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课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去分母》

解方程: 2x 1 x 2 1
32
方程右边的“1”去 分母时漏乘最小公倍
解:去分母,得 4x-1-3x + 6 = 1 数6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x=4
去括号符号错误
约去分母3后,(2x-
1)×2在去括号时出错
知识精讲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去分母时要注意:
1. 去分母时,应在方程的左右两边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
6
7
达标检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4. 有一人问老师,他所教的班级有多少学生,老师说:“一半学 生在学数学,四分之一的学生在学音乐,七分之一的学生在学外语, 还剩六位学生正在操场踢足球.”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吗?
解:这个班有x名学生,依题意得
x x x 6 x. 247
解得 x=56.
答:这个班有56个学生.
你知道丢番图去世时的年龄吗?请你列出方程来算一算.
课外拓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丢番图的墓志铭:
“坟中安葬着丢番图,多么令人惊讶,它忠实地记录了所经历的道路.上帝给予的童年 占六分之一.又过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胡.再过七分之一,点燃结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天赐 贵子,可怜迟到的宁馨儿,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进入冰冷的墓.悲伤只有用数论的研究 去弥补,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
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过 桥变号”,依据是等式性质一.
一 般
合并同类项
将未知数的系数相加,常数项相加. 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步 骤
系数化为1
在方程的两边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依据是等式性质二.
THE END!
祝各位同学们学业进步 天天向上!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同步练习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 水平检测试题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5分,共30分)1.解方程时,移项法则的依据是(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结合律 (C )等式性质1 (D )等式性质22. 解方程2(3)5(1)3(1)x x x +--=-,去括号正确的是( ).(A )265533x x x +-+=- (B )23533x x x +-+=-(C )265533x x x +--=- (D )23531x x x +-+=-3.解方程371123x x -+-=的步骤中,去分母一项正确的是( ). (A )3(37)226x x --+= (B )37(1)1x x --+=(C )3(37)2(1)1x x ---= (D )3(37)2(1)6x x --+=4.若312x +的值比223x -的值小1,则x 的值为( ). (A )135 (B )-135 (C )513 (D )-5135.解方程14(1)2()2x x x --=+步骤下: ①去括号,得4421x x x --=+②移项,得4214x x x +-=+③合并同类项,得35x =④系数化为1,得53x =检验知:53x =不是原方程的根,说明解题的四个步骤有错,其中做错的一步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6. 某项工作由甲单独做3小时完成,由乙独做4小时完成,乙独做了1小时后,甲乙合做完成剩下的工作,这项工作共用( )小时完成.(A )79 (B )67 (C )167 (D )157二、耐心填一填(每小题5分,共30分) 7.当x =_____时,28x +的值等于-14的倒数. 8.已知236(3)0x y -++=,则32x y +的值是________.9.当x =_____时,式子1(12)3x -与式子2(31)7x +的值相等. 10. 在公式y=kx+b 中,b=-3,x=2,y=3,则k=_______.11.一列火车匀速驶入长300米的隧道,从它开始进入到完全通过历时25秒钟,隧道顶部一盏固定灯在火车上垂直照射的时间为10秒钟,则火车的长为________.12. 一艘轮船航行在A 、B 两码头之间,已知水流速度是3千米/小时,轮船顺水航行需要5小时,逆水航行需要7小时,则A 、B 两码头之间的航程是_________千米.三、用心想一想(40分)13.(10分)解下列方程:(1)5(2)3(27)x x -=-;(2)123123x x +--=; 14.(8分)已知关于x 的方程132233x m m x x x -+=+=-与 的解互为倒数,求m 的值. 15. (12分)有一个只允许单向通过的窄道口,通常,每分钟可通过9人,一天,王老师到达通道口时,发现由于拥挤,每分钟只能3人通过道口,此时, 自己前面还有36人等待通过(假定先到先过,王老师过道口的时间忽略不计),通过道口后, 还需7分钟到学校.(1)此时,若绕道而行,要15分钟到达学校,以节省时间考虑, 王老师应选择绕道去学校还是选择通过拥挤的道口去学校?(2)若在王老师等人的维持下,几分钟后,秩序恢复正常(维护秩序期间, 每分钟仍有3 人通过道口),结果王老师比拥挤的情况提前了6分钟通过道口, 向维持秩序的时间是多少?16.(10分)我校初中一年级120名同学,在植树节那天要栽50棵树, 其中有30 棵小树,20棵大树,两位同学一起可以完成一棵小树的栽植,3位同学一起可以完成一棵大树的栽植,结果当天顺利地完成了全部任务.阅读上面的材料,编制适当的题目,利用数学知识求解.参考答案:一、题号1 2 3 4 5 6 答案C AD B B C二、7.-6;8.0;9.132; 10. k=3; 11. 200;12.105;三、13.(1)11x =;(2)79x =; 14. 解: 2323x x +=-,得x=1,与1互为倒数的仍为1. 即1123m m -=+,得m=-35. 15. 解:(1)王老师过道口去学校要3673+(分钟), 而绕道只需15分钟,因19>15, 故从节省时间考虑他应该绕道去学校.(2)设维持秩序时间为x 分,则维持时间内过道口有3x 人,则王老师维持好时间内地道 口有(36-3x)人,由题意,得36363639x x -=++, 解得x=3.因此,维持秩序时间是3分钟.16.略.备选题:某园林的门票规定如下:40人以下每人10元,40人以上享受团体优惠,其中40~80人九折优惠,80人以上八折优惠,初一甲、乙两班共101人去该园林春游,且甲班人数多于乙班人数,但小于总数的32,若两班都以班为单位购票,则共付948元.①若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则可省多少钱?②两班各有多少学生?解:①省140元②甲班62人,乙班39人.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一、选择题1.化简(x -1)-(1-x)+(x +1)的结果等于( )A .3x -3B .x -1C .3x -1D .x -32.当m =1时,-2m 2-[-4m 2+(-m)2]等于( )A .-7B .3C .1D .23.下列四组变形中,属于去括号的是( )A .5x +4=0,则5x =-4B .3x =2,则x =6C .3x -(2-4x)=5,则3x +4x -2=5D .5x =2+1,则5x =34.将方程(3+m -1)x =6-(2m +3)中,x =2时,m 的值是( )A .m =-14 B .m =14 C .m =-4 D .m =45.当x >3时,化简3423x x ---为( )A .x -5B .x -1C .7x -1D .5-7x6.解方程:4(x -1)-x =2(x +12),步骤如下:(1)去括号,得4x -4-x =2x +1 (2)移项,得4x -x +2x =1+4(3)合并,得3x =5 (4)系数化1,得x =53经检验知x =53不是原方程的解,证明解题的四个步骤中有错,其中做错的一步是 ( )A .(1)B (2)C .(3)D .(4)7.不改变式子a -(2b -3c)的值,把它括号前面的符号变成相反的符号应为 ( )A .a +(-2b +3c)B .a +(-2b)-3cC .a +(2b +3c)D .a +[-(2b +3c) ]二、填空题1.已知关于x 的多项式ax -bx 合并后结果为0,则a 与b 的关系是________。
社旗县三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新版北师大

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1.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重点移项法则及其应用.难点理解移项的同时必须变号.一、复习导入问题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问题2: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教师:你会解方程3x+20=4x-25吗?引导学生思考:方程3x+20=4x-25的两边都有含 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要求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教师点评.教师:上述演变过程中,方程的哪些项改变了在原方程中的位置?怎样变的?改变的项有什么变化?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教师点评,并进一步讲解:把原方程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课件出示问题:下列移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1)6+x=8移项,得x=8+6;(2)3x=8-2x移项,得3x+2x=-8;(3)5x-2=3x+7移项,得5x+3x=7+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找出错误,并说明理由,教师点评.课件出示练习:将下列方程化为ax=b的形式.(1)2x-3=6;(2)5x=3x-1;(3)2.4y+2=-2y;(4)8-5x=x+2.学生完成后举手回答,教师点评,并进一步讲解:①移动的项要改变符号;②为了方便计算,移项通常是将未知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使方程化为ax=b的形式.三、举例分析例1(课件出示教材第135页例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思考:(1)移项的根据是什么?(2)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学生汇报答案,教师点评.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135页例2)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教师再次强调移项时符号的变化.四、练习巩固教材第136页“随堂练习”.五、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什么叫移项?3.移项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六、课外作业教材第136页习题5.3第1,3题.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移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出移项的定义,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通过讲练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移项的法则.学生对移项的掌握比较牢固,但移项时要“变号”这个问题,个别学生掌握得不够扎实,不能灵活应用,需要加强练习.在用移项解方程的过程中,教师要逐步渗透数学中变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A基础知识训练1.(2016•泗水期中)把-2+(+3)-(-5)+(-4)-(+3)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正确的是()A.-2+3-5-4-3 B.-2+3+5-4+3 C.-2+3+5+4-3 D.-2+3+5-4-3 2.(2016•大兴月考)下列各式可以写成a-b+c的是()A.a-(+b)-(+c)B.a-(+b)-(-c)C.a+(-b)+(-c) D.a+(-b)-(+c)3.(2015•沙河市期末)计算0-2+4-6+8所得的结果是()A. 4 B.-4 C. 2 D.-24.(2016•南通模拟)一天早晨的气温是-7℃,中午上升了11℃,晚上又下降了9℃,晚上的气温是()A.-5℃B.-6℃C.-7℃D.-8℃B基本技能训练1.(2016•海淀月考)式子-20-5+3+7读作()A.20,5,3,7的和B.20,5,3,7的差C.负20,负5,正3,正7的和 D.3与7的和及20与5的差2.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A.-(-6)+(-4)=2 B.(-9)-(-4)=-5 C.-|-9|+4=13 D.-9+(-4)=-13 3.(2015•和县期中)在数1,2,3,4,…,405前分别加“+”或“-”,使所得数字之和为非负数,则所得非负数最小为()A.0 B. 1 C. 2 D. 34. (2016•项城月考)-3减去75-与35-的和的结果是 .5.规定图形表示运算a-b+c,图形表示运算x+z-y-w.则= .(直接写出答案).6.(2016•日照月考)已知|a+2|+|b-1|=0,则(a+b)-(b-a)= .7.(2016•苍山质检)某摩托车厂本周内计划每日生产300辆摩托车,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日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日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表(增加的车辆数为正数,减少的车辆数为负数)(1)本周三生产了摩托车辆;(2)本周总生产量与计划生产量相比,是增加还是减少?(3)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了多少辆?8.(能力提升题)小明在电脑中设置了一个有理数的运算程序:输入数a,加*键,在输入数b,就可以得到运算:a*b=(a-b)-|b-a|.(1)求(-3)*2的值;(2)求(3*4)*(-5)的值.附答案: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A基础知识训练1.【解析】选D.-2+(+3)-(-5)+(-4)-(+3)=-2+3+5-4-3.2.【解析】选B.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符号省略法则化简,得,A的结果为a-b-c,B的结果为a-b+c,C的结果为a-b-c,D的结果为a-b-c,3.【解析】选A.0-2+4-6+8 =0-2-6+4+8=-8+12=4,4.【解析】选A.-7+11-9=-7+11+(-9)=-5.B基本技能训练1.【解析】选C.式子-20-5+3+7读作负20,负5,正3,正7的和.2.【解析】选C.选项A、B、D的计算都正确,而-|-9|+4=-9+4=-5,不正确.3.【解析】选B.1+(2-3-4+5)+(6-7-8+9)+…(402-403-404+405)=1,4.【解析】由题意得,-3-[(75-)+(35-)]=-3-(-2)=-3+2=-1.答案:15.【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2+3+4+6-5-7=0.答案:0.6.【解析】因为|a+2|+|b-1|=0,所以a+2=0,b-1=0,即a=-2,b=1,则原式=(-2+1)-[1-(-2)]=-1-3=-4.答案:-4.7.解:(1)根据题意得:300-50-72+35=265(辆),则本周三生产了摩托车265辆;答案:265;(2)根据题意得:-50-72+35+42+10=-35(辆),则本周总生产量与计划生产量相比减少了35辆;(3)根据题意得:42-(-72)=42+72=114(辆),则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114辆.8.解:(1)(-3)*2=(-3-2)-|2-(-3)|=-5-5=-10;(2)因为3*4=(3-4)-|4-3|=-2,(-2)*(-5)=[(-2)-(-5)]-|-5-(-2)|=0,所以(3*4)*(-5)=0.第2课时去括号【知识与技能】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过程与方法】经过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uh,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u-0.5)h,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ukm,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u-0.5)km,因此,这段铁路全长(单位:km)是100u+120(u-0.5)①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100u-120(u-0.5)②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100u+120(u-0.5)=100u+120u+120×(-0.5)=220u-60;100u-120(u-0.5)=100u-120u-120×(-0.5)=-20u+60.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120(u-0.5)=+120u-60 ③-120(u-0.5)=-120u+60 ④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学说明】上一栏目中问题,应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归纳结论】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每一项都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化简下列各式:(教材第66页例4)(1)8a+2b+(5a-b);(2)(5a-3b)-3(a2-2b).【教学说明】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例 2 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km/h,水流速度是akm/h.(教材第67页例5)(1)2h后两船相距多远?(2)2h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教学说明】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 )km/h ,乙船速度为(50-a )km/h ,2h 后,甲船行程为2(50+a )km ,乙船行程为2(50-a )km.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2.教材第67页练习.3.一本书第一天看了x 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比第一天看的页数的2倍少25页,第三天看的比第一天看的一半多42页,已知三天刚好看完这本书.(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这本书的页数; (2)当x=100,试计算这本书的页数.4.有这样一道计算题:计算(2x 3-3x 2y-2xy 2)-(x 3-2xy 2+y 3)+(-x 3+3x 2y-y 3)的值,其中x=2012,y=1.甲同学错把x=2012看成x=-2012,但计算结果仍正确,请你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教学说明】本课时的内容是有关于去括号的问题,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向学生强调去括号时应注意符号的变化.【答案】1.(1)12x-6 (2)-5+x (3)-5a+5 (4)5y+12.解:顺风飞行4小时的行程为4(a+20)千米;逆风飞行3小时的行程为3(a-20)千米;两个行程相差4(a+20)-3(a-20)=4a+80-3a+60=(a+140)千米.3.(1)x+(2x-25)+(21x+42)=27x+17; (2)将x=100代入原式得27×100+17=367.因为化简结果与x的取值无关,所以x=2012与x=-2012对计算结果没有影响,从而结果仍正确.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学生作总结后教师强调要求大家应熟记法则,并能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法则顺口溜: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本课时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对这个法则的不断强化,使学生牢牢记住变形时的符号变化.。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课时精品课件PPT

等式性质二
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 去括号法则
后去大括号.
乘法分配律
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 的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 等式性质一 另一边.
将未知数的系数相加,常数 合并同类项
项项加。
的法则
在方程的两边除以未知数的 等式性质二 系数.
1、不要漏乘不含分 母的项;2、分子是 多项式,去分母后应 加上括号. 1、不要漏乘括号里 的任何一项; 2、不要弄错符号. 1、移动的项要变号, 不移动的项不变号; 2、不要丢项. 字母及指数不变.
0.7 0.0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3解一 元一次 方程( 二)-- 去括号 与去分 母(第2 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3解一 元一次 方程( 二)-- 去括号 与去分 母(第2 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3解一 元一次 方程( 二)-- 去括号 与去分 母(第2 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3解一 元一次 方程( 二)-- 去括号 与去分 母(第2 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 母(第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3解一 元一次 方程( 二)-- 去括号 与去分 母(第2 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3解一 元一次 方程( 二)-- 去括号 与去分 母(第2 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3解一 元一次 方程( 二)-- 去括号 与去分 母(第2 课时)
问题 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
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试问这个 数是多少?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3解一 元一次 方程( 二)-- 去括号 与去分 母(第2 课时)
七年级数学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1)

12/8/2021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
课后思考
(sīkǎo)
3x-2[3(x-1)-2(x+2)]=3(18-x)
12/8/202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课后思考
(sīkǎo)
某水利工地派 48 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 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nà me) 应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 运走?
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顺流行驶(xíngshǐ)的路程=逆流行驶(xíngshǐ)的路程。顺 流行驶(xíngshǐ)的路程=逆流行驶(xíngshǐ)的路程。例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 (xíngshǐ),用了2小时。例:解方程:。课后思考
Image
12/8/202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关闭
答à答案n)(案dá
课堂练习
1
2
3
4
5
4.当 x=
时,式子 2(x-1)-3 的值等于-9.
关闭
由题意得 2(x-1)-3=-9,去括号,得 2x-2-3=-9,移项,得 2x=-9+2+3, 合并同类项,得 2x=-4,方程两边同除以 2,得 x=-2.
12/8/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
课堂小结
去括号 法 (kuòhào) 则: ①括号(kuòhào)前为+,去括号后,括号
内各项不变号; ②括号前为-,去括号后,括号内 各项要变号;
③括号前有系数,要先用乘法分配 律,再去括号,注意不要漏乘。
12/8/2021
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
1.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 ,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二)“希望工程”义演与追赶小明(基础)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二)----“希望工程”义演与追赶小明(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能够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对同一问题设不同未知数的算法多样化;2.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发展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能力;3.归纳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进一步体会模型思想.【要点梳理】要点一、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为:问题−−−→分析抽象方程−−−→求解检验解答.由此可得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为:审、设、列、解、检验、答.要点诠释:(1)“审”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2)“设”就是设未知数,一般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 ,但有时也可以间接设未知数.(3)“列”就是列方程,即列代数式表示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量,列出方程,同时注意方程两边是同一类量,单位要统一.(4)“解”就是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验”就是指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当有不符合的解时,及时指出,舍去即可.(6)“答”就是写出答案,注意单位要写清楚.要点二、“希望工程”义演(分配问题)分配(调配或比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合理安排工人生产,按比例选取工程材料,调剂人数或货物等. 这类问题与生活密切相关,考察大家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考察了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知识.要点诠释:分配问题中关键是要认识清楚部分量、总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分配问题中主要考虑“总量不变”;而在比例问题中则主要考虑总量与部分量之间的关系,或是量与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要点三、追赶小明(行程问题)(1)三个基本量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2)基本类型有:①相遇问题(或相向问题):Ⅰ.基本量及关系: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Ⅱ.寻找相等关系: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地距离. ②追及问题:Ⅰ.基本量及关系: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Ⅱ.寻找相等关系:第一, 同地不同时出发:前者走的路程=追者走的路程;第二, 同时不同地出发:前者走的路程+两者相距距离=追者走的路程.③航行问题:Ⅰ.基本量及关系: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Ⅱ.寻找相等关系:抓住两地之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度不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来考虑.(3)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抓住甲、乙两物体的时间关系或所走的路程关系,并且还常常借助画草图来分析.【典型例题】类型一、“希望工程”义演(分配问题)1.(2015春•南关区校级期中)抗洪救灾小组在甲地段有28人,乙地段有15人,现在又调来29人,分配在甲乙两个地段,要求调配后甲地段人数是乙地段人数的2倍,求应调至甲地段和乙地段各多少人?【思路点拨】首先设应调至甲地段x 人,则调至乙地段(29﹣x )人,则调配后甲地段有(28+x )人,乙地段有(15+29﹣x )人,根据关键语句“调配后甲地段人数是乙地段人数的2倍”可得方程28+x=2(15+29﹣x ),再解方程即可.【答案与解析】解:设应调至甲地段x 人,则调至乙地段(29﹣x )人,根据题意得:28+x=2(15+29﹣x ),解得:x=20,所以:29﹣x=9,答:应调至甲地段20人,则调至乙地段9人.【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弄懂题意,表示出调配后甲、乙两地段各有多少人.举一反三:到市场去【答案】(1)设该经营户从蔬菜市场批发了辣椒x kg ,则蒜苗(40)x -kg ,得1.6 1.8(40)70x x +-=解得:10x = 4030x -=(2)利润: 10(2.6 1.6)30(3.3 1.8)55-+-=(元)答:该经营户批发了10kg 辣椒和30kg 蒜苗;当天能赚55元.【变式2】某商店选用A 、B 两种价格分别是每千克28元和每千克20元的糖果混合成杂拌糖果后出售,为使这种杂拌糖果的售价是每千克25元,要配制这种杂拌糖果100千克,问要用这两种糖果各多少千克?【答案】解:设要用A 种糖果x 千克,则B 种糖果用(100-x)千克.依题意,得:28x+20(100-x)=25×100解得:x=62.5.当x=62.5时,100-x=37.5.答:要用A 、B 两种糖果分别为62.5千克和37.5千克.类型二、追赶小明(行程问题)1.一般问题2.小山娃要到城里参加运动会,如果每小时走4千米,那么走完预订时间离县城还有0.5千米,如果他每小时走5千米,那么比预订时间早半小时就可到达县城.试问学校到县城的距离是多少千米?【答案与解析】解:设小山娃预订的时间为x 小时,由题意得:4x+0.5=5(x-0.5),解得x =3.所以4x+0.5=4×3+0.5=12.5(千米).答:学校到县城的距离是12.5千米.【总结升华】当直接设未知数有困难时,可采用间接设的方法.即所设的不是最后所求的,而是通过求其它的数量间接地求最后的未知量.举一反三:【变式】某汽车在一段坡路上往返行驶,上坡的速度为10千米/时,下坡的速度为20千米/时,求汽车的平均速度.【答案】解:设这段坡路长为a 千米,汽车的平均速度为x 千米/时,则上坡行驶的时间为10a 小时,下坡行驶的时间为20a 小时.依题意,得:21020a a x a ⎛⎫+= ⎪⎝⎭, 化简得: 340ax a =.显然a ≠0,解得1133x = 答: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133千米/时.2.相遇问题(相向问题)3.(2016•云南模拟)昆曲高速公路全长128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昆明、曲靖两地高速路收费站相向匀速开出,经过40分钟相遇,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行驶20千米.求甲、乙两车的速度.【思路点拨】设出乙车速度,进而表示出甲车速度,再根据相遇问题,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和为128千米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x 的值即可.【答案与解析】解:40分钟=小时,设乙车速度为x 千米/时,甲车速度为(x+20)千米/时,根据题意,得(x+x+20)=128,解得x=86,则甲车速度为:x+20=86+20=106.答:甲车速度为106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6千米/时.【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公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此题难度不大.举一反三:【变式】(2015•绥棱县期末)A 、B 两站相距300千米,一列快车从A 站开出,行驶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一列慢车从B 站开出,行驶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快车先开15分钟,两车相向而行,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只列出方程,不用解)【答案】解:设快车开出x 小时后两车相遇,根据题意得:60x+40(x ﹣)=300. 3.追及问题(同向问题)4.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他们以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走了18分钟时,学校要将一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用多少分钟可以追上学生队伍?【答案与解析】解:设通讯员x 小时可以追上学生队伍,则根据题意, 得18145560x x =⨯+, 得:16x =, 16小时=10分钟. 答:通讯员用10分钟可以追上学生队伍.【总结升华】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此外注意:方程中x 表示小时,18表示分钟,两边单位不一致,应先统一单位.4.航行问题(顺逆流问题)5.一艘船航行于A 、B 两个码头之间,轮船顺水航行需3小时,逆水航行需5小时,已知水流速度是4千米/时,求这两个码头之间的距离.【答案与解析】解法1:设船在静水中速度为x 千米/时,则船顺水航行的速度为(x+4)千米/时,逆水航行的速度为(x-4)千米/时,由两码头的距离不变得方程:3(x+4)=5(x-4),解得:x=16,(16+4)×3=60(千米)答:两码头之间的距离为60千米.解法2:设A 、B 两码头之间的距离为x 千米,则船顺水航行时速度为3x 千米/时,逆水航行时速度为5x 千米/时,由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得方程:4435x x -=+,解得:60x = 答:两码头之间的距离为60千米.【总结升华】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根据两个码头的距离不变或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列方程.类似地,当物体在空中飞翔时,常会遇到顺风逆风问题,解题思路类似顺逆流问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一份数学试卷有20道选择题,规定答对一道得5分,不做或做错一题扣1分,结果某学生得分为76分,则他做对题数为( )道.A. 16B. 17C. 18D. 192.学校文艺部组织部分文艺积极分子看演出,共购得8张甲票,4张乙票,总计用了112元.已知每张甲票比乙票贵2元,则甲票、乙票的票价分别是( ).A .甲票10 元/张,乙票8 元/张B .甲票8元∕张,乙票10元∕张C .甲票12元/张,乙票lO 元∕张D .甲票lO 元/张,乙票12元∕张3.足球比赛的计分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个队打14场比赛,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胜了( ).A .3场B .4场C .5场.D .6场4. 飞机逆风时速度为x 千米/小时,风速为y 千米/小时,则飞机顺风时速度为 ( ).A .()x y +千米/小时B .()x y -千米/小时C .(2)x y +千米/小时D .(2)x y +千米/小时5.(2015秋•宜兴市校级期中)某学生从家到学校时,每小时行5千米;按原路返回家时,每小时行4千米,结果返回的时间比去学校的时间多花10分钟.设去学校所用时间为x 小时,则可列方程得( )A .B .C .5(x ﹣)=4xD .6. 甲列车从A 地以50千米/时的速度开往B 地,1小时后,乙列车从B 地以70千米/时的速度开往A 地,如果A ,B 两地相距200千米,则两车相遇点距A 地( )千米.A. 100B. 112C. 112.5D. 114.5二、填空题7. 学校买回2元的圆珠笔和6元的钢笔作为奖品,共用了290元,已知圆珠笔数量比钢笔数量多5支,那么圆珠笔买了 支,钢笔买了 支.8.(2015•新宾县模拟)某工厂生产一种零件,计划在20天内完成,若每天多生产4个,则15天完成且还多生产10个.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 个,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9.若干本书分给某班同学,如果每人6本,则余18本;如果每人7本,则缺24本,则这个班的同学有 人,书有 本.10.甲、乙二人在长为400米的圆形跑道上跑步,已知甲每秒钟跑9米,乙每秒钟跑7米.(1)当两人同时同地背向而行时,经过________秒钟两人首次相遇;(2)当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时,经过________秒钟两人首次相遇.11.(2016春•原阳县校级月考)某水池有甲进水管和乙出水管,已知单开甲注满水池需6h,单开乙管放完全池水需要9h,当同时开放甲、乙两管时需要h水池水量达全池的.12.一架飞机飞行于两城市之间,顺风需要5小时30分,逆风需要6小时,已知风速为每小时20千米,则无风时飞机的速度为千米/时.三、解答题13. 甲乙两车间共120人,其中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人数的4倍少5人.(1)求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2)若从甲、乙两车间分别抽调工人,组成丙车间研制新产品,并使甲、乙、丙三个车间的人数比为13∶4∶7,那么甲、乙两车间要分别抽调多少工人?14.(2016春•蓬溪县期中)某人原计划用26天生产一批零件,工作两天后因改变了操作方法,每天比原来多生产5个零件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问原来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这批零件有多少个?15. A、B两地相距216千米,甲、乙分别在A、B两地,若甲骑车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骑车的速度为12千米/时.(1)甲、乙同时出发,背向而行,问几小时后他们相距351千米?(2)甲、乙相向而行,甲出发三小时后乙才出发,问乙出发几小时后两人相遇?(3)甲、乙相向而行,要使他们相遇于AB的中点,乙要比甲先出发几小时?(4)甲、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B处,乙到达A处都分别立即返回,几小时后相遇?相遇地点距离A有多远?【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设他做对题数为x道,则不做或做错了(20-x)道,根据题意得:5x-(20-x)=76.2.【答案】A【解析】设乙票价为x元,则甲票价为(2+x)元,依题意得4x+8(2+x)=112. 3.【答案】C【解析】设该队共平x场,则该队胜了14-x-5=9-x场,依题意得3(9-x)+x=19,x=4∴该队胜了14-x-5=9-4=5场.4.【答案】C【解析】逆风速度+2风速=顺风速度.5.【答案】B.【解析】根据从家到学校的路程相等可得方程为:5x=4×(x+).6.【答案】C【解析】200505050112.5 5070-⨯+=+二、填空题7.【答案】40,35【解析】设钢笔数量是x支,圆珠笔数量是(x+5)支,则6x+2×(x+5)=290,x=35.35+5=40.8.【答案】20x=15(x+4)﹣10 .9.【答案】42,270【解析】设这个班的同学有x人,则:6x+18=7x-24,解得:x=42,则6x+18=270.也可设有数y本,y-18y+24=67,解得y=270,y-18=642.10.【答案】25;200【解析】(1)相遇问题:4002579=+(秒);(2)追及问题:40020097=-(秒).11.【答案】6;【解析】解:设水池容积为1,同时开放甲、乙两管时需要xh水池水量达全池的,依题意得:(﹣)x=,解得x=6,∴同时开放甲、乙两管时需要6h水池水量达全池的.12.【答案】460【解析】设飞机无风时飞行速度为x千米/时,题意得:112×(x+20)=6×(x-20),解,得x=460.三、解答题13.【解析】解:(1)设乙车间有x人,那么甲车间有(4x-5)人,根据题意得:x+(4x-5)=120,x=25.4x-5=4×25-5=95(人).(2)设甲、乙、丙三个车间人数比的一份为x人,则这三个车间的人数依次为13x人4x人、7x人,依题意得:13x+4x+7x=120.x=5.当x=5时,95-13x=95-13×5=30(人),25-4x=25-4×5=5(人).答:原甲、乙车间各有95人和25人.需分别从甲、乙两车间分别抽调30人和5人组成丙车间.14.【解析】解:设原来每天生产x个零件,根据题意可得:26x=2x+(x+5)×20,解得:x=25,故26×25=650(个).答:原来每天生产25个零件,这批零件有650个.15. 【解析】(1)解:设x小时后,甲、乙相距351千米,依题意,得15x+12x=351-216,解这个方程,得x=5.答:5小时后,甲、乙相距351千米. (2)解:设乙出发x小时后两人相遇.依题意,得15(3+x)+12x=216,解这个方程,得x=163.答:乙出发163小时后,甲、乙两人相遇.(3)解:设当乙比甲早出发x小时,使甲、乙二人相遇于AB的中点.依题意,得1121621612221512x⨯⨯-=,解这个方程,得x=415.答:只要乙比甲先出发415小时,两人就能相遇于AB的中点.(4)解:设x小时后甲乙相遇,依题意,得15x+12x=216×3解这个方程,得x=24.当x=24时,12x-216=72(千米).答:24小时后两人相遇,相遇地点距离A地72千米.。
202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元一次方程02 一元一次方程(2)等式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一、等式的定义: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新教材没有了这个定义)二、等式的性质 (1)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 =b,那么a ±c =b ±c(2)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 a =b.那么ac =bc 如果 a =b(c ≠0).那么cb ca三、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概念题一、等式的定义:用等号来表示叫等式二、等式的性质(1)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
如果a=b,那么=(2)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
如果a=b,那么=如果 a=b(c≠0).那么=(3).方程是__________的等式2.1.2等式的性质一、探求新知(1) 像m+n=n+m,x+2x=3x,3×3+1=5×2,3x+1=5y,这样的式子叫。
(2) 等式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然后用“>、<、=”填空:5=5—→5+6 5+6;-7=-7—→-7-5 -7-5;a=b—→a+5 b+5 a=b—→a-2 b-2 ;x=y—→x+m y+m a=b—→a+(m+n) b+(m+n)你觉得等式的这个性质可以怎样描述:.(3). 等式还有什么样的性质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后然后用“>、<、=”填空:6=6—→6×56×5;-3=-3—→-3×(-2) -3×(-2);a=b—→6a 6b 8=8—→8÷28÷2;m=n—→18m18n -10=-10—→-10÷(-5) -10÷(-5);你觉得等式的这个性质可以怎样描述:二、填空:(1) 等式的性质1: .等式的性质1可以表示成:如果a=b,那么a+c=;如果a=b,那么a-c= .(2) 等式的性质1: .等式的性质2可以表示成:如果a=b,那么ac=;如果a=b(c≠0),那么ac= .(3) 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x -7=5的两边加7,得x =5+ ; (4) 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7x =6x -4的两边减6x ,得7x - =-4. (5) 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3x =6两边除以-3,得x = ; (6) 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13x =6两边除以13,得x = ;(7) 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13x =6两边除以-13,得x = ;(8) 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3x =6两边除以3,得x = ; (9)1=mn—→m n = 运用了等式的哪一条性质? 能否由m n = 得到1=mn?三、有了等式的性质,下面我们开始探究怎样用它解方程,你只需完成下面的两个问题你就可以轻松地用它解方程了。
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第3章第3节 解一元一次方程(2)

2011-2012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同步练习第三章第三节解一元一次方程(二)一. 本周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二)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许多实际问题都归结为解一种方程或方程组,所以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是数学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努力学好这部分知识。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主要步骤:1. 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2. 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未知数,并用这个字母和已知数一起组成表示各数量关系的代数式;3. 利用这些代数式列出反映某个等量关系的方程(注意所使用的单位一定要统一);4. 求出所列方程的解;5. 检验所求的解是否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并写出答案。
【学习提示】一. 数字问题:(1)要搞清楚数的表示方法: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是b,个位数字为c(其中a、b、c均为整数,且1≤a≤9,0≤b≤9,0≤c≤9)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100a+10b+c。
(2)数字问题中一些表示:两个连续整数之间的关系,较大的比较小的大1;偶数用2N表示,连续的偶数用2N+2或2N—2表示;奇数用2N+1或2N—1表示。
例1. 一个三位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7,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7,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3倍,求这个三位数[分析]由已知条件给出了百位和个位上的数的关系,若设十位上的数为x,则百位上的数为X+7,个位上的数是3X,等量关系为三个数位上的数字和为17。
解:设这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为X,则百位上的数为X+7,个位上的数是3XX+X+7+3X=17 解得X=2X+7=9,3X=6 答:这个三位数是926例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如果把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36,求原来的两位数等量关系:原两位数+36=对调后新两位数解:设十位上的数字X,则个位上的数是2X,10×2X+X=(10X+2X)+36解得X=4,2X=8,答:原来的两位数是4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能找到别的等量关系?
为了进一步取得客人的理解,大马虎通过淘宝网 购买礼品。已知甲乙两个网店刚好共有某种礼品18 个,甲店每个礼品售价50元,而且每个邮费5元;乙 店每个礼品售价60元,购买五个以下(包括五个) 每个需付邮费5元,购买五个以上的全部邮费只需付 25元。下了订单后,共支付了1060元。那么甲乙两 个网店各有这种礼品多少个呢?
请结合小马虎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经历,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信心、细心、耐心 随时留意、全心全意
; / 海南楼盘 海南买房 djm837ach 我最后一个接过碗,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坐下,对面便传来了吆喝声,“这是谁的筐?占了老子的摊位!抓紧给老子抬了, 要不然,老子就给他蹬翻!” 我慌乱地把碗放在小桌上,急忙走了过去。 我还没开口,他就嚷起来,“谁叫你在这儿的?赶紧搬走!别妨碍老子摆摊。”这人看上去年纪与我差不多,却摆出一副黑帮 老大的架式,他的话让我听了很不顺耳。 “这明明是我的摊位,你凭什么让我搬走?!”我一气之下,不软不硬地回敬了他一句。 他看我根本不吃那一套,更加变本加厉起来,用脚踩着我的筐沿儿,用手指着我大吼道:“他娘的,你说这摊位是你的,当着 大家的面,你把它叫答应„„不然,你信不信老子给你蹬了?” 真是烧香碰着鬼了,还有这样不讲理的人! 我的火一下子上来了,“把你的狗腿给我拿掉!不然,老子对你可就不客气了!” 他更加来劲儿了,故意用脚蹬着筐来回晃动。 那时我正是年轻,血气方刚,还经得起他的有意挑衅?狠狠地一脚踢去,把他踢倒在地。 他爬了起来,挽了挽袖子要跟我动手。 这时,小商贩们都围了上来把我俩隔开。我不知饭摊的掌柜跟他说了些什么,他便挽下袖子无精打采地走了。 我掏出两块钱给了饭摊的掌柜,饭也没吃便忙活着摆起摊来。 不一会儿,跟我打架的人和一个高个子的中年人又来到我面前。 好啊,刚才吃了亏,又找帮凶来了,我才不怕呢!我心里这么想着。 “老兄,刚才赵四做得不对,我李五给你赔礼来了。”高个子笑嘻嘻地对我说。 “老弟,我们初次见面不认识,听饭摊的王掌柜说你是肖艳的丈夫,儿子生病住了院,我们应该帮帮你才是,刚才的事你就 不要放在心上。你看,你自己守着这四筐蘑菇,要不我们哥俩帮你卖两筐?”原来他也会说人话,刚才怎么脏话连篇? “不打不相识嘛,依我看,干脆你说个价钱,我俩每人一筐,这样行不行?”李五做起了我的思想工作。 我的心被他们说软了,于是说好八毛钱一斤,每人给了一筐。他俩高兴地抬到自己的摊位上卖了起来。 下集了,我挂念着儿子的病情,推着小车直接去了已院。值班的护士对我说,三哥刚刚送孩子出院回家了。 我的心里犹如一块石头落了地,高高兴兴地向家赶去。 回到家,妻子已做好了饭,我一边吃饭一边跟她说着今天的故事,妻子说赵四和李五就是俩个集霸,我教训赵四也给商贩们出 了口恶气。但是我毕竟还是上了他们的圈套,被他们骗了。妻子的话使我百思不得其解,人家明明是好心好意地帮我,怎么说 我被骗了呢?当她问我给他们的蘑菇的斤数时,我才恍然大悟,两筐蘑菇共少了三十六斤。这可不是个小数目,难道我又看差 秤了吗?不可能!饭摊的王掌柜给掌的秤,他不能昧着良心做坏事。那就是秤有问题,也不对呀,集市上的商贩都用这干秤做 交易,难道他们不怕舍本? 唉——!不用管它,我毕竟在生意场上迈开了第一步,我自己也能卖东西了。我心里暗自庆幸。
(以下用去分母法解) 小马虎的做法对吗? 你能把第(2)个方程中的小数分母化为整数分母吗? 你还有别的办法解这个方程吗?
一天,小马虎的爸爸大马虎请客,他看到几个人 没来,就自言自语:“怎么该来的不来呢?”客人听 审 设 列 解 验(答) 了,觉得自己是不该来的,于是有一半客人走了,他 一看十分着急,又说“哎,不该走的倒走了!”剩下 的人一听 ,是我们该走啊!剩下的人中又有三分之 二离开了,他着急地一拍大腿,连说:“我又不是说 他们.”于是剩下的3个人也都走了,聪明的你知道开 始来了多少客人吗? 解:设开始来了x位客人,可得:
下列各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2x+1=3
(5) x y 10
小马虎的答案是:
x (3) 3 2
2 (2) 3 x 2 (4) x 2 x 1 0
除(5)外全是
小马虎的选择正确吗? 符合什么条件的方程才是一元一次方程?
若关于x的方程(m-1)x2+x=2是一元一次方程, 则m的值为 。
5x 3 7 x 3 1 (4) 3 6
5x 3 7 x 3 (1)解方程: 1 3 6 5x 3 7x 3 解:两边都乘以6: 6 6 1 3 6
去分母: 2(5x — 3)—7x —3=1 去括号: 移项: 10x —6 —7x —3=1 10x —7x =1+3 +6
小马虎的解法:
1 1 2 3 x 2 2 3
x3解得:Biblioteka x4答:开始来了4人。
5 6
客人走后,爸爸大马虎要和儿子小马虎一起把 18个客人追回来,他们把任务进行了分配,大马虎 负责追一部分,小马虎负责追另一部分客人。可是 小马虎抱怨太累了,大马虎训斥道:“你抱怨什么 呀?如果你把客人再交一个给我追,那我所追的人 数就是你的两倍了,还抱怨什么?”那么大马虎和 小马虎各追多少人呢?
合并同类项: 8x=10 系数化为1: x=1.25 上述解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误之处, 并订正。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5x 3 7 x 3 1 (1)解方程: 3 6 0.5 x 0.3 7 x 3 (2)解方程: 1 0.3 6 5 x 3 70 x 30 10 解: 分母化为整数 3 60
重大发现:2=3 2(x-2)=3x -4 解:去括号: 2x -4 =3x -4 两边都加上4:2x=3x 两边都除以x: 2=3 马小虎的重大发现你赞成吗?为什么?
你会解这个方程吗?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尝试、检验的方法
下列哪个方程的解是x=3呢? (1)3x+3=2x
(2) 2(2x-1)=7(4x+10) (3) 2(x - 1)-(x -3) = 2 (1.5x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