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2-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2《学会宽容》第一课时《宽容让生活更美好》教学设计

视频导入,引入正题。
讲授新课
宽容就是宽宏大量;宽容就是为他人着想;宽容就是不跟别人计较……
教师提示: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宽容是美德的重要内容。
分别讲述故事(1).《张楠的道歉》
(2).《偷橘子》
(3).《收废品的老人》
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附诗一首: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形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谈。
(1)张英的家人和邻居为什么会转变态度?
(2)宽容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力量?
点拨:(1)是宽容让他们转变了态度,张英的回信让他们懂得了宽容的道理。
(2)宽容是一种美德,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宽容往往能够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是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答案提示:
事例一:谢谢这位妈妈的宽容。如果这位妈妈不宽容,而是指责张南,甚至和张南的爸爸妈妈吵起来,就有可能损害两个小伙伴的友谊。
事例二:谢谢邻居的宽容。如果邻居不宽容,而是指责我偷他家橘子,继而大家都认定我是小偷,会给我造成终生的心理阴影。
事例三:谢谢车主的宽容。他的宽容让收废品的老人如释重负。如果车主非要老人赔偿损失,会让老人本来就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让老人走投无路,甚至可能失去生活的勇气。
教师讲述《宽容城》的故事
教师提问:想象一下“宽容城”三处景点对“宽容城”生活的作用。假如“宽容城”没有宽容,人们生活会是什么样呢?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学会宽容》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学会在生活中宽容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生活中的实例以及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宽容的重要性,学会用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同时也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在学习《学会宽容》这一课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宽容还需要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宽容,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引导学生用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宽容的意义和重要性。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宽容。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宽容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宽容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运用宽容的心态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
2.准备讨论题和角色扮演场景。
3.制作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宽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思考:案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爱?引导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宽容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宽容。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拓展(5分钟)利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运用宽容的心态解决问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2.《学会宽容》教案

——宽容就是能够接受别人超过自己的事实
情境:课间,同学从你的桌边经过时,不小心把你的脚踩了,你很痛很痛,但他赶紧向你道歉,你会怎么办?
——宽容就是原谅他人、真诚地接纳他人
情境:假日里休息的时候,你想去打篮球,而好朋友想去上网,你会怎么办?
第二条虫子:想要报复对方
问:“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想法对吗?假如有暴力进行报复,会有什么后果?
材料一:小玲到处说我的坏话,还好朋友呢,我恨死她了!今天学校检查卫生,昨天放学后我在她抽屉里放了不少垃圾。这下她可要倒霉了,真痛快!
材料二:少年玩游戏被人骂“菜鸟” 恼羞成怒捅死对方
总结: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报复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问:在生活中,你有宽容大度地对待他人的经历吗?当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活动园:
(1)在教室里,前桌同学不小心把后桌同学的文具盒碰掉了。假如“计较城”中的同学对此计较,那么……
(2)在邻里生活中,楼上住户不小心把浇花的水洒到了楼下住户的阳台上。假如“计较城”中的人们对此计较,那么……
(3)在拥挤的市场里,人们常常不小心相互踩到。假如“计较城”中的人们对此计较,那么……
问:想象一下,“宽容城”中三处特别的文化景点对“宽容城”生活的作用。假如“宽容城”中没有了“宽容”,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视频《吃包子》
2、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阅读角:宽容——健康的“维生素” 见课件
国际宽容日 11月16日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学会宽容》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宽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宽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宽容品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冲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宽容他人,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宽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具备宽容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宽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真正具备宽容的品质,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宽容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宽容他人。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
2.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理解宽容的意义。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宽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4.情景模拟:每组选取一个情景,模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宽容他人。
5.分享与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总结宽容的重要性。
6.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宽容的意义和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理解宽容的意义2.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宽容3.培养宽容的品质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学会宽容》(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3. 信息化资源: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论坛、社交媒体等,用于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案例。
4. 教学手段: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教学辅助工具:教学PPT、动画、视频、音频、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宽容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 宽容待人的重要性:能够增进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提升自身素质。
2. 宽容的表现
- 宽容他人的不同:尊重他人的观点、意见和习惯,不因差异而产生歧视和排斥。
- 宽容他人的过失:理解他人犯错的原因,给予改正的机会,不斤斤计较。
- 宽容他人的伤害:面对他人的伤害,能够原谅并放下,不报复和怀恨。
- 宽容与成长的关系:通过宽容他人,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包容心和成熟度。
- 宽容与人格魅力的关系:宽容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提升个人魅力。
5. 宽容的限制与原则
- 宽容不是纵容:宽容并不意味着对违法行为、道德败坏行为等放任不管。
- 宽容的原则:在宽容他人的同时,要遵守法律、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基于对学生层次、知识能力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分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宽容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 教学设计 精品教案 (6)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精品教案2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按照“引导感悟式和选择冲突式”相结合设置情境问题,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2.能力目标:在生活、学习中能够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宽容他人的过错。
3.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宽容的必要性及原则;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换位思考,学会宽容,体验宽以待人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热身游戏“我吹你爆”:师:同学们,吹过气球吗?吹气球难吗?真的吗?现在我就来考考你们! 1.出示游戏规则: 要求: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把气球吹大,另一位同学拿牙签在鼓起的气球上扎洞。
操作:每组派两位同学上讲台来比赛,一分钟内,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气球一旦爆破就失败! 2.送锦囊妙计。
思考:气球扎在哪个部位容易爆?哪个部位不容易爆?3.分享游戏感受:成功:你为什么能够成功?失败: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让你再来一次,你会选择扎在哪个部位?总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像气球与牙签之间的接触!看!(出示PPT)气球最薄的地方张力大,人最不足的地方,也是最敏感、最脆弱的地方。
如果我们用自己最尖锐的部分与别人最脆弱的地方接触,往往就容易产生矛盾,就像气球一样——一碰就“爆”!二、导入课题那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课——学会宽容。
三、感悟宽容内涵1. 自然之道什么是宽容呢?我们先来听听大自然的声音吧。
(播放视频)孩子们,通过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受?总结:是的,这些小小的溪流,最后却能汇聚成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大海之所以广阔,她的力量源于对无数个细小涓流的包容。
这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 拆字之说孩子们,刚刚我们谈的是自然之道。
2 学会宽容(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2 学会宽容(第二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的第二课,也是学习宽容的第二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宽容、为什么要宽容、如何宽容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宽容;•了解宽容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宽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让学生能够宽容包容别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宽容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会宽容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会宽容的方法,尤其是面对恶意攻击或者欺负的时候如何宽容。
1.引入通过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宽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讲解•什么是宽容:宽容就是包容别人的错误,不因别人的错误而恶语相加或者以暴制暴,而是用自己的宽容换取别人的谅解和原谅。
•为什么要宽容:宽容可以化解矛盾,减少摩擦,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宽容可以让我们成为更有思想、更有情怀的人;宽容可以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如何宽容:不轻易发脾气;多关注别人的好处;有时候当你面对别人的攻击时,可以选择沉默来代替过激的反应。
3. 讲解实例通过讲述一些宽容的实例,如故事、历史事件或者学生所遇到的事情等生动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宽容的含义和价值。
4.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宽容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与能力。
5.梳理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督促学生善于运用宽容的方法。
五、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实际的行动去宽容别人,或者写一篇关于宽容的文章,并在下节课上读出来分享。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个人的发言、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作业的表现等方面,进行教学评估。
七、板书设计2 学会宽容(第二课时)•什么是宽容•为什么要宽容•如何宽容八、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生动具体、紧扣主题,但因时间限制,课堂讨论不够充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2学会宽容第二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2学会宽容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2学会宽容第二课时》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宽容这一主题,让学生理解宽容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宽容他人。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宽容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宽容品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接触到一些关于宽容的场景。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宽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容易将其等同于纵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宽容与纵容的区别,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会宽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学会如何宽容他人,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宽容品质,促进和谐人际关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学会如何宽容他人。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宽容与纵容的关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思考宽容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宽容,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4.师生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宽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呈现几个关于宽容与纵容的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行为是否属于宽容,并说明理由。
3.小组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宽容故事,讨论宽容的意义和如何做到宽容。
4.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实践宽容的沟通技巧,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宽容的意义,明确宽容与纵容的区别,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学会宽容》教案
教学目标
1.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2.学会如何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明白宽容但和而不同。
3.能运用恰当的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宽容的意义,学会如何宽容。
教学难点:明白宽容但和而不同。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 播放《六尺巷》视频。
生认真欣赏。
师:通过这个视频你明白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像这种情景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
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那就是要学会宽容。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宽容他人的话题。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一)读读,想想,说说。
1.读P12活动园案例:“感谢他们的宽容”
2.照样子,想一想:
①谢谢这位妈妈的宽容,如果这位妈妈不宽容,而是指责小楠,甚至和小楠的爸
爸妈妈吵起来,很有可能损害两个小伙伴的友谊。
②谢谢邻居的宽容,如果邻居不宽容……
③谢谢车主的宽容,他的宽容让……
3.说说:结合生活事例,谈谈你如何看待事例中人物的宽容做法。
4.交流: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请和同学交流一下,谈谈宽容对生活的意义。
(二)游览“宽容城”
1.依次欣赏P13“宽容城”三个特别的文化景点。
2.想一想,交流:想象一下,“宽容城”中三处特别的文化景点对“宽容城”生活的作用。
假如“宽容城”中没有了“宽容",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三)阅读感悟。
1.读pl3“阅读角:宽容一一健康的维生素
2.感悟:宽容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活动二:拥有一颗宽容心
(一)案例分析。
1.读P14活动园案例:“公交车上拥挤”
2.想一想:
在生活中,你有宽容大度地对待他人的经历吗?当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二)阅读感悟。
1.读P16名言。
2.感悟。
(四)看医生,治疗心“病”
1.啄木鸟医生帮助大家找出了隐藏在心中的三条“虫子
2.治病方法:我们怎样才能消灭这些虫子,真正做到宽容他人呢?
①假如因为有第1条虫子,让我愤怒而无法黄谷他人,我会
②假如因为有第2条虫子,让我想要报复他人,我会……
③假如因为有第3条虫子,让我不愿意原谅他人,我会……
(五)感悟:通过学习结合实践,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
三、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