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刀舞

合集下载

小学阶段音乐欣赏曲目介绍

小学阶段音乐欣赏曲目介绍

小学阶段音乐欣赏曲目介绍-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3、《跳绳》(钢琴独奏)丁善德曲13、《野蜂飞舞》(小提琴齐奏)俄国,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一年级下册:6、《铁匠波尔卡》(管弦乐)奥地利约瑟夫·施特劳斯曲。

8、《龟兔赛跑》(管弦乐)史真荣曲。

二年级上册:1、《口哨与小狗》(管弦乐)美国,普莱亚曲。

2、《小象》(铜管乐)美国,亨利·曼仙尼曲。

4、《在钟表店里》(管弦乐),德国,阿图尔·奥尔特。

8、《溜冰圆舞曲》法国,瓦尔托伊费尔曲。

14、《快乐的小熊猫》(管弦乐片段)段时俊曲。

18、《乘雪橇》(管弦乐)美国,安德尔逊曲。

二年级下册:1、《母鸡与公鸡》(管弦乐)选自《动物狂欢节》,作者:法国,圣—桑斯曲。

3、《金蛇狂舞》(民乐合奏)聂耳编曲。

5、《杜鹃圆舞曲》(管弦乐)瑞典,约纳森曲。

9、《梦幻曲》(大提琴独奏)德国,舒曼11、《进行曲》《俄罗斯舞曲》(管弦乐)选自《胡桃夹子组曲》,俄罗斯,柴可夫斯基。

17、《士兵进行曲》(管弦乐)德国,舒曼曲。

18、《小猫的圆舞曲》(管弦乐)美国R·安德森曲。

三年级上册:4、《马刀舞》(手风琴独奏)前苏联,哈恰图良曲。

7、《大鸟笼》(管弦乐)《动物狂欢节》选曲,法国,圣-桑斯曲。

10、《打枣》(河北吹歌)13、《牧童短笛》(长笛重奏)贺绿汀曲。

22、《顽皮的小闹钟》(管弦乐)美国,安德尔逊曲。

三年级下册:11、《苗岭的早晨》(口笛独奏曲、小提琴独奏曲)陈钢编曲。

16、《快乐的农夫》(钢琴独奏)德国,舒曼曲。

17、《打字机之歌》(管弦乐)美国,安德尔逊。

19、《剪彩波尔卡》(管弦乐)奥地利·爱德华施特劳斯曲。

2、《朝景》(管弦乐)选自《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第一乐章4、《彼得与狼》(交响童话)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曲。

7、《卡农歌》(轮唱)黄自词曲10、《霍拉舞曲》(木琴独奏)罗马里亚第尼库曲。

马刀舞音乐教案小结

马刀舞音乐教案小结

马刀舞音乐教案小结标题:马刀舞音乐教案小结一、教学目标:1. 了解马刀舞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学习基本的马刀舞动作和技巧。

3. 掌握马刀舞的节奏和音乐表现技巧。

4.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马刀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

2. 马刀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讲解和示范。

3. 马刀舞的节奏和音乐表现技巧学习。

4. 进行小组合作练习和整体演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马刀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 讲解马刀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例如马刀的握持方法、挥舞动作等。

- 示范并让学生跟随练习,纠正他们的姿势和动作。

3. 音乐表现技巧学习(20分钟)- 介绍马刀舞常用的音乐节奏和表现技巧,例如强弱音符的运用、速度变化等。

- 播放马刀舞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进行动作表演。

4. 小组合作练习(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编排一段马刀舞表演。

- 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音乐节奏和动作技巧进行编排,并鼓励他们展示团队合作精神。

5. 整体演示(10分钟)-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反馈和鼓励。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对学生的小组表演进行评价,包括动作的准确性、节奏感和团队合作情况。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马刀舞比赛或演出,提升他们的舞台表现能力。

2. 继续学习其他舞蹈形式和音乐表现技巧,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马刀舞音乐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们对马刀舞的起源、技巧和音乐表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和整体演示,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舞台表现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在动作准确性和节奏感方面还有待提高,下一次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个别指导和练习。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多参与相关活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马刀舞水平和艺术修养。

《马刀舞曲》教案

《马刀舞曲》教案

《马刀舞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民族器乐欣赏》,详细内容为欣赏哈萨克族传统马刀舞曲。

通过对马刀舞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哈萨克族的民族音乐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哈萨克族马刀舞曲的历史背景、演奏乐器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民族舞蹈动作,增强身体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马刀舞曲的音乐结构、节奏变化及舞蹈动作的掌握。

教学重点:马刀舞曲的音乐特点、历史背景及民族舞蹈动作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马刀舞曲乐谱、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舞蹈服装、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播放马刀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2)介绍哈萨克族马刀舞曲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学习马刀舞曲的音乐结构、节奏变化。

(2)学习马刀舞的基本动作,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学生分组练习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2)邀请部分学生进行展示,互相交流学习。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分析马刀舞曲的节奏特点,进行节奏练习。

(2)讲解舞蹈动作的技巧,进行动作练习。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1. 《马刀舞曲》2. 内容:(1)哈萨克族马刀舞曲简介(2)音乐结构、节奏特点(3)舞蹈动作及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哈萨克族马刀舞曲的历史背景。

(2)分析马刀舞曲的节奏特点。

(3)学会马刀舞的基本动作,并录制视频。

2. 答案:(1)哈萨克族马刀舞曲起源于草原游牧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

(2)马刀舞曲的节奏特点:强弱分明,富有动感。

(3)见学生提交的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实践、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哈萨克族马刀舞曲的音乐特点及舞蹈动作。

《刀马舞》教学设计

《刀马舞》教学设计

聆听:《刀马舞》教学目标: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感受两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教学内容: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教材分析:《马刀舞曲》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1903~1978)于1942年创作的一首乐曲,为作曲家所作的芭蕾舞剧《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场的群舞音乐,表现了亚美尼亚民族剽悍粗犷的性格。

乐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钢琴曲《小步舞曲》17至18世纪的作曲家巴赫在他卷帙浩繁、数量众多的作品中,不乏技巧精深、规模宏大的作品,但他也为自己的孩子们写了一些短小简易的、用羽管键琴(类似今天的钢琴,钢琴的前身)弹奏的乐曲,那就是《小步舞曲》。

其中11首被后人收集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中,成为钢琴学生的启蒙教材。

其中第一首《G大调小步舞曲》又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首。

“舞曲”,音乐的体裁之一,有声乐曲与器乐曲的不同形式。

有供舞蹈所用,也有专供音乐会欣赏所用。

但舞曲和其他音乐体裁一样,都生动地抒发和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

舞曲音乐具有节奏鲜明、旋律流畅、结构简洁的特点。

由于舞曲多来自民间舞蹈,所以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或地方色彩。

例如我国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西南地区的花灯以及各兄弟民族的民族舞;法国的小步舞,加沃特,波兰的马祖卡、波洛奈兹,捷克的波尔卡,西班牙的波莱罗、哈巴涅拉,奥地利的圆舞曲,拉丁美洲的探戈等等。

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特色纷呈。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一、聆听《马刀舞》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电视剧、电影……)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

? 设问: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3.师生讨论: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

(粗略的)4.细细聆听: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中间一段又是怎样?……5.把你们想像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人音版音乐四下《马刀舞》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下《马刀舞》教案

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聆听《马刀舞》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电视剧、电影……)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

设问: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3.师生讨论: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

(粗略的)4.细细聆听: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中间一段又是怎样?……5.把你们想像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聆听《小步舞曲》1.谈话:《马刀舞》表现的是战争的场面;现在你听听又表现怎样的情景——初听乐曲。

2.师生交流所听乐曲的印象。

3.再欣赏乐曲,教师作简要介绍:(1)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巴赫。

(2)典雅的宫廷小步舞曲。

4.如能放一段录像(宫廷小步舞曲场面),配合乐曲,效果一定更佳(再次聆听)。

5.“舞曲”体裁说明。

6.小结:这两首舞蹈音乐,描绘两个时代背景,两种风格特征。

请回家收集本地区的舞曲,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

表演《我和提琴》教学基本要求1.音乐知识导入:我们已经唱过很多3/4拍的歌曲,你们愿意唱哪一首?3/4拍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指挥图式是怎样的?2.介绍挪威民歌《我和提琴》:(1)出示欧洲地图,找出挪威的地理位置:北欧。

(2)欣赏《我和提琴》演唱。

设问:从歌曲内容中,你了解到挪威人的风土人情吗? 歌曲是几拍子的? 三、下课听曲离室课后反思:学生在欣赏音乐时,还不是很安分,听不了多久的音乐,就容易不耐烦起来,学唱歌曲相对而已要好很多。

看来在欣赏音乐课的教学上还得继续努力,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兴趣上着手,从而更好的学会欣赏乐曲或歌曲。

《第六单元 马刀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马刀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马刀舞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马刀舞曲》的背景和风格;2. 掌握乐曲中的节奏和旋律;3. 通过演奏和表演,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课堂回顾:学生需在课后复习课堂上学习的《马刀舞曲》的节奏和旋律,并进行初步的演奏练习。

2. 作业布置:学生需在家中独立完成以下任务:a. 模仿乐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用乐器演奏;b. 小组合作,编排一段《马刀舞曲》的舞蹈,并在下次课堂上表演;c. 搜集与《马刀舞曲》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课堂回顾和作业布置中的任务,不得抄袭或使用他人成果;2. 演奏和舞蹈表演需体现乐曲的风格和节奏,展现良好的音乐表现力;3. 小组合作时,成员之间需积极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作业任务;4. 按时提交作业,并在作业中注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便教师指导。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奏、舞蹈表演和资料搜集情况,以及作业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评价;2. 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并在班级中树立榜样;3. 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其继续努力,争取进步。

五、作业反馈1. 学生需在提交作业后,及时获得教师的评价和反馈,以便改进和提高;2.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反馈,对作业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3. 学生也可将作业中的收获和心得与同学们分享,共同提高音乐素养。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马刀舞曲》的背景和风格,掌握乐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并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作业要求部分,强调了学生需独立完成任务,并在小组合作中积极沟通、协作。

作业评价和反馈部分,将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同时,作业反馈部分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心得,这不仅有助于班级内音乐素养的整体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马刀舞教案设计

马刀舞教案设计

马刀舞教案设计教案标题:马刀舞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马刀舞的起源和发展,并能够欣赏和理解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学习马刀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培养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提高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教学重点:1. 学习马刀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培养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 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教学准备:1. 马刀舞的音乐和舞蹈录像资料。

2. 马刀舞的实物道具。

3. 教学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教学投影仪播放马刀舞的音乐和舞蹈录像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与学生一起讨论马刀舞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兴趣。

主体活动:1. 基本动作学习:a. 教师示范并解释马刀舞的基本动作,如刀法、步法和转身等。

b. 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逐步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

c. 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提供反馈。

2. 技巧训练:a. 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马刀舞的技巧水平。

b.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难度。

3. 团队合作和表演: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编排一段马刀舞表演。

b. 引导学生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舞台表现力。

c. 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并互相评价和分享经验。

总结活动:1. 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进步。

2. 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话,强调学生在马刀舞学习中培养的能力和素质。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的马刀舞表演团队来学校进行演出和指导。

2. 组织学生参加马刀舞比赛或演出活动,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对学生的动作和技巧进行评估。

3. 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和表演中的表现和舞台魅力。

教学资源:1. 马刀舞的音乐和舞蹈录像资料。

2. 马刀舞的实物道具。

3. 教学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马刀舞》与哈恰图良

《马刀舞》与哈恰图良

《马刀舞》与哈恰图良作者:程鹿峰来源:《世界文化》2009年第01期上个世纪50年代,一首节奏欢快、旋律奔放的前苏联舞曲《马刀舞》倾倒了我国的音乐爱好者,该曲作者前苏联亚美尼亚作曲家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也随之几乎成了在我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半个世纪过去了,《马刀舞》与哈恰图良必然在某种程度上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今天我们将这位杰出的作曲家介绍给读者以纪念他逝世30周年,重温他为人们作出的巨大艺术贡献。

哈恰图良1903年出生于第比利斯近郊科乔里,父亲是一名装订工,家境贫寒,孩子根本接触不到音乐。

8岁时他就读于一家私立寄宿学校,10岁时转入商业学校,直到1921年迁居莫斯科。

看来父亲是有意将孩子培养成一名商人或企业家。

然而在第比利斯,东西方音乐并行不悖,相互交融,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的民间音乐相互争艳,还经常举行民间歌手大赛,这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对这个从未受过音乐专业教育的小伙子的音乐兴趣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到了莫斯科,哈恰图良进入莫斯科大学生物系后还同时在格涅辛娜音乐专科学校学了两年大提琴,1925年又师从格涅辛学习作曲。

格涅辛(1883-1957)是著名作曲家、艺术学博士、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苏联国家奖获得者。

格涅辛娜音乐专科学校是其三位姐姐叶琳娜(1874-1967钢琴家、著名音乐社会活动家,音乐教育家)、叶夫根尼娅(1870-1940)和玛丽娅(1871-1918)于1895年所创办,1944年改为格涅辛娜音乐师范学院。

这所学校为哈恰图良的作曲家生涯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1929年哈恰图良毕业于该校格涅辛作曲班后旋即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深造,先师从格涅辛和作曲家、人民艺术家、艺术学博士米亚斯科夫斯基教授(1881-1956)学习作曲,后师从作曲家、指挥家、艺术学博士格里埃尔(1874-1956)、联邦人民艺术家、艺术学博士瓦西连科(1872-1956)学习乐器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芭蕾舞剧《加雅涅》简介 芭蕾舞剧《加雅涅》的剧情为:外高加索山村中勇敢的库 尔特族猎人阿尔缅和少女加雅涅相爱,阿尔缅的好友盖奥 尔格不少女阿霞相爱。一次,活泼的阿霞抢走了阿尔缅预 备送给加雅涅的鲜花,并不阿尔缅共舞。偶然目睹了这一 情景的盖奥尔格对阿尔缅収生了误解,当阿尔缅上山打猎, 丌慎从断崖摔下时,盖奥尔格竟视而丌救。阿尔缅受伤后 双目失明,他丌愿为加雅涅带来丌幸,便兊制自己的情感, 拒绝了加雅涅的爱情。后来,阿尔缅幸运地重见光明,并 丏原谅了深感悔恨、当众承认错误的盖奥尔格,并不加雅 涅结为幸福的伴侣。
马刀舞
马刀舞曲(Sabre Dance)是 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1903~ 1978)于1942年创作的一首乐 曲,为作曲家所作的芭蕾舞剧 《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场的 群舞音乐,作于1942年, 是描写库尔特族出征前的一种 战斗舞曲。表现了亚·伊里奇·哈恰图良 (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 1903-1978),前苏联作曲家。生于亚美尼亚梯弗 里斯(今第比利斯),十九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先 在格涅辛音乐与科中学学习大提琴,并向格涅辛学作 曲,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其创作具有亚美 尼亚民族音乐的特点,另外,还受法国印象主义的影 响,他的作品以热情、乐观、富于色彩、旋律丰富和 高度的技巧性见长。《马刀舞曲》是哈恰图良最具代 表性的作品,他的其他代表作有表现苏联卫国战争的 《第二交响曲》(又名《排钟》)、舞剧《加雅涅》 《斯巴达兊斯》以及电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配 乐等。他还是前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 的作者。

曲式 乐曲采用三部曲式。 一开始,在定音鼓、军鼓以及长号 和弦乐器的伴奏下,木琴以急板奏出热情、活泼的主要主 题。居住在高山上的库尔特族人民有出征时跳战斗性舞蹈 的传统,这一节奏强烈,迅疾奔放的主题,生动地表现了 库尔特人敏捷而剽悍的性格。这一主题变化反复多遍后, 出现对比鲜明的中间部主题,这一主题是由萨兊斯管和大 提琴奏出的旋律,原为舞剧第二幕第一场中加雅涅的弟弟 努列和女友卡莲舞蹈时的配乐。中间部主题重奏一遍之后, 出现类似欢呼声的音响,并再现开头那英武剽悍、迅疾奔 放的主题,同时还出现一呼一应的乐句。结尾的音乐十分 轻巧,在音阶式下行的走句之后,以上行音调结束。

感谢您的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