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陈巴尔虎旗草原沙化成因及治理措施

合集下载

草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草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草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草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草原的开发和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不仅会破坏草原生态环境,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更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影响。

对于草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积极采取解决对策,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

一、草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 过度放牧草原作为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长期以来一直是牧业的主要发展区域。

由于过度放牧,导致了草原土壤退化、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严重威胁着草原的生态环境。

2. 过度开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区的草原被过度开发,导致了草原面积的减少、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过度开发也会导致草原植被的减少,降低了草原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能力。

3. 污染问题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一些地区的草原面临着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健康。

4. 生态恢复困难一旦草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其生态恢复往往非常困难。

特别是对于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发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往往需要长期的生态恢复才能使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二、对策分析1. 加强放牧管理对于过度放牧问题,需要加强放牧管理,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控制放牧数量和时间,保护草原植被的生长和更新,使草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和改善。

2. 控制开发规模对于过度开发问题,需要加强对草原开发的规划和管理,控制开发规模,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保障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3. 加强环境保护对于草原地区的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体系,减少人类活动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草原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4. 推动生态恢复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草原生态环境,需要推动生态恢复工作,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使草原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改善。

5. 加强科学研究在草原建设中,需要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为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草原沙化调研报告

草原沙化调研报告

草原沙化调研报告草原沙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草原沙化是指草地长期受到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生态环境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贫瘠,最终形成沙漠化地区的过程。

草原沙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草原沙化的现状、原因和对策,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我们选择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某个草原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了该地区的植被覆盖情况、土壤水分情况以及农牧民的生活状况。

随后,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通过对当地的农牧民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草原沙化的认知和对策。

最后,我们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进一步了解草原沙化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三、调研结果1.草原沙化的现状:调研地区的草原植被覆盖率明显降低,沙丘逐渐增多,土壤水分减少。

调研结果显示,草原沙化已经对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草原沙化的原因:调研发现,草原沙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气候变化。

过度放牧导致了草地植被过度消耗,无法恢复;过度开垦破坏了草原的自然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加剧了草原的干旱化和水分蒸发。

3.对策建议:为了有效地防治草原沙化,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草场管理:建立科学的放牧制度,合理控制放牧牲畜数量和放牧时间,保护草地植被的恢复和生长;- 推行生态修复:鼓励采取人工种植、集中放牧等措施,加强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 加大科研力度:加强对草原沙化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其成因和发展趋势,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牧民对草原沙化的认识,培养其环保意识和科学种植管理能力。

四、结论草原沙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治和管理草原沙化,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农牧民共同努力。

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措施

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措施

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措施草原荒漠化是指草原退化为不育无法种植草木的土地,是现代生态生产中对草原最严重的破坏,也是地球生态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草原荒漠化的成因有很多,如过度放牧、过度利用草原资源、水土流失、气候变化等因素。

然而,草原荒漠化的治理也有着多种措施。

一、恢复草甸植被和草原植被恢复草甸植被和草原植被在治理草原荒漠化中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通过通过重新种植草类和灌木植物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土地环境,从而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含水量和肥力。

同时,这些植物还能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并含氧化碳,同时也能够通过根系来固定土壤。

此外,通过草甸植被的恢复,可以保持耕地的原貌,提供新鲜空气和氧气,改善草原环境。

二、合理利用牧草资源,减少过度放牧过度放牧和不当放牧是造成草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放牧数量过多或与草原环境不相适应的畜牧制度都会对草原造成破坏。

因此,仅仅通过限制放牧是无法治理草原荒漠化的,必须采取合理的管理方式,进行适量放牧,以保持草原生态平衡。

对于一些退化的草原,应限制放牧,以促进草原恢复和发展,同时还要采取科学管理措施,如草原放牧轮换、草坪造林等措施,以达到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的目的。

三、加强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必不可少的措施。

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和侵蚀。

这可以通过种植荞麦、蓬草等植物来实现,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能有效地抑制草原土壤流失。

同时,可以对草原进行小规模的造林,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并增加植被对水土流失的保护力度。

四、加强科学研究草原荒漠化治理需要一系列精确的科学研究支持,包括灌溉、生态建设、植被研究等方面。

科学研究能够更好地发现草原荒漠化的成因、特征和演变规律,并探索治理策略和手段。

通过科学研究,还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加强草原和环境保护。

总之,采取合理措施和科学方法,加强草原荒漠化的治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相信通过系统地治理,草原荒漠化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恢复各种草原植被,让大自然回归平衡。

浅谈新巴尔虎左旗沙化土地治理措施

浅谈新巴尔虎左旗沙化土地治理措施

浅谈新巴尔虎左旗沙化土地治理措施新巴尔虎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是中国三大沙漠之一——库页岛沙漠的核心区域。

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极度匮乏,土地沙化程度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新巴尔虎左旗采取了多项土地治理措施,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沙漠植被恢复沙漠植被是沙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防止土壤侵蚀和风沙侵袭,增加土地的保水能力,改善干旱气候的环境条件。

因此,新巴尔虎左旗采用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计划。

在沙化地块上种植抗风固沙植物,如马尾松、榆树、蒙古栎等。

采用护林工程、人工构筑固沙墙等手段,对垃圾、沙土等杂物进行清理整治,保障植被的正常生长。

通过这些措施,新巴尔虎左旗成功地实现了沙漠植被的恢复与保护。

二、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是防治土壤侵蚀和流失的有效措施,能够保护土地,防止沙化。

新巴尔虎左旗在沙漠化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程,主要包括植被覆盖、防风固沙、排水治理、旱沟古井修建等。

其中,通过植物伞状成荫,使得风沙无法直接吹到土壤上,以达到保持土壤湿度的目的。

另外,还采用了采用合理的排水设施,降低地下水位,使土地不积水。

通过这些工程措施,成功地抑制了沙漠化的发展,达到了治理沙化的目的。

三、科学化农业管理农业生产是造成土地沙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新巴尔虎左旗提出了科学化农业管理的理念,采取优化耕作技术、推广秸秆还田、合理施肥等措施,降低农业对土地的影响。

同时,宣传种植绿肥进行生态修复,实现节约用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效益。

四、推广生态畜牧业在新巴尔虎左旗,畜牧业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为了治理沙化、保护生态环境,新巴尔虎左旗提议推广生态畜牧业模式,即以绿色等方针为指导,采用循环发展的生态畜牧业模式,实行草畜平衡,倡导放牧休耕制等有效的治理措施。

综上所述,新巴尔虎左旗沙化土地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通过大规模的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工程、科学化农业管理、推广生态畜牧业等措施,已经切实防治了土地沙化问题。

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与防治措施

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与防治措施

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与防治措施沙漠化是指原本不具备沙漠特征的地区逐渐转变为沙漠的过程。

沙漠化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了解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降雨量减少,温度升高,这使得土壤水分蒸发速度加快,造成土壤干旱。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引发风力增强,风沙天气频繁,进一步加剧了沙漠化的程度。

除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也是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土地、过度采伐森林等破坏性的人类活动导致了植被的破坏和土壤的侵蚀。

当植被被破坏后,土壤就会暴露在风力和水力的侵蚀下,进而导致沙漠化的发生。

为了防治沙漠化,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

通过植树造林、草场建设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减缓土壤侵蚀的速度,从而有效地防止沙漠化的发生。

此外,合理利用水资源也是防治沙漠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节约用水、科学灌溉等方式,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从而减缓土壤干旱的程度。

另外,加强土地管理也是防治沙漠化的关键。

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农田、林地、草场等用地范围,防止过度开垦土地和过度放牧的现象发生。

同时,加强土壤保护工作,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如建设防风林带、修筑沟渠等,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除了以上措施,国际合作也是防治沙漠化的重要手段。

各国可以加强合作,共同研究沙漠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沙漠化带来的挑战。

此外,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也是防治沙漠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宣传沙漠化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沙漠化的氛围。

总之,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而防治沙漠化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土地管理、国际合作以及公众教育和宣传。

只有采取综合的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治沙漠化,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草原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草原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草原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阿依努尔·黑扎提1库丽沙依拉·吾那提汗2L i n y e y u a n y i近年,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在环境保护当中,草原荒漠化属于重要问题之一,当出现草原荒漠化的时候,草原的大量植被将会受到损害,从而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分析草原荒漠化的原因,并且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新疆阿勒泰地理特点比较特殊,拥有大面积草原,地势平坦开阔,同时又比邻沙漠,所以在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荒漠化的防治更为重要,当前已经有很多地区出现了荒漠化现象,对新疆人民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相关部门还需要更加重视草原荒漠化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更好的保证社会经济发展,阻止草原荒漠化现象。

1、草原荒漠化的成因想要更好的防治草原荒漠化,还需要充分了解草原荒漠化的原因,以下针对草原荒漠化的成因进行具体分析:其一,过度开荒。

在七八十年代,为了当地的农业种植,当地鼓励开荒种粮,新疆阿勒泰地区会将草原上的草拔出,然后松土种植粮食,导致大面积草原被过度开荒,从而出现草原退化的现象,伴随着严重的水土流程,当地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从而出现草原荒漠化现象。

其二,过度放牧。

新疆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十分发达,尤其是在建国之后,畜牧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很多牧民开始大规模养殖,而原本放牧的草场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因为开荒而减少,导致草场承当的畜牧压力远远超过了本身的承载能力,从而出现过度放牧现象,草场很难及时自我生长与修读,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严重。

加上新疆阿勒泰天气严寒,气候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当草场被破坏的时候,恢复难度比较大,从而导致草原荒漠化,影响草原的生态环境。

其三,滥采滥挖。

新疆阿勒泰地区部分居民喜欢自己挖药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部分挖采不合格,会对当地的植被与土地质量造成一定的破坏,加上部分地区居民喜欢烧草取暖,进一步破坏了草原的植被,造成草原荒漠化。

草原荒漠化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草原荒漠化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91·交流探讨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9期草原荒漠化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黄文亮(合作市气象局,甘肃合作 747000)摘要:草原荒漠化问题的受到当地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为了能够对于各种客观存在的荒漠化问题发挥良好的应对整治性,要在荒漠化整治的过程中,以科学的防治体系治理。

真正落实好对于客观荒漠化问题形成原因的客观分析,实现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将最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发挥出来,实现在有关问题解决上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草原荒漠化;形成原因;防治措施0 引言随着人们经济活动的开展以及人口数量增加导致生活行为影响,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物质索取量不断增加,同时在开展一系列活动行为的过程中,同步造成了草原生态的破坏。

草原荒漠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草原荒漠化因为水土流失,大量取用水导致原有水体被大量的取用,水量的区域性总量减少等,导致了问题的严重性。

要能有效的控制草原荒漠化问题的持续发酵,实现人类生村与草原生态的和谐发展。

1 草原荒漠化现状分析草原荒漠化,就是地面上原来存在的草原被一些灌木等植物替代,且植物种类不同,数量很少,无法保证草原区域的水土保持能力。

或者难以提升用水的覆盖程度。

同时,一些区域地面细暴露在外面,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之下,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现象,例如:在环境干旱的情况下,草原会受到破坏性影响。

在人们放牧或是砍伐树木的情况下,会导致草原退化。

目前,黄河上游区域中的草原,已经开始出现荒漠化趋势,甚至有部分的草原已经形成荒漠,除了会导致其受到严重经济损失之外,还会影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 草原荒漠化形成原因分析2.1 过度垦荒随着农业发展的土地开发以及城市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扩张等需求的不断加大,在黄河上游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不断加大,垦荒现象十分突出,主要是对于荒地的长期稳定植被清除破坏后,对于土地资源重新利用,然而原本的黄河上游地区植被稳定的形成已经十分困难,随意垦荒之后,再次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很难达到原有的水土保持效果,水土流失现象明显,土地在不断的趋于贫瘠的情况下,其原有的稳定生态环境被打破,造成了其荒漠化的形成速度不断的加剧,而在盲目的垦荒,对于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无计划、不科学的利用,导致了最终的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的生态退化,失去了自平衡能力,导致最终在草原地区的荒漠化现象不断的加剧。

额仑草原沙化治理措施

额仑草原沙化治理措施

额仑草原沙化治理措施
额仑草原沙化治理措施包括:
1. 种植沙固植物:选择适应荒漠环境的耐沙植被,如沙蒿、柠条等进行大面积植被恢复,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流沙的形成和扩展。

2. 草坪化治理:在草原沙化严重的地区,进行草坪化治理,即通过人工铺设草皮或种植高抗风固沙的草种,形成密实的草坪,防止沙子的飞扬和扩散。

3. 林带固沙:在沙化严重的地段,种植防风固沙林带,形成防风护沙割带,起到减少风沙侵袭的作用。

4. 增加水源:对于干旱荒漠地区,人工挖掘水井、塘坝等水源,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5. 对沙丘进行固沙:对沙峰和移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采用覆盖措施、沙网固沙等方式,防止沙丘的进一步扩大和移动。

6. 防风治理:建设防风林、防风墙等防护设施,减少风力对土壤的侵蚀和沙尘的飞扬。

7. 合理利用草地:合理放牧,控制过牧和过度放牧,保护草原植被的恢复和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 的海 拉 尔 河 :发 源于 大 兴安 岭西 坡 的莫 尔格 勒 河 与
与8 0年代初相比草原生产能力明显下降。 全旗天然草 场产量普遍下降 3 一7% 沙化草场主要分布在海拉尔 O O。
河南,滨洲铁路沿线。沙带长 7k .由东向西变宽. 0m 最窄 3 5m - k .最宽 3 k .是呼伦贝尔三条沙带之一。 5m 8万 h 比 18 年增加 1j 万 h一 32 m. 95 .6 m: 东乌珠尔苏木沙化草场面积为 19 万 h 比 18 年 .6 m. 95
增加 01 .7万 h m:西乌 珠 尔苏 木沙化 草场 面积 为 07 .3
效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陈旗财 力不足,加上沙区牧民群众不富裕.可用于治沙的资金
面积 的 9.% 森林 面积 为 96 17 : .5万 h 内陆 水域 面积 m: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陈 巴尔虎旗 自然概况
为 2 1 万 h一 .9 m 。长期以来.在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下。 靠天养畜、超载放牧、过度打草 、滥采乱挖和乱开垦 等不合理利用草原资源 以及近年来受气候持续干旱、
目前在这条沙带内还有 8 户牧民.30 0 6 0 0 多头只牲畜 ( 不包括赫尔洪得地区)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截止 2 0 年底.全旗沙化草场 比 18 06 9 5年增加 19 h . 万 m 。
平 均每 年 以 0 1 h . 万 m的速度 沙化 。其 中.完工 镇沙 化
特泥河,河流总长度达到 9 0m 0k .湖泊 30余处,总面 0 积达 08万 h . m。土壤主要以栗钙土为主.包括灰色森
第 1 卷第 4 6 期 20 8年 8月 0
呼伦 贝尔学院学报
J r a o l n ir ou n l f Hu u bee Col g l e e
NO. 4
v011 .6
P b i e n Au u t 0 8 u l h d i g s . 0 s 2
试谈 陈巴尔虎旗草原 沙化成 因及治理措施
中 图分 类号 : F 0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6 1( 0 8 40 3 -3 25 0 94 0 2 0 )0 .0 70
“ 天堂草原”陈巴尔虎.世人皆知。长期以来,由 于沿袭传统畜牧业的经营方式.靠天养畜、超载过牧、
过 度打 草 .加 之滥 采 乱 挖 、随 意开 垦 等人 为 因 素 的破
生长原生植被樟子松,地被物有沙柳、差巴嘎蒿 、小
叶锦鸡儿、大针茅等 :中部以草本植物及少量的柳树、
山丁 子 、山 杏等灌 木 为主 。
坏.以及近年来气候持续干旱、鼠虫害频繁发生等 自 然因素的影响,陈巴尔虎草原不同程度地出现水土流 失和风蚀沙化等现象.个 别地方严重到沙进人退 .难
以生存 的境 地 .严 重 威 胁 着全 旗 乃至 呼伦 贝 尔地 区经
二 、草原退 化沙 化现状 全旗土地总面积为 16 h 中草场面积为 12 8 万 m. 其 5 万 h m ,占土地总面积的 8 .% 7 .是典型的天然草甸草 1 原。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 18 3 3 .2万 h1 f.占草场总 I
十分有 限 .不同程度 地制约 着防沙 治沙工作 的进 程。
万 h。 m,比 18 95年增加 0 1 万 h .7 m 。原有固定沙丘和 半固定沙丘变成流动沙丘。植被盖度、草层高度、牧
草产量幅度下降.丧失了固沙保水的作用。沙化草场 植被平均盖度不到 4% 0 ,严重沙化地区不到 1% ,平均 0 亩产干草 1k 18 年平均亩产干草 7k ) 2g(9 5 5g .可利用 亩平均产草量为 6g (9 5年可利用亩平均产草量 k 18 4 k ) 理论载畜量 50 h 羊单位 (95 4g, . 7m/ 18 年理论载畜 量仅为 32 . 万只羊单位 ) 。尤其是完工镇哈尔干图地区 草场沙化程度最为严重 ,除南部草场外其余草场基本
陈巴尔虎旗位于 内蒙古自治 区呼伦贝尔市西部。 地处大兴安岭西麓与呼伦 贝尔草原的结合地 带。地理 坐标北纬 4 。4 2 -5 。2 2 .东经 18 8 5 1 0 l 5 1。 2 2 一l l 3 O ,平均海拔 7 0 。东与牙 2 0 2 。O 8 2m
克 石市 接 壤 . 西与 新 巴 尔虎 左旗 毗 邻 .南 至 鄂温 克 族 自治旗 ,东 南抵 海 拉 尔 区 。北 邻额 尔 古纳 市 .西 北 与
鼠虫害频繁发生等 自然因素的影响,全旗草场不同程
度的退化、沙化。据 20 年第三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 04
测 结果 显 示 .该旗 退化 沙化 草场 面 积达 6 1万 h m.占 草 场 面积 的 4 .% 其 中沙 化草 场 面积 为 1. 5 h 0 1。 6 1 万 m.
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境内水资源丰富.主要河 流为中俄边境河 的额尔古纳河 :自东向西贯穿全旗中
发展 、民族 团结进步的首要政治任务。本文对陈 巴尔虎旗草原退化、沙化形成的原 因进行 了客观的 分析 ,并提 出防沙治沙要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遵循 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为原则,实行人 工治理与 自
然修 复相 结合 ,乔 木 、灌木 、草 本植 物相 结合 为主 体 的有 效 治理措 施 。 关键 词 : 沙化 :过度 放 牧;人 工治 理 ; 自然修 复 ;生 态移 民。
林 土 、 黑钙 土 、草 甸 士和 沼泽 土。 植 被分 布 以东 部 天
然次生林白桦为优势树种.林下伴生绣线菊、刺玫、 胡 枝子等灌木及唐松草、鹿蹄草等草本植物 :西部沙地
收 稿 日期 :2 0 . 11 0 80 .4
作者简介 :李健 ( 9 0 男 ,蒙古族 ,呼伦 贝尔市林 业 工作站 ,工程师。从事造林绿化 、林业技术推 广和退耕 还林 17 一) 工程等项专业 技术 工作。
李健 张静 。 张传 霞 郭志敏 吴春梅
( 、呼伦贝尔市林业工作站 内蒙古 海拉尔区 0 1 0; 1 20 8 2 、扎兰屯市林业局 内蒙古 扎兰屯 12 5;3 6 0 、海拉尔区新 闻中心 内蒙古 海拉尔区 01 0 ) 6 20 0
摘 要: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是呼伦 贝尔市各族群众安身立命的头等大事,也是经济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