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1草原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主要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保 存释迦牟尼佛骨的法门寺、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 长城嘉峪关和汉代烽燧遗址、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塔 尔寺、丝路重镇高昌故城遗址。
丝绸之路景观
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奇特而壮丽。青海湖 鸟岛,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和天山深处 的天池、青海的盐湖、罗布泊的雅丹地貌、吐鲁番的 火焰山和克拉玛依的魔鬼城等等,均为丝路增添了无 穷动魅力。 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所涵盖的地域跨越了 中国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这里居住着 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不同的 民族有着不同的发展史,各自保留着其独特的民族特 色、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在各民族地区,游客可体 验当地民族生活,欣赏民族歌舞、参加当地居民的婚
不知道( 新疆是什么样的? )
1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
2 儿 生·根需·要发它芽,,它长就出在粗哪壮儿的·很枝·快干地。
3 不 遇 么··管 直到·遇 ,干到 那旱风么还沙坚是还强洪是,水雨不,雪软它,弱总·不 ,是··管 也那
不动摇。”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 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
今天,如果我们乘飞机西行,无论是去西亚、印 度,还是欧洲,最多不过二十多个小时。然而,在遥 远的古代,我们的先民们在西行时,不论是走陆路, 还是走海路,都要花费不知多少倍的时间,也不知要 克服多少艰难险阻。与外界交流的需要,促使我们的 祖先早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开通了连接
东西方文明的陆上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草原像绿毯. 羊群像白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
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 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 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
小丘柔美.
连骏马和大牛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笔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笔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笔记《草原》课堂笔记一、生字词1. 会写的字- “毯”:半包围结构,毛字旁。

注意“毛”字的横要稍短,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圆润。

组词“地毯”“毛毯”。

- “陈”:左右结构,耳刀旁。

左窄右宽,“东”字的第二笔横撇要与左边部分紧凑些。

可组词“陈旧”“陈列”。

- “裳”:上下结构,衣字底。

上半部分的“尚”字要写得扁一些,衣字底的撇和捺要舒展。

这个字在文中读“shang”轻声,组词“衣裳”。

- “虹”:左右结构,虫字旁。

左窄右宽,“工”字要写得平稳。

组词“彩虹”“虹桥”。

2. 会认的字- “渲”:读“xuàn”,渲染,要注意与“宣”字区分,右半部分是“宣”。

- “勒”:读“lè”,勾勒,书写时注意笔画顺序。

- “鄂”:读“è”,湖北省的简称,可联想湖北的地理位置来记忆。

- “涩”:读“sè”,苦涩,这个字的结构比较复杂,要多写几遍记住。

二、词语理解1. 重点词语-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在文中“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里通过渲染的手法,描绘出草原的美丽景色。

- 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文中与渲染相对比,写出了草原景色既像只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那样柔美,又有小丘线条勾勒的清晰轮廓。

- 翠色欲流:欲,将要。

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形容草原上的草绿得非常生动,仿佛充满了生命力。

-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

文中用来描写蒙古族同胞骑着马远迎来客时的样子,表现出他们的热情和欢快。

三、课文内容1. 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初到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1课:《草原》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文章选自《内蒙风光》。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第2课:《丝绸之路》1.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2.重点词语理解①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②浩浩荡荡:水势盛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③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④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⑤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3.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陕Array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丝绸之路不但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动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

第3课:《白杨》第一部分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作者使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写作手法。

2.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3.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理解: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合力强;坚强不动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草原》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草原》



总起句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 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 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 中心句 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 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 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 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 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 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 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 感受 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shuāi jiāo 摔 跤 体育运动项目。
tiān yá 天 涯 极远的地方。
四字词语积累: 翠色欲流 群马疾驰 一碧千里 襟飘带舞 高歌一曲
静立不动 团结互助
chénɡ(乘坐)
xínɡ (行走)
乘 shènɡ(千乘之国)行 hánɡ(同行)

sǎn (散文) sàn (分散)

qū (弯曲) qǔ (歌曲)
(流入 )云际 用绿色(渲染 )
(拨转 )马头
(明朗 )的天空 (无边 )的绿毯 (静寂 )的草原 (会心 )的微笑
关联词句子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 叫人舒服,既( )愿久立四望,又( )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不管 )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 露出会心的微笑。
修辞手法句子
ɡāo ɡē 高歌
1、大声、放声歌唱 (解释)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达我满心的愉快。
(文中句子)
3、草原上的人引吭高歌来欢迎这位远道而 来的客人。(造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ppt课件

鄂温克姑娘
再读课文
选择喜欢的内容,读出草原的美 丽,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读后小组 交流。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蒙古族朋友从很远的地方前来迎接我们。
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主
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
用“
”线标出、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 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 底下,一碧千里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 给无边的绿毯上绣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 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 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 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 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草原很辽阔但却美的并不空洞。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 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 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 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 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草原
科尔沁草原
镶花地毯
蒙古包
雪原赛马
群马疾驰
初入草原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初入草 原的感受。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说课稿1一、把握教材联系,深入领悟教材《草原》是一篇写景状物、抒情言志的范文,在本组教材中占重要地位。

因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要求:一是读懂课文,从中受到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教育。

二是品读课文,谈出自己的见解。

三是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找出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理解句子中把什么比做什么。

四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我设计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学会字词,理解句子并体会思想感情;了解草原的辽阔壮美,受到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教育;尝试谈出自己阅读时的理解和感受,这是教学的重点。

二、强调以人为本,灵活选择教法以学生为主体,灵活选择教法,大胆放手,尝试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当引导运用以下教法:(一)导读法。

①导预读,激发学习兴趣;②导感知,理解清文章条理;③导理解,尝试自读自悟;④导运用,注重知识迁移。

一句话,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施教之功主要体现在"导读"二字上。

(二)演示法。

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听诵。

这样既缩短了学生的生活距离,又为认识草原的辽阔、秀美了借鉴,具体生动的图像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

(三)谈话法。

在教学中的分段学习、理解内容等过程,我多处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读讨论,再以自由谈话的方式汇报自己的收获。

这样,学生所理解掌握的内容能得到及时反馈,使学生在谈话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这样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识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三、强调自读自悟,大胆更新学法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会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的学习。

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

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主要是感知语言,因而在预习中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文意,提出问题,同时,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草原》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草原》ppt课件
仿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
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 )。
最新版整理ppt
43
仿写二: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
在哪里都像( 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 )。
仿写三: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
在哪里都像( 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 莲花 )。
最新版整理ppt
50
亲切相见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 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 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 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 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 民族团结互助。
默读第三段,说说你是从 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
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
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
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
境界里,连骏马和版整理ppt
返回 47
感受人民的热情
最新版整理ppt
48
1.读了课文,蒙古族同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3
最新版整理ppt
24
草 原 的 天 空
最新版整理ppt
25
最新版整理ppt
26
天涯碧草
最新版整理ppt
27
草原像绿毯. 羊群像白花.
最新版整理ppt
28
小丘柔美.
最新版整理ppt
29
最新版整理ppt
.
马 儿 陶 醉 了
30
牛羊陶醉了.
最新版整理ppt
31
最新版整理ppt
32
骏马陶醉了
12

《草原》小学五年级语文

《草原》小学五年级语文

草原简介草原是指广袤无垠的草地,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地区。

以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草原不仅是动植物的家园,也是人类独特的生产生活场所。

本文将介绍草原的特点、重要性以及人类与草原的关系。

草原的特点草原一般位于内陆地区,呈现广阔的草地景观,其特点如下:1.植被:草原的主要植被为草本植物,草原上的植物一般较矮小,适应干旱和寒冷的气候条件。

2.气候:草原气候一般干燥,降水较少,特别是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温差较大。

3.动植物资源:草原是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的宝库,有许多珍稀的植物和动物在草原上生息。

草原的重要性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草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地球生物多样性、物种的繁衍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1.保护土壤:草原的植被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

2.控制气候:草原植被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调节气候变化。

3.维持水循环:草原植被具有保水功能,能够吸收雨水并储存,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

经济价值草原对人类的经济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1.畜牧业:草原是畜牧业的重要场所,提供了丰富的牧草资源,支撑了草原地区的畜牧业发展。

2.旅游业:草原的美丽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旅游业成为草原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3.草原资源的开发:草原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油气等,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类与草原的关系保护草原的重要性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合理利用:人类应该充分发挥草原资源的经济价值,但同时也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草原资源,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草原保护:人类应该积极参与草原保护活动,保护草原的植被、动物和土壤,维护草原的生态平衡。

人类活动对草原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1.过度放牧: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原植被退化,增加水土流失的风险。

2.过度开发:过度开发草原资源,如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可能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页/共16页
活动三:感受草原风光 活动任务:讨论:“课文中描写了什么样的草 原风光?” 活动流程:
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独立思考问题。 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有序交流、 讨论,形成小组共同成果并记录下来。 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前台展示讨论结 果,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不同意见(补充、追 问、质疑、评价等)。
活动一:学习生字新词
活动任务:讨论:“本课生字新词的音、形、 义是什么?” 活动流程:
1、自主学习:观察生字表,结合课文独 立思考问题。
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有序交流、 讨论,形成小组共同成果并记录下来。
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前台展示讨论结 果,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不同意见(补充、追 问、质疑、评价等)。
第12页/共16页
活动六:巩固提升 活动任务:探究:“怎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活动流程:
1、自主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独立 思考问题。
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有序交流、 讨论,形成小组共同成果并记录下来。
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前台展示讨论结 果,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不同意见(补充、追 问、质疑、评价等)。
第13页/共16页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第14页/共16页
第15页/共16页
感谢您的欣赏
第16页/共16页
1、草原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羞 涩、翠色欲流、陈巴尔虎旗、迂回、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词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 体会蒙汉情深的真挚感情,激发学 生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第4页/共16页
活动二:了解主要内容
活动任务: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活动流程:
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独立思考问题。 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有序交流、 讨论,形成小组共同成果并记录下来。 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前台展示讨论结 果,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不同意见(补充、追 问、质疑、评价等)。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 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课时:1课时活动1-3,2课时活动4-6。
执教时间:1课时3月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星期二)2课时3月5日(星期二)
第1页/共16页
情境导入
第2页/共16页
情境导入
第3页/共16页
第6页/共16页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第7页/共16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草原》
第2课时 以口小学 李平贵
第8页/共16页
情境导入
第9页/共16页
情境导入
第10页/共16页
活动四:体会蒙汉情深 活动任务: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蒙汉情深?” 活动流程:
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独立思考问题。 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有序交流、 讨论,形成小组共同成果并记录下来。 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前台展示讨论结 果,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不同意见(补充、追 问、质疑、评价等)。
第11页/共16页
活动五:学习表达特点 活动任务:探究:“课文中抒发感情用了那些
表达方法?” 活动流程:
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独立思考问题。 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有序交流、 讨论,形成小组共同成果并记录下来。 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前台展示讨论结 果,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不同意见(补充、追 问、质疑、评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