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涉病诗研究

合集下载

《病中吟》意境美的创造

《病中吟》意境美的创造

《病中吟》意境美的创造
《病中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病中的感受和思考,然而却呈现了一种美的意境。

首先,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和人事物象来描绘病情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如“雨后小溪漾晴空,卧来凉气至栏杆”、“闻幽香,宿鸟归”、“蝴蝶是缘来客,菜花犹自美人腰”等等,这些描述不仅具有强烈的感受性,更将自然和人文融入其中,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其次,诗中还运用了比喻和夸张手法,将病情和身体的不适转化为一种神仙般的境界。

如“脉只符中仙,气何觉有多余”、“裘马羁縻岁月,鵾鸣翻覆天地”等等,这些描述不仅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也表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感。

最后,诗中还展现出诗人的人道主义思想。

如“今日殊难已是别,万事还君最少年”、“求田问舍亦何事,只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等等,这些话语虽然来自于病中的诗人,但是却感情真挚,扣人心弦,表达出诗人深切的人文情怀。

综上所述,《病中吟》是一首创造了美的意境的诗歌。

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人事物象,比喻和夸张等多种手法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同时又展现出了深刻的人文情怀。

这样的经历和境界不仅突破了病痛的局限,还闪现出一种人类美学和价值观的体现。

唐代通医文士杜甫涉药诗探析

唐代通医文士杜甫涉药诗探析

旁 开 辟 了一块 一 亩左 右 的药 圃 。 种植 了枸 杞 、 香 历 仍 心 酸 不 已 : 长镌 长镌 白木 柄 ,我 生 托 子 以 为 丁 “
等 珍 贵 药材 。他 在 《 枇 》 诗 中写 到 : 楠 树 色 冥 命 , 高 一 “ 黄精 无 苗 山雪 盛 , 短衣 数挽 不 掩胫 ” 《 ( 乾元 中寓
湿 麻 木 的作 用 ,便 和 儿 子 一 起 修 栏 养 鸡 ,写 下 了 5 结 语
“ 风 恃 乌 鸡 , 卵方 漫 吃 ” 《 宗 文 树 鸡 栅 》 的 愈 秋 (催 )
来 自西 域 的 “ 王 子 ” “ 里 戎 王 子 。何 年 别 月 戎 :万
二 学 士 》 , 香 芹 碧 涧 羹 ” 《 郑 广 文 游 何 将 军 山 往 潭 州 时 , 已故 。这 时 , 甫走 投 无路 。 家 只能 )“ (陪 韦 杜 全 林 》 二 ) 点 明 了药 物 的 分 布 地 带 。 诗 文 中也 多 挤 在 湘 江 中 的一 条 木 船 上 。 养 家糊 1 他 在 湘 江 其 , 为 : 3,
发展 、
关 键 词 杜 甫 中草 药 诗 歌
中图 分 类 号 R2 8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 9 X( 0 2) — 0 6 0 6 2 3 7 2 1 01 0 6 — 2
古 往 今来 很 多诗 人 既能 吟 诗作 赋 , 同时 又通 晓 誉 。 居 隙地怯 成 形 。 ” 药 条药 甲指种 植 药材 的枝 根 ( 医药 医理 。在创 作千 古绝 唱 的诗 篇 的 同时也 将 自身 干 和果 实 ) 此他 自欣 自赏 , 常在药 圃流 连忘 返 , 对 常 的 医药养 生 知识 融人 作 品之 中。在 中医史 上 , 医文 往 往 “ 常绝 醉 困 , 此 片 时 醒 ” 《 槽 》 , 至 梦 寻 卧 (高 )甚 并茂 , 伫立 于世 的 医家 不胜 枚举 。 中医药 知 识 虽然 中也 想用 太平 寺 泉水 来 “ 润 通药 圃” 《 馀 ( 太平 寺 泉 与诗 词歌 赋 分属 不 同 的文化 世 界 ,但 两 者却 同根 、 眼》 。 杜臆 》 )《 曾评 日 :公常 多病 。 至必种 药 , 有 “ 所 故 同源 、 同基 于 中华 民族 传统 文 化 , 因而 两 者 之 间存 ‘ 种药扶 衰病 ’ 之句 , 条有 甲 , 有 见种 药多 品 。” 可见 ,

杜甫“病”诗

杜甫“病”诗

杜甫“病”诗作者:王东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年第11期【摘要】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歌,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在他的诗歌中,留下了很多叙述其疾病的诗歌。

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见杜甫一生的疾病,也可以通过这些诗歌看到诗人的爱国与忧民,让人们更加了解杜甫的人格魅力。

他的诗歌贴近现实生活,关注民生疾苦,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杜甫;诗歌;“病”诗唐代,我国诗歌达到颠峰。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歌,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在他的诗歌中,留下了很多叙述其疾病的诗歌。

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见杜甫一生的疾病,也可以通过这些诗歌看到诗人的爱国与忧民,让人们更加了解杜甫的人格魅力。

他的诗歌贴近现实生活,关注民生疾苦,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

杜甫一生经历的坎坷极多,对国家统治者的腐朽认识深刻,忧虑身陷水深火热的人们,因此他的诗歌的重要特色是具有高度的人民性。

杜甫一心系天下百姓,其自身的身体也变得虚弱。

在他的诗中,提及到自身疾病的大约有60首。

这些诗歌即为“病”诗,写出了杜甫一生的疾病,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诗圣”一生的不得志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怀与抱负。

对于杜甫的疾病,现今有多种说法。

蒲昭和认为糖尿病并发的酮症酸中毒或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才是杜甫死亡的真正原因。

张英强从他的“病”诗中看出他先后患有几种急、慢性疾病。

大家说法不一,但从杜甫的“病”诗中可以看出,他除华发早生、未老先衰外,还百病缠身。

首先深深缠绕着他的是疟疾。

在他的诗中,叙述疟疾初发是在天宝十载秋(751),43岁的杜甫在《病后过王倚饮赠歌》中写到:“且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

酷见冻馁不知耻,多病沉年苦无健。

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

疟疾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坐有脂,肉黄皮皱命如线。

”这首诗歌介绍作者在整个秋天都患疟疾,百日以来,总是寒热交替发作。

白居易病中诗十五首

白居易病中诗十五首

白居易病中诗十五首
摘要:
1.白居易病中的背景介绍
2.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背景
3.白居易病中的十五首诗的主题和意义
4.对白居易病中的诗歌的评价
正文: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深受后人的喜爱。

白居易病中的十五首诗是他在生病期间创作的,这些诗歌展现了他在病中的思考和感悟,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白居易病中的背景介绍
白居易在唐代晚期时期,因为长期的劳累和身体状况不佳,曾经多次生病。

在他生病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成为了他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背景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他在病中,通过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反思和对生活的思考,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哲理的诗歌。

这些诗歌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求。

白居易病中的十五首诗的主题和意义
白居易病中的十五首诗,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病中生活的描写,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更有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诗歌体现了白居易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白居易病中的诗歌的评价
白居易病中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些诗歌不仅是他个人的心灵感悟,也是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求。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杜甫湖湘疾病诗与情感疗法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杜甫湖湘疾病诗与情感疗法

第41卷第6期Vol.41No.62020年11月Nov.2020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zang Minz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摘要:大历三年杜甫已年迈,诗句中“老”“病”等说法已经坐实,身体上备受疾病折磨;此外,杜甫远离政治中心,漂泊在异地,北归无望,建功立业的可能性渐趋幻灭,思虑多而有心病。

尽管承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双重疾病的困扰,但他始终不忘“奉儒守官”而对天下苍生怀有仁爱之心、不忘“立登要路津”以建功立业的政治信念和“图南未可料”之对美好愿景的勾勒,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缓解病痛的情感疗法。

关键词:杜甫;湖湘;疾病诗;情感疗法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88(2020)06-0155-05收稿日期:2020-06-15作者简介:严寅春(1976-),男,山西洪洞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出土唐代涉蕃墓志汇释”(项目号:2020GJ002)的阶段性成果。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杜甫湖湘疾病诗与情感疗法严寅春,王晓彤(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咸阳712082)蒋兆和《杜甫》中的人物肖像传为经典,作者通过白描加皴的手法,真实刻画了杜甫的瘦弱惆怅,虽然不符合王安石《杜甫画像》中“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1](P560)的描述,但这正是骨感现实与丰满理想之间的矛盾催生出的文坛才杰。

杜甫实为“病人”,但他毫不掩饰自己身患疾病的事实,也从不刻意因病痛去逃避责任,相反,他在病中仍坚持自己的理想抱负,展现了疾病塑造诗风的现实手法和理想减轻病痛的微妙心态。

一、杜甫的病与病诗学界对杜甫的疾病诗已有关注,在杜甫的疾病诗与诗歌影响方面,程校花《论杜甫的疾病诗及其文学史意义》一文中就杜甫漂泊时期的疾病诗统一梳理,并分析其传达的感情以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白居易病中诗研究

白居易病中诗研究

白居易病中诗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白居易为我们所熟知的诗人,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家。

白居易历时病中,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诗歌文学,还深刻的体现了宋朝的古典文化与特点。

白居易的病期诗歌,为今后的诗人以及西方学者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和艺术熏陶,成为无可替代的经典老诗。

白居易生活在屈原等人创造了长河史诗的唐代,道士思想影响着社会生活,传统文化与宗教深入人心,给诗歌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白居易诗文创作,深受道家、佛学的影响,充分体现了“道”精神。

他的病期诗歌就被宋朝的文人推崇,被前辈的诗人模仿,以及被西方的学者研究,着实展示出了白居易的高度文化修养。

白居易病中诗歌,以情节、语言和表达来描述一个释然之象,打破了传统主流文学修辞规范,充分展现出他对佛学、道家体悟的深刻理解。

这一类诗歌,以淡泊古雅著称,被西方学者赞誉为“白氏贵族”,是宋代山水诗歌和文人诗歌、禅宗文化与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结合的尖端作品。

白居易病中诗歌,显示出白居易对佛法的运用,以及对宋朝历史的感悟。

白居易的病期诗歌,创作了一种新的诗体,这种诗体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心灵状态,而且表现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高级形式,促进了中国诗歌的进一步发展。

白居易的病中诗歌,有着深刻的家国情怀、古典文学主义色彩以及易言难言的文学表现力,使其获得了极高的艺术成熟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杰出代表作。

未来深入研究白居易病中诗歌,必将给现当代的文学研究带来前所未有的发现,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完善中国文学的历史演进。

总之,白居易病中诗歌是中国著名诗人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它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深刻影响了汉语文化。

对于未来对白居易病中诗歌的研究仍旧值得被深入探讨和挖掘。

古代文学中的病史描写

古代文学中的病史描写

古代文学中的病史描写古代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也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病史描写是一个常见的主题,通过对人们生病的描绘,可以看到古代社会的医疗状况、人们对疾病的认知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在古代文学中,病史描写往往以诗歌、小说等形式呈现。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就有“病起萧萧两鬓华,愁多如线日月斜”等描写,通过对病痛的描绘,表达了主人公杨贵妃的痛苦和忧伤。

这种描写方式既展示了病痛对人们身体和心灵的摧残,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疾病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视。

古代文学中的病史描写还常常与爱情故事相结合。

例如,明代作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病梅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故事中,女主角梅香因病而卧床,男主角李翰林为了救治梅香,四处求医。

通过对梅香病情的描写,展现了李翰林对梅香的深情和对生命的执着。

这种将病痛与爱情相结合的描写方式,既增加了故事的情感张力,也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追求。

古代文学中的病史描写还常常反映了医学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疾病的认知。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患上“金陵十二钗”之一的“脑病”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脑病的认知和对病因的探索。

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病情的描写,描述了他的精神错乱和思维混乱,展示了古代社会对脑病的无奈和对病人的关怀。

这种对疾病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古代医学知识的匮乏,也反映了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和对生命的脆弱。

古代文学中的病史描写还常常与宗教信仰相结合。

在《西游记》中,作者吴承恩通过对唐僧患病的描写,展示了佛教中的医疗信仰和对疾病的治愈。

在小说中,唐僧患病后,被观音菩萨所救治,通过对唐僧病情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依赖和对疾病的治愈的渴望。

这种将病痛与宗教信仰相结合的描写方式,既展示了古代社会对宗教的崇拜,也反映了人们对疾病的无奈和对生命的希冀。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中的病史描写是一个常见的主题,通过对人们生病的描绘,展示了古代社会的医疗状况、人们对疾病的认知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古诗中诗人生病表达的情感

古诗中诗人生病表达的情感

古诗中诗人生病表达的情感
古诗中诗人生病表达的情感:
1.陆游在《病起书怀》中写道:“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这表达了他虽然身体病弱,但仍心系国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2.杜甫在《江村》中提到:“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复何求?”这反
映了他在疾病中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3.欧阳修在《夜闻啼雁生乡思》中写道:“病入新年感物华。

”虽然他生
病时感到伤感,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4.纳兰性德因为多年的“寒疾”,塑造了凄美婉约的词风,他在《点绛唇·病
起恹恹》中写道:“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

”这表达了他因病而感到极度虚弱和忧郁。

5.韦应物在《寄李儋元锡》中写道:“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这反映了他在疾病中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涉病诗研究
唐代涉病诗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医学、疾病和身体资料,虽有夸张色彩,
但多建立在真实生活上。

诗人作为医疗活动与文学创作的体验者与参与者,其对疾病、医药和治疗等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整个时代的医学观念。

他们借病抒情、以诗言志,将审视自身病痛的目光延伸至整个社会,以此影射国家命运。

随着医疗机构的设立、医学教育的普及、临证医学的进步、中外交流的加强,唐代医学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为唐代涉病诗的
兴起创造了客观条件。

而兵连祸结的安史之乱、凛若秋霜的科举制度、捉摸不定的仕途命运、负重致远的生存压力、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给唐代文人带来了莫大的身心创伤,诗人群体主观的情绪宣泄和压力释放是唐代涉病诗兴起的直接原因。

唐代涉病诗既是一部鲜活的疾病叙述史又是唐代疾病风貌的全景图,或展现疾痛缠身的苦楚、老病孤伶的苦闷,或展现壮志难酬的无奈、爱国忧民的情思,亦或者求援无果的尴尬、村居静养的孤寂,这些伟大的诗人是口述者也是执笔者。

唐代涉病诗可分为叙述自身病痛、亲友互相慰问、咏外物而自喻和悲悯他人之痛四种,且不同时段、不同阶层、不同地域诗人的疾病表达都不尽相同又各具特色。

涉病诗中既包含真实疾病又记叙有虚拟疾病,真实疾病主要有目口齿、体疗和疮肿三大类,虚拟疾病主要是诗病和相思病。

每首涉病诗都有其创作的特定情境,每种疾病也都有其滋生的特定背景。

杜甫是唐代涉病诗诗人群体的代表,其患病过程漫长且复杂,留有疾病诗百余首。

疟疾、消渴、肺病、痹症、手足萎废等疾病给杜甫带来了沉痛的生命体验,
旷日经久的患病经历也促成了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

其疾病诗既叙述了自己身心交瘁的生活状态,又剖析了自己身染沉珂的内心世界,凝聚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深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