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提取工艺讲解学习
西瓜皮提取果胶技术

西瓜皮提取果胶技术果胶在食品、医药和日用化工中有广泛用途,在国内外市场上一直属紧俏物资。
每10000t(吨)西瓜皮可提取40t(吨)果胶,价值400万元。
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1、清洗。
将新鲜的西瓜皮用清水洗去泥沙、尘土等杂质。
2、蒸透。
将洗净的原料放入蒸笼中蒸30--40分钟,以瓜皮变软,有水析出滴下为度。
蒸煮的目的是破坏原料中的果胶酶。
3、压榨。
将蒸透后的原料尽可能榨干,除去其中水分。
4、水解。
将榨干的原料放于耐腐蚀的容器中,加水3--4倍,加酸调pH值至2左右,加热接近沸点,保持一定时间。
此步操作中的酸度、温度、加热时间均需经过试验确定。
酸度大、温度高,则时间要短,否则果胶分解过度;温度低,则时间要长,否则果胶不能水解。
5、过滤。
用布袋压榨过滤,收集滤液。
压榨后的滤渣可进行二次水解、过滤,除加水2倍外,其他操作同上。
6、脱色。
将两次所得的滤液合并,加入0.3%--0.5%的活性炭,加温至55--60℃,脱色30分钟。
7、浓缩。
将脱色后的液体真空浓缩成半固体状。
8、醇析。
在浓缩液中加入90%的乙醇溶液(加入量为浓缩液的1倍或稍多)后,立即可以看到有果胶絮凝出现。
略待片刻后进行压榨。
9、压榨。
将絮状果胶装入布袋,压榨除去液体。
注意回收液体中的乙醇。
10、醇洗。
将榨得的果胶,用95%的乙醇溶液洗涤(用量为果胶的1倍)。
略待片刻,榨去乙醇液。
11、烘干。
将固体果胶置于搪瓷盘中,在65--75℃下烘烤至含水分8%以下即可。
12、研磨。
将烘干的果胶在干燥的条件下研磨粉碎,过60目筛。
13、调配。
分批分次化验后,按规定把不同等级的产品合理调配。
14、包装。
用聚乙烯塑料袋定量密封包装,小袋外再用大塑料袋密封包装,外包装用纸箱,包装贴封后即可入库或外运。
实验十果胶的提取

实验十果胶的提取一、目的要求1.学习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原理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
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7%~17%。
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
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三、实验器材恒温水浴、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布、表面皿、精密pH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真空泵、柑橘皮(新鲜)。
四、实验试剂1.95%乙醇、无水乙醇。
2.0.2 mol/L盐酸溶液3.6 mol/L氨水4.活性炭五、操作步骤1.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烧杯中,加120 mL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
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大小的颗粒,用50 ℃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
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将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0.2 mol/L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pH 2.0~2.5之间。
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40 min,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趁热用垫有尼龙布(100目)的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0.5%~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4.滤液冷却后,用6 mol/L氨水调至pH 3~4,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地加入95%酒精溶液,加入乙醇的量为原滤液体积的1.5倍(使其中酒精的质量分数达50%~60%)。
酒精加入过程中即可看到絮状果胶物质析出,静置20 min后,用尼龙布(100目)过滤制得湿果胶。
果胶的提取与应用

果胶的提取与应用一、果胶的提取根据酯化度(羟基酯化的百分数)不同,将果胶分为高甲氧基果胶和低甲氧基果胶,其中酯化度大于50%的为高甲氧基果胶,即高酯果胶(HMP),酯化度小于50%的果胶为低甲氧基果胶,即低酯果胶(LMP)。
果胶的提取方法主要有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酶与微生物提取法、微波法、螯合剂法等。
1、酸提法酸提取法是将植物细胞中不溶的原果胶在热酸性的条件下转变成可溶性果胶,并将其提取出来。
酸提取法会对果胶的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提取工艺较为成熟,国内外均采用此法生产果胶。
因此,酸提取法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酸提法,对混合酸提法有了更多的研究。
如利用磷酸和亚硫酸的混合酸比单独一种酸的提取效果要好很多,提取果胶的色泽好,得率高。
混合酸提取效果往往要优于单独使用一种酸的提取效果,所以,单独的酸提取法会逐步被混合酸提取法取代。
2、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又称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频率>20kHz使细胞破碎或崩解,加速果胶溶出。
在提取工艺中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一般与其他方法一起使用,提高果胶的产量和质量,不影响果胶的成分,对果胶品质的破坏也较小。
但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受设备的影响,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果胶的规模化工业生产。
3、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是利用微波的电效应和化学效应,使植物组织崩解,加速果胶的溶出。
微波提取常作为辅助提取与其它方法联用,具有工艺简单,提取时间短,得率高,产品质量好的优点。
但受设备影响,工业化生产成本和规模上受限制。
4、酶与微生物提取法酶与微生物提取法是利用酶或微生物降解果胶中的大分子物质或将不溶性果胶转化成水溶性果胶,进而将果胶提取出来。
酶法提取的果胶保留了原有的多种营养成分,可用于饲料。
酶解法提取果胶,具有低消耗、无污染、反应条件易于控制等优点。
微生物提取法本质上也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果胶酶酶解提取果胶的方法。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果胶酶酶解提取的果胶相比于其他方法制得的果胶品质高、灰分含量低、色泽好、中性糖含量高。
果胶的提取

果胶为白色、淡黄色或褐色粉末,溶于水成粘稠状液体,在食品工业以及医药上有广泛用途,柚皮的白皮层中含有多量果胶,其含量可达6%。
目前,柚皮是提取果胶最好的原材料,其生产技术如下:
1、原料预处理:如果用新鲜柚子皮,首先应去掉果皮表面油胞层。
2、灭酶:钝化果皮中果胶酶活性,把原料浸入沸水中5-7分钟,或用95℃蒸汽处理5分钟。
3、漂洗:目的是去除原料中各种非胶体物质,如色素、糖类、农药有毒成分和苦味物质,以免影响果胶质量。
4、沥干、粉碎:可用绞肉机把原料绞成3-5毫米粒度。
5、提胶(萃取):目前多用酸提取法,是根据果胶可在稀酸作用下加热转变为水溶性果胶而进行的。
在提胶过程中,加水量、pH值、温度、时间、酸的种类等因素对成品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所用的酸为稀盐酸或稀硫酸,其pH值为2-3,用量为原料的4倍,加热至90℃,溶液呈微微沸腾状态保持50-60分钟,最后得水解液。
6、过滤、除渣:得稀胶状水解液。
7、浓缩:生产上可用减压真空浓缩,应用双效蒸发罐真空度达660毫米水银柱,温度为45-50℃,如用常压浓缩果胶颜色会较深,其目的是去除部分水分为下道工序节约酒精,以降低成本。
8、沉淀:用95%酒精加入到果胶液中沉淀果胶,用酒精计测定酒精含量为50%至55%便可。
果胶从果胶液中呈棉絮状析出,这是决定果胶收得率的关键之一。
还可以采用此法把稀酒精再回收。
9、干燥、粉碎:把果胶沉淀后用压滤机或离心机抛干,并进行干燥,温度60℃以下使其含水量达3%左右,再用粉碎机粉碎,通过60-80目筛后包装。
果胶提取工艺

权利要求书1、一种不使用酒精的果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破碎将含有果胶的原料物质粉碎至粒径为40-60目;(2)浸泡将破碎后的原料浸泡于50-60℃的水中,浸泡时间为30-45min,原料和水的重量比为1:8-12;(3)除杂用离心机将浸泡后的原料和水的混合物离心分离,离心机的转速为3500-4000r /min,离心时间10-12min,将下层湿渣,再按步骤(1)的方法浸泡15-20min,再次离心分离,以除去果渣中可溶性糖及部分色素等杂质;(4)提取将离心所得湿渣加入到酸性介质中进行酸解提取果胶,调节pH 值至1.5-2.0,提取温度为85-90℃,3-4小时后,离心分离,收集上层清液,将下层湿渣加入到相同体积的酸性介质中再次酸解,如此重复三次,将收集的上层果胶酸解清液用氨水调节pH值为4.2-4.4,静置2-4小时后,用离心分离法除去蛋白质;(5)漂白在除去蛋白质的上层清液中加入少量的Na2SO3,进行初次漂白;(6)离子交换将初次漂白后的上层清液用串联的阴、阳离子交换柱进一步提纯果胶,流速为0.8-1.2BV/h,收集流出液;(7)浓缩用真空泵将流出液进行真空浓缩,浓缩温度为40-42℃,压力为0.08-0.09Mpa,浓缩至固态物含量在8-10%为宜;(8)干燥将浓缩的果胶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粉碎料粒径为40目;所述步骤(2)中浸泡时的料液比为1:10;所述步骤(3)中离心机的转速为4000r /min,离心时间为10min;所述步骤(4)中的提取时间为2-3小时;步骤(6)离子交换法中所述的的阴离子树脂型号为D290和阳离子树脂型号D061,离子交换时的流速为1BV/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含果胶的原料物质包括,但不下于下列物质:苹果皮、橙皮、橘子皮、胡萝卜;步骤(4)中所述的酸性介质选自稀硫酸溶液、稀盐酸溶液中的一种。
3实验-果胶的提取

3果胶的提取方法目前,提取果胶的工艺主要有四种:醇析法、离子交换法、盐沉淀法及微生物法。
3.1 醇析法醇析法是一种最古老的工业果胶生产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植物细胞中的非水溶性果胶在稀酸中转化成水溶性果胶。
常用的酸有盐酸、六偏磷酸、草酸等。
经酸萃取后得到很稀的果胶水溶液,将得到的果胶水溶液浓缩后,这种方法的工艺比较成熟,各种工艺条件比较容易控制,而且果胶产品不含杂质,颜色较好。
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预处理→酸提→脱色→浓缩→沉析→干燥→成品。
何立芳等研究发现在醇析法中,浸提温度、浸提时间、酸度及浸提剂用量都对提取率有较大的影响。
温度过高,果胶易分解,果胶胶凝度很低,质量不好;温度过低,速度太慢,提取率低,故浸提过程温度一般控制在80~90℃之间。
酸度大,果胶提取率高,主要原因是果胶水解逐渐强烈之故。
但酸度过大,果胶胶凝度会下降,故一般浸提液的pH值调节在1.5~2.5之间。
随着浸提时间的提高,提取率和胶凝度有所提高,但浸提时间达到一定后,产品提取率增大变得很缓慢,且产品颜色加深,影响质量,从节能和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时间控制在45~60min为佳[5]。
韦鑫等研究发现,果胶的提取率除了与浸提温度、浸提时间、酸度及浸提剂用量有关外,还与果胶酶和水质有关。
未经过预处理的果胶由于果胶酶的存在,会分解果胶,从而影响果胶产量;自来水由于其中含有部分Ca2+、Mg2+离子,这些离子对果胶有一定的封闭作用,以致影响果胶产量[5]。
黄秀山,高凤芹研究发现,用95%的乙醇等体积沉淀效果好;用无水乙醇则会增加成本;用稀释后的乙醇萃取不完全,使得产品产量降低[6]。
醇析法的主要缺点是整个工艺耗时较长,酒精用量多,酒精回收能耗较多。
3.2 盐沉淀法盐沉淀法就是在酸抽提出果胶后,采用铁盐、铝盐或者铁铝混合盐来沉淀果胶,从而把果胶分离出来,再通过乙醇的清洗和干燥过程,得到果胶产品。
其生产工艺如下:原料处理→酸萃取→过滤→加盐沉淀→过滤→盐析后处理→干燥→果胶成品[9]。
果胶的提取及应用实原理

果胶的提取及应用实原理1. 引言果胶是一种常见的多糖类物质,在食品工业、医药领域以及其他各种应用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果胶的提取方法和应用实原理。
2. 果胶的提取方法果胶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酸法提取:通过添加酸性溶液,将果胶酵解出来。
此方法成本低廉,但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酶法提取:利用果胶酶酵解果实中的果胶,得到果胶溶液。
这种方法对环境友好,但成本较高。
•加热法提取:通过高温和压力的作用,使果实中的果胶释放出来。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会导致部分果胶的降解。
3. 果胶的应用实原理果胶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应用实原理:3.1 食品工业•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作稳定剂、乳化剂和增稠剂。
它可以增加食品的黏度,提升口感,并改善食品的质感。
•果胶还可以作为果酱、果冻、糖果等产品的添加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3.2 医药领域•果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因此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药物缓释系统、伤口敷料和药物包装材料的原料。
•果胶还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用于制造药物吸附剂、肿瘤靶向药物等。
3.3 其他应用领域•果胶还可以用于纺织、造纸、涂料、化妆品等领域。
在纺织领域,果胶可以用来改善织物的柔软性和光泽度;在造纸领域,果胶可以用来增强纸张的附着力和湿强度。
4. 总结果胶的提取方法有酸法提取、酶法提取和加热法提取等。
在应用方面,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可以用作稳定剂、乳化剂和增稠剂;在医药领域中可以用作药物缓释系统和伤口敷料;在其他领域中也有诸多应用。
果胶作为一种多糖类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果胶的提取方法和应用实原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果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果胶的分离提取PPT课件

果胶提取的改进
• 因柚皮中钙、镁等离子含量较高,这些离子对果胶有封闭作用,影响果胶转 化为水溶性果胶,同时也因皮中杂质含量高,而影响胶凝度,故酸法提取率 较低,质量较差。为解决以上问题,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1995)对酸法 提取作了改进,即在酸法基础上,按干皮重量加入5%的732阳离子交换树脂 或按浸提液重量加入0.3%~0.4%六偏磷酸钠,前者果胶得率可提高 7.2%~8.56%,胶凝度提高30%以上,而后者得率提高25.35%~ 35.2%, 其胶凝度可达180±3。 3.浓缩 采用真空浓缩法,在55~60c的条件下, 将提取液的果胶含量提高到4%~6.5%后进行后续工序处理。近来国内其他 单位研究表明,超滤可用于果胶液浓缩,如用切割分子量为50 000u的管式 聚丙烯腈膜超滤器,在温度45℃、ph3.0、压力0.2mpa条件下进行超滤浓 缩,可将果胶浓度浓缩至4.21%,而其杂质含量和经常性生产费用分别仅为 真空浓缩的1/5和1/2~1/3。
果胶的简介
• 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 的胶凝化和乳化稳定作用,已广泛用于食 品、医药、日化及纺织行业。柚果皮富含 果胶,其含量达6%左右,是制取果胶的理 想原料。果胶分果胶液、果胶粉和低甲氧 基果胶三种,其中尤以果胶粉的应用最为 普遍。现介绍从柚皮中制取果胶粉和低甲 氧基果胶的加工技术。
干燥 常用方法为沉淀干燥法
• 即用95%酒精或铝、铜等金属盐类使果胶沉淀。以 酒精沉淀法制取的果胶质量最佳。其方法是:在 果胶浓缩液中加入重量1.5%的工业盐酸,搅匀, 再徐徐加入等量的95%酒精,边加边搅拌,使果胶 沉淀析出。再用80%的酒精洗涤,除去醇溶性杂质。 然后用95%酸性酒精洗涤2次,用螺旋压榨机榨干 后,将果胶沉淀送入真空干燥机在60℃下干燥至 含水量10%以下,把果胶研细,密封包装即成果胶 粉成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胶提取工艺果皮中提取果胶方法探讨综述摘要:由于时间不允许,没做到实验,不过先从理论探讨一下各方法从果皮中提取果胶, 对酸解法工艺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果胶、提取方法、工艺Abstract: due to the time did not permit, didn't do the experiment, but first discuss the method from the theory from the extraction of the peel pectin, the acid solution process for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Keywords: pectin and extraction method, process果胶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之中, 主要形成细胞壁的中层, 起组织硬化和保持水分的作用。
由于酸和果胶酶的存在, 它的含量随果实的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 果胶是以α一1,4糖苷键键合的D一半乳糖醛酸为基本结构的多糖类物质, 分子量为10000到400000。
一般地, 一个果胶分子由几百到1000 多个半乳糖醛酸残基组成, 平均分子量在50000到220000之间[1]。
作为膳食纤维的主要成分之一, 果胶具有抗腹泻、抗癌、治疗糖尿病等功效, 在医药工业中用于制造轻泻剂、止血剂、毒性金属解毒剂、血浆代用品等, 另外, 果胶具有良好的胶凝性和乳化稳定作用, 被广泛地用于果冻、果酱、婴儿食品、冰淇淋及果汁的生产中。
FAO/WHO 规定, 果胶作为食品添加剂, 其添加量不受限制。
果胶提取方法:酸萃取法传统的无机酸提取法是将洗净、除杂预处理后的果皮用无机酸(如盐酸、硫酸、亚硫酸、硝酸、磷酸等)调节一定pH值,加热90~ 95℃并不断搅拌, 恒温50~ 60min,然后将果胶提取液离心、分离、过滤除杂(提取用水最好经过软化处理),得到果胶澄清液。
该法的缺点是果胶分子在提取过程中会发生局部水解,反应条件也较复杂,过滤时速度较慢,生产周期较长,效率较低。
徐伟玥等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酸解法提取胡萝卜果胶的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 其最优工艺条件为: 料液比1B30, 提取时间90m in, 提取温度95e , 所得胡萝卜果胶提取率为15. 64% [2]。
夏红等以0.2mol/L的盐酸溶液萃取香蕉皮中的果胶,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萃取液用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萃取液用量是原料的2倍、萃取时间为1.5h、萃取温度为85℃时,果胶的提取率相对较高[3]。
碱萃取法生产中常用的碱法脱酯速度很快,但果胶在碱法脱酯过程中,除了分子中的甲氧基含量减少外,还发产生果胶分子解聚,即β-消去反应。
β-消去反应可导致果胶分子量、粘度和胶凝能力下降。
果胶的脱酯反应和β-消去反应往往同时发生,但反应条件不同时,两者的反应速度不同;这2种化学反应属于竞争性反应: 前者使果胶中甲氧基含量降低,而后者必须在甲氧基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两者相互竞争甲氧基,脱酯反应进行一定阶段后,由于甲氧基含量的减少,2种化学反应速度均降低。
雷激等以商品柑橘高酯果胶为原料,重点探讨了低温碱法脱酯对果胶质量的影响(以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DE值)、特性粘度等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低温下(5℃)碱法脱酯可将影响果胶品质的β-消去反应控制在较小程度,所得产品能最大程度的保持其特性粘度。
柑橘高酯果胶碱法脱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pH值9.0,5℃低温处理30 min,该条件下所得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为81.387%,DE值为38. 95%,指标达到低酯果胶产品的标准[4]。
张卫红等以从苹果渣中提取的高酯果胶为原料, 研究碱化法制备低酯果胶的工艺条件。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探讨pH 值、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低酯果胶得率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3因素3 水平的正交试验, 得出碱化法制备低酯果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 pH 值9. 0, 反应温度36e , 反应时间1. 5 h[5]。
微生物法微生物酶可选择性地分解植物组织中的复合多糖体,从而有效提取植物组织中的果胶。
采用微生物发酵法萃取的果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果胶的胶凝度较高,质量较稳定, 提取液中果皮不破碎,也不需进行热、酸处理,具有容易分离、提取完全、低消耗、低污染、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
因此微生物法提取果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酶法酶法提取果胶的一般步骤是:在磨成粉的原料中加入含有酶的缓冲液,于恒温水浴振荡器内提取。
反应结束后抽滤,乙醇沉淀,过滤分离,干燥,粉碎得果胶成品。
但酶法提取果胶反应时间较长,酶制剂用量较大,阻碍了其在国内的应用。
将酸法与酶法结合, 先用酸法提取少量果胶,再用酶法提取剩余的果胶,可大大缩短反应时间,减少酶的用量。
随着酶制剂成本的不断降低,酶法提取果胶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邸铮等比较了盐酸水解法和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对苹果皮渣果胶的提取效果, 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一脉冲安培检测法(HPAEC-PAD)测定可溶性果胶的单糖组分,并通过粘度计测定其特性粘度,推导其分子量。
结果表明,酶法提取比酸法提取的果胶得率高2~ 3倍,且所提果胶溶解性较好。
酸法、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3种方法提取的可溶性果胶平均分子量分别为292600、122400、165200Da[6]。
苏艳玲等采取酶法提取柑橘皮果胶,研究了温度、加酶量、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pH 值为4.6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的提取效果最佳,其最佳提取条件为: 温度37℃、加酶量0. 1 U /g、料液比1:20、提取时间4h,此条件下果胶提取率达6.109% [7]。
逆流萃取法连续逆流萃取法比批量萃取法具有更高的两相浓度差,从而增大了传质驱动力。
总之,与批量法相比,连续逆流萃取法可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选取工艺条件,使用较少的提取剂和较小的设备即可获得较高的提取率,从而减少废水处理量,节约生产成本。
谢练武等采用一定pH值的盐酸溶液提取果胶,对连续逆流萃取法和批量萃取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当液/固比为20:1, pH值在1. 0~ 3. 2范围内,以及pH 值为2.0, 液/固比在16:1~ 25:1范围内时,连续逆流萃取法的果胶提取率均高于批量萃取法。
在较宽的pH值和液/固比范围内,连续逆流萃取法具有较高的果胶提取率[8]。
黄永春等对草酸铵逆流萃取法提取西番莲鲜果皮中果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逆流萃取的级数、温度、草酸铵浓度、料液比和反应时间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草酸铵逆流萃取法提取西番莲果皮中果胶的最优条件为: 逆流萃取级数3 级、温度90℃、草酸铵浓度0.45%、果皮质量与草酸铵体积比1:35、提取时间5.5h。
与传统酸提取法相比,果胶得率由2. 22%提高到3. 82% ,对所制备果胶的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草酸铵逆流萃取法果胶得率、品质均优于传统酸法[9]。
盐析法孔瑾等采用盐析法从干南瓜皮中提取食用果胶,并对其提取工艺和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1:7,萃取液pH值2.0,萃取温度95℃,萃取时间90min,并用硫酸铝作沉淀剂,果胶得率达13. 6%。
与酒精法相比,盐析法提取果胶具有成本低,得率高,果胶制品纯等特点[10]。
离子交换法果胶类物质可与细胞壁半纤维素等共价结合,并可通过次级键与细胞壁其他多聚体相结合。
多价阳离子特别是钙离子存在时,阳离子键合引起低酯果胶类物质的不溶性,降低了高酯果胶的浸胀性。
所以单纯酸法提取不能完全解除果皮中多价阳离子及其他杂质对果胶的束缚。
而且果皮中多价金属离子、低分子物质和色素等经酸法处理后仍残留于果胶中,影响果胶的品质。
戴玉锦等以干橙皮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离子交换法提取果胶的优化工艺条件为: 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量5%,料液比1:20,浸提液pH值1.5,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2.5h,该工艺条件下果胶得率为22.55% [11]。
树脂法酸水解结合阳离子交换法是提取果胶的较优方法,阳离子交换树脂通过吸附Ca、Mg等阳离子,从而加速原果胶水解,提高果胶的质量和得率; 同时,阳离子交换树脂可吸附分子量小于500的小分子物质,解除果胶的一些机械性牵绊,提高果胶的品质和纯度。
张卫红等以苹果渣为原料,研究了D151H 阳离子树脂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
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加入D151H阳离子交换树脂可提高果胶得率;在优化工艺条件下,粗果胶得率可达9%左右[12]。
微波法微波法提取果胶选择性较强,操作时间较短,与传统的酸提取法相比,提取时间缩短,溶剂用量减小,受热均匀,目标组分得率高,且不会破坏果胶的长链结构,果胶收率和质量均有提高。
孙德武等利用微波辐射萃取法从桔皮中提取果胶,通过试验确定了微波条件下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料液质量比1:35,提取液pH值1.8,微波功率500W, 提取温度60℃,该条件下果胶提取率达17.5% 以上[13]。
超声波法超声波提取法又称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黄永春等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西番莲果皮中果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液pH值对果胶得率的影响,根据L16 ( 45 )设计正交试验,得果胶最适提取条件为: 超声功率200W、超声时间35 min、料液比1:20( g/m l)、提取温度40℃、提取液pH 值1.5。
与传统酸提取法相比,最适提取时间由3.5h 缩短到35min,得率由2.22%提高到2.51%。
同时,对所制备果胶的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声波对果胶提取具有强化作用,而且不改变果胶的性质[14]。
果胶的提取工艺酸解法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前处理:如果是新鲜的果皮,将果皮洗净,除去杂质、污物、泥沙等即可,若是干果皮则须将其浸泡复水,再将原料绞成2到5mm3的小块,以增加表面积,便于水解。
用新鲜果皮提取的果胶色泽浅,胶凝度亦比用干果皮的高。
杀酶、漂洗:用煮沸的水浸泡5到8min,钝化存在的果胶酶,防止提取过程果胶的降解,而后迅速用清水漂洗,除去部分的色素、以及残余的糖酸杂质, 用水漂洗15min左右,后期有少量的果胶流出,此为劣质果胶,可以弃之不要。
水解:水和原料的比为6:1,用盐酸和少量的磷酸将pH调至2.3,在85到95℃萃取90min左右即可, 加热期间要不停地搅拌, 以防受热不均。
另外可在水山加少量的焦磷酸四钠,以提高产品得率。
胶渣分离:用离心机或板框压滤机等趁热过滤分离, 分离液含果胶约为0.6%,滤渣经处理后, 用作饲料。
浓缩:一般以真空浓缩为好, 真空度最好在600mmHg以上,60℃将果胶浓缩至4.0%左右, 直接加热浓缩易使果胶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