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主要学什么

互联网技术主要学什么互联网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领域,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随着互联网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互联网技术的学习和了解表现出兴趣。
那么,互联网技术主要学习什么呢?本文将对互联网技术所涉及的主要学科进行讨论。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要学好互联网技术,首先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
计算机硬件是互联网技术的基础,它涵盖了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如CPU、内存、硬盘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并提供用户界面。
数据库是用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它在互联网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网络技术互联网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学习互联网技术必须要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
这包括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规则和标准,它定义了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
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方式,包括星型、环形、总线型等。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非法入侵和数据泄露的技术和措施。
三、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互联网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学科。
学习编程语言可以让我们开发各种互联网应用,比如网站、移动应用等。
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Java、Python、C++等。
学习编程语言需要深入了解语法规则和编程思想,掌握基本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四、网络应用开发互联网技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网络应用开发。
网络应用开发是指开发用于互联网的各种应用,比如网站、移动应用等。
学习网络应用开发需要掌握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以及后端开发技术如JavaWeb、PHP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常用的开发框架和工具,以提高开发效率。
五、大数据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对大数据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学习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
大数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互联网技术特点

互联网技术特点互联网技术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支柱,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特点和优势使得信息传播更快捷、资源获取更便利,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从快速传输、全球化交流、开放性和创新性四个方面阐述互联网技术的特点。
一、快速传输互联网技术以其快速传输的特点成为了信息时代的代表。
相比传统媒体和通信方式,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高效、全天候、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
通过互联网技术,一封电子邮件可以在几秒钟内传递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一条微博或者一篇新闻报道可以在短时间内传达给无数的人群。
这种即时性和高效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得各种信息能够迅速传递和分享。
二、全球化交流互联网的特点之一是它能够实现全球化交流。
互联网技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消除了距离的障碍,使得全球各地的人们能够方便地交流和互动。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同事或合作伙伴进行实时的文字、语音和视频交流。
网络论坛、社交媒体和在线学习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建立联系的重要渠道,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三、开放性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是其一个重要特点。
互联网技术提供了开放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共享资源和开展业务活动。
这种开放性使得互联网成为了创新的摇篮,许多创业者和企业家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他们的梦想。
同时,开放性也意味着互联网存在着信息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安全风险,需要人们保持警惕并加强监管。
四、创新性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其创新性的特点。
互联网技术不断突破传统的局限,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拓展,互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领域展示了巨大的创新潜力。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互联网成为了连接人与科技、人与世界的桥梁,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总结起来,互联网技术以其快速传输、全球化交流、开放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互联网技术分类与应用

互联网技术分类与应用互联网技术是当今信息时代的核心,它的发展引领着全球技术发展的潮流。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技术的方便和快捷。
本文主要介绍互联网技术的分类以及其应用,以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互联网技术提供便利。
一、分类1.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各种计算服务。
它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集成在一个虚拟化的环境中,供全球用户使用。
云计算技术包括三种服务模式,分别是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2.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是指庞大的、复杂的和快速变化的数据集。
大数据技术是指在处理这些数据时使用的一套技术系统。
主要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
3.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是指一种安全性高、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它通过加密算法保证了数据的隐私和安全,并能够实现各类数字资产的快速转移和交换。
目前,区块链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数字货币、金融等领域。
4.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是指将各种设备和物品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和互动。
物联网技术包括传感器、无线通信等一系列相关技术。
目前物联网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领域。
二、应用1.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
人们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在网上购物、出售、交易等,实现商业活动的全方位覆盖。
2.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交通上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比如在交通拥堵时通过交通管制系统对车流进行控制,实现道路资源的最大利用和交通的畅通。
3.在线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
在线教育是其中之一。
人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学习不同课程,通过网络视频、社区互动等形式,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4.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威胁。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保护用户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结语互联网技术的分类和应用涵盖了众多领域,未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将带来更多的创新与机遇。
互联网的技术基础和发展历程

互联网的技术基础和发展历程一、互联网的技术基础1. 网络技术- 网络协议- IP地址和域名系统- 网络拓扑结构2. 数据传输技术- 数据包交换- 路由技术- 数据压缩技术3. 硬件设备- 服务器- 路由器- 网络交换机- 光纤和传输电线二、互联网的发展历程1. ARPANET的诞生-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于1969年启动ARPANET项目- 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网络通信系统2. TCP/IP协议的发展- TCP/IP协议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 被用作ARPANET的通信协议,并成为后来互联网的基本协议3. 互联网的商业化发展- 1990年代互联网商业化初期,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相继成立- 网络功能逐渐普及到商业和个人用户4. 万维网的兴起- 1989年,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 万维网基于超文本技术,使信息传输更加便捷和直观5.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开始连接互联网- 移动应用程序的出现使得互联网在移动端得以应用6. 云计算的出现- 云计算将计算资源、应用程序等提供给用户随时随地访问- 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和数据存储能力7. 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将物理世界与互联网相连接- 为日常生活中的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提供支持8. 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机器能够模仿人类的思维和行为- 在互联网领域,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推荐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
结束语:互联网是当今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技术基础和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学习、工作和娱乐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方式。
未来,互联网将继续蓬勃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技术是什么

互联网技术是什么互联网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已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技术呢?本文将从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义互联网技术是指用于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工具的总称。
它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协议、编程语言和系统软件等方面。
互联网技术的核心是连接和传输数据,它使得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能够通过网络相互通信和交流,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二、发展历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的军事机构开始研究建立一个分布式的计算机网络。
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成功建立了第一个互联网协议的原型,被称为ARPANET。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互联网不断发展和壮大,从最初的军事用途扩展到学术界、商业界和社会大众。
1989年,英国的计算机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使互联网变得更加易用和普及。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催生了许多重要的应用和商业模式。
三、应用领域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领域:1. 电子商务:互联网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提供了便利,使得在线购物越来越普遍。
诸如亚马逊、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人们购物的方式。
2.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微信、微博)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即时通讯和信息分享,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
3. 在线教育:互联网技术使得在线教育成为可能,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如慕课平台、在线学位课程等。
4. 金融科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包括在线支付、P2P借贷、数字货币等,推动了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
5. 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产生了许多创新应用,如语音助手、智能推荐系统、自动驾驶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互联网十大新技术

互联网十大新技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突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在众多的新技术中,以下是我认为的互联网十大新技术。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些技术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第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技术之一。
通过模拟人类智能的方法和技术,人工智能使得计算机能够自主地学习和决策。
人工智能已经应用于许多领域,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医疗诊断等。
它的出现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
第二,物联网。
物联网是指物体之间通过互联网相互连接和通信。
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健康等都是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的出现让我们能够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和管理我们的物品,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效率。
第三,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库技术,通过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它最初被应用于比特币的交易机制中,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物流、医疗等领域。
区块链的出现解决了传统中心化系统中的信任问题,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安全、透明和可追溯的解决方案。
第四,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到远程的服务器上进行存储和计算。
云计算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够高效地共享和利用计算资源,节约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第五,大数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产生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
而大数据技术使得我们能够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大数据的应用涉及到金融、医疗、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
第六,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的方式,使用户能够沉浸其中。
虚拟现实已经应用于游戏、教育、培训等各个领域。
它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体验。
第七,5G通信技术。
5G通信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它比前几代通信技术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5G技术的应用将推动物联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
第八,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分析和比对人脸图像来确认身份。
它已经广泛应用于门禁系统、支付系统等。
互联网技术主要应用哪些领域

互联网技术主要应用哪些领域互联网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推手,已经深度渗透到社会生活和行业应用的方方面面。
从互联网诞生到现在,互联网技术发生了很多变化,应用的领域也随之不断扩大。
互联网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一、电商领域电商可以说是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电商网站能够提供多种商品展示、交易、支付和物流等服务,为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交易提供可靠、高效、安全的保障。
电商领域中的典型应用包括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巨头。
二、金融领域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比如金融服务平台提供了多种金融产品的信息和比较,包括银行、证券、基金等等。
同时,互联网技术还可以用于金融数据的分析、风险控制等方面。
比如,大数据技术可以对金融行业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提高金融风险控制的准确性和效益。
三、社交领域社交平台是目前人们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个应用。
社交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
目前各大社交平台都在不断推陈出新,提高用户交互性和使用体验。
比如,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都在追求更好的用户体验。
四、教育领域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值得关注,它推动了教育的全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互联网技术可以降低教育资源的门槛,使得教育资源对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开放。
比如,远程教育、网上课程、教育机器人等技术已相继应用于教育领域。
这些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五、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互联网技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互联网技术,医疗机构可以更好地与患者沟通和交流。
互联网技术还可以用于医疗数据传输、医疗资源共享、医疗智能化等方面。
比如,目前一些医疗机构已经开始使用远程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
总之,互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各个行业领域。
未来,互联网技术还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人们生活和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
互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

互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互联网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互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一些重要的技术细节。
一、互联网的基本原理互联网的基本原理是基于TCP/IP协议的分组交换技术。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它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然后在目的地重新组装。
这种分组交换的方式使得数据能够高效地传输,并且具有较强的容错性。
互联网的基本原理还包括IP地址和域名系统(DNS)。
IP地址是互联网上每个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它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
域名系统是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系统,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域名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
二、互联网的技术细节1. 网络协议互联网使用了一系列的网络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除了TCP/IP协议外,还有HTTP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等。
这些协议定义了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和通信规则,保证了互联网上各种应用的正常运行。
2. 网络拓扑互联网的网络拓扑是指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有星型拓扑、总线拓扑和环形拓扑等。
不同的拓扑结构对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有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3. 路由器和交换机路由器和交换机是互联网中重要的网络设备。
路由器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它根据IP地址和路由表来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交换机负责在局域网内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它根据MAC地址来确定数据包的目的地。
4.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互联网技术中的一些重要安全机制包括防火墙、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等。
这些机制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5. 云计算和大数据云计算和大数据是互联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云计算通过将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集中管理,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为空格带下划线产生)收稿日期:(页脚,宋体小五黑)2011-04-30(此处编辑部填写,页脚,宋体小五)基金项目:(页脚,宋体小五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名称)(XXXXXXXXX)(编号,多个项目以分号,请尽量提供)作者简介: XXX (简介作者为第一作者,研究生原则上应增加导师简介,其他如第二作者职称学历较高、有一定学术权威请予以一并介绍)(1972—),男,四川XX 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XXXX 方向的研究,(E-mail)XXXX@XXXX.XXX文章编号:(编辑部填写)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论文格式(二号黑体)XXX 1,YYY 2,ZZZ 1(四号仿宋)(1. 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2. 重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重庆 400044)(五号宋体)摘 要:(小五黑体)摘要是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论文的中、英文摘要是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的主要内容,作者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在写作时应注意下列问题: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拥有与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达到即使不阅读全文也能获得主要的信息;摘要应包括研究的目的(含简要的研究背景)、采用的方法、试验的结果、得出的结论、作者的创新点或独到之处;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应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如实地反映所做的研究工作,提供尽可能多的定量的信息,不可进行自我评论,不应有如:“…属于首创”;“…尚未见报道”等; 中文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用“本文”、“作者”和“笔者”等;缩略语和简称首次出现用全称,并给出简称;关键词不用缩略语和简称,已通用的除外;摘要中不要使用图、表,一般不分段落;同一篇文章的中英文摘要内容应该一致。
(小五宋体)关键词:(小五黑体)多相流;搅拌器;流场模拟;软件开发;FLUENT ;ANSYS (小五宋体) 中图分类号: (小五黑体)TB115 (小五宋体) 文献标志码:(小五黑体)A (小五宋体) (设置分栏的起始位置)(空一行)引 言(一级标题:四号宋体,不加序号)(正文:五号宋体,两端对齐,单倍间距或设为固定值16)关键词为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词语或短语,数量一般为3~8个。
同一篇文章的中英文关键词的内容和顺序应一致。
引言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和范围,介绍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理论依据、试验基础和研究方法,作者的意图、预期的结果及其作用和意义。
应言简意赅,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基本理论、试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如实评述,防止吹嘘自己和贬低别人,避免宣传性的用语。
对出现的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词进行定义和说明,后文中出现时不必再解释,引言中尽量不要出现图表。
1 正文格式(一级标题:四号宋体)正文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左顶格书写,序码之后空一个汉字间距接写标题,如下列格式所示:1 … 1.1 …. 1.1.1 1.2 … 2…2 规范表达(一级标题:四号宋体)2.1 页眉与页脚(五号黑体)很多作者论文中反映出设置页眉页脚困难。
这里就学报论文页脚设置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单击“视图—>页眉与页脚”,在第一页页脚处填入页脚文本,主要为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内容格式见本文。
填写完后转到第二页页脚,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中“链接到前一节”图标,使其与前节断开联系,然后删除第二页页脚文本,将鼠标在正文任意位置双击即完成论文页脚设置。
另外一种更简便方法为:首先单击“视图—>页眉与页脚”,然后通过鼠标转到第二页页脚处,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中“链接到前一节”图标,使其与前节断开联系,最后在第一页页脚处填入所需页脚内容即可。
2.2 论文分栏(五号黑体)论文分栏设置较为简单,主要注意分栏对话框中“应用于—>本节/插入点之后/整篇文档”选项(通常设置为“插入点之后”。
首先应将鼠标点击到要分栏的起始位置,然后点击“格式—>分栏”,设置栏数后,点击“应用于—>插入点之后”即可。
2.3 名词术语(五号黑体)应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自然科学名词术语;应按有关的标准或规定使用工程技术名词术语;应使用共认共知的尚无标准或规定的名词术语。
作者自拟的名词术语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须加以注释说明[1]。
表示同一概念或概念组合的名词术语,全文中应前后一致。
外国人名可使用原文,不必译出。
一般的机关、团体、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的名称,在论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必须写全称。
2.4数字(五号黑体)数字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新的国家标准有许多变化,摘要说明如下:(1)数的书写应符合GB/T 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单元: 标准的起草与表达规则第一部分: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2)数字相乘的符号,中文中用“×”,外文中用中圆点“•”。
(3)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使用“~”。
如:150 km~200 km,-100 ℃~180 ℃。
(4)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5)合理使用国际单位制(SI)词头,一般应使用1~1000以内的数字表示数值,超出此范围的数值应使用相应的量的词头表示,如10000 Pa,应写为10 kPa而非0.01 MPa。
2.5外文字母文中出现的易混淆的字母、符号以及上下标等,必须打印清楚或缮写工整。
打印稿中所有非中文字符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要严格区分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黑体及非黑体(如表示矢量、张量和矩阵的符号用黑斜体)等,必要时用铅笔注明[2]。
2.5.1 斜体斜体外文字母用于表示量的符号,主要用于下列场合:(1)变量符号、变动附标及函数。
(2)用字母表示的数及代表点、线、面、体和图形的字母。
(3)特征数符号,如Re (雷诺数)、Fo (傅里叶数)、Al (阿尔芬数) 等。
(4)在特定场合中视为常数的参数。
2.5.2 正体正体外文字母用于表示名称及与其有关的代号,主要用于下列场合:(1)有定义的已知函数(例如sin, exp, ln等)。
(2)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例如e = 2.718 281 8…)及已定义的算子。
(3)法定计量单位、词头和量纲符号。
(4)数学符号。
(5)化学元素符号。
(6)机具、仪器、设备和产品等的型号、代号及材料牌号。
(7)硬度符号。
(8)不表示量的外文缩写字。
(9)表示序号的拉丁字母。
(10)量符号中为区别其他量而加的具有特定含义的非量符号下角标。
2.6 数学公式重要数学公式应另起行居中排,并按顺序编号。
后文不再提及的,可以不编号。
编号在全文范围内统一排序,不分章节, 公式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圆括号内右顶格书写。
例如()texttt FQKIQττ+-=+1(1)对于公式中首次出现的量的符号,按照其在式中出现的顺序,用准确、简洁的语句对其进行逐一解释。
公式中必要时可标出量的单位。
公式中应尽量避免复合上下角标的使用;尽量少用三层关系的上下标,同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公式推导。
2.7 插图插图内容应与正文内容密切结合,尽量避免采用可有可无的插图[3]。
每幅图前都应有相应的引出或介绍文字。
图形应保证线条清晰,图形大小应适应版面要求,合理布局,图内如有标注或说明性文字时应清晰可辨。
图形和相应文字说明最好一起放在文本框内,然后将边框颜色设为无色,这样编排起来较方便,可以很好控制文本框摆放位置,适应论文排版需要。
图1 微陀螺高阶幅频特性(小五宋体)文本框插入步骤为:先插入图形,然后点击选中图形和插图说明文字,点击“插入—>文本框—>横排”,最后将边框设为无色。
文中有2幅以上插图时,应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图1、图2,同一幅图有多幅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字母表示,并应有相应的分图名。
下面通过几种常见图形对插图格式进行简要说明。
(1)坐标图坐标轴上有数字刻度时,需在对应坐标上标出与数字一一对应的向内的刻度线[4],无数字标注处不需标注刻度线。
坐标轴应根据内部图形范围以某一数字刻度点为终点,避免出现多多余刻度。
坐标轴无数字刻度时须加箭头。
在各坐标轴旁必须给出对应的物理量名称、符号和单位符号(三者要齐全),例如:额定电流I/A;若是量纲一的量(即过去称为无量纲量)时,则只给出物理量名称和符号即可。
坐标轴内部避免出现多余的网格线,实例如图1所示。
(2)照片图使用照片图时,应保证图片清晰,如果进行缩放时,应在图题后用“×”加缩放倍数表示,具体举例如下:2.8 表格推荐使用标准“三线表”,内容易混淆时可加辅助线进行辅助说明。
表头中量的说明应包括量名称、符号和单位符号,例如:额定电流I/A;若是量纲一的量(即过去称为无量纲量)时,则只给出物理量名称和符号即可。
表格中所有数据的单位一致时可将单位符号标于表格右上角,右顶格书写。
按表格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对其进行编号,如“表1”、“表2”,并应有相应的表题。
每个表格前都应有相应的引出或介绍文字。
三线表格格式示例见表1。
合成方法(六号宋体)稠化剂质量分数 w/%滴点t/℃锥入度P/mm钢网分油w1/%振动值L/dB基础加脂预制皂法9.519024.50.8303231直接皂化法9.519125.30.92432322.9 参考文献格式我刊要求每篇论文通常应列出6篇以上参考文献,未正式发表的文献不能列入。
中外文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均按先姓后名的顺序排列,姓全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
中国作者的汉语拼音名字不能缩写,非中国作者名字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
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多位作者只列出前三名,后面用“等”或“et al”。
文后的参考文献列表按照各文献在论文中被引用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顺序排列。
论文中参考文献以上标表示[6].主要文献类型标志见表2表2 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小五宋体)类型代码类型代码普通图书M报告R会议录C标准S汇编G专利P报纸N数据库DB期刊J计算机程序CP学位论文D电子公告EB参考文献实例参考文献部分。
3 结论结论是整篇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总结。
语言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避免出现模棱两可、含糊其词的语句。
一般应按顺序(1)、(2)、(3)…的形式列条,也可为一段。
结论具有以下功能:归纳总结使用的方法、研究的结果;提出新的发现及研究成果;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或尚待解决的问题;突出研究的独创性等。
(空一行)参考文献:(四号宋体)[1] 陈志平, 章序文, 林兴华. 搅拌与混合设备选用手册[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小五宋体)[2] 陈涛, 吴大转, 杜红霞, 等. 低密度固体颗粒与液体搅拌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0, 图2 环烷基矿物油脂电镜图×4 900(小五宋体)31(2): 271-274.[3] 闵健. 搅拌槽内宏观及微观混合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北京: 北京化工大学, 2005.[4] HOU Shuandi, ZHANG Zheng, WANG Yingchen, 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urbulent flow in stirred tank agitated by axial impeller[J]. J Chem Industry & Eng, 2000, 51(1): 70-76.[5] 周国忠, 施力田, 王英琛. 搅拌槽内近桨区流动场的数值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2, 16(1): 17-22.[6] YUFIN S A. Geoecology and computers. In proceedings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of Computer Methods in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Moscow,Russian, February 1-4,2000[C]. Rotterdam:A. A. Balkema,2000.[7] 黄楠, 覃长华, 徐元士. 一种大功率X射线衍射仪的测角装置[P]. 实用新型, 87200866.5, 1987.(设置分栏的起始位置)(空一行)Journal Paper Format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小三)XING Ming(小四,姓大写,名第一字母大写),XXX Xxxx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Zigong 643000, China)(小五)(空一行)Abstract:(小五黑体)abstract is to provide Synopsis for articles without comment and supplements,…(小五). Key words: (小五黑体)active contour; Lorentz force; charged particle model(小五,分号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