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厚朴的加工炮制研究

合集下载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炙法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炙法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中药炮制中的炙法原理、操作方法及其对药材药效的影响,掌握炙法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炙法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的炮制方法。

根据所加辅料的不同,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和油炙6种方法。

炙法要求辅料渗入药物内部,其加热温度比炒法低,多用文火,炒制时间较长,以药物炒干为宜。

三、实验材料1. 药材:厚朴、黄连、生姜、醋、盐等。

2. 仪器:炒锅、筛子、剪刀、电子秤等。

四、实验方法1. 厚朴炙法(1)取厚朴丝,加入一定量的姜汁拌匀,闷润。

(2)将拌匀的厚朴丝放入炒锅中,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吸尽,取出晾凉。

(3)筛去碎屑,得到姜厚朴。

2. 黄连炙法(1)取黄连,加入一定量的姜汁拌匀,闷润。

(2)将拌匀的黄连放入炒锅中,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吸尽,取出晾凉。

(3)筛去碎屑,得到姜黄连。

3. 醋炙法(1)取甘遂,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

(2)将拌匀的甘遂放入炒锅中,用文火加热,炒至微干,取出晾干。

(3)筛去碎屑,得到醋甘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厚朴炙法实验结果显示,姜厚朴相较于生厚朴,色泽加深,略具姜的辛辣气味。

炮制后的姜厚朴对咽喉的刺激性减小,且宽中和胃的作用增强。

2. 黄连炙法实验结果显示,姜黄连相较于生黄连,其苦寒之性得到缓和,对脾胃的刺激性减小,止呕作用增强。

3. 醋炙法实验结果显示,醋甘遂相较于生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作用减弱,毒性降低,对人体的副作用减小。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炙法对厚朴、黄连、甘遂等药材进行炮制,结果表明炙法能够改变药材的药性,降低毒性,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

炙法在中药炮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七、实验注意事项1. 炙法过程中,应根据药材的种类和辅料的不同,掌握好炒制的时间和火力。

2. 炙法过程中,辅料应充分渗入药材内部,确保炮制效果。

3. 筛去碎屑,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4.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火灾和烫伤。

厚朴的传统炮制方法

厚朴的传统炮制方法

厚朴的传统炮制方法
甘友清;张南方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3(33)10
【摘要】目的:探讨文帮和武帮传统炮制厚朴的方法。

方法:文帮传统炮制厚朴
姜炙工艺文帮为10%,生姜榨汁1∶2~2.5,饮片与生姜汁拌匀闷润1.5~2.0 h,武帮
炮制厚朴另加辅料苏叶0.2 kg,薄荷0.2 kg,粗茶0.5 kg煎汁拌炒。

结果:文帮和
武帮炮制厚朴饮片切制因其来源(干皮、根皮)和形状(皮厚单卷筒状和双卷筒状)而切成指甲片、蚊香片、瓦片、骨牌片等形色味俱佳的精制饮片。

结论:从厚朴炮制的现代研究结果证实文帮和武帮炮制厚朴辅料的用量和工艺科学先进。

【总页数】1页(P1798-1798)
【关键词】厚朴;文帮炮制;武帮炮制
【作者】甘友清;张南方
【作者单位】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武汉市新洲区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
【相关文献】
1.不同炮制方法对厚朴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影响 [J], 陈端端
2.不同炮制方法对厚朴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影响 [J], 陈端端;
3.不同炮制方法对厚朴中厚朴酚含量的影响 [J], 黄健;张辉;张建芳
4.不同炮制方法对厚朴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影响 [J], 陈端端
5.不同炮制方法对厚朴中厚朴酚含量影响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研究[J], 曹纬国;张丹;陶燕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炮制学-厚朴

中药炮制学-厚朴

切片,加水煮汤,另取刮净粗皮的药材,扎成捆,置姜汤中,
反复浇淋,并用微火加热共煮,至姜液被吸尽时取出,切丝,
干燥,筛去碎屑。
每100kg厚朴 用生姜10kg
厚朴
丝条状,表面灰褐色或 灰黄色,内表面紫棕色 或紫褐色,较平滑,切 面颗粒状,气香,味辛
辣微苦

成品性质
姜厚朴
姜厚朴色泽加深, 略具姜的辛辣气味
厚 朴
讲解人:XX

中药炮制学
前言简介 炮制方法 成品性质 炮制作用

处方用名:厚朴、川厚朴、姜厚朴
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厚朴(原亚种) M. officinalis subsp. officinalis或凹叶厚朴(亚种) M. officinalis subsp. biloba的 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

谢谢观看!

中药炮制学
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于沸水中微烫后,堆置阴潮处“发 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再
C
B
D

厚朴:取原丽 江材料,刮去粗皮,洗净秀 丽润透切丝,干燥,筛去夜 景碎屑。



姜厚朴:取城厚朴丝,加姜汁拌匀,城闷润,待姜汁被吸尽后城,
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或者取生姜

厚朴生片及5种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比较

厚朴生片及5种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比较
量较佳。
[ 关键词 ] 厚朴; 炮制品 ; 质量 ; 厚朴酚 ; 和厚 朴酚 [ bt c] O jcv : hu hcm aig h ulybtenrwm go a ot df ed eet rcse rdc ,Opo A sat r bete T og o pr eq at e e anlecr xa v i rn p esdpout t r i nt i w a i e n i f o s -
p s c e t c e i e c o sa l hn u lt t n a d o rc se g oie c r x o e s in i vd n ef r t b i i gq ai sa d r f o e s d ma n l o e .Meh d :T es meb t g oi ec r x w r i f e s y p a t to s h a ah ma n l o e e a t e p o e s d w t i e e tw y ,c n rs t o su e O ma e a ay i o u i t n a d q a t ain,sa i t n e t ain r s e i 5 df r n a s o ta t c h meh d wa s t k n a l s fq a t i n u n i t d n s l ao t o t l y i v si t . b i g o
ji ebs u ei t et e sh . [ e od] Manl ecr x r esdpo ut q at; go l H nko K yw rs g oa o e ;Po se r c; u i Manl ; oo i i t c d ly o l [ 中图分类号]12 . ; 23 4 [ 1 72R 8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2- 5 X{0 7 1 0 1 0 17 9 1 20 )0- 0 9- 3

厚朴的炮制方法

厚朴的炮制方法

厚朴的炮制方法
厚朴的炮制方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手工独酿酒制作方法,通常步骤如下:
一、制定入口:所使用的原料,最常用的是小麦、玉米、大麦等等,根据酿制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加以筛选;
二、磨碎:原料进入磨碎机,使织物变得更细腻;
三、活化:活化是发酵前一个必要的环节,通过热交换,将原料中的酶磨碎,使原材料的细胞结构完整可以被激活,准备发酵;
四、炒米:将活化后的原料经过一次热处理,使原料中有机物分解,分解出水,此项工作主要是为了发酵前准备;
五、发酵:将活化好的原料与酵母结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液体,置于酿制罐中发酵,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以及一定的时间内,发酵完毕;
六、浓缩:将发酵完毕的原料,置于浓缩机,经过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浓缩出满足要求的酒精度;
七、熏制:使用各种调料或粉末,在酒精中熏制,可增添异味;
八、熟化:将酒精舔在罐中,在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多次滤过,进行熟化,熟化好的厚朴酒口感上佳、香气浓郁。

【中药加工工艺规程】厚朴工艺规程标准管理

【中药加工工艺规程】厚朴工艺规程标准管理

厚朴工艺规程标准管理
4、厚朴工艺流程图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7、成品收率
成品收率=×100%≥85.0%
9.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9.1原辅料消耗定额(按600kg计算)
9.2包装材料消耗定额(按600kg计算、1kg/袋、20kg/件规格包装)
10.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型号
11.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13.工艺卫生
执行的管理规程及清洁规程编号如下表(具体内容参见各项目下规程)
14.动力消耗定额、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14.1动力消耗定额:
14.2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14.2.1严格执行厂订制度及各种标准作规定,保证生产用料得以充分利用。

14.2.2加强管理,降低物料及水电汽的消耗,减少损失率。

14.2.3对本车间的废料,及时进行处理。

15. 变更历史。

不同炮制方法对厚朴中厚朴酚含量的影响

不同炮制方法对厚朴中厚朴酚含量的影响
厚 朴 酚 对 照 品 ,加 甲 醇 分 别 制 成 浓 度 为 o . 0 4 2 7 、
0 . 0 2 7 2 mg / ml 的溶 液 ,即 得 对 照 品 溶 液 。
采 用 Ag i l e n t 1 2 6 0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B T1 2 5 D 型 电子分 析天 平 ;A Ll 0 4型电子 分析天 平 。 厚 朴药材 来源 于某 中药 饮 片生 产 企业 所 生 产 6批
・ 6 2 2 ・
浙 江 中 医杂 志 2 0 1 5 年 8月 第 5 o 卷 第 8期
不 同炮 制 方 法 对 厚 朴 中厚 朴 酚 含 量 的影 响
黄 健 张 辉 张建芳。 1 浙江省 新 昌县 人 民 医院 浙 江 新 昌 3 1 2 5 0 0 2 浙江 省金华 市食 品药 品检验所 浙江 金 华 3 2 1 0 0 3 浙江省 绍兴 市第 七人 民 医院 浙 江 绍兴 3 1 2 0 0 0
Re h d . e t wi l s .的干 燥 干 皮 、根 皮 及 枝 皮口 ] 。大 量 研
究 证 明 ,厚 朴 酚 与 厚 朴 酚 是 厚 朴 药 材 的 主 要 有 效 成
分 ] 。在炮制 过程 中 ,有 炮制 方 法 、炮制 程 度及 炮 制
1 次 ,合并 汁液 ,既得 ) 。
检验合 格 的厚朴 丝 。炮 制 品 分别 为姜 汁炙 法 、炒 干 和 规范 中 的姜 汁 煮 制 法 。厚 朴 酚 对 照 品 ( 供 含 量 测 定 用 ,批 号 1 1 0 7 2 9 — 2 0 0 4 1 1和 厚朴 酚对 照 品 ( 供 含量 测 定用 ,批 号 1 1 0 7 3 0 — 2 0 1 0 1 1 ,均 由 中 国药 品 生 物 制 品

厚朴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

厚朴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

厚朴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厚朴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fficinalis Rehd.et Wils. var. 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4~6月份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汉代有去皮炙(《伤寒》)。

南北朝有酥炙法、姜炙法(《雷公》)。

唐代有姜汁炙(《产宝》)。

宋代增加了姜煮、生姜枣制(《总录》),姜焙(《药证》),姜罨(《洪氏》)等法。

明代又增加了酒制(《必读》),盐制、姜蜜制、糯米粥制(《普济方》),姜汁浸后人醋淬(《准绳》)等法。

清代增加了醋炒(《集解》)。

据统计,历代应用的厚朴炮制品有14种之多,临床以姜制厚朴应用最为广泛。

【现代炮制方法】1、厚朴: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晒干。

2、姜厚朴:取厚朴丝,加姜汁拌匀,闷润至姜汁被吸尽,用文火炒干。

或取定量生姜切片,加水煎汤,另取刮净粗皮的厚朴,捆成捆,置姜汤中,用文火加热共煮至姜汤吸尽,取出,切丝,干燥。

厚朴每100千克用生姜10kg。

【饮片性状】厚朴呈丝条状,宽3~5毫米;外表面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褐色,较平滑;切断面颗粒性,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质坚硬;气香,味辛辣、微苦。

姜厚朴色泽加深,具姜的辛辣气味。

【质量标准】厚朴含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量不得少于2.0%。

【炮制目的】厚朴味苦、辛,性温。

归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

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能。

生用药力较为峻烈,其味辛辣,对咽喉有刺激性,故一般不生用。

姜制后可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并能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

【应用选择】制用(1)脘腹胀满:可单用本品为末,陈米饮送服;或配伍苍术(米泔水浸)、甘草(炙)、陈皮,能化湿和胃,可治湿阻中焦引起的脘腹胀满、纳食不思、舌苔白腻等症,如平胃散(《博济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以 PEG6000 为介质 的姜黄素滴丸
24g,硬脂酸镁 1.5g,4%淀粉浆 12g。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姜黄
7.5g,淀粉 266.775g,硬脂酸镁 1.5g,4%淀粉浆 12g,制粒,装入
1 号胶囊。
2.4 不同制剂体外释药比较:按 2005 版中国药典之规定,采用
桨法,转速为 100r/min,温度为 37℃,1000ml 溶出介质。溶出介
材鉴别的主要依据。
1.5~3 厘米。颜色: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表面特征:有浅纵
2.7 气味:某些药材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可直接嗅闻,或在折 沟及斑状淡棕色残留栓皮;有时可见膨大的节,每节有一枝
断、破碎、搓揉时进行,有的可用热水湿润后检查。例如木香有 痕。质地:坚硬而轻,不易折断。断面:横断面皮部狭窄,黄白
1.79
1.55
1.68
结果可见,以 PEG6000 为分散
介质的滴丸药物含量最大,说明在
制备的过程中,姜黄素损失最小。观
察滴丸外观,与其他滴丸相比较,以
PEG适中,
圆整度好,照片见图 1。 2.3 姜黄素片剂及胶囊剂的制备:姜 黄 7.5g,淀粉 266.775g,微晶纤维素
滴丸中姜黄素含量的测定:分别取一滴丸称重,置于 10 ml 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测定姜黄素浓度,计算滴丸中 姜黄素含量,结果见表 1。
表 1 不同分散介质姜黄素滴丸中姜黄素含量
载体材料 PEG2000 PEG4000 PEG6000 PEG10000 PEG20000
含量(%) 1.64
1.67
种药材都有其一定的药味,一旦药味发生改变,要考虑到品种
可以说,性状鉴定是一种简便而迅速有效的鉴定方法,在
和质量的问题。
中药的鉴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不可缺少的鉴定方法。
2.8 水试: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有各种特殊变化的特点,可作 参考文献
为鉴别依据之一。例如红花用水泡后,水变为金黄色,花不褪 [1]李建民.天然药物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强烈的香气;白鲜皮具有羊膻气;薄荷的叶揉搓时有特异的清 色,薄而质松如软木,木质部宽广,黄色,质硬,导管孔洞整齐
凉香气。味不仅是鉴别药材的依据,有时还是衡量质量的标准 排列呈车轮状,与类白色的射线相间呈蜘蛛网形,如一端吹
之一,如乌梅、木瓜以味酸为好;甘草、党参以味甜为好等。每 气,则畅通无阻,故名“木通”。髓部不明显。气味:气微,味苦。
厚朴是我国特有的药、材兼用树种,进行科学地加工和炮 制,提高利用率,对于提高药品质量,减少资源浪费是十分有 效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厚朴资源的连续开发和 利用。 参考文献 [1]肖培根,杨世林.药用动植物种养加工技术.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01. [2]曾 诠,宋学华,张泉,等.厚朴及炮制品中厚朴酚与厚朴酚含量 测定.中草药,1996,27(1)∶11-13. [3]王月敏,于少君,邹桂新,等.厚朴炮制方法比较及其炮制意义 研讨.中药材,1992,15(12)∶34-36. [4]战洁.HPLC 法测定 7 种不同方法炮制的厚朴中厚朴酚的含 量.中成药,1993,15(12)∶20.
干,再用甑子蒸软后,即行卷筒。大的卷成两卷,小的卷成单 统计,历代厚朴的炮制方法有 14 余种之多,但仅姜制被沿用
卷。卷好后用稻草捆紧两端,把两端用刀截齐,晒干。晒时晚上 下来。宋代《本草衍义》中记载“不以姜制,则棘人喉舌”,另《汤
收回后要架成“井”字形,使其易通风。
液本草》中“如腹胀,用姜制厚朴”。可见姜制的妙用。
*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211400) 2009 年 3 月 8 日收稿
紫苏、生姜煮:厚朴 500g,苏叶 400g,生姜 80g,或苏叶 50g,生 姜 100g。取原药材,加清水浸 3~6 小时,放铜锅内加苏叶、生
(下转43页)
2009 年 5 月
43
的姜黄素乙醇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吸光度,高、中、低三种浓 度 RSD 值分别为 0.24%、0.64%、0.25%。 2.1.3 回收率的测定:取样品液六份,分别精密加入不同量的姜 黄素标准品,测定姜黄素浓度,计算回收率。平均回收率为 97.68%,RSD 值为 0.74%。 2.2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分别称取 0.2g 姜黄素,9.8 g 聚乙二醇(2000、4000、6000、10000、20000)装入小烧杯中,于 KQ-100 型超声波清洗器中加热、熔解、消泡后,倒入自制简易 滴丸装置进行滴丸(70℃左右),滴入冰煤油中冷却,取出滴丸 于培养皿中,用滤纸吸干表面残留煤油,密封避光放置。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09)05-0048-02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枝皮及 栓皮层,要求下刀轻重适度,刮皮均匀,刮净。③浸润:将刮好
根皮。厚朴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产于四川、湖北、浙江,福 的厚朴竖放在 5cm 深的水中,两头分别浸润软后取出。④修
建、江西、湖南等地亦产。厚朴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 头:用月芽形弯刀将浸润的厚朴修平整,然后用红线将两端扎
三种姜制品姜汁浸、姜汁炒、姜汁煮的浸出物均有不同程 度增加,说明姜制有利于成分溶出。实验证明[3],姜制后挥发油 成分增加,顺序为:姜汁炒>姜汁浸>姜汁煮>生品;对无机元素 进行了测定,结果厚朴姜制后铜、锌增加,增加顺序为姜汁浸> 姜汁炒>姜汁煮>生品,所以在选择炮制方法时应首选姜汁浸
与姜汁炒,但也要区别对待,不能机械套用。在姜炒中,姜汁与 厚朴比例为 1∶10 且程度为炒干为最佳姜汁浸中姜汁与厚朴比 较为 1∶10 的配量为最佳。另外厚朴经水浸泡时间越长,厚朴酚 含量越低[4]。 4 小结
DOI:10.16040/15-1101.2009.10.055
48
内蒙古中医药
断,断面显粉性。
否则为伪品;丁香萼管放入水中垂直下沉直立水中等。
2.6 断面:包括自然折断面和切断面
2.9 火烧:某些药材用火烧能产生特殊的气味、烟雾、响声、颜
2.6.1 观察药材自然折断时的现象:如有无粉尘飞扬、响声、折 色等现象,可作为鉴别依据之一。例如马勃置火焰上,轻轻抖
1.2.2 精加工:肖培根等[1]按特殊要求或出口规格进行的加工分 2.2.2 制厚朴:①紫苏、生姜炒:厚朴 500g,紫苏 50g,姜汁 50~
以下五步进行:①选料:挑选外观完整、卷紧实,未破裂,皮质 100g。取紫苏加水 750g,煎取 600g,与厚朴拌匀,待汁尽,再以
厚、长度符合要求的厚朴。②刮皮:用刮皮刀刮净表面地衣与 鲜生姜自然汁同拌,使吸尽,再用微火炒焙至略焦黄为度。②
在风干期间要经常上下内外翻动,加速风干,切忌阳光曝晒或 用微火炒至姜汁干即可。或取厚朴片炒热或炒至微焦,喷入姜
堆放在地上。阳光暴晒,厚朴油分香味易走失也易破裂,堆放 汁拌匀,再炒干即可。③姜汁煮:厚朴 5kg,姜 250g 或 275g 或
在地上易还潮生霉,而室内阴干则油足,味香,质好。
500g。取厚朴用姜汤煮至水干,放冷闷润后切丝晒干。
(上接48页)
姜,加水漫过各药,煮 8 小时,用余火闷 16 小时取出,刮去粗 皮切片,再取滤去苏叶、生姜后的药汁,浇拌厚朴片,待吸干后 晒干。或取厚朴加苏叶、生姜及水共煮 8 小时,闷 1 夜,取出摊 冷,纵截成 33mm 长条,再横切 3.3mm 宽丝即可。 3 不同炮制品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据报道,在相同的实验条件条件下,对姜汁浸、姜汁炒、姜 汁煮三类炮制方法的炮制品与生品进行了对照测试,主要成 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有差异。姜汁炒的炮制品中,以 10%姜汁炒干、10%姜汁炒微焦两种炮制品中酚性成分含量较 高;姜汁煮和姜汁浸的炮制品中分别以 10%姜汁煮、10%姜汁 浸两种两种炮制品中酚性成分含量较高,质量较好。各种炮制 品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均小于生品中的含量[2],但姜汁 在各种方法中占首位,顺序为生品>姜汁浸>姜汁炒>姜汁煮。
断的难易等,以及折断面是否平坦、纤维性、颗粒性、裂片状、 动,可见微细火星飞扬,熄灭后产生大量浓烟;降香点燃则香
层状、胶丝等情况。此法主要用于皮类、根和根茎类、茎木类、 气浓烈,燃时有油流出,烧完留有白灰;血竭放在纸上,下面用
厥类药物的鉴别。例如杜仲容易折断,折断面连有细密、银白 火烤,熔化后色鲜红如血而透明,无残渣等。
1.2 浙朴加工
状。或取原药材洗净蒸透,切 1.7mm 厚的片晒干,另取生姜打
1.2.1 产地加工:厚朴采收后应及时加工,在通风的屋内或草棚 烂加水去渣留汁,拌入厚朴片内,至吸干为度。②姜汁炒:厚朴
内,离地 1m 高搭一架子或用楼板,按不同规格分别堆放风干。 50kg,姜 1.5~2.5kg 或 5~7.5kg。取生姜加水捣汁,与厚朴拌匀,
1.1.2 兜朴:水烫和“发汗”方法与筒朴一样,只是卷筒时卷成单 2.2 现代炮制
卷,卷后用稻草捆住中部,再行晒干即成。
2.2.1 姜厚朴:①姜汁浸:厚朴 5kg,姜 0.5~1kg。取捆好的厚朴,
1.1.3 根朴:可不经“发汗”,晒干即成。
竖立盆中,从两端反复淋润热姜汁,至润透,闷 1 天,卷紧成筒
图 2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片剂及胶囊剂体外累计释放率-时间曲线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能够显著提高姜黄素的溶解度,片剂、
胶囊剂及固体分散体释放达平衡时分别释放 14%、16%、79%。 3 讨论
有报道,姜黄素不易制备成片剂、胶囊剂以及注射剂等普 通制剂[4]。由于姜黄素为水不溶性物质,姜黄素制剂的溶出度 小,吸收差制约着其制剂的发展。固体分散体能够提高难溶性 药物的溶解度[5],作者利用 PEG 为载体,制备了姜黄素滴丸,并 比较了各种剂型的体外药物释放,姜黄素固体分散体能够显 著提高姜黄素的溶解度。由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与代谢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姜黄素滴丸的体内代谢过程有待于 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鲍英华.姜黄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分册,2003,30 (5):254-256. [2]韩刚,张义春,刘士勇.姜黄中姜黄素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J].西北药学杂志,2005,20(2):15-16. [3]韩刚,韩学成,张卫国.表面活性剂提高姜黄素提取率的研究 [J].中成药,2004(4):269-271. [4]谭俊,蔡卓凡,王诗明.姜黄素制剂稳定性实验研究[J].中药 材,2002,25(8):585-586. [5]张惠平,向大雄,罗杰英,等.固体分散技术在药剂学中的研 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1):807-8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