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IST反应工程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反应工程》课程复习大纲

《反应工程》课程复习大纲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学习资料继续教育学院《化学反应工程》课程复习大纲一、考试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说明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此,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各层次含义如下: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

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表达其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能够分析和说明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计算和处理涉及一两个知识点或多个知识点的会计问题,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时间120分钟三、考试题型●判断题:10%●选择题:15%●填空题:25%●简答题:10%●计算题:40%四、考核的内容和要求(基本要求、重点、难点)总要求:掌握反应器设计与分析的最基本原理和处理方法,了解化学反应工程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初步具备对工业反应器进行设计与分析之能力。

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了解反应工程课程的性质、反应器的操作方式、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和工业反应器的放大方法。

重点:化学反应及反应器的分类、反应器的操作方式。

一些重要的基本术语。

第二章反应动力学基础基本要求: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不同表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反应速率的浓度效应和温度效应;掌握复合反应体系中任一组分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的表达方法;掌握瞬时选择性的概念及其在反应器设计计算中的应用;掌握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变换与应用。

掌握定态近似及速率控制步骤的概念,学会推导多相催化反应速率方程的方法。

理解并列反应、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理解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及吸附等温线,理解用实验确定反应速率方程的方法及由实验数据段动力学参数估值。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不同表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复合反应体系中任一组分总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的表达方法;掌握瞬时选择性的概念及其在反应器设计计算中的应用;学会推导多相催化反应速率方程的方法。

《化学反应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化学反应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化学反应工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全混流反应器的E 函数表达式为 ,其无因次方差= ,而平推流反应器的无因次方差= 。

2、工业催化剂性能优劣的三种最主要的性质是 、 、和 。

3、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一恒压气相反应,原料为A 和B 的混合物,其中A 含量为20%(mol),若物料初始体积为2升,则A 转化50%时,物料的总体积为 。

4、基元反应的分子数 (可能/不可能)是小数。

5、某液相反应于50℃下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物A 转化80%需要10min ,如果于相同条件下在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则达到同样的转化率需要的空时为 ;如果同样条件下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达到同样的转化率需要的空时 。

6、测定非理想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时,两种最常见的示踪物输入方法为 和 。

7、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并且 (大于/小于/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8、多级混合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 ,轴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 。

9、对于单一反应,在相同的处理量和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 ;而对于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的则是 。

2θσ2θσ32A B R +→A R →10、对于反应23A B R +→,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r A ):(-r B ):r R = 。

11、某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处理量为100吨重油/h ,未转化重油为6吨/h ,汽油产量为42吨/h ,则重油的转化率为_ _,工业上汽油的收率及选择性为_ _和_ _。

12、某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 R S →+,则其反应速率表达式 。

13、反应级数 (可能/不可能)大于3, (可能/不可能)是0,基元反应的分子数 (可能/不可能)是0。

14、在一个完整的气—固相催化反应的七大步骤中,属于本征动力学范畴的三步为 、 和 。

15、在均相反应动力学中,利用实验数据求取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为 和 。

化学反应工程知识点复习

化学反应工程知识点复习

t
dCP dt
k1C A0e k1 k2 t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一分。
P
rP rA
dCP dCA
k1 k1 k2
S
rS rA
k2 k1 k 2
CP CP0 分离变量积分得:
( k1 k1 k2
)( C A 0
CA )
CP
CP0
k1 k1 k2
[1 ek1k2 t ]CA0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一分。
反应级数――指动力学方程中浓度项的幂数,如式中的α
和β,
α和β分别称作组分A和组分B的反应级数α+β=n,n是基元
反应的总反应级数。
, ( mm3ols )
(rA )
k
AcA
c
B
A
R与2A
后者 –rA=kACA2
2R意义不同,前者 –rA=kACA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一分。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一分。
分子数:
对于基元反应:aA+bB=rR+sS
(rA ) k AcA cB
• 分子数:基元反应中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个数。 对于基元反应来讲α,β必须是正整数,α+β是基元
反应的分子数,不能大于3(根据碰撞理论, α+β的取值不能大于3,必须是一个小于等于3 的正整数)。
(3) 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指反应物分子一步直接转化为产物分子的反应。
凡是基元反应,其反应速率遵循质量作用定律,即根据 化学计量关系,就可以写出反应速率方程。
(4)反应级数 反应级数:指浓度函数中各组分浓度的幂数。
反应的反应级数或总反应级数:指浓度函数中各组分浓度的 幂数之和。

反应工程复习要点

反应工程复习要点

燃烧,就是燃料和氧化剂之间产生剧烈的氧化反映,并且燃烧化学反应受到流动、扩散和传热过程的影响,特别是在工业窑炉内进行的燃烧过程更加复杂。

烧成,就是把原料或坯件置于窑炉内经受高温处理通过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最后变成人们所需的硅酸盐产品。

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单位反应区域内物料量的变化。

r=反应量/(单位时间×单位反应区)转化率(反应率):表示反应过程中的小时的反应物摩尔量与初始反应混合物中该细分的摩尔量之比。

均相反应是指在均一的气相或液相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气体燃料和空气充分混合后的燃烧就是典型的均气反应过程。

分为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

基元反应:任何化学反应的发生都必须以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或直接作用为前提,如果在碰撞时一步就能直接转变为生成物分子,则称该反应为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又称单一反应,是指一组特定的反应物只形成一组特定的生成物的化学反应。

它可以是基元反应,也可以是非基元反应。

大多数的无机反应属于简单反应,例如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简单反应的特点是只需要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和一个动力学方程式便能加以描述。

具有幂函数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复杂反应又称多个反应,是指反应混合物中同时进行几组不同的反应,因此要用几个动力学方程式才能加以描述。

复杂反应都是非基元反应,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元反应组合而成的。

复杂反应具有双曲函数型的动力学模型。

反应级数是指动力学方程式中浓度项的幂指数。

一般情况下,级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不变,它的绝对值不超过三,可以是零或分数,也可以是负数。

反应级数的实验室测定:根据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积分法,微分法,半衰期法。

反应速率常数K是反应物浓度等于1时的反应速率,故称为反应的比速率。

K=K0·e(-E/RT)K0:频率因子(常数);E:活化能,J/mol;R=8.314J/(mol.k);K:kmol反应活化能E表示为使反应物分子“激发”到活化能状态所需给予的能量。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考试大纲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考试大纲

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化学反应动力学第一节均相反应动力学第二节气固催化反应动力学第二章反应器内流体流动与混合第一节三种典型反应器第二节典型反应过程的反应器体积计算第三节流动模型与反应器推动力、反应选择性第四节非理想流动第三章非均相反应与传递第一节气固催化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和速率方程第二节气体与催化剂外表面间的传质和传热第三节气体在催化剂颗粒内的扩散第四节内扩散过程与化学反应第五节气固催化反应过程的数据处理第六节流固非催化反应第七节流体-流体反应第四章非等温反应器设计第一节反应器能量平衡第二节稳态连续流动反应器能量衡量第三节平衡转化率第五章气固催化反应器第一节固定床反应器设计基础第二节绝热固定床反应器第三节换热固定床反应器第四节流化床反应器第五节移动床反应器第六章反应器的稳定性第一节全混流反应器的热稳定性第二节颗粒催化剂的稳定性第三节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稳定性第七章其他反应过程第一节聚合反应过程第二节生物反应过程第三节气液固三相催化反应器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核心课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反应器内流体流动与混合、非均相反应与传递、非等温反应器设计、气固催化反应器、反应器的稳定性等等,涉及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传递过程、优化与控制等,知识领域广泛、内容新颖,对于培养学生的反应工程基础、强化工程分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的设置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工程分析方法,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发反应过程与反应器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考核重点与每章提要。

第一章至第三章是考核重点章,第五章是考核次重点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是考核一般章。

第一章是讨论化学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机理和速率。

化学反应工程知识点梳理

化学反应工程知识点梳理

化学反应工程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化学反应工程简介化学反应工程是研究化学反应和工程问题的科学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及化学动力学,可概括为“三传一反”--第三个里程碑。

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反应进度:转化率:膨胀因子:不可逆反应A(-)-()()AAdnrVdt==(由于反应而消耗的的摩尔数)单位反应区域单位时间RSBARSBAαααα+=+1()AAdnrV dt-=-dtdnVr SS1=PPPRRRBBBAAAnnnnnnnnααααξ0-=-=-=-=K KKKn nxn-==某反应物的转化量该反应物的起始量KiKKiixnnxαα=0000KK K K Kn n n nn n n xδ--==-00()KK Kn nn y xδ-=KKKKiKKiiKKKiii xyxyyyxyxyy1)1(1)1(δααδ+-=+-=000(1)(1)(1)(1)A AA AA AA A A A A An xn xC CV V y x y xδδ--===++()A A Br kC Cαβ-=()C Pk RT kαβ+=ERTk k e-=RTEkk-=lnlnSBASBAααα→+bBaAAACkCdtdCr=-=-)(⎰=0AACC bBaAACCdCkt均相催化反应 CC 为催化剂浓度自催化反应A + C → 2C + R …串联反应总收率瞬时收率得率yield总选择性 目的产物P 所生成的摩尔数与副产物S 生成的摩尔数之比,用S0表示:平行反应串联反应()()AA C A dC r kC C dt-=-=CA A A C kCdt dCr =-=-)(A + B P R+S 00PP P A A n n n n -Φ=-/()/p P P A A A r dC dt dC P A r dC dt dC φ====---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摩尔数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摩尔数00/)(A P P P n n n X -=000PP S S n n S n n -=-αA2A αS S (副)αA1A αP P (主),11A A r k C -=(),22A A r k C -=(),1,212()()AA A A A dC r r r k k C dt-=-+-=+=()()A A P A A p P P C k r dt dC r 11,1,1,)(αααα-=--==AA S S S C k dt dC r 22,αα-==tk k A A eC C )(021+-=A P S (均为一级反应)k 1k 2P A P P C k C k dt dC r 21-==PSS C k dt dC r 2==第三章 理想均相反应器 间歇反应器(BSTR)反应时间实际操作时间(operating time)= 反应时间(t) + 辅助时间auxiliary time (t') 反应体积V 是指反应物料在反应器中所占的体积 V = v0 (t + t')为装料系数(the volume charge coefficient),通常在0.4~0.85平推流反应器PFR 空时全混流反应器(CSTR)绝热操作恒容间歇反应器的设计式为:变温平推流反应器⎰⎰--=-=A A A C C A Ax A A A r dC r dx C t 0)()(00等容过程,液相反应 VV ϕ=实际实际的反应器体积为:0V v τ==反应器的容积进料的体积流量0R V dV t v ==⎰反应器中物料反应期的容积的体积流量000()()A A A AA A C C C x V v r r τ-===--0()A A A x V F r =-005000024R R R F v C M ==⨯00000000()(1)A A A A A A x x x A AA A A A E nx x x n n A ART A A dx dx dx t C C C r kC k e C x -===--⎰⎰⎰1001()A A x A A n xA t I x dx k C -=⎰20()()4A A A P A F dx r dV r D dl π=-=-20()4A A A dx D r dl F π-=00000()A x A A A A A dx V V F r v C C τ===-⎰化学反应工程研究的目的是实现工业化学反应过程的优化 全混流平推流多级CSTR 串联的优化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应有PFR: 同间歇釜CSTR:全混流反应器的热衡算方程第四章 非理想流动 停留时间分布()⎰-==A x AAA B A B r dx C t F V 000BR : ()⎰-==Ax A AA P A P r dxCF V 000τPF R: ()000m m A A A A V x F C r τ-==-CST R: 112100010200...(1)(1)(1)Am Am A A A R A A A A A A Am x x x x x V v C kC x kC x kC x -⎛⎫---=+++ ⎪---⎝⎭0121110(1,2,.....1)(1)1Ai RAi Ai Ai v x V i m x k x x -+⎡⎤-∂=-==-⎢⎥∂--⎣⎦11111Ai Ai Ai Ai Ai Ai x xx x x x -++--=--221max 1max 02()k k k P P A C k X C k -==max max 1202211[(/)1]P P A C X C k k ==+1212ln(/)opt k k k k τ=-121opt k k τ=)()1())((0000Pm P P r A c v UAT T c v UA T c v H r V ρρρ+-+=∆--)()1(000P m P r c v UAT T c v UAT Q ρρ+-+= (){}E t P t residence time t t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F t P residence time t方差PFRCSTR最大层流流动 轴向扩散模型 0()()d t F t E t t=⎰22222()()()()()()t t t E t dtt t E t dt t E t dt tE t dtσ∞∞∞∞-==-=-⎰⎰⎰⎰0 t t () t t 0 t t E t <⎧⎪=∞=⎨⎪>⎩2220()()()0t t t E t dt t t σ∞=-=-=⎰0 t t () 1 t tF t <⎧=⎨≥⎩()11()t tt tF t e E t et---=-=222 1.0ttθσσ==22()()[2()]r r F t R R =-222/222()2()(1)212()(1)Z t uL E z z Pe tE Ee uL uL e Pe Peθσσ--==--=--。

反应工程(总复习)

反应工程(总复习)
0
积分变换为求导
t
知道E(t),积分后就可以求F(t)的值 知道F(t),t时刻对应曲线的点P作切线, 直线AP的斜率就是E(t)值
A
P
dF (t ) E (t ) = dt
第五章 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的流动模型
程反应速率
或r为常数,不随空间和时间而改变。需要提醒的是,反应速率
常数计算按反应器内的反应物料组成计算,此组成与出口物料组成相同。
第三章 釜式反应器
空 时
τ越小,说明反应器的处理物料量越大 τ越大,说明反应器的处理物料量越小
连续釜式反应器的串联与并联
对于一级反应,由N个体积和 空时均相等的釜串联,其空 时可以由下式计算:
第三章 釜式反应器
连串反应
跟平行反应一样,只根据一个物料衡算式便可
求定达到一定转化率所需的反应时间,但同样 是确定不了此反应时间时P的浓度和收率。
反应物A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反应产物Q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反应产物P的浓度先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存在一最大值 P为目的产物最优反应时间
《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考试题型:
考试时间:
待 定
1
填空题
20分
2
选择题
20分
考试地点: 待 定
3
计算题
60分
第一章 绪论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通常简称为反应工程,包括反应动力
学和反应器设计与分析。
均相反应:气相、液相和固相 化学反应分类: 非均相反应:气固、气液、液液、液固、固固和气液固。 催化反应和非催化反应
就是每一个反应对整个反应速率的贡献之和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任课老师总结重点知识点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任课老师总结重点知识点

1、化学反响分类:(按相类分类)均相反响,非均相反响,(按操作分类)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半连续操作。

2、反响器分类:⑴ 管式反响器,一般长径比大于30⑵ 槽式反响器,一般高径比为1—3 ⑶ 塔式反响器,一般高径比在3—30之间;按传热条件分类:等温反响器,绝热反响器,非等温、非绝热反响器3、化学反响速率:4、化学反响动力学方程: 阿累尼乌斯关系:5、反响级数:m ,n :A ,B 组分的反响级数,m +n 为此反响的总级数。

假如反响级数与反响组份的化学计量系数一样,即m =a 并且n =b ,此反响可能是基元反响。

基元反响的总级数一般为1或2,极个别有3,没有大于3级的基元反响。

6、有如下基元反响过程,请写出各组分生成速率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7、动力学方程的方法:积分法、微分法8、化学反响器的设计根底:按混淆分类:间歇反响器,平推流反响器(志向置换反响器、活塞流反响器),全混流反响器9、间歇反响器的特点:①由于猛烈搅拌、混合,反响器内有效空间13s m mol d d 1--⋅=t V r ξ13B A c A s m mol --⋅=-n m c c k r RT Ek k -=ec0c 222A B C A C DB D E +↔+↔+↔222123422125622212342345656222222A A BC A CD B A B C B DE C A B C A C DD A C D B D EE B D Er k c c k c k c c k c r k c c k c k c c k c r k c c k c k c c k c r k c c k c k c c k c r k c c k c =-+-+=-+-+=--+=--+=-中各位置的物料温度、浓度都一样;②由于一次加料,一次出料,反响过程中没有加料、出料,全部物料在反响器中停留时间一样,不存在不同停留时间物料的混合,即无返混现象;③出料组成与反响器内物料的最终组成一样;④为间歇操作,有协助消费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工程复习大纲一. 填空题1.化学反应速率可以表为()A A dC r dt-=-前提是▁▁▁▁。

(反应体积恒定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义,恒容) 2.化学反应过程按操作方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

(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半间歇操作)(理解连续与间歇)3.D C B A λθβα+→+对于反应,则=C r _______)(A r -,=C r _______)(B r -。

(a θ,βθ)(考点:反应物和产物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系数之比)4化学反应速率式为βαBA C A C C K r =-,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C K ,假定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如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P K ,则C K =_______P K 。

()()(βα+RT )(以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与分压速率常数的换算关系) 5在构成反应机理的诸个基元反应中,如果有一个基元反应的速率较之其他基元反应慢得多,该步骤的反应速率即代表整个反应的速率,其他基元反应可视为处于_______。

(拟平衡态)(考点:理解拟平衡态、速率控制步骤的定义,用于推导非基元反应动力学)6如果平行反应A P(主)S(副)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主E >副E ,提高选择性应_______。

(提高温度)(考点:主反应活化能大于副反应活化能,升温提高选择性,反之则反,还应注意主反应级数高于副反应级数时应采用高浓度操作,对应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加料方式或什么类型的反应器?)7一级连串反应A S P 在平推流反应器中,为提高目的产物P 的收率,应______12/k k 。

(降低)(考点:提高连串反应选择性的途径,还包括间歇反应釜中的最佳反应时间和连续反应器的体积(OR 空时OR 停留时间)问题)8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中物理吸附是靠_______结合的,而化学吸附是靠_______结合的。

物理吸附的吸附热要_______化学吸附热,物理吸附是_______分子层吸附,而化学吸附是_______分子层吸附(范德华力、化学键力、小于、多、单)(考点:比较物理和化学吸附的区别,包括结合力)吸附层数,吸附热等区别)9化学反应速率式为y Bx A C A C C K r =-,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C K ,假定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如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P K ,则C K =_______P K 。

()()(y x RT +);化学反应的总级数为n ,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C K ,假定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如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P K ,则C K =_______P K 。

(n RT )()(以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与分压速率常数的换算关系)10. ―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

―三传一反‖是指: 、 、 、 。

(质量传递、热量传递、 动量传递、反应动力学)11. 混合粒子的平均直径、外表面积当量直径、比表面积当量直径、体积当量直径的计算式分别为 。

()∑=ii d x d 1m 、πS a S d = 、S S V S S V S d 66==、316⎪⎭⎫ ⎝⎛=πS V V d12对于多孔性的催化剂,分子扩散很复杂,当孔径较大时,扩散阻力是由分子间碰撞所致,这种扩散通常称为_______。

[分子扩散]13对于多孔性的催化剂,分子扩散很复杂,当1.0/0<λd 时,分子与孔壁的碰撞为扩散阻力的主要因素,这种扩散称为_______。

(努森扩散)14气—固相催化反应的西勒模数=_______,它是表征内扩散影响的重要参数,其中L 定义为_______。

((西勒模数的定义,含义,表达了什么?并且注意与坦克莱准数进行深刻对比,记住球形和圆柱形催化剂颗粒的特征长度各为多少)15.催化剂的三个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性好、选择性高、寿命长)16具有良好搅拌装置的釜式反应器按_______反应器处理,而管径小,管子较长和流速较大的管式反应器按_______反应器处理。

(全混流反应器、平推流)(要深刻理解全混流与平推流的特征,什么情况下,工业反应器可以近似用CSTR ,什么时候可用PFR 近似处理)17全混流反应器的空时τ是_______与_______之比。

(反应器的反应体积、进料流体的体积流量,同时还要理解空速和平均停留时间的概念,注意空速中的体积流量是标态下,而非空时中的反应器进口状态下的体积流量,要注意物料PFR 中的停留时间即为物料在PFR 中的反应时间,由此理解为什么恒容反应时,空时相当于间歇反应器中的反应时间)18对于恒容的平推流管式反应器_______、_______一致。

(平均停留时间、空时。

考点与上题一致,)19.对于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当循环比β→0时为_______反应器,而当β→∞时则相当于_______反应器。

(平推流、全混流);全混流反应器的返混_______。

(最大);平推流反应器的返混为_______。

(零)(如何理解循环反应器是PFR 与CSTR 相互转化的范例)20对于反应级数n >0的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______反应器为宜。

(平推流)(比较CSTR 和PFR 所需要的体积,通过作图很直观,一个的空时是曲线下面的面积,一个是矩形的面积) 21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E (t )=_______。

(∞)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E (t )=_______。

(0)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F (t )=_______。

(1)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F (t )=_______。

(0)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其E (θ)曲线的方差=2θσ_______。

(0)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其E (t )曲线的方差=2t σ_______。

(0) 全混流反应器t=0时E (t )=_______。

(t te t -1)全混流反应器其E (θ)曲线的方差=2θσ_______。

(1)全混流反应器其E (t )曲线的方差=2t σ_______。

(2t ) (要深刻理解停留时间分布(是一个比值,在0与1之间),分布密度(是分布函数对时间的一次导),平均停留时间(数学期望)和方差(离散度)的定义)PFR 的E (t )和F (t )()00t t f t t ∞=⎧=⎨=⎩ 01()()0t t t F t f t dt t t ≥⎧==⎨<⎩⎰2220)(θσσ==-=t t tCSTR 的E (t )和F (t )/1()t t f t e t-= t t e t F /1)(--= 22t t =σ 12=θσ22脉冲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首先求得的曲线为_______。

(E (t )曲线) 阶跃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0C C A对应曲线为_______。

(F(t)曲线)(两种主要方法,并且首先易得到哪个曲线)23描述固定床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忽略了粒子与流体之间温度与浓度的差别的模型称之为_______。

(拟均相模型);描述固定床反应器的数学模型,考虑了粒子与流体之间温度与浓度的差别的模型称之为_______。

(非均相模型)24固定床中催化剂不易磨损是一大优点,但更主要的是床层内流体的流动接近于平推流,因此与返混式的反应器相比,可用_______的催化剂和_______的反应器容积来获得较大的生产能力。

(较少量、较小)(固定床的其它优点和缺点,特征)25气-固相催化反应的西勒(Thiele )模数的大小可判别内扩散的影响程度,西勒模数愈大,则粒内的浓度梯度就____,反之,西勒模数愈小,内外浓度愈近于____。

(愈大、均一)。

Thiele 模数越小,颗粒内外浓度差越小,扩散速率 反应速率;反之,Thiele 模数越大,扩散速率 反应速率越快(大于,小于)。

26在气-固相催化反应中,反应速率一般是以单位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的,如反应A→B ,A 的反应速率的定义为_______。

(dt dn W r A A ⋅-=-1)(催化反应的速率定义式,因为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所以用催化剂的质量替代普通速率式中的反应体积V ,当然也可以用催化剂颗粒的堆体积或净体积等表示)27气—固相催化反应的西勒模数Φ=_______与_______之比。

(最大反应速率、最大内扩散速率,)28活化能的大小直接反映了___对 的敏感程度。

(反应速率、温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的关系) 29 对于气—固相催化放热反应,通常催化剂颗粒内部与催化剂颗粒外表面的温差_______,催化剂颗粒外表面与气相主体间的温差最大可达到_______。

(较小,一个绝热温升)(要注意气固相催化反应时,内外扩散造成的温差大小,尤其要注意外扩散严重时,气相主体与催化剂颗粒外表面的温差较大)30 摩尔收率与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关系为_______(收率=转化率×选择性)(考点:三者的定义,联系和区别,注意收率的基准问题,摩尔收率为什么小于1,质量收率为什么可能大于1?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全面考察) 31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根据基础资料建立物料、热量和动量衡算式的一般式为_______。

(反应消耗量+累积量=输入量-输出量,注意连续流动反应器稳态操作时,累积量为零,而间歇反应器无进料和出料,所以输入输出都为零,三种理想流动反应器的物料衡算方程一定要牢记,并能随手写出,才能熟练完成计算题) 32 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对绝热的理解为:_______和_______(与外界无热交换、反应放热完全由反应物系自身吸收),对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当体系绝热温升_______或物料进口温度_______或穿过催化剂床层气体线速度_______时,床层越容易着火(越大、越高、越小)33.非理想流动不一定是由返混造成的,返混造成了_______和 。

(停留时间分布、反应物浓度的降低) 34 按照反应器型式或形状来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式反应器 槽式(釜式)反应器 塔式反应器);35 固定床反应器按床层与外界的传热方式可分为 、 、 、 四类。

(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多段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自热式反应器)36 稳定态条件下操作的全混釜其操作温度和转化率应满足 和 衡算方程。

(物料、热量)(CSTR 要进行稳定操作,就必须同时满足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放热速率与移热速率必须相等) 37 对放热反应,绝热温升 ,在绝热条件下进行,反应物系的温度随着反应的进行而不断升高。

对吸热反应,绝热温升 ,在绝热条件下进行,反应物系的温度随反应的进行而不断下降。

(λ>0、λ<0) (理解绝热温升的定义式:PA r C C H ρλ0)(∆-=,即在绝热条件下,反应物系中组分 A 全部转化时,物系温度升高的数值)38气固相催化反应器可分为 、 、 三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