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小二班健康教案:漱口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漱口》(通用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漱口》(通用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漱口的重要性,知道漱口可以保护口腔健康。
2. 学会正确的漱口方法,并能自觉进行漱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正确掌握漱口的方法。
重点:让幼儿认识到漱口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漱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漱口杯、牙刷、牙膏、毛巾、PPT课件。
学具:每人一个漱口杯、一把牙刷、一支牙膏。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小熊刷牙、漱口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熊的口腔卫生习惯,讨论如何保护牙齿。
2. 讲解漱口的重要性(5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讲解漱口可以清洁口腔、保护牙齿、预防口腔疾病等重要性。
3. 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5分钟)教师示范正确的漱口方法,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小熊在漱口时,为什么要含一大口水?”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5.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漱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漱口姿势。
六、板书设计1. 《漱口》2. 内容:漱口的重要性正确的漱口方法口腔卫生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向家长讲解漱口的重要性,并演示正确的漱口方法。
2. 答案:(1)漱口的重要性:漱口可以清洁口腔、保护牙齿、预防口腔疾病。
(2)正确的漱口方法:含一大口水,嘴巴闭上,用力鼓漱,使水在口腔内充分流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PPT展示和分组练习,让幼儿掌握了漱口的重要性及正确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
4. 正确漱口方法的示范与讲解。
5.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明确性。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和难点解析:教学难点设定为“正确掌握漱口的方法”,这是因为漱口动作对于幼儿来说可能较为复杂,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幼儿园小班漱口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漱口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漱口的重要性,知道正确的漱口方法和频率。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关爱自己牙齿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漱口的意义:讲解漱口对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要漱口。
2. 正确漱口方法:示范正确的漱口动作,讲解漱口水的吞咽方法。
3. 漱口频率:强调每天早晚两次漱口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示范动作,让幼儿直观地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2.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漱口游戏,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
3. 情景教学法:创设日常生活中的漱口情境,让幼儿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漱口盆、漱口水、牙齿模型、图片等。
2. 环境:干净、宽敞的教室,确保幼儿安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牙齿模型和图片,引导幼儿关注口腔健康,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漱口吗?”2. 讲解:讲解漱口的意义和正确漱口方法,强调漱口频率。
3. 演示:示范正确的漱口动作,让幼儿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4. 游戏:设计漱口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漱口技巧。
5. 实践:让幼儿自行漱口,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7. 作业:回家后,家长协助幼儿完成每天两次的漱口动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漱口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是否能够坚持正确漱口。
3. 定期检查幼儿的口腔卫生,观察漱口习惯的养成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我爱刷牙”主题班会,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刷牙与漱口的重要性。
2. 组织家长座谈会,普及家庭口腔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幼儿口腔健康的关注。
3. 开展口腔健康知识竞赛,激发幼儿学习口腔知识的兴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卫生,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九、教学反馈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漱口情况,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幼儿园漱口教案模板范文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我会漱口》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得干净,保持口腔卫生。
2. 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4. 提高幼儿的口腔保健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漱口》挂图、自制大嘴头像、《刷牙歌》2. 物品准备:水杯(每人一个)、水桶、毛巾、漱口杯、清水四、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1. 教师出示《漱口》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大嘴头像,引起幼儿兴趣。
2.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叫什么名字?(大嘴丁丁)(二)基本环节1. 教师讲述大嘴丁丁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漱口的重要性。
2. 教师示范正确的漱口方法,幼儿跟随学习。
a. 教师边念漱口儿歌,边做动作。
b. 幼儿模仿教师动作,进行漱口练习。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漱口比赛,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4. 教师总结漱口的重要性,强调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发放漱口杯和清水,让幼儿自己尝试漱口。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漱口姿势,确保漱口效果。
3.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漱口感受,巩固所学知识。
(四)结束环节1. 教师带领幼儿复习漱口儿歌,加深幼儿对漱口方法的记忆。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漱口表演,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向家长推荐漱口儿歌,引导家长在家中培养幼儿漱口的好习惯。
2.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提供制作漱口杯的材料,让幼儿发挥创意,制作自己的漱口杯。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
3. 教师要注重家园共育,与家长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4. 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效果,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漱口》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漱口》教案名称:小班健康教育《漱口》适用年龄:3-4岁的幼儿教学目标:1. 了解口腔的重要性,了解保持口腔健康的方法和步骤2. 了解漱口的含义和好处3.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卫生意识,提高口腔健康意识教学内容:1. 口腔的重要性2. 保持口腔健康的方法和步骤3. 漱口的含义和好处教学准备:1. PPT及口腔清洁道具2. 幼儿绘本《小熊漱口》及相应模型3. 洗手液、口香糖、糖果等奖励物品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 教师出示幼儿的口腔图片,引导幼儿感受口腔的存在和影响,引导幼儿说出口腔的作用。
2. 带着幼儿一起唱儿歌《洗手歌》,并提问:你们上完厕所需要洗手,为什么?(防止细菌传播)3.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幼儿回答如何保持口腔健康,如:刷牙、糖果少吃、含口香糖、漱口等。
第二步:学习新知1. 学习漱口的含义和好处教师展示漱口盥洗水、牙刷等物品,告诉孩子漱口是清洁口腔的一种方法,能洗净口腔的细菌和垃圾。
2. 《小熊漱口》绘本的讲解和模型观察通过阅读绘本《小熊漱口》的故事,情境化让幼儿理解漱口的好处和步骤。
并观看漱口模型的演示,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漱口的步骤。
第三步:尝试漱口1. 教师现场演示漱口的步骤2. 带领幼儿一起漱口3. 通过让幼儿动手尝试漱口,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漱口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步:巩固练习1. 分发洗手液、口香糖、糖果等奖励物品,以激励幼儿漱口。
2. 让幼儿间互相漱口,以加深记忆和体验。
第五步:作业布置1. 督促幼儿坚持刷牙和漱口的重要性。
2. 让幼儿以绘画和口述形式回答问题:“我喜欢漱口,因为……”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对口腔清洁和漱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绘本的使用,通过情境化的故事,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漱口的重要性和方法。
同时,在教学中也强调了互动和体验的重要性,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互相协助,更好地学会了漱口。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学习漱口》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学习漱口》教案主题:学习漱口教案目标:1. 知道什么是漱口,为什么要漱口以及正确的漱口方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漱口习惯,预防口腔疾病。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和投影仪。
2. 展示漱口杯和牙刷。
3. 练习漱口杯和牙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小视频来引起学生对漱口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漱口吗?”2. 让学生简单地回答一下问题并展开讨论。
二、讲解漱口的意义和好处(10分钟)1. 通过PPT或图片,为学生讲解漱口的意义和好处,如预防蛀牙、口腔疾病、清洁口气等。
2. 让学生了解到漱口对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三、讲解正确的漱口方法(10分钟)1. 通过PPT或图片,讲解正确的漱口方法。
2. 强调要用温开水漱口,不要用冷水或热水。
3. 示范正确的漱口方法,比如漱口杯法和直接漱口法。
四、实践漱口方法(15分钟)1. 将漱口杯发给学生,让他们实践正确的漱口方法。
2. 监督学生漱口的正确方法,纠正错误。
五、小结(5分钟)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漱口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漱口方法。
2. 让学生总结今天的收获和体会。
六、延伸活动(10分钟)1. 给学生分发牙刷和牙膏,让他们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
2. 演绎正确的刷牙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技巧。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活动,学生对漱口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漱口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坚持。
在以后的学校生活中,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口腔疾病。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得干净。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漱口》挂图、自制大嘴头像、《刷牙歌》活动过程:一、大嘴的丁丁——今天,有一个小朋友来到了我们教室,我们看看他是谁?(出示大嘴头像)——他是大嘴丁丁,今天他吃了很多东西,吃得满嘴都是,我们看看有些什么?(白菜、萝卜、小鱼、糖、苹果)——丁丁又吃水果,又吃蔬菜,还吃了小鱼,是个不调试的好孩子。
丁丁说:"吃完东西了,我要去睡觉了。
"可是嘴里有这么多的东西,很不舒服,现在我们想个办法帮帮他吧!二、我帮丁丁漱口——我们一起来帮丁丁漱口吧!漱口需要什么东西?——播放音乐,教师帮丁丁漱口。
上漱漱,下漱漱,左漱漱,右漱漱。
——漱完口后,我们看看丁丁的嘴里少了什么?三、老师教我漱口——小朋友,我们看看自己的好朋友小嘴巴干净吗?——现在老师来教你们漱口。
(出示漱口他)——幼儿边念漱口儿歌,边做动作。
四、我会漱口——讲解漱口时应注意的地方——播放音乐,幼儿漱口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漱口,漱口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牙齿。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觉前不吃甜食都能使我们的牙齿白白的,亮亮的,吃东西香香的,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棒棒的《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3、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活动准备:芝麻糖、调羹、镜子、杯子、水、脸盆等。
活动流程:请客吃芝麻糖——送礼物照镜子——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教师总结——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尝试漱口——让老师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正确漱口的.方法活动过程:1、请客吃芝麻糖:过新年的时候,我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今天请你们吃好吗?(幼儿品尝芝麻糖)2、送礼物,照镜子:我还准备了小礼物送给你们,你们看看是什么?(镜子)今天我们来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齿)牙齿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发现牙齿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齿上去了,牙齿变脏了,你有什么办法把黑芝麻从牙齿上赶走呢?3、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
幼儿园口腔卫生教育:漱口教案

幼儿园口腔卫生教育:漱口教案幼儿园口腔卫生教育:漱口教案主题:口腔卫生教育教学目标:1. 了解口腔卫生和漱口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正确刷牙和漱口。
3.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教学内容:1. 口腔卫生和漱口的重要性。
2. 如何正确刷牙和漱口。
3.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为幼儿们播放关于口腔卫生的视频,让幼儿们了解口腔卫生和漱口的重要性。
第二步:知识讲解老师向幼儿们详细介绍如何正确刷牙和漱口。
讲解中需要强调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
如何刷牙:1. 使用牙膏。
2. 湿润牙刷。
3. 按正确的方式刷牙。
4. 包括前牙,后牙和舌头。
如何漱口:1. 使用漱口水。
2. 把漱口水放入口中。
3. 进行漱口。
第三步:练习老师向幼儿们演示如何正确刷牙和漱口,然后让每个孩子实验。
老师需逐一检查正确情况,鼓励孩子练习。
第四步:总结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总结所学习内容,并强调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同时,与孩子们一起制定计划,以确保他们在以后能够正确刷牙和漱口。
教学评估:老师将考虑幼儿是否理解口腔卫生和漱口的重要性,并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刷牙和漱口。
拓展学习:老师建议家长在家里帮助孩子练习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
此外,老师还可以为幼儿们提供更多有关口腔卫生的资料,以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结论:本课程将有助于幼儿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帮助他们维护口腔卫生。
小二班健康教案:漱口-2019最新幼儿园中班教案

小二班健康教案:漱口
小二班健康教案漱口容明娟活动目标1、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
2、知道漱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1、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儿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⑵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幼儿“漱口”)⑶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提问儿歌的名称,⑶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⑷提问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手拿花花杯)b、“喝口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喝口清清水)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引导幼儿说出抬着头,闭着嘴)d、“水吐出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引导幼儿说出咕噜咕噜吐出水)3、集体学念儿歌(1)、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2)、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4、结束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小二班健康教案:漱口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Primary 2 health lesson plan: gargl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小二班健康教案:漱口
容明娟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
2、知道漱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儿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⑴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幼儿:“漱口”)
⑴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
⑴ 提问儿歌的名称,
⑴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⑴提问:
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手拿花花杯)
b、“喝口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喝口清清水)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引导幼儿说出抬着头,闭着嘴)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引导幼儿说出咕噜咕噜吐出水)
3、集体学念儿歌:
(1)、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2)、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4、结束: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