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勘探开发数据可视化平台的研究及应用
智能油田的数据治理工程及应用技术研究

智能油田的数据治理工程及应用技术研究1. 引言1.1 智能油田的概念智能油田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来实现油田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油田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油田生产运营,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提高油田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油田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能油田需要具备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测能力,可以实时监控油井、管道、设备等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处理;二是智能油田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能力,通过对大量的油田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做出精准的生产调度和优化决策;三是智能油田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和管控,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对油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监测和控制。
智能油田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使油田生产管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安全化的理念和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油田将在油田生产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油田生产管理带来新的理念和方式。
1.2 数据治理工程的重要性数据治理工程在智能油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油田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油井生产数据的急剧增加,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些海量数据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据治理工程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治理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及时性,从而提高油田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在智能油田中,数据治理工程不仅可以帮助油田企业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还可以为油田开采过程中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数据治理工程还可以帮助油田企业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降低数据管理风险和维护数据安全。
数据治理工程在智能油田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治理框架和技术体系,才能实现智能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应用。
1.3 应用技术研究的背景应用技术研究的背景是智能油田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油田开发的日益复杂化,传统的油田管理和监测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油田生产和管理的需求。
数据库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探讨

数据库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探讨【摘要】油田勘探开发是石油产业的关键环节,数据库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性和数据库技术的作用,然后分析了数据库技术在油田勘探中的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决策支持和资源优化。
通过数据库技术,油田勘探开发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分析海量数据,提高勘探效率和精度。
结论部分探讨了数据库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未来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展望了数据库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潜在发展方向。
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将为油田勘探开发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油田勘探开发、数据库技术、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决策支持、资源优化、发展、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性油田勘探开发是石油工业的核心环节,对于国民经济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是全球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油田勘探开发可以增加石油资源储备,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开发新的油田和利用现有油田资源的高效开采对于满足能源需求至关重要。
油田勘探开发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油田的开发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石油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油田勘探开发还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探索新的开采方法和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这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技术发展。
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和应用数据库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勘探开发效率和水平。
1.2 数据库技术的作用数据库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管理这些海量数据,并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访问性。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RHEV虚拟化平台的搭建与应用

【 4 ] F l e mi n g , M. J . , a n d E . M. Ro mo l o n a “ Wh a t Mo v e s B o n d P r i c e ? ” T h e J o u na r l o f P o r t f o l i o Ma n a g e me n t . 2 5 : 4 . 2 8 — 3 8 .
发 信 息化 进 程 。 嗍
装 到基 于R H E V 虚 拟 化平 台 的虚拟 机 上 ,并 加 载科 研 生 产 实际 数 据进 行 评 测 ,可 视化 效 果 良好 。
四、结束 语
R H E V虚拟化平 台主要用 于使勘探开发专业研究软 件在虚拟化平台 七 进行应用 ,使用户脱离以前只能在工
作 站 和服 务 器 所 在 的场 所 进行 专 业 研 究 的局 限性 。用 户
参考文 献
[ 1 1 4 q  ̄ , 张律, 黄锋涛, 等. L i n u x 系 统管理师[ MJ . 机械工业出 版 社’ 2
社,
余 洪春 . 构 建 高可 用L i 服 务 器[ M】 . 2 版.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汇率影响国债到期收益率 的方 向,提供较明确 的诠释。 由表 中的数值来看 ,当D s 为零 ,亦即在大型开放经济体 中 ,汇率对 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影响方向为正向 ,而当Ds 为1 ,亦即在小型开放经济体 中,汇率对 国债到期收益
率 的影 响方 向则 为 负 向 。
参考 文 献
【 1 ] 黄仁德 , 杨忠诚 台湾公债殖利率决定 因素的探讨I J ] 名 湾政 治 大学学报 , 7 9 : 6 4 — 9 8 . f 2 1 杨忠诚, 傅钟 仁, 张 宝光 l 厶 湾公 债 殖 利 率 决 定 因素 之 实证 研 究 U 】 l 科技 学刊, 1 1 : 2 , 1 0 1 — 1 1 1 .
中原探区地震勘探数据可视化共享系统研究与实现

21 0 0年 2月
计算机 应 用与软件
Co u e pl ainsa d S fwa e mp trAp i to n ot r c
Vo . 7 No 2 12 . F b. 01 e 2 0
’
中原 探 区地 震 勘 探 数 据 可 视 化 共 享 系统 研 究 与 实 现
研究工作效率 , 进行 了地震成果数据可视 化应用系统研发 。应用现代信 息技术 , 整合 离散 的地 震成果数 据资源 , 建面 向勘探 开发 构 研 究人员 的网络化 、 可视化 的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 , 实现数据采集 、 工 、 加 保存 的标准 化、 范化。分 析 了地震成果 数据分 类和管理 规
梁国胜 康子明 杜常桥 张玉江
北京 10 8 ) 00 3 河南 濮 阳 4 7 0 ) 5 0 1 (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能源学院 ( 中原油 田分公司勘探 开发科学研究院
摘
要
随着油 田勘探开发程度 的不 断提高 , 积累 了大量的地震成果数 据资料 , 了有 效地 管理和应 用这 些资料 , 为 提高勘探开 发
Ab ta t s r c Aln t h r wig i ce s i il x l rt n d g e ,h r r r en mb ro t r l o es c a h e e n sd t o g wi t e go n r a e i o l ed e p o ai e r e t e e ae al g u e f h n n f o a mae as f i i s mi c iv me t aa
关键 问题 , 绍了地震成果数据共享应用系统的技术思路 、 介 建设 目标 、 系统安全策 略和 系统 架构 。最后 阐述 了在研 发建设过 程 中所 采用 的几项关键技术和具体 实现 效果 。
智能油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智能油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油田资源的逐渐枯竭,智能油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当今能源领域中的热点话题。
智能油田技术指应用先进的控制、传感、通讯、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地面、井下及油田生产系统中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综合应用。
本文将从智能油田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案例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能油田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智能油田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井下监测技术井下监测技术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井下环境的无线传输。
其中,MEMS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应用更是为井下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MEMS技术可以实现在微型芯片上制造出微机电系统,这样可以将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实现在不同物理变量上进行监测。
2. 油田生产系统优化技术油田生产系统优化技术是指对井场、生产平台以及油田生产输送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和优化调整的综合应用。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油田企业提高采油收益、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
3. 油藏勘探及评价技术油藏勘探及评价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物理、化学、地球物理等学科的方法,研究油藏的物质组成、物理化学特性、地质结构等,寻找潜在的油藏开发潜力。
此外,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油藏预测方法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智能油田技术的应用案例1. 集成生产系统集成生产系统是指在盆地范围内的油气田中,利用网络、互联网、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将石油勘探和生产的信息资源集中起来,进行综合管理和优化调度,实现跨井、跨区、跨油田的生产协调和信息互通。
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油气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智能减排系统智能减排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实现对油田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自动监测、控制和减排。
该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油田企业对环境的影响,遵守国家及地方环保法规要求。
3. 智能油田信息平台智能油田信息平台是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油气田生产过程数据共享、全面融合、实时分析和智能决策的平台。
石油勘探技术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石油勘探技术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石油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确保石油供应的稳定与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石油勘探技术的几个主要方面,并介绍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石油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通过使用地震、电磁、重力、磁力等物理现象,对地下进行探测,获取地下油气的地质信息。
其中,地震勘探技术是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通过探测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传播的速度、方向和能量衰减等信息,地球物理勘探可以判断油气藏的分布和特征,从而为石油勘探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测井技术测井技术是勘探工程中的另一项重要技术。
它通过钻井设备在钻孔过程中对地质层进行实时测量,获取地层物理性质和岩性信息。
测井技术有多种方法,包括电测井、声波测井、核子测井等。
这些测井数据可以提供油气藏中油层、水层和气层的界面信息,帮助工程师判断油层的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为油田开发和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三、岩心分析技术岩心是由地层中取得的岩石样品,其分析对于油田开发和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岩心分析技术通过对岩心样本进行物理性质、岩性和地层特征等方面的测试,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油气藏的储集条件和地层性质。
此外,岩心的化学分析还可以确定油气成分和组成,为油田开发提供必要的信息。
四、地震解释与成像技术地震数据是石油勘探中的宝贵资源,其解释与成像对于勘探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地震数据的解释和成像技术可以将地下的二维或三维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地震剖面图和地震井筒图,以呈现地下岩石、构造和油气层等信息。
这些图像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油气储层的范围、厚度和分布情况,指导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综上所述,石油勘探技术在油田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测井技术、岩心分析技术和地震解释与成像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石油行业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推动了石油勘探的进步和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
胜利油田生产信息化智能管控APP研发与应用

54软件开发与应用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近年来,国内各油气田企业面临着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油气生产成本管控难度逐年加大、企业效益差的巨大困难,各企业按照国家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行动纲领的指导,遵照国家“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和“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研究部署企业智能化发展规划,引入最新实用的信息技术,促进深化改革,助力企业突破当前困境、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 建设背景“十三五”以来,中国石化贯彻落实国家“两化融合、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战略,与油田企业机制建设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对油气生产管理实施可视化改造、自动化升级、智能化建设,全面实现油气生产过程可视化、生产运行状态全面感知、生产实时监控和高效运行指挥,全面提高油气生产管理水平,促进油田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胜利油田分面向油气田生产业务需求,引入智能生产模型、大数据技术、云平台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以油田企业为主阵地,启动“油气田生产信息化智能管控APP ”的自主研发。
该项目建设遵循“顶层设计、统一平台、信息共享、多级监视、分散控制”的原则,业务覆盖油气生产领域的信息化需求,包括现场自动化采集与控制、生产视频系统、工业物联网、生产数据服务、智能化生产管控应用以及各个环节的信息化采集标准建设等内容,形成了以油气生产指挥中心为核心的油气生产信息化智能管控模式,满足全面感知、精准管控、超前预警、高效协同、智能优化、科学决策的油气生产管理需求,全面支撑了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及新型管理模式建设,进一步提升生产运行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助力,智能引领油气田信息化建设。
2 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2.1 技术架构油气田生产信息化智能管控APP 建设,基于中国石化油田智云的总体架构,围绕油气田生产运行管理业务,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和工控安全管理规范的支撑下,集成生产现场的数据采集与自控,视频监控、以及网络建设成果,满足总部、分公司、采油厂、管理区等不同层级的生产管理需要,智能引领油气生产运行新模式。
谈Mapinfo平台在油田油藏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面板。这些都体现了本系统 的专业特色 。虽然 M a p b a s i c 语言使用起来 简单 方便,然而各模块功 能的具体 实现是应用 V i s u a l B a s i c 、 V i s u a l C + +来完成 。
M a p b a s i c直接 调用 V i s u a l B a s i c 、V i s u a l C + +语言 的程 序模 块 。笔者 单 位 主要是通过动态数据交换和镶嵌的方式将这几种语言模块组合于一块 。 三、M a p i n f o油藏信息管理系统实例应用分析 笔者为充 分说明 M a p i n f o油藏管理 信息系统 的应 用,下面通过系 统 的 具体应 用来 加 以介绍 。基 础数据来源于 辽河石油勘探 局下属油 田。根 据油 田提 供的各井 位的大地 坐标 ,M a p I n f o可 以 自动生 成。为 了便 于操作 ,笔
一
三 是结合油藏管理专业 理论,首先建立 油藏管理信息系 统用户界面 , 这 个界面 主要 是用 M a p b a s i c语言 开发 的,M a p b a s i c带有各菜 单项 的标准 引用代码 ,除了应用这些标准的引用代码外,笔者也增加 了 自己的菜单项 。 这个 界面包括 油藏管理 的大 部分内容 ,有 开发地质 、油藏工程 、采油工程 、 经 济评 价 等方 面 的 内容 。 , 四是系统对 M a p I n f o界面 做了重新组织 。主要 体现在增 加了动态信 息 监测、静态信 息运 用和采集 这两个菜单 项,此外,还有 一个 “ 用户 ”按 钮
2 . 油藏管理信息系统 为石油勘探 、 开发方面 的应用提 供更直 接的平 台。 对基础数据 的计 算和 处理, 在此基础上产生 图件 , 模 拟油气 运移 的动态 过程, 直观地 显示油藏 的几何形态 和油藏属性参数 分布特征 的油藏 三维可视化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勘探开发数据可视化平台的研究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8-07-06T11:24:41.6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作者:周国强
[导读] 摘要:在油田信息化系统中,如何将数据与图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动静态数据结合,达到数据即是图形、图形即是数据的目的,是勘探开发信息系统、一体化平台需要实现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图形是数据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因此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平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610059)
摘要:在油田信息化系统中,如何将数据与图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动静态数据结合,达到数据即是图形、图形即是数据的目的,是勘探开发信息系统、一体化平台需要实现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图形是数据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因此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平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采用PCG标准实现了勘探开发数据的快速可视化及导航等功能,在油田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希望在油田勘探开发可视化平台构建及应用方面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勘探开发;一体化;可视化;导航
1 引言
石油勘探开发是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我国的石油产量。
在石油勘探、开发的过程中,采集、处理、解释得到大量的数据[1],这些很多都是以数字表示的数据,不方便直接查看,需要利用图形显示出来。
而在勘探开发进程中,油田也不断引入了众多的专业软件,这些软件很多都具备一定的图形显示功能,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显示效果、保存格式等五花八门、各不相同,给兼容、共享及实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大了生产成本。
随着人们对油田勘探开发信息一体化需求的不断扩大,我们结合自身技术积累及多年油田软件应用经验,在勘探开发可视化建设、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及实践,搭建了一体化的集成平台,在该平台基础上集成了图形可视化标准、图形可视化各类应用、油田元素GIS导航定位、关键词检索应用、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
各类勘探数据动态成图方法能够直观的展示出地层下的地质及油藏大致情况,为油田各岗位技术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的研究工作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对生产开发所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切片、分析、加工及多维度、多方式的展示,挖掘出隐藏在数据内部的客观规律,为油田领导层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2 可视化平台建设
图1 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图
图2 可视化平台架构图
勘探开发一体化平台主要包括数据层、平台层及应用层[2](如图1所示),而数据可视化层主要构建在其中的平台层里。
数据可视化层即可视化平台,也采用了三大层系结构(如图2):基础层、管理层及接口层,基础层主要实现了基础的图元、属性、显示样式、方法等,管理层主要实现了图元管理、层位管理、符号管理、修饰管理、模板管理以及格式兼容、三维构建等功能,接口层主要是面向编程人员的二三维显示接口、交互接口、计算接口及界面操控接口等。
3 格式交换标准
在数据可视化过程中或可视化结束后,很多都需要一个中间交换格式,并且该格式要简单清晰,便于生成及检索,不破坏数据的原始一致性。
经过对比分析最终我们采用了PCG2.0标准,该格式标准采用开放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是一种基于数据的专业图形明码格式,包含了平面图、柱状图、剖面图(包括地震剖面、地质剖面、栅状图)、统计图(含交会图)等类型的描述,是专门为了便于石油专业图形数据的存储、交换和共享而制定的,满足地震、地质、测井、录井等专业对图件存储、显示、计算及导航的需求[3]。
为了使可视化效果更加规范化,我们又结合石油行业的符号规范、编图规范等整理出了符号库、修饰库及模板库,并保存为了PCG格式。
4 数据可视化的关键技术
4.1数据的快速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中的模板是根据不同类型图件整理出的标准化参数定义,主要包括了该类型图件所用到的图层定义、显示参数定义、图件要素定义等内容,然后再结合PCG标准中独特的“数据+修饰”自动成图技术,实现数据的快速可视化工作[3]。
4.2数据的自动绑定技术
对于可视化图件中的元素(如井位、测线等),通过元素与数据库自动绑定技术,动态建立起信息关联,将该元素相关动静态数据以超链接形式进行加载并显示在该元素位置,方便用户操作检索查询该元素的相关信息。
数据自动绑定技术是解决信息孤岛的重要实现途径,也是融合不同数据源的技术处理难点。
4.3等值线的自动勾绘技术
利用等值线勾绘技术可以从大量的地质数据中构造出感兴趣的等值面、等值线,并显示其范围及走向,用不同颜色显示多种参数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使专业人员能对原始数据做出正确解释,判断油气是否存在、得到位置及储量大小等重要信息[4]。
5 可视化平台的实现
为了能方便地与各类窗口结合研发,我们采用封装为AxtiveX控件的方式实现了核心显示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基于C++语言开发,独立性好、性能高,可展示浏览显示PCG格式定义的平面图、柱状图、剖面图、交会图等各类图形,实现了图形的交互浏览、导航、检索及打印等功能。
另外还定义了C++标准API接口及C#类库接口。
可视化平台接口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C#、VC、Java、VB等,主要基于Windows系统。
6 应用实践
结合以上可视化技术,油田勘探开发技术人员能够通过一体化平台可视化导航到关注的工作对象上,按照关键词检索技术提供的相关平台应用开展工作;油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各类可视化应用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丰富的统计图表进行生产管理决策分析。
6.1图件漫游
实现了图件的放大、缩小、平移等浏览功能,支持触摸屏及多图联动功能,浏览、分析、对比图件方便快捷,显示效果等得到了广大油田用户的认可。
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类型图件的浏览
6.2图元导航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导航定位功能结合油田勘探开发涉及到的各类业务对象(如区块、井位、测网、圈闭等),实现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可视化导航定位,业务对象的可视化分析研究[5-6]。
无缝链接现有数据库,通过关键词(如油田、区块、测网、井位等油田元素对象)智能检索技术,自动将油田各元素对应的平台应用关联起来,大幅提高了系统用户工作效率。
图4 测网测线导航
图5 井位关键词智能检索
6.3智能检索
在可视化平台中,不仅实现了规则数据的检索接口,还实现了众多专业异构数据的检索接口,并且可以根据用户数据的需求对检索内容自动进行绑定。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各类规则数据的快速检索、处理,还可以对诸如三维地震数据体、测井曲线、空间模型等专业数据的快速抽取插值,真正地达到了所需即所得。
7 结论
该可视化平台是在开放的技术架构支撑下,实现了勘探开发专业数据和图形的无缝对接,即实现了数据到图形、图形到数据的无缝切换,所见即所得。
通过数据到图形,能够直观展示数据变化规律,对比图形到数据可以分析图形变化的内在原因。
这种图形数据无缝对接
机制,大幅提高了勘探、开发等各专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由于作者认识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共同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徐嘉丽.石油勘探开发中的数据场可视化技术的研究.《浙江大学》,2004.
[2]周国强,徐会宇.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平台方案研究.《福建质量管理》,2018.
[3]周国强.石油地质与地球物理图形数据交换标准的研究与应用.2018.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4]田育鑫.信息可视化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07(6):49-50
[5]周国强.地震解释过程中的自动成图技术[J].数字石油和化工,2007(6):22-24.
[6]郭杰,薛欢庆,徐惠,苏倩.基于WebGIS平台的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综合管理系统[J].沈阳:当代化工,2015(2):3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