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大促”:谁是行业赢家?

合集下载

双十一电商狂欢节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双十一电商狂欢节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双十一电商狂欢节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双十一,作为中国最大的购物狂欢节,已经成为了电商行业一年一度的盛宴。

然而,随着参与双十一活动的电商平台越来越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各电商平台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探讨一些策略和方法,以帮助电商平台在双十一电商狂欢节中取得成功。

一、精准定位,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是电商平台立足的核心。

在双十一期间,消费者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需求,如价格优惠、品质保证、快速配送等。

因此,电商平台应该根据自身实力和资源,明确自己的定位,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

比如,京东以“正品优质”为定位,注重品质和服务;而拼多多则以“好货团购”为核心,依托社交等方式吸引用户。

通过精准定位,电商平台可以更好地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运作,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强化供应链,确保商品质量和配送速度在双十一期间,供应链的有效运作变得尤为重要。

电商平台需要与供应商紧密合作,确保商品质量和配送速度。

首先,电商平台可以提前与供应商洽谈,增加货源保障,以应对订单爆发式增长。

其次,电商平台可以优化仓储与物流,提高发货速度,并加强售后服务,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

通过强化供应链,电商平台可以更好地应对双十一期间的挑战,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创新营销,提升用户参与度双十一电商狂欢节是一个极具创新性的购物盛宴。

电商平台可以通过创新的营销手段,吸引用户的参与度,进而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就推出了“疯狂抢购”、“红包雨”等激动人心的活动,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另外,电商平台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与用户进行互动,增加用户的粘性。

通过创新营销手段,电商平台可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和购买。

四、提前规划,优化用户体验在双十一电商狂欢节中,提前规划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电商平台应该提前准备,优化用户体验。

首先,电商平台可以提前优化网站和APP的速度和稳定性,以确保用户能够顺利访问和购买。

电商平台竞争对手分析

电商平台竞争对手分析

电商平台竞争对手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成为人们进行在线购物和交易的重要平台。

然而,电商平台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每个平台都在争夺用户和市场份额。

本文将分析其中几个主要竞争对手,并评估它们在市场上的优势和劣势。

1. 平台一:淘宝淘宝是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完善的交易生态系统。

其优势在于丰富的商品选择和低廉的价格,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找到几乎任何东西。

此外,淘宝还提供特色的拍卖和秒杀活动,吸引了大量用户。

然而,淘宝也面临着假货和售后服务差的问题,这对其形象和用户体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 平台二:京东京东是一家综合性电商平台,与淘宝类似,也拥有大量的商品和用户。

相比淘宝,京东在商品质量和售后保障方面更加严格,因此受到一部分用户的青睐。

京东还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一些知名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正品保证。

然而,京东的商品价格普遍较高,这使得一些消费者转向其他平台。

3. 平台三:拼多多拼多多是一家相对较新的电商平台,其特色在于拼团购买。

该平台通过用户邀请好友一同购买,实现更低的价格。

拼多多以低价和团购的形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尤其是低收入群体。

然而,拼多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假货和售后服务不规范等,这对其形象和用户信任造成了一定影响。

4. 平台四:苏宁易购苏宁易购是一家线上线下结合的电商平台,拥有自己的实体店铺和供应链体系。

苏宁易购将线上和线下商品进行整合,提供多样化的购物方式给用户。

此外,苏宁易购还与一些知名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快速的送货和售后服务。

然而,苏宁易购的商品价格相对较高,有一定的门槛,这限制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选择。

5. 平台五:网易考拉网易考拉是一家以跨境电商为主的平台,主要面向有海外消费需求的用户。

该平台提供了一站式的购物服务,包括商品选购、海外直邮和售后保障。

网易考拉注重商品质量和正品保证,吸引了一部分追求海外购物的用户。

然而,网易考拉的商品价格相对较高,且购物流程较复杂,这对一些用户来说是一个不便之处。

双十一电商促销的市场竞争分析与策略

双十一电商促销的市场竞争分析与策略

双十一电商促销的市场竞争分析与策略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商行业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而双十一电商促销活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购物狂欢节。

本文将对双十一电商促销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市场竞争现状分析1.1 双十一电商促销的规模双十一电商促销活动从最初的阿里巴巴“全民购物狂欢节”,逐渐发展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重要销售节点。

根据数据显示,双十一电商促销的销售额逐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活动,吸引消费者。

1.2 电商平台的竞争格局随着电商市场的竞争加剧,各大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格局不断变化。

目前,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成为双十一电商促销的主要参与者,不仅争夺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还通过供应链、物流等方面的创新来提升服务质量。

1.3 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分析双十一电商促销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参与,他们在购物过程中展现出了一定的行为模式。

消费者倾向于在双十一期间集中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同时也更加重视价格、品质和服务。

此外,移动购物也成为了双十一时代的主要趋势,消费者通过手机APP等方式进行购物,提高了购物的便捷性。

二、市场竞争策略分析2.1 价格战策略在双十一电商促销中,各大电商平台往往采取价格战策略来争夺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欲望。

他们通过降低商品的价格、提供折扣优惠、返现等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刺激消费需求。

此外,通过限时疯抢、限量秒杀等方式也能够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2 品质和服务策略除了价格优势,电商平台也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例如,加强商品质量管理,提供售后保障,缩短物流配送时间等。

此外,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也是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的有效策略。

2.3 营销活动策略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各大电商平台还会在双十一期间推出各种创新的营销活动。

例如,明星代言、明星私人定制、抽奖赢大奖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购买。

浅析电商平台的竞争态势以及趋势---以京东618电商大促为例1

浅析电商平台的竞争态势以及趋势---以京东618电商大促为例1

浅析电商平台的竞争态势以及趋势---以京东618电商大促为例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发展模式逐渐从传统的线下实体店向线上在线购物中心转变。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市场的扩大,亚马逊、京东等一批大型B2C企业应运而生。

电子商务企业经历了探索期、创业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一些电子商务企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盈利模式,但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

京东是国内最大的B2C网上购物平台。

通过合理、有效、独特的营销策略,京东将周年店庆活动发展为与“双十一”和618促销活动相同的购物狂欢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以京东“618”电商大促为例,提出了京东营销策略制定的特点和分析,探讨京东的运营模式,阐述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态势和趋势,并对此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京东;营销策略;竞争态势1.京东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京东和淘宝、苏宁等电子商务企业对比,京东商城的起步相对来说较晚,但随着其对营销策略的准确把握,京东商城加快了自己的脚步。

在当今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选择合理有效的营销方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数量、企业的利益和市场份额。

618大促活动作为京东的周年商店庆典,与淘宝“双11”活动具有同等的促销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一年内又成为一次购物狂欢。

与淘宝 C2C 的模式不同,京东商城是典型的B2C商务模式,就是企业是对消费者的交易。

京东一开始的时候是以自营模式为主,发展了一些具有合法资质的商家。

自营模式除了严格控制商品质量,掌握商品信息之外,还配置了全国仓库物流网络,因此这种服务模式得到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可。

2.京东营销策略的制定和运作模式分析-以618活动为例“618”狂欢节大促活动是京东在一年内销量最大、促销最活跃的活动。

其活动时间为一年中的6月1日至20日。

于“618”期间,许多人参与其中,场面十分壮观和受众范围极广。

随着网上购物、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线下商家也应运而生。

2018年“618”活动是18日下午24时最大的赢家,总销售额达到2844.7亿美元。

双十一电商促销的竞品分析

双十一电商促销的竞品分析

双十一电商促销的竞品分析双十一,即11月11日,是中国最大的电商购物狂欢节。

这一天,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优惠、促销活动,竞相吸引消费者购买。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电商企业需要进行竞品分析,以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优势。

本文将对双十一电商促销的竞品进行分析,以揭示不同电商平台的优势与劣势。

1. 竞品一:京东京东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电商平台之一,一直以来都在双十一促销战中占据重要地位。

京东具有广泛的商品种类和全渠道覆盖优势,其电商仓储和物流系统的完善,能够确保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的购物体验。

此外,京东还注重用户服务体验,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和全年无理由退换货政策,增加了用户的购物信心。

2. 竞品二:淘宝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C2C电商平台,双十一促销活动极具吸引力。

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台之一,淘宝汇集了众多的商家和品牌,有着庞大的商品资源。

在双十一期间,淘宝提供大量的限时抢购、满减和优惠券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同时,淘宝还推出了口碑积分制度和消费者保障服务,提升了用户的购物体验。

3. 竞品三:苏宁易购作为传统零售巨头,苏宁易购在电商行业有着不俗的表现。

双十一期间,苏宁易购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推出了更多的优惠活动。

在线上,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满减、赠品和免息等优惠,同时还可以选择线下门店自提,增加了购物的便利性。

苏宁易购通过自己的物流体系,保证了双十一期间的商品配送速度和售后服务。

4. 竞品四:拼多多拼多多是一家以社交电商为特色的平台,在双十一期间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拼多多在促销活动中,通过团购模式和手机砍价等形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参与。

拼多多注重用户社交和参与感,通过分享商品和邀请好友购买等方式,迅速扩大了用户群体。

此外,拼多多还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增加了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

综上所述,双十一电商促销活动的竞品分析可看出,不同电商平台在促销活动中都有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京东凭借完善的物流系统和用户服务体验,在整个电商行业中保持着竞争优势。

电商平台行业竞争分析

电商平台行业竞争分析

电商平台行业竞争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电商市场的不断扩大,电商平台成为了当今商业竞争的热门领域之一。

在这个发展迅速的行业中,竞争激烈,各家电商平台都在争夺市场份额,提高用户体验和增加盈利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电商平台行业的竞争进行深入分析。

1. 市场份额和用户规模电商平台行业的竞争首先体现在市场份额和用户规模上。

亚马逊、阿里巴巴和京东等传统电商巨头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占据着主导地位。

同时,一些新兴平台如拼多多和唯品会等也在不断崛起,与传统巨头展开直接竞争。

不同平台之间争夺用户,提供更便捷、安全和高品质的购物体验是关键。

2. 供应链与物流能力电商平台行业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销售环节,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能力也是平台竞争的重要方面。

借助强大的供应链和物流网络,平台能够提供更快速、更高效的商品配送服务。

亚马逊通过自建物流体系和大规模的配送中心网络,提供了独有的物流优势,持续保持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3. 产品品质与售后服务产品品质与售后服务是电商平台竞争的关键点之一。

用户对于商品的质量和售后支持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这个领域,平台需要确保供应链的透明度和质量控制,同时提供完整的售后服务和退换货政策。

亚马逊通过推出Prime会员计划和FBA 服务等,提高了用户体验和满意度,赢得了大量忠实用户。

4. 价格策略和促销活动在电商平台行业竞争中,价格策略和促销活动是平台间争夺用户的重要方式之一。

不同平台通过灵活的价格策略和各类促销活动吸引用户消费。

京东通过价格战和物流升级等措施,提高了用户黏性。

而拼多多通过团购和优惠券等创新的促销方式,迅速扩大了用户规模。

5. 移动端和技术创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端已成为电商平台竞争的重要战场。

不同平台竞相打造移动购物应用,提供更便捷的购物体验。

同时,技术创新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也被广泛应用于电商平台中,用于个性化推荐和精准营销。

这些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也为电商平台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直播电商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分析

直播电商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分析

直播电商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分析直播电商是指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进行商品销售的商业模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购物方式的改变,直播电商行业迅速崛起,并成为电商行业的新热点。

本文将对直播电商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进行分析。

一、竞争格局1. 主要平台目前,国内直播电商行业的主要平台包括淘宝直播、京东直播、拼多多直播、快手直播等。

这些平台通过直播形式,将商品展示给消费者,并提供购买链接,实现商品的在线销售。

这些平台都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技术支持,竞争激烈。

2. 主要玩家在直播电商行业中,有一些知名的主播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人物。

他们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关注和购买。

例如,李佳琦、薇娅等主播都是直播电商行业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直播销售额高达数亿元。

3. 品类竞争直播电商行业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平台和主播之间,还体现在不同品类之间。

目前,直播电商行业的主要品类包括美妆、服装、家居、食品等。

这些品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竞争优势,吸引了不同的消费者群体。

二、市场份额分析1. 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到了1.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26%。

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6万亿元。

直播电商市场的快速增长,表明了其巨大的潜力和市场需求。

2. 市场份额目前,直播电商市场的市场份额主要由淘宝直播、京东直播、拼多多直播等平台占据。

其中,淘宝直播是市场份额最大的平台,占据了约50%的市场份额。

其次是京东直播和拼多多直播,分别占据了约30%和20%的市场份额。

3. 市场竞争直播电商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各个平台都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和服务,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同时,主播之间也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销售额。

市场竞争的加剧,将进一步推动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

三、发展趋势1. 内容创新直播电商行业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多有吸引力的内容,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2023年双十一大促仓库口号

2023年双十一大促仓库口号

2023年双十一大促仓库口号2023年双十一大促仓库口号11、我们拼了,必争行业销量前列。

2、奋战11续辉煌!3、大家都过双十一!努力!4、双十一提前开抢活动。

5、电商怕过谁!6、战鼓擂,华东仓储怕过谁!7、我们都是为了亲!8、保驾护航有顺丰,保质保量保太平!9、请各位提前进入奖金收割模式。

10、决战双十一!11、不服咱就敞开干。

12、好开心,亲的到来我欢欣!13、永不言苦,相信团队,飞越巅峰!14、全场宝贝都不贵。

15、双11肥的流油,继续蓄力。

16、爱情价更高,双十一卖爆,两者皆可抛。

17、勇攀销量顶峰。

18、双十一有我们就够了!19、需要我和你!20、非诚勿扰,血战,才是正道。

21、双十一就在那里,越来越近。

22、决战双十一!23、就怕失单。

24、说好的目标,加油!25、爆发趁现在。

26、让旺旺跳得更猛烈些吧!27、有用用在双十一!28、先进京东,跟着华东仓储向前冲!29、我们准备好了30、买到宝贝,而奋斗。

31、光棍变神棍。

32、高效率,零滞留,零错发,我能行!33、打响双十一战役。

34、小伙伴们都准备好了吗?35、难免心潮澎湃,亲们,准备好了吗?36、光棍变神棍。

37、敢打敢拼双十一。

38、全力备战双11。

39、业绩抖三抖!加油!40、过年回家不差钱。

2023年双十一大促仓库口号21、年如一日,勇攀销量顶峰。

2、你还在为今年的奖金而担忧吗?好消息,来啦!3、做好双11活动,光棍变神棍。

4、光棍节,非诚勿扰,血战才是正道。

5、说好的双说好的目标,加油!6、小伙伴们冲啊,带着奖金来战啦!7、每逢双11难免心潮澎湃,亲们,准备好了吗?8、决战,共渡单身节,心中有梦要跳动,为爱咱勇敢向前冲!9、双11把灯卖好,你好他好大家好。

10、风再吼!马在叫!双十一在咆哮!2023年双十一大促仓库口号31、双十一,我们准备好了!2、双十一快到了,请各位提前进入奖金收割模式。

3、搏尽一份力,决战双十一!4、万众一心,永不言苦,相信团队,飞跃巅峰!5、双十一大战,谁主沉浮,由你定江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商“大促”:谁是行业赢家?2011-12-14 17:46:52 中国经济周刊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王辰越宋雪莲八年前,一场非典,把中国人推入了网上购物的时代。

从那时起,人们记住了一位喜欢演讲的削瘦年轻人——马云。

一并声名鹊起的还有年轻气盛的淘宝,此后数年,淘宝在中国几乎成为网购的代名词。

八年后,马云和淘宝不再寂寞,也不再全面领先。

电子商务行业早已群雄并起,裂土封侯,业态也为之巨变。

搅局者谁?是当当,还是京东,是淘宝,还是……电商的圈子被威胁的霸权“头把交椅”只有谁能坐?有人说是非典的威力促进了淘宝网的诞生,也有人说淘宝网是马云的一场蓄谋已久的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革命。

不论如何说,这个曾被全球电商巨头eBay视作“抄袭”的杭州网站,用短短八年的时间就坐上了中国电商业、特别是C2C 领域的头把交椅。

在熟悉淘宝的人看来,淘宝是个颇有些许江湖气息的企业,每个淘宝人都有一个来自武侠小说的花名,他们的会议室被命名为灵鹫宫、光明顶,他们的“武林盟主”就是马云。

但盟主的位子,不那么好坐。

2004年,马云在淘宝网砸下一亿元,擎起“免费”大旗,“分文未挣”,辛辛苦苦才拿下50%的市场份额。

谁想,踢馆者倏忽而至。

2005年,带着上一年老虎基金注入的1000万美金,B2C企业当当网宣布进军C2C市场。

当时国内的B2B领域已被阿里巴巴称霸,B2C的前景普遍不被看好,C2C市场则由淘宝网和易趣平分天下,其他诸如一拍网,即使仰仗雅虎、新浪的资源,也无法站稳脚跟。

在这个背景下,对于当当网的“冒失行为”,唱衰的人占了大多数。

当当网的C2C负责人褚明理对于当当网的行为和目的解释得很直接,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当当网当时进军C2C市场,就是为了跟淘宝抢资源,“当时淘宝网和易趣的一些店铺做得太大了,已经侵占了当当网的地盘,当当再不反抗就活不下去了。

”而褚明理也毫不避讳地表示,当当网和很多的风投VC大佬素来关系很好,融资是件易事。

对咄咄逼人的当当网,淘宝选择了无视,而当当网最终也未能阻止淘宝网在C2C领域里市场占有率的迅速攀升。

到了2007年的时候,淘宝网已经占据了C2C 领域80%的市场份额。

不放弃收费的易趣开始被边缘化了。

就这样过了两年,第二个重量级对手出现了:京东商城。

2008年末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让资本市场哀鸿遍野,裁员乃至倒闭风潮更是在IT圈不断上演。

而在北京苏州街的银丰大厦四层,却是一派春意盎然。

是时,京东商城CEO刘强东成功从今日资本、雄牛资本以及亚洲投资银行家“红筹之父”梁伯韬的私人公司处融到了2100万美元——一笔在寒流中羡煞旁人的融资。

当时,VC大佬们都非常看好京东商城。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它的盈利模式和前景对风投们非常有吸引力。

”B2C市场那时刚开始欣欣向荣:凡客、麦包包、梦芭莎等等名字开始为人们所熟知。

淘宝也很应景地在2008年4月份上市了单独的B2C平台:淘宝商城。

彼时,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已具有了一套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体系,淘宝商城依托于这个系统迅速成长,应是顺理成章。

然而,京东更生猛。

毛利率本来就很低的3C产品是京东的主营产品,为了获取大规模销量,京东采取了一种“赔本赚吆喝”的方式,以低价甚至牺牲毛利率的方式来获得大规模的销量,薄利多销,外加靠厂商返点以及其他的补贴,这就是京东的扩张路线。

2008年,一组数字让淘宝开始感到了无形的压力。

根据易观国际的统计,京东商城以18%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最大的自主销售式B2C企业,并占据3C网上零售市场47.6%的份额,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分别是15.4%的卓越网和14.8%的当当网。

尽管是刚刚兴起的新领域,京东在B2C领域做到了头把交椅,还是令惯于称霸的马云感到了威胁。

搅局者一淘“马云这次一统江山的意图太明显了!”三年后。

淘宝网已先后打败了曾经的三个竞争者有啊、易趣和拍拍,荣登C2C市场寡头的地位。

在B2C领域,淘宝商城也以48.5%的市场份额稳居B2C领域之首,京东商城以18.1%排名第二。

此时,马云发表“大阿里”战略:“建设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2011年6月16日,淘宝一分为三:淘宝网、淘宝商城、一淘网。

经年发展后,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总体进步,电商已成为一场效率的竞争。

面临着当当、京东、腾讯……无数高手的追赶,淘宝的“自我分裂”与其说是为了短期的上市考虑,还不如说是为了让偌大集团“永远年轻”、保持敏感与斗志的无奈之举。

之后,随着C2C的淘宝网和B2C的淘宝商城各自独立,“国内首家比价网站”、“购物垂直搜索引擎”一淘网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一淘网CEO吴泳铭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明确表示,做一淘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比价,而是要从服务、支付、物流等多维度去展示各个商家的独特价值。

为了这个目的,一淘正在寻求与市场上相对成熟的B2C电商进一步深度合作。

一淘的出现,名义上是“叫板百度”,但其比价模式却引起了向来对价格很敏感的电商行业的一片恐慌。

反击随即开始。

10月24日,刘强东在微博上对一淘的搜索比价功能开炮:“一家网站未经我们允许直接抓取我们所有的产品评价,这些产品评价是京东花费了价值过亿的积分激励用户写出来的,你怎么也要打声招呼吧?这和鸡鸣狗盗行为有何分别?”尽管这篇火药味儿十足的微博存在了不到几个小时就被删掉,但烽烟已起。

“洗牌的时候到了。

”易观国际的电子商务分析师陈寿送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京东不像麦包包、乐淘网这类的小规模B2C,它的市场份额比当当和亚马逊都要大得多,怎么能甘心被一淘牵着鼻子走呢?”“马云这次一统江山的意图太明显了!”京东商城一位内部人士激动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一淘如果成为了消费者选择交易平台的唯一入口,估计不仅百度睡不好,各位电商大佬们也不会好过。

这样做无异于将毫无准备的各位优秀B2C电商们强行收入了口袋里。

”对于老对手的公然开炮,淘宝在微博上的回应显得很淡定:作为购物搜索,一淘就是要让互联网透明,给消费者实惠。

这个不痛不痒的解释,显然不是想消弭冲突的态度。

10月27日,口水战升级,京东商城宣布屏蔽一淘对其商品信息、评价的抓取。

“早晚谁给的钱多谁就排在前面,别想得到公平的信息。

相反,这样会加重电商们的负担,早晚这部分负担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对于一淘所述的“信息公开透明”,刘强东很气愤地发布微博。

随即,苏宁易购和当当站在了京东这一边,成为了“倒淘派”的一员。

苏宁易购的负责人在微博上回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私信中这样说道:“一淘的搜索结果将价格作为最关键的排序因素很不公平,尤其像苏宁易购和京东这样主营家电或者3C产品的电商来说,毛利率本来就很低很低了,如果再将价格作为排序标准,势必会引发价格战,进一步让利润缩水,我们就活不了了。

”刘强东的冲冠一怒让众多电商分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

“挺淘派”代表卓越亚马逊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声援一淘,其总裁王汉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对自己的货品充满信心,不怕购物搜索,相反,我们可以通过一淘获得更多的流量。

”但一淘确实来势汹汹:收录的商家数已超3000家,支持一淘“一账通”服务的网站已有6000多家,甚至包括新蛋、凡客、1号店等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B2C电商。

日前,又传出了一淘和国美、物美、银泰零售业巨头结盟的消息。

双方旗鼓相当。

神棍节“诸神之战”主宰命运的“神棍节”?巨大的交易额背后是什么?血拼时刻来临。

2011年11月11日,“一世纪一度”的“神棍节”。

如此绝妙的噱头,电商巨头绝不会错过。

“光棍节”成为促销季,由淘宝商城最早兴起。

2010年的“光棍节”促销季,淘宝商城一家的交易总额就达到了9.36亿元人民币,甚至超过了当时整个香港的单日社会零售总额。

于是,在淘宝商城光辉先例的感召下,今年“双十一”激起了全行业的狂热:五折让利、返点、红包、秒杀、限时抢购,能用上的招式都用上了。

这成了一场必胜之战:不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重新划分市场。

而在这场“诸神之战”中被考验的,不只是各方的决心。

“年年放卫星,还是有压力。

”淘宝商城的知名店家韩都衣舍的负责人赵迎光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调侃道,“无论是大店小店,大促的到来,都是一场对物流和库存的大考。

”淘宝商城一位公关经理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2010年的淘宝商城订单应接不暇,有些店的客服旺旺由于承受不了巨大的流量瘫痪,打印订单的打印机由于过热还烧毁了好几台,此外还有仓库存货一个小时之间销售一空的现象,此外,发货太慢、发错货,这些状况都发生过,也因此流失了不少客户。

”“因此,今年在快递和备货问题上,很早就和圆通、申通、韵达等国内9家快递公司谈好了合作,在大促来临这天增派了很多的邮递员在各个取件儿点严阵以待。

”这位公关经理说。

京东则将活动时间拉长到从11月1日到11月11日,“这样有利于将流量分散,避免出现拥堵现象。

”京东商城公关部策划主管陈梦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当当网也不例外。

刚刚在去年完成了上市大业的当当网,在第三季度却给股东交上了一份惨淡的答卷:根据之前当当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当当网在这个季度的净亏损1150万美元(人民币7340万元),而去年同期则是盈利人民币3270万元。

为了给投资者信心,当当网在“神棍节”这天也加入了促销的行列,来了一次“流血的狂欢”。

从11月5日开始,当当就开始推出“一折团购,限时秒杀”一系列活动,将价格战的矛头直指淘宝商城。

大电商打着如意算盘抢流量的时候,小电商却在夹缝中艰难地挣扎。

促销季到来的价格战,大人物们不求赚钱、只求做大,小角色们却没有那么多的钱往水里扔,而如果不争,又会被淹没。

经常在淘宝商城平台上占据女包销售记录第一的搜酷CEO马名佳在11月11日当天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去年就参加过促销季的马名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半价销售,从经营上讲,我们不愿意参加这样的促销。

”据悉,搜酷去年参加促销的效果一般,“我们一天做了几十万的销量,亏了几万元,有些大的店一天做了300多万,更亏。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商城一直在吹嘘交易额,是在做影响力还是在清仓?”马名佳对此颇感困惑,但他告诉记者,在大电商的平台上“只能随波逐流,否则就可能面临被淘汰。

”被忽视的决胜点“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间存在着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诸神之战”的前线战火纷飞,后方也并不安宁。

“神棍节”当天,淘宝商城和京东都出了点状况。

许多零点准时守在淘宝商城准备血拼的忠实买家们,接二连三地遇到了一系列堵心事:首先是喜欢的产品,促销未开始就提前下架了,接着明明确认拍下的订单很久还没有送到,后来在网上查询,状态竟然是卖家已发货,买家未收到,申请退款。

最让人堵心的事还在后头。

一些细心的网友发现,淘宝商城所谓的五折,竟然是商家抬高了价格之后再打了五折,个别商品打了折之后竟然比打折前的价格还高。

“我看中的一件羽绒服打折前的价格是249元,打折后的价格竟然是249.5元,淘宝商城的卖家啊,你们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在商城守了一天一无所获的资深买家“大里”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