、成熟的果实和药材;冬天写雪、西北风、过冬的动物。
这些景物都最能反映小兴安岭各个季节的特点。
而且,写这些景物到时候,有的动词用得特别巧妙,比如:“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中的“抽出”,“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的“浸”等。
有的则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如小兴安岭的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作文教学课件:思维导图作文写景我爱我的家乡

如何结尾?
• 好的结尾有什么用? • ①点明中心 • ②深化主题 • ③升华感情 • ④照应开头 • ⑤启发读者思考,余味无穷
看了我的介绍,就快来吃北京烤鸭吧! (《北京烤鸭》)
——鼓动性的句子让人跃跃欲试!
我爱春天,更爱这春色中的故乡!(《春色故乡》) ——情感抒发奔放直接,显露出“我”对故乡的爱之 深切。
描写事物特点的好句
描写喷水池: 公园里的喷水池在喷水了,看,一股股清水从池
中央雕塑的金鱼嘴中向上喷出,落在鱼池里,溅起一 朵朵水花。
——集中描写了清水从水池里往上喷的姿态。 “溅”这一动词的使用十分贴切。
描写事物特点的好句
描写沙田柚: 剥开沙田柚,晶莹透亮的浅黄色果肉出现在眼
前,一丝丝果肉散发出甜甜的香味。 ——从视觉和味觉两方面来写柚子,黄得晶莹透
•
春天,阳光、春雨给家乡的大地带来生机与活力。阳光一洒照,春风一吹拂,春雨一滋润,家乡的山就变青了,
水就变绿了,桃花就在天空中粉红地飘舞着笑了,柳树就轻轻地梳理着长长的飘拂的绿辫子了。小燕子就从南方赶
回来,在绿油油的又有着大片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的田野的上空飞翔忙碌了……
•
夏天,山更青了,树木深绿色的叶子的影子撒在地上,就成了一片片跳动的浓荫,浓荫里,知了唱起它们不知疲
• 这就是家乡的四季,这就是家乡的春夏秋冬,家乡的四季是绚丽多姿、温暖深情的! 小小的我要好好努力:努 力学习、努力播种、努力丰收,用小小的我小小的努力,使家乡的将来更美好!
赏析
优秀范文——我爱我的家乡
我爱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是个风景优美的小县城,我爱我的 家乡。(开门见山,直接表达我对家乡的喜爱)
今天的习作你可以写家乡一处美丽的风景,也可以写一 写令你自豪的家乡的特产。怎样才能把你要写的事物写好, 写出它们的特点呢?我们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具体,写生动, 可以从这些方面下功夫:
《描写一处的景物》说课稿

《描写一处的景物》说课稿《描写一处的景物》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描写一处的景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的习作。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人文专题编写的。
本组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前提下,指导学生完成本次习作。
在教学本组课文时,按照要求指导学生进行积累和观察,并进行交流,为习作教学做好准备,有效地将阅读与习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于是我今天把课题一大缩小,让学生描写家乡的景物。
二、说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理清习作要求。
2.通过回顾课文和精彩的片段,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够抓住特点将景物、按写清楚、写明白。
2、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具体、生动,抒发出自己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四、说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了四个环节,分别是1.揭题,明确要求;2.回顾例文和精彩片段,掌握方法;3.再现情景,指导习作;4.指导完成习作。
下面具体谈一谈这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及意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明确要求1、播放音乐,揭示课题2、明确习作要求:(1)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2)写出景物的特点;(3)展开丰富的想象;(4)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
激发习作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或短语、句子等提炼重点要求。
二、回顾例文,掌握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两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通过填表格的形式,理清作者是则样把景物写生动的.。
2.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句、精彩的片段,学习作者将景物写生动的方法。
写景作文教案实用9篇

写景作文教案实用9篇写景作文教案 1导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导学重点: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导学难点: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预习案:、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二、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下面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景物名称、景物所在位置、景物的主要特点。
)导学流程:一、教师谈话,导入本次习作的内容。
(2分钟)同学们,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2分钟)三、检查预习情况。
(10分钟)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1)了解景物的静态与动态特点的不同写法。
(2)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3)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2、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准备: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三、明确要求,小组交流。
(20分钟)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__题。
3、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4、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__。
5、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
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
自然景象作文辅导课教案

自然景象作文辅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描述自然景象的词汇和句型,如sunny, cloudy, rainy, snowy等,并能够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描述不同的自然景象。
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培养观察和描述自然景象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培养对自然景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描述自然景象的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景象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英语清晰地表达自然景象的美丽和变化。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自然景象的视频,或者让学生观察窗外的天气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的自然景象。
2. 导入新知。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的自然景象,如晴天、多云、雨天、雪天等,并教授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描述这些景象。
3. 操作练习。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然景象,然后用英语描述这个景象,可以通过口头描述或书面描述的方式进行。
4. 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自然景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或者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象的作文,从而拓展学生对自然景象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 总结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不同的自然景象。
2. 实物展示。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物,如太阳、云朵、雨伞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这些实物来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3. 小组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描述自然景象的词汇和句型,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册第一单元作文讲评、指导课
描写家乡的景物教学实录
歌曲引入,补充题目:
播放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
1、师:同学们,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经典老歌,名字叫《谁
不说俺家乡好》。
(出示PPT:谁不说俺家乡好)“俺”是我国北方地区人民的方言,就是一一学生齐说:“我”的意思。
所以“谁不说
俺家乡好”就是“谁不说我家乡好”的意思。
优美的音乐即将响起,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听一听,看你能听出俺们家乡有哪些好?
2、播放一段音乐后,学生说:家乡的青山;家乡的白云;家乡的歌声等都很美。
3、师:是啊,人常说最美不过家乡水,最亲不过家乡人。
说起生养我们的家乡,内心都会充满喜爱之情。
从你们的作文草稿中,李老师读到我们班绝大多数孩子的家乡就在咱们重庆,也有个别孩子的家乡在北海、山西等地。
如果叫你选择家乡的某一处景物来给我们做介绍,你打算选哪儿呢?
4、(板书)家乡的_________ 学生:朝天门、观音桥步行街、黑山谷、鬼城、南山……
师:家乡美的地方太多了,我们说不完,写不完。
但经过我们这样一说,就将家乡的美缩小到更小的范围了。
如果再叫你用一个词儿来描述你所选择的这一处景物,你打算用一个什么词语呢?
5、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美丽、古老、雄伟、人山人海
通过这样的再次补充,我们介绍家乡某处景物的关键词就落在了美丽、古老、雄伟、人山人海……上,由此,我们通过补充题目,顺利地实现了大题小作。
(PPT补充题目,实现大题小做)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李老师不妨给这个骨架娃娃画上一双眼睛吧。
(简笔画:眼睛)
一、写作过程指导:
(一)开头点题,吸引眼球:师:题目明确以后,我们就该动笔做介绍了。
首先请看咱们班同学作文草稿的开头吧。
1、出示例段:(PPT:出示例段)
我的家乡重庆,美景可多了,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重庆兴澳海底世
界。
请大家一起读这段文字。
读了以后,你知道小作者将给我们介绍哪儿?(生:重庆兴澳海底世界)关键词是什么呢?(生:最喜欢)
出示第二段文字,老师朗读:
说起家乡重庆,我的内心不由升起一股自豪感。
重庆的火锅远近闻名;重庆的南山风景优美;重庆的夜景绚丽迷人……数不尽的美食美景中,我最感兴趣的要说兴澳海底世界了。
师:这位小作者也要给我们介绍一一兴澳海底世界,如果叫你选择,
你觉得哪一段更好呢?
学生纷纷说第二段好些,因为第二段用上了很多优美的词语,并且点明了关键词是“最感兴趣”。
再出示第三段文字,师:还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他选择了一首歌曲来开头(老师现场唱起)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妈拉说牛羊满山坡,
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
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美丽河水泛清波,雄鹰从这里展翅飞过,留下那段动人的歌……”每当听到韩红的这首名叫
《家乡》的歌曲时,我就不禁想到我美丽的家乡重庆。
师:喜欢这样的开头吗?生:喜欢。
师:有时候,我们的作文开头用歌曲、用说话声,同样会吸引人的。
所有李老师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儿:文章的开头做到言辞优美,能够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
(PPT出示)
4、师:我们说,好的开头就像衣服的领子,显眼而又挺阔(边说边画简笔画:衣领)学到这里,你觉得你的衣领好吗?(许多孩子都不由得去摸衣服的领子)师:哈哈,我说的可不是你穿的衣服的领子,而是文章的领子,也就是文章——(生:开头)是的,请同桌的互相读一读开头第一段,给予同桌修改建议。
(二)事实说话,特点突出:(简笔画:衣服裤子)
1、师:读了这些段落以后,我们会追问:怎么喜欢?怎么有趣?
就像我们今年的春晚中有一个小品中的台词那样:真的喜欢吗?真的真的喜欢吗?我们得用事实说话。
因此李老师提议:写作过程中要抓住关键词用实
事说话,拒绝无病呻吟。
(PPT出示)
2、让我们一起欣赏同学的作文。
(袁广的作文)师朗读了袁广作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银滩。
老师发现有学生边听边笑,于是追问:高艺,你刚才笑什么呢?
高艺:我觉得袁广写银滩上的小螃蟹很有趣。
一会儿钻出来,一会儿又钻进洞里去。
师:李老师很赞同你的说法。
原本银滩是静止的,今天是银滩,明天还是银滩,但是有了螃蟹这样的生命,一下子就让静止的银滩充满了生命活力。
傅煜栋:我觉得袁广写银滩的沙子很有意思。
因为他说银滩的沙子很细,捏在手里就像捏了一把盐一样。
我也去过北海,银滩的沙子和我们这里的沙子不一样,我们这里的沙子要粗糙一些,袁广就抓住了银滩沙子的特点。
师:看来傅煜栋听得很仔细。
袁广在欣赏银滩的时候把自己加进去了,有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所有我们说,描写景物的时候,要用眼睛看,看了还可以说,还可以想。
不过,无论是看还是说、想,都要围绕关键词。
3、评析得出结论:围绕关键词看景、围绕关键词说景、围绕关键词
想景。
(PPT
师:孩子们,静止的景物中我们加进了看景的人,加进了可爱的小动物,加进我们的想象,就让景物充满了生命活力。
所以李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景中有人,让景物充满生命活力。
(PPT出示)这个
小人儿在我们的努力下就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裤子了(简笔画:衣服裤子)
学生:还差鞋子呢!
师:是的,这个小人儿还差一双鞋子,不过别着急。
请你马上读读你的文章,把你觉得写得有生命活力的句子像李老师那样画上波浪线;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你可让它充满生命活力?不妨做上添加符号。
(三)回扣文题,首尾照应:(鞋子图)
师:人常说,写作文千万不要虎头蛇尾,大家看,这个娃娃就差一双漂亮的鞋了。
而我们也常常说看一个人,脚上的鞋子很重要,一双整洁漂亮的鞋同样看出这个人的修养如何。
我们不妨把文章的结尾比作这双鞋吧,让我们努力把它穿得漂亮、精美。
要做到这一点,李老师提示你:(出示PPT回扣文章题目去追求圆满结局。
到这里,我们的一篇文章就可以说完美了。
记住小窍门:首尾照应,完美无瑕。
这样的照应,也是我们常说的“画龙点睛之笔”。
看,这孩子的眼睛让我们再点上一笔,给他画上眼球,是不是就有神了?(简笔画:鞋子、眼球)
二、回顾这节课的收获: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王睿涵:我知道了写作文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才能吸引别人。
李茂源:我知道了写作文要把人物加进景物里去,让景物充满生命活力。
何雨沛:我觉得我的作文写好以后要再读一遍,看能不能再做修改
师:好样的!写完了并不代表写好了,大作家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李老师写一篇文章还不止读一遍呢,我要读好多遍,做好多次修改才算完工。
因此,李老师建议大家反复读自己的文章,一定能越改越精彩!(出示PPT)补充题目,实现大题小做;
事实说话,拒绝无病呻吟;回扣问题,追求圆满结局。
好吧,现在我们就按照修改建议来思考:我们是否补充了题目,实现
了大题小作;我们是否做到了用事实说话;我们是否做到了首尾照应? 四、学生自主修改作文
板书设计:
家乡的___________ 真______________
(简笔画)
题目 ------------ 眼睛
开头 ----------- 衣领
经过 ------------ 衣服、裤子
占
八
、
、
睛
之
笔
结尾------------- 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